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部分诗词

时间:2019-05-15 07:1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禹锡部分诗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禹锡部分诗词》。

第一篇:刘禹锡部分诗词

插田歌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潇湘词二首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雨中收。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闻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过也,笑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西塞山怀古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堤上行三首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踏歌词四首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竹枝词九首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望夫石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金陵五题。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金陵五题。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杨柳枝

杨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二篇:诗词部分(新)

诗 词 部 分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1、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

答: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

听张立本女吟

高 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1、诗中最后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答:

2、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100字左右。

答:

塞下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盛唐时期,为了开疆辟土、平定边疆少数民族贵族集团的军事叛乱,边塞战事不断,边塞诗因而也特别多,本诗乃其中之一。

1、前四句与五六句的关系怎样?

答:

2、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如何正确理解“动征铎”和“悲故乡”之意。

答:

2、本诗中哪两句写赶路行人始发时的凄清景象;哪两句回忆长安郊区的景物。

答: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2、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含意是什么?表情达意的特点是什么?

答:

马 嵬

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注】①《长恨歌》,白居易所作,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②石壕村,杜甫所作,其中写到安史之乱时村民因受征役之苦,被迫夫妻离别。

③长生殿,清华宫内的座殿名。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写“人间亦自有银河”的目的是什么?

答:

2、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立场?

答:

戏赠友人 贾 岛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注】縻绠(mí gěng):井绳。汲引:从井里提水。清冷:这里指井水。

1、这首诗以汲水比喻作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诗的 【注】时宰:指当时的宰相章惇,他对苏轼一贬再贬,必欲置之死地。

彭泽:指陶渊明,他任彭泽县令后一百多天即辞官归隐。出处:出仕和隐居。

1、“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情怀?这两句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千载人”和“百世士”是什么意思?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这首诗字句少,容量大,颇有韵味,这与诗中巧妙地运用回答是分不开的。你认为诗中作者与童子有哪些问答,把它们写出来。

答:

2、隐者的人品是怎样的?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隐者的情怀?

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这些景物切合漂零离恨情事,也就融情入境了。B、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C、此诗是诗人得知王昌龄遭受贬谪后写下的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D、诗人寄情明月,是因为月中嫦娥也具有孤寂、凄凉的心情。

2、下列诗句表现的意境与这首诗末句表现的意境不同的一项是()A、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B、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监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C、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D、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醴酒临江,横槊曹公。

柴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的是什么?“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谁的诗句,来说明什么?

答:

2、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低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晚次鄂州 卢 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晚次”的夜晚住宿、停留的意思;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钱塘江水,奔流入海;护江长堤,闪着银光。

B、颔联把眼光转到城内,看见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涛声传入庙中,特别清晰。“苏小家”,代指歌妓舞女所居的秦楼楚馆。这句正写题面的“春”字,点明季节,并以歌楼舞榭,写出杭州的繁华景象。C、颈联把重点移在风物人情上。“趁梨花”是说正好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语意双关。梨花飘舞,酒旗相招;红袖翻飞,绫纹绮丽。尾联又把眼光移到远处,写最能代表杭州山水美的西湖,结足春意。

D、全诗共八句,一句一景,八处景物都靠“望”字把它们连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富有诗情画意。

2、尾联中运用了比喻和联想,写裙腰,使人联想到裙;由裙,使人联想到西湖。下面诗句和这两句构思相一致的一项是()A、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山道场。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忆江上吴处士

贾 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负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江”指长江;“处士”指居住在长江边上的读书人。B、“闽国扬帆去”是“扬帆去闽国”的倒文。闽国,即今福建一带。

C、“蟾蜍”句中“蟾蜍”,俗称蛤蟆。据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所以这里指代月亮。“亏负圆”是说月亮每月一缺一圆,即过了一个月的意思。D、“兰桡”句中的“兰桡”,指用木兰树做的桨,这里代指船,也形容船的珍贵。“殊”是特殊、不一般的意思。

