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玮志愿填报讲座
期中考试:这是考生进入高三以来面临的第一次大考,这次考试的难度比较低,是一次考生的适应性考试。也是高三考试首次得到区排名的考试。一些高中也用这次考试成绩作为选拔“校荐”自主招生指标的依据。
期末考试:这常常是这四次全区统考中难度最大的一次,远远难于高考。这次考试命题难度的有意加大,是在最后一个寒假到来之时给考生一个“下马威”,让你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利用假期的休整好好总结一下,以利新学期再战。期末考试的区排名也可以用于初步思考志愿填报。
一模考试:这次统考是首次将文(理)综三门合卷考试,试卷形式、考试规则完全等同于高考。考试难度与高考也比较接近,但总是要难于高考。这次在四月中旬完成总结工作的一模考试常常被用作志愿填报的基本依据。
二模考试:这次统考是对一模考试的补充,覆盖一模的疏漏。二模考试难度一般都比一模容易,更接近高考难度,起到考前鼓舞激励作用。二模考试成绩和排名公布的时候,志愿填报已经开始(5月12日)。常常可以用作对一模形成的志愿填报结果进行修正。
由于上述四次考试不仅时机选择得合适,并且都能直接得到考试成绩的区排名,因此晨雾认为是最值得家长重视的四次考试,也是高考志愿填报最重要的依据。如果家长能够把四次考试的成绩和排名联系起来看,应当还可以看出考生成绩排名的发展趋势,并以此判断考生的志愿填报可否适当“激进”一些,或是“保守”一些。
排名是高考志愿填报最重要的依据。前面已经说了,最好是有全市排名。但是我们拿不到,那么区排名就变成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排名数据了。在拿不到区排名的情况下,学校排名有时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考生的位置。中学的规模和层次越高,就越准确。具体办法就是了解上几届相同校排名的学生考入了哪个层次的高校。但是说句实话,实际的可操作性比较差。具体说,你上哪里去找到你孩子所在学校上几届相同排名的孩子的高考去向?你去问问老师试试,通常是问不到的,或者问到的也不准确。因此晨雾认为那只能作为参考之一。
谈到这里,家长们还常提出下面的问题:
1.高考是全市根据分数排名统一录取的,仅仅参考区县的排名报志愿怎么可能准确呢?
2.任何两个区县的排名都是不同的,无法直接比较。那如何参考?到底以哪个区的为准?
3.有没有办法把区排名“换算”成为市排名?
上述问题对于大多数高考过来人来说,应当都不是问题了。但是对于不少初次接触高考的09家长来说,可能还是问题。因此晨雾在此为2011家长再做一次参考排名填报志愿知识的“扫盲”,有不对的方面请各路专家指正。
在永远得不到市排名的情况下,能否仅仅参考区排名,就能为考生比较准确地填报志愿呢?回答是肯定的。
人们通过多年的高考统计数据发现,在同一个区每年模拟考试排名相同的考生,在高考被录取的学校的分数排名档次也是相同的。也许有人会问,总会有一些志愿填报失误的考生被与其分数相差较大的学校录取(比如高分清北考生落榜到),那有如何算,能准确吗?回答是,能准确。因为这部分落榜生的比例每年也是大致相同的,不会使整个统计规律发生大的变化。得出上述结论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多年来志愿填报和录取的方式都是基于志愿优先的模式没有变化,即使在08年开始采用了所谓“部分平行志愿”的方式,一志愿填报也还是没有本质变化。
有了这个结论,在得不到市排名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参考区排名来填报志愿了。对于某些学校,甚至可以参考校排名来填报志愿。有一位比较知名的高考专家孙东东教授在距离高考还有半年时间的时候给考生和家长做一个讲座时甚至下此断言:
在坐的考生能考上哪所大学其实早就定了,你只要看看你在中学排名多少位,问问班主任这个位置的学生去年、前年都上了哪所大学?你就报那所大学准没错!假如今天就高考,和半年后再高考,谁该上哪儿还是上哪儿,总体不会有变化……
孙东东教授的话说得虽然有点过于绝对了,但是总体思路是正确的。这就是说考生总体的排名分布情况是非常稳定的。这就为我们填报志愿带来了便利的条件。每年高三考生在高考前经历的考试虽然很多,但是只有其中的几次是区县统一出题考试并产生区县排名的,需要特别加以重视。
四、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区排名近似地“换算”成为市排名
每年每个区县都要编印一个高考数据资料的参考册子发给每一位考生,这项工作是海淀和西城做得最好。以海淀区为例,海淀区高招办每年都会编写一本《高考资料汇编》在三、四月份通过学校发到每一位考生手中,社会考生可以到区高招办去购买。海淀区的册子上面会有过去三年的如下数据:北京市高考最低控制分数线、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表、海淀区高考考生分数分布表、各高校高考录取提档线及市、区录取人数统计表、有剩余计划的学校和专业一览表。
