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姑姑,我把你叫妈妈吧
提笔写这个标题时,我的泪水又不争气的流了出来。那是前年的夏天,我和爱人带着儿子回娘家,为的是在假期里放松一下,也和家人聚聚。由于常年在外,我们回家后受到了家人的热情款待。在那几天里,我们去爬山、采摘、漂流、攀岩,还去了华北最大的原始森林。大家玩得很开心,特别是我的小侄子,那时他刚刚七岁,上小学一年级,儿子比他大三岁,小哥俩玩的不错。有一次我去商店买东西,他跟我一起去,出了家门,他一蹦一跳的跟在我身后,突然,他叫住了我:“姑姑!”“哎”我放慢了脚步回答道。小侄子快走了几步,来到了我的面前:“姑姑,我把你叫妈妈吧!”我愣了,看到他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和那略带羞涩的小脸,我的鼻子一酸,眼里充满了泪水,我马上抬起了头,没有让眼泪流出来,并提高了声音说道:“可以啊!”随着拉起了他的小手向前走去。小侄子开心的看着我,可慢慢的脸色又暗了下来,我知道他在想什么,可我却什么也没说。小孩子的忘性大,回家后和儿子一折腾,就把刚才的事给忘了,可我的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小侄子的身世很可怜,弟弟和弟妹相识与非典那年。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当时的环境所致,那时由于非典肆虐,北京到处都戒严,人们都放假在家不能出门,大部分都在家上网、玩牌,他们就是在各自的朋友的介绍下认识的。非典过后,两人相爱并且有了身孕,在双方家长的主持下,举办了婚礼。那时,弟妹刚十九岁。非典过后,弟弟辞退了收入不错的工作,自己和几个朋友一起集资开了一个公司。由于弟妹年龄小,妈妈从老家来到北京照顾她,小侄子出生以后,都是妈妈在带,弟妹除了喂奶,几乎不管,只是接接电话,办办业务,后来妈妈建议把孩子带回老家去带,毕竟家里方便些,他们也好安心工作。就这样只有九个月大小的侄子从此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了一起。而弟弟弟妹两个人在外工作,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才回家陪陪孩子,而且只有几天时间。公司只坚持了将近两年,由于经营不善,结束了。公司结束后,弟弟和弟妹就各自找了工作去上班。慢慢的,两个人的问题就来了,由于了解不够,婚后后遗症越来越严重,吵吵闹闹,分分合合,在大概零九年的时候,两人彻底分手。而小侄子几乎没有得到过母爱,妈妈在他心里只是一个称呼。我和爱人是异地婚姻,所以我回家的时候也不多。只是尽可能的在回家的时候,或者是家里来人的时候,给小侄子带一些衣服、玩具、文具等等。我知道,这只能表达我的一点心意,根本无法填补孩子内心的空白与爱的渴望。两年过去了,我也经历了很多,对家人的爱越来越深,也越来越渴望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由于奶奶的生日是在正月十二,所以和爱人商量,除夕回婆家过,十五回娘家过,也可以给奶奶祝寿。在婆婆家只待了五天,连在路上的时间都算在内就赶回了北京。由于爱人有工作要做,我们在十二的早上才回到了娘家,而其他姐妹兄弟早就提前一天回来了。到家后,我和爱人去各家拜年,在四姑家又见到了小侄子,他长高了,但是还是那么瘦,见到他时,正带着耳机上网,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才回过头来:“姑姑,你回来了!”虽然眼神很惊喜,但是,还是没有离开电脑,继续玩游戏。儿子这时也进来了,小侄子高兴的说:“大表哥,你来了,来玩游戏!”看到小哥俩玩上了,我退了出来,在客厅里和家人一起聊着家常。奶奶的生日很热闹,过完了生日,我们又陪妈妈去了姥姥家,看望了舅舅舅妈,小姨,然后回到了弟弟家,当然,也是我的家。我们回来以后,最高兴的当属小侄子了。不过,这俩小子,不管走到谁家,准是一进门就扎进房间,玩电脑。