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相亲节目的现状及调查报告
电视相亲节目的现状及调查报告
摘要:十余年间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两度大起大落,是什么造成此类节目曲折跌宕的发展路径?电视相亲节目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本文从我国社会文化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和受众心理需求等方面分析了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合理性,深入研究我国特定文化心理和媒体环境下,电视相亲节目内在的情感私密性与传播大众性的矛盾,节目特性与功能定位的矛盾,并对此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视相亲 合理性 矛盾性 可持续发展
2010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着手整饬相亲类节目中的“炒作、造假、低俗”等现象。①从《玫瑰之约》到《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十余年间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两度大起大落,在赢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引发了舆论热议,而后遭到仿效、批判、整顿或停播。这一节目类型的特殊发展经历说明了什么问题,电视相亲节目能否作为一种有益于社会经济文化的节目形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些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合理性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次把约会游戏(Dating game shows)搬上荧屏,至今世界各国的此类节目已多达数百种。国内最早的电视相亲节目是1991年由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今晚我们相识》。1998年,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则掀起了电视相亲节目首轮收视热潮,后由于频繁克隆导致观众审美疲劳,此类节目一度淡出荧屏。2009年年底至2010年年初,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和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相继开播,再度引起人们对电视相亲节目的高度关注。目前,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此类节目还有《爱情来敲门》、《缘来是你》、《为爱向前冲》等十余档。“存在即合理”,电视相亲节目十余年间两次高度流行,是由于我国的社会文化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和受众心理需求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节目兴起顺应社会需求。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组织结构、心理结构和文化模式的巨大转变,人们的个性意识逐渐觉醒,婚恋观开始摆脱传统的束缚,电视相亲节目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21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中国的“80后”陆续达到适婚年龄,由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这一代人大龄单身现象十分突出。有调查显示,京、沪等大城市适婚青年单身率已突破30%②,有些城市出现因职工回家相亲催生的辞职潮③,“剩男剩女”相亲受挫导致的心理疾病甚至自杀事件也呈多发态势,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电视相亲节目在这一背景下再度热播,是电视媒介顺应社会需求的一种表现。
节目流行符合市场规律。上世纪90年代,电视相亲节目作为荧屏上的新鲜事物,展现出“爱情速配”新奇、欢乐、平易近人的魅力,迅速吸引了大众眼球。以《玫瑰之约》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探索出“情感+游戏”的成功模式④,参与性强、受众面广、令人耳目一新。21世纪的信息传播更多元化,电视相亲不再具有渠道独占性优势,但声画兼备、平民化、低门槛等电视媒介传播特性使之具有极高的真实感、直观性和参与性,为电视相亲节目获得较高收视率提供了保障。加之近年来才艺选秀、平民K歌等节目类型相继兴盛又逐渐式微,久违荧屏的电视相亲节目重登舞台能再次给受众带来新鲜的收视体验。
节目特性迎合受众心理。就节目特性来看,电视相亲节目暗合真人秀的元素。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在《美国经典电视栏目》一书中分析称,“真人秀”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观众,核心竞争力在于三点:一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窥私欲;二是让观众看到没有脚本却又精彩纷呈的真人连续剧;三是通过让观众直接参与来制造最有群众基础的明星。⑤电视相亲节目将异性的相识、相知乃至相恋等交往过程从人际传播转变为大众传播,这种私人情感的公开化,极大满足了受众的窥私欲和猎奇心理。
电视相亲节目内在的矛盾性
电视相亲节目在西方是长盛不衰的节目类型之一,在国内却总是“好景不长”。究其原因,除目前国内电视节目普遍存在的同质化竞争、创新力不足、经营管理欠规范等问题之外,还存在电视相亲节目在特殊文化心理和媒体环境下的内在矛盾性的问题。
情感私密性与传播大众性的矛盾。这一矛盾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特殊情感心理,被认为是导致首轮电视相亲节目盛极而衰的主要内因之一。事实上,它也是最近热播的一些电视相亲节目出现价值偏差,引发舆论热议并最终导致集体“整风”的深层原因。
