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河县世居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简介
红河县世居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简介
在云南省红河县,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祭祀活动有很多,每个节日、活动的来历,都有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都与信仰,万物有灵相关。
一、哈尼族
1、姑娘节—又称仰阿那,在春耕结束时,青年男女相聚在孟子轰都山谈情说爱,休闲娱乐的节日。这个节日的主体是奕车姑娘,因此称姑娘节。在每年农历三月秧栽完后的第一个属猴日过。节日之晨,主要村寨德高望重的长者就赶到孟子轰都山顶进行祭典,祈求五谷丰登,男女安康,吉祥合美,早上10点后,奕车姑娘们头戴洁白的尖顶巾,下身穿超短裤,四股细麻绳是秘密裤带。腰系精美的“帕阿”,配上各式鱼、螺、鸟、银器,手戴大银镯。奕车姑娘一身曲线凸现。柔美刚健,英气袭人。
2、长街宴—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到“昂玛突”节来临,哈尼人会在山寨里摆上酒席,一起欢度节日。在摆酒庆祝时,百来张桌子排在一起,恰似一条长龙,“长街宴”也因此而得名。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也是作为庄稼人的哈尼族人们最盛大的节日。
节日当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近千米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3、十月年—称“伙什扎”或“扎特特”。按哈尼族历法,农历十月为岁首,自第一个属龙日始,至属猴日止,历时6天。意在辞旧迎新,祝愿新的一年人寿年丰,万事如意。节日里,打扫山寨和家院,男女老少更换新衣,宰杀猪和鸡鸭,舂糯米粑粑,祭献天地和祖宗。年轻人燃放鞭炮。出嫁的姑娘带上酒、肉等食品回娘家祭祖。各家备办丰盛酒菜盛情款待亲友。节日末,甲寅、架车、阿扎河等地区有的以村为单位举行“街心宴”。
4、六月节—称“矻扎扎”。自农历五月属猴日始,节期一般3-5天。村村寨寨立磨秋、转秋、秋千,杀牛祭神。牛的各个部分按户数肢解均分回家祭献祖宗。节日期间,举行串寨活动,尤以浪堤、羊街一带“奕车人”的串寨活动别具一格。以村为单位,男女青年乔装打扮,戴面具,涂抹花脸,穿长袍,或披兽皮,头顶牛羊角,腰束红绸缎,身背鸡笼,手持长刀棍棒,吹奏唢呐、牛角,稀奇古怪,无奇不有,走村串寨,尽情嬉戏。每至一村,姑娘跳牛皮鼓舞,小伙子作靡秋竟技表演。夜晚男女青年相聚,彻夜欢乐。阿扎河一带,以村为单位,青年男女集会于草皮街,举行传统古朴的歌舞表演。
5、新米节—称“车什扎”,于农历七八月间举行。黎明,男主户即下田取回一丛根穗具全的9穗稻谷置于井旁。下午杀鸡煮熟后,将谷穗拿回,3穗用叶捆扎成1束挂于祖宗神位,6穗烘干脱粒炸成谷花,先将9粒谷花畏狗,后合家围坐,按年龄从小到大为序,依次随意抓起新米放于手中记数,单数即吃下,双数则放回。如此反复尝谷花。吃剩的谷花则浸泡新谷酒。一家人有说有笑,谈论当年的庄稼长势,计议秋收事宜。
6、黄饭节—称“伙施实”。时间为农历三月属猴或属鸡日,届时接新媳妇回家吃团圆饭。户户用黄饭花水染黄色糯米饭和染红蛋,用棕叶编织成各式各样的挂兜,装上红蛋系在孩子胸前。成年人用芭蕉叶包黄色糯米饭和红蛋,带到历史上特定的一块田间参加开秧门仪式。这天先给耕牛喂饭,然后下田犁耙。祭献仪式,先由一特定妇女把3丛秧苗插入田中,接着鸣枪,放鞭炮,吹响牛角和栽秧号,男女兴高采烈下田栽秧,众歌唱起栽秧歌,田间一片欢腾。次日各家开始正式插秧。
二、彝族
彝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与汉族大至相同。
1、彝族年—称“扎合库莫”。过年时间,以乐育虎山为界,以西为农历冬月二十四,以东为腊月二十四。过年期间,杀猪、宰鸡、舂粑粑。家家备办丰盛饭菜,款等四方各族亲友。青年男女纵情歌舞,村寨一片欢腾。
2、火把节—为彝族盛大节日,过节时间仍以乐育虎山为界,以西为农历五月初五,以东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是日,全村杀猪宰牛,各户杀鸡,扎火把驱邪除魔。夜幕降临,车古村青年男女聚会“打火把架”,欢度节日,尽情跳舞唱歌,祝福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三、傣族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与汉族相似。
1、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日,家家包粽子敬献祖先,还将粽子系五色线挂于果树,预祝果实丰收。中午,男女聚集于山顶,席地而坐,边吃粽子边对歌。未婚男女青年将粽子抛向意中人,称“丢包”。若姑娘中意,即相约于丛林中互相倾吐爱慕之情,至日落归家。
2、开秧节—栽插第1天(各村自定),选三四个聪明贤惠又善于唱歌的姑娘,先下田栽满1丘秧后,立于埂上唱《栽秧歌》、《迎春歌》和《四季歌》,以引出栽秧人对歌。随后男女青年用泥巴互相对打取乐或表爱慕之心。最后,在欢歌笑语中,开始大面积栽插。栽完秧后,每户染红蛋和染色糯米饭献田。男户主要在田埂上喝酒至醉,不会喝酒须得装醉,让人牵扶,逗乐嬉戏,以祝愿五谷丰登。
