语文: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2019-05-15 07:5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篇:语文: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

第一部分:温故知新

1、揣摩语言总的方法是联系语境。因为语境时时处处干涉语言表达。语境,是运用语言的环境,包括外部语境(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语境(如文章中心、上下文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外部语境是什么?语境决定的本文语言特点是什么?

答:

2、下面的加线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悼(dào)念

空(kōng)白

肤(fú)浅

豁(huò)然开朗

B、嫉(jí)恨

意识(shí)

驱逐(zhú)卓(zhuó)有成效

C、诽(fěi)谤

诅咒(zhòu)立即(jí)

忠(zhōng)心爱戴

D、闭塞(sè)

估量(liàng)勒(lè)令

纷繁芜(wǔ)杂

3、按要求完成语法练习。

(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①指出这个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中心语。

②“欧美”是“战斗着的”的定语,还是“战斗着的无产阶级”的定语?

(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①指出句子的主语和状语。

②指出“为”的宾语。

③指出全句宾语的中心语。

4、阅读全文,找出提示全文论述中心的语句是()

A、当代最伟大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B、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C、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指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该是很够了。

D、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第二部分:课文研读

1、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1)指出这段话的修辞手法,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句中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背离事实的一项是()

A、破折号起停顿作用,表示恩格斯不想说出马克思逝世的消息但又不得不说的矛盾。

B、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睡着了”的意思是“永远地睡着了”——死亡。

C、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强烈的转折,表达恩格斯由于没有料到马克思的逝世这样突然,而在思想感情上发生剧变,产生的了极大的悲痛。

D、破折号在这里既有解释的作用,也表示语气上的短暂停顿。正是这一停顿,突出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表达。

2、阅读课文第三节(课文略),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个单句,这句话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马克思这一发现和达尔文的发现类比,目的在于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后的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几项是()

A、都是解释这一规律的,属于宾语部分。

B、“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是插入部分,对上文“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作补充说明。

C、冒号后的文字与“简单事实”构成复指短语,对马克思这一伟大发现作了科学的、精辟的阐述。

D、分号处可标第一层,连词“所以”是与下文“从而”相呼应的。

(4)冒号以后的内容包含了三层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限6个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0个字)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28个字)

3、阅读课文第六段,回答问题。

(1)“这样”指代的是()

A、第五段所写的内容。

B、上文所写的内容。

C、第三、四、五段所论述的马克思深广的理论研究和伟大的理论创造

D、上文所论述的马克思的“两个发现”。

(2)第一、第二句话在全段中起的作用是()

A、总括上文 B、领起下文 C、转折 D、承上启下

(3)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A、论述马克思注重理论科学的新发现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革命影响。

B、介绍马克思从事历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从而提示马克思的革命家本色。

C、概述马克思密切注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以及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

D、赞颂马克思对各种科学新发现都有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他科学家和革命家二者兼而有之的特色。

4、阅读课文第七段,回答问题。

(1)联系上下文,分析“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中的“首先是”与()相呼应。

A、下文中的“正因为这样” B、下文中的“就是”

C、上文中的“远不是”

D、上文中的“就是这样”

(2)概述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的。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一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线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的理解。

①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

②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第三部分:你说我评

1、结合课文,谈谈你对马克思一生不朽贡献的看法

有人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过时了,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第二部分:课文研读

1、(1)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点明马克思的逝世,表达了作者悲痛与崇敬的心情。(2)C

2、(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3)D E

(4)①物质决定精神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必须由经济基础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

3、(1)A或C(只要解释合理都可以)(2)D(3)B

4、(1)C(2)①最早的编辑报纸的工作 ②在欧洲各组织中的工作 ③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5、①生命要素:活着就要斗争。热烈:写斗争的高度热情。顽强:写斗争的坚强意志。卓有成效:写斗争的成绩卓著,斗争是马克思的毕生的使命。