“速配式的电视相亲和中国人内敛的情感是相悖的”。⑥虽然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青一代个性意识和表达欲望有所提高,但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公众面前大方展露私人情感仍然属于非常态的行为。加之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追求利益和个人成就的动机,导致出现一些嘉宾利用电视相亲节目进行自我炒作、谋求名利的现象。一旦节目制作方把关不严,或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放任嘉宾出格的言行,相亲节目就将沦为个人炒作的平台。一些背离优秀文化传统,偏激或势利的婚恋价值观通过节目得到放大,更会对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节目特性与功能定位的矛盾。电视相亲节目暗合真人秀的元素,在拟定的游戏规则下展现真实,因此这一节目类型本质上具有娱乐性。娱乐元素能增加节目的可看性,进而提升收视率。但就电视相亲节目的内容构成和功能定位来看,其初衷是扮演“电视红娘”的角色,为男女嘉宾提供婚介服务,配对成功率是节目赢得受众认可的重要依据。
电视相亲节目的过度娱乐化倾向,将导致节目失真、失信,流于低俗,甚至危害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而一味强调服务性也不现实,因为节目的有限时长毕竟有悖于生活中情感生发的自然过程。这样,在节目的可看性与实用性之间如何取舍,服务元素与娱乐元素的比重如何权衡,就成了目前国内电视相亲节目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促进电视相亲节目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电视相亲节目在国内曲折发展的历程,一方面说明此类节目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也揭示出节目内在的矛盾和隐患。目前,面对社会舆论热议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发文整饬,电视相亲节目的言论导向多已回归主流,然而,一些节目的风格突变让人难以适应,致使收视率出现明显下滑,还有一些节目则完全退出了市场。媒体责任与收视率能否两全?如何在守住道德底线的前提下保持电视相亲节目的可看性,促进这一节目类型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守土有责,避免收视率异化。在一些嘉宾参与电视相亲节目,以拜金、炫富等言论表达其对物质的“真实”态度后,美国《时代》周刊登载了《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为钱还是为爱?》的评论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约会明星”的想法和言论完全背离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事实上,即使在社会文化高度开放、商业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人们对待爱情仍是强调纯洁性的,在电视相亲节目中询问对方的职业和收入情况一般被视为禁忌。
对于国内电视相亲节目的制作方而言,必须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杜绝节目为短期经济效益而背离传统美德、任由社会价值观走向偏差的现象。电视工作者守土有责,只有尊重传统美德,深刻认识到节目所传播的内容对国家文明形象、当下社会风气以及未来文化环境的影响,才能避免节目遭到收视率异化。
细分节目类型,创新节目形态。针对目前一些电视相亲节目的定位在娱乐性和服务性之间难以权衡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细分节目类型来加以解决。目前国内外电视相亲节目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态:服务型、娱乐型和真人秀型⑦。
服务型:国内现有的电视相亲节目多属这一类型,即通过节目为男女嘉宾牵线搭桥,提供婚介服务。要做好此类电视相亲节目,首先必须核实嘉宾身份。其次在叙事方式上应坚持平民化,营造真实的交流环境。由于节目时长的限制,嘉宾不能在现场进行充分交流,这将直接影响配对成功率,因此有必要开辟“第二交流空间”,如通过成长背景介绍、家庭或工作场景展示等,尽可能还原嘉宾的真实性格。再次,节目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开展针对性婚介服务,如同城约会、行业联谊、中老年专场等,以进一步提高配对成功率。最后还应建立适当的反馈制度,如动态跟踪、定期回访等,以服务的诚意和成效促进节目收视率稳步上升。娱乐型:典型代表是韩国明星配对节目《情书》。这类节目只保留了相亲中的“配对”概念,节目定位和内容是纯娱乐的。国内在借鉴此类型节目时应注意:明确节目的娱乐性定位,让观众明白配对只是一场游戏,配对结果在节目之外就不再有意义;嘉宾最好由专业的演艺人士充当,以保证节目的可看性;游戏环节的设置应强调趣味性、互动性和表演性等。
真人秀型:欧美和日本的电视相亲节目多为真人秀,形式丰富多样,创意新颖,广受观众欢迎,但真人秀对参与者的表现能力和受众的接受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目前这一类型在国内只有少量节目,如重庆都市频道的《凡人有喜》和青海卫视的《单身厨房》等。要将西方的真人秀运用到我国的电视相亲节目中,需基于本土文化进行改造。例如,西方的相亲真人秀往往通过竞赛,鼓励参与者们暴露人性弱点,中国观众对此难以适应,很容易招致舆论的道德审判,因此,节目应避免刻意揭露人性恶的一面,代之以对细腻情感的展现和对传统美德的弘扬;应避免采用残酷的淘汰赛制,也不宜设置过高的现金奖励。