为了这俩孩子的健康,爱人把他俩带上去野外的雪地里玩了半天,玩的这俩小子小脸红红的,爱人说,小侄子的身体素质不太好,累得气喘吁吁的。在他们玩的时候,妈妈悄悄对我说,今年过年的时候,小侄子在一边说:“唉,今年真冷清啊,咱家人不多啊!”妈妈和弟弟在一边准备年货,听了后心里都不是滋味,小侄子又接着说:“奶奶,过年就是团圆啊!”闹得爸爸妈妈和弟弟心里那个难受啊,他们知道,小侄子在想妈妈了。我们在家这两天,小侄子开心极了,和儿子一起闹啊、玩啊!虽然他们俩有时会受到我的训斥。小侄子对我有一点怕,那是因为弟弟曾经在他调皮的时候对他说过:“你要是不听话,我就告诉姑姑去,看她怎么收拾你,姑姑可厉害了,我们都听她的。”而小侄子还偷偷的问过我:“姑姑,你是老大啊?他们都听你的?”我说是啊,而妈妈也在一边笑着附和说是。所以,这些年,小侄子一直对我的话是信服的,也是听的。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十五我们就要回北京了,在准备要走的时候,小侄子就一再的说:“晚走不行吗?要不就俩小时?”我对他说:“哥哥明天就要开学了,等放假再回来,再说了,姑姑和姑父也有工作要做啊,我们走了,你也要把作业整理一下,对吧?”小侄子不再说什么了。吃过午饭后,妈妈爸爸开始往车上装东西:丸子、烧肉、年糕、豆包„„生怕忘了什么。儿子提前跑到车里去了,而小侄子却自己留在了屋里,拿着遥控器,漫无目的地调着台,小脸红红的,一句话都不说。爱人从兜里拿出些零钱,说道:“压岁钱爸爸都帮你收起来了吧,来,姑父再给点,拿着去买本和笔吧,好好学习啊!”“谢谢姑父!”小侄子懂事的说道。但却没有拿钱,表情依然很失落。东西都装好了,我和爱人去和叔婶辞行,当回来爱人发动车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你刚出去,他就对你爸说,都走了,家里又冷清了,爷爷,你不觉得寂寞吗?”听了妈妈的话,我的眼泪又要往外流,控制了一下,我走进了屋里:“我们要走了,姑姑姑父要工作,哥哥要上学,你也得上学啊,是不是?”小侄子看着我说:“姑姑,我懂,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干不成大事,你们走吧!”可是,当我们和弟弟、爸爸告别,一直到车子开走,小侄子也没出门,也没有和我们打招呼。妈妈也要去上班,就和我们一起走了。在车上,我和妈妈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哗哗的流了出来,儿子在一边奇怪的问道:“姥姥,妈妈,你们怎么了?哭什么?”我对他说:“儿子,你不懂,你不明白弟弟的感受啊,你一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你怎么能懂呢?”爱人开着车,没有说话,但我知道,他的眼睛湿润了。来到小姑家的楼下,正好电话响了,是小姑的,十五的早上,奶奶的小姑就已经打过几次电话了,问我们什么时候到。没有接小姑的电话,我直接上楼了,进门的时候,小姑正在收手机,还在奇怪我为什么把电话给挂了呢。奶奶感冒了,刚输完液在卧室休息呢,小姑说,刚才三姑四姑在这等了半天,刚走。接到小姑的电话,没几分钟就又都来了,来了以后,大家就都在客厅聊天,当然就是家长里短啦。四点多了,为了赶回北京,姑姑说那就做饭吧,早点走,回去好休息。我和妈妈、堂弟在厨房开始忙活,电话响了,是弟弟打来的:“姐,你们走了以后,吴高一直不出门,我和爸爸怎么叫也不出去,他对我说,爸爸,你不觉得空的慌吗?这么大的家,又剰咱们三个人了!”听了弟弟的话,我的泪水止不住的流了出来,妈妈在一边也哭了。气的几个姑姑在一边都骂弟妹狠心,小姑说:“家里这么多孩子,都有爹妈疼爱,可谁也没有这个没妈的孩子懂事!”妈妈拿着手机偷偷走进房间去打电话,出来时,眼睛都是红红的。妈妈悄悄地对我说:“这几天,我看得出来,他喜欢你,你没发现,他看你的眼神,他羡慕昊昊。”我的泪水又流了出来,爱人曾说过:“就当儿子吧!”可说归说,毕竟我只是姑姑,能代替妈妈吗?姑姑,我把你叫妈妈吧!从今天起,我有两个儿子,而且是两个优秀的儿子!