②既是悼念,更是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赞颂之情:在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将始终以他为榜样,将始终需要他的指导——马克思将与整个无产阶级事业共存

第二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案教师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相关背景及悼词写法

2概括课文基本内容,分析文中结构复杂的语句,3理解主旨,体会文章论述特色。二课前准备(一)背景

1.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二)、简介悼词的一般要求。悼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1.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2.介绍去世者的简历。

3.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的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4.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者家属。(三)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繁芜

不可估量

卓有成就 即使 ....拂去

.浅尝辄止 嫉恨 悼念 诽谤 诬蔑 .......2.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A浅尝辄止

竞相

爱戴

顶峰 B忠心喜悦

独到

诬蔑

忌恨 C豁然开朗

建树

诅咒

逝世 D坚忍不拔

芜草

驱逐

估量

(四)整体把握课文

1、从整体看,课文是怎样构思的?(字数不超过50个字)

说明:先说马克思的逝世,然后说马克思逝世所带来的损失,再从理论到实践说马克思的贡献,最后说马克思的影响。

2、文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述马克思的逝世,第二部分(第2至7自然段)评价马克思的功绩。第2自然段写马克思逝世的影响。那么,马克思功绩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请概括。

说明:革命实践活动(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和理论研究(历史科学)。3、课文写马克思在理论上的贡献,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说明: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在其他科学领域有独到的发现。

4、文章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论述马克思的影响,主要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这一影响?

说明:敌人,驱逐他,诽谤他,诅咒他;战友,尊敬他,爱戴他,悼念他;作者,预见马克思的不朽。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5、“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1)对划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了当时的情况

B、表示出乎意料之意 C、表达了崇敬之情

D、含有惋惜之情

说明:C。

(2)为什么要交代“在安乐椅上”逝世?

说明:他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工作到最后一息。

(3)对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破折号起停顿作用,表示恩格斯不想说出马克思逝世的消息但又不得不说的矛盾。

B、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睡着了”的意思是“永远地睡着了”--死亡。C、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强烈的转折,表达恩格斯由于没有料到马克思的逝世这样突然,而在思想感情上发生剧变,产生的了极大的悲痛。

D、破折号在这里既有解释的作用,也表示语气上的短暂停顿。正是这一停顿,突出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表达。

说明:C。注意文中的“但是”。●第2自然段。

6、“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对划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克思的影响是极大的,人们不久就会发现世界上失去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B、马克思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太重要了,对他的逝世,人们心理上一时很难接受。

C、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极大,他的逝世的损失无法弥补,他的位置无人可以取代。D、马克思主义日臻完善,由于马克思逝世,将使革命理论的研究出现一段空白。

说明:C。说法过于绝对。●第3自然段。

7、“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这一个发现有什么意义?

说明:达尔文从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起源,推翻了“上帝造人”的宗教落后观点;马克思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二者同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8、这一段中的“一个简单事实”指()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B、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C、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D、“人们首先……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说明:C。大多的答案认为是D。其实不然。首先,从“所以”后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是“一个简单事实”,而是对这一事实的解说或分析,从而推出的一个比较深刻的结论;其次,从语言线索“所以”、“因而”等可以看出,作者是对这一“简单事实”进行推理的。●第4自然段。8、这一段说明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贡献。文中“豁然开朗”是什么意思?“在黑暗中摸索”又是什么意思?

“豁然开朗”:。

“在黑暗中摸索”:

说明:“豁然开朗”,说明了马克思找到了一条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并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正确道路。“在黑暗中摸索”,与之相反,比喻马克思以外的各种学说都始终没能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9、把下面4个短句改写成一个单句。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真理。

②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践中产生出来的。

③马克思列宁主义已在客观实践中证明为真理。

④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践中产生,已在客观实践中被证明了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第6自然段。

10、“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一句中:(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要的”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1)“这”指的是两个发现和他所研究的其他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2)重视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科学的新发现,“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即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注意:(1)两个“喜悦,一个”密切注视“。(2)”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推翻“、”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等。答案相近则可。●第7自然段。

11、第7段的第一句话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为什么说”首先“呢?