开展跨界合作,紧跟时代步伐。电视相亲节目还可通过开展跨媒体、跨行业合作,进一步开拓市场,促进节目形态创新。如与诚信度高的专业婚恋交友网站合作,既能扩大嘉宾来源,又能节约由电视台逐一核实嘉宾身份的成本投入;与手机等移动媒体合作,可方便观众参与节目,有效增加互动。跨媒体合作还能拓展和延伸嘉宾在线下的情感交流,从而对节目受限于时长和演播室环境而显得狭小的交流空间形成补偿。开发不同形式的电视相亲真人秀,如与相关企业或部门合作,通过观光旅游或户外拓展运动开展相亲活动,可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双赢。韩国对娱乐型电视相亲节目的产业开发也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经验,通过“节目捧红艺人——艺人引领时尚——时尚创造新人——新艺人再度提升节目收视率”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总之,电视相亲节目是社会、市场和受众共同需要的节目类型,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只要妥善解决,完全可以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并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注 释:
①冯遐:《广电总局下文整饬相亲节目 禁炒作禁造假禁低俗》,新华网:2010年6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6/11/c_12207948.htm
②代丽丽:《新一轮单身潮显现 一线城市剩男剩女比例达3比7》,《北京晚报》,2010年3月15日。
③马云霞:《“回家相亲”催生辞职潮 惠州企业推出婚恋福利》,中国新闻网:2010年1月28日,http://
④刘国强:《电视情感类节目的类型解析》,《新闻知识》,2008(1)。
⑤李秀平:《电视婚介节目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8)。
⑥《〈玫瑰之约〉制片人:电视速配不适合中国人》,中国新闻网:2009年3月9日,http://
⑦⑧谢耕耘、丁瑜:《中日韩电视婚恋节目比较》,《新闻记者》,2006(7)。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关于电视相亲节目的调查问卷
调查
1、您是否看过相亲交友节目吗
在对您是否看过相亲交友节目吗的调查中有46%的网友表示不经常看(其中女性占65%、男性占36%;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41%、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45%、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3%)、表示经常看的网友占39%(其中女性占57%、男性占43%;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50%、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36%、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4%)、听说过但没看过的网友比例为10%、而表示不知道相亲节目是什么的网友占5%。
调查
2、看过节目后,您有什么收获
有38%的网友表示看过节目后可以学到交往方面的技巧(其中女性占53%、男性占48%;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51%、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35%、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6%)、而表示没有收获的网友占28%(其中女性占72%、男性占28%;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36%、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47%、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7%)、表示了解异性恋爱心理的网友占24%、剩余9%的网友表示不知道等其他内容。
调查
3、您是如何理解人们参加这种相亲交友节目的
表示是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的网友占35%(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52%、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33%、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4%)、有28%的网友表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45%、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40%、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6%)、有19%的网友表示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而表示纯粹为了玩等其他内容的网友比例为18%。
调查
4、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电视相亲节目的
有40%的网友表示没想法(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44%、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40%、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6%)、表示和生活中相亲一样的网友占37%(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51%、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32%、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8%)、剩余23%的网友表示相亲节目会影响到社会婚恋观等其他方面。
调查
5、如果要您相亲,您会选择那种方式
