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一览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一览
民 族
节日名称
主要活动内容
时间(农历)
彝族
火把节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节
插花、对歌
二月初八
彝族赛衣节
歌舞、鲜艳服饰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节
跳虎笙、虎舞
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节
祭神仪式
牟定“三月会”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
大理三月街
物资交流、赛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节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绕三灵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会
祭祀、栽秧、对歌
芒种节令
白族火把节
树火把、赛龙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宝山歌会
庙会、对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会
梨园里野餐
每年梨花盛开时节
白族本主会
祭祀、歌舞、洞经音乐
各村寨不同
傣族
傣族泼水节
赛龙舟、泼水、歌舞
阳历四月中旬
傣族送龙节
祭祀、歌舞
公历一月
傣族关门节
琰佛塔、歌舞
阳历七月中旬
傣族开门节
串寨、放高升、歌舞
阳历10月中旬
哈尼族
哈尼族阿玛突
祭祀、歌舞、摆街宴
农历二月属龙日
“苦扎扎”(六月年节)
打秋千、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里玛主”节
歌舞、摔交
阳春三月
哈尼族捉蚂蚱节
捉蚂蚱来食用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节
秋千、歌舞
农历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龙日/新米节
鋩锣、牛皮鼓,巴乌、四弦琴
农历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节
秋千、歌舞
哈尼族苗爱拿节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族
苗族花山节
爬花杆、芦笙、歌舞
正月
傈僳族
傈僳族澡堂会
温泉沐浴、赛歌
正月初二
傈僳族“盍什”节
吃团圆饭、射弩比赛
正月初一至十五
傈僳族刀杆节
爬刀杆、下火海、丢包、歌舞
二月初八
纳西族
纳西族米拉会/棒棒会
野炊、赛马、歌舞、农具交易
二月初八
纳西族三多节
祭祀、对歌、斗牛
六月二十五日
纳西族骡马大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农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纳西族祭天
祭祀
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纳西族七月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夏历七月中旬
纳西族祭龙节
物资交流、文体表演
正月十五
拉库族
拉祜族库扎节(年节)
象脚鼓舞、对歌
傣历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芦节
篝火、歌舞
农历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阳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族
佤族拉木鼓节
祭祀、歌舞
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
布朗族
布朗族冈永节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独龙族
独龙族卡雀哇(年节)
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颇族
景颇族目脑纵歌
祭祀、歌舞
农历正月
怒族
怒族年节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鲜花节
采集鲜花、歌舞
农历三月十五日
阿昌族
阿昌族会街
耍白象、跳象脚鼓舞
农历九月中旬
普米族
普米族“大年”节
荡秋千、赛马、歌舞
腊月初六
普米族转山会
游山、歌舞
五月五日
藏族
藏族草地藏民节/藏历年
赛马、野餐、跳锅庄
农历正月
藏族“花儿”会
对歌
农历六月十四
藏族跳神法会
祭祀、歌舞
藏历除夕
藏族赛马会
赛马
农历五月初五
回族
回族古尔帮节
团拜、宰牲
回历十月
回族开斋节
礼拜、颂经、歌舞
六月
回族肉孜节
减食
五月二十三日
回族宰牲节
宰杀一些牛羊、祭祀
回历的+月十二月
回族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
基诺族
基诺族特懋克节
歌舞、串寨、打陀螺
基诺历法一月
瑶族
瑶族盘王节
祭祀、歌舞
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干巴”节
跳铜鼓舞
十二月下旬
瑶族“夕九节” 歌舞
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达努”节
歌舞、武术、球赛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歌堂”节
男女谈情说爱、唱歌求偶
农历十月十六
瑶族倒稿节
斗牛赛
农历十月十六日
瑶族掌肉待客节
纪念始母密洛院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赶鸟”节
对歌
二月初一
瑶族姑娘街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
壮族
壮族陇端节
戏剧、杂耍、歌舞
六月
壮族六郎节
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农历六月初一或七月初一(根据地域不同)布依族
布依族跳月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布依族三月三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每年三月初三
布依族“六月六”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六月初六
布依族跳花会
吹嘞友、弹月琴、吹木叶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
水族
水族节日
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农历6月初一
德昂族
德昂族泼水节
泼水、歌舞
清明节后7天
德昂族节日
满族
满族颁金节
祭祖、歌舞
十月十三日
蒙古族
蒙古族鲁班节
祭祀、歌舞
四月初二
维吾尔族
萨依勒节
游玩
五月间;
六、七月间;八月
白雪节
娱乐活动
每年入冬第一次降雪
第二篇: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一览
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一览
肉孜节:又称“开斋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传统盛大节日。时间为肉孜节后的70天,既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