我们举例说明如何把一位考生的区排名换算成为市排名。
假设一位考生在海淀某次统考(例如就是这次期末考试)中理科全区排名1800。从海淀高招办编2011版《高考资料汇编》中的“2010年海淀区高考考生分数分布表”中可以查得相应分数段的数据:
分数段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理科)
590-599 329 1757
580-589 353 2110
在580-589分数段有353人,平均每一分约35人。与1800名最接近的是 1757 + 35 = 1792人,对应的2009年高考分数是588分。换句话说,这位在本次海淀区统考排名1800的理科考生的成绩近似地相当于2011年高考成绩588分。
再查2011版的“大厚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理科)》,从“大厚书”的最后几页的“2009年-2011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理工类)”上查得2011年588分所在分数段的数据:
分数段 本段人数 累计人数(理科)
590-599 975 4624
580-589 1119 5743
在580-589分数段有1119人,平均每一分约112人。588分所对应的排名是 4624 + 112 = 4848。
结论:这位考生在海淀统考中理科排1800名,相当于2011年高考588分,全市排名4848。
同样的方法可以换算出海淀区理科排名1800名相当于:
2010年高考593分,全市排名4851名。
2009年高考604分,全市排名5319名。
如果我们有2012年的数据,同样还能换算出海淀区排名1800名相当于2010年高考成绩和全市排名。
同时我们还看出,某一个区排名所对应的不同年度高考的全市排名不是一个数值,而是一个排名区间。在本例中,海淀区1800名相当于2007-2009年高考全市4800-5300。
五、根据近似估算的某年度市排名和高考成绩分析目标学校层次
知道了大致的市排名的主要用途在于,根据考生模考成绩的区排名--某年度市排名 – 某年度高考分数这样一个链条线索确定这个排名所对应的大学。
还拿这位海淀区理科1800名的考生来说,如果我们从海淀区高招办编《高考资料汇编》查到2007-2009年各高校在京录取分数线就可以大致看出,这位考生的排名位置所对应的高校层次大致是(从高到低排列):北理工、北交大、北科大、农大、华北电力……。进一步分析:报北理工属于踩线进,存在风险,基本上没有选择专业的余地;报农大或者华北电力可以选择喜欢的专业;报北航、北师大、中央财经、对外经贸大都有风险。
不知您注意到了没有?我们分析出这么多结果,到现在都没有提到这位考生的区统考成绩是多少?可见实际上某次考试的绝对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没有分数照样可以分析,但是必须有排名。因为最重要的是排名。刚刚结束的各区县高三期末考试如果得到了考生的区排名,家长就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照葫芦画瓢”地进行初步分析了。
六、暂时忽略的几个因素的影响
我们在分析的时候所参考对照的数据都是历年真实高考的区和市的分数排名。但是在海淀期末统考中,由于一部分外区县在海淀复读考生(简称A类)虽然参加了海淀区的期末考试,但他们将来会在其他区县参加正式高考而没有在海淀区高考报名。还有一部分考生(简称B类)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海淀区的期末考试,但他们将会在海淀区参加正式的高考。而我们得到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是包含了A类考生,不包括B类考生的成绩排名。正式高考后高校提档所用的排名对一个区县来说,不包含A类考生,包含B类考生。因此这里A类和B类考生对未来高考排名的影响我们并没有考虑。
同时在正式高考中,还有部分考生(简称C类)计入了10-20分的照顾加分。我们的期末考试排名也没有考虑照顾积分的影响。
这三类考生(A类B类C类)对排名的影响有多大?晨雾认为目前在分析期末考试排名数据时候可以暂时忽略。而且其中的A类和B类影响“一减一加”恰好存在互相抵消的性质。目前的分析只是大致的定位,这已经够用了。到四、五份的一模、二模的成绩排名出来后,我们可以把A类B类C类考生的影响计入。如何计入?晨雾还会专门再讲。性急的家长可以去读晨雾往年的文章(例如《如何估算B类C类考生对排名的影响》),都有谈到。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照顾加分的影响,往年晨雾是假设加10分和加20分的各占一半来估计的,2010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过当年各类照顾加分的人数(《2010年北京市高考照顾对象名单公示》),给我们更加精确估计的可能。实际上加10分的比加20分的多得多。因此往年的估计偏保守了。今年晨雾会重新估算这个影响。