第二篇:叫妈妈来听电话吧美文
我在等CALL机,突然过来一个男人,匆匆,一边揩汗,劈手抓话筒。瞥眼看见我,手在半空里顿一下,我示意他先打。
显然是打给家里,他用很重的乡音问:“哪个?”背忽然挺直,脚下不由自主立正,叫一声:“爸爸,”吭吭哧哧一会儿,挤出一句:“您老人家身体怎么样?”
再找不出话,在寸金寸光阴的长途电话里沉默半晌,他问:“爸爸,您叫妈妈来听电话吧?”小心翼翼地征求。
连我都替他松一口气。
叫一声“妈”,他随即一泻千里:“家里怎样?钱够不够用?小弟写信回来没有……”又“啊啊唔唔”、“好好好”、“是是是”个不休。许是母亲千叮万嘱,他有些不耐烦:“晓得了晓得了,我这大的人了……”
——中年男人的撒娇。我把头一偏,偷笑。
又问:“老头子怎么样?身体好不好?”发起急来,“要去医院哪……米贵不贵?还不吃饭了。再贵也要看病呀……妈,你要带爸去看病,钱无所谓,我多赚点就是了,他养儿子白养的?………”“妈,你一定要跟爸讲……”——他自己怎么不跟他说呢?
陡然大喝一句,“你野到哪里去了?”神色凌厉,口气几乎是凶神恶煞,“鬼话,我白天打电话你就不在家!期末成绩出来没?”是换了通话对象。
那端一一报分,他不自觉地点头,态度和缓下来,“莫骄傲啊。要什么东西,爸爸给你带……儿子呀,要这些有什么用?……”恫吓着结束:“听大人话。回头我问你妈你的表现,不好,老子打人的。”——他可不就是他老子。
卜劳恩的《父与子》幽默温情,中国家庭里的父子,却常常让人想起“一山不容二虎”,只因为都是男人吧,难以有母子的天然融和,到八十岁还可以是妈妈的小心肝。
短短几句话,简单鲁直,看似无情,却句句扣人心弦,包容了爱、尊敬、挂念及殷切的希望,而需要一座桥梁来联结——叫妈妈来听电话吧。(读者文摘)
第三篇:我渴望叫您一声“妈妈”
我渴望叫您一声“妈妈”
您用微笑拂去了我眼前的阴暗;您用温柔的目光给我送来了温暖;您用暖暖的拥抱鼓足了我前行的勇气。
您,如同妈妈一样。您会在深夜帮我盖上被子;您会在我痛苦的时候擦去我的眼泪,抱着我哼唱歌谣;您耐心地辅导我功课。您会教我做人的道理;也是您,会在同学嘲笑我“没妈的孩子是棵草”时站起来说“我是她妈妈!”您……
那一年,可恨的那场车祸,夺去了爸妈的生命。这一噩耗如同一场暴风雪,将我的心冰封。小小的我不知道怎样面对这个世界,这个没有爸爸妈妈的世界。是您——我的班主任,您对我,也对所有的人说:“我来照顾她。”
您还记得吗?我刚到您家时,每天晚上躲在被子里哭。您识破了我的伪装,识破了我在众人面前的强颜欢笑。您唤起了我,把我抱在怀里,您说:“虽然我只是您的老师,但现在我就是你的母亲。相信我,我会爱你,保护你。”您的话语如同春风一般,融化了我冰封的心。您果真如同妈妈一样,每天陪我睡觉,您的歌谣甜美轻柔,每每都能把我带进梦乡,在梦里,我能梦见妈妈,妈妈的面容很模糊,隐约间,我看见,那是您!
您还记得吗?初二时,我的学习遇到了困难。是您陪我温习功课,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您甚至放下自己孩子的学习,只是因为我焦急的一个眼神。补习班总是进行到深夜,您怕我辛苦,每晚都在家门口守候。您知道吗?每当我走到街口,看见家中亮起一盏灯,看见地上长长的身影,全身的疲惫就会一消而散。因为我知道,您在等我。
其实,我心中早已把您当作妈妈,只是不好意思开口。几次,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我多么能渴望叫您一声“妈妈”!妈妈,可以吗?
