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佛校友会可能是中国“政商”最高的社会团体
哈佛校友会可能是中国“政商”最高的社会团体
ZCOM杂志门户 2009-12-02 14:50:43 作者:邝新华
哈佛在国内似乎已经变成一个形容词,其含义是“高智商+成功人生”。进入了哈佛同学会,你的人生至少已“成功”了大半。
哈佛是老资格了,哈佛建校370多年,而美国建国不过200多年。200多年来,有7位美国总统毕业于哈佛大学,有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该校。就连上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耶鲁大学拿完学位之后,都要到哈佛商学院混一个MBA文凭才踏实。为了达到美国总统般的执政水平,中国政府的官员成批地来到这个学校集训。无论是对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名牌崇拜都是适用的。
这些官员及到哈佛大学读本、上研的学子们构成了北京哈佛大学校友会的主要成员。“在美国有一个笑话,如果他是哈佛毕业的,在第一次见面的十分钟之内,他一定会告诉你他是哈佛毕业的。”北京哈佛校友会秘书长孙玉红说,到今天哈佛校友会在全国已经有600名会员。孙玉红估计,哈佛校友在全国的人数应该在1000人左右。
从清华帮、北大帮到哈佛帮
哈佛校友会的一些校友有时会惊讶于课堂上多了一些面容成熟的亚洲面孔,一打听却是中国政府的高级官员。他们来自国家信息产业部、教育部、文化部、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务院新闻办和各省市级或司局级以上干部。
他们有两种学制,一种是访问学者。官员们会带着课题到哈佛大学自由选课。他们跟研究生一起上课,如果你没赶上上山下乡,那可以在哈佛大学的课堂和他们成为同窗。有校友会的人就这样描述:“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副局长和我们一起上‘国际资本市场’,来自国家工商局的司长和我们一起上‘政府企业关系’。”
另一种是集体培训,由中组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计划用5年时间为中国政府培训300名高级官员,年龄在32岁到45岁之间。他们将成为中国政府未来的主要管理者。据说,在上案例课的时候,官员们的典型发言是:“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讲六点……”
哈佛大学在政界有影响力,还体现在去年在上海举办的哈佛大学全球校友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上海市市长韩正都出场了。
不过,哈佛帮在中国最著名的人物可能不在大陆,他叫马英九。有趣的是,他的政敌吕秀莲也是哈佛大学毕业的。曾经有个笑话——当然是真事——两人同时出席哈佛校友会的聚会,当时吕秀莲是“副总统”,马英九是台北市长,两人的论题针锋相对,场面一度失控,吕秀莲一气之下,连已经承诺的5.4万元场地费都不付了。
他们在影响这个社会
哈佛校友会不差钱。北京哈佛校友会集体出行山西的聚会,就是其中一个校友买的单。在北京校友会的捐款名单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有校友一次捐款20万元的,他就是创办了爱康国宾的张黎刚。
孙玉红说,北京哈佛校友会的成员主要分布在金融机构、咨询机构、高校、政府部门,“最近两年还多了一些IT创业者,而且都做得不错。当然也有一些甘于在NGO组织奉献的人”。孙玉红是伟达公关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去年她还是北京奥运会国际公关项目全球负责人。
第二篇:中国政商关系
马云5月8日就任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演讲时表示,企业家应妥善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并坚持“四不”原则(不行贿、不欠薪、不逃税、不侵权)。同时,马云认为企业家的道德、价值观、社会责任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这显示中国政商关系仍有待进一步规范治理。
中国“政商关系”主要表现为政商结合或联盟的特征,政商结合显示民营企业家既是政治菁英也是经济菁英的双重角色,形成一种“权贵资本主义”“裙带资本主义”或“亲朋资本主义”。金钱和权力的“联姻”结果,导致政企不分、干扰政府行政职能的正常行使,也影响企业自主权的行使。党政干部兼职企业导致规则的制定者、市场的管理者和市场主体趋于一体化。政府官员兼公司领导的双重身份,使其既可凭借政府领导的权力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资源,也可借公司领导的身份逃避法律和政策对官员的监管。
另一种政商关系类型则是经济菁英与政治菁英的利益联盟关系。许多私营企业主宁可选择“与党政领导人搞好关系”,建立紧密的政治接触关系,试图获得政治合同、公共工程,或规避政府部门的摊派与刁难。这源于民营企业家拥有较多经济资本,但却较欠缺体制性的政治资本,亟需政治后援。企业家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积极建构“体制化关系网络”,并通过与地方官员建立非正式的关系网络影响政策形成。这种社会网络是以地方官员为中心,正是企业成功经营的重要前提。有时企业家正是透过私人带有隐蔽性的接触互动,发挥比制度性政治参与或抗议、游说更为有效的利益表达方式。
地方政府一直控制着地方经济运行的主要生产要素,包括项目审批权、土地、财政资金、信贷担保及政策环境等,这些因素皆影响民营企业成长。当民营企业取代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时,地方官员的晋升及财税皆高度依赖于民营企业发展。地方官员由计划体制下的“计划执行者”,在改革开放时期摇身一变为“政治企业家”。这种政企合作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双赢”的利益交换关系。地方官员提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和资源,企业则提供地方官员所需的政绩及财政税收,甚至寻租及贪腐机会。
相对而言,大企业比中小企业更有机会与地方官员接触及建立丰沛政商关系,其取得融资贷款机会、数额较大及期限较长;企业主运用共生合作关系,规避政府法规。政商关系有时可被视为民企非正式的自我保护机制,企业家的政治身份,发挥了替代法律制度为公司发展提供产权保护的作用,诸如减少地方政府乱收费及乱摊派,防范其他市场主体的侵害,及规避政府行政壁垒和所有制歧视。
这种政商关系透过权力与金钱结合,形成官商一体的“红顶商人”或“红顶公司”,积极建立权势及与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个人的特殊关系,借此寻求政治代言人与个人保护伞,利用各种手段拉拢腐蚀干部以获取经济特权等,大量存在民营企业家直接担任党政公职的“红顶商人”、“企业家公务员”和“政商两栖”现象的争论与异议。国有企业产权私有化过程中,企业利益往往为干部及企业家共同侵吞,非常明显充斥着“干部资本主义”或“干部经济”发展的特色。
当民营企业主势力强大,就会出现统治集团“迎合”企业主的情况,通过政治安排满足其对政治地位的追求,因此作为现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不可能挑战中共的党国体系。有些表面上与国家、地方政府脱钩的私营企业,实际上仍与干部存在千丝万缕般的紧密利益共同体关系,原有传统体制的权力主导群体,作为改革的推行者,在新制度中依然占据优势地位,常利用其公共权力及资源配置的主导权,影响社会经济,通过与有关部门领导的政治接触获致经济特权。
就此而论,民营企业家难以真正成为反对官僚体系的主体力量,其因在于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私营企业主的力量,来保障地方税收及就业;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家被纳入地方政府的控制体系,并从中获得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各种保护,所谓“政府企业”或“企业政府”即意味着紧密的政商关系。准此观之,短期内权贵资本主义在中国政商关系中势将难以消除。
作者是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
第三篇:中国校友会专题
中国校友会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仍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综合声誉”三个指标构成。“二级指标”由科研基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培养基地、师资队伍、杰出校友和综合声誉构成。“三级指标”由科学创新基地、基础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杰出人才、师资水平、学科水平、国家声誉、校友捐赠和社会声誉等9大指标构成。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
一级指标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学校声誉
二级指标 杰出校友 师资队伍 培养基地 科研成果 科研基地 科研项目 综合声誉
三级指标 杰出人才 师资水平学科水平重大科研成果 科学创新基地 基础科研项目 国家声誉 校友捐赠 社会声誉
指标权重 20.02% 13.33% 10.22% 20.00% 13.33% 13.33% 2.22% 3.11% 4.44%
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仍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综合声誉”三个指标构成。“二级指标”由科研基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培养基地、师资队伍、学生情况和综合声誉构成。“三级指标”由科学创新基地、基础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毕业生质量、师资水平、学科水平、国家声誉、社会声誉等8项指标。
一级指标 科学研究
二级指标 科研基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生情况
学校声誉
综合声誉
三级指标 科学创新基地 基础科研项目 重大科研成果 学科水平师资水平毕业生质量 国家声誉 社会声誉
指标权重 15.56%
13.33% 20.00% 11.11% 13.33% 20.00% 2.22% 4.45%
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综合声誉”三个指标构成。“二级指标”由科研基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培养基地、师资队伍、学生情况和综合声誉构成。“三级指标”由科学创新基地、基础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杰出校友、杰出教师、学科水平、国家声誉、社会声誉等8项指标。
一级指标 科学研究
二级指标 科研基地 科研项目
三级指标 科学创新基地 基础科研项目
指标权重 15.56% 13.33%
科研成果 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生情况
学校声誉
综合声誉
重大科研成果 学科水平杰出教师 杰出校友 国家声誉 社会声誉
20.00% 11.11% 13.33% 20.00% 2.22% 4.45%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仍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综合声誉三个指标构成。二级指标由科研基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培养基地、师资队伍、学生情况和综合声誉构成。三级指标稍作调整,具体包括重大科研成果、科学创新基地、基础科研项目、杰出校友、杰出教师、学科水平、国家声誉、社会声誉等8项指标。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
一级指标 科学研究
二级指标 科研基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生情况
学校声誉
综合声誉
三级指标 科学创新基地 基础科研项目 重大科研成果 学科水平杰出教师 杰出校友 国家声誉 社会声誉
权重 15.56% 13.33% 20.00% 11.11% 13.33% 20.00% 2.22% 4.45%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声誉”一级指标由国家声誉和社会声誉等二级指标组成,“国家声誉”指标主要反映国家、地方政府的战略决策对高校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如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计划,这些措施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发展、考生报考、毕业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等方面。“社会声誉”指标主要反映高校的社会认可程度、关注程度和影响力,由高校网络新闻搜索量和高校网络网页搜索量等指标组成。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
一级指标 科学研究
二级指标 科研基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学生情况
学校声誉
综合声誉
中国校友会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权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学研究
科研基地
教育部科研机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科技转化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文化科技园、国家技术
权重 6.66% 2.85% 0.95%
三级指标 科学创新基地 国家级基础性科研项目 国家级奖励成果
学科水平杰出教师 杰出校友 国家声誉 社会声誉
权重 15.56% 13.33% 20.00% 11.11% 13.33% 20.00% 2.22% 4.45%
转移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
科研项目
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项目(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奖励(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研成果
授权发明专利
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奖)国防院校特殊贡献
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
发表园地
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高校出版社
学科建设(国家重点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自主设置博士、硕士学位
培养基地
授予学科、本科生自主招生)
国家教科与培养基地(国家理科、文科、工科、生命科学与技术等人才培养基地)
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带头
师资队伍
人、国家教学名师、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成果(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教学成果
人才培养
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
优秀教材(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
党政管理(高校毕业生当选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人数)
企业经营(自主创业:毕业生入围福布斯、胡润、新财富、南方周末中国富豪榜人数;企业经营:毕业生担任深沪上市公司现任董事长、总经理或总裁等人数)
专业技术(学术研究:高校毕业生当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长江
培养质量
学者及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数,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人数)专业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高校毕业生获国家鲁迅、矛盾文学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世界经济学家(E-cares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前1000名)、全国金话筒奖、奥运冠军、国家级电影、电视奖励等人数)创新人才(“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竞赛成绩)
国家声誉(副部级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设有研究生院)
综合声誉
综合声誉
学术声誉(教育部2002年~2004年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高水平学科、拥有教授审批权与副教授审批权)
权
一级指标
(%)
重
二级指标
1.90% 4.75% 1.90% 1.90% 6.66% 6.66% 1.90% 5.71% 5.70% 2.85% 0.95% 0.95% 6.66% 6.66% 3.81% 2.85% 3.81% 4.12% 2.85% 2.85% 2.66% 0.98% 1.90% 1.90%
国家级科技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6.66%
指标权重(%)
声誉 1
5两院院士、知名学者、专家、大学校长和中学校长调查结果
博士点数(对本学位点比例)
15.0
4.4 2.4 4.6 4.2 4.4 8.1 5.5 6.2 2.2 5.9 6.1 8.0 5.0 4.0 2.0 6.0 3.0 3.0
学术资源
硕士点数(对本学位点比例)
国家重点学科(对本学位点比例)
国家级实验室级工程中心数(对本学位点比例)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数(对本学位点比例)科学引文索引SCI(总量和人均)
学术成果
工程索引EI(总量和人均)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总量和人均)中国社科引文索引CSSCI(总量和人均)
学生情况
录取新生质量(高考成绩)全校学生中研究生的比例 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人员的比例
