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你们毕业了!我注意到,刚才段丽萍院长在主持毕业典礼的一开始就说到:“又到了充满喜悦而又有一点伤感的时候。”喜悦自不用说,而我认为这种时候的伤感也是美好的。我们之所以伤感,是因为我们留恋,因为我们这几年在北医取得了成绩,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今天,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所以请大家记住今天,请大家接受我最热烈的祝贺!(http://www.xiexiebang.com)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要在毕业典礼上讲几句话,我很愿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向大家表达我的心意,也谈谈我自己的一些体会。但我也不能每年都讲同样的内容。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讲关于选择的问题。(http://www.xiexiebang.com)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严格的毕业分配制度,每位高校毕业生去什么地方工作是没有选择余地的,我们这代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自己就是1968年毕业时由组织分配到陕西基层农村工作的。今天的毕业分配情况可完全不一样了,毕业生们可以选择出国,也可以选择留在国内;可以选择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也可以选择到西部去,各种各样的选择摆在每一位毕业生面前。我认为这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符合自己心愿,能发挥自己特长,适合自己所干的事情,才能够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我记得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有一本专著论述发展问题,他认为发展的最根本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就是人能够自由选择。因此,我们应该为自己生逢这样一个时代而感到高兴。当然,面对多种选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问题,因为选择太多会成为一件烦恼的事情,甚至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也许大家不理解选择多了怎么还会烦恼甚至痛苦呢,让我举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我们常常看到,长得很漂亮的姑娘往往有很多小伙子拜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但她们的婚姻似乎并不因此而比别人更加美满,相反不乏有不幸婚姻的例子,帅哥们也有类似情况。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有了太多的选择,而又不会选择。看来,选择是一门学问。相信在座的各位毕业生已经有过选择,现在也正在选择,以后还会面临更多的选择。所以借今天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对选择的体会。选择从根本上来讲是对价值的评估,所以,我想先谈谈自己对与选择有关的四个价值的看法。(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是核心价值。我认为核心价值就是在选择的时候,特别是在选择职业、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要把自己的选择和社会的需要紧紧地结合起来。时代比人强,我们都逃不脱时代与社会给我们划定的圈子。只有当我们的选择、我们去做的事情是被社会所需要的,我们才有更广阔的前景和更开阔的道路。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爱国的传统,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深深地印在我们的社会当中,社会也会以这个标准来要求我们、衡量我们。这种因传统而形成的社会标准慢慢地也会对每个身处社会的人的心灵形成一种规范。当时间流逝,容颜老去,我们一定会问自己:“我这一生过得有没有意义?”而很多当年所执着追求的东西,到了像我和张震康教授这样的年纪会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其实,最有意义的价值就是自己给社会留下了什么,而一切荣华富贵,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这就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个人选择的核心价值就是社会的需要。当然,我们今天做选择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的,在面对各种各样选择的时候,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是请不要忘记,社会也同样在选择着你。社会选择谁,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出发的,就像你选择什么是从你的需要出发的一样。但是我想,社会对你选择的力量要远远大过你自己对社会选择的力量。所以,我认为在选择当中核心价值是第一位的。(http://www.xiexiebang.com)第二是边缘价值。严格地说,是递减边缘价值(decreasing marginal value)。一个人在沙漠旅途当中迷路的时候,失去了水的供应。这个时候你给他一瓶水,就能救他的命;你给他第二瓶水,他很需要;给他第三瓶、第四瓶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需要了;当你拿水去充满一个浴缸的时候,那么这一瓶水的价值就更小了;这瓶水倒入游泳池,那它的价值简直微乎其微;在大海当中,这一瓶水几乎没有什么价值。