另外各区县的一模二模考试公布的排名数据与高三期中期末考试的排名数据所含内容还可能有差异。例如海淀区2010年公布的一模考试排名分布表剔除了A类考生,同时给出了一些统计数字,相当于间接地公布了B类考生的数据。海淀区2010年公布的二模考试的排名数据还计入了照顾加分。因此需要在掌握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同样是区县的考试排名,考生越多的区县,排名结果参考越准确。理由很简单,这种排名估算是建立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之上。统计数据越多,概率误差就越小。因此一般认为,考生大区海淀和西城的排名结果是最可信的。同样道理,在相同的区县,理科考生的排名结果比文科考生的更准确一些,因为几乎所有区县都是理科考生多于文科考生。
再有就是2011年出现的新情况:全区统一命题的新东城和新西城在参考往年数据的时候应采取两种办法:一是用新区“南片”和“北片”的分项数据与合并前的两个旧区(例如宣武和西城)数据相比较;二是用新的大区数据与两个旧区的合并数据相比较。总之,要不就是局部与局部比;要就全局与全局比。
第二篇:中考志愿填报讲座活动通知
中考志愿填报讲座活动通知
一、活动主题
中考志愿填报讲座
二、活动地点
天津市新华中学大礼堂
三、活动时间
2013年6月30日星期日上午9:00
四、活动主讲老师
原和平区中学校长:高世毅老师
五、主讲内容
1、由高老师对历年中考报名情况进行分析,天津各中学文理科特点、教学特色等进行讲解
六、活动截止日期
各校区于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18:00点之前,汇总各校区到场家长名单及数量,发送给市场部罗璐琳,周六市场部进行电话的回访及确认。
七、咨询师邀约话术
家长您好:请问您是xx同学家长么或您是xx先生/女士么?我是新天际教育工作人员,我们在中考期间曾邀请家长和考生参加填报中考志愿讲座,现在通知您我们将在本周日上午九点在新华中学大礼堂举办这个活动,请您按时到场,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稍后我会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您,请您查收。谢谢
八、附件短信内容
家长您好:新天际教育邀请您与2013年6月30日星期日上午9:00,在新华中学大礼堂(九龙路新华中学正门)举办2013年中考志愿填报的讲座,请考生和家长按时到场,凡到场人员均可收到精美礼品一份。
第三篇: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
录取批次增加为7个
二本 首次采用6个平行志愿
一本 第一志愿由5个变为6个平行志愿
专科 增设提前批志愿
●加分政策:
六个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的考生最高可加50分
省三好、省优干、省级奥赛一等奖不再加分
●启用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宜宾新闻网5月23日讯(记者 李清凌)近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四川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在志愿填报、录取加分政策、志愿提报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相较以往规定,今年的高考政策有较大变化。在志愿填报方面,本科第二批次首次采用6个平行志愿,增设专科提前批;在加分政策上,省三好、省优干、省级奥赛一等奖的加分被取消;今年四川高考将启用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第四篇:填报志愿
若禹教育郑州花园路国基路交叉口居易国际1号楼145室55608589
填报志愿,说简单非常简单,只需知道9个字即“凭实力,选学校,择专业”,4个关键词即“实力、选择、学校、专业”,凭想当然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写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就算完事,可要说难也非常难,要做到将自己的高考竞争实力与所报考学校的竞争实力完美结合,就不是轻而易举、一朝一夕之事了。
填报志愿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有很多因素。比如有分数因素,这是最重要的因素,院校因素,专业因素,地域因素,经济因素,就业因素等,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要通盘考虑,能把每一个方面都考虑到固然最好,但是往往在不能求全的情况下,保留什么,舍弃什么,哪个放在第一位,这个非常重要。