说明: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然后才是一个理论家。这是承接上文对马克思科学理论的评述而说的,意在说明马克思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他创立科学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参与革命实践,否则他也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说的。●第8自然段。

12、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的意思是什么?下面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有来自多方面的攻击,腹背受敌,处境十分艰难,斗争非常残酷。B、马克思开始潜心研究革命理论,尚未注意来自各方面的敌人,理解马克思的理论和实践的人还不多。

C、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所以敌人忌恨与诬蔑他。D、马克思办报纸,创办国际工人协会,与资产阶级斗争,所以敌人忌恨与诬蔑他。

说明:C。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功绩,一是创立革命理论,二是参加革命实践。

1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1)”蛛丝“指什么?

说明: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驱逐他,保守派可极端民主派诽谤他,诅咒他。(2)表现马克思对政敌怎样的态度?

说明:表现马克思对政敌攻击的藐视和无畏。

14、”尊敬、爱戴和悼念“这三个词,其中”悼念“一词能否调到前面?为什么?

说明:不能。”尊敬、爱戴“是对马克思生前创造的光辉业绩而言,而悼念是对马克思的逝世而言,语序排列应是从生前到逝世。也正因为有尊敬与爱戴的条件,才能悼念的结果,这是前后因果关系。●第9自然段。

15、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现在我们在悼念一个善良的人的时候,说是”某某永垂不朽“,这里却为什么说”将永垂不朽“?

说明: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至少在中国变成了现实。而当时,共产主义运动还刚刚兴起,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还只是少数。在那样一个时代,恩格斯认为虽然马克思离开了人世,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将取得最后胜利。因此,这个”将“是表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不朽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16.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文段主要有两层意思:有太多的古籍需要修复,从事古籍修复的人才不足。从中提取最重要的词语,无疑应该是:古籍、修复、人才、不足。这四个词基本能反映本段的主要内容。

第三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结合文体特点,提纲挈领,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走进马克思“跨越时空的美丽”人生,汲取精神营养,提升人生境界

二、相 关 链 接

悼词,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悼词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标题写“悼词”二字或“在某某某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本文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正文部分,首先要写明死者生前的身份或各种职务名称,不幸去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和终年岁数,表明用什么样的心情悼念死者其次按时间顺序或其它顺序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对其一生做出正面评价,以表彰死者的优秀品质和主要贡献,进而说明其逝世后带来的损失再次说明从哪些方面向该同志学习,怎样以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最后另取一行,用“某某某同志安息吧!”或“某某某永垂不朽”作结悼词,要切合死者的身份特点,在表达上要求把记叙、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语言应精练而富于感情色彩,措词应恰如其分

三、自读课文理顺脉络

1、了解语境的独特

———————————————————————————————————————

2、找出全篇行文的总纲,了解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

四、研读课文体味特性

1、找出文中承递性的词句及过渡性句段,并画出有关指代性词语,了解其指代内容

———————————————————————————————————————

2、研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找出哪些词语表明马克思逝世了

———————————————————————————————————————

2)、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逝世了?

———————————————————————————————————————

五、品味语言,理解全文及体会情感

1、作者为什么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 2、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

————————————————————————————————————---------3、作者写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而

不用“去世了”(或“离开我们了”、“去了”、“与世长辞了”等)

——————————————————————————————————————— 4、“空白”、“不久”的含义如何?

————————————————————————————————————-——

5、“豁然开朗”与“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含义怎样?