这就是说当我们所拥有的某样东西在量上越来越增加的时候,这个东西的价值就会不断往下掉——这就是递减边缘价值的含义。现在的毕业生要去自己谋生,当然都有基本的生活需要,甚至还考虑到买房买车,再长远一点还会考虑到结婚生子、抚养下一代等等,这些都需要钱。但是当你有了足够的金钱以后,金钱的价值就会成为银行里单纯的数字,对你来说就没有多大意义了。与此同时,你有没有想到除了需要钱,是否还有其他的需要呢?比如说,临床专业的毕业生,现在临床经验还太少,可能自己独立开展的手术都没做过,当开展前几例独立手术的时候,这个价值是很大的。毕业生也许会感受到自己社会阅历很浅,这个时候去经历社会、去社会实践,对毕业生来说是价值最大的时候。所以,递减边缘价值就是要求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全面考虑,去选择对价值最大的阶段,而且要全面的选择。(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个是勤奋价值。我们做成一件事情,特别是做好一件事情,确实需要一定的天分,但是我还是认为,更重要的是勤奋,所以我同意“天才就是勤奋”这句话。我说这句话并不是否定天分,而是说,勤奋在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道路上往往起决定作用。一个太聪明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因为他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他觉得干任何事情都行,因此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没有下足够的功夫。我注意到,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士,甚至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往往并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们无一不十分勤奋。当我们选择了基本正确的道路以及开始一个职业以后,能不能成功就取决于能不能脚踏实地,能不能专心致志、用尽全力、克服一切困难地去做好它,特别是在碰到挫折的时候,还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直至最终取得成功。(http://www.xiexiebang.com)第四是设计价值。我们有时候说要把自己设计成一个什么样成功的人,设计成为一位什么家等等,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成功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同时要靠机遇,而机遇在什么地点出现,在什么时间出现,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是不可预测的。因而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取得具体什么样的成功也是不可能预测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情,而在碰到机遇的时候紧紧地抓住它,成功将不期而遇。(http://www.xiexiebang.com)
那么,有了对这四个价值的正确衡量,并变成自己思想的原则,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就会主动得多。归结这四条价值原则,我想有一句话更能够概括,更有利于操作,那就是:不是选择要做什么,而是选择要做什么样的人。只要确定了自己做什么样的人,我们遇到机遇的时候就能紧紧抓住,我们固然无法预知将来在何时何处取得成功,但是一定会走向成功。既然选择具体做什么不那么重要,那么就跟着感觉走吧。从事第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踏踏实实把它做好;等到需要转做第二件事情的时候,再把那件事情再做好,其实你就在走向成功。当然,要能够做到这一条,最重要的是在于自己的思想,在于自己内在的力量。这种内在力量的形成,别人帮不了忙,是需要自己修炼的。还是《大学》里边讲的程序: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我们对客观的事,对社会以及对自己都很了解的时候,就能够自由地翱翔,就能更自由地做出正确选择,最终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所以,我愿意拿梁启超先生的一段话来总结对选择的体会。梁启超先生讲:“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不先破成败之见。”怎么破呢?他提出了总的原则,“办事者,立于不败之地者也;不办事者,立于全败之地者也。”很简单,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事,最后终能成功;要是不去做事,则肯定不会成功。为什么这样说呢?“苟通乎此理,知无所谓成,则无希冀心;知无所谓败,就无恐怖心。无希冀心,无恐怖心,然后尽吾职分所当为,行吾良知所不能自己。愤其身以入于世界中,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我想,每一位北医的毕业生都要做这样的大丈夫。看来,取得成功其实不难,先破成败之见,然后踏踏实实去做,把自己的志向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屡败屡战,就一定能成功,就一定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今年是毛泽东主席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为青年留学生发表讲话五十周年,我们这一代都是在毛泽东主席的这句话的鼓励下成长起来的。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的国家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中华民族迎来了有史以来少有的发展机遇,正在腾起,同学们幸逢其时,只要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中国的未来一定是属于你们的,世界一定是属于你们的!谢谢!(http://www.xiexiebang.com)