对您相亲会选择那种方式的调查中有41%的网友表示会通过朋友介绍(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42%、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42%、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7%)、而有32%的网友表示会服从家长的安排(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51%、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35%、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4%)、有13%的网友表示会通过婚姻介绍中心相亲、而15%的网友表示会通过电视相亲等其他方式相亲。
调查
6、您会因为什么原因而恋爱的
表示因为寂寞而恋爱的网友占33%、有29%的网友表示是纯粹的喜欢一个人、而22%的网友表示别人都有,自己要有一个、剩余16%的网友表示追得太紧等其它原因。
调查
7、以下三种情况您会选择和谁进行交往
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交友的网友占38%(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51%、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32%、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8%)、有37%的网友表示选择喜欢自己的(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46%、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38%、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7%)、而表示要两情相悦的网友的比例为25%。
调查
8、您最看重对方的什么
在对您最看重对方的什么的调查中有41%的网友表示看重对方的人品(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46%、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39%、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7%)、而表示看重对方容貌的网友比例为19%、看重能力、物质的网友均占14%、剩余12%的网友表示看重对方的兴趣爱好等其它方面。
调查
9、您认为大学里的恋爱也是以金钱为基础吗
认为大学里的恋爱也是以金钱为基础的网友占52%(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48%、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35%、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8%)、有39%的网友认为大学里的恋爱不是以金钱为基础(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45%、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43%、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2%)、有9%的网友表示大学里的恋爱是以其它方面为基础的。
第二篇:电视相亲节目利大于弊
电视相亲节目利大于弊:
首先你必须理解什么是电视相亲。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即在一个公共场合——电视平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媒体对自己的宣传,找一个合适自己的伴侣进行相处。注意,到这里就结束了,结婚也否不应该在这个讨论范围之内,因为目前所有的电视征婚节目都没有涉及到成果问题。
1、从相亲者即嘉宾角度分析:
电视相亲节目的盛行为广大的青年男女创造了一个相亲交友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邂逅的机会,有利于拓展“剩男剩女”以及“宅男宅女”的交友面,缓解大龄男女的婚姻压力,打造了一个相亲交友的个性化平台。
相亲节目当中给当事人足够的考虑的时间和选择的机会,有的相亲节目还给当事人提供现场观众的意见,主持人用诙谐的语言来缓解一般相亲带来的尴尬气氛。
现在社会无论男女思想都很开放了,主动公开的传达爱的主题,鼓励大家寻找幸福,既达到宣传自我的效果同时让大家来审视自己向好的方面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电视相亲作为普遍传媒,影响力大而深远,从而给需求者带来更多的机会,比起传统的登报与婚介更具有主观性、自主性和选择性。
2、从观众角度分析:
作为一档英国引进的娱乐节目,近年来收视率居高不下,满足了现代人猎奇和娱乐的需求,丰富的人民的文化生活。
3、从社会角度分析:
相亲节目有利于思想解放,电视交友节目之所以这么火,就在于和世俗心理和人性本真相符合,它无比真实的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择偶观与价值观,它成为观众感慨和唏嘘的平台,古代有“老死不相往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选择这样的方式敞开自我,不惧怕公开表白是一种思想进步的体现,进一步反映了“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人人零距离的择偶新概念。
相亲已经成为当代最常见的交友方式,不可否认的是它备受当代年轻男女的追求,在这个多媒体繁荣的时代将其搬上荧幕,是一种时代的趋势,在相亲节目中,嘉宾们的选择与被选择、一些正确理智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在无形当中影响着观众,对于那些事业有成、惜时如金的白领和金领来说,相亲针对性更强。