四、瑶族
1、打靶节—春节后第一个属马日,由老者用纸画一动物图像,写上日月裱糊为靶,全村男子于村外场地表演射技。凡中靶者,当晚每人提1块腊肉、1壶酒,到寨老家共餐,称“喝马鹿汤”。席间商订本年的狩猎计划,公推1名优秀射手为本年撵山围猎的组织指挥者。
2、赛歌节—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举行。是日,青年男女盛装齐集歌场赛歌,老者在家春糯米粑粑。
3、盘王节—是祭献瑶族始祖盘瓠和喜庆丰收的节日。节期3天,每年秋后举行。节日期间,宰猪杀鸡办酒宴,举行体育活动,表演歌舞节目。
其中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都有各自的祭龙活动。哈尼族祭龙又叫祭寨神树称“昂玛突”或“普玛章”“铓鼓节”以村为单位,于农历第一个属龙日举行。彝族农历正月第一个属牛日祭寨。神称“咪戛毫”。傣族称“滚赶”“龙巴节”农历初二第一个属龙日各村祭龙仪式在村旁龙树下举行。瑶族祭龙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
第二篇:广西世居少数民族
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情况
广西是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之一。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主要民族,另有25个其他少数民族成分。目前广西总人口为4800多万,汉族人口约300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1.6%;少数民族人口1800多万人,占38.4%。现将广西几个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情况介绍如下,让大家对广西更加了解。一 壮族
壮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大约有160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3%,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以上,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分布比较集中,约有95%的壮族人口居住在广西的南宁,白色,河池,柳州等6个地区,60多个县十,其余分布在云南,广东,贵州,湖南和四川等省。
作为一个民族,壮族也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信仰风俗、民族心理等特性。许多朋友并不了解壮族,今天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说壮族。希望对各位朋友对壮族能有些认识和了解!先从一般大家都关心的爱情开始: 1 自由的恋爱方式
壮族人对青年男女的交往是持开放的态度,有山歌唱到:“老人也有十七八,父母也有风流时。”成年的壮族青年男女外出赶墟,在田野、村头对唱山歌,一般父母不会加以约束。而汉族对儿女(特别是女儿)的约束是有名的。所谓的“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是也。壮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方式有抛绣球、打木槽和对歌等。抛绣球是壮族赶歌圩时,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整齐地排队唱山歌,若见到中意的小伙子,便把绣球抛给他。小伙子接过绣球,如果对姑娘满意,就把小件礼物缠在绣球上扔回女方,恋爱就这样开始了。广西都安的壮族“三月三”中有一项特别有趣的“碰鸡蛋”的活动。在前一天晚上,青年们特意准备好十几个染红的熟蛋,忙得不亦乐乎。游戏开始时,男女双方各握一个蛋,相对而立,然后手握红蛋相互对碰。如果双方红蛋同时破裂,则被认为两人的命运相连,有缘分,便将红蛋互赠吃掉。如果只是单方面的红蛋破裂,则表示双方没有缘分,只好自己将红蛋吃掉。
壮族的婚姻形式基本实行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双轨制。男女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征得父母同意后才能结婚。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男女青年通过唱山歌择偶。2 壮族婚俗:悲喜交加《哭嫁歌》