第四篇:诗朗诵《我的妈妈叫中国》
我的妈妈叫中国
作者:teacher Li
(一)张:牵着你的手,我从山花烂漫、郁郁匆匆的原始森林走来; 刘煜:牵着你的手,我从烟雨迷蒙,景色宜人的江南水乡走来; 郭佳:牵着你的手,我迎着殷红的朝阳从雪域高原走来; 邹:牵着你的手,我一路风尘,携着大草原的民族风走来;
(二)女:长城是你伸出的手臂,男:泰山是你挺起的脊梁,女:长江、黄河奔腾的血液洗涤着七千年的尘埃,女:你温柔、美丽、大方 男:你高大、伟岸、坚强 女:千呼万唤,我最爱你 男:千呼万唤,我离不开你 合:离不开你 女:妈妈 男:妈妈 合:妈妈
女:我的妈妈叫——中国 合:中国!(三)女:我真幸运
做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生,男:我真幸福
踏着与时俱进的旋律成长,女:小小的我 在爷爷讲述的故事中
知道了你,男:小小的我 在书籍中了解了你,女:小小的我 在铿锵悦耳的歌声中崇敬你!男:我知道了你的历史
悠久
悲壮…… 女:我了解了你的胸怀
宽厚
博大…… 男:我崇敬你的坚韧与不屈!
女:妈妈,你是喷薄的日出照亮我的心扉,男:妈妈,你是巍峨的高山,告诉我什么是坚强,女:妈妈,你是太阳神的火种燃烧着我。男、女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合:我亲爱的妈妈!
(四)男、女合:我的妈妈叫中国!
女:挥洒万丈豪情,描绘千年的梦想,男:与时代赛跑,创造奇迹,铸就辉煌!女:梦想!男:赛跑!女: 奇迹!男、女合:辉煌!
男:看,徐徐展开的画卷
是漫天的彩霞,女:高铁2.2万里追寻着红军长征的脚印,延伸、延伸…… 男:神舟飞船,嫦娥探月演绎着飞天的梦想…… 女:运动健儿把国歌奏响在苍穹,回荡、回荡…… 男:蛟龙潜水,太空行走,书写传奇的神话!女:我的妈妈叫中国!男:中国桥、中国路 女: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
男、女合:妈妈让我们享受着世界的最高端。合:最高端!
女:让我们为妈妈点赞!合:点赞!点赞!女:我的妈妈叫中国,男:我的妈妈叫中国!女:这是一张亮丽的名片,男:辽宁舰
女:东风21D、东风41 男:中国天眼 女:和平方舟 女:移动支付 男:共享单车 女:网络购物
男:这些外国朋友都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 女:让我们特学澎湃
自豪满满!男:立————正———敬礼!女:我的妈妈叫中国,合:我骄傲,我是龙的传人,男:我的妈妈叫中国,合:我自豪,我是炎黄子孙,女:我的妈妈叫中国,合:我自信,我是中国人!男:厉害了,我的国!女:我的国,厉害了!合:厉害了,我的国!
(五)男:妈妈你是世界的主题,女:是我生命的一切。男:我怀揣质朴的情感,女:将满腔的深情遥寄,男:我们同唱《东方红》走进新时代!女:月是故乡明,国是中国强
第五篇:孩子,妈妈把你背回家
《孩子,妈妈把你背回家 》
各路朋友:
如果你的孩子学习一直以来成绩很优秀,你先不要自豪或骄傲,有空时读一读真人真事的故事,会令你学到真正值得你自豪方法。。《孩子,妈妈把你背回家 》
2011年7月2日上午,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电化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家长。这一天是周六,其时中考已结束近20天,成绩也即将揭晓,还有什么重要的课程引来这么多学生和家长?