教师资源
两院院士人数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数 师生比(专任教师人数/学生人数)
科研经费总量及专任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人均科研经
物资资源
费
图书总量及生均图书总量 校舍建筑面积及生均面积
2008年排行榜,“学术资源”指标下二级指标: “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对本科学位点比例)”,除了依据历年如下基础数据:-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增加新推行的“国家工程实验室”,该二级指标同时改称“国家级实验室及工程中心数(对本科学位点比例)”,权重不变。
其他指标与2007年相同,保持不变,如下表所示:
第四篇:2010大学排名——中国校友会
排名 省市 学校名称 学校性质北京市 北京大学 综合大学北京市 清华大学 理工院校上海市 复旦大学 综合大学浙江省 浙江大学 综合大学上海市 上海交通大学 综合大学江苏省 南京大学 综合大学湖北省 武汉大学 综合大学北京市 中国人民大学 综合大学吉林省 吉林大学 综合大学广东省 中山大学 综合大学湖北省 华中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四川省 四川大学 综合大学天津市 南开大学 综合大学山东省 山东大学 综合大学北京市 北京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黑龙江省 哈尔滨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安徽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理工院校湖南省 中南大学 综合大学陕西省 西安交通大学 综合大学福建省 厦门大学 综合大学天津市 天津大学 理工院校 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理工院校上海市 同济大学 理工院校上海市 华东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北京市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江苏省 东南大学 综合大学辽宁省 大连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陕西省 西北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北京市 北京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广东省 华南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重庆市 重庆大学 综合大学
辽宁省 东北大学 理工院校
甘肃省 兰州大学 综合大学
湖南省 湖南大学 综合大学
北京市 北京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上海市 华东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江苏省 中国矿业大学 理工院校
湖北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院校
湖北省 华中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陕西省 西北大学 综合大学
山东省 中国海洋大学 综合大学
山东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工院校
北京市 北京交通大学 理工院校 44 吉林省 东北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江苏省 南京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江苏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理工院校
湖北省 华中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四川省 西南交通大学 理工院校
四川省 电子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重庆市 西南大学 综合大学
黑龙江省 哈尔滨工程大学 理工院校
河南省 郑州大学 综合大学
湖北省 武汉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院校
江苏省 南京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江苏省 苏州大学 综合大学
陕西省 长安大学 理工院校
江苏省 南京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江苏省 河海大学 理工院校
北京市 北京邮电大学 理工院校
陕西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湖南省 湖南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上海市 上海大学 综合大学
云南省 云南大学 综合大学
上海市 东华大学 理工院校
北京市 北京化工大学 理工院校
北京市 北京林业大学 林业院校
北京市 北京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广东省 暨南大学 综合大学
安徽省 合肥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江西省 南昌大学 综合大学
广东省 华南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广东省 华南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北京市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院校
山西省 山西大学 综合大学
北京市 中国政法大学 政法院校
陕西省 陕西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福建省 福州大学 理工院校
湖北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财经院校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大学 综合大学
上海市 上海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
山西省 太原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江苏省 江南大学 综合大学
广东省 南方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北京市 首都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黑龙江省 东北林业大学 林业院校
河北省 燕山大学 理工院校 8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大学 综合大学
贵州省 贵州大学 综合大学
安徽省 安徽大学 综合大学
江苏省 南京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北京市 首都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辽宁省 辽宁大学 综合大学
海南省 海南大学 综合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大学 综合大学
四川省 四川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北京市 中央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
湖南省 湘潭大学 综合大学
北京市 华北电力大学 理工院校
云南省 昆明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四川省 西南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
江苏省 扬州大学 综合大学
河南省 河南大学 综合大学
福建省 福建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浙江省 浙江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山东省 山东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北京市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辽宁省 中国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黑龙江省 哈尔滨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黑龙江省 黑龙江大学 综合大学
北京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财经院校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大学 综合大学
山东省 山东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重庆市 西南政法大学 政法院校
天津市 天津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河北省 河北大学 综合大学
北京市 北京外国语大学 语言院校
黑龙江省 东北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重庆市 重庆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江苏省 江苏大学 综合大学
江苏省 南京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江苏省 中国药科大学 医药院校
辽宁省 东北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
辽宁省 大连海事大学 理工院校
江苏省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院校
甘肃省 西北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陕西省 西安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天津市 天津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上海市 上海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广东省 广州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天津市 河北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132 吉林省 延边大学 综合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广东省 深圳大学 综合大学
上海市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院校
上海市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陕西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辽宁省 沈阳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石河子大学 综合大学
湖北省 武汉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湖南省 湖南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四川省 成都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山东省 青岛大学 综合大学
山东省 山东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福建省 福建农林大学 农业院校
安徽省 安徽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湖北省 湖北大学 综合大学
河北省 河北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吉林省 长春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甘肃省 兰州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151 浙江省 浙江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152 四川省 西南石油大学 理工院校
153 山西省 中北大学 理工院校
154 山东省 青岛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155 河北省 河北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156 云南省 云南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157 浙江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158 辽宁省 辽宁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159 甘肃省 兰州交通大学 理工院校
160 西藏自治区 西藏大学 综合大学
161 黑龙江省 哈尔滨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162 河北省 河北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163 浙江省 宁波大学 综合大学
164 云南省 云南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165 河南省 河南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166 北京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财经院校
167 湖南省 长沙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168 上海市 上海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169 天津市 天津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170 青海省 青海大学 综合大学
171 辽宁省 沈阳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172 天津市 天津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173 河南省 河南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174 黑龙江省 大庆石油学院 理工院校
175 广东省 汕头大学 综合大学 176 四川省 四川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177 安徽省 安徽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178 吉林省 吉林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17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180 四川省 西南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181 江西省 江西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182 四川省 成都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183 福建省 华侨大学 综合大学
184 浙江省 浙江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185 河南省 河南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186 广东省 广东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187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188 江西省 江西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
189 辽宁省 沈阳药科大学 医药院校
190 北京市 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院校
191 广东省 广州大学 综合大学
192 江西省 江西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193 辽宁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理工院校
194 浙江省 温州医学院 医药院校
195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196 安徽省 安徽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197 江苏省 南京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198 安徽省 安徽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199 陕西省 西安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200 浙江省 浙江工商大学 财经院校
201 广东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语言院校
202 江苏省 南京邮电大学 理工院校
203 湖南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林业院校
204 天津市 天津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
205 广东省 广州医学院 医药院校
206 山东省 曲阜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207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208 辽宁省 大连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209 上海市 华东政法大学 政法院校