壮族女子出嫁日一是梳头:由媒婆、送嫁婆帮新娘梳头,新娘则边唱“哭嫁歌”,从早上哭到离开娘家,有哭“爹娘”、“兄弟姐妹”、“姑爷”等多种哭嫁歌。主要内容有歌颂父母养育之恩,有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或是对一同长大的姐妹的留恋等等,曲调婉转缠绵,催人泪下。壮族的“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是人们熟知的中元节。但在壮族地区,壮人却称为“鬼节”,也叫“七月半”、“七月节”。顾名思义,“鬼节”因节日活动内容有关而得名。壮族民间传说:人死后都变成鬼,并都到天上去,由“天上”管着;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间“探亲”。于是,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姑娘们过完“乞巧节”之后,家家都在忙于筹办给祖宗(家鬼)祭拜的活动。至于无家无亲的“野鬼”,只能在荒野上游荡,所以在这个时段里,就听说谁谁在荒山上听到“鬼哭”,谁谁被“野鬼”推下河去做“替身托生”…… 祭拜“家鬼”,这是人们对祖宗寄托思念的活动,情深义重,理所当然。至于“野鬼”之说,那便是无稽之谈了。但是,究其因由,也是事出有因的: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每年农历七月正是雨季,常常继发山洪,因而也经常有人跌山、跌河而死;“野鬼”之说,便是告戒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别乱到山溪、河流附近去游玩。
壮族视“鬼节”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正如过年一样,即使家境如何贫苦,这几天还是要割肉宰鸭、隆重祭拜祖宗的。4 壮族饮食禁忌
壮族忌食青蛙;忌吃死于笼中的鸡,否则日后会有蹲坐牢狱之苦;忌食牛肉,以为牛为耕作之帮手,故不忍食之;禁吃狗肉,据传壮族先民中,有人生而丧母,又被后母遗弃野外,家中母犬乳之,才得以成人,故为报狗恩而禁食狗肉(但有些区壮族视狗肉为补养珍品,每年农历二月十二和五月初五杀狗,并称为“狗肉节”);吃饭时,忌将筷子插入碗中,因祭死者才如此;忌筷子跌落在地上;饭热忌用嘴吹,恐将饭粒吹走日后无饭可吃;家人平时不得随意触摸和清扫神台,更不得搬动香炉;忌鸡飞扒神台香炉,一旦出现,即手搏杀之;不能吃鸡爪鸭爪,否则读书写字不端正;不能吃死于蛋壳里的雏鸡雏鸭,若吃了会影响头脑发育和记忆力;家来客人时,盛饭不能用饭勺把锅刮出响声,以免客人误以为饭不够吃而不敢再添; 5 壮族二次葬习俗
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新墓”,表示人还“睡”着,并没有“死”;也表示人的灵魂还没有到“阴府”,还是“新鬼”,没有投胎转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给他设灵位,祭祖时他是没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灵位设祭。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三年之后,也就是腐尸“化净”之后,将“净骨”捡出,安放在陶罐中,选取“坟山宝地”重葬,堆成圆形坟,叫“圆墓”,也叫“祖墓”。解放前,按习俗不满36岁的人(还有带身孕死[壮语叫“湿身死”]的妇女)是不进行二次葬的。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6 勒惹和卜基
壮家妇女生勒惹(壮语,即婴儿)时,其家婆要亲自去寻找“奶妈”,以替媳妇奶孩子。这是为了让产后的媳妇能好好休息,保养身体。“奶妈”一般由产后五个月的妇人充任,不要报酬。能当上“奶妈”非常光荣,有“第二妈妈”之美誉。孩子长大后,逢上喜庆佳节,都要带上礼物到“奶妈”家拜候。四五岁的孩子如果体弱多病,父母就要找“卜基”(壮语,即第二父亲)做孩子的靠山,确保孩子身体健康。“卜基”非常尽“职”,“上任”后,常和孩子父母商量,请医 问药,多方料理,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孩子长大后,也 象 对待“奶妈”那样对待“卜基”,尽其孝敬之心。
二 瑶 族
瑶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山地民族,隋唐以来就生活在五岭山区,有“岭南无山不有瑶”之称。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广西的瑶族共有140多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主要分布在金秀、都安、巴马、大化、富川、恭城等瑶族自治县内,是广西少数民族人口中,仅次于壮族的一个民族。
瑶族的支系较多,有盘瑶、过山瑶、顶板瑶、花篮瑶、白裤瑶、蓝靛瑶、红瑶、八排瑶等称谓。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瑶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1 瑶族住宿
瑶族房屋建 筑风格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木楼。木楼依山傍水,前低后高,坐落的方向不限。木楼一般分为三层:吊楼下为第一层,用于圈家畜;第二层住人;第三层储存粮食和物品。木楼的建造无须一根铁钉,却十分坚固。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十分舒适。2 瑶族服饰