2、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从题目中的“忆”字看,诗中所写,都是以往的事情。

B、首联中的“蟾蜍亏负圆”句,既表示友人离开已很长时间了,又暗含怀念之意。C、二联回忆朋友离开长安时的情景: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借以表现友人去后作者的寂寞而凄冷的心情。

D、三联回忆过去与朋友聚会的情景:在一个雷雨交加、寒气逼人的秋天的晚上,两人聚在一起,欢叙友情。尾联是希望从“海云端”那儿得到朋友的一些信息。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1、在诗的前两句中,由“酒痕”、“消魂”可以看出,诗人给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具有怎样情感特征的人物形象?

答:

2、就整首诗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墨 梅 王 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什么特点?

答: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早 梅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请说说作者是如何突出“早”字的? 答:

2、有人说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和本篇可谓异曲同工,请谈谈你的看法。答: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①晋陵:即今江苏常州。②古调:指陆丞的诗。

1、古人在评论这首诗时,特别推重“偏惊物候新”一句。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

2、中间四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诗人是怎样通过写景抒发情感的?

答: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广陵:与诗中的维扬都是扬州的别称。

1、古人在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时称“情景如绘”。诗人描绘出了怎样的情景?

答:

2、以这两句为例,结合全诗,说一说诗人在选择景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 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如长安,仕隋朝,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即写于南归途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岑参:盛唐边塞诗人。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唐军未收复长安时。

1、这两首诗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

答:

2、这两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怀有什么不同?

答: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豚:猪。春社:古代立春后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节日。

1、这首诗写乡村生活,表现出村民怎样的精神风貌?

答:

2、“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在诗中写了怎样的意境?今人又赋予了它们怎样的含义? 答: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从整体看,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

2、动静相称是这首诗写法上的显著特点,以后两联为例试做分析。

答: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最是一年春好处”,结合全诗看,春好在何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早春草色的?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赤 壁 赵 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注】荆襄:荆州和襄阳,在今湖北境内。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沧浪:指古代隐士所唱的《沧浪歌》。

1、首句“依然形胜扼荆襄“,突出了赤壁的什么特点?

答:

2、从全诗看,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表来。

【注】这首七言绝句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中的

第三篇: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汉族。字梦得,洛阳人,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编辑本段刘禹锡诗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江南春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竹枝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竹枝

城西门外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步虚词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浪淘沙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浪淘沙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浪淘沙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杨柳枝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杨柳枝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杨柳枝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人家。

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草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杨柳枝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杨柳枝

迎得春光先到来,轻黄浅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挫摧。

杨柳枝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杨柳枝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墀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杨柳枝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杨柳枝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杨柳枝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踏歌词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

踏歌词

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踏歌词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踏歌词

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帙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忆江南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潇湘神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编辑本段刘禹锡与《乌衣巷》诗慨谈

吴冀龄

刘禹锡的《乌衣巷》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之一,其以即小见大的手法描写贵族的盛衰变化,而后两句,千载传诵,脍炙人口。

通常,这后两句诗的解释是:从前在王谢世族广厦华堂中筑巢燕子,现在则因为那些第宅已经荡然无存了,所以只好飞到普通老百姓家去筑巢了。此处,通过燕子迁飞筑巢的变化来反映人事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人世之沧桑。

此外,施补华在《岘庸说诗》中另有说法,云:“若作燕子他去,便果。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里,提出了“王谢堂”与“寻常百姓家”是两码事还是一码事的问题,但感慨系之,似亦无关大局。

但是,离奇怪诞的是,有人曾从此诗本事上偷梁换柱,别出奇说。刘斧《青琐摭遗》引宋张敦颐《六朝事迹》云:“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于燕尾,曰:„谈到华胥国上来,至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及来春,燕复飞来,榭见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皆冥数,如今睽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燕飞‟。至来岁,燕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故刘禹锡有诗云„……乌衣巷口……‟也。”这样,以“木”字偏旁换“言”字偏旁而以榭代谢,则分明是王姓,谢姓两家族族姓便轻松地变成“王榭”一人;加之又塞进了子虚乌有的燕翼传书,使原本寄帅古兴怀感慨的诗意彻底变了味,变成了刘禹锡追恋旧欢的情歌。倘此偏偏又被素有诗豪称谓的刘禹锡闻见,真不知其感慨又将如之何?奈之何?