2007年7月6日
韩启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本文根据韩启德主任7月6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他在7月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本专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基本内容相同,只是根据本专科毕业生的特点,内容稍有扩展,不再另行整理成文。特此说明。)
学会在爱与责任中成长——韩启德院士对话人生
认识社会 理解人生 砥砺品行 有所作为
——韩启德院士为北医学子的题词
韩启德院士“漫谈人生”讲座摘要
“人生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太大,属于比较抽象的哲学层面的问题。它是没有终极答案的,可以去思
考,但谁也不能说你是正确的,他是错误的。另一方面,人生又是很具体的,每个人都回面对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已经走过了64年,很难说遇到过多大的人生“转折”。很多情况下,不是我自己要转,而是时代在变,我只是顺着时代变而已。
人生的“转折”的确很多,这些“转折”也让人生丰富了许多。我始终觉得,人一定要适应社会、顺应时代的潮流,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要努力奋斗。如果能做到这些,所谓的转折、成功都是自然而然的。实现从医学生到医者、医生的角色转换,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始终在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可能立刻成为出色的医生。我们在大学里能做到的就是为将来开展工作准备条件,打好基础。每个人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都有一个适应过程。
开始工作不久,我慢慢掌握了病人的心理,体会到和病人说话既不能吹牛,也不能叫病人不放心。后来看的病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其中也包括沟通能力。
无论你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你们在学校学到的都只是理论和基础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只有到实践中去感悟,去体味,才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才能成为你自己的智慧。
我的感觉是,病人真好,我这个职业真好,为人做事、给人解决问题真好。逐渐地,我就总感觉到要为别人做点事。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这是我在心理上能寻找到的最大的满足和快乐。
我们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应该有自信,当医生,就要在现在的体制下尽可能为病人着想,为病人献出自己的爱心。
至于说锻炼机会,我认为我们的学生应该争取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到病人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要有理想,要勤于思考,要埋头苦干,要坚持不懈。这样大家就能得到更好的磨练和提高。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人懂得这个社会,懂得这个世界,懂得怎样去生活,懂得怎样服务社会、为人做事。这是教育的根本,然后才是学会一技之长。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根本,只注重教人技术。
关于“爱和责任”的主题教育,我认为,在人生的一开始就需要做,从你一开始懂事,就应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为什么呢?从生出来你就知道爱母亲,你知道周围谁喜欢你,你也喜欢谁。很单纯很简单,爱是人人都有的。但是我们的社会很复杂,有时候也很功利,如果教育跟不上的话,人不一定能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爱心。
对于我们医学院校来讲,爱和责任的教育就更重要了,因为这份事业要求我们更多地付出爱心,更所地承担责任。责任心和爱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想象一个对他人没有爱心的人能够做到非常负责任。而有了爱,有了责任,在这种气氛中,人的成长就会是积极向上的,社会就是和谐的。
我觉得医患关系的主要矛盾方面在医护人员。我们的医护人员如果能完全以爱心待患者,即使一时得不到理解,但只要坚持下去,总能够把医患关系解决好。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是否有精神要看内心世界有没有点东西在支撑着你。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体育锻炼,这对身体保持良好状态很有帮助。
当一个人走了很多路的时候,回过头去看就会豁然开朗。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只有一条路。现在想想,当初也多亏了只有一条路,因此自己没什么好犹豫的,也没有感到痛苦,就这么走下来了。
要能看到独木桥以外的世界。你的视野有多宽,决定你能看到多少东西,决定你的心胸就有多宽广。是不是要所有的路都走了,才能达到这一点呢?也不尽然。在同样的实践基础上还是可以做到尽量看的更宽一点的,靠什么呢?要靠学习。
