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5 07:0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

第一篇: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

“十二五”全国城市轨道建设投资或达1.27万亿

(2011-08-26 16:29:15)来源:四川日报-四川日报网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城市地铁、轻轨规划线路建设里程将达到2600公里,建设投资规划额将达1.27万亿元。

第二届中国轨道交通电力及电气化发展论坛上传出的消息称,截至2011年8月,全国已建成轨道交通线路达1568公里,建成线路50条,运营车站总数995座。与此同时,全国共有30个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批。其中,20个城市在规划期内调整、扩大了建设规模。另外,还有9个新申报城市的规划正进行审核。

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确定了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和线路,其中已有10个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获批。

据悉,“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交通建设重点的城市轨道交通部分做出了部署,包括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系统,建成天津、重庆、武汉、西安、南昌等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规划建设合肥、石家庄、乌鲁木齐等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等。

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在各自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确定了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和线路。

我国已批准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城市圈、长株潭、辽宁中部、中原城市群、海峡西岸、关中地区、成渝经济区10个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线网供给规模估算达到了19489公里。

今年全国36个城市获批建设城市轨道 投资将达2200亿

当前多个城市掀起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热潮。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中国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已达36个,今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将达到2200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专家表示,在地方一窝蜂地建设轨道交通时应注意防范融资风险。

据记者了解,到2013年年底我国有19个城市拥有地铁,总里程达到2366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要达到近6000公里的规模,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将保持大幅增长。

轨道交通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交通方式的统称。根据各地披露的时间表来看,近期地铁建设正在掀起高潮。3月28日,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设;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计划于4月底全面开工建设;长春地铁2号线5月全面开工;重庆今年新开工轨道交通大学城———璧山段;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将于年底全线开工;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开工在即;郑州市今年开工的地铁项目最多,分别是郑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郑州地铁2、3号线一期工程和郑州地铁5号线工程。

当前很多城市热衷于修地铁,甚至把地铁定位成城市“名片”。但是按照200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城区人口应在300万人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这让很多城市望而却步。据了解,上述这些正在推进的地铁项目基本上都是在审批权下放之前由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的。

2013年5月,《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发布,明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核准。这激发了一些三线城市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积极性,以四川为例,审批权下放后,包括绵阳、南充、宜宾、泸州等城市都做了各自的轨道交通建设设想。另外,南通、唐山、洛阳、烟台、包头、呼和浩特等城市也正积极准备上马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在各种轨道交通方式中,地铁造价最高,从每公里造价来看,有轨电车是2000万元左右,轻轨成本是2亿元,地铁成本是5亿元,而有些城市的成本会更高,兰州平均每公里造价约7.46亿元,深圳三期地铁每公里造价达9亿元。高成本之下,对地铁的资金需求是巨量的,比如“十二五”期间,广州市的地铁建设资金需求量高达1551.5亿元;西安目前规划建设6条地铁线路,总投资额将达1058亿元,而西安市2013年财政总收入仅902.5亿元。专家表示,修建地铁需巨额投资,运营时还要政府进行补贴,地方财政本就捉襟见肘,尤其要重视项目的融资风险,在各种轨道交通方式中,是否必须上马地铁项目也需要认真考量。

发改委批复多市轨道建设规划 投资超8000亿

25项轨道交通规划获批 涉及资金超过8000亿 昨天,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全国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总投资规模预计超过8000亿。其中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投资最高,预计总投资为1241亿元。此次批复的内容涉及全国19个城市、两个地区和一条线路。太原、兰州、广州、沈阳、厦门、常州等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批,哈尔滨、上海等城市的近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获得批准,另外还有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交网、内蒙古呼包鄂地区城际铁路规划等区域轨交铁路规划获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包括7条线路,合计总长度约228.9公里,设置车站数量92座,总投资居25条线路之首。

第二篇:国家农产品发展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为应对“入世”挑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对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立足资源禀赋,继续深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显得尤为迫切。必须进一步充实优势农产品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区域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进一步发挥好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必须进一步适应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规律,明确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阶段性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的导向作用,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发展,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按照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继续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的主要成效与问题

(一)主要成效

经过五年的努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规划》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开发和重大农业项目安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导向作用,促进了我国优势农产品空间布局、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强化了资源合理利用,明显提升了优势区域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有效减缓了“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冲击。

1.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五年来,优势农产品生产日益向优势区域集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格局进一步打破。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别达到98%、80%、70%和59%。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在全国地位稳步上升,棉花、甘蔗、苹果、柑橘集中度分别达到99.9%、63%、50.7%和54%,分别比2002年提高0.25个、5.6个、5.7个和4个百分点。养殖业优势区域加快发展,肉牛和肉羊优势产区地位继续巩固;奶牛优势区域涉及的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北京、天津、上海等7省市奶牛存栏量占全国比重达到50%;东南沿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黄渤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长江中下游优质河蟹养殖区“两带一区”布局趋于稳定,大黄鱼、罗非鱼和鳗鲡集中度均已超过80%。总体而言,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集中度稳步提高,为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优势区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五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规划》的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棉油糖生产基地、种养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和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财政专项实施,坚持以《规划》为主要依据,重点向优势区域倾斜,有力地推动了优势区域内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九大粮食优势产业带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5%,为粮食连续四年增产、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等优势经济作物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2007年优势区域产量分别为761.5万吨、951万吨、8177万吨、1750万吨、1193万吨,占全国比重达到99.9%、90%、72.4%、63%、58%。肉牛、肉羊、奶牛优势区域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显著提升,个体生产性能持续提高,发展方式开始转变,其中,优势区域牛奶产量达到214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0.7%。出口水产品优势区域内鳗鲡、对虾、河蟹、罗非鱼、贝类、大黄鱼六大优势水产品养殖总产量达682万吨,占全国同类产品的比重达到49%。优势区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优势农产品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五年来,《规划》有效地引导了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聚集,一些龙头企业纷纷进入优势区域,带动了优质种子种苗供应、农机作业服务、标准化生产、贮藏加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进程。玉米优势区域内精深加工企业的聚集度不断提高,2007年玉米订单生产面积达到7940万亩,比2002年增长124%。蔗糖工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全国90%以上的甘蔗制糖企业位于优势区域内。2007年优势区域内鲜苹果机械冷藏量比2003年上升7个百分点,气调贮藏量上升3个百分点,果品贮藏加工企业超过2200家,年处理量占苹果产量的15%。乳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优势区域内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乳制品加工企业达到256家,年销售额近630亿元,年均增长31.2%。深加工出口水产品贸易额占到了出口总额的46%,二、三产业产值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的蓬勃发展强劲势头,促进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向纵深挺进。

4.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五年来,优势农产品比较优势逐步显现。一是优势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化率分别达到72.3%、61.6%、47.1%、70.3%,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21个、31.2个、23个和24.4个百分点;苹果、柑橘优质化率由30%分别提高到55%和50%;牛肉、羊肉优质化率分别达到35%、30%。二是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稳步发展,“三品”大米生产面积分别达到5000万亩、3000万亩、50万亩,无公害大米认证品牌近500个;生猪“瘦肉精”污染检测合格率达98.4%,比2002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水产品产地药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三是优势农产品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的加快发展,有效替代了高品质粮食及产品的进口,小麦进口量稳中有降;2002~2007年我国年均进口食糖119万吨,仅为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数的61%;两大苹果优势区鲜苹果出口量、出口额达到55万吨和3.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出口的54%和70%;东南沿海、黄渤海及长江中下游六大优势水产品品种出口量83万吨,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8%,出口额34.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1.5倍以上;对日鳗鲡出口量已占日本鳗鲡进口的90%以上,对美罗非鱼出口量占据美国60%的罗非鱼进口市场。优势区域布局的不断优化,提升了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有效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

5.优势区域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五年来,通过《规划》的实施,推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势农产品生产效益稳步提升,农民在优质化、科技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市场化等多个环节中获得的收益不断增多。据对八个优势区域的监测,2006年优势农产品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比2002年提高了1.2~12个百分点。据对吉林玉米、河南小麦优势区的典型调研,2006年吉林种植玉米每亩实际纯收入235.13元,比上年增加136.51元,增长138.4%;河南种植优质小麦比一般小麦的亩均收益净增40多元。2007年,甘蔗优势区蔗农、优势出口水产品“两带一区”内渔民人均收入比2002年分别增加500元以上和1100元以上。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促进区域内农民增收的作用日益显现。

实践证明,《规划》的实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潮流,优化了全国农业生产力布局,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提高了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

(二)主要问题

虽然《规划》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受体制机制、经济利益、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规划》的引导功能尚未充分展现,区域布局仍不尽合理,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优势区域依然突出。

1.区域布局仍待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仍然存在品种少、范围小,部分优势品种区域主导地位不突出、上下游各产业之间相互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原有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已不完全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需要。同时,随着优势品种日趋向优势区域集中,同一区域内同一时期优势产品之间竞争水土资源的矛盾逐步显现,增加了主要农产品结构平衡的压力。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田节水刚刚起步,耕地质量下降,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强。畜禽圈舍建设落后,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不高,棉花、油菜、甘蔗收获机械化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滞后于生产发展。

3.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公益性服务体系运行举步维艰,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不到位,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单一,且单项技术多,集成配套少,成果转化率低。经营性服务组织发育程度低、现代化程度不高,服务能力有限,特别是专业化营销组织不发达,产销衔接不紧密,品牌多乱杂,运销服务、质量标准、标识包装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4.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优势区域内产业化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与农民资本连接、服务支持、利益共享等一体化关系尚不完善,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数量少、规模小、不稳定的发展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在政策传递、科技服务、信息沟通、产品流通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仍然较弱。

