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诗的翻译

时间:2019-05-15 08:2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些诗的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些诗的翻译》。

第一篇:一些诗的翻译

悦耳悦目,现场见效

——漫谈涉外活动诗词佳句汉英翻译的现场效果

吴伟雄(云浮市外事侨务局,广东省云浮市行政中心,527300)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翻译的目的不同,读者的对象不同,翻译所遵循的标准和运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的原则以及著名诗人和诗词翻译家的诗论和译诗理论,结合作者的翻译实践,认为:涉外活动中诗词佳句的汉英翻译,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必须使译品产生感染力强的“现场效果”;为此,则要使译品产生使人喜闻的“悦耳效果”、使人乐见的“悦目效果”、使人意会的“意似效果”或使人神会的“神似效果”。在涉外工作的现场交流中,诗词佳句的汉英翻译,不但必须要做,而且可以逐步提高质量,译出比较满意的诗文来。

[关键词] 译诗理论;翻译实践;涉外活动;现场效果;悦耳;悦目;意似;神似

写诗不易,译诗更难。在涉外工作的现场交流活动中,诗词佳句的英译,却不能回避。郭建中教授在陈刚《西湖诗赞》的《序》中说:“译诗之难,尽人皆知;其中译古诗尤难。但是,翻译的目的不同,读者的对象不同,翻译所遵循的标准和运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陈刚同志的译文,主要是供导游给游客介绍景点时用的,其译诗读起来必须琅琅上口,一听就懂,但又不失诗词之美”。

毛泽东说,诗要“精练、大体整齐,押韵。”鲁迅提倡:“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著名的诗词翻译家许渊冲认为,毛泽东和鲁迅对写诗的要求,“不但是写诗,译诗也该如此。”

领会伟人名家的诗论和译诗论,结合本人的翻译实践(以下译例,除注明外,均为笔者试译),我体会到:涉外活动中诗词佳句的英译,必须使译品产生感染力的强的“现场效果”。为此,则要使译品产生使人喜闻的“悦耳效果”,使人乐见的“悦目效果”,使人意会的“意似效果”或使人神会的 “神似效果”。感染力强的现场效果

这是诗词佳句翻译的总体要求。我们译诗,是让别人看,让别人听的,如果没有现场效果,就达不到现场交流的目的。陈刚教授的古诗英译,就从英语导游的实用角度出发,“在翻译西湖古诗时,不拘泥于所选的诗词所涉及的具体背景,而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当场见效‟的口译效果,即力求译文口语化,有韵脚,有节奏感,读来上口,听来易懂,象是诗词”。

苏东坡赞美杭州西湖,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陈刚接待来自美国夏威夷的旅行团时,朗诵了他预先译好的这首名诗:

The shimmering ripples delight the eye on sunny days;The dimming hills present a rare view in rainy haze.West Lake may be compared to Beauty Xi Zi at her best, It becomes her to be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译诗刚诵完,就引来掌声和赞语:“太好了!”“真美!”“这是我们此次中国之行听到的唯一的一首中国诗。”客人获得美的享受,导游本人也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

笔者也有多次“现场效果”的体验。1990年,我陪同美中友协的伯顿先生到广东肇庆的鼎湖山参观。导游着意介绍了一种特别的“茶”,叫“紫背天葵”,还发挥名人效应,把郭沫若的两句诗朗诵出来:客来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酌满杯。

我事先看过资料,有所准备,就当场译出:

You need no tea or wine to greet your guest, Purple Back Begonia will be the best.伯顿先生一听,马上说:“Wonderful!Mr.Wu, don‟t forget the special tea.I will do the business.”