210 山东省 山东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211 黑龙江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212 湖南省 南华大学 综合大学
213 江西省 江西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214 重庆市 重庆交通大学 理工院校
215 山东省 烟台大学 综合大学
216 天津市 天津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2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218 湖北省 长江大学 综合大学
219 上海市 上海海事大学 理工院校 220 江西省 东华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221 山西省 山西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222 甘肃省 甘肃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223 江苏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理工院校
224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225 山东省 济南大学 综合大学
226 重庆市 重庆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227 重庆市 重庆工商大学 财经院校
228 北京市 北京工商大学 财经院校
229 浙江省 杭州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230 山西省 山西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231 江苏省 徐州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232 天津市 天津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233 江西省 南昌航空大学 理工院校
234 陕西省 陕西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235 江西省 华东交通大学 理工院校
236 上海市 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院校
237 湖北省 三峡大学 综合大学
238 江苏省 南通大学 综合大学
239 河北省 石家庄铁道学院 理工院校
240 湖北省 武汉科技学院 理工院校
241 河南省 河南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242 安徽省 安徽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243 辽宁省 沈阳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244 江西省 江西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245 河南省 河南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246 福建省 福建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247 湖南省 湖南科技大学 综合大学
248 河北省 河北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249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工学院 理工院校
250 山东省 青岛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251 辽宁省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理工院校
252 重庆市 重庆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253 辽宁省 大连交通大学 理工院校
254 山西省 太原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255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256 山西省 山西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257 山东省 山东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258 湖南省 湖南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25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260 湖北省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院校
261 重庆市 重庆邮电大学 理工院校
262 贵州省 贵州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263 湖北省 湖北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264 青海省 青海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265 陕西省 西北政法大学 政法院校
266 山东省 青岛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267 山东省 聊城大学 综合大学
268 陕西省 西安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269 云南省 昆明医学院 医药院校
270 陕西省 西安工程大学 理工院校
271 黑龙江省 哈尔滨商业大学 财经院校
272 湖北省 武汉工程大学 理工院校
273 河南省 郑州轻工业学院 理工院校
274 辽宁省 大连大学 综合大学
275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276 吉林省 吉林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277 北京市 国际关系学院 政法院校
278 四川省 西南民族大学 民族院校
279 浙江省 浙江林学院 林业院校
280 四川省 西华大学 综合大学
281 湖北省 武汉工业学院 理工院校
282 云南省 云南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
283 河北省 河北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284 山东省 山东轻工业学院 理工院校
285 浙江省 温州大学 综合大学
286 陕西省 西安石油大学 理工院校
287 山西省 山西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
288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289 浙江省 浙江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290 江苏省 江苏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291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院校
292 吉林省 长春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293 吉林省 东北电力大学 理工院校
294 天津市 中国民航大学 理工院校
295 青海省 青海民族学院 民族院校
296 江苏省 南京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
297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298 北京市 外交学院 语言院校
299 甘肃省 西北民族大学 民族院校
300 海南省 海南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301 辽宁省 沈阳建筑大学 理工院校
302 浙江省 浙江财经学院 财经院校
303 安徽省 辽宁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304 山东省 山东建筑大学 理工院校
305 辽宁省 辽宁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306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大学 综合大学
307 河南省 河南财经学院 财经院校 308 辽宁省 大连水产学院 农业院校
309 北京市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310 广东省 广东商学院 财经院校
311 云南省 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院校
312 河北省 河北经贸大学 财经院校
313 湖北省 湖北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314 福建省 集美大学 综合大学
315 山东省 鲁东大学 综合大学
316 贵州省 贵阳医学院 医药院校
317 湖南省 湖南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318 四川省 西华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
319 陕西省 延安大学 综合大学
320 天津市 天津商业大学 财经院校
321 安徽省 安徽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
322 北京市 北方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323 上海市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理工院校
324 吉林省 北华大学 综合大学
325 浙江省 中国计量学院 理工院校
326 辽宁省 大连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327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医科大学 医药院校
328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民族大学 综合大学
329 辽宁省 沈阳大学 综合大学
330 黑龙江省 佳木斯大学 综合大学
331 北京市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政法院校
332 辽宁省 沈阳化工学院 理工院校
333 云南省 大理学院 综合大学
334 黑龙江省 黑龙江科技学院 理工院校
335 江苏省 徐州医学院 医药院校
336 山东省 山东经济学院 财经院校
337 云南省 西南林学院 林业院校
338 黑龙江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农业院校
339 云南省 云南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340 河南省 中原工学院 理工院校
341 浙江省 绍兴文理学院 师范院校
342 陕西省 西安外国语大学 语言院校
343 辽宁省 渤海大学 综合大学
344 河南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理工院校
345 湖南省 吉首大学 综合大学
346 江苏省 江苏工业学院 理工院校
347 北京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政法院校
348 河南省 河南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349 四川省 泸州医学院 医药院校
350 重庆市 四川外语学院 语言院校
351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医学院 医药院校 352 吉林省 长春中医药大学 医药院校
353 北京市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语言院校
354 辽宁省 辽宁医学院 医药院校
355 山东省 山东财政学院 财经院校
356 吉林省 长春税务学院 财经院校
357 北京市 北京服装学院 理工院校
358 贵州省 贵州民族学院 民族院校
359 贵州省 遵义医学院 医药院校
360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361 广东省 广东海洋大学 农业院校
362 天津市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363 河南省 新乡医学院 医药院校
36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财经大学 财经院校
365 江苏省 南京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366 河北省 石家庄经济学院 财经院校
367 辽宁省 沈阳理工大学 理工院校
368 甘肃省 兰州商学院 财经院校
369 江苏省 苏州科技学院 理工院校
370 安徽省 安徽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371 江苏省 南京审计学院 财经院校
372 江西省 赣南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373 河南省 信阳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374 辽宁省 大连民族学院 民族院校
375 山东省 潍坊医学院 医药院校
376 辽宁省 大连外国语学院 语言院校
377 河北省 河北工程大学 理工院校
378 福建省 福建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379 辽宁省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理工院校
380 四川省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381 安徽省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382 广东省 广东药学院 医药院校
383 贵州省 贵阳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384 陕西省 西藏民族学院 民族院校
385 安徽省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理工院校
386 北京市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理工院校
387 广东省 广东医学院 医药院校
388 贵州省 贵州财经学院 财经院校
389 辽宁省 辽宁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390 河南省 河南科技学院 师范院校
391 山东省 泰山医学院 医药院校
392 陕西省 西安邮电学院 理工院校
393 安徽省 蚌埠医学院 医药院校
394 湖北省 湖北民族学院 民族院校
395 天津市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理工院校 396 上海市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财经院校
397 四川省 乐山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398 广东省 五邑大学 综合大学
399 陕西省 西安财经学院 财经院校
4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塔里木大学 农业院校
401 安徽省 皖南医学院 医药院校
402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工学院 理工院校
403 北京市 北京农学院 农业院校
404 陕西省 陕西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4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北方民族大学 民族院校
406 北京市 北京物资学院 财经院校
407 重庆市 重庆科技学院 理工院校
408 四川省 四川理工学院 理工院校
409 天津市 天津外国语学院 语言院校
410 湖南省 邵阳学院 综合大学
411 山东省 山东工商学院 财经院校
412 山东省 滨州医学院 医药院校
413 四川省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理工院校
414 北京市 北京印刷学院 理工院校
415 湖南省 湖南文理学院 综合大学
416 吉林省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417 安徽省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理工院校
418 河南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财经院校
419 河北省 华北煤炭医学院 医药院校
420 广东省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综合大学
421 甘肃省 甘肃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422 广东省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农业院校
423 海南省 海南医学院 医药院校
424 湖南省 湖南理工学院 理工院校
425 安徽省 合肥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26 广东省 广东金融学院 财经院校
427 四川省 绵阳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28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医学院 医药院校
429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财经学院 财经院校
430 吉林省 吉林化工学院 理工院校
431 浙江省 浙江万里学院 理工院校
432 安徽省 安庆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33 福建省 漳州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34 上海市 上海电力学院 理工院校
435 浙江省 嘉兴学院 综合大学
436 北京市 北京联合大学 综合大学