5.扶持政策尚不完善。现有投向优势区域的支农资金总量仍然不足,而且缺少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专项投资,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优势区域产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健全、服务不到位;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二、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对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一)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区域化布局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突破人均资源紧缺、生产规模狭小、组织化程度不高的制约瓶颈。上一轮规划实施的实践表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行相对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能够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有利于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区域的发展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推动农业节能减排,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因此,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仍将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

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人增地减和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据统计,1997~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3亿亩,人口净增了9000多万,人均粮食占有量从412公斤下降到381公斤,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同时,部分农产品产需缺口越来越大,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今后一个时期,确保农产品总量平衡的压力和结构平衡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合理安排种养业制度,配套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有利于充分挖掘资源、品种、技术和现代物质装备的增产潜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这是在我国现实情况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目前,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日益加深。我国大豆、棉花进口量已分别占国内消费的2/3和1/3,市场风险不断增大。同时,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仅影响国内生产和消费,而且影响农产品出口。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增强我国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使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保持出口的良好势头,需要长期进口的农产品保持必要的自给率。

(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主产区新农村建设产业基础的有效手段

继续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势头,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优势区大多处于传统农业主产区,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牢产业基础,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依然是增加农业主产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在进一步提高主产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带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优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三、新时期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我国农产品供需的阶段性特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的总体思路,明确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发展定位与主攻方向,推动产品空间集聚和产业升级整合,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加速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进程,把优势区域建设成为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骨干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行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示范区,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区域资源优势出发,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瞄准现实和潜在需求,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引导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促进优势农产品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同时,围绕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通过科学调整布局,政策扶持引导,强化科技支撑,全面增强优势农产品产出能力,促进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

2.坚持区域合理分工。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要求,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出发点,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根据不同农业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农产品优势区域的布局和产业发展目标,在严格保护耕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方向进行,加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分工合理、产业体系完备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3.坚持产业整体构建。立足优势品种和优势区域基础,促进产业集聚和提升,促使优势区域资源禀赋与优势品种布局相匹配,优势区域种养业与加工、流通等环节相衔接,主导产业与农村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相协调,加快优势产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进程,着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4.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借鉴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充分认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发挥规划和政策的引导、调控作用,加强部门间、区域间联合协作,调动各方积极性,统筹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行动协调、持之以恒的良好机制,努力形成推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的合力。

5.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始终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带动、信息服务等途径,调动农民自觉自愿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不搞违背农民意愿的强迫命令和“一刀切”。

(三)总体目标

力争经过八年的努力,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更加优化,优势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优势区域对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重点培育16个关系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农产品,形成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市、区、旗、团、场,以下简称县),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通过区域布局的优化,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5个方面得到强化:———区域农业功能得到强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一批新的优势产业带稳步崛起,区域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基本形成,有效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

———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得到强化。优势区域内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产品单产水平不断提升。优势区域粮食在全国总产量中的比重保持在90%左右,棉油糖比重分别达到99%、95%、84%,柑橘和苹果比重分别达到80%左右,牛羊肉比重分别达到45%和48%以上,牛奶达到83%,水产品达到85%以上。

———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强化。优势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整体提升,质量追溯制度基本建立,全程监管能力不断加强,市场法规更加健全,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市场美誉度、知名度稳步提高,确保人民群众吃上、用上健康营养、质量安全的放心农产品,满足市场消费升级换代的新需求。

———资源高效利用得到强化。优势区域内农村沼气、秸秆利用、农渔机具节能、农业主要投入品有效利用等农业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化肥、农药、水资源、农用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节能减排技改步伐不断加快。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得到强化。优势区域内现代经营理念深入人心,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化、集团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农业农村服务业加速发展,优势农产品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跨越发展,聚集各类生产要素能力明显增强。

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优势产品与优势区域的确定

1.优势品种的确定。坚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立足国内实现主要农产品的基本自给,努力扩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出口份额,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质量,不断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是新时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优势农产品品种确定的基本依据。为此,在上一轮规划选定的品种基础上,按照总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和既继承又发展的原则,本规划选择确定16个品种。

———保留的品种。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生猪、奶牛等11个品种。这些品种国内消费需求量大,生产有潜力,是确保国内基本供给或具备较强出口优势的主要农产品。

———调整的品种。包括肉牛、肉羊、出口水产品3个品种。其中,考虑到肉牛、肉羊2个品种在发展思路、重点和相关扶持政策上存在一定差异,本规划将上一轮规划中肉牛肉羊品种分开,作为两个品种。针对斑点叉尾鮰和藻类出口势头强劲的实际情况,将其纳入优势出口水产品之列。

———新增的品种。包括马铃薯、天然橡胶2个品种。马铃薯既是增粮作物,又是增收作物,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天然橡胶是我国重要战略物资,供需缺口逐年增大。考虑到这2个品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本规划将这2个品种纳入规划范围。

2.优势区域的确定。经过五年的发展建设,绝大多数优势区域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但也确有少部分县的生产优势有所减弱,有的甚至丧失。本规划对上一轮规划品种,根据其生产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和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对优势区域重新进行确认和划定,并细化到县;对新增品种,按生产优势选择重点县,划定优势区域。

(二)16个优势品种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1.水稻。水稻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依靠国际市场调剂国内需求的余地极为有限,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国水稻已连续四年持续增产,目前产需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突出。未来稻米消费将呈增长趋势,受比较效益低、“双改单”趋势明显、水田面积减少以及机械化水平低、良种良法不配套等因素制约,播种面积增加有限,单产提高难度较大,稳定供给压力将长期存在。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3个优势区。其中,东北平原水稻优势区主要位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的82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粳稻;长江流域水稻优势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丘陵平坝地区、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河南南部地区、鄱阳湖平原、沿淮和沿江平原与丘陵地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10个省(市)的449个重点县,着力稳定双季稻面积,逐步扩大江淮粳稻生产,提高单季稻产量水平;东南沿海水稻优势区主要位于杭嘉湖平原、闽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广西及海南的平原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6个省(区、市)的208个重点县,稳定水稻面积,着力发展优质高档籼稻。

主攻方向:立足国内生产,满足消费需求,稳步发展粳稻,大力发展优质稻,不断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稳定和扩大种植面积,加强稻田保护,稳定和增加双季稻生产;二是加强优质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规范发展轻简栽培技术,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加快全程机械化进程,提高水稻单产和品质;三是加强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稳定提升生产能力;四是扶持龙头企业,加快优势区域稻米产业化步伐,打造世界稻米名优品牌,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水稻面积稳定在4.4亿亩左右,占全国的98%;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9%。优质率达到80%,比2007年提高8个百分点。绿色、有机认证基地面积分别达到5000万亩、500万亩。发展水稻订单种植1亿亩以上,培育国家级稻米精品名牌20个左右。

2.小麦。小麦是我国的基本口粮作物,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突出。2004年以来,我国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播种面积恢复增加,单产和总产持续快速增长,产需总体平衡。但是,我国优质专用品种比例偏低,高档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仍需从国际市场进口。随着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加之受资源约束趋紧影响,确保小麦基本自给、满足优质化需求难度依然较大。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东北5个优势区。其中,黄淮海小麦优势区包括河北、山东、北京、天津全部,河南中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主要包括336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包括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湖北北部、河南南部等地区,主要包括73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弱筋和中筋小麦;西南小麦优势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主要包括59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中筋小麦;西北小麦优势区包括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北部及内蒙古河套土默川地区,主要包括7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东北小麦优势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全部及内蒙古东部,主要包括16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强筋、中筋小麦。

主攻方向:围绕小麦基本自给、满足市场需求,在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种,着力提高小麦种植效益和加工制品质量。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种植面积,进一步巩固、提升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形成稳定的商品生产能力;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大力推行节水灌溉、精量半精量播种、覆盖栽培、科学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着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小麦单产水平;三是优化品种结构,积极发展强筋、中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改善品质,提升质量;四是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生产和流通协调发展,打造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优势产业带,全面增强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种植面积3.18亿亩,占全国总面积的93.6%以上;产量达到10523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5.2%;优质率达到85%以上。优势区专用小麦播种面积明显扩大,小麦加工迈上新台阶,产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3.玉米。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近年来,我国玉米面积、产量逐年增加,发展势头良好,供求基本平衡。但由于玉米功能用途的拓展,在饲用玉米平稳增长的同时,工业消费特别是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数量增长迅猛,需求增长趋快。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仍受优良品种相对较少、区域性适用技术普及率低、机械化收获技术尚未普及以及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增产幅度难以跟上消费增长速度,实现玉米供求平衡任务艰巨。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北方、黄淮海和西南3个优势区。其中,北方玉米优势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北京和河北北部及太行山沿线的玉米种植区,主要包括233个重点县,着力发展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黄淮海玉米优势区包括河南、山东、天津,河北、北京大部,山西、陕西中南部和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玉米种植区,主要包括275个重点县,着力发展籽粒玉米,积极发展籽粒与青贮兼用和青贮专用玉米,适度发展鲜食玉米;西南玉米优势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湖北、湖南西部的玉米种植区,主要包括67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青贮专用和籽粒与青贮兼用玉米。