现在填报志愿的误区中很重要的误区是很多家长过分的看重了分数因素,分数因素是很重要的,但是往往忽略了其他因素。比如经常听到这样的咨询,怎么报不瞎分,再比如,地域因素看的非常重,比如我非北京不上,这都是不科学的,应该是综合考虑,通盘考虑,报志愿应该看分数,但是不能仅凭分数,仅凭分数报的志愿不会是成功否的志愿,应该各种因素都顾到,要综合平衡。
第五篇:志愿填报
特别提醒>
要学医请注意
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一般会经历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培训期间,科室会分配给新来的医
生指导老师,培训期后,新医生才能独立完成诊疗工作。
填志愿请注意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近期公布了一分段表。重庆市第一中学政治研究员张群力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来填报高考志愿;此外,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参考全国各地公布的当地“紧缺人才目录”以及有关部
门、权威机构发布的各个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有关数据。
想自己怎么填志愿
核心提示>
选专业,看就业。6月26日至28日是高考志愿填报时间,相信这是考生及家长高考、查成绩之后又一个紧张时刻。前不久,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2012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发布了“红黄绿牌”专业30余项(相关报道见本报11日05版)。除了各种调查数据,你想从各行业一线从业人员中了解真实的从业情况
吗?
今天,让我们先从市内3所医院的三名主任医师那里了解医生这个行业以及医学专业。随后我们还会推
出一些重点行业的从业情况,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专家支招>
根据一分段表
看看你该咋填志愿
你报考医学院吗
听听医生怎么说
○读研、读博,继续深造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的一种趋势,也是工作需要
○医生收入并没有外界想象的多,且当医生要做好终身学习的心理准备
○儿科医生、口腔医生,社会需求量大;社区医生是学生可以选择的方向
昨天是端午小长假最后一天,不过许峰已早早来到专家门诊室。“医院365天都要接收病人,所以在假期
我们也必须到岗。”
许峰从重医儿科学本科毕业后,在儿童医院已工作20多年。读医学、当医生,都是因为受到家里的影响:爷爷和叔叔都是医务工作者。不过,选这个行业,许峰和众多医学生以及即将报考医学院的学生一样,怀
着对这个职业的崇敬。
许峰回忆,当年本科班上的30个同学基本上都到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或者大医院工作,很少有人从事其
他行业。
即便是现在,本科生也有可能进入大医院。“据我了解,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对医务工作者的需求都是很大的,特别是缺少儿科医生。”许峰说,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会经历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在培训期间,科室会分配给新来的医生指导老师,一般情况下培训期后,新医生才能独立完成诊疗工作。虽然1985年本科毕业后就到儿童医院工作,不过5年之后许峰又报考儿科专业的研究生,并在1995年
到国外深造。
许峰说:“读研、读博,继续深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工作的需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中国的医疗行业已经逐渐和国外接轨。许峰认为,继续深造几乎是每个医生在从业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目前,国内国外知名的医学院校都可以为医学生提供充电机会,在工作中也有很多深造交流学习的机
会。”许峰说。
很多人认为,读了医学专业,就只能从事医生这个职业,选择面相对较狭窄。许峰介绍,其实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到大医院当医生以外还有很多从业机会。
许峰介绍,医学生可以就业的单位和职业包括:防疫站、血库、社区医院、社保局、大学教学、医药工