437 河南省 洛阳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38 湖北省 湖北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39 湖北省 黄冈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40 河北省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理工院校
441 浙江省 浙江海洋学院 农业院校
442 湖南省 湖南城市学院 综合大学
443 湖南省 怀化学院 综合大学
444 江西省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45 甘肃省 天水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46 吉林省 长春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47 浙江省 浙江科技学院 理工院校
448 湖南省 湘南学院 综合大学
449 甘肃省 甘肃政法学院 政法院校
450 江苏省 常熟理工学院 理工院校
451 湖南省 湖南科技学院 综合大学
452 陕西省 宝鸡文理学院 师范院校
453 湖北省 湖北经济学院 财经院校
454 西藏自治区 西藏藏医学院 医药院校
455 广东省 韶关学院 综合大学
456 湖北省 江汉大学 综合大学
457 安徽省 阜阳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58 浙江省 湖州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59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财经学院 财经院校
460 江苏省 金陵科技学院 理工院校
461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62 河北省 华北科技学院 理工院校
463 四川省 川北医学院 医药院校
464 江苏省 淮海工学院 理工院校
465 云南省 红河学院 综合大学
466 江苏省 淮阴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67 河北省 承德医学院 医药院校
468 上海市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理工院校
469 福建省 福建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470 安徽省 皖西学院 师范院校
471 江西省 九江学院 综合大学
472 甘肃省 河西学院 综合大学
473 河北省 廊坊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7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喀什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75 安徽省 黄山学院 综合大学
476 上海市 上海金融学院 财经院校
477 云南省 云南警官学院 政法院校
478 辽宁省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政法院校
479 浙江省 台州学院 综合大学
480 浙江省 宁波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481 广东省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82 江西省 井冈山大学 综合大学
483 江苏省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84 上海市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理工院校
485 广东省 韩山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86 山西省 运城学院 综合大学
487 广东省 肇庆学院 综合大学
488 山西省 山西中医学院 医药院校
489 广东省 湛江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90 河北省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91 河北省 河北北方学院 医药院校
492 山西省 长治医学院 医药院校
493 天津市 天津农学院 农业院校
494 湖南省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综合大学
495 吉林省 吉林医药学院 医药院校
496 陕西省 渭南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497 辽宁省 沈阳医学院 医药院校
498 重庆市 重庆三峡学院 综合大学
499 湖北省 咸宁学院 综合大学
500 山东省 德州学院 综合大学
5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犁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02 湖北省 郧阳医学院 医药院校
5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玉林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04 安徽省 宿州学院 师范院校
505 江苏省 徐州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506 内蒙古自治区 赤峰学院 综合大学
507 四川省 西昌学院 综合大学
508 北京市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理工院校
509 上海市 上海商学院 财经院校
510 陕西省 安康学院 综合大学
511 重庆市 重庆文理学院 综合大学
512 江西省 宜春学院 综合大学
513 上海市 上海电机学院 理工院校
514 湖北省 孝感学院 综合大学
515 陕西省 陕西理工学院 理工院校
516 湖南省 长沙学院 理工院校
517 陕西省 西安医学院 医药院校
518 吉林省 长春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519 辽宁省 辽东学院 财经院校
520 上海市 上海政法学院 政法院校
521 河南省 南阳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22 江苏省 盐城工学院 理工院校
523 湖北省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理工院校
524 陕西省 咸阳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25 江苏省 淮阴工学院 理工院校
526 上海市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财经院校
527 广西壮族自治区 右江民族医学院 医药院校 528 山东省 临沂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29 山西省 忻州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30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医学院 医药院校
531 海南省 琼州学院 综合大学
532 广西壮族自治区 百色学院 综合大学
533 四川省 成都医学院 医药院校
534 云南省 曲靖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35 辽宁省 沈阳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536 四川省 内江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37 黑龙江省 黑龙江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538 江西省 赣南医学院 医药院校
539 陕西省 西安文理学院 综合大学
540 山东省 潍坊学院 综合大学
541 河北省 邯郸学院 师范院校
542 湖南省 衡阳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43 河北省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政法院校
544 北京市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政法院校
545 湖南省 湖南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546 江西省 南昌工程学院 理工院校
547 河南省 商丘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48 北京市 中华女子学院 语言院校
549 江苏省 盐城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50 吉林省 长春大学 综合大学
551 河南省 安阳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52 贵州省 毕节学院 综合大学
553 广东省 广东警官学院 政法院校
554 安徽省 合肥学院 理工院校
555 云南省 楚雄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56 山东省 枣庄学院 综合大学
557 吉林省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农业院校
558 辽宁省 辽宁科技学院 理工院校
559 安徽省 淮南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60 江西省 上饶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61 湖南省 湖南商学院 财经院校
562 福建省 福建警察学院 政法院校
563 吉林省 吉林工商学院 财经院校
564 云南省 玉溪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65 河南省 南阳理工学院 理工院校
566 贵州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67 河北省 防灾科技学院 理工院校
568 吉林省 白城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69 广东省 茂名学院 综合大学
570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池学院 综合大学
571 贵州省 贵阳学院 综合大学 572 吉林省 通化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73 上海市 上海海关学院 财经院校
574 福建省 泉州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75 广东省 嘉应学院 综合大学
576 河北省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政法院校
577 山西省 太原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78 福建省 莆田学院 综合大学
57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学院 综合大学
580 北京市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理工院校
581 江苏省 南京晓庄学院 师范院校
582 河南省 河南城建学院 理工院校
583 湖北省 襄樊学院 综合大学
584 陕西省 榆林学院 师范院校
585 湖南省 湖南工学院 理工院校
586 山东省 泰山学院 综合大学
587 安徽省 巢湖学院 师范院校
588 重庆市 长江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89 四川省 攀枝花学院 综合大学
590 甘肃省 兰州城市学院 综合大学
591 山西省 山西大同大学 综合大学
592 山东省 济宁医学院 医药院校
593 福建省 闽江学院 理工院校
594 北京市 首钢工学院 理工院校
595 河南省 许昌学院 师范院校
596 河北省 石家庄学院 综合大学
597 吉林省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598 四川省 宜宾学院 综合大学
599 江苏省 江苏警官学院 政法院校
600 四川省 四川文理学院 综合大学
601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602 河南省 洛阳理工学院 理工院校
603 甘肃省 陇东学院 师范院校
604 黑龙江省 黑河学院 综合大学
605 云南省 昆明学院 综合大学
606 安徽省 鞍山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
607 广东省 东莞理工学院 理工院校
608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贺州学院 综合大学
第五篇: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17)
人大国发院发布《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17)》
现在,全国各界从上到下都已经认识到了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以及如何评价新型政商关系。在当前的体制下,一个缺乏评价和考核体系的政策,很难实现真正的落地。因此,建立科学、客观和公正的政商关系评价体系,才是改善营商环境的当务之急。
作者 | 聂辉华韩冬临马亮张楠迪扬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关系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运动和近期发生的企业家网络陈情事件,表明如何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成为当前的紧迫问题。2018年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借鉴国际经验,抓紧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关系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结合国内外政商关系的理论文献和评价实践,创新性地从“亲”、“清”两个方面入手,创建了一套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评价体系。然后,人大国发院课题组综合采集公开数据、调查数据和网络数据,对中国285个城市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进行排名,并发布了国内第一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
人大国发院政商关系评价报告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全国285个城市中,东莞市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第一。前十名分别为:东莞、深圳、上海、北京、广州、金华、苏州、温州、邢台、长沙。除了直辖市北京,前十名的城市几乎都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只有邢台是唯一的华北城市。(2)按省份比较,上海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一,北京其次,浙江省在各省中排名第一。此外,河北、天津、福建、海南、江苏、广东、山东居前十名。(3)从各大区域来看,华东地区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表现最佳,其次是华北、华南,上述三地都优于平均水平。相对来说,西南、西北地区的表现落后。(4)从行政级别来看,总体上城市的行政级别越高,政商关系越健康。(5)从收入上看,政商关系越是健康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6)在亲近指数方
面,排名前十的城市为:东莞、深圳、上海、苏州、长沙、合肥、金华、广州、福州、邢台。政商亲近关系整体呈现为沿海高于内陆的局面。按省份比较,上海、北京和海南位居前三,广西、新疆和云南殿后。经济发展程度与省级政商关系亲近程度正相关。(7)在清白指数方面,排名前10名的城市是:北京、温州、潍坊、鞍山、广州、台州、聊城、杭州、石家庄、成都。东部沿海城市的清白指数明显高于内陆地区。按省份比较,北京、上海和浙江位居前三,青海、河南和西藏排列末位。从经济水平来看,省内清白指数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是线性关系。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评估结果,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做好“减法”,加强对各地推行“简政减税减费”政策的监督力度。当前经济下行的趋势仍未遏制,企业税费负担普遍反映较重。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中央政府可自上而下加强各地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的行政监督。(2)做好“加法”,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提升行政透明度和效率。政府部门应该树立一个理念: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对于一些交通不便、路途偏远的地区来说,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务效率,可以充分利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3)加强试点,通过“小环境”影响“大环境”。中央应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一些改革试验区的方式进行试点,努力打造小环境,再将小环境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大环境,最终促成大环境改变。(4)推进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第三方评估,通过外力反推地方政府改善营商环境。建议中央将专业人士的第三方评价引入地方政府营商环境的考评之中,这样既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又能促使地方政府直接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5)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向大城市倾斜,努力减少区域内部的政商关系不平衡状态。建议中央逐步淡化城市行政级别的差异,逐步取消城市的行政级别,让市场更多地发挥各类资源的配置作用。(6)长远来看,经济发展是改善政商关系的根本途径之一。
一、引言
1.1 政商关系有多重要?