刘禹锡 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始终跳动着一颗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照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诗论传世,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说,他“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言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来源于佛教重视“心”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前一首是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的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千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乱、分裂统一,这一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后一首则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人们心灵深处常有的对一切繁华与高贵都会被时间洗刷净尽的叹息。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同乐天登栖灵寺塔》:“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此外还应该提到他受民歌影响所写的一些诗篇。皎然、灵澈等人生活在民歌兴盛的吴地,而在禅宗看来,民歌率直自然、活泼朴素,正是语言的极致,所以他们也曾汲取民歌的特色来写诗,这无疑对刘禹锡有一定影响;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编辑本段刘禹锡墓

一代诗豪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荥阳市政府在刘禹锡墓的基础上,耗巨资建设了占地280多亩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刘禹锡公园。

刘禹锡墓位于荥阳市城东二十里铺乡(今豫龙镇)狼窝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北距郑州至上街公路约70米,坐北面南,有圆形土冢,冢高约7.5米,周长约20米。据民国《荥阳县志》载:“刘禹锡墓在檀山。

刘禹锡(772-842),汉族。字梦得,洛阳人,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编辑本段刘禹锡诗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江南春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竹枝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竹枝

城西门外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步虚词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浪淘沙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浪淘沙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浪淘沙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杨柳枝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杨柳枝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杨柳枝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人家。

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草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杨柳枝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杨柳枝

迎得春光先到来,轻黄浅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挫摧。

杨柳枝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杨柳枝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墀遥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杨柳枝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杨柳枝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杨柳枝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踏歌词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

踏歌词

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踏歌词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踏歌词

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帙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忆江南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潇湘神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编辑本段刘禹锡与《乌衣巷》诗慨谈

吴冀龄

刘禹锡的《乌衣巷》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之一,其以即小见大的手法描写贵族的盛衰变化,而后两句,千载传诵,脍炙人口。

通常,这后两句诗的解释是:从前在王谢世族广厦华堂中筑巢燕子,现在则因为那些第宅已经荡然无存了,所以只好飞到普通老百姓家去筑巢了。此处,通过燕子迁飞筑巢的变化来反映人事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人世之沧桑。

此外,施补华在《岘庸说诗》中另有说法,云:“若作燕子他去,便果。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里,提出了“王谢堂”与“寻常百姓家”是两码事还是一码事的问题,但感慨系之,似亦无关大局。

但是,离奇怪诞的是,有人曾从此诗本事上偷梁换柱,别出奇说。刘斧《青琐摭遗》引宋张敦颐《六朝事迹》云:“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为业。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见一翁一妪,皆衣皂。至所居,乃乌衣国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归,复乘云轩泛海。至家,有二燕栖于梁上,榭以手招之,即飞来臂上,取片纸书小诗,系于燕尾,曰:„谈到华胥国上来,至人终日苦怜才;云轩飘去无消息,洒泪临风几百回。‟及来春,燕复飞来,榭见身上有诗云:„昔日相逢皆冥数,如今睽远是生离;来春纵有相思字,三月天南无燕飞‟。至来岁,燕竟不至。因目榭所居为乌衣巷,故刘禹锡有诗云„……乌衣巷口……‟也。”这样,以“木”字偏旁换“言”字偏旁而以榭代谢,则分明是王姓,谢姓两家族族姓便轻松地变成“王榭”一人;加之又塞进了子虚乌有的燕翼传书,使原本寄帅古兴怀感慨的诗意彻底变了味,变成了刘禹锡追恋旧欢的情歌。倘此偏偏又被素有诗豪称谓的刘禹锡闻见,真不知其感慨又将如之何?奈之何?