《大学》关于人生进修的阶段讲的很清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希望大家静下心来的时候能认真想想:生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是谁?要到什么地方去?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将走向何方?什么是永恒?什么是高尚?人活在世界上有什么意义?这些根本问题想多了,想透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
我希望在座的同学、年轻的朋友能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慢慢地悟。你看一个“悟”字,一边是心,一边是我。“悟”就是我的心,因此你要常常去想自己的心在哪里。只要想明白这个问题,你就会豁然开朗。
回眸我的一生,其实我受到的痛苦、挫折也挺多的。但是,痛苦是会过去的,留下的是财富。所谓的独木桥只是暂时的。
事业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爱情、婚姻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学医的同学学习周期很长,年轻人在这方面难免有困惑。有人说恋爱中的人是诗人,很浪漫,可是我们那时候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平淡却很真实。回头看去,我们的恋爱和婚姻没有轰轰烈烈,但是彼此理解,互相支持,一路走来。这才是最珍贵的。
韩启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篇:在医学部2011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用平凡创造伟大——说给医学毕业生
亲爱的同学们: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走出校门。首先,我要代表所有为你们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向大家表示真诚的祝贺。
今天,大家坐在这个讲堂里时,一定为自己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艰苦的医学学业,带着毕业于北大、毕业于北大医学部的光环完成身份的转变而骄傲,而兴高采烈,并对今后的前途充满成功的企盼。但我猜想,此时此刻,你们也或多或少心存困惑,甚至惴惴不安,因为从此你们不再是老师教着、学校管着的学生了,展现在你们面前的社会既五彩缤纷,又并非一片净土,你们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和诱惑。
每当毕业时节,老师们也会百感交集,除了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也会因为你们的离去和岁月的流逝有一丝惆怅。而对我来说,更会因为我们办学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和提供的教育不完备而感到歉疚。当今天你们面对事业生活的很多未知,踌躇着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时,我们也一样能感同身受。
如果说毕业典礼是同学们在走上社会以前最后一次以在校学生的身份和老师相聚,我虽无力给予你们人生智慧,但作为一个曾经的困惑者,还是希望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一同追问和求索。我想,面对未来的困惑,答案不在别处,从许许多多的北医人、从我们身边的榜样身上就能找到。
在北医大家庭的成员中,可举的例子有很多,大家熟知的有像吴阶平、韩校长这样在科研、管理以及治国理政等各个领域都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代表;有像严仁英、张丽珠、王忠诚、钟南山、胡亚美、郭应禄、沈渔邨、陆道培、张树基、马庆军这些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树立了医生高尚形象的职业楷模;有像韩济生、王夔、张礼和、童坦君、庄辉、王陇德、尚永丰这些在医学基础研究岗位上默默耕耘,取得卓著成就的名师大家;有像莫锋、朱兴旺这些放弃浮华,投身西部,做出贡献,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的优秀校友,等等。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北医这个地方总是人才辈出?为什么他们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因为:他们聪明、他们执着、他们厚道、他们解人意、他们善交流、他们有大爱。这些优秀素质和北医“以社会为己任”的优良传统相融合,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北医人,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如果再走近一些,我们就能看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自身具备的素质外,还因为他们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走向成功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什么呢?我想,还是那被人们重复了无数次的八个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温总理和北大学生互书留下了这八个字,表达了他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这八个字正是无数成功人士一路走来的高度浓缩,看似直白,实则寓意深刻。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是仰望星空、志存高远的,而这心高并没有直接和物质利益挂钩,只靠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唯有这样,他才不会急、不会躁,从容、豁达、专心于自己的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天然已具备的优秀素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打磨得闪闪发光。