麦德尔节:来源于藏传佛教(喇嘛教),是新疆蒙古族的主要节日。相传为弥勒佛的诞辰纪念日,时间是农历的正月十五日。
灯节:又称巴罗提节,是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伊斯兰教历每年8月的头两天。
西迁节:又称“四一八”节,是新疆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的四月十八日。
那达幕节:是蒙古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每年七八月份举行,“那达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租鲁节:也叫明安珠勒节,千灯节,千佛灯节,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复活节:俄罗斯语称 “帕斯喀”,是俄罗斯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时间大约在3月21日和4月25日之间。
诺吾鲁孜节: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公历3月22日前后。“诺吾鲁孜”来自波斯语,意为“春雨日”。
肖贡巴哈尔节: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春风。“肖贡巴哈尔”塔吉克语意为“新春”,“新年”,“新日”。
引水节:是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春季来临,冰雪消融之时举行,塔吉克语称“租吾尔”,为“引水”之意。播种节:是塔吉克族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春播的头一日举行。撒班节:也叫犁头节,是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春耕节季在风景秀美,水草丰茂的地方举行。
领金节:满族的盛大节日,时间位农历十月十三日,满语“领金”意为满族命名之日。
马奶节:柯尔克孜族的节日,柯语称为“克木孜穆伦多克”,即饮马奶的节日,时间为公历5月22日。
“四个认同”的内容
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对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向繁荣和发展。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和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我国各族人民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深刻懂得“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只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国家兴旺发达,各族的权利,各族的发展才能得到保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正是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陶冶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必然共识。
新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由来
1982年11月10日至15日,自治区在全国率先隆重召开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一致通过大会倡议,建议将每年5月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根据这个倡议,自治区党委决定从1983年起,在全区开展以每年5月为集中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进一步提高各族干部、群众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增强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1983年4月28日,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在全区开展1983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同日,自治区暨乌鲁木齐市联合召开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动员大会,自治区第一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正式启动。
近年来新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主题
2006年,自治区第24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主题:“双拥共建”,对自治区“双拥”工作进行大总结、大宣传、大行动、大表彰。
2007年,自治区第2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
2008年,自治区第2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畅谈辉煌成就,携手团结奋进”。
2009年,自治区第27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主题:“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新疆”,主要任务是广泛开展“六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军队好)、“三个不忘”(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教育。
第三篇: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百度知道 英文:Water-Splashing Festival 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这天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泼水节。
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2、侗族花炮节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3、4、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1]
5、蒙古族白节
现在蒙古族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凌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长者的主持下举行向长生天祈祷仪式。据说这是蒙古族信萨满教遗留下来的传统。然后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除节日间人们互相拜年,敬酒,聚餐、纵情歌舞、赛马,娱乐以祝贺全年纳福、吉祥如意外,佛教传入后敬献洁白的哈达,待续至今。
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拜年。不过现在,草原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骑摩托车或开吉普车的男女青年。拜年的路途,是青年男女赛马、追逐、嬉戏的绝好机会。身临其境的人无不感到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犷豪迈。