主攻方向:以满足国内需求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食用消费优先为原则,在发展玉米生产的基础上调节好消费需求。一是充分挖掘复种指数潜力,稳定增加玉米播种面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改善玉米生产条件。二是大力推广以“一增四改”(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播种收获为机械化作业)为重点的高产配套技术,着力提高玉米单产水平。三是巩固并加强北方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玉米优势区的地位,积极挖掘西南玉米优势区生产潜力,着力扶持和发展青贮玉米。四是坚持“不与人争粮”的方针,严格控制玉米燃料乙醇等工业消费增长速度,合理调节玉米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及出口,适当增加玉米储备,不断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玉米面积稳定在3.1亿亩以上,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70%左右;产量达到1.4亿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0%,在满足国内玉米需求方面发挥骨干作用。玉米精深加工附加值大幅提高,专用玉米订单生产比例达到30%。

4.大豆。大豆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2004年以来,我国大豆产量连年下降,进口急剧增加,目前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由于“两低一高”(单产水平低、含油率低、生产成本高)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加之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水平低、生产装备落后、组织化程度低,国产大豆竞争力弱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生产供给不足、主要依靠进口的态势将长期存在,亟需明确市场定位,提高比较效益和单产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东北高油大豆、东北中南部兼用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3个优势区,其中,东北高油大豆优势区包括内蒙古东四盟和黑龙江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第二积温带以北地区,主要包括59个重点县;东北中南部兼用大豆优势区包括黑龙江南部、内蒙古的通辽赤峰及吉林辽宁大部,主要包括22个重点县;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优势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沿淮及淮河以北、山西西南地区,主要包括36个重点县。

主攻方向:统筹油用、粮用大豆生产协调发展,努力保证食用大豆供给,着力提高高油大豆自给率。一是积极恢复和扩大种植面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恢复油料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我国大豆非转基因、绿色、无污染的优势,重点扩大东北大豆玉米轮作面积,发展黄淮海间套复种面积。二是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普及应用机械化栽培和收获技术,努力提高大豆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提升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发展壮大大豆产销组织,引导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基地建立密切联系,努力发展订单生产,逐步改变大豆加工企业和产区脱节的状况。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大豆种植面积达到9776万亩,占我国大豆总种植面积的67.4%,比2005~2007年3年平均增加800万亩,其中,含油率21%以上的高油大豆面积达到60%以上,蛋白质含量45%以上的高蛋白大豆面积达到30%;产量达到1579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2.6%;平均单产达到161公斤/亩,比2007年提高64公斤。

5.马铃薯。马铃薯是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粮菜饲兼用,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增产增收潜力大,因其营养丰富,被誉为“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高,在增加食品营养源、丰富市场食品种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也面临着优质高产品种缺乏、脱毒种薯供应不足、耕作方式粗放、机械化水平低、贮藏技术和加工增值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约,亟需提升生产、加工、贮藏、流通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南方5个优势区。其中,东北马铃薯优势区包括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2省、辽宁北部和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主要包括3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种用、加工用和鲜食用马铃薯;华北马铃薯优势区包括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和山东西南部地区,主要包括4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种用、加工用和鲜食用马铃薯;西北马铃薯优势区包括甘肃、宁夏、陕西西北部和青海东部地区,主要包括51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鲜食用、加工用和种用马铃薯;西南马铃薯优势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4省(市)和湖北、湖南2省的西部山区、陕西的安康地区,主要包括182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鲜食用、加工用和种用马铃薯;南方马铃薯优势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3省,江西南部、湖北和湖南中东部地区,主要包括82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鲜食用薯和出口鲜薯品种。

主攻方向:围绕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推进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用商品薯协调发展,坚持种薯先行、科技兴薯和产业带动的战略方向,主攻单产,提高品质,提升生产、加工、储藏、流通水平。一是积极开发和选育优质专用高产品种。建立新型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和推广体系,引进、选育和推广马铃薯高产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扩大脱毒种薯供种能力。二是加快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推广。组装集成推广脱毒专用品种、少(免)耕栽培、覆膜栽培、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强化科技支撑。三是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贮藏能力建设。改善市场流通条件,促进产销衔接;研究开发、示范推广适合不同生态区设施和农户的贮藏保鲜与管理技术,增强贮藏能力,减少贮藏损失,提高商品质量。四是积极扶持马铃薯加工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培育名牌产品。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1.1亿亩,占全国总面积的91.7%;产量达到1.39亿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2.7%。建成高产高效的良种繁育体系和完善的种薯质量控制体系,脱毒种薯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专用薯面积和订单面积分别占20%和30%以上,加工比例达到25%。贮藏损失率控制在10%以下。

6.棉花。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纺织品出口快速增长,带动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和纺织用棉需求大幅增加,棉花供求关系已由基本平衡进入到产不足需阶段,未来依靠大量进口满足国内纺织工业需求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大。我国棉花生产长期面临着价格大起大落、面积大增大减的突出问题。同时,品种“多乱杂”、基础设施条件差、病虫危害严重、机械化水平低等因素也制约着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3个优势区。其中,黄河流域棉花优势区包括天津、冀东、冀中、冀南、鲁西南、鲁西北、鲁北、苏北、豫东、豫北、皖北、晋南、陕西关中东部地区,主要包括146个重点县;长江流域棉花优势区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南襄盆地、安徽沿江棉区、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主要包括60个重点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优势区着力提高棉花品质一致性,有效控制异性纤维混入。西北内陆棉花优势区包括南疆、东疆、北疆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主要包括98个重点县,稳定发展海岛棉,着重提高纤维强力和原棉一致性,扩大异性纤维治理成效。

主攻方向:立足提高国内自给率,稳定面积、优化布局、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一是加强棉田水利设施和基础地力建设,提高抗灾保丰收能力;二是加快品种创新和良种推广,提高品种的抗病虫、耐盐碱、耐干旱和高产稳产等能力,突出抓好节水、节肥、节药等省工节本技术研发应用;三是加快推广采棉机具,减轻劳动强度,缓解用工紧张矛盾,降低生产成本,稳定植棉收益;四是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发展目标:到2015年,3大优势区棉花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植棉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左右,单产水平提高到95公斤/亩左右,皮棉总产达到810万吨左右,力争满足国内需求量的50%以上。品种品质结构明显改善,陆地长绒棉、中长绒棉、中短绒棉之比由2∶93∶5调整为5∶85∶10。

7.油菜。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菜籽油占国产植物油总量的40%以上。2004年以来,我国油菜生产持续下滑,到2007年油菜总产比历史最好年份减少19.8%。随着植物油需求的增长,未来油菜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亟需突破劳动力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良种良法不配套、生产效益差等制约瓶颈,恢复和扩大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油菜籽市场供给。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和北方4个优势区。其中,长江上游油菜优势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和陕西5省(市),主要包括101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高产、高含油量、耐湿、抗病“双低”油菜;长江中游油菜优势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及河南信阳地区,主要包括166个重点县,着力发展早熟、多抗、高含油量的“双低”优质油菜;长江下游油菜优势区包括江苏、浙江两省,主要包括2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高含油量、抗病、中早熟、耐裂角和耐渍优质油菜;北方油菜优势区包括青海、内蒙、甘肃3省(区),主要包括27个重点县,着力发展抗旱、抗冻的优质甘蓝型特早熟春油菜。

主攻方向:增加油菜籽供给、减少国内食用油进口。一是积极开发冬闲耕地,扩大种植面积;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力度,努力提升油菜生产技术水平,加快油菜机械化生产进程,着力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三是加强标准化、良种化、产业化、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四是鼓励、扶持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国内龙头企业,培育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生产组织化、产业化水平。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39亿亩,约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95%;平均单产138公斤,产量达到1912万吨;优势区适合直播和机械化收获新品种得到广泛应用,“双低”油菜普及率达到90%以上;商品油菜籽芥酸和硫甙含量达到农业部部颁标准,含油量达到43%以上。

8.甘蔗。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面积、产糖量分别占常年糖料面积、食糖总产量的85%和90%以上。2007年,我国甘蔗总产量和产糖量均创历史新高,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新型能源开发步伐加快,甘蔗作为重要的糖能兼用作物,战略地位将更加凸显,亟需解决品种单一退化、病虫危害严重、肥水管理不合理、机械化发展滞后等问题,切实提高单产水平和含糖率,持续稳定保障食糖安全。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3个优势区。其中,桂中南甘蔗优势区包括33个县,着力发展高产高糖品种;滇西南甘蔗优势区包括18个县,着力发展耐旱高产高糖品种;粤西琼北甘蔗优势区包括9个县,着力发展高糖高抗性品种。

主攻方向:围绕确保食糖基本自给、保障食糖安全的任务,稳定甘蔗生产面积,切实提高甘蔗单产和蔗糖分。突出抓好甘蔗生产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产业化发展3项重点,加强蔗田基础设施、良种科研和繁育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建设,大力发展甘蔗机械化深耕深松与收获,完善甘蔗与食糖价格联动机制,全面提高我国甘蔗综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种蔗农民增收。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甘蔗种植面积达到1780万亩,占全国甘蔗总面积的74%;平均亩产提高到5.4吨,蔗糖分达到15%;甘蔗产量达到9600万吨,产糖量增加到1140万吨,优势区域甘蔗产量和产糖量分别占全国的84%和88%以上。

9.苹果。苹果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近年来,在优势区带动下,我国鲜苹果出口量和浓缩汁出口量稳定增长,出口创汇能力明显提升。目前,我国苹果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五位,正由世界苹果生产大国向产业强国迈进,亟需在优良品种培育、栽培技术配套、老果园更新、产后处理、组织化经营等方面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巩固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渤海湾和黄土高原2个优势区。其中,渤海湾苹果优势区位于胶东半岛、泰沂山区、辽南及辽西部分地区、燕山、太行山浅山丘陵区,包括山东、辽宁、河北3省的53个县,着力发展鲜食品种;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位于陕西渭北和陕北南部地区、山西晋南和晋中、河南三门峡地区和甘肃的陇东及陇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山西、河南4省的69个县,着力发展鲜食品种,加快发展加工鲜食兼用品种。