历史还告诉我们,所有成功的取得,都离不开刻苦和勤奋,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只有那些能在具体、“低端”的事情上务实投入的人,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因为对于任何初入社会的年青人来说,并不存在所谓的“高起点”,真实的人生是由无数平凡和平淡的日夜组成的。
在座的有些同学一定听过去年韩校长的“漫谈人生”讲座,也分享了他的人生感悟。“文革”时期,作为上海医学院的优秀学生,他只身一人到黄土高原上的乡卫生院当“赤脚医生”。同学们恐怕很难想像六十年代我国西北农村生活和医疗条件是怎样的艰苦。而韩校长一干就是十年。多少个不眠之夜,他随叫随到,多少次抢救病人和长途送诊,他乐此不疲。因而他收获了乡亲们的爱戴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段经历也为他日后的精彩人生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可我敢说,当时的韩校长绝没想过他今天的地位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他就凭着一股子对百姓、对病患的赤诚之心和实践中自学练就的高超医术让自己的青春闪耀在广袤的黄土高原。
大家也一定对北医杰出校友钟南山院士在抗击“非典”中的丰功伟绩耳熟能详了。但你们是否知道,他的成就的取得与他一贯坚持的勤勉和拼搏是分不开的。上世纪80年代,他在英国留学期间,为了校正和修复实验室的一台血氧活力平衡仪,在三周内,从自己身上共抽取800毫升的血进行调试,终于取得了可靠数据。在一项一氧化碳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血氧运输影响的研究中,他连续吸入一氧化碳,反复抽自己的血测定浓度,直到体内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含量达到22%,这相当于一个人连续吸入60支香烟,就这样,实验取得了成功。请同学们注意,如果不是他日后的成名,这些“小事”并不为人知。
我还记得童坦君院士有两句名言:“奋斗,奋斗,再奋斗”和“站着想,坐着想,躺着想”。他 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所从事的衰老研究取材困难、培养细胞时间很长,稍不留心就可能前功尽弃,这对研究者的细心和耐心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童老师废寝忘食,几乎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老老实实地做学问,用二十年的寂寞时光,他和他的课题组在衰老分子机理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时代不同了,那一代人本是无选择可言的,那么79年出生的人离大家近一些吧。莫锋校友,他XX年毕业前夕毅然放弃高薪,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投身西部的卫生防疫工作。由于他的努力,为当地百姓预防疾病,改善基层医疗,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去年我带队送学生到基层实践,看望了莫锋校友,他早已习惯了内蒙豪放的生活方式,从一个来自南国的广东人,俨然成了一个内蒙汉子。当地百姓和干部对他的爱戴也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期间,我们还到访了莫锋的小家,看到家中慈爱的岳父母,美丽的蒙古族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师生们都由衷地为他高兴。现在莫峰已是赤峰市团委副书记。而在他的幸福与成功的背后同样是艰苦、严寒、风沙,以及曾经的孤独、困惑甚至动摇,最后他终于守住了自己内心的追求、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信念,脚踏实地走到今天。
可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同时,在成千上万的北医人中还有无数并不那么出名的成员,他们无论在城市、在农村,在国内、在国外,无论多么平凡的岗位、多么平淡的生活,都努力将自身的能量和能力释放给了对社会有益的事业,同时以和谐的身心享受生活,成就了无悔的人生、成功的人生。
同学们,从这些北医人身上我也看到了你们的将来。我常常想,作为北医的老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中国最出色的年轻学子。你们从高考和考研的残酷筛选中脱颖而出,接受了繁重、枯燥和让人感到寂寞的医学教育,付出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艰辛与汗水,你们埋头于解剖图谱和实验台前,放弃了很多在这个年纪应该享受的灿烂阳光。能走到今天,证明你们具备了成功所需的许多内在品质:聪明、勤奋、刻苦、专心、执着、内秀。
此时,即将远行的你们需要的是信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也正在经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和平的巨大的转型。社会的快速进步常常会泥沙俱下,丧失信仰、缺乏诚信、急功近利、不劳而获、恶性竞争、腐败堕落、社会不公,等等,都会让你们感到沮丧和动摇。可你们要知道,这是社会前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不会是永远的常态。任何社会、任何历史阶段都最需要有道德、有能力的人才。不必抱怨这个社会和时代,别被那些假象蒙骗,更不要怀疑自己,成功只属于那些拥有远大理想、坚守高尚道德和肯付出艰辛努力的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作为被社会寄予厚望的优秀学子,你们受的教育最多,你们是最具理性的群体,你们不坚定,还靠谁呢?