瑶族服装常饰以五色丝线的绣花,古有“瑶好五色衣裳”之称。瑶族妇女的头饰最为讲究,其中有“龙盘”形,是把十多米长的绣花巾盘在头上;有“A”字形,是用绣花巾缠绕而成,上窄下宽,再系上各色丝绒线和彩色珠子;还有称为“半月芽”形的,是将三块“半月牙”型的银牌置于头顶上……各种头饰不胜枚举。瑶族男女的上衣图案丰富多彩,有花鸟鱼虫、几何图案、人物形象……,衣领有圆领、竖领两种,对襟、无扣、系腰带,下身穿长裤、短裤、布片裙、绣花裙等。绑腿是瑶族男子服装中不可缺少的,它既护腿又美观。3 瑶族的饮食
瑶族以大米、红薯、芋头为主食,肉食多为鸡鸭猪,过年有杀猪宰羊做腊肉习惯。瑶人还喜欢喝甜酒,凡有宾客临门,主人先敬上一杯甜酒。还有一种瑶族女人坐月子时喝的甜酒,它与一般的甜酒不同,煮时需加姜片、红糖和鸡蛋,是很好的滋补品。坐月子的妇女喝这种甜酒,可收到强身补血和恢复健康的功效。4 瑶族婚俗——爬楼
居住在广西金秀的茶山瑶,姑娘到了婚恋的年龄,父母就把她们安排在吊楼里去住。这种吊楼多位于房屋的外沿,小伙子来找姑娘谈情说爱,不需从大门进屋,可以从吊楼下的巷道里攀柱而上,便可以进入姑娘居住的吊楼里。小伙子们的“爬楼”一般都是在夜间悄悄时行。小伙子爬上楼以后,便紧靠姑娘坐下,一边看着姑娘做手工活路,一边以歌诉情,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他俩的歌声便越来越低,越唱越柔,身子也越挨越近,最后攀肩而歌,情意缠绵。
水瑶族:走寨
广西融水元宝山一带的瑶族盛行这样一种习俗:在春节期间,一个寨子的人集体到另一个寨子做客。这种习俗,既是一种民间交际活动,也是男女青年寻觅配偶的大好机会。活动中如果客寨的某一位后生看上了主寨的某姑娘,晚上便来到姑娘的木楼前吹奏芦笙。姑娘听到芦笙声,便会找个借口出来观望,如果是她意中的人,她便唱歌请后生进屋来吃茶。第二天,在两寨集体宴席上,这后生一定要找机会向姑娘敬上一碗酒。对小伙子的敬酒,如果姑娘一饮而尽,即表示了她已经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情。随后他们找机会先后离开宴席,双双走进密林深处以歌诉情。
白裤瑶:玩表
居住在广西南丹一带的白裤瑶,男女青年恋爱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便可以进入“玩表”阶段。已经进入了“玩表”阶段的男女青年,来往更加密切,并可以共居同宿,进行“试婚”。在更为深入细致的了解之后,如果大家都觉得对方是自己的意中人,便可结为侣伴;反之便可拒绝与对方“玩表”共居。
茶山瑶——夜婚
茶山瑶的婚俗别开生面。接亲时,不吹吹呐,不抬花轿,不打锣鼓放鞭炮。男方派房族兄弟数人,半夜点火去接新娘。女方家里每一重门都点上一盏油灯,照着接亲房族。当吃罢“领情饭”之后,便把新娘接走。陪同新娘的有新娘房族姐妹数人。此时正是午夜,新娘离开村寨无人知道。新娘到新郎家酒席也很简单,当太阳东升时,新郎新娘扛着锄头双双下地劳动。这种婚礼,仪式简单,不铺张浪费,直到今天,当地瑶族至今依然保持着这种传统习俗。
第三篇: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百度知道 英文:Water-Splashing Festival 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这天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泼水节。
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2、侗族花炮节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3、4、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1]
5、蒙古族白节
现在蒙古族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凌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长者的主持下举行向长生天祈祷仪式。据说这是蒙古族信萨满教遗留下来的传统。然后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除节日间人们互相拜年,敬酒,聚餐、纵情歌舞、赛马,娱乐以祝贺全年纳福、吉祥如意外,佛教传入后敬献洁白的哈达,待续至今。
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拜年。不过现在,草原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骑摩托车或开吉普车的男女青年。拜年的路途,是青年男女赛马、追逐、嬉戏的绝好机会。身临其境的人无不感到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犷豪迈。
6、高山族 “丰收祭”
“丰收祭”又称 “丰收节”、“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的秋收季节,为期6-10天。由于各支系居住的环境与种植的作物不尽相同,所以农作物的成熟期、收获期及由此而决定的节期也不尽相同。其共同特点是:在收获的各个环节(收割、尝新、入仓等)开始或结束时,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主要是向祖先神灵祷告,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并预祝来年五谷丰收、人畜两旺。祭礼之后,举行聚餐、歌舞、游戏及篝火晚会等,人们举杯同饮,欢歌共舞,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与欢乐之中。