主攻方向:围绕促进苹果出口和深加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优质果率,增强贮藏加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一是改革苗木繁育体系和现有栽培技术体系,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强化对有害生物的检疫;二是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施可追溯制度,建立中国的良好农业生产规范(GAP);三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扶持加工贮藏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开发保鲜技术和完善冷链系统,提高苹果产业整体素质和产品附加值。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280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2%左右。平均单产达到1400公斤/亩,优质果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产后加工处理能力达到优势区内总产量的40%,鲜苹果和浓缩汁出口分别占全国出口份额的70%、99%。

10.柑橘。柑橘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水果种类,是我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果品。近年来,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总产量稳步提升,鲜食柑橘出口量逐年递增,橘瓣罐头产量和出口量均已超过世界的70%,柑橘产业正成为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未来柑橘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为柑橘产业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也面临着科技支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管理粗放落后、采后处理能力弱等问题,亟需加以解决。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浙—闽—粤、鄂西—湘西、特色柑橘生产基地5个优势区。其中,长江上中游柑橘优势区位于湖北秭归以西、四川宜宾以东、以重庆三峡库区为核心的长江上中游沿江区域,主要包括38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鲜食加工兼用柑橘、橙汁原料柑橘和早、晚熟柑橘;赣南—湘南—桂北柑橘优势区位于江西赣州、湖南郴州、永州、邵阳和广西桂林、贺州等地,主要包括4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优质鲜食脐橙;浙—闽—粤柑橘优势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包括50个重点县,着力发展宽皮柑橘、柚类和杂柑类;鄂西—湘西柑橘优势区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地区,主要包括2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早熟、极早熟宽皮柑橘;特色柑橘生产基地包括南丰蜜橘基地、岭南晚熟宽皮橘基地、云南特早熟柑橘基地、丹江库区北缘柑橘基地和云南、四川柠檬基地,主要包括20个重点县,着力发展极早熟、早熟宽皮柑橘等特色品种。

主攻方向:以提高我国柑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为主攻任务,按照鲜食、加工并举的发展思路,重点开发鲜食柑橘和柑橘加工品两大类,宽皮柑橘、甜橙、柠檬、柚类和其他特色产品以及橘瓣罐头、柑橘汁6种主导产品。一是努力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熟期结构,构建与现代柑橘生产相适应的育、繁、推一体化生产技术体系;二是加强鲜果商品化处理和高效安全贮藏能力建设,开发示范深加工工艺,提升果实综合利用水平;三是促进品牌整合,推进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化经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发展目标:到2015年,培育形成3~5个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优势柑橘区,8~10种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柑橘产品以及一批有实力的知名品牌。优势区柑橘栽培面积达到2100万亩,占全国70%;产量达到243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0%;平均单产达到1吨/亩以上,加工原料单产2吨/亩左右;等级(商品)果比例达到75%,其中优质果率提高到60%以上;鲜果出口量超过140万吨,橘瓣罐头产量达7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出口优势。

11.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料。2007年我国天然橡胶的产量居世界第六位。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不足1/4,缺口巨大,亟需解决生产中存在的优质种苗供给严重不足,低产胶园比例高、更新速度慢,加工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优化橡胶生产布局,挖掘生产潜力,增强国内供给能力。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海南、云南、广东3个优势区。其中,海南天然橡胶优势区包括18个县,着力发展高产抗风优良品种;云南天然橡胶优势区包括29个县,着力发展抗寒高产新品种;广东天然橡胶优势区包括13个县,着力发展抗风、抗寒高产速生品种。

主攻方向:以增加我国天然橡胶总产量、促进胶农增收、提高产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为主要任务,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一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快胶园更新改造,强化抚育管理,稳步扩大植胶面积;二是加强良种苗木基地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推广,全面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三是调整优化加工布局,在优势区新建或改建一批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标准、年产量万吨以上的加工厂,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专用胶比重,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天然橡胶产业向技术效益型转变。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橡胶树种植面积达到1320万亩,新胶园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平均单产达到96公斤/亩,年产干胶80万吨以上,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99%左右。建成达到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标准化大型天然橡胶加工厂46家,完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高天然橡胶质量。

12.肉牛。近年来,我国肉牛业持续快速发展,区域布局不断优化,肉牛饲养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牛肉产量持续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屠宰加工能力显著增强,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肉类需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城乡居民对牛肉的消费将不断增加,肉食结构中牛肉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对肉牛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肉牛业基础母牛存栏量下降、专用肉牛品种缺乏、投入水平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比较突出,亟需进一步提升肉牛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基本供给。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中原、东北、西北、西南4个优势区。其中,中原肉牛优势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安徽4省的51个县,着力满足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优质牛肉需求;东北肉牛优势区包括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5省(区)的60个县,在满足本区域优质牛肉需求同时,着力开拓东北亚市场;西北肉牛优势区包括新疆、甘肃、陕西、宁夏4省(区)的29个县,在满足本区域优质牛肉需求同时,着力开拓中亚、中东市场;西南肉牛优势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5省(区、市)的67个县,着力满足本区域和华南地区优质牛肉需求。

主攻方向:以满足城乡居民对牛肉产品的基本需求为主要任务,鼓励规模育肥,实行集中屠宰,强化品牌销售,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肉牛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新建及扩建一批种公牛站、肉牛良种繁育场和乡镇人工授精站,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二是扶持养牛大户和肉牛养殖小区牛舍标准化改造,配套建设化粪池或沼气池,推行标准化饲养;三是鼓励和支持发展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配套建设青贮和氨化设施,建设优质安全饲草料供应体系;四是加强饲喂、饲草料生产加工、疫病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五是制定活牛出栏、胴体质量和牛肉质量评价体系,扶持龙头企业,完善加工和流通体系,努力形成中国特色现代肉牛产业体系。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肉牛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牛肉产量达到320万吨,年均增长达到3.6%以上,满足国内牛肉需求的45%以上。建立完善的地方良种保护体系,良种覆盖率达到70%,牛肉优质率达到50%以上,平均胴体重达到200公斤左右。优势区50%的规模养殖户参与肉牛产业相关的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优势区已有品牌不断发展壮大,采用部位分割和冷链运输的牛肉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13.肉羊。随着肉羊区域化生产格局逐步形成,我国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羊肉生产大国的地位,生产方式转变加快,杂交改良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羊肉产量持续增长,质量显著提高。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步转变,未来羊肉消费量将呈上升趋势。但是,肉羊业仍然面临良种覆盖率低、专用饲料供应不足、养殖方式落后、加工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等制约因素,必须加快改造和发展步伐。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中原、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西北和西南4个优势区。其中,中原肉羊优势区包括山东、河北南部、湖北、山西东部、河南、江苏和安徽7省的56个县,着力发展秸秆舍饲肉羊养殖;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包括山西、河北北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6省(区)的32个县,着力发展高档肉羊养殖;西北肉羊优势区包括甘肃、宁夏、新疆、陕西4省(区)的44个县,着力发展无污染优质肉羊养殖;西南肉羊优势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南5省的21个县,着力发展山羊养殖。

主攻方向:以良种繁育体系和加工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改造传统养殖方式,大力培育优势品牌,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是新建和扩建一批省级原种场、县级繁育场和乡镇改良站,构建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支持标准化羊舍、青贮窖及其相关设施建设,提高舍饲规模化养殖水平;三是推行秸秆饲用技术,积极开发利用菜饼粕和单细胞蛋白等非常规饲料资源;四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完善加工流通市场体系,提高肉羊产业化水平。

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设4个具有饲草资源、品种资源、市场资源优势的肉羊优势区,优势区羊肉产量达到240万吨,年均增长5.5%,满足国内家庭羊肉消费需求的48%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60%,出栏肉羊平均胴体重达到16.5公斤左右,优质羊肉的比重达到50%以上;50%的规模养殖户参与肉羊产业相关的专业合作组织;品牌肉销售量占到优势区羊肉产量的60%以上。

14.奶牛。近年来,在奶牛优势区的带动下,我国奶业持续高速发展,涌现出一批明星企业和知名品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人均奶制品消费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

4、发达国家的1/12,发展空间广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必须妥善解决奶牛饲养方式落后、良种化程度不高、奶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乳及乳制品市场不规范、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京津沪郊区、东北内蒙、中原、西北4个奶牛优势区。其中,京津沪郊区奶牛优势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3市的17个郊县,着力提高奶业现代化水平,加快产加销一体化进程,保障市场供给;东北内蒙奶牛优势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3省(区)的117个县,着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养殖;中原奶牛优势区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4省的111个县,着力发展专业化养殖场和规模化小区,大力提高奶牛单产;西北奶牛优势区包括新疆、陕西、宁夏3省(区)的68个县,着力发展舍饲、半舍饲规模化养殖,大力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主攻方向:以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和养殖比较效益为主要任务,着力提高优势区奶业集约化、标准化、优质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示范带动全国奶业发展。一是加强奶牛良种繁育,建设奶牛原良种场、种公牛站、改良中心、配种站、生产性能测定和良种登记信息中心;二是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扶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场),大力发展奶农专业合作社,建设机械挤奶站;三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推进奶牛群体改良、高效繁殖、标准化规模饲养、青贮和优质牧草生产加工、疫病防治和原料奶质量控制技术;四是完善乳品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加强奶业预警信息体系建设,促进奶牛优势区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目标:到2015年,优势区内奶牛存栏量达到1700万头,牛奶产量达到5400万吨,占全国奶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83%以上。机械化挤奶普及率不断提高,原料奶质量进一步改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草饲料生产、技术推广、原料奶收购等支持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15.生猪。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最重要的肉食品来源,占我国肉类总消费量的62.5%,在饮食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养猪业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基础产业,具有“猪粮安天下”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我国猪肉需求总量仍将继续刚性增长,但受资源环境约束、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和产业保护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确保生猪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沿海、东北、中部和西南4个生猪优势区。其中,沿海生猪优势区包括江苏、浙江、广东、福建4省的55个县,着力发展现代化养殖,确保一定的自给率;东北生猪优势区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3省的30个县,着力发展规模化养殖,确保京、津等大中城市市场供应;中部生猪优势区包括河北、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7省的226个县,着力发展健康养殖,稳定提高调出能力;西南生猪优势区包括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5省(区、市)的126个县,着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养殖,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拓宽市场空间。