其实,一个新的事物产生有它自然和历史的必然趋势,从哲学角度来说,所谓的发展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从电视相亲节目的高收视率和广大呼声看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存在即合理
电视相亲节目不仅娱乐大众,让广大电视观众在节目中获得娱乐与启迪,同时也不断突破和挑战自己。并且,相亲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引导,缓解大龄剩女的婚姻压力同时带动劳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看,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现象。
相亲节目请托,相亲便演戏,反驳:相亲节目请托,相亲便演戏,这从本质来说已经不是一种相亲节目了,不在我们的辩论范围内。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为了保证节目的进行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我方不认为有什么不合理性。大学当中小小的一个活动为了不致冷场尚且还要请托呢,何况大型的全国性的电视节目呢,任何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同样的电视相亲也不例外,在某种程度上必不可免的会有媒体炒作和作秀表演的成分,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只是一个附属品,并不影响电视相亲节目作为交友平台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就像你不能因为踩到香蕉皮摔倒了就否认香蕉的营养价值吧,所以我认为电视相亲节目利大于弊。
其实你们在批判电视相亲请托、演戏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它的一种炒作,不是吗?试问:中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当中,有哪一档不需要这种手段?中国电视尚且处在发展阶段,这些都是必须。
电视相亲拜金主义、低俗炒作
反驳:的确,我不否认这样的个案出现,但这种现象,在很大成分上是因为当下社会风气所致,并不能完全归于电视节目,而且作为一种反面教材,它不正好督促我们去改掉自己的这种坏想法,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警示社会改正自己的角度来说,他依然利大于弊。
毕竟这是一档以交友、寻找另一半的主要目的存在,炒作,并不会对这一主要目的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是真心,当然不会去炒作;如果是以炒作为目的,那有什么电视相亲节目符合这一理念?这就已经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第三篇:电视相亲节目策划书
电视节目策划方案
一、节目名称:
《相亲相爱》《我们恋爱吧》《缘来是你》
二、节目宗旨:
为XX地区单身人士搭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本土化婚恋交友平台。
三、节目时段、时长、时间分布(待定):
节目时段:每日晚11:00首播、每日下午17:00重播;
节目时长:整个节目时长为10分钟;
时间分布:开场1分钟,第一个板块3分钟第二个板块1分钟,第三个板块4分钟,结尾1分钟;
四、节目内容及结构:
整档节目由两位主持人(一男一女)解说主持,引出每个板块,板块以图文、视频、VCR形式展现。
1、节目宣传片(1分钟);
2、爱情面对面(第一板块):每期两位(每日更新一男一女)嘉宾VCR(3分钟);
3、为爱冲冲冲(第二板块):网站最新注册会员介绍(1分钟);
4、我们恋爱吧(第三板块):网站优质会员介绍(4分钟);
设置四小模块:A、才子佳人(1分钟);注:网站优质会员 B、海归一族(1分钟);注:海外留学人士 C、重寻幸福(1分钟);注:离异人士
D、夕阳之恋(1分钟);注:老年单身人士
5、百名婚姻家庭咨询师志愿者宣传片(1分钟);
五、嘉宾机制:
嘉宾报名条件:
1、年满18岁单身人士,相貌端正;
2、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舞台表现力,愿意在节目、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资料(包括真实年龄、工作、家庭、婚史、经济情况、兴趣爱好等);
3、真实有效的个人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军官证、学生证、户口本、离婚证等能证明参与者身份的证件及复印件;
4、嘉宾需有时间配合采访拍摄;
5、必须遵守电视台的规章制度和节目组的要求;
嘉宾报名须知:
1、报名前请确认同意个人信息在节目、活动中播出,并配合相关生活工作环境的采访或拍摄;
2、本人所提供的所有资料和数据必须保证真实可信;
3、在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节目组有权使用本人的肖像权及个人相关信息;
六、制作步骤:
每日上午由网站组织专门人员浏览网站注册会员进行筛选出优质会员,用于当日播出。周六、日进行节目中的VCR拍摄录制以及后期制作。
七、运转机制
由XX地区电视台内部推荐一名节目经理,主要负责节目的日常统筹管理和业务开发:另外产生执行经理,主要负责节目的节目采制;其他人员由XX地区电视台负责招聘,由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经费(薪资按照XX地区电视台劳务费用标准,另可设立奖励项目,提成待议)。
八、人员设置:
节目经理(1名):节目日常人员管理、业务开发、经费使用等;
执行经理(1名):节目的节目策划、采编、播出;
主持人兼编导(2名):节目主持、节目策划、构思、稿件等;
摄像(1名):节目的拍摄;
制作(1名):节目的制作;
广告业务员(2名):负责节目广告业务及嘉宾安排工作;
九、合作方式
由XX地区电视台主办,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联合打造的一档公益婚恋节目,由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资XX万人民币(冠名权承包费用:XX万、节目运作经费:XX万)联合XX地区电视台共同监督管理。