此时,即将远行的你们需要的是责任心。你们年青的人生,一路上总是被父母呵护,被不同阶段的教育“监护”着。从今以后,你们在无数次考场上的好成绩将不再被提及,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只有责任和贡献。虽然,我们的教育体制无形中用考试这种无奈的方式将人才进行了近于简单粗暴的划分,以至于在人们心目中,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天然的精英。但是,请记住,一个还没做出贡献就沾沾自喜的人是不能轻装上阵的。是时候了!你们必须勇敢地承担起对工作、对病人、对同事、对社会及对家人的责任,不必左顾右盼,不必战战兢兢,这是一个成年人必须的担当。责任心正是北大人、北医人最突出的特征。
此时,即将远行的你们需要的是诚心和爱心。一个不真诚、不懂爱的人是找不到归属的。要融入社会,融入百姓就要以一颗报答父母、师长和社会的感恩之心,用自己的本领奉献给社会,用自己的诚恳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其中,过硬的医术、学术很重要,认真负责的态度很重要,而交流的本领也同等重要,这种交流不是夸夸其谈,不是套话官话,更不是言不由衷。遗憾的是,医学生的弱项恰恰是不善交流;遗憾的是,咱们的教育又没能有效地教会你们这种本领,需要你们自学成才。希望你们记住,在交流中,坦诚是第一要素,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是基本的方式,同时,倾听也不可或缺。成功的交流换来的是相互理解、体现的是在意与关爱,影响的是人的行为。这不仅是医护工作必备的,也是几乎所有行业和日常生活都需要的个人素质,它可以化解许多矛盾,也能使自己更和谐舒畅。
同学们,在今年的团拜会上,韩校长说过:“我深信,在北医这块土壤上,只要我们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在此,我也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秉承北医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社会呼唤我们时,能够冲锋在前;当社会误解我们时,能够坚守良知;当社会赞扬我们时,能够心如止水,我相信,就不会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大家。一代代北医人以他们的身体力行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这样的人生轨迹。同样的,在你们身上,我们盼望看到北医的精神在传承,北医人的血液在涌动。
同学们,想说的还有很多,不管将来你们的成就有多大,不管你们身在何方,也不管你们最终是显赫还是平凡,只要努力了、付出了,你们就永远是北医最出色的孩子。衷心希望你们能有健康的身心和幸福的生活,要记住,北医永远是你们的家,你们始终是我们的牵挂,有空的时候,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第三篇:北大2014毕业典礼讲话
2014北大本科毕业典礼学生代表胡璟怡发言
发布时间:2014-12-09
我们怎样,时代就怎样
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亲爱的同学们、爸爸妈妈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本科生胡璟怡。在这个隆重的场合,在北大这片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圣地上,请让我们一起再回首,看同行路上的美丽风景,回忆一下属于我们的北大和时代。
四年前,世界杯结束的时候,我们即将开始自己的北大生活;四年后,当世界杯开始的时候,我们却又即将结束我们的北大生活。四年前,我们还以为可以随心 所欲选择想进的课堂而不受考试约束,还以为不必遮遮掩掩的校园爱情就一定可以地老天荒。当四年后,我们仍记得为学术挑灯夜战的许多光阴,也依旧是没有实践 的爱情理论家。四年前,我们站在成府路口,思考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四年后,我们庆幸当年的选择。这四年里,燕园和我们一起成长:空调装进了宿舍,理教长高 了一层,而二教的走廊变身为艺术的殿堂。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就是与这个不断前行、越来越美的北大道别。
选择了北大,就选择了一条让自己拥有更多选择的道路。初来乍到的我们曾经在丰盈的选择里幸福地迷茫过。北大带给我们很多足以让人傲娇的瞬间,比如在实 验室里接触最先进的科研项目,比如在课堂上纵览世界风云变幻,比如在学生团体中参与组织上千人的大型活动,都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天下大事尽在我手的错觉,觉 得自己的未来理应可以选择整个世界。于是,在满足埋首于自己的小天地之外,我们也开始放眼整个大时代的节奏和命运。
然而,当我们的眼界一不小心抬得高了一些,越过了燕园青灰色的院墙,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我们开始思考,或许有些年少轻狂了,或许不只是我们选择世界,社会也在选择我们。
所幸,安宁的燕园随时接纳迷惑的我们。未名春水照我,博雅书香温柔,提点我们要把自己塑造为强大而睿智的人。两千多个小时聆听恩师传道授业,从往圣绝 学中汲取思想精华;学业起伏、情场得失、人际交往的融洽与矛盾共同把我们偶然的焦灼梳理成平顺。还记得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两位同学注意到中关村大街 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并对他们的街头生活产生了好奇,为什么他们会在这里?如何才能改善他们的境遇?为此我们开始了长达十三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后来这个研究 成果获得了挑战杯竞赛特等奖,不过我始终觉得这个研究的更大收获在于,让我们开始学会站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去看待社会,用自己的双手去抚摸世界。