作、检验工作、各级学校的卫生教育工作、校医等。
“随着国家对社区医疗工作的重视,社区医生是也是医学生可以选择的一个方向。”许峰说。
医务工作者的需求量都很大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症医学科主任 许峰
医学生可以就业的单位或职业:防疫站、血库、社区医院、社保局、大学教学、医药工作、检验工作、各级学校的卫生教育工作、校医等。
每天,向学熔会在专家门诊接诊约10位病人。然而,和其他科室不同,口腔门诊接诊的病人大多需要手
术,如补牙等。“每个病人的诊疗时间少则半小时,多的时候甚至达到2~3小时。”
向学熔说,医生竞争近几年很激烈。这几年医院的新同事大多是博士学历。如果你是优秀的硕士毕业入院工作,也必须在工作两年后读博。“否则,自己在工作中、以后的晋升中都会受到影响。”据了解,医生
要晋升,要完成很多科研、教学等任务,这些都要求医生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高的学历。
学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许峰一样,向学熔1993年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专业本科毕业便参加工作。“上世纪90年代,医院对医生的学历要求不如现在高。随着大学扩招,医学本科生越来越多,对学历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
就口腔专业而言,首先要读5年本科,研究生3年,博士3年,找到工作后要规范化培训3年,要成为
一个能够胜任工作的口腔医生需要14年。
“据我了解,两年前,居民与口腔医生的人数比例达到20000:1。现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个比
例可能有所降低。”向学熔说,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口腔医院的社会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不过,虽然医生的需求量大,但是医生压力也同样大。“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命,这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术。”向学熔建议,如果想要学医,特别是口腔专业,需要提前做好
终身学习的心理准备。
医院新招医生多需博士学历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牙周黏膜科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向学熔
医生需求量大,但压力也同样大。医生要晋升,要完成很多科研、教学等任务,这些都要求医生具备较
强的研究能力和较高的学历。
医生收入并没有外界想象的多。根据医院级别不同,医生的收入也不同。对于医疗条件较差的医院,收
入也会低些。
许峰(右一)
陈灏(左二)
喜欢行医,才能真正坚持下来
重庆市中山医院 心血管外科主任 陈灏
陈灏今年40岁,从医生活,十多年如一日。按规定,医生每天中午有1小时休息时间,不过规定是规定,如果病人多起来,手术时间一长,陈灏常常没机会吃中午饭。
每天,陈灏有大约2台手术,多的时候有4台。且晚上到底几点能下班,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当医生,加班是常事。”陈灏说,现在医院对医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本科生几乎很难进大医院。
陈灏说,医生还需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所以,真的要很喜欢医学,且喜欢行医带来的快乐,才能
坚持下来。“目前,我国对医生的学习要求基本和国外接轨。”
在国外,每个医学生会先学4年的理工课程,然后选择医学专业学习,再到医院做实习医师,然后转为住院医师,最后才能成为专科医生,整个过程需要12年左右。陈灏说,在中国,医学生读本科、硕士、博
士,最后成为医生也需要差不多的时间。
不过,医院对放射科的技术人员学历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医学影像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一般也可胜任医学
技师一职。
“医生的收入并没有外界想象的多。”陈灏坦言,就他自己来说,作为主任医师,他的年收入5万~6万元。
对于刚刚进医院的新人来说,收入并不高,不过随着等级和职称的评定,工资也会跟着上涨。
重庆晨报记者 罗清艺
6月23日,高考成绩公布,同时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一分段表。考生应该如何根据一分段表,来填
报高考志愿?