主攻方向:以确保生猪生产平稳增长、保障基本供给、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管理。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完善现有种猪场,配套建设原种场、扩繁场、种公猪站,提高种猪质量;二是加强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养殖大户,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实现粪便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是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加快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完善种猪、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的监控手段,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四是扶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扩大加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五是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发展目标:到2015年,4个优势区生猪年出栏达到4亿头,出栏率达到150%以上;生猪调出量达到2.4亿头,占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60%;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提高到120公斤,猪肉总产量达到3240万吨;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5%以上,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猪肉品质明显改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基本完善,生猪生产逐步实现无公害化;生猪产品出口增加到80万吨。

16.出口水产品。近年来,我国继续保持了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和水产品贸易大国地位。2007年,水产品出口额达97.4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额的26.3%。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业发展进入相对集中、规模化、产业化开发阶段。当前,影响我国出口水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根治、出口企业创新能力弱、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对继续巩固我国出口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扩大水产品出口形成了更大的压力。

区域布局:着力建设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长江流域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3个优势区。其中,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包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4省(市)的62个县,着力发展对虾、贝类、河蟹、海藻;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5省(区)的121个县,着力发展鳗鲡、对虾、贝类、大黄鱼、罗非鱼、海藻;长江流域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7省(市)的102个县,着力发展河蟹、斑点叉尾鮰、鳗鲡、海藻。

主攻方向:围绕培育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日益壮大、竞争力显著增强的3大出口水产品优势产业带,加快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巩固和强化水产品在我国大宗农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地位。一是大力推行健康养殖模式,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继续实施“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水产养殖业;二是切实抓好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从源头治理、生产自律、市场准入、科技创新和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三是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充分调动和发挥行业自我协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规范养殖和经营行为,加快渔业组织化、产业化进程。

发展目标:到2015年,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内水产原良种体系较为完善、运转高效;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基本建成,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优势品种出口量达到107万吨,出口额达到44亿美元;水产健康养殖基地达到300个。

(三)复合产业带发展方向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物的多样性和我国耕作制度的历史悠久性,同一区域往往具备适宜多种优势农产品生产的资源条件。在目前16个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中,许多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适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优势农产品生产,从而使部分品种的优势区在空间上出现重叠,形成复合产业带。受区域内资源、环境、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复合产业带面临着处理多种农产品生产协调发展问题,需要根据产业要素的成熟程度及不同产品叠加的相互影响,合理确定发展方向,采取适宜的技术路线和发展途径,推进产业带科学发展。

在种养业产品叠加的复合产业带内,种植业产品为畜牧业生产提供饲料来源,畜牧业生产副产品为种植业生产提供肥料来源,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产业发展具有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特点。该类复合产业带应以强化上下游产业有机衔接、注重关联产业有效聚集、推进种养加全面协调发展为主攻方向,着力优化粮经饲种植结构,积极推广优质专用品种,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过腹还田、稻田养殖等循环农业,充分开发农业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整体水平,逐步建立起农牧有机结合、良性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该类复合产业带涉及751个县,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及洞庭湖平原、四川盆地等。

在农作物复种多熟的复合产业带内,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行间作套种等种植制度,不同作物之间可以协调利用光热水土资源、趋利避害,产业间呈现协调共进、协同发展的互存关系。该类复合产业带应根据耕地高负荷利用的现状,以推进耕地用养结合、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技术替代资源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强化以土地平整、地力培肥、沟渠配套、农田节水、地力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农田建设;改革传统耕作制度和栽培体系,合理搭配农作物品种,推行新型种植模式,加强轻简栽培、保护性耕作、免耕覆盖等新型耕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加快机具和技术研发,提高农机装备数量,促进农机农艺结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体系。该类复合产业带涉及631个县,主要分布在黄淮海、长江流域等。

在农产品竞争水土资源矛盾突出的复合产业带内,多种农作物在同一生长季节内竞争光热水土资源,多种牲畜竞争饲料、场地等资源,产品之间存在互竞关系,资源利用协调难度大。该类复合产业带应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变化趋势和生产发展目标,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坚持趋利避害,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合理安排种植、养殖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强粮食生产主体地位,统筹安排耕地和其它农用地,不断优化相关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及其关联产业布局和结构;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中心,积极推广轮作、间作、套作等栽培技术,克服连作障碍;统筹协调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抗灾减灾、保收增效的现代设施装备水平。该类复合产业带涉及579个县,主要分布在北方“一作区”、黄淮海平原、西南丘陵旱作区等。

(四)环境影响分析

上述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在强调生产发展的同时,注重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体现了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的理念,总体上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对各个优势品种的适宜和最适宜生产区域进行布局,体现了遵循自然规律、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在优势区域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沃土工程、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业等工程实施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三是在优势区域大力推广应用农村沼气、秸秆利用、农渔机具节能、农业投入品有效利用等农业节能减排技术,并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四是针对部分区域出现的多产品叠加、资源利用矛盾突出等问题,强调通过合理安排农作制度、推进种养加有机结合,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建设复合产业带,有利于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五是引导优势农产品实行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减少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同时,也可能对局部地区带来一些不利环境影响:一是优势农产品集中度提高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区域生物多样性,增加农业生物灾害发生的风险;二是优势区域产业集聚度的提高,部分优势农畜产品在少数地区高强度生产,可能对当地资源环境造成一定压力。针对这些问题,要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科学规划和引导,正确处理专业化和多元化生产的关系,加大动植物保护力度。同时,加强优势区域生态资源环境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资源环境质量变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做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

五、主要政策措施

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必须立足国情,统筹谋划,注重实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在制定有关政策、编制相关规划时,注重与本规划衔接,把优势农产品的优势区域作为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平台,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培育优势品种,做强优势区域,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一)加强科学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提高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优先在优势区域建设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功能研究室、综合试验站,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大优势农产品科研经费投入,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需要,建立有效聚集长期追踪优势农产品技术需求的研发力量,组织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依托重大工程和国家科技计划,在动植物育种、疫病防控、农业机械化、农田节水、科学施肥、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储藏等重点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力争在一些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尽快形成适应不同优势品种、不同优势区域要求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针对产业技术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和关键环节,优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批核心技术。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不断充实优势区域基层技术推广力量,完善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确保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积极扶持社会化技术服务组织。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和完善县及县以下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使之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增强生产指导、技术服务和科技服务等服务功能。

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范围,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重大工程项目对优势区域的倾斜力度,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努力提高优质高产品种和集成配套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的现状,加大优势区域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力度,抓好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和务农技能,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二)完善农业设施装备,强化优势农产品生产基础支撑

突出抓好优势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加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植物保护、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渔政渔港等现有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实施沃土工程、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改善耕地质量,防止水土流失,全面增强各类优势农产品基础产出能力。在实施好现有粮食生产各项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粮食战略工程,以粮食优势区域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重点省区的粮食核心区和后备区,全面提升优势区域总体粮食产出能力。以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养殖业为重点,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科技集成应用能力,完善综合服务设施,积极推进现代物流设施与手段建设,打造一批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基地、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机具的开发应用,优化装备结构,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农垦企业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按照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要求,以种养业良种、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农兽药残留限量、产地环境质量、产品等级规格、包装储运等为重点,加快制修订一批与优势农产品相关的标准。率先在优势区域实施农业标准国际化战略,加强国际标准的跟踪、研究和转化,推动与国际标准接轨。扩大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县专项资金规模,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并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进村入户,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地发展有机农产品,积极发展名牌产品,加强认证监管,健全淘汰机制,推行地理标识制度。加大优势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加强部级专业性、地方综合性和优势区域重点县质检中心建设。深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循环农业,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保护产地生态环境。加强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突出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建立从田间到市场全过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四)加快优势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强化优势产业间的衔接。突出龙头企业与优势区域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内集聚,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扶持发展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互助服务,积极倡导以社会化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市场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在优势区域,重点鼓励、引导和支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激发农民发展优势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国家有关涉农项目,鼓励其兴办农产品加工业或参股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用水管理和仓储运输等专业化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五)加大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力度,促进优势区域农产品产销连接

健全农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支持优势区域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等工程,提升市场产品集散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均衡供应能力。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创办运销组织,发展民间经纪人队伍,扶持壮大各类农产品营销龙头企业。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直销配送等新型营销模式,完善和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鼓励各类优势农产品品牌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示和评选活动,扩大宣传范围,营造良好的品牌发展氛围,逐步形成培育品牌、品牌促进的良性循环。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等工程建设,扩大农产品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在优势区域建立监测体系,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高优势区域农产品生产信息化程度,为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大优势区域扶持力度