7、朝鲜族
流头节上,村民身穿民族节日盛装,在白衣老者的带领下,高举“
流头节中进行顶水罐比赛
农者天下之大本”的旗帜,举行流头荐新仪式,并进行东流水头沐浴仪式。村民们表演流头舞,进行顶水罐、跳板、摔跤、荡秋千等个人项目比赛、以及拔河等集体项目的比赛;还有制作打糕和各种鲜族泡菜的表演和比赛。各式各样的食品充分展示朝鲜民族饮食风格的食品,体现了“流头宴”的特色。同时,周边的友邻村屯还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篝火晚会,以及足球、篮球、排球、接力打靶、吊桶投毽子等体育比赛。
8、藏族花节
采花节是博峪藏族的传统节日。博峪藏族生活的区域是古代邓至羌的生存之地。博峪、插岗、铁坝、拱坝、八楞历来被称为拱坝五部,各有干余人、是不与外界通婚的自成体系的典型森林部落。这五部在晋以后属岩昌国,是党项集团最基本的骨干成员,元朝时期属岷州卫的西固军民千户所,清属卓尼杨土司领辖,解放初期定为藏族的一支。博峪五部藏族保存了自己传统的语言,习俗,其中最盛大的节日,则是农历五月五日纪念“珠玛柁底”(猴子采花)的采花节。
第四篇: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
白节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苗族
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姊妹节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地区。每年春天,那里的苗族妇女要过一次“姊妹节”,吃上一餐“姊妹饭”。节日的早上,寨子里的姑娘们便去田里捉鱼,准备“姊妹饭”、不管她们到哪家田里捕捞,都会受到欢迎。妇女们吃完“姊妹饭”后,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到游方场找小伙子对歌。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饭,必须在对歌中取胜。除对歌以外,妇女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过“姊妹节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 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黎族
三月三节 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直到天将破晓。
第五篇: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火把节” 傣族的“泼水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纳西族的“火把节” 瑶族的“达努节” 苗族的“芦笙节” 白族的“三月街” 京族的“哈节” 毛南族的“庙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
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
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
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
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
“火把节” 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
它反映了彝族
人民驱除邪
恶、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瑶族的“达努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
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
日“达努”节。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 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
上
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
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
和鸟儿吃光了。
兄妹俩向祖娘诉苦。
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
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
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
偷食。
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终于获得了丰收。