几年前有一句话特别流行,“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红顶商人”胡雪岩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一方面反映了商人们对政治关联的向往,另一
方面也反映了商人们对政治权力的复杂心态。实际上,一个商人一旦做大,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政商关系问题。在中国,为什么政商关系如此重要? 第一,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重构政商关系的过程。在商品经济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或者具体地说官员和商人的关系。我们将这种关系称之为“政企关系”或者“政商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有问题就找市长;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有问题就找市场;在转型经济时代,企业既要找市场,又要找市长。中国仍然是一个转型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因此对于企业和商人来说,政企关系尤其重要,比发达国家重要得多。
第二,改善政商关系才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2016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出现“断崖式下滑”,东北三省实际GDP增长率落在全国最后四名,至今仍然没有大的起色。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甚至引发了争议,但是多数人都同意,东北地区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营商环境恶化。
第三,政商关系影响官员和商人的切身利益。在官员与商人的交往过程中,不管是官员还是商人,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政商关系,轻则身败名裂,重则身陷囹圄。我们统计过1994-2016年2800多个副厅以上的贪腐案例,发现90%的贪腐官员都与官商勾结有关。根据公开的裁判文书估计,每一个被抓的官员平均会收取10位企业家的财物。从2012年底开始,新一届中共领导发起了一场力度、广度和深度空前的反腐败运动。反腐运动净化了政治生态,遏制了扭曲的政商关系,与此同时反腐运动也制造了一种寒蝉效应,使政商关系更加微妙和充满风险。
1.2 如何建立和评价新型政商关系?
不可否认,过去的政商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不健康和不合理的状态。然而,在一些地区,反腐运动又迫使政商关系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过去的官员和商人“勾肩搭背”到当前的官员对商人“退避三舍”。以东南沿海某个发达省为例。2010年省委主要领导走访企业的次数是23次,2011年是38次,2012年是40次,2013年是15次,2014年是19次。伴随反腐败运动不断深入,连省委领导都不敢随意“亲近”企业。而这还是沿海发达地区,更何况中西部地
区呢?2015年5月,亚洲首富王健林在接受《新京报》访谈时就说,“中国的政商关系这门学问应该比博士后还高呢,可惜高校没有教这门课。”
政商关系如此重要,又如此复杂,最高领导不得不亲自“破题”。2016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时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亲”、“清”两个字。这一谈话精神从此成为现阶段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指南针和方向盘,此后中央多次发布关于营商环境的文件,自上而下推进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
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发布,要求地方政府尊重契约精神。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涉及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企业家创新权益、企业家自主经营权,强化企业家公平竞争权益保障,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等多项重要内容。
2018年1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以简政减税减费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二是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三是借鉴国际经验,抓紧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逐步在全国推行。
2018年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将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作为工作重点,表明中央政府在推进“亲”“清”政商关系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在现行体制下,没有评价体系,就无法进行考核,没有考核压力,就难以推进新型政商关系的落地。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关系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需求,借鉴国内外关于营商环境和政企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构建了基于“亲”、“清”两个方面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评价体系,然后利用政府统计年鉴以及网页爬虫技术抓取的各类公开数据,对中国285个城市的政商关系进行评价,形成了中国第一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
需要说明的是,“营商环境”是反映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综合指标,包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政府服务、文化传统、法治水平、产业配套等五花
八门的变量。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由于其范围广泛,难以直接测度,因此本报告聚焦于政商关系,从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政府与企业的廉洁关系这两个方面切入,既能抓住重点,又具有可操作性和丰富的政策含义。毕竟,一个地方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在短期内是不可改变的,而产业配套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政府为企业提供多少服务,政府如何与企业保持廉洁的关系,这些都是内生变量,是政府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
二、中国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行榜 2.1 本报告的特色
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是这方面的评价体系还不太完善。在营商环境的评价方面,最负盛名的当属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该报告从2003年开始发布,主要关注政府监管效率、营商便捷度等方面的情况,侧重于客观衡量营商环境,而对政府廉洁方面的关注不够。类似地,经合组织(OECD)、经济学人信息部(EIU)、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等都发布了类似的国别营商环境排行榜。
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团队开始评价城市层面的营商环境。例如,国民经济研究所樊纲团队发布的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王小鲁等,2013)、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团队的城市竞争力报告(倪鹏飞等,201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连氏中国城市服务型政府指数、中山大学的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评价、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这些评价的侧重点是城市政府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质量,而且侧重点是公民而非企业。此外,一些研究团队针对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某项具体内容进行评价。例如,政府廉洁度(中山大学)、电子政务和移动政务(清华大学、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中山大学)、政府透明度(中国社科院、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
从国内外评价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指标体系来看,尽管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对中国各个城市的营商环境仍然缺乏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评价体系。相对来说,本报告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特色。
第一,在研究框架上,本报告是第一份从“亲”和“清”两个方面对新型政商关系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报告。我们从习近平阐明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入手,并
对政商关系的两个维度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形成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把握政商关系提供了经验依据。已有的营商环境报告(例如世界银行报告)往往侧重于政府服务,而对政府廉洁缺乏评价,实际上政府廉洁才是制约营商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在研究对象上,本报告是国内第一份专门关于政商关系的城市排行榜。国际上的营商环境排行榜通常以国家为单位,难以反映一国之内各个地区和城市的差别,对国内投资者、政府和研究者用处有限。一些国内的评价报告虽然也是以城市为单位,但并未聚焦于政商关系,而是侧重于某个方面的指标,例如政府服务或者廉洁程度。因此,本报告为更加微观和深入地探究中国内部不同地区和城市之间的营商环境差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三,在数据来源上,本报告综合使用了官方数据、网络数据和企业调查数据。在博采众长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报告不仅独创性地利用大数据和网络爬虫技术抓取政商关系的关键指标(例如领导人视察、腐败指数),援引其他研究对政商关系具体领域的评价结果,并且利用某个国内知名企业在各地分部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总之,在数据来源方面,我们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结合,公开数据和独立数据结合,主观数据和客观数据结合。
2.2 政商关系健康指数的指标体系
政商关系反映了营商环境的关键内涵,而对其加以评价则应认识到政商关系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在理论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都对政商关系或政企关系进行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概括来说,政商关系的相关理论包括规制俘获理论、寻租或腐败理论、政治关联理论、地方政府公司化理论、软预算约束理论、政企合谋理论等。但是,影响力最大的概念框架仍然是鲍瑞嘉(Richard Baum)和舍甫琴柯(Alexei Shevchenko)在1999年提出的二维框架。他们根据地方政府是否深度干预企业经营(亲近程度)和对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促进作用(经济绩效)这两个维度,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企业家型、发展型、侍从型和掠夺型。按照这个框架,如果政府直接经营企业,并且促进了经济增长,那么政商关系就是企业家型;如果政府通过营造
良好的环境招商引资,并且促进经济增长,那么政商关系就是发展型。企业家型和发展型政商关系反映了经济增长较快的日本、新加坡等东亚经济体以及中国的情况,但是上述框架没有讨论政府廉洁问题。
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从而为评价政商关系指明了方向。他指出,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因此,从“亲”“清”两个维度评价新型政商关系,不仅在理论上与已有文献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这两个维度抓住了转型时期中国政企关系的根本特征。基于上述考虑,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报告从“亲”“清”两个维度评价新型政商关系,并分别对两个维度进行细分和具体化(见表1)。我们有两个方面指标:亲、清。在“亲”方面,我们主要关注政府的亲商政策,这主要反映了李克强指出的“要以简政减税减费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们重点关注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政府对企业的关心、政府为企业提供的各类服务、政府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在“清”方面,我们有两个一级指标:政府廉洁和政府透明。所谓“清”,即意味着政府对企业的信息公开,以及政府对企业的廉洁奉公。以下介绍两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以及各个变量的确切含义和选择理由,并通过统计分析说明指标的合理性。由于本报告是对2017年各城市的政商关系进行评价,因此所有数据均为2016年的数据,这也是大部分指标可获取的最新数据。