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逐步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全面落实对粮食、油料、生猪、奶牛等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逐步形成稳定规范的制度。完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生猪、奶牛等现有农产品补贴政策,地方政府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地方性补贴品种,增加补贴额度。巩固完善农民收入补贴政策,加大技术应用补贴和生产性服务补贴力度。切实增加农业投资总量,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优势区域建设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研究和制定扶持农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加大对优势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户等经营主体生产性贷款的金融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为优势区域龙头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或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募集发展资金;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优势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打造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平台,形成全社会各行业共同推进优势产业带发展的格局。优先将优势农产品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不断发挥农业保险在稳定优势农产品生产方面的积极作用。跟踪分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变化情况,加强优势农产品进出口的调控,完善优势农产品进口管理和贸易救济预警制度。

第三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落实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有关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新的发展形势,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领先优势,促进国家高新区战略提升,实现引领型发展,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部署,特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国家高新区“十三五”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国家高新区“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持续不断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创新成果大量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共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了标志性引领作用,成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为主要的战略力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国家自创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先行先试,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行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探索,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抓手。

1.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高新区始终站在国家和社会的改革潮头,在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和金融融合、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人才吸引和培育,以及产城融合、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大力培育各类创新创业促进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进一步深化“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部分国家高新区探索实施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创业企业注册手续,持续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持续创新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模式,广泛汇聚利用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向产业组织者转变。国家自创区作为我国改革创新的先锋引领,开展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成效显著。先后研究出台“6+4”、“新四条”、“黄金十条”、“科技新九条”等政策措施,极大程度解放和发展了科技生产力。

2.坚持提升经济创造能力和提质增效,有力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2015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25.37万亿元,“十二五”期间实现年均增长17.4%,净利润1.6万亿元,实缴税金1.4万亿元。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率25.4%,净利润率达6.3%,新产品销售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0.8%。有63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10家国家高新区增速在20%以上。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 — 2 —

下,国家高新区尤其是国家自创区依然在高基数上保持了较快发展,其中武汉东湖、湖南长株潭、四川成都等国家自创区年均增速达30%左右,成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3.坚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速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国家高新区不断发展新型产业组织,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全面构建高新技术转移转化通道和产业化平台,新兴产业生成能力和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力量。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内上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31160家,占全国高企数量的40.9%。国家自创区已经成为我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中关村的下一代互联网、上海张江的集成电路、武汉东湖的光通信、深圳的通信设备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在关键前沿技术开发、重大产品与装备制造、国际技术标准创制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高端技术和产品。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在加快形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新业态在国家高新区、自创区不断涌现。高效能计算机、人工非线性晶体、纳米材料和印制、智能机器人、中文信息处理、量子通信、人用禽流感疫苗、3G/4G技术及标准、燃料电池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相继获得重要突破,开辟了产业发展新方向。

4.坚持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持续涌现。国家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持续优化创新环境与氛围,持续

集聚创新要素与主体,持续提升创新效率与能力,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截至2015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的1719万名从业者中,大专以上学历达52.7%。汇聚各类大学753所,研究院所2415家,企业技术中心9557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88家,实现了全国30%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和50%以上的企业发明专利,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5倍。聚集了135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021家众创空间,全国经备案的众创空间44%在国家高新区内。2015年,国家高新区新增注册企业达19万家。国家自创区正在引领新时代的创业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以创业咖啡、创业苗圃、新型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天使投资+合伙人制+股权众筹”等一批新的创业模式正在兴起,创业“新四军”日益成为创业主群体,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自创区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

5.坚持产城融合绿色协调发展,产业科技新城形象日益凸显。国家高新区努力践行绿色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经历了从实现科技价值、到经济价值、再到社会价值的转变。持续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商贸、医疗、交通、学校、娱乐等城市配套功能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新兴手段、广大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园区社会事务,产业社区、创业社区大量涌现。生态与环境建设持续推进,截止2015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中有72家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2015年国家高新区规模以 — 4 —

上工业企业万元GDP平均综合能耗为0.584吨标准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批节能、环保科技成果率先得到运用,成为“十城千辆”、“十城万盏”、“金太阳”、“三网融合”、“智慧城市”等工程的先行示范区。

6.坚持开放协同发展,集聚辐射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2015年,有21家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的比重超过30%,其中7家超过50%。国家自创区积极探索产业协作、品牌共享、园区共建、技术输出、管理模式输出等辐射带动新机制,取得较好成效。中关村与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61个地区(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园区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超过8300个,约80%技术合同成交额辐射到北京以外地区。张江在江苏和浙江等地共建12个园区,实现了和江浙的协同发展。东湖与周边区域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了覆盖湖北全省的“光谷产业园”品牌。国家高新区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截至2015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共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438人,留学归国人员10.9万人,外籍专家1.3万人,外籍常驻人员5.5万人,24家国家高新区成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越来越多的国家高新区开始建设海外孵化器、海外产业园,探索产能合作、技术溢出和成熟模式的国际辐射。

7.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国家高

新区土地利用程度总体良好,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合理,土地利用效率、投资强度和效益方面均处全国先进行列,已日渐成为节约集约用地的先导区和示范区。根据国土资源部2014年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国家高新区综合容积率为1.00,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为0.91,工业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为6788.83万元/公顷,在各类国家级开发区中均为最高。与2012年的评价结果相比,国家高新区综合容积率提高了0.07,工业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37%,工业用地地均收入增长幅度为1.68%,提升显著。

8.坚持战略提升,国家高新区战略位势显著提高。新一届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国家高新区发展,“十二五”期间多次考察国家高新区并作出重要指示。国家高新区队伍扩大到146+1家,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依托一批代表性突出、综合实力强的国家高新区,国务院先后批复张江、深圳、苏南等15家国家自创区。截至2016年10月,国家自创区达到17家。科技部自2013年加快实施国家高新区战略提升行动,三类园区战略提升行动目标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国家高新区“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1.国家高新区必须把握时代特征,以培育创新创业生态为核心,发展新经济,创造新供给。世界已经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 — 6 —

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创新周期不断缩短,创新频率大大加快,创新创业大爆炸时代悄然来临。创新创业主体由精英走向大众,开放式创新、平台创新、跨界创新成为新的创新方式。国家高新区、自创区要充分把握时代特征,以培育创新创业生态为核心,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与氛围,努力探索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提升供给体系的水平与效率,努力建设成为新经济的集聚区,真正实现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

2.国家高新区必须全面落实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塑造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未来五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社会主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正在深入实施,需要区域性平台和核心载体的支撑,需要具备一定基础的园区和区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国家高新区、自创区要切实承担起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的使命,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要塑造更多先发优势,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成为支撑和引领“十三五”

时期转型发展的关键支点。

3.国家高新区必须保持适应新常态的战略定力,以战略提升为导向谋划实现高水平的科学发展。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正逐渐形成。部分优惠政策弱化或终结,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增加,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国家高新区必须要保持发展定力,理性看待资源环境约束带来的发展压力,更加注重用好智力和科技成果以及形成的无形资产的产出,坚定不移推动创业发展,把培育中小企业、提高经济质量、增强内生增长动力放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臵上,持续深入探索产业组织创新,持续优化管理体制,坚定不移推进集约集聚发展,真正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提升。

虽然国家高新区成绩斐然,但与形势的发展变化相比,与新的责任与使命相比,还面临一系列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世界科技与产业变革和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相交汇的历史阶段,国家高新区要切实承担起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的使命,还面临创新创业整体水平还不高、具有先发优势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不多、真正拥有全球主导权的高端产业偏少等问题。尤其是原有的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集聚效应还不够,引领新常态的动力还不足。二是国家高新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创新驱 — 8 —

动发展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国家高新区在前20年的发展中,赢得了发展先机。但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未来新增产业要素会明显减少,政策优势会逐渐弱化,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和要素驱动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国家高新区也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战略提升。三是国家高新区、自创区的区域布局有待优化。国家高新区在中西部地区分布相对较少,区内创新资源和要素流动还比较封闭,跨国界、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资源集聚整合能力和辐射联动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在引领和支撑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用还不突出,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有待强化。国家自创区在东北及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有待布局,支撑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国家高新区、自创区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的任务艰巨,尤其是主动性、持续性、个性化的政策创新还不够,国家自创区要加大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发展经验,切实起到“示范”作用。

在过去20多年尤其是过去五年的发展中,国家高新区承载“四位一体”的战略使命,着力推进“五个转变”,正在迈入全面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的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必须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要全面发挥自身的领先优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在优化结构、转换动力上取得突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开拓发展新境界。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为方向,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优化国家高新区、自创区战略布局,着力营造产业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实现经济、科技、社会、生态和谐统一,有效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战略定位

着力推动国家高新区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引擎,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点。将国家自创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的创新特区,积极打造国家高新区“升级版”。

(三)战略布局

按照择优选择、以升促建、分步推进、特色鲜明的原则,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省级高新区升级,支持在农业科技产业优势突出的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推动国家高新区在全国大部分地级市布局。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中央改革部署与地方改革需求,按照“东转西进”的原则,鼓励支持若干创新成果多、体制基础好、转型走在前等有条件的区域,依托国家高新区积极建设国家自创区,进一步优化完善国家自创区区域布局。

(四)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等领域的全面创新,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

——坚持协调发展,引领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探索经济高效集约运行模式,实现经济、科技、社会协调统一。

——坚持绿色发展,突出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坚持开放发展,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