刘禹锡 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始终跳动着一颗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照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诗论传世,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说,他“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言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来源于佛教重视“心”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前一首是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的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千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乱、分裂统一,这一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后一首则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人们心灵深处常有的对一切繁华与高贵都会被时间洗刷净尽的叹息。

刘禹锡的山水诗,也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同乐天登栖灵寺塔》:“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此外还应该提到他受民歌影响所写的一些诗篇。皎然、灵澈等人生活在民歌兴盛的吴地,而在禅宗看来,民歌率直自然、活泼朴素,正是语言的极致,所以他们也曾汲取民歌的特色来写诗,这无疑对刘禹锡有一定影响;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三首之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

编辑本段刘禹锡墓

一代诗豪刘禹锡死后,被葬在了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荥阳市政府在刘禹锡墓的基础上,耗巨资建设了占地280多亩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刘禹锡公园。

刘禹锡墓位于荥阳市城东二十里铺乡(今豫龙镇)狼窝刘村南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北距郑州至上街公路约70米,坐北面南,有圆形土冢,冢高约7.5米,周长约20米。据民国《荥阳县志》载:“刘禹锡墓在檀山。

第四篇:“诗词与传统文化”部分

“诗词与传统文化”部分

一、选择题(50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鼎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

B赤城山洞

C青城山洞

D双河洞

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

甘肃

C陕西

D山东

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A笙

B笛

C萧

D芦笙

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

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

D端午前3天

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

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

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

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

A苏绣

B顾绣

C蜀绣

D湘绣

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B)

A圭表

B

漏刻

C日影

D漏壶

24、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B)

A雅乐

B燕乐

C清商乐

D蜀乐

25、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B)

A《汉宫秋月》

B《白石道人歌曲》

C《白鸟朝凤》

D《

葬花吟》

26、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27、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A)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8、《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

A吴

B贾

C王

D史

29、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D)

A《牛郎织女》

B《孟江女》

C《白蛇传》

D《山海经》

30、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C)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31、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32、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D)

A宣纸

B湖笔

C徽墨

D河砚

33、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A)

A白鹿书院

B石鼓书院

C应天俯书院

D岳麓书院

34、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B)

A

B

C

D1435、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B)

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36、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38、微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B)

A湘剧

B京剧

C豫剧

D川剧

39、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C)

A蛇

B凤

C龙

D虎

40、“宰相”的“宰”最早指:(B)

A高级官吏

B官吏统称

C低级官吏

D皇帝

4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

(D)

A、《初刻拍案惊奇》

B《喻世明言》

C《醒世恒言》

D《西厢记》

42、七月七日长生殿,_C_

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

43、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4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_D_”

A、士可忍,孰不可忍。B、是可忍,孰不可忍

C、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5、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46、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B_

A、东周B、后周C、南宋

D、北宋

47、“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48、下列哪一句不是大学中句子(C)

A、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失后,则近道矣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C、是故君子不用其极

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9、王维擅长的诗体是_C_

A、咏物诗

B、咏景诗

C、山水田园诗

D、叙事诗

50、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二、填空题(50题)

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

》的一个回目。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孙悟空。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3、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1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吐鲁番盆地)。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古诗《小池》。

16、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刺配)。

17、“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西湖歌舞几时休)。

18、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山东)。

19、“死去元知万事空”下一句是(但悲不见九洲同)。

20、成语“不入虎穴”,下一句是(焉得虎子)。

21、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黄帝内经》)。

22、《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4万8千多首诗)。

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陆游)。

24、古代常用称谓代替年龄。请说出下列年龄的称谓:60岁(花甲)70岁(古稀)。

25、“建元”是我国(汉武帝)皇帝使用的年号。

26、古语说“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说的是(商人不因折本不买卖)。

27、“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一句是(春来江水绿如蓝)

28、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颜色,生长在大草原的蒙古族喜爱(白色)。

27、《史记》中的“世家”是给(诸侯王)作的传。

28、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是谁发明的?(张衡)