首先,在“政府对企业的关心”方面,主要从市领导考察和座谈两个方面加以衡量,即市领导(市长、市委书记)当年到企业公开视察的次数以及与企业家座谈的次数两个二级指标。该指标的数据来自各地的城市党报,通过课题组自编的爬虫程序抓取并人工筛查而获得。
在“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方面,主要从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市场中介和电子政务等四个方面加以衡量,它们反映了“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主要内容,也是城市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关键领域。
在基础设施方面,主要从城市道路和高速铁路两个方面加以衡量,因为这是企业营商的关键通勤和物流通道。在道路方面,我们使用道路面积占辖区面积的比例来衡量,数据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道路长度与道路面积的相关系数达到0.98,因此选取道路面积作为评价指标。其次,我们使用高铁经过城市的班次来衡量高铁密度,数据来自12306网站的网络搜索。其中,所有火车班次和高铁经过班次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所以取高铁作为评价指标。只有设立高铁站的,才有高铁班次经过,所以如果市级无高铁站则该项得分为0。
在金融服务方面,我们包括三项指标,分别是年末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金融业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银行网点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数据来自百度地图的搜索结果。由于是对城市进行排名,所以选择总人口作为标准化指标,而没有使用城区人口。
在市场中介方面,我们使用律师和会计师两个方面的指标,二者是市场中介的核心要素。由于在市场中介方面只有事务所数据,没有从业人数的数据,所以我们使用事务所数据。我们使用律师事务所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和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二者数据均来自百度地图的搜索结果。
在电子政务效率方面,我们重点关注政府网站和移动政务两个维度。其中,政府网站在线服务事项和效率的数据来自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从各类在线服务的事项数量和通达效率进行了综合测评。移动政府服务效率也来自该报告,主要反映各地政府的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提供的在线服务情况。
在企业的税费负担方面,共有两个三级指标,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以及本年应交增值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数据均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企业的税负使用的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所以将分母设为其工业总产值,并设定两个指标来反映企业税负。在政商关系“清白”指数的指标设计方面,我们重点关注政府廉洁和政府透明两个维度。在“政府廉洁度”方面,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加以衡量。一是被查处的所有官员数量占该市国家工作人员数的比重,数据来自中央和各省市纪委网站。二是百度腐败指数,即腐败新闻条数占新闻总条数的比重,数据来自网络爬虫搜索。被查处的腐败官员越多,或者腐败新闻越多,表示当地腐败程度越高或者廉洁程度越低。
在“政府透明度”方面,我们从两个指标加以考虑。一是行政信息公开,指各类网上办事程序的公开程度,数据来自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二是财政透明度,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表的财政透明度指数。在清白方面,我们还考虑了政府诚信度,即该市人民法院的行政案件判决书数量占公共管理人数的比重,数据来自中国裁判文书网。由于同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低,且争议性较大,所以暂时删除。
在上述指标确定以后,我们通过专家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考虑到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运动使“清”的问题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解决,目前至关重要的是破解“亲”的问题,因此我们将“亲”和“清”两个方面指标的权重分别设为60%和40%。其次,在“亲”的方面,我们认为加强各类政府服务是关键所在,所以将其权重设定为40%,其他两个维度分别为10%。在“清”的方面,由于政府廉洁的测量误差和争议性较大,所以将其指标设为10%,而政府透明为30%。最后,在所有三级指标的权重方面,我们均采取等权重的做法。以下为指标处理和数据加总的具体过程。
第一步,对所有逆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即用1除以原指标。除了企业税收负担、政府廉洁这两个一级指标外,其余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因此我们对企业税收负担、政府廉洁下设的三个三级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
第二步,对所有三级指标进行标准化,使其成为均值为0和方差为1的标准化指标。处理公式如下。其中,X为初始值,为样本均值,SD为样本标准差。
第三步,对各个二级指标下设的三级指标进行简单平均,形成二级指标的得分,并再次对二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对于二级指标下设的三级指标存在缺失的情况,则将缺失值忽略不计,而仅计算不存在缺失的三级指标。
第四步,按照设定的权重将二级指标进行合并,形成一级指标。对于一级指标下设的二级指标存在缺失的情况,则将缺失值忽略不计,而仅计算不存在缺失的二级指标。
第五步,对一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再按照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加权加总,产生“亲近”和“清白”两个方面指标得分。若有两项及以上一级指标存在缺失值的情况,该城市不计入最终的排名。将两个分项指标按照上述权重加总,就得到最终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
为便于解读,对于总指数和分项指数均进行了正常化处理,即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转换。其中,X为初始值,Min和Max分别为该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Y为最终值。据此获得的指数得分介于0分到100分之间。
来源:聂辉华、韩冬临、马亮、张楠迪扬,2018,《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17)》,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关系研究中心报告。
2.3 中国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的指标体系,我们对中国各个城市进行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本报告涵盖的285个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不包括自治州、盟、地区和县级市。首先,我们根据各个城市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得分,绘制了全国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地图(图1)。图1中,颜色越深的地方表示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得分越高,即政商关系越是健康。直观上,东南沿海的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最高,西北地区最低。
图1 全国各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地图
然后,我们根据各个城市的政商健康指数,对所有城市进行排名。表2展示了前20名的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在全国各城市中,东莞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第一,前十名分别为:东莞、深圳、上海、北京、广州、金华、苏州、温州、邢台、长沙。除了直辖市北京,前十名的城市几乎都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只有邢台是唯一的华北城市。在前20名城市中,绝大多数城市也是沿海城市,只有沧州、郑州和西安等其它地区城市跻身其中。按省份归属,浙江省表现最为亮眼,其所属城市有5个(金华、温州、杭州、嘉兴、台州),遥遥领先于其它省份。
接着,我们根据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得分,分区间列举了第21-285名的城市(表3)。我们将在本报告出版时公布285个城市的政商关系健康总指数、亲近方面指数和清白方面指数。这些数据将缓解目前学术界缺乏城市级别的制度质量和营商环境数据的困境问题。
来源:聂辉华、韩冬临、马亮、张楠迪扬,2018,《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17)》,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关系研究中心报告。
2.4 政商关系健康指数的特点和规律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对所有城市的得分进行分析。
(1)按省份比较
我们首先计算了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份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图2)。省份政商关系指数根据省内各市政商关系指数的平均分计算,其中直辖市的省份政商关系指数等于城市政商关系指数。上海在全国排名第一,北京其次,浙江省在各省中排名第一。此外,河北、天津、福建、海南、江苏、广东、山东居前十名。除北京、天津外,河北成为进入前十名的唯一华北省份。
图2 各省政商关系指数排名
(2)按区域比较
从各大区域来看(表4),华东地区的表现最佳,其次是华北、华南,上述三地都优于平均水平。相对来说,西南、西北地区的表现落后。
来源:聂辉华、韩冬临、马亮、张楠迪扬,2018,《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17)》,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关系研究中心报告。
(3)按级别比较
从城市的行政级别和政商关系健康指数的关系来看,总体上城市的行政级别越高,政商关系越健康(表5)。而且无论是亲近指数还是清白指数,也都遵循行政级别越高表现越好的规律。为什么级别越高的城市政商关系越是健康呢?因为级别越高的城市,政府的行政权限越大,优惠政策越多,吸引的人才越多,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也越高(江艇等,2017)。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推动政府为企业提供更多服务以及约束政府成为一个廉洁政府。
来源:聂辉华、韩冬临、马亮、张楠迪扬,2018,《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17)》,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关系研究中心报告。
(4)按收入比较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政商关系越是健康的地方,是不是经济水平越高的地方?事实基本如此。我们利用Stata软件做了一个二维散点图(图3)。在图3中,横轴是表示收入的人均GDP对数,纵轴是各城市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
拟合线的位置表明,政商关系健康指数与人均GDP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3,p<0.01)。这一规律与前面的区域分析和级别分析基本一致。这说明,一个地方通过发展经济,可以改善营商环境;反过来,改善了营商环境,又推动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是互为因果的。
图3 政商关系健康指数与人均GDP
三、中国城市政商关系亲近指数和清白指数分析
3.1 亲近指数排名分析 3.1.1 亲近指数前20名
在政商关系健康指数的总体分析之后,我们接下来针对“亲近”指数和“清白”指数两个方面指数进行分析。首先,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我们列举了亲近指数排名前20名的城市,它们包括:东莞、深圳、上海、苏州、长沙、合肥、金华、广州、福州、邢台、北京、珠海、成都、汕尾、西安、沧州、郑州、温州、呼伦贝尔、杭州。其中,东莞排名第1,深圳第2。直辖市中上海排名第3,北京排名第11,天津、重庆未能跻身前20名。中部城市长沙跃居第5,华北地区邢台位列第10。
3.1.2 全国亲近指数城市地图
为了更直观地判断全国各城市亲近指数的分布,我们绘制了一个亲近指数地图(图4)。从图4可以看出,除了右上角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之外,亲近指数高的城市几乎都分布在中国地图的右下方。有趣的是,中国各城市亲近指数的分布与历史上著名的“胡焕庸线”高度重合!这说明,人口越多的城市,经济越是繁荣,市场竞争越是激烈,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越是到位。反之,人口越少,市场经济就越是缺乏规模经济,而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也同样缺乏规模经济。经济学家的分析表明,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法治、教育等正