——————————————————————————————————————

6、“而我敢„„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

六、思考:课后练习第三题

【同步达标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悼词(dào)估量(gǔ)芜杂(wú)B.豁然(huò)肤浅(fū)卓越(zhuó)

C.撰稿(zuàn)嫉恨(jì)诬蔑(miè)D.诅咒(chòu)诽谤(fēi)给予(jǐ)

2.下列四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尊敬爱戴答覆B.遭受隐弊涂抹

C.衷心毕生激励D.逻辑损失粉繁

3.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嫉恨诬蔑驱逐 衷心喜悦

B.莱茵河不可估量 纷繁 竞相

C.豁然开琅 诅咒给与答复

D.爱戴永垂不朽 唯物辩证法

4.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纷繁芜杂芜:草长得杂乱

B.永垂不朽垂:传下去,传留后世

C.卓有成效卓:高超的,不平凡的D.豁然开朗豁:免除

5.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A.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B.只要就而况甚至而且

C.只要就但是特别况且D.即使也而况特别况且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B.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C.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

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7.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这两家企业在偷税内容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方法上如出一辙

B.对于团体赛中谁先上的问题,两位教练的意见大相径庭,没有很大分歧

C.我们离别已整整十年,想不到今天在火车上不期而遇

D.损人利己是一切剥削阶级立身处世的原则

8.“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助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从下面四句中选出能与它衔接的句子()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人们会说:不可以

9、请同学们仿造例句(划线部分)予以表述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理论思想,他开启了一个时代;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革命实践,他的斗争卓有成效;马克思的美丽,在于,;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 马克思的美丽注定要跨越遥远的时空!

10、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给我们留下了跨越时空的美丽,请同学们仿造例句予以表述马克思的美丽,不止在于他那深刻的思想,还在于他那最美好的梦想;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悼念玛丽·居里

[德]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也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玛丽·居里是伟大的科学家,文章对玛丽·居里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2.作者认为玛丽·居里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靠的是什么?

3.“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一小部分”指什么?

附:马克思小资料

① 马克思墓志铭: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② 马克思座右铭:思考一切

③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建立了伟大的友谊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④ 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时这样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参考答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案

三、自读课文理顺脉络

1、了解语境的独特

特定的环境:庄严的葬礼特定的场合:马克思墓前

特殊的感情:悲痛之中蕴含赞颂.2、找出全篇行文的总纲,了解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两个“对于”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伟大功绩与巨大影响

四、研读课文体味特性

1、找出文中承递性的词句及过渡性句段,并画出有关指代性词语,了解其指代内容(过渡段:

2、6段)(承递性语句:2、4、5、6、7、8段中的关联词和指代性的词语)

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作用:承接上文“永远地睡着了”,两个“对于”的,内容是全文的总纲,引出下文,对马克思一生为人类所作伟大贡献进行高度概括和评价)

2)、不仅如此

(作用:承接上文,引出下文,叙述马克思的第二个发现)

3)、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作用:承接并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简述了马克思在两个发现之外的科学研究贡献)这些概括性的段落(第2段)、承递性词句及过渡性句段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赞扬,颂扬马克思、唤起人们的无限景仰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勾勒出作者清晰的思路即思想性、逻辑性

2、研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找出哪些词语表明马克思逝世了

(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2)、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说逝世了?

(这是使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

(说话或写作时,遇到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接说出该事该物,而用别的话来表述的修辞方法)

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不忍直接说出,采用讳饰手法把自己极度悲痛的心情委婉而又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五、品味语言,理解全文及体会情感

1、作者为什么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参考:①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②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③这个具体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与赞扬

2、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

参考: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遗憾的惋惜之情

3、作者写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而不用“去世了”(或“离开我们了”、“去了”、“与世长辞了”等)

参考:①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最为准确,既突出了思想家的特点,又写出了“生命不息,思考不止”的生命状态

②这是一种饰的修辞手法,蕴涵着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

4、“空白”、“不久”的含义如何?

参考:“空白”、“不久”分别从空间、时间上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突出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于历史科学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损失,从而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

5、“豁然开朗”与“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含义怎样?