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推进国家高新区特色发展,对国家高新区实施分类管理。

(五)发展目标

到2020年,国家自创区建设成为构筑国家先发优势的示范样板,为全国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国家高新区基本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基本建成若干全球创新高地、国家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中心。新升级国家高新区通过以升促建,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创造能力持续较快增长。到“十三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40家左右。

——率先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和高效率的创新体系。创业人才、创业资本与创业市场不断繁荣,创新创业文化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活动持续涌现,创新创业激励和响应机制逐步健全,涌现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年新增注册企业数占比达到15%,创新效率显著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6.5%。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和新动力基本形成。

——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格局。结构优化取得明显成效,发展动力实现根本转换,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 — 12 —

链中高端,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在若干战略领域由并行走向领跑。持续涌现一批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5%以上,劳动生产率增幅达到60%以上。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瞪羚企业数明显增加,出现一批独角兽企业。

——率先形成绿色协调发展的科技产业新城区。在引领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园区城市功能更趋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升。向绿色生态方向更进一步,经济增长的综合性资源消耗显著降低,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新型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从业人员人均生产总值率先达到小康社会水平。

——率先形成开放共享、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平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机制探索取得较大突破,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大幅增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集聚辐射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显著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园区,形成若干全球创新高地。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吸引和布局一批高水平创新资源和平台。持续吸引汇聚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全球领先的科学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开展前沿性重大科学研究。在新兴产业领

域,积极建设一批国家大科学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引进和建设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型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快在战略必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力争取得重大颠覆性创新和群体性技术突破。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加大对企业发明创造的支持和奖励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鼓励引导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开展技术并购和集成应用。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合作开展技术攻关。

——建设新型产业技术创新组织。支持设立兼具“创新”和“创业”双重职能,具有独立法人身份,能够提供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新兴产业孵化育成功能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建设概念验证实验室,加大对多领域多方向的技术集成整合能力。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共建跨区域产业技术联盟。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推动企业开展知识产 — 14 —

权规范化建设工作,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鼓励深化和拓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推动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资本化。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支持国家高新区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健全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发挥知识产权法院作用,构建知识产权信用管理制度。

——建设若干区域创新高地。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东部地区注重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全面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中西部地区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柔性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在重点领域实现创新牵引。发挥国家自创区的创新引领作用,推进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和要素集聚,打造一批创新能力突出、资源高效整合、示范带动显著的区域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支持在创新资源密集区,建设一批集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的高水平研发基地,在部分领域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核心区。

(二)优化创业孵化链条

——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支持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等全社会各界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创业苗圃”。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引导众创空间提升运营品

质和运行效率,构建特色服务模式和合理商业模式。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组织者等各类主体,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专业化众创空间。通过试点示范方式引导在创新资源丰富、大众创业活跃的区域建设众创空间集聚区。鼓励制定促进众创空间发展的支持政策和实施细则。探索放宽企业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建立电子营业执照制度。

——鼓励发展多种创新型孵化器。以“新服务、新生态、新潮流、新概念、新模式、新文化”为导向,提升各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运营服务能力。鼓励探索“互联网+”创业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一批“孵化器+宿舍”、“孵化器+商业空间”等新型创业空间。支持国家高新区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通过盘活办公楼宇和厂房,建设有利于大众创新创业者交流思想、沟通信息、碰撞想法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打造形成一批创业文化浓郁的创业生态示范社区。

——优化加速服务机制。围绕高成长企业发展需求,鼓励发展企业总部型、技术中试型、专业园等多种类型的加速器。引导加速器服务向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柔性化方向创新,不断完善技术研发、资本运作、人力资源、市场开拓、国际合作、知识产权等服务。鼓励加速器健全入驻企业筛选机制以及上市并购、股权转让等企业退出机制。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实施“创业中国”行动计划,扩 — 16 —

大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示范效应,鼓励国家高新区承办或举办各类跨地区、跨领域的全国性和国际性创业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创新创业。支持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等系列活动,为创业者提供获取创业指导、风险投资和人脉的机会。加大对典型创业者、创业先进事迹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向全国乃至全球传播国家高新区创业精神。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使创业在国家高新区成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

(三)集聚创新型人才

——引进海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依托“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重大人才计划,着力引进一批从事国际前沿研究、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杰出科学家、顶尖科技人才和创业团队。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使馆、外国商协会、国际科技园区等的合作,建立面向全球的高层次人脉网络,推动跨区域创业者、技术移民、企业家等来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

——推动“新四军”创业。把握创业主体由精英走向大众的趋势,大力支持以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发展壮大。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在职离岗创业。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所聘岗位职责前提下,到科技创新

型企业兼职兼薪。支持高校院所开展创业教育,制定实施大学生创业办法,扶持大学生以创业实现就业。

——加强重点人才培育。推进建立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结合。探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培养具备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倡导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大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人才队伍。将科技咨询师、专业技术经纪人等科技服务专业人才纳入各类人才支持计划。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激励、评价、流动、服务等机制,积极创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完善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对引进的海内外高端人才,实行落户、居住、子女入学等特殊优惠政策。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发展内外融通的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

(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支持创业企业发展。加大对创业企业在项目牵引、专家帮扶、投资跟进、平台支撑等方面扶持,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强、成长性高的科技企业。探索以“科技创新券”方式,增强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加大对创业企业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 — 18 —

度。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发现和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鼓励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建立瞪羚企业筛选体系,出台瞪羚企业专项政策,促进瞪羚企业加速成长。加强对独角兽企业的研究与跟踪,鼓励发布独角兽榜单,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宣传。鼓励联合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咨询服务,助推企业非线性成长。

——大力发展平台型企业。积极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平台企业,鼓励国家高新区龙头企业平台化转型,构建大企业创新创业生态圈。鼓励总部型服务业企业平台化发展,大力支持平台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资源。鼓励国家高新区产业与科技服务平台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支持向全国布局。

(五)完善科技金融服务

——大力发展天使投资。扩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的投入。支持探索天使投资激励、税收、退出和流转机制改革。鼓励成功企业家向天使投资人发展。支持成立天使俱乐部、天使投资联盟等组织,开展天使投资公共服务活动。

——集聚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的总部型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地方准金融机构、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等入驻国家高新区。支持科技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 19 —

商业保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

——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兴产业领域,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资金支持。

——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科技保险、产业链融资等新型融资服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保险等机构合作,开发复合型科技金融产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改制、挂牌、上市融资。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优化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信贷环境。

——打造科技企业信用体系。支持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标准,鼓励商业银行、担保机构、小额贷款机构采信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报告,开通创业企业银行贷款绿色通道。鼓励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标、财政资助等事项办理中,将科技企业信用评级纳入审核评价指标体系。

(六)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国家高新区新兴产业主阵地作用,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 — 20 —

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聚焦尖端领域,推进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信息通信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应用。发展壮大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现代物流、节能环保、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培育一批在全球具有先发优势的原创新兴业态。培育发展3D打印、开源硬件等社会化生产,积极发展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业态。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支持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化、市场化科技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吸引国内外知名科技服务企业在国家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功能性总部。加速国有科技服务机构市场化改革进程,推进具备条件的科技服务事业单位转制。支持建立面向全国的科技服务采购平台,加强对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的展示发布和推广应用。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实施“互联网+”示范工程,加大互联网在能源、金融、医疗、健康、养老、教

育、旅游、社会保障、物流、交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

——推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快网络化制造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支持建设工业云服务和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加强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和试验平台建设,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共性关键技术水平。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提升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强化“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促进信息技术在产业链各环节和全流程的综合集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向产业生态升级。鼓励成立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线上联盟,加快建设在线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研发众包、创业孵化、股权众筹新型模式,推动大企业内外部的创新团队、关联企业、研究机构等各类主体集聚创造价值,形成“开放、协作、共赢”的新型产业生态群落。

(七)加快建设科技产业新城区

——建设新型空间。以社区营造理念重塑国家高新区空间生 — 22 —

态,以低碳产业和智能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强化科研、生产、商务功能有机组合,建设生活设施完善、社交接触频繁、创新创业活跃的新型“科技+产业+生活”社区,创造适合各类创新创业人群交际、交流、交往的新型空间。

——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信息经济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家高新区宽带网、移动通讯网、无线网络与物联网等网络互联互通。鼓励国家高新区充分利用并推进建设数据中心、云端设备、应用编程接口等云端设施,加快终端设施建设。鼓励国家高新区推进政务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应用,鼓励社会主体进行增值业务开发,加大互联网在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物流、环保等领域的应用,着力打造若干大数据示范园区。

——建设绿色生态园区。提升项目准入环境标准,鼓励企业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营造水体洁净、空气清新、土壤安全的绿色园区。完善多元、清洁、安全的能源系统,强化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逐步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打造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垃圾处理系统。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土地管理,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坚持合理、节约、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强化国家高新区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强度、投资强度、人均用地指

标整体控制,提高国家高新区平均容积率,优化国家高新区内部用地结构。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推进土地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枢纽等公共空间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和供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建立健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与奖惩制度。

——建设宜居宜业园区。深化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协调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商务、休闲、居住等城市功能配套,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园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发展社会事务,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失地农民安臵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措施,大力改善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八)扩大全球链接辐射

——加大国家高新区、自创区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国家高新区、自创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将率先形成的先行先试政策与体制机制向周边区域推广共享,深化与当地区域经济、科技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自创区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探索通过开放实验室、技术服务等方式,扩大辐射共享范围。通过一区多园、异地孵化、飞地经济、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或合作联盟、布局跨区域产业链等方式,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整体水平。