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前行中,我们学会了选择。有些同学选择投笔从戎,将年轻的赤诚铸成铁甲钢盔;有的同学选择古生物学,留下了一个人的毕业合影;也 有些同学选择异地支教,将一腔热情和白皙的皮肤奉献给祖国的大西部。就在两个月前,亲爱的***在这片园子中亲口说我们可爱、可信、可贵、可为,代代青年 都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之河里拥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于是我才明白,其实选择A还是选择B,并无所谓对错。重要的永远不是我们的位置,而是我们胸中是否还有那 一轮黄河月时刻照亮心底,是我们在多彩的时代是否还有自己的信仰。背负明月,则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出将还是入相,无论是化身职场达人还是 献身学术,都一样可敬。张益唐老师的厚积薄发十年一剑与俞敏洪学长的白手起家披荆斩棘,同样是北大人的骄傲,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坚守改变这个时代。原来,我 们所有人都做出了一样的选择,选择了责任与担当!虽然社会的汪洋比未名湖水更深更广,我们会面临许多意料之外,但若怀揣“我们怎样,时代就怎样”之心去改 变自己的人生,并对我们所遇到的每个人的人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我想我们终将以一己之身,影响整个时代的节奏。
同一片水土,养育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前天与同学毕业留影,又走到我们熟悉的燕南园。这个六月,湿润的北京格外配合我们的离愁别绪,雨后一个平常的 傍晚,都可以被燕园美哭。想到曾无数次步履匆匆穿梭于园中角落,如今漫无目的的兜兜转转都会心生情愫。未名湖水还在静静地流淌,流淌成我们长达四年的美好 路途。
在我们与燕园进行仪式上、空间上的道别之际,感谢每一位老师,多年潜心学术诲人不倦;感谢我们的父母,即便远隔千里,也为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爱意;还 要感谢博实大叔、楼长和燕园的每一份子,感谢你们四年的陪伴与付出。当然还要祝愿坐在这里的大家前程锦绣,心想事成。在最后的燕园时光里,让我们刷爆最后 的饭卡,筹划最后一次毕业旅行,打包最后一件行李,送出最后一本书。但同时,我们都明白,心中的燕园不曾远离也不会远离。我们只需带着勇敢的心,向前,向 前,与北大精神为伴,一路前行!
谢谢大家!
第四篇:胡适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1930年,胡适先生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讲,内容如下: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
这一句话是:珍惜时间,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的时候,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功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有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1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1点种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
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1点钟的功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1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快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就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第五篇:北大校长林建华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北大校长林建华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勇敢担当,学在路上
编者按
2018年7月10日、11日,北京大学2018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邱德拔体育馆隆重举行,校长林建华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了题为《勇敢担当,学在路上》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勇敢担当,学在路上
林建华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个离别的季节,这也是收获与感恩的时刻。祝贺大家顺利毕业!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每一位同学!