明确:构成鲜明对照,衬托出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伟大意义,表现了对马克思的热情赞颂和无限敬仰的感情

6、“而我敢„„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参考:对马克思由衷的赞扬和无限崇敬的感情,是无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毫无私心,人格魅力)

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这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品质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

方法点拨:理解词句内涵的途径:①结合语境②关键词③修辞手法

【同步达纲练习】

1.BA项“估”应读gu,C项“撰”应读zhuan,D项“诽”应读fei

2.CA项“覆”应为“复”,B项“弊”应为“蔽”,D项“粉”应为“纷”

3.C

4.D“豁”在这里是开通、敞亮之意,不是免除

5.A前两空格应组成假设句,而不是条件,故用“即使„„也”;第三处是转折的意思,而不是递进,故只能用“但是”,而不能用“而况”而“在数学领域”则是表现“更突出”之意,故用“甚至”最后“任何一个领域”则表进一层,故用“而且”

6.BA项的两个“对于”在句中表示两个并列的状语,其停顿用逗号表示最恰当,而用顿号则略嫌局促C项“悼念”后表一句话终结,原文用叹号,这里用句号也未尝不可,但不能用分号“我”说的话可以不加引号,最后的叹号使语气过分强硬了一点D项由两个并列的分句构成,中间最好用分号两个冒号后边的部分都是解释前边的,故都改成破折号为宜

7.B“大相径庭”是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在该句中用反了

8.B该题题干上有两问,一问是否可以忽视理科学习,回答当然是“不可以”;另一问要不要学好数理化,回答是要因此,选项中凡回答肯定或回答否定的都不能与原文相衔接只有B项的模糊回答用一假设句,倒是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了

9、请同学们仿造例句(划线部分)予以表述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理论思想,他开启了一个时代;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革命实践,他的斗争卓有成效;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意志精神,他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马克思的美丽,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他一生里几无一个私敌„„ 马克思的美丽注定要跨越遥远的时空!

10、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给我们留下了跨越时空的美丽,请同学们仿造例句予以表述马克思的美丽,不止在于他那深刻的思想,还在于他那最美好的梦想;

屈原的美丽,不止在于他那浪漫的文学,还在于他那深沉的爱国情怀;

鲁迅的美丽,不止在于他那犀利的文笔,还在于他那伟岸的人格;

11、1.道德品质、伟大人格、科学功绩

2.大胆的直觉、对工作超出想象的热忱和顽强

3.品德和热忱

第四篇:2013届高一语文学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演讲词的特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3、认识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激发崇高的情感。二 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马克思的生平事迹;

2、认真诵读文章,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感情。

(一)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他的逝世,在欧美等国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得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1日,他的肺部发生脓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3月14日下午两点多钟,恩格斯到了马克思那里,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走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对恩格斯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眠状态。于是两人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了,在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不过两分钟光景。3月1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们亲密战友和亲属,当时参加葬礼的有:恩格斯、马克思早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的两个老战友列斯纳和罗赫纳,从法国赶来的拉法格和龙格,从德国来的李卜克内西,还有化学家肖苹马和生物学家雷伊?朗凯斯特等。在高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花圈之后,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对于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1843年迁居法国巴黎。中学毕业后,先后入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学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当时,英法两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年法国巴黎无产阶级的起义震动了整个欧洲。就在这样的历史时代,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见(恩格斯于1820年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的巴门城)。从此“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他们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他们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草拟了该同盟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1864年,马克思在伦敦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在第二国际成立后才称第一国际),奠定了国际组织的基础。

从187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他的最伟大的著作《资本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结晶。作为马克思伟大事业的终身战友的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直至1895年8月5日因病逝世。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

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什么用达尔文的发现来比马克思的发现?