29、“三过家门而不人”是(禹)的故事。

30、《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31、“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32、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在(中国唐朝)。

33、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四种植物。

34、“本是同根生”的下一句是(相煎何太急)。

35、“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润物细无声)。

36、《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庞统)。

37、《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

38、徐悲鸿以画(奔马)闻名世界。

39、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4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

4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陆游。

42、“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惟见长江天际流。

43、《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44、我国农历中有(24个)个节气。

45、“出污泥而不染”说的植物是(莲花)。

46、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47、我们常说高科技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48、《百家姓》中的第一个姓氏是(赵)。

4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言。

50、《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第五篇:大学语文诗词部分复习题

大学语文诗词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按照音乐不同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灵活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初步形成了中国诗歌创作的民族传统,奠定了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2、“风骚”—— “风”是指《诗经》,“骚”是指“楚辞”。《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体诗——楚辞,《离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运用这一形式创作的代表作,并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3、风雅颂——《诗经》的三种分类。风:各地的土风歌谣,地方音乐;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用于宗庙祭祀或重大典礼时的乐曲。

4、赋比兴——赋比兴指的是《诗经》中的三种艺术表现方法。赋:即不加修饰,直接地铺陈叙述。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借助其它事物作为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赋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为后代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5、诗史——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歌集中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转衰的历史,把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表现了自己忧过忧民的思想,感情内在深厚,风格沉郁顿挫,号称“诗史”。他们以其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泽被后世,成为诗歌创作的光辉典范。

6、“双子星座”—— 在盛唐时期,出现了大量风格不同优秀诗人。其中李白和杜甫先后崛起,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雄视千古的“双子星座”。李白诗歌热情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现个人理想与社会显示的尖锐矛盾,感情奔放激烈,风格豪放飘逸;杜甫诗歌集中反映了唐王朝有盛转衰的历史,把笔触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号称“诗史”,集中表现了自己忧过忧民的思想,感情内在深厚,风格沉郁顿挫。他们分别以其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泽被后世,成为诗歌创作的光辉典范。

7、李煜——李煜,字重光,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李煜的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后期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8、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之交,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她的词感情深厚,风格婉约,造语清新,后期作品写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尤其憾人心魄。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漫》等。

二、简答与分析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

“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内容。它是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风”是先秦乐曲的通名,即指音乐曲调。“风”分为十五国风,“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共160篇。“雅”即正,是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即朝廷正乐。“雅”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其作者多为贵族。“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节奏比较舒缓。“颂”的本意是舞蹈的“形容”,舞蹈的“模样”。“颂”又分周颂、鲁颂、商颂。

2、《蒹葭》的含蓄朦胧美。

《蒹葭》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朦胧诗的鼻祖。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诗中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恰恰是这份朦胧、这份不确定性,才使得作品流传至今,依然让人令人回味无穷。

词采用了比兴手法,交待时间和地点。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后两节进一步表明了“伊人”的不确定性。但诗人通过渲染出三幅深秋早上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地描写了等待伊人,由于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

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诗的结尾是余音绕梁,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朦胧美、含蓄美。

3、《蒹葭》的意境美。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有含蓄美、朦胧美、意境美等。其中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作品多重叠合的架构上。

①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②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③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④“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4、《蒹葭》中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意优美而朦胧的抒情诗,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执著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

首的开篇通过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他日夜思念“伊人”。这“伊人”却“在水一方”,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却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惘的情致。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抒情主人公的执著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之情得到了表现。

5、《蒹葭》一诗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

“赋、比、兴”是《诗经》创作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含蓄蕴藉、委婉曲折的风格。《蒹葭》一诗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非常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诗的首节前两句采用了比兴手法,交待时间和地点。“宛在”一词,灵空飞动,神来之笔,耐人无限遐思。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后两节和第一节的意思基本相同,只是换韵换字罢了。三章兴句,刻画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地,渲染出三幅深秋早上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地描写了等待伊人,由于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你能哪几个方面来概括作品的美?