十、节目冠名权、广告权归属
冠名权及费用: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拥有;
广告权及费用:XX地区电视台与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拥有;
十一、经费和支出预算:
创收指标:XX万人民币(十二场企业专场、十二场汽车自驾游专场);
合作费用:XX万人民币(冠名权承包);
节目经费:XX万人民币;
其它经费:XX万
1、节目工作人员由XX地区电视台负责招聘面试;
2、招聘人员月工资XXXX元每人,8名工作人员则需要XXXX元。其他人员按照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劳务费用标准支出;
3、多余经费由节目组统一支配使用;
十二、利润分配
节目组产生的广告权及收入部分,除去节目经费(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资XX万人民币部分)剩余的净利润其中用于节目组员工福利、以及XX地区电视台和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分成。
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6日
第四篇:电视相亲节目策划书
电视节目策划方案
一、节目名称:
《相亲相爱》《我们恋爱吧》《缘来是你》
二、节目宗旨:
为XX地区单身人士搭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本土化婚恋交友平台。
三、节目时段、时长、时间分布(待定):
节目时段:每日晚11:00首播、每日下午17:00重播; 节目时长:整个节目时长为10分钟;
时间分布:开场1分钟,第一个板块3分钟第二个板块1分钟,第三个板块
4分钟,结尾1分钟;
四、节目内容及结构:
整档节目由两位主持人(一男一女)解说主持,引出每个板块,板块以图文、视频、VCR形式展现。
1、节目宣传片(1分钟);
2、爱情面对面(第一板块):每期两位(每日更新一男一女)嘉宾VCR(3分钟);
3、为爱冲冲冲(第二板块):网站最新注册会员介绍(1分钟);
4、我们恋爱吧(第三板块):网站优质会员介绍(4分钟);
设置四小模块:A、才子佳人(1分钟);注:网站优质会员
B、海归一族(1分钟);注:海外留学人士
C、重寻幸福(1分钟);注:离异人士
D、夕阳之恋(1分钟);注:老年单身人士
5、百名婚姻家庭咨询师志愿者宣传片(1分钟);
五、嘉宾机制:
嘉宾报名条件:
1、年满18岁单身人士,相貌端正;
2、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舞台表现力,愿意在节目、活动中充分展示
自己的资料(包括真实年龄、工作、家庭、婚史、经济情况、兴趣爱好等);
3、真实有效的个人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军官证、学生证、户口本、离
婚证等能证明参与者身份的证件及复印件;
4、嘉宾需有时间配合采访拍摄;
5、必须遵守电视台的规章制度和节目组的要求;
嘉宾报名须知:
1、报名前请确认同意个人信息在节目、活动中播出,并配合相关生活工作
环境的采访或拍摄;
2、本人所提供的所有资料和数据必须保证真实可信;
3、在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节目组有权使用本人的肖像权及个人相关信息;
六、制作步骤:
每日上午由网站组织专门人员浏览网站注册会员进行筛选出优质会员,用于当日播出。周六、日进行节目中的VCR拍摄录制以及后期制作。
七、运转机制
由XX地区电视台内部推荐一名节目经理,主要负责节目的日常统筹管
理和业务开发:另外产生执行经理,主要负责节目的节目采制;其他人员由XX地区电视台负责招聘,由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经费(薪资按照XX地区电视台劳务费用标准,另可设立奖励项目,提成待议)。
八、人员设置:
节目经理(1名):节目日常人员管理、业务开发、经费使用等;执行经理(1名):节目的节目策划、采编、播出;
主持人兼编导(2名):节目主持、节目策划、构思、稿件等;摄像(1名):节目的拍摄;
制作(1名):节目的制作;
广告业务员(2名):负责节目广告业务及嘉宾安排工作;
九、合作方式
由XX地区电视台主办,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联合打造的一
档公益婚恋节目,由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资XX万人民币(冠名权承包费用:XX万、节目运作经费:XX万)联合XX地区电视台共同监督管理。
十、节目冠名权、广告权归属
冠名权及费用: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拥有;
广告权及费用:XX地区电视台与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拥有;
十一、经费和支出预算:
创收指标:XX万人民币(十二场企业专场、十二场汽车自驾游专场);合作费用:XX万人民币(冠名权承包);
节目经费:XX万人民币;
其它经费:XX万
1、节目工作人员由XX地区电视台负责招聘面试;
2、招聘人员月工资XXXX元每人,8名工作人员则需要XXXX元。其他人员
按照电视新闻综合频道劳务费用标准支出;
3、多余经费由节目组统一支配使用;
十二、利润分配
节目组产生的广告权及收入部分,除去节目经费(XX网络信息技术有
限公司出资XX万人民币部分)剩余的净利润其中用于节目组员工福利、以及XX地区电视台和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分成。
XX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6日
第五篇:电视相亲节目利大于弊 辩论
高2010级8班
辩论赛
立论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与对方辩友探讨电视相亲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问题。开宗明义,何谓电视相亲。电视相亲作为中国打开国门向外开放的新鲜产物,是指电视媒介为适龄或大龄的未婚青年男女提供的婚介平台而应运而生的具有三性,即娱乐性,盈利性,社会性的文化符号。其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教育年限延长、工作压力增大、使得“剩男剩女”剧增,电视网络的发展,使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彼此,我方认为,电视相亲利大于弊,理由有三:
第一、从个人层面讲,电视相亲的盛行为青年男女创造了相亲交友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邂逅机会,有利于拓展他们的交友面。这些为当下 “剩男剩女”、“宅男宅女”打造的相亲交友类情感真人秀节目,共同建构一个相亲交友的个性化平台。不可否认,在节目中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观念,但是瑕不掩瑜,电视相亲为我们在现实相亲之外又搭建了一座沟通彼此的桥梁,让银汉迢迢不再成为牛郎织女的催泪源,让相隔千里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可谓功于电视,利在天下。
第二、从利益相关体层面讲,电视相亲有利于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扩大赞助商的影响力,提高经济效益。众多节目中特色鲜明的嘉宾、炙手可热的话题、言辞犀利的表达,共同构成了一系列有特点的符号,因此,在目前的近10档此类卫视节目中,很多节目的收视率也屡创新高。赞助商在节目环节中间接直接的起到了宣传的作用,扩大了其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成为企业无形的资产。
第三、从社会层面讲,电视相亲节目有利于促进思想解放。电视交友节目之所以这么火,在于和世俗心理与人性本真的相符合,它无比真实地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择偶观以及价值观。它成为观众借以感慨或唏嘘的平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选择这样的方式敞开自我、不惧怕公开的表白是一种思想进步的体现。它更进一步反映了“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人人零距离”的择偶新观念。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电视相亲利大于弊。
陈词
第一,个人角度,电视征婚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提供了认识他人的机会。有些人,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注意: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而不是羞于表达,羞于表达的人很可能不会走上电视征婚的道路);而电视征婚,给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她/他可以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表达自己的,进而照葫芦画瓢,或者根据对面异性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进而完成一个表达。而且,就算电视征婚节目中的参与者并没有令其心仪或对其心仪的,还有广大观众这一个平台,说不定某位正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异性就很欣赏她/他呢。
第二,商业角度。对此,我个人不太赞同“商业”这个定位,因为“商业”往小了说贴近“个人”,往大了说贴近“社会”,不太容易给它找到一个合适、准确的定位,并且容易在场上出现混乱。对此,我想能不能改成“电视台”或“节目制作方”等等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通过这类栏目的创新,提高收视率,打开影响力,获得更多的商业赞助机会,这不是很好吗?
第三,社会角度,电视征婚为大家广泛传播了当代人们的思想,至少是一部分人的思想,使得我们不再闭门造车,对自己或对异性的要求可以跟进时代。例如,如果一位单身女士,仍然以为能够把饭菜做得很好、把家收拾得很好就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资本,而看了电视征婚高2010级8班
辩论赛
栏目之后发现很多男士并不十分在意这一点、很多女士也并不擅长这一点,那么或许她就会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同样,如果一位单身男士觉得只要老实、本分、顾家就是全部,而看了电视征婚栏目之后发现社会对男士的要求还需要有浪漫情调和一定的工作能力及经济基础,那么或许他也会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而这些则是一个社会信息的传递,电视征婚栏目向广大大众传达了当前人们思想的一个潮流,让人们可以对于正确的部分予以认识、接受,对未必正确的部分进行争议和讨论,开阔了大家的思维和眼界。
第四,政策方面,我国政策从来就不禁止征婚,也不禁止电视征婚,而是禁止一切违法行为,例如在征婚栏目中出现少儿不宜的话题或是对参与者个人隐私的无休止追问。其实,这些不是不可以问,而是应该在电视征婚栏目提供了两人认识的平台之后,两个人以后私下里相互讨论。说到这里,顺便说一下:当前的电视征婚栏目可能存在弊端和争议,但这并不说明电视征婚本身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而是说明我们应该选用更好的方式予以改进。
第五,道德方面,同第四点,只要我们予以足够的方向引导,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对方男士主张把父母接过来一起生活,而前来参加节目的女士觉得不乐意与老婆婆一起生活,那么没问题,大家心里有数就好了,默默地把对方给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没必要大张旗鼓地张嘴说出来。这样,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将会予以减少。
第六,舆论方面,舆论方面表现的是争议,即当前电视征婚栏目存在着一些争议。这并不能说明“弊大于利”。反之,如果我们多听一听舆论中的争议,将电视征婚栏目进一步完善,去粗取精,不是可以让其更加“利大于弊”吗?