3、在评述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时,作者说“豁然开朗”,而说以前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试揣摩“豁然开朗”、“在黑暗中摸索”这两个短语蕴含的意义。

4、如何理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三)难点解读

1、有关文章结构

因为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悼词”看待,实质上它是一篇议论抒情的文章。

有关悼词写作的基本结构

1、交代死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情况。

2、简述死者生平。

3、评述死者的主要功绩或优秀品质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4、寄托哀思,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强调:悼词写作有以上要件,但主体内容在第3部分:对死者功绩、品质及影响的评述。

参照上述结构,看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否与上略同

明确:

与基本结构相比,本文少了哪一部分?多了哪一部分?

原因推测:

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嫉恨

诬蔑

驱逐 衷心喜悦 B.莱茵河

不可估量 纷繁 竞相 C.豁然开琅 诅咒

给与答复 D.爱戴

永垂不朽 唯物辩证法

3.根据语境,选出加黑词释义不当的一项是()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豁然开朗:一下子就开朗了。

B.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肤浅:表面的,不深刻的。C.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要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D.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卓有成效:效果十分显著、突出。

能级二

4、“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加点词语换成“去世”或“逝世”,好不好?为什么?

5、“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加点的三个词语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6、“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对画线所表达的“他”的情感态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闻不问,置之度外

B.无动于衷,无怒于形 C.漠然处之,不予理睬

D.不屑一顾,极度蔑视

7、“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加横线的三个词语分别从哪些方面评价马克思?

能级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悼念玛丽•居里 [德]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也极端

第五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通读课文,理解文意,用红笔标注出重点词句;

2.研读课文,在通读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独立完成导学案,规范书写;

3.时间:30分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体会悼词的基本特点。

2、分清文章的结构,总体把握内容。

能力目标:寻找并借助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句段,明了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尚友谊,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2、学习马克思勇于创新,注重实践、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等伟大精神。

预习案

一、知识连接

1、演讲:是以口语(讲)为主,以体态语(演)为辅的一种表达方式。演讲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手段。

第一.从功能上划分,可分为五种。

(1)“使人知”演讲。这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它的特点是知识性强,语言准确。这种演讲我们通常称之为阐述型演讲。

(2)“使人信”演讲。这种演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赖、相信。它从“使人知”演讲发展而来。它的特点是观点独到、正确,论据翔实、确凿,论证合理、严密。这种演讲我们通常称之为说服型演讲。

(3)“使人激”演讲。这种演讲意在使听众激动起来,在思想感情上与演讲者产生共鸣,从而欢呼、雀跃。这种演讲我们通常称之为煽动型演讲。

(4)“使人动”演讲。这比“使人激”演讲进了一步,它可使听众产生一种欲与演讲者一起行动的想法。它的特点是鼓动性强,多以号召、呼吁式的语言结尾。这种演讲我们通常称之为鼓动型演讲。

(5)“使人乐”演讲。这是一种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使人快乐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多以幽默、笑话或调侃为材料,一般常出现在喜庆的场合。这种演讲的事例很多,人们大都能听到。它的特点是材料幽默,语言诙谐。这种演讲我们通常称之为娱乐型演讲(又称为“幽默型演讲”)。

第二.从表达形式上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

(1)命题演讲,即由别人拟定目前或演讲范围,并经过准备后所作的演讲。它包含两种形式:全命题演讲和半命题演讲。全命题演讲的题目一般是由演讲组织部门来确定的。命题演讲的特点是: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稳定,结构完整。

(2)即兴演讲,即演讲者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眼前场面、情境、事物、人物临时起兴发表的演讲。如婚礼祝词、欢迎致辞、丧事悼念、聚会演讲等。它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时境感强,篇幅短小。它要求演讲者要紧扣主题,抓住由头,迅速组合,言简意赅。

(3)论辩演讲,即指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人们因对某个问题产生不同意见而展开的面对面的语言交锋。其目的是坚持真理,批驳谬误,明辨是非。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法庭论辩、外交论辩、赛场论辩,以及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生活论辩等。它的特点是:针锋相对,短兵相接。论辩演讲较之命题演讲、即兴演讲更难些,要求演讲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高尚的品质、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强的应变性。