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1)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b、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c、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2)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a、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b、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c、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d、“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3)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7、《长恨歌》中的情感与艺术特点。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双重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有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

前半部分,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

《长恨歌》非常善于人物描写,刻划人物细腻传神。本诗塑造了李、杨两个人物形象。对李隆基,前半部分侧重写他贪恋美色。杨玉环死后,十分细腻地刻划了李隆基一年四季、日日夜夜地思念杨的刻骨铭心相思,写得催人泪下。对杨玉环的描写刻划,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突出她的美貌,二是写了杨的忠贞。从而更加突出了“长恨”的主题。

诗人“深于诗”还体现在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的表达方式上。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

8、《长恨歌》在叙事、写景和抒情上的和谐结合。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著名叙事诗。诗人自评时曾说“一篇长恨有风情”。诗歌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白居易擅长诗歌写作的手法:将写景、抒情,作者善于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写了唐玄宗求色和杨贵妃得宠的经过,叙述安史乱起、玄宗出逃、马嵬缢妃的事件,再描述唐玄宗晚年的凄清孤寂的生活和思念杨贵妃的情景,最后让杨贵妃在仙山中出现,表现玄宗与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情。作者的叙事,不是纯客观的叙述,而是揉进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唐玄宗荒淫误国、杨玉环恃宠而骄恃批判态度,对他们的爱情悲剧给予极大的同情。诗人或将人物的思想感情倾注于景物之中,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或选择富有特征的事物、景物,描写人物对这类事物或景物的感受来表现其内心世界。或者以乐景写哀,或者以哀景写乐。行宫的月色、雨夜的铃声、马嵬坡下的泥土、太液池中的芙蓉、未央宫里的杨柳,这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使唐玄宗不禁触景生情。正因为诗人是以情叙事,以情写景,并且使三者和谐地统一于全诗之中,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比较强的。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

9、《长恨歌》的艺术特点。(1)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故事一开始叙述李隆基寻求美色、得到杨玉环的经过。描写了他们纵情恣乐的宫闱生活,以暗示这一悲剧产生的原因。作者叙述“安史之乱”爆发,使故事情节的发展陡生变化。贵妃身赴黄泉后,作者却以饱含同情的笔墨大肆铺叙李隆基于幸蜀途中、还京路上、及回到长安后一年四季、日日夜夜对杨贵妃的无穷思念,以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来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使诗波澜迭起,别开生面,有力地突出了“长恨”的主旨。最后虚构了贵妃谢恩、托物、寄词、申誓等情节,让整个故事在李、杨二人的

绵绵长恨中结束。围绕诗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整首诗的情节跌宕起伏,穷极变化,富有浪漫气息和传奇色彩,充分体现了作者艺术构思之奇妙和想象力之丰富。(2)刻划人物细腻传神

①对李隆基,大部分内容都在刻划他对杨的相思刻骨铭心。多角度、多层次地描述了郁结在李隆基心头的深沉哀伤。十分细腻地刻划了李隆基无限思念的心理活动。

②对杨玉环的描写,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她的美貌,一是她的忠贞。(3)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叙事、抒情、写景三者的长处,使它们既各尽其责,又互相配合协调,共同为表现主旨、刻划人物而服务。

10、《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进行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即第一段、第二段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诗的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重色”二字就表明了“刺上”的意味。“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金屋妆成矫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对李隆基不理朝政、淫乐贪色显然是讽谕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还在欣赏歌舞,“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批判讥讽的态度显而易见。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白居易作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对君王虽有所讽谕,但“忠君”思想是难以动摇的,李隆基作为君王,其爱情落得如此悲剧下场,诗人寄予深深同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从“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面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这些诗句里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倾向。结尾部分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虚构了杨贵妃亡魂再现的故事,这里也表现诗人对李、杨爱情的极大同情。