6、高山族 “丰收祭”
“丰收祭”又称 “丰收节”、“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的秋收季节,为期6-10天。由于各支系居住的环境与种植的作物不尽相同,所以农作物的成熟期、收获期及由此而决定的节期也不尽相同。其共同特点是:在收获的各个环节(收割、尝新、入仓等)开始或结束时,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主要是向祖先神灵祷告,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并预祝来年五谷丰收、人畜两旺。祭礼之后,举行聚餐、歌舞、游戏及篝火晚会等,人们举杯同饮,欢歌共舞,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与欢乐之中。
7、朝鲜族
流头节上,村民身穿民族节日盛装,在白衣老者的带领下,高举“
流头节中进行顶水罐比赛
农者天下之大本”的旗帜,举行流头荐新仪式,并进行东流水头沐浴仪式。村民们表演流头舞,进行顶水罐、跳板、摔跤、荡秋千等个人项目比赛、以及拔河等集体项目的比赛;还有制作打糕和各种鲜族泡菜的表演和比赛。各式各样的食品充分展示朝鲜民族饮食风格的食品,体现了“流头宴”的特色。同时,周边的友邻村屯还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篝火晚会,以及足球、篮球、排球、接力打靶、吊桶投毽子等体育比赛。
8、藏族花节
采花节是博峪藏族的传统节日。博峪藏族生活的区域是古代邓至羌的生存之地。博峪、插岗、铁坝、拱坝、八楞历来被称为拱坝五部,各有干余人、是不与外界通婚的自成体系的典型森林部落。这五部在晋以后属岩昌国,是党项集团最基本的骨干成员,元朝时期属岷州卫的西固军民千户所,清属卓尼杨土司领辖,解放初期定为藏族的一支。博峪五部藏族保存了自己传统的语言,习俗,其中最盛大的节日,则是农历五月五日纪念“珠玛柁底”(猴子采花)的采花节。
第四篇:澳大利亚传统节日一览
澳大利亚传统节日一览
在时间的长河中,一个国家的历史会慢慢沉淀成她生活中独特的存在。正是因为中华文明五百年的沉淀,今天的中国才会有那么多的传统:端午、中秋„„ 澳大利亚虽然年轻,但是她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存在。
1月1日 元旦(New Year's Day)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世界很多国家把元旦当做是新一年的开始,因此在元旦这一天澳大利亚不仅仅会放假,更会举办隆重的庆祝仪式,例如一年一度的烟火晚会。
1月26日澳大利亚日(Australia Day)
澳大利亚日定于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纪念首批欧洲人抵达澳大利亚的日子。但是在澳大利亚只有新南威尔士州会在当日放假一天。在1788年1月26日,英国船长阿瑟·菲利普(Arthur Phillip)驾船带着一班英国囚犯到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港。
复活节
复活节(复活日)是一个西方的重要节日,每年复活节的日子在日历上是不确定的,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象征着重生与希望。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受难日,Good Friday),基督徒纪念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两天后,即复活节星期日,他们庆祝耶稣复活。今天,许多与复活节相关的民间风俗例如复活节兔和复活节彩蛋都不是起源于基督教的。今天的复活节庆祝活动滨彩纷呈,例如,复活节星期天传统的人们去教堂做礼拜,孩子们互换彩蛋;全国性民间艺术节、园艺竞赛、娱乐节目表演等每年在复活节期间举办。
4月25日澳新军团日(ANZAC Day)
澳新军团日,又称“澳纽军团日”,是纪念1915年的4月25日,在加里波利之战牺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简称澳新军团)将士的日子。澳新军团日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现均被定为公众假日,以缅怀他们为国牺牲的勇敢精神。澳新军团日是两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5月 第一个周一 昆士兰州,北部区劳动节
6月 第二个周一 英女王生日(除西澳洲外)
8月 第一个周一 新南威尔士州银行节
10月第一个周一 国际劳动节(Labour Day / Eight Hour Day)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
10月6日 英女王生日(西澳洲)
11月6日 墨尔本杯(Cup Day)
墨尔本杯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种马赛。创办于1861年,在澳大利亚被誉为“让举国屏息呼吸的赛事”,该比赛接受三岁或以上纯种马参加,比赛距离为3200米,是全世界两英里赛马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这项运动由维多利亚赛马俱乐部于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二举行,赛事地点在墨尔本的费莱明顿赛马场。这一天也是墨尔本的公共假日。
12月25日 圣诞节
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多数教派定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圣诞树、装礼物的袜子、圣诞老人的传说,圣诞节不仅仅是孩子们的最爱,更是所有人对过去一年的救赎,是人们最向往的日子。在澳大利亚,圣诞节的地位堪比中国的春节。
12月26日 礼物日(Boxing Day)
这一天辛苦一年的人们会纷纷涌上大街给家人朋友购买圣诞礼物,同时这天也是公众假日。
第五篇: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
白节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苗族
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姊妹节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地区。每年春天,那里的苗族妇女要过一次“姊妹节”,吃上一餐“姊妹饭”。节日的早上,寨子里的姑娘们便去田里捉鱼,准备“姊妹饭”、不管她们到哪家田里捕捞,都会受到欢迎。妇女们吃完“姊妹饭”后,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到游方场找小伙子对歌。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饭,必须在对歌中取胜。除对歌以外,妇女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过“姊妹节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 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黎族
三月三节 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直到天将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