——持续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鼓励国家高新区与全球创新高地建立战略合作,加速世界级的创业团队、资本、技术的双向流动,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鼓励搭建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促进国际先进技术、原创技术对接和转化。推进世界知名大学、顶尖科研机构、国际知名风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科技服务机构等在国家高新区布局。争取与国际知名研发组织合作设立跨境协同创新共同体。引导区内众创空间、孵化器国际化发展,链接全球创业资源。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鼓励国家高新区有实力的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国际大科学计划和有关援外计划。鼓励内外资企业在资本、品牌经营、市场拓展、技术研发、项目开发、研发平台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围绕国家高新区特色产业,积极建设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参与国际标准创制活动。

——支持企业高水平“走出去”。鼓励国家高新区各类主体“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新兴市场拓展、海外投资布局等活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产业组织,整合行业内相关资源 “抱团出海”、“集群出海”。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发展全球服务贸易,培育一批大型跨国服务业企业。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鼓励国家自创区或有实力的国家高新区,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共建跨境经

济合作园、海外科技园、边境产业园等海外园区,加强园区模式国际辐射,推进中国“软实力”输出。充分利用国家对外援助、对外工程承包等合作机遇,推动国家高新区信息服务、能源、基础设施、农业设施等领域企业与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支持建立“一带一路”跨境产业链。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服务和文化环境。争取国家部委支持,谋划出台有利于国内外企业公平竞争的税收、贸易、保税服务、外汇相关政策。引进与培育一批国际商事商务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支持国家高新区完善国际化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建立国际化园区与社区,营造开放多元、包容创新的国际文化氛围。

(九)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落实推广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落实好国家向全国推广的中关村系列创新政策。加强政策宣传,让国家高新区内有关部门、企业、研发机构知晓、用好、发挥好先行先试政策的激励作用。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做好先行先试政策的评估评价工作,广泛听取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见,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及时调整完善。加大已出台政策落实的力度。

——鼓励探索政策创新突破。鼓励国家高新区、自创区在科技成果所有权、转化税制等方面积极推动地方性法规创新。健全 — 26 —

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探索深化股权激励改革,积极开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控股企业的下属单位的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技术交易等平台的市场化管理运营机制改革。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有利于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绿卡制度,探索出入境便利化政策,推进短期来华免签、技术投资获永久居留权、创业投资获永久居留权等政策试点。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优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开展科技金融创新,建设股权众筹平台,探索开展股权众筹融资服务试点。

——优化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支持制定高新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依法行使开发建设、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与服务等权限。探索制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职能“负面清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重点改革,探索灵活实用、市场化激励的人事机制,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效率。培育和发展经济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等社会组织,加速由公共服务提供者向服务组织者转变。建立健全智库参与的决策咨询制度。

——支持国家自创区创新管理体制。重视国家高新区在国家自创区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放大辐射示范效应。鼓励城市群国家自创区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探索更有利于促进区域

协调发展的管理模式。围绕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布局,打通区域壁垒,建立跨区域、跨领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区域间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形成创新合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管理

——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管理。坚持科技部宏观引导、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国家高新区所在市人民政府具体推进,探索形成国家和地方共同支持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联合治理新模式。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国家高新区、自创区的建设发展摆在地方创新发展全局的核心位臵,打造成引领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平台,统筹区域政策、土地、财政及创新资源,集中向国家高新区、自创区倾斜,率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推动省市政府简政放权,优化国家高新区“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赋予国家高新区尤其是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充分的财政、土地、政策保障和应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探索开放式管理系统。以“众筹”、“众包”思维来解决实施“众创”过程中的各类复杂性难题,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制定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建立学习型组织,支持国家高新区加强与同类园区、先进园区的交流学习。

(二)深化园区分类指导

——全面推进三类园区建设。鼓励“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促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打造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枢纽和原创新兴产业高地。引导“创新型科技园区”依托科技优势,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率先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促进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形成区域创新中心。推动“创新型特色园区”开展产业创新和应用创新,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竞争力。

——加强对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的指导和督查。支持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加强培训,着力转变一般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以新经济理念推进国家高新区发展。鼓励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加快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健全创新创业载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积极与全国一流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特色园区以及全球先进园区进行资源对接。强化新升级国家高新区与省内先进园区的结对发展,开展“精准帮扶”。推动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支持有实力的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创建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特色园区。

(三)健全统计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地方政府优化对国家高新

区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建立创新驱动导向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对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科技中小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培育、绿色集约发展等方面考核和评价。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监督管理和动态管理,根据评价考核和评估结果,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情况,对发展好、用地集约的国家高新区给予激励政策。建立国家自创区发展数据统计、监测评价制度,结合各国家自创区的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加强国家自创区数据统计、动态监测。将重要指标纳入国家统计体系。

第四篇: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

flat fare单一票制

swipe在解码器上刷(卡)interchange station换乘站 concourse

automation vending machine

wheel chair lift

station operator

crowd management plants

entry gate

security check

mind the gap

classification

6-car set/unit

motor car

trailer

pantograph

cab

bogie

coupler buffer connecting device

站厅自动售票机残疾人牵引车站务员客流控制入闸机安检小心台阶间跨度编组六节编组动车拖车受电弓驾驶室转向架 车钩缓冲连接装置

brake device:

制动装置:

air brake空气制动 rheostatic brake电阻制动 regenerative brake再生制动 electromagnetic rail brake

current collector

conductor rail collector

shoegear

collector shoe

interior equipment

Electricity

Ventilation

Heating

Air conditioning

Seat

Handle

Device system:

设备装置 磁轨制动第三轨受电器 受电靴装置受电靴车辆内部设备 车电通风 取暖空调座椅拉手受流装置

Storage battery box蓄电池箱 Relay case继电器箱 Main control box主控制箱

Motor air compression unit电动空气压缩机组 Power source transformer电源变压器 Electrical switch

Contactor box

Electrical system:

车辆电气系统:

Power circuit

Main circuit

Auxiliary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 system)

Console

Unmanned

Platform screen door电气开关接触器箱 动力电路 主电路 辅助电路 控制电路列车自动运行系统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操作台无人驾驶的屏蔽门

Evacuate疏散

Overhead wires架空导线 Third rail第三轨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 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环控系统 Sensor

FAS(Fire Alarm System)

Spray

Linkage

Block

Interlock

Ccv(Chrysler’s Composite Concept Vehicle)

High-speed rail(ASK)

High-speed magnetic levitation(MAGLEV)

Navigation

semi-

sur-

tender传感器火灾报警系统喷淋 连接、连锁、联动闭塞联锁组合概念车高速铁路系统高速磁悬浮系统导航半,半自动上,外,超投标

第五篇: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的加快,地铁轻轨和高架轨道交通等将成为我国在21 世纪时城市交通建设的新热点。据悉除上述四个城市已建成地铁外, 尚有深圳、南京、青岛、沈阳、重庆等地铁轻轨项目已批准立项或原则同意建设,此外还有大连、成都、长春、哈尔滨、鞍山、武汉、杭州、乌鲁木齐、佛山等20 多个城市正在筹建并进行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据不完全统计, 下列城市正在进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研究、规划和实施。北京地铁复八线12km、重庆轻轨一号线16.6km、北京地铁西单南北线19.5km、上海地铁二号线11.6km、青岛地铁一号线15.5km , 重庆轻轨二号线17.7km , 沈阳轻轨二号线22.4km , 天津地铁南北线改扩18.4km , 南京地铁一号线16.8km , 深圳地铁一号线1 期工程25.0km , 成都地铁一号线14.8km , 武汉轻轨一号线15.9km , 哈尔滨轨线14.5km , 广州市郊轻轨线26.0km。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才刚起步, 它是一项事关重大的系统工程, 所以必须提到战略高度, 超常规发展。

1.首先应有明确的战略目标, 国外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 承担的客运量占到整个城市客运量的50 %~80 % , 已成为人们上下班、上下学甚至购物的主要交通工具。据专家建议, 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 用30 年到50 年时间, 建成覆盖我国主要大城市现代化轨道交通网。包括地铁、轻轨在内的轨道交通里程争取达到2000 公里以上。使城市人口500 万以上的特大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达到城市总客运量的50 % 以上, 个别争取达到80 % 左右。为此, 我国每年需建成40~70 公里的地铁或轻轨。

2.实现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国产化对轨道交通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大幅度降低轨道交通的造价,有利于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同时,轨道交通这个新产业也将会增加许多就业机会,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3.与此同时, 应充分发挥市郊铁路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作用。大城市的市郊铁路不但具有城市地铁、轻轨交通的所有优势, 而且其工程造价相对比较低廉, 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后, 对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4.此外, 轨道交通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协调发展。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骨干, 但必须与城市公共交通, 私人交通相配合, 形成城市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才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5.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 需合理规划,近期尽快修建一部分城市高架铁路, 可以大大提高城市轨道系统的建设速度, 大幅度降低城市交通建设费用。通过较短时期的势力, 使城市交通的面貌发生根本的改变, 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城市交通发展道路。

下载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术语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地铁 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mass transit 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ed lifetime 运营概念 operat......

    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知识城市轨道交通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求职信

    城市轨道交通求职信 城市轨道交通求职信1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xxx学院,20xx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珍贵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大学生活的......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附件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更好地发挥......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更好地发挥国家高......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目 录 序言 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方针 (二)战略目标 (三)总体部署 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

    国家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根据《国民经济......

    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014-03-17 03:4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目 录 第一篇 规划背景 第一章 重大意义 第二章 发展现状 第三章 发展态势 第二篇 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