式制度均有很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只有人口达到一定门槛之后才能体现其持续优势(Dixit,2003)。因此,在人口较少、经济活动较少的传统中国或落后地区,习俗、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此时需要巨大初始投入的正式制度难以体现优势。然而,一旦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正式制度的优越性就开始凸显,并且具有边际成本递减的特征。简单地说,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法治和民主就越是容易建立。
图4 全国各城市政商关系亲近指数地图
3.1.3 亲近指数排名的特点和规律
(1)按区域来看,沿海高于内陆。政商亲近关系整体呈现为沿海高于内陆的局面。华东、华北、华南三个沿海区域政府与企业亲近关系程度高于总体水平。东北及华中、西南和西北三个内陆地区低于总体水平,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南内陆地区差异较为显著。华东地区政商亲近关系处于全国最优,这得益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份在政府对企业的关心、政府对企业提供服务以及企业税负综合表现方面优于其他地区的整体情况。特别
是,浙江、江苏在政务服务供给、行政体制改革、市场中介培育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北京在政商亲近关系上表现较为出色,拉高了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整体水平,使得华北总体表现略胜于华南。东北与华中地区政府与企业的亲近程度比较接近,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略高于华中。这说明东北三省,及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省份在提升政府对企业关心程度、服务质量、减轻企业负担方面进步空间较大。西南与西北地区的亲近指数显著落后于全国水平。近年来重庆、四川、贵州个别城市在推动政务服务改革上存在创新,但区域整体水平偏低。由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组成的西北片区目前政商亲近指数处于末位。
图 5 各大区政商关系亲近指数比较
(2)按省份来看,上海、北京和海南位居前三,广西、新疆和云南殿后。我们将各省样本城市的亲近指数进行简单的平均,得到每个省的亲近指数。图6显示,上海政商亲近指数在各省级区域中高居榜首,显著领先于第一梯队中其他省份。北京、海南、青海、浙江依次呈整齐梯队,北京各方面表现均比较出色且平均。海南近年来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显著成绩,提升了政商亲近程度;浙江“最多跑一次”、“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等改革稳步改善了政商关系。青海省地级市以上城市仅有两个,首府西宁整体水平较高,因此拉高了省
级亲近指数。广东省内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存在显著差异,拉低了省级水平。云南、新疆、广西、重庆、陕西、甘肃、黑龙江、宁夏、四川、山西、河南、湖南、西藏、贵州、山东16省政商亲近水平低于中位数。这些省份多为西南、西北、华中省份。山东是此区间唯一的华东省份。从数据上看,这主要由于山东省对企业的关心与服务低于各省均值。山东政府对企业关心的均值为23.04,低于各省均值25.2;山东政府对企业服务的均值为24.83,低于各省均值27.5。相反,山东省在企业负担上略高于均值。
图6 各省亲近指数均值及标准差
(3)从省内差异来看,广东省内亲近指数差异最大,浙江省内亲近指数很平均。省内差异用省内各市亲近指数的标准差测量。标准差越高,省内各市政商亲近程度差异越大。广东在发达地区(人均GDP一万美元右侧)各省中的政商关系亲近程度差异最大。这表明广东省内政商远近亲疏关系异质性高,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江苏、浙江省内差异较小。结合亲近指数综合排名,浙江是发达省份政商亲近程度较高、较均等的省份。(4)从经济水平来看,经济发展程度与省级政商关系亲近程度正相关。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省级政商关系亲近程度越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省内亲近程度差异越大(图7)。这提示着下一阶段发达地区改善政商关系应朝着亲近关系均等化的方向发展。
图7 省内经济差异与亲近指数差异
(5)从行政级别来看,城市行政级别与政商关系亲近指数显著正相关。城市级别越高,政商亲近指数越高。各省省会城市政商亲近指数整体水平高于省内其他城市。这说明省会城市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有效发挥了引领作用。总体上,直辖市与副省级城市亲近指数比较接近,分别为51.1和51.3;非副省级省会城市亲近指数为44.3,地级市亲近指数26明显低于其他三类城市。3.1.4 亲近指数的一级指标分析(1)政府对企业的关心
西南、华中、东北等内陆省份政府对企业的关心程度整体位居全国前列,比如葫芦岛、长春、绵阳等城市。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中,上海、深圳、佛山政府对企业关心程度较高。浙江、江苏、北京、天津政府对企业关心程度较弱。一方面这是由于发达地区市场程度高,政府更似“小政府”,主要利用政策工具、市场机制调节政商关系;另一方面,北京、天津等城市政府对企业在基础设施、市场中介等服务的供给程度较高,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关心相对较弱。西南、华中、东北地区的政商亲近程度整体水平较低,政府对企业关心程度明显优于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以及企业负担减免程度,这很可能表明这些地区的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形式多于内容。(2)政府对企业的服务
华东、华南沿海地区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水平较高。浙江、江苏、广东、海南位居前列。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以及东莞、深圳、长沙政府对企业的服务皆位于全国前列。其中东莞政府对企业的服务高居榜首,这部分解释了东莞产业转型的成功原因。长沙的上榜某种程度上是中部城市政务服务实质性改善的信号。整体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对企业服务显著正相关(r=0.467,p<0.01)。(3)企业的税费负担
西北、西南地区企业负担整体较小,宁夏、青海、甘肃、广西等省份排在全国前列,其中中卫、西宁、定西、张掖、白色等城市企业负担较小。辽源、伊春等部分东北城市企业负担较小。这主要由于内陆城市政府的税收返还、各类奖励等力度较大。这些城市工业总产业值相对较低,政府多采取补贴政策降低企业负担。东南沿海地区,汕尾、舟山、宁德、苏州、东莞企业负担较小,这些企业工业总产值相对较高,政府主要通过支持政策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3.2 清白指数排名分析 3.2.1 清白指数前20名
然后,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我们针对清白方面指数进行分析。在清白指数上,排名前20名的城市是:北京、温州、潍坊、鞍山、广州、台州、聊城、杭州、石家庄、成都、沧州、本溪、上海、邢台、贺州、深圳、嘉兴、太原、鄂州、威海。其中,首都北京排名第1,不愧是“首善之都”,政府透明度和廉洁度综合排名为全国第一。在清白指数前十名的城市中,浙江省占据了三个城市:温州、台州和杭州。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进入前20名,而直辖市天津、重庆依然未能进入前20名。前20名城市中,河北和山东入选城市仅次于浙江。
3.2.2 全国清白指数城市地图
我们根据各城市政商关系清白指数得分,绘制了全国清白指数城市地图(图8)。颜色越深的地区,表示政商关系清白指数得分越高,即越是清白。直观上看,一条右下方的斜线将城市清白地图分为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不过这条折线的位置高于“胡焕庸线”。相对于亲近指数城市地图,清白指数的分布不那么依赖于人口和地理位置,经济不太发达的华北局部地区、西北局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在清白得分方面表现尚可,其清白指数在全国城市中的相对位置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位置。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廉洁度。透明度的关系不是特别强的话,这就意味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有可能在清白方面表现较好。
图8 全国各城市政商关系清白指数地图
3.2.3 清白指数排名的特点和规律
“清白”指数主要分析各个城市在政府廉洁度和政府透明度两个一级指标上的表现。通过分析排名的结果,我们总结了以下特点和规律。
(1)按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城市的清白指数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城市的清白指数明显高于华中、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图9显示的是分区的政商关系清白指数,其中华东地区的得分最高,为65.99,其次为华南(61.84)和华北(61.11),而华中地区的得分最低(49.93),其次是东北地区(55.07)。西南和西北处于中间,并且差别不大,分别为57.05和57.17。事实上,在清白指数排名前20的城市中,华东地区有8个城市(温州、潍坊、台州、聊城、杭州、上海、嘉兴、威海),华北地区有5个城市(北京、石家庄、沧州、邢台、太原),华南有3个城市(广州、深圳、贺州),华中有1个城市(鄂州),西南有1个城市(成都),东北有2个城市(鞍山、本溪)。无论是均值还是前20名的城市,华东地区明显超过其他地区。华东地区排名靠前的原因,一方面是华东地区的城市数量高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也是华东地区自身在简政放权、反腐败制度建设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图9 各大区政商关系清白指数比较
(2)按省份来看,北京、上海和浙江位居前三,青海、河南和西藏排列末位。与亲近指数排名相比,前两名类似,但后几名均不相同,这也说明亲近和清白是有差异的。图10提供了各省样本城市清白指数得分均值以及省内标准差。北京排名最高(100分),其次是上海市(85.09)。浙江省各个城市的均值为80.24,名列各省首位,然后是天津市(77.28)、海南(77.01)、河北(72.52)、山东(67.9)、陕西(64.67)、广西(63.69)和江苏(63.51)。在前20名中,浙江省有4个城市进入;在20-50名中,浙江省有6个城市进入,远高于其他省份。
图10 各省清白指数均值及标准差
(3)从省内差异来看,差异最大的是青海、湖北、宁夏等省份,差异较小的是海南、江苏、陕西等省份。在图10中,省内清白指数的标准差越大,表示该省各个城市之间的清白指数差异越大。例如,青海省的西宁市的清白指数
为70分,排名处于第二段位,相对靠前;而同一省份的海东排名靠后。海南共有2个城市参加排名,最高的三亚和海口都处于第二段位中,是除直辖市外省内城市排名最为均匀的省份。当然海南的相对均匀与海南只有2个地级市参与排名有关。同时,江苏省的省内各个城市之间排名也较为均匀,仅次于海南。
(4)从经济水平来看,省内清白指数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这一点与亲近指数的排名不同。图11是各省人均GDP的标准差与政商关系清白指数标准差的散点图。其中X轴是各省2016年的人均GDP标准差,Y轴是各省政商关系清白指数的标准差。该图显示,各省城市之间的人均GDP差异与各省城市之间清白指数的差异并不是线性的关系。相对而言,广东、海南、江苏、内蒙古等省份的清白指数差异小于人均GDP的差异,而青海、湖北、宁夏等省份的清白指数差异大于人均GDP的差异。
图 11省内经济差异与清白指数差异
(5)从行政级别和位势来看,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清白指数也越高,但一些三四线城市在清白方面也表现不差。具体而言,直辖市的清白指数均值为80.23,副省级城市为67.53,省会城市为65.66,而地级市为57.33,呈现明显的梯级分布。行政级别高的城市在排名中靠前,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资源较多,有能力也有动力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和预算公开。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大城市新闻信息更多,公务员也更多,如果按照比例计算廉洁程度,具有一定的优势。“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都处于清白排名的前列,二线城市中,成都和杭州排名也相对靠前。但也有不少中小城市在排名中靠前,例如温州、台州、潍坊、聊城、沧州等城市。虽然这些城市规模不大,级别也较低,但是在清白指数排名中仍然处于前列。这说明中央提出的“清白”这一要求,各地只要认真落实,都有能力完成。
3.2.4 清白指数的一级指标分析(1)政府廉洁度
测量清白方面指标的一级指标包括政府廉洁度和政府透明度,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弱。其中政府廉洁度由2个指标构成:被查处的各级政府官员占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比例,和该地腐败新闻占所有新闻条数的比例。两个指标的数值越大,即比例越高,则该地区政府廉洁度越低。整体而言,在政府廉洁度这一指标中,廉洁程度最高的城市为鄂州、邢台、潍坊、聊城、石家庄、榆林、巴彦淖尔、北京、沧州、邯郸、济宁、周口、盘锦、龙岩、昌都、通辽、滨州、克拉玛依。因此,在政府廉洁度这一指标中,中小城市排名相对靠前,河北和山东的城市上榜较多。
(2)政府透明度
政府透明度由两个指标构成:信息公开和财政透明度。信息公开的排名中,最高的几个城市集中在浙江省(金华、舟山、温州、台州、衢州和丽水等),其他的分布则较为分散,包括福州、柳州、镇江、成都、广州和深圳。财政透明度方面,东部沿海城市得分较高,并且大城市明显高于中小城市。排名靠前的包括北京、广州、上海、珠海、杭州、天津、清远、成都、武汉等城市。与政府信息公开类似,财政透明度的指标中,排名靠前的城市集中在浙江省(杭州、温州、宁波和嘉兴)、广东省(广州和清远)和福建省(龙岩和厦门)。在政府透明度一级指标中,排名较高的城市为广州、温州、成都、杭州、上海、金华、嘉兴、北京、威海、台州、深圳、三亚、鞍山、福州、清远、承德、崇左。
(3)城市对比分析
不少城市在政府廉洁度和透明度两个一级指标中表现欠佳。如果从二级指标入手进行分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城市廉洁度排名中,有的城市公务员队伍规模并不大,但是在2016年查处了大量的腐败官员,导致廉洁度排名靠后。例如,韶关在2016年查处了30名领导干部,镇江则查处了27名,酒泉查处了26名,而这些地级市公务员整体规模并不大。因此从比例看,这些城市的廉洁度排名相对落后。同样,中小城市发生的舆情事件往往会导致腐败新闻的数目剧增,导致在该项排名中靠后。例如广西南宁、桂林在2016年具有较多的腐败新闻,导致排名相对靠后。