11、李煜的《浪淘沙》

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人怀着对痛失家国的无比悲愤之情,开篇就写下了“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用春寒和春雨惊醒正在做美梦的词人,来表现成为阶下囚之后的李煜处境的凄凉,也表达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往日生活的深情留恋。梦中之欢和醒后之悲互为映衬,造成心理与时空的转换与交替。从实写现实之愁苦来造成反差,引出虚拟梦境之欢娱,突出自己被俘之“客身”竟做“贪欢”之美梦。正是通过“梦里”的“贪欢”,把词人内心深处虽然微弱但却顽强、不甘心死亡的生存意志艺术地表现出来。不着悲、愁字,却更突出了亡国被俘后的处境的可悲可怜。

词的下片直接抒发家国之恨,表现出词人极其复杂矛盾的心情。用“无限江山”饱含词人赞美、怀念之情;诗人多少物质享受和人间欢乐都曾发生在那一大片可爱的“无限江山”的江南故土上,如今却只能有片刻的梦想。何等的悲哀!“别时容易见时难”,用“容易”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饱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丰富的情感。“流水落花春去也”表达出一切美好的往事都像大自然的规律一样一去不复返的绝望之情,又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和无可奈何的悲哀。词的结句“天上人间”,用对比的手法,将词人的余恨不尽、绝望之情、凄楚之境完全道出,构成了余味不尽的意境。

这首54字的小令,完全是诗人亡国之后切身的感受,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12、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引起了无数后人的共鸣。但李煜在《浪淘沙》中却说“别时容易见时难”。为什么?

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

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要知道,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何的“容易”——国家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岂不是痛上加痛吗?这样的难于再见,不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吗?这决不是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情怨呻吟,而是对国破家亡的一种极其委婉而凄惨的呻吟和呼唤。饱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丰富的情感。

14、《永遇乐》的表达手法。

此为李清照晚年所写元宵词,借流落江南孤身度过元宵佳节所产生的切身感受,寄托深沉的故国之思、今昔盛衰之感和身世飘零之悲。本此主要是运用对比的表达手法来表现词人情感。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第一问表达出诗人漂泊异乡的凄凉愁怀;第二问反映了晚景凄凉的心情;第三问反映出晚年生活动荡不安、祸福莫测的忧患。用客观景色的宜人反衬主观的不同感受: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因此虽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她去观灯赏月,也只好婉言辞谢了。表面上是怕碰上“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家国沦亡之感,跃然纸上。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

词的下片,由写今转为忆昔。用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前六句极写往年京华热闹欢乐和浓厚兴致。“如今”以下折转到当前,憔悴神态,寥落心理,与往昔形成强烈反差。最后两句看似淡泊自守,实则满腹辛酸,是一腔凄怨的总爆发。一方面耽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在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更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

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在这种反衬对比之中,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故国之思,赋予了这首词以深刻的社会意义。

昔盛而今衰,物是而人非,是贯穿全篇的意脉。词人选择了两个不同时空的意象,两相对衬,既着力突出了自甘孤寂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借这种盛衰、哀乐的对比深化了主题。全词语言似信手拈来,平淡家常几近口语,浅易更显深情,通俗不伤雅致,体现了词人风格婉约,造语清新的特点。

下载刘禹锡部分诗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禹锡部分诗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刘禹锡范文

    刘禹锡 《浪淘沙词九首》其九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

    刘禹锡竹枝词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 刘禹锡 《竹枝词其一》,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竹枝词其二》山桃红花满山头......

    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竹枝词》 篇一:刘禹锡竹枝词九首赏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 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

    刘禹锡《秋词二首》诗词鉴赏[优秀范文5篇]

    刘禹锡《秋词二首》诗词鉴赏秋词二首刘禹锡(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

    毛主席诗词部分(简体+繁体)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

    诗词积累综合专题部分

    诗词积累综合专题部分 1.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

    毛泽东部分诗词(共5则)

    毛泽东诗词(部分)《沁园春·长沙》 (1925)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

    毛泽东部分诗词及鉴赏

    1.《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