9点钟,伴随着一首《别哭我最爱的人》歌曲忧伤的旋律,讲台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一张张照片缓缓闪现,记录了一个女孩成长的历程,从可爱的婴儿到青涩的幼女,再到花样少女,然而就在女孩最美好的花季时光,一切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冰冷的灵柩……
8分44秒的视频放完,现场嘘唏不已。
这是一堂特殊的生命课,主讲人南京一中的老师黄侃,照片中的那个女孩就是她的女儿远远(化名),在荷兰留学时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忽然凋谢”
2009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四,元宵节的前一天。
下课后,黄侃发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来电,是女儿远远同窗六年的闺中密友从西安打来的。
黄侃打过去询问原由,对方说远远出事了。
远远是黄侃的女儿,2008年9月赴荷兰留学,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经济学。
出事了?黄侃很疑惑,也很惶恐,女儿能出什么事,她不相信。
中午,黄侃给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打电话,但无人接听。
整个下午,黄侃始终心绪不宁。
远远从小喜爱体育、唱歌,还喜欢吹长笛和玩打击乐,成绩优异。中学时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从小到大,女儿都没让黄侃操过太多心,学习优秀,兴趣广泛,生活自理能力也强。
“你不知道我这个女儿有多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一说起女儿,黄侃的神情充满了自豪,“留学的事情也是她自己决定的,自己找的学校,还申请到奖学金,自己办签证,买机票。”
对于女儿的留学,黄侃还是有自己的想法。
“她当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念大一,我本来想让她在国内念完大学再出国的,但她坚持,我也只好尊重她的决定。”
黄侃亲自送女儿上的飞机,事后回忆起来,那天她穿了一身黑色的T恤,而平时,她最喜欢的是红或是黄等比较亮颜色的衣服。
到荷兰后,远远曾写信说很喜欢就读的学校,生活很愉快,还教美国同学学中文。
在短短不到半年的学习中,远远在学业上已表现得异常优秀,多项成绩在9分或以上,成为学校的优等生。
“她的个人博客上也全是生活条件得不错、和朋友相处得很好之类的话,她从小就这样,总是报喜不报忧。”黄侃说。
下午4点,黄侃又一次拨打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的电话,对方的答复是情况不明。一个半小时后,黄侃再度打电话询问,大使馆称正在调查。
2月9日凌晨,大使馆确认了远远出事的消息,并让黄侃尽快办理出国手续,赶往荷兰处理丧事。
嚎啕大哭。
除此之外,黄侃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她简直不敢相信,女儿那鲜活的生命真的永远凋谢了。
2月14日,情人节。
黄侃与远远的父亲乘飞机前往荷兰。11个小时的行程,除了眼泪还是眼泪。
“请不要救我”
一下飞机,黄侃就问前来接机的大使馆工作人员,女儿在哪?
当得知女儿被放置在阿姆斯特丹医学院的解剖室时,黄侃几乎晕倒过去。
“她一个人躺在那里,该多孤单呀。”回忆那一刻,黄侃泪流满面。
黄侃甚至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进解剖室的。
“看到女儿的遗体时,我已经瘫倒在地。”黄侃哽咽着说。
“女儿躺在白色的床单上,我突然想起当年我生下她时的情景。她呱呱落地时的哭声还在耳边,如今却已变得冰冷。”
据记者了解,2月8日,远远在写下三封分别给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遗书后,在宿舍内自尽。
在警局,黄侃看到了女儿的遗书。
“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在遗书中,远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
据专家介绍,强迫症属精神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发病率极高,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精神抑郁以至自杀。
黄侃如论无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
“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我还以为她是变文静了,没想到患上了心理疾病。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异乡孤独地度过……”黄侃痛苦地回忆。
黄侃认为女儿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表露过失败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只有微笑。”
远远的意外身亡让她的许多朋友吃惊不已。
记者了解到,几乎所有跟远远有过接触的人,一致评价她平常开朗活泼,没有任何强迫症或是抑郁症的迹象。
“积极向上,充满理想,倔强不服输。也许正是她这种对生命中完美的执著追求,让她把自己的一切永远留在了风车的故乡。”一位好友在纪念远远的文章中写道。
远远的一位好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咨询远远的意见,而现在回想起来,远远甚少与她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而在远远结束自己的生命前,她跟好友曾同游西班牙葡萄牙,她开始有迹象表现为不爱拍照,谨小慎微。
在遗书中,远远说曾想通过留学生活来减轻自己的症状,但却“没有成为救赎的灵药”。她还请求父母能够对强迫症人群进行研究,并且能够帮助其他的受害者。
一向心思细密的远远甚至在一张给警察的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请不要救我。