为了
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
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从而形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
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那
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
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
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
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纳西族的“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三天,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
春节的隆重节日——火把节。
相传玉皇大帝有一天感到厌倦,想看看人间的生活。
打开南天门,只见大地青山绿水,人寿年丰,他非常生气,命一天将去烧毁人间。
天将不忍心毁坏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成果,便向玉皇大帝慌报人间已经烧毁。
谎言被玉皇大帝察觉,就把这员天将杀了。
月的一天,一滴血从天上滴下来,变成一个娃娃,娃娃哭着说:玉皇大帝今晚要烧毁人间,叫大家快快点燃火把,连烧三天,迷惑玉帝,才能度过灾难。
于是家家户户三天三夜点燃火把,终于免
除了灾难。从那以后,为纪念那员天将,就有了火把节。火把节的第一天,男女
青年打扮一新,到野外采摘野花野果,对歌谈情。
成年人把松木劈成细条,中间
夹上松脂,捆成火把。
家庭主妇则准备节日的会餐。
天将晚,各家在门前点燃火
把。第二天,亲朋互相拜访;已婚妇女回娘家探亲;青年男女到野外会餐;成年
人则准备比昨晚更长的火把;
农民用火把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收。
第三
天,是火把节的高潮。
火把扎得又长又大,装饰漂亮。
家家户户用火把将屋前屋
后都照遍,把蜘蛛网等不洁之物烧掉,以示驱除邪恶,安定吉祥。之后,人们围
着巨大的火把,通宵达旦地歌舞游玩。
苗族的“芦笙节”
每年二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
节日——“芦笙节”。
这几天,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完全沉浸在欢腾喜庆的气
氛之中。
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大大小小的广
场上围成一个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们踏着芦笙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
芦笙是苗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乐器,大的高四、五米,小的一、二米。芦笙节是苗
族人民在春节之后,春耕之前,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节日,也是
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和向对方父母显示自己才能的时机。
节日前,青年们常常
把自己心爱的情人向母亲和嫂嫂透露。
芦笙节时,母亲们通过对青年们的歌舞技
艺的现场观察,品评他们的聪明才智,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道德品质,劳动好坏,帮助子女选择好对象。在苗族人民中,不善于歌舞、道德败坏、劳动不好的人,是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爱人的。
“芦笙节”期间,还举行斗牛、赛马和篮球比赛
等。
京族的“哈节”
“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哈节”也就是歌节。它是住
在南海北部湾几十个海岛上的京族人民的传统民族节日。
据传说,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借传歌为名,动员大家起来反抗封建统治者。
他的歌声
悠扬动听,深受群众喜爱。
后来,人们建了“哈亭”,以唱歌和传歌的方式纪念
和赞美这位歌仙。于是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哈节里唱的歌,称为“哈
歌”,有固定的手抄歌本,由专人演唱,平时一般不唱。
“唱哈”的角色有三个,一个男的称“哈哥”,专司操琴伴奏;
两个女的称“哈妹”,轮流演唱。
歌声婉
转,琴音柔和,别具一格,饶有风味,歌词内容多受汉族诗词歌赋影响,或咏唱
传统故事,或吟诵白居易的《琵琶行》,或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