2.悼词

悼词,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

悼词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标题写“悼词”二字或写“在XXX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本文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正文部分,首先要写明死者生前的身份或各种职务名称,不幸去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和终年岁数,表明用什么样的心情悼念死者。其次按时间顺序或其他顺序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对其一生作出正面评价,以表彰死者的优秀品德和主要贡献,进而说明其逝世后带来的损失。再次说明从哪些方面向该同志学习,怎样以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最后另起一行,用“XXX同志安息吧!”或“XXX永垂不朽”作结。悼词,要切合死者的身份特点,在表达上要求把记叙、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语言应精炼而富于感情色彩,措辞应恰如其分。

二.写作背景

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这篇

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三.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繁芜(wú)丛杂 拂(fú)去 狙(jū)击 给(gěi)予

B.河畔(pàn)掩(yān)盖 规律(lǜ)浅尝辄(zhé)止

C.卓(zhuï)有成效 谬(miù)论 引擎(qíng)豁(huî)然开朗

D.诅(zǔ)咒 忌(jí)恨 寻(xún)常 要(yào)素

(解析:A给—jǐ B掩—yǎn D忌—j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字的一项是(B)

A.卓有成效 源泉 撰稿 奠基

B.豁然开琅 摸索 编辑 忌恨

C.繁芜丛杂 诽谤 诬蔑 诅咒

D.永垂不朽 悼念 榨取 驱逐

(解析:豁然开琅——豁然开朗)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战争题材电影《南京!南京!》仅制作费投入就达8000万元,影片还没有开拍,已经被各大媒体炒得满城风雨。

B.业内虽不乏仁人志士为治理无证生产、市场混乱的问题数十次向上级报告反映,并采取打假行动,但屡试不爽,收效甚微。

C.“五一”假期,游园活动成为人们的又一种度假方式,各地新建的几大主题公园以“新、奇、秀”的姿态闪亮登场。

D.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5日,进入环月轨道,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个空前绝后的成就。

(解析:A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一般指坏事。感情色彩不符。B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语义用错。C闪亮登场:原为广告用语,表示一种新产品出来了,现泛指一种新事物出现了。“闪亮”含有“受人注意”的意思,句中使用是恰

当的。D空前绝后: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再有。形容独一无二,非常难得。航天事业还会继续向前发展,不能说“绝后”,显然错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A.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B.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C.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解析:A“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一句中修饰语位置不当,容易造成歧义,应改为“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180多家单位”。B状语位置不当,“目前”应该移到“已经不多了”之前。D本句偷换主语,应该改为,“他们随身携带的精美的小刀”。)

探究案

1.2.

写马克思逝世,不用“去世”、“停止呼吸”,而说“停止思想”、“永远睡着了”,为什么? 分析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两方面的贡献。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是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是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你如何评价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人格?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悼念玛丽居里的?根据本文所述,你认为,一个科学家的道德品质与科学成果的紧密联系是怎样的?

下载语文: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4.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体会“最、还、睡着了、、停止思想、不可估量、空白“等词语的用法。 2.揣摩本......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导学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学习目标】: 1. 准确掌握基础知识,能阐述文中内涵深刻词句的含义,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本文围绕中心,内容高度概括、语......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预习案: 词语解释: *纷繁芜杂:纷繁:多而杂乱;芜杂:杂乱,没有条理(多指文章)。芜:•乱草丛生。 *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 设计(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学号:课前批改:课后批改: 一导学目标 1、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篇首寄语: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大道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或解释词义 芜杂即使既然诅咒 估量光辉的顶点!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的 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献身于革命与科学的精神。理解本文的论述特点--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结构;高度精练、概括的语言) 教学重点 学习本......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3、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