昨日,我们请到重庆市第一中学政治研究员张群力,为考生填报志愿做对应分析。
对对分数,清楚自己的高考实力:
根据一分段表,全市700分以上的考生,理科仅2人。理科650分以上的考生有424人,理科600分以
上的考生有3671人;文科600分以上的考生有1220人。
据一分段表,理科689分的考生进入全市10强,669分的考生进入百名。文科674分的考生进入全市10
名,645分进入全市百名。
张群力说,每一位考生首要清楚了解自己的高考实力,然后才能为自己选择相应层次的学校。由于我国的高考录取目前仍然采用分省划线、分省招生的办法,因此,考生的实力只需与本市考生比较,即可比较
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升学实力。
将考生实力与不同层次的高校做一个定位联系,张群力列出下表并作说明,可参考。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考生一分数段表,其中28318名考生上了重点线,据此考生们可根据分段表对号入座。
考生实力定位:
优异生(约占全市考生的2%)→国家重点支持的若干所学校 优秀生(向上累计占全市考生的10%)→
国内其他著名大学
优良生(向上累计占全市考生的20%)→列入重点批次录取的大学
良好生(向上累计占全市考生的35%)→列入普通批次录取的大学
中平生(向上累计占全市考生的50%)→列入普通专科录取的大学
达标生(向上累计占全市考生的65%)→列入民办专科录取的大学
这六类考生分别对应于六类高校,它们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列入“985工程”(即建设一批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一流高校工程)的九所高校 ———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大、西交大、中科大、哈工大;第二批获得支持的国内名校———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等;在各省列为重
点批次录取的大学;各省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高职高专院校;民办专科学校。
我们再以理科一分段表做一些具体分析:
672-719分(前80名)可报考4所顶级名校
今年理科最高分为719分,排名在前80名的考生填报志愿最好就锁定那几所顶级名校,考生可放心填报
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排名越靠前的考生还可以放心填报自己青睐的专业。
661-672分(81名到200名)可报考排名前十的名校
81名到100名之间的考生可冒险填报清华、北大里面不太热门的专业,特别是北大7个可降分录取的专
业应重点关注。
100名到200名以内的考生可填报排名前十的一流名校,如浙大、复旦、人大、中科大、上海交大、南
京大学。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任意选择好的专业填报。
655-661分(201名到300名)可报考京沪两地名校
高分考生首选上海、北京两地的知名高校,这个分数段的考生,报考一流以上名校,竞争力稍微弱点。
如果想报考一流名校,可选择一些不太热门的专业填报。
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可选择位于上海、北京两地的名校报考,如北师大、上海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以及一些好的军校,如国防科技大学等。由于还是高分,所以专业上可选择好的专业填报。
634-650分(400名到1000名)填报沿海知名学校
这个分数段的考生,是高分段考生中的低分段考生。可考虑填报重点院校中的好学校,地域上可考虑沿海,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东南大学,也可选择北京农业大学、北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
大学、四川大学。
522分以上 珍惜重点院校入门券
522分以下就不能填报重点院校了,因此该分数段的考生填报原则是不要浪费重点院校的这张入门券,确保能上重点大学。
500-521分 可选择京沪二本高校
这个分数段是一般本科上线考生中的高分段。考生可选择北京、上海、天津、华北、华中和江浙一带的一般本科院校填报,专业也可选择好的专业。
可参考各地公布的当地“紧缺人才目录”
张群力表示,由于各省普通批次录取的不同以及群众认可度的差异,此种分类仅供参考。考生应该针对自己的状况,实事求是地为自己定位。上述分类对应均以学校为单位,不涉及校内各专业的差别。而专业差别有时是比较大的,如某些学校虽然在普通批次录取,但其声誉较高、就业情况较好,考生在定位时就
应该提高档次落座。
此外,张群力建议,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考生本人的专长和性格特征。
2.专业的“冷”、“热”。
3.所报考院校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4.各种“紧缺人才目录”和各行业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参考全国各地公布的当地
“紧缺人才目录”以及有关部门、权威机构发布的各个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有关数据。
5.将来是否打算考研。也许相当一部分考生会考虑毕业后继续深造,即考研、读博士,学生和家长在选
择专业时应该有这方面的考虑。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实习生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