反方问题 电视征婚节目的推出是为了什么?它里面邀请的嘉宾是否都是有婚姻需求的人?电视征婚节目播出以后,有没有达到它预期的目的?注意一下,电视征婚节目推出的目的,要尽量从这类节目自身的宣传资料中找依据,这样对手就不容易将其推翻了。电视征婚节目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是推动了社会上婚姻关系的发展(或者说是和谐),还是推动了有婚姻需求的男女双方建立正确的婚姻观念?这里注意:要明白正确的婚姻观念是怎样的,然后对比电视征婚产生的实际效应,来确定它对于婚姻生活的实际影响。除了婚姻方面的利弊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说找人编造婚姻中的经历,就是找个托,是不是对社会诚信有影响?婚姻一般都是那种比较隐私的东西,主持人的深入挖掘,会不会对于当事人造成心理伤害?有人会喜欢自己的求偶过程在电视上被展出吗?
反方辩词
1双方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达成的婚姻来得快,去得也快
2具有功利性和不确定性,你不知人家是冲着钱来的还是感情来的,最惨的是遇上骗子,被人骗了还以为这是真感情
3如果你是有钱的,在电视那里宣扬你很有钱,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最后是丢了性命又折钱;如果你没有钱的话,无异于:打肿脸充胖子,没钱还嚣张
4电视征婚就像方便面一样没有感情的积累,容易导致大家互相猜忌,甚至大打出手,无异于吃面没有调味包,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和家人
5当然成功的例子是有,但是只是极小的概率,不能一棒子打死
6相恋是长久的事,必须投入足够精力去互相了解,只想走捷径往往会失败。
7电视征婚是浪费金钱,是很虚的事情,拿去抗震救灾多救济几个失学儿童更实在 8参与电视征婚的人都高2010级8班
辩论赛
很做作,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缺点在公众面前,最后只能抱怨自己当初为什么会选到他(她),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我方辩词
1、电视征婚一定要除了节目现场就结婚吗?不也是彼此先认识人后进入相处的过程吗?
2、说电视征婚物质化,难道在现实世界中不是物质化而是理想化吗?
3、你会告诉我现实世界中少得多,为什么?(没有论据,只是凭空猜测吧。)
4、说成功率低,但试问有多少人一次谈恋爱就会有正果?成功率仅是一个概率,这要看参与统计的主体是怎么样的,成功率并不是价值的衡量尺度、5、的确有炒作现象,但电视征婚的目的是找到合适的另一半,炒作,并不会对这一主要目的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是真心实意,自然不回去炒作;如果不是真心实意,是以炒作为目的,那有不符合什么事电视征婚中征婚这一目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6、至于什么事电视征婚?这是一个时代产物,可以根据现在诸多背景进行阐述,我的总结是:在一个公共平台,即电视平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媒体对自己的宣传,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伴侣进行相处。注意,到这里就结束了,结婚与否不应该在这里讨论因为目前所有的电视征婚节目都没有涉及到成果问题。
背景一:(我国目前存在数目庞大的单身男女)全国妇联和婚恋网站百合网联合发布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1.8亿单身人士,其中,23.8%的单身者的父母正在帮他们四处寻找对象。这就意味着,全国约2.6亿人正在为择偶而忙碌着。微博上,有单身网友这样调侃自己的“忙碌”状态:“不在相亲,就在去相亲的路上。”1.8亿单身者中,有人在托媒婆,有人低调潜入婚介所,有人在大街上搭讪,有人玩网游邂逅„„但更大一批人则“潜伏”在婚恋网站上。截至2011年1月,国内三大主流婚恋网站中,世纪佳缘网拥有注册会员3200多万,百合网和珍爱网分别拥有2600多万名会员,三者的会员数量简单相加,则几乎囊括了中国近半数的单身。
1、更好的解决了单男单女的问题。
2、为交际圈闭塞的单男单女提供一个比较广的交际平台。
3、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受关注度高,甚至还可以乘机展示自己,有一定的成名机会
电视征婚与电视征婚栏目区别 西瓜与西瓜子
综合分析电视征婚有利有弊,但是相比起来利大于弊。重述立论观点。。。。虽然在操作层面有出现争议和弊端,但是这是在电视征婚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些情况,我们多听取舆论争议,进一步将电视征婚栏目完善。不能说有瑕疵而否定它的一切,正如炎热夏季,我们不能因为天气炎热而拒绝太阳。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如果不评价一个事物的发展,仅以目前来看就是鼠目寸光。举例:改革开放是弊大还是利大?现在看来当然是利大,但在30年前可不一定,为甚?时代不同,条件在变化,如果当时就判断改革开放不好,那中国现在还很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