从今天开始,大家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欣喜也会有艰辛。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事情,需要做出判断和选择。有的选择让你幸运和自豪,比如说,你选择了北大,选择了刻苦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收获;有的选择可能使你纠结、甚至煎熬;其实不要紧,我们都是凡人,都难免犹豫、寂寞和焦虑,只要我们确信,确信良知、确信美好、确信未来,就会坚守正确的价值判断。纠结和艰辛都会成为财富,成为岁月长河中最宝贵的礼物。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几周前我去了弥渡,这是云南大理的一个县,北大的对口扶贫县。进入弥渡,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郁郁葱葱的山川和一片片梯田,山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居屋,景色别有一番诗意,让人心生陶醉。第二天,我们开始走访山上的贫困家庭。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山区的道路、住房、通讯条件都有了改善。但那里的生存条件很差,缺地少水,靠天吃饭,即使是好年景,也仅够填饱肚子。我们看到的一些家庭几乎是家徒四壁,吃用的水全靠水窖收集,甚至连灶台都是用石头临时搭成的。政府希望大家搬到山下,但都不愿意。
我很理解他们。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大山,对他们而言,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未知的恐惧和不安,当然可能还有对儿时记忆的眷恋。学校的房子是村里最好的。天真稚气的孩子们,眼中充满了渴望,他们渴望学习,渴望走出大山,渴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孩子们质朴的愿望和纯真的言语让人心碎。看到苦苦支撑的教师和闭塞险恶的环境,我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虑。我真心希望孩子们梦想成真。
在大山深处的牛街乡,我们也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村子内外有很多古茶树,有的已经存活了近千年了。建立不久的茶场虽然还没有盈利,但充满喜悦的村民,让我们体会了大山的慈祥和恩惠,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力量。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光华、经院、国发院、法学院、国关、艺术学院、信息学院和工学院等8个院系。他们参与了对口扶贫弥渡的8个乡镇。我们的很多老师都多次深入偏远的乡村,出谋划策、寻找资源、筹措资金,帮助兴修水利、发展产业、改善教育和人们的生活。
我还要感谢在弥渡挂职和支教的师生,感谢所有参与对口扶贫的老师和同学们,感谢他们辛勤的付出和深厚的情谊。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北大?什么是北大人?北大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她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卓越的教育和学术上,体现在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上,还体现在对社会正义的不懈追求和深深的人文情怀上。
早在一百年前,蔡元培就提出“劳工神圣,人人平等”,并倡导创办了“校役夜班”,傅斯年、罗家伦等一批学术大家亲自授课。邓中夏、廖书仓等人还组建了“平民学校”、“平民教育讲演团”,传播知识、唤起民众的自觉。直到今天,北大仍然保持着“平民学校”的传统,很多在工勤服务岗位上的工友,白天工作,夜间学习,在这里追寻着自己的人生梦想。你们中也有很多同学,担任了这个学校的志愿者工作。北大永远要追求卓越,但我们的精神应当是平等的,我们的心胸是开放的,我们的爱是没有疆界的。
北大人满怀着一腔的青春热血。在艰难险阻的中国第一次西部科学考察中、在千里跋涉的西南联大路上、在祖国的西北边陲、在荒漠深处原子弹的实验现场,到处都可以看到北大人坚定的足迹。
今天,有更多的北大人选择去西部、去部队、去基层,去开创不同的人生。“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林毅夫老师的这段话道出了北大人的心声和胸怀。
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消除贫困是一场实现全面小康的攻坚战,也是一代代北大人的追求和理想。我们要感恩弥渡。作为一所学校,我们能为弥渡人民做的事情并不多,对弥渡脱贫的贡献可能真的微不足道。但弥渡人民却给予我们极大的信任和关照,使我们能够亲身体会消除贫困的艰辛,使我们能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践行理想。我们从弥渡人民身上学到的、体会到的精神营养和力量,远远超过了我们能够给予他们的帮助。谢谢他们!
两个月前,总书记来到北大考察,希望青年人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人生就像是一部书,每个字、每一行、每一页都是用我们的行动书写的。责任并不是一个甜美的、轻盈的词汇,而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正是一代又一代中流砥柱最美的英姿。
当你帮助山区孩子实现梦想的时候,当你用智慧和勇气帮助人们摆脱贫困的时候,当你的科研成果造福社会的时候,当你竭尽全力使无助的人重燃生命之火的时候,你是在用爱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帮助别人就是在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感恩与珍惜会使你的心胸更宽,奉献与付出会使你的视野更广。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要思考和探索大道理,更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最后,再次感谢大山和弥渡人民给予我们的爱和包容,让我们谨记为国家、为民族复兴奉献与奋斗的誓言,也让我们为身边认识或不认识的每个人绽开我们的笑脸。
从此后,无论披星戴月、跋山涉水,无论身在何方、从事什么职业,愿北大人远离平庸、勇敢担当、学在路上!
祝大家一路平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