在透明度的排名中,浙江省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这与浙江省这几年展开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关。浙江省在国内率先推进以“四张清单一张网”(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为主要抓手的简政放权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发挥活力。另一方面,浙江省政
府于2014年6月25日开通政务服务网,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数据开放、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在“四张清单一张网”的基础上,2016年底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这些改革降低了企业的市场运行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4.1 主要结论
现在,全国各界从上到下都已经认识到了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以及如何评价新型政商关系。在当前的体制下,一个缺乏评价和考核体系的政策,很难实现真正的落地。因此,建立科学、客观和公正的政商关系评价体系,才是改善营商环境的当务之急。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关系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直面现实问题,结合国内外政商关系的理论文献和评价实践,创新性地从“亲”、“清”两个方面入手,创建了一套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评价体系。然后,人大国发院课题组综合采集公开数据、调查数据和网络数据,对中国285个城市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进行排名。这将是国内第一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
我们的主要发现如下:
(1)在全国285个城市中,东莞市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第一。前十名分别为:东莞、深圳、上海、北京、广州、金华、苏州、温州、邢台、长沙。除了直辖市北京,前十名的城市几乎都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只有邢台是唯一的华北城市。
(2)按省份比较,上海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一,北京其次,浙江省在各省中排名第一。此外,河北、天津、福建、海南、江苏、广东、山东居前十名。除北京、天津外,河北成为进入前十名的唯一华北省份。
(3)从各大区域来看,华东地区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表现最佳,其次是华北、华南,上述三地都优于平均水平。相对来说,西南、西北地区的表现落后。
(4)从行政级别来看,城市的行政级别越高,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得分越高。(5)从经济水平来看,政商关系越是健康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6)在亲近指数方面,排名前十的城市为:东莞、深圳、上海、苏州、长沙、合肥、金华、广州、福州、邢台。政商亲近关系整体呈现为沿海高于内陆的局面,上海、北京和海南位居前三,广西、新疆和云南殿后。从经济水平来看,经济发展程度与省级政商关系亲近程度正相关。
(7)在清白指数上,排名前10名的城市是:北京、温州、潍坊、鞍山、广州、台州、聊城、杭州、石家庄、成都。东部沿海城市的清白指数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北京、上海和浙江位居前三,青海、河南和西藏排列末位。从经济水平来看,省内清白指数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这一点与亲近指数的排名不同。
4.2 政策建议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评估结果,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做好“减法”,加强对各地推行“简政减税减费”政策的监督力度。当前经济下行的趋势仍未遏制,企业税费负担普遍反映较重。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中央政府可自上而下加强各地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的行政监督。在我们的政商关系评价体系中,简政减税会产生两方面的正面效应,一是加快了政府为企
业提供服务的速度和效率,二是减轻了企业的税费负担。这些“减法”有利于切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贯彻实施。浙江省在政商关系健康指数中排名位于各省前列,就是因为在“减法”上有所创新。
第二,做好“加法”,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提升行政透明度和效率。当今的世界是互联网的世界,通过互联网+可以明显提高办事效率,并且增强透明度,减少腐败程度,因此政府服务应与时俱进。除了保密业务,原则上政府应将所有能公开上网的业务全部上网。政府部门应该树立一个理念: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其实缩小了地区之间的经济鸿沟。因此,对于一些交通不便、路途偏远的地区来说,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务效率,可以充分利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意义更加重大。
第三,加强试点,通过“小环境”影响“大环境”。一个地方的政商关系或营商环境受到本地资源禀赋、经济水平、文化传统和法治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往往难以改变。在大环境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中央应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一些改革试验区的方式进行试点,努力打造小环境,再将小环境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大环境,最终促成大环境改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东北一些地区通过设立投资审批局,将多个部门的审批权限集中到一个部门,加快了审批流程,提高了政务效率。另一些地方设立“软环境办公室”(软办)。政府部门如果要去企业进行各类检查,必须先找“软办”批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企业的骚扰。
第四,推进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的第三方评估,通过外力反推地方政府改善营商环境。国际组织进行国别营商环境评估时,问卷和访谈的对象通常是当地的商人和律师,因为这些专业人士对本地营商环境关系最为密切,也最有发
言权。我们建议中央将专业人士的第三方评价引入地方政府营商环境的考评之中,这样既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又能促使地方政府直接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向大城市倾斜,努力减少区域内部的政商关系不平衡状态。无论是政商关系健康总指数还是亲近、清白方面指数,都表现出同一个明显的特征:城市行政级别越高,政商关系得分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行政级别高的大城市拥有更多优惠资源,在自上而下分配资源的体系下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但这对中小城市来说可能是不公平的,在资源配置上也可能是低效率的。浙江的义乌市就是一个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级别的典型案例。我们建议,下一步中央应淡化城市行政级别的差异,让市场更多地发挥各类资源(包括行政资源)的配置作用。建议中央逐步取消城市的行政级别,特别是所谓的“副省级市”,然后进一步缩小市和县的级别差异,这样有利于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目前推行的“省直管县”和“扩权强县”就是正确的改革方向。
第六,长远来看,经济发展是改善政商关系的根本途径之一。在清白方面指数上,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也可以表现优秀,打造出透明、廉洁的政府形象。但是,从整体上看,全国城市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是显著正相关的。这说明,经济发展和政商关系或营商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从长远来看,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建设透明的、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还是要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发展中逐步改善营商环境。参考文献
《推心置腹!习近平给民营企业5颗“定心丸”》,人民日报,2016-03-04,https://news.qq.com/a/20160305/023027.htm?ID=609il.html。
江艇、孙鲲鹏、聂辉华,2017,《城市级别、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错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工作论文。
倪鹏飞、侯庆虎、梁华、陈小龙,2012,《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聂辉华,2016,《政企合谋:理解中国奇迹的新视角》,《阅江学刊》,第6期。
聂辉华、李金波,2006,《政企合谋与经济发展》,《经济学(季刊)》,第1期。
王小鲁、余静文、樊纲,2013,《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2013年报告》,中信出版社。
Baum, Richard, and Alexei Shevchenko, 1999, “The State of the State”, in 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s, edited by Merle Goldman, Roderick MacFarquhar,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Dixit, Avinash, 2003, “Trade Expansion and Contract Enforce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1(6): 1293-1317.Fisman, Raymond, 2001,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4): 1095-1102 Krueger, Anne, 197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4(3): 291-303 Oi, Jean, 1992,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5(1): 99-126.Stigler, George J., 1971,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2(1): 3-21
World Bank, Doing Business, //www.xiexiebang.com/ 附录
A1.亲近和清白的关系
从“亲”和“清”两个方面来看,二者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政商关系。图A1是所有城市的亲近指数和清白指数二维散点图。其中,两者相关系数为r=0.31,显著性水平为p<0.05。这从一个角度说明,政府亲近企业与政府保持廉洁两者并不矛盾,政府和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合理、合适的距离。
图A1 两个方面指数的散点图 作者简介
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科研处副处长和经济学院教授,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项目入选者。他近期主要关注政企关系、僵尸企业和腐败问题,在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学术论文。他向中央提交的多篇内参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
韩冬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世界政治研究》副主编。研究兴趣包括中国政治、政治态度和研究方法,曾在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Democratization、China Quarterly、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副主编和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副主编。马亮博士在Public Management Review、Public Administration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总共发表中英文论文70多篇,同时在联合早报、凤凰网、财新、腾讯等主流媒体上发表多篇评论文章。
张楠迪扬,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政企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具有多年智库工作经验,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治理与创新和香港公共政策,曾在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中国行政管理》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凤凰网、财新网、《法制日报》、香港《明报》、《信报》等多个媒体发表评论并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