“妈妈把你背回来了”
2009年2月18日,远远的遗体在阿姆斯特丹火化。
在处理完一些后事后,黄侃于2月24日乘飞机回国。
“我是用远远的书包将她的骨灰背回来的,上飞机的时候,我就对她说,远远呀,小时候我就是这样背着你上学,现在,妈妈又把你背回来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刚回国那段时间,黄侃根本不敢回家,一看到女儿的房间,就止不住地流泪,她在学校住了三个月。
5月4日是远远的生日,黄侃买了女儿最喜欢的食物还有花去墓地。
“在公交车上,眼泪就像断了线一样往下滴,怎么忍都忍不住,旁边的乘客还一直安慰我。我就一路哭到了墓地。”
那段时间,黄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女儿。
“梦里全是她小时候的样子,穿着小棉袄,在床上翻来翻去,调皮起来不愿意穿袜子,甚至有时候我都能闻到她身上的奶香味。”
但是黄侃坚强地走了出来。
“不能改变的事情我必须接受,我只能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黄侃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2010年她被评为特级教师。
为了满足女儿的遗愿,黄侃还拿出十万元设立了“健心奖”,奖励那些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黄侃开始反思。
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黄侃夫妻俩工作较忙,于是将她送去寄宿学校。
“如今来看,当时对她太残忍了,那么小的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时候,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黄侃后悔地说。
“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所在。”黄侃说,女儿曾经也和她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对这种事不太敏感。”
黄侃也坦言,在学习上,女儿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
“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也没有对她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一旦考试没考好,我也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她。”现在回想,黄侃发现女儿在心理上的问题早已隐约出现,“只要碰上大考,她就出不了好成绩,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女儿的离世让黄侃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尝试让学生们更加快乐幸福,他们学业繁重,本来就很辛苦,我会和他们一起发泄苦闷,对家长来说,我想让他们知道,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太纠结于分数。”
正是基于这一点,黄侃特意选择在中考分数揭晓前一天,上了这堂特殊的生命课。
“我希望孩子和家长们对人生能有新的认识,考试成绩不是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要懂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风景。” 最后一堂课
“上这样一堂课,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甚至直到上课前一天,我还在打退堂鼓。”7月4日,黄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两年前,黄侃正在担任南京一中初一(2)班英语老师,当得知女儿远远出事的消息后,黄侃便赶往荷兰处理后事。
“当时我带这个班才不到一年,孩子们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消失了一段时间,感觉很疑惑,我一直没有告诉他们这件事,因为当时他们都还小,心智不够成熟,我当时就决定,等到他们初中毕业时,给他们一个交待。”
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交待,黄侃也在给自己一个交待。
当黄侃开始筹备这堂生命课时,翻开女儿的一张张照片,她心痛不已。
“视频中用的歌是郑智化的《别哭我最爱的人》,那是女儿电脑中最后留下的、也是惟一一首歌,我想我能明白她的心。”
“有朋友得知我要上这堂课,都劝我不要进行,但这是我的一个心愿,我要让女儿的死变得有价值。”
对黄侃来说,这堂课的确难上,因为她要撕开那渐渐愈合的伤口,直面自己的痛苦。
在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时,黄侃一度痛苦不能自己,最后由一名学生代她读完自己写给女儿的信。
但是,痛苦显然并不是生命课的主题,黄侃有着更深的含意,她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和家长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
对学生,黄侃说:“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对家长,黄侃说:“家长们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谈及自己的教育感受,黄侃说,如果女儿在世,她一定会让她按自己的兴趣生活,绝不给她压力。
“只要她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我就满足了。只可惜,生命不能重头再来。”
生命课的反响让黄侃欣慰。
南京一中初三(2)班的一位学生家长给她发来的短信中写道:“您是学生们的恩师,更是她们的母亲。当姹紫嫣红的时候,这满园的桃李都不会忘记向您致敬。”
但黄侃说,这堂生命课,她只能上一次。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