诗,本身就有感染力。译出来的诗,只要易懂,大体整齐,大致押韵,也是有感染力的。

不少翻译名家有现成的汉诗译品,涉外翻译工作者学习引用的时候,也要看场合、对象和目的,而有所变通。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有《登鹳鹊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读过许渊冲教授aabb联韵式的译品(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 glows/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By climbing a greater height)。我也读过丰华瞻方家abab交韵式的译品(The sun is setting with abright hue/And a flowing river is in sight/To command a thousand mile view/Let‟s go up one more flight.。两译均使我受益不浅。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常常喜欢引用王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么,许译的后两句,照用就产生“现场效果”;而隔行押韵的丰译,同一联中有音韵之隔,然而,其后两句只需换一个词,就得押韵之妙,体现“现场效果”:

To command a thousand mile sight, Let‟s go up one more flight.侨居美国多年的王大濂教授的《英译唐诗绝句百首》,以“合理的节奏及规律的韵脚赋予诗文以音乐美和高雅的艺术享受”。他的规律的韵脚,基本上是外人士都喜闻乐见的联韵,引用时,拿来即可。例如,不少书法家爱写的孟浩然的两句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他就译得通俗易懂,清新流畅,立见效果: The sky drops down below treetops in wild expanse;On lucid stream the shadow of moon kisses man‟s.今年初,我市接待一个来自南非的石材企业代表团。适逢南非企业的老总生日。在为他举办的晚会上,其合作伙伴送他一幅“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中国画。当时在宾馆里,我手头上没有现成资料,思考片刻,我译成押韵的两句:

The spring could not be shut inside a garden, by closing the door, A branch of apricot blossom is coming out, needing spaces more.因为押韵,读来顺口,译文不但现场见效,还符合交流现场的实际。此时,“红杏出墙”有了新意:双方要拓展市场,扩大合作领域,“needing spaces more”,正得其所哉。使人喜闻的悦耳效果

上面提到,译诗要做到“琅琅上口”、“有韵脚”、“押大致相近的韵”。这是诗词的“音美以感耳。”也就是说,诗词佳句的翻译,要有“悦耳效果”。什幺是悦耳效果?理论也许难以说得清,实践结果却可以证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论语》的开卷之语。此句的译文很多。如:That friends should come to one from afar, is this not after all delightful?(Arthur Waley 译)Isn‟t it a pleasure for oneto have like-minded people coming from faraway places?(王福林 译)Is it not a delight after all to have friends come from afar ?(《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Is it not pleasant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James Legge译)

以上四译,都把孔圣人的这句名言译出来了,虽然对原文的结构和字构亦步亦趋,但是,较难称得上“琅琅上口”,也谈不上大致押韵。笔者首创的一种译法,在现场交流中发挥了“悦耳效果”。

在1990年亚澳地区滑水锦标赛暨第五届亚洲滑水锦标赛的一个招待会上,主礼官宣布招待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意犹未尽地继续原来各自的话题。这时,开幕献词的官员说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后,我借助一流的音响设备,把推敲过的译文说出来:

How happy we are, To meet friends from afar!

会场骤然安静,接着,掌声响了起来。这就是悦耳的音响效果。一对欧洲来的夫妇对我说:“Mr.Wu, you are a poet!”在英译汉诗的时候,我坚持尽量做到大致押韵,尽量做到象诗。下面是我对几种基本“韵”认识和在英译汉诗中的体会。

一是尽量用脚韵。

脚韵也叫尾韵,行尾韵,在诗行的末尾押韵,有“完全韵”和“不完全韵”或“元音迭韵”。“完全韵”比较严格,一是重读的元音必须相同;二是元音后面的音素必须相同;三是元音前面的辅音必须是不同的音素。“不完全韵”或“元音迭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重读元音相同,元音前面的辅音也属不同的音素,但元音后面的辅音却不相同。

广东肇庆七星岩,传说乃天上七星降落而成。1961年,郭沫若曾在天柱岩上勾留一宿,作有一诗:

七星落地上,天柱立中流。山多红豆树,窗对白凫洲。月下开菱镜,云间结彩楼。勾留过一宿,灯火是端州。

诗,刻在岩山下显眼的石面上。常有外宾问起诗意。作为当地的涉外翻译工作者,我把该诗以aa bb cc dd的韵式译出来,收到较好的效果:

Among the Seven Stars descended from the sky, The Heavenly Pillar stands in water, steep and high.All over the hills Love Bean trees grow;The Wild Duck Islet faces my window.The lake beneath the Moon spreads a mirror;The colored houses amid the clouds tower.I am attracted to stay here for one night, When Duanzhou is ablaze with city light.中国有句俗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押韵。有此一译:Reduce major issues to minor ones and minor ones to nothing.原话之意译出来了。然而,没有押韵,不够悦耳。当然,我们不是说,凡诗都要韵译。可是,苟锡泉教授说得好,“诗歌,是一种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只要不损原意,能押韵就尽量押韵,增加音乐美感,何乐而不为?上文可韵译如下:

Reduce a major issue to a minor one, And turn a minor one to none.二是适当用行中韵和头韵。

行中韵,是一行诗中几个词押韵。头韵,是一行诗或一个句子中,相邻词的起首字母发音(元音或辅音)相同而产生的音韵。头韵通常出现在一行之内,是行中韵的一种。叶剑英元帅有一首吟诵肇庆七星岩的诗,描写了这个国家级风景游览区兼有“杭州之水”、“桂林之山”的美景。诗曰:

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 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这是一首用中国诗传统的方式押韵的七言诗。很多译文,多作散文式的分行排列,没有韵,不象诗。我的译文,在现场交往的工作对象中取得现场效果,还得到一些外国友人的赞许。

Borrow a pool of water from Hangzhou West Lake, Remove seven hills from Yangshuo for scenic sake, And add weeping willows along the long dykes, The nature picture will last forever under the skies.首先,译文用了联韵,即邻近两行押韵:第一行和第二行以及第三行和第四行,分别押了“完全韵”。其次,第一行的water和west, 第二行的seven,scenic和sake, 第三行的and和add以及weeping和willows,用的是头韵。译文还用了行中韵:即第三行的along 和long以及第四行的nature, picture和forever。行中韵也叫元音迭韵。

三是适时倒装求韵。

诗人或译诗人在写诗或译诗的时候,为求音韵效果而处理的倒装结构,这种韵律倒装,古今中外,都大量使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一个英语诗句倒装求韵例子:

He that would the daughter win, Must with the mother first begin.首行的win本应在the daughter之前,末行的begin本应在with之前,为了押韵,双双放到行尾去了,押就了完全韵。译文也应尽量押韵,否则,原味尽失。译如:要娶人家千金,先讨其母欢心。

在汉诗英译的时候,倒装求韵的例子是数之不尽的。且看许渊冲教授对毛泽东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译.:

Of the trying long march the Red Army makes light,Thousands of rivers and mountains are barriers slight.第一行of the trying long march本应在该行之末,第二行的slight应在barriers之前,为了押韵,他们都服从悦耳效果的需要,倒装了。同样,郭沫若那副毛泽东诗词的集句对联,“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骄”,可以用倒装的技巧,韵译如下:

How unique is the scene here!So beautiful is the Land dear!

又如,翻译“秀才遇着兵,有理讲不清”这两句话的时候,可以运用韵律倒装的技巧:

When a scholar argues with a soldier, To all arguments blind is the latter.第二行的正常语序是:The latter is blind to all arguments.使人乐见的悦目效果 这是诗词的“形美”,是“大体整齐”的要求。汉语在这方面的优势很多。对仗工整,平仄交替粘对,四言字句,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回文诗,等等,不一而足。翻译的时候,大可用足用活这种优势。“悦耳”使人喜闻,“悦目”则使人乐见。汪榕培教授译陶渊明的“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时,不仅扬抑对粘,而且音节整齐,阅之诵之,过目不忘,使人有美的艺术享受:

How I admire the birds that soar and fly!How I esteem the fish that swim nearby!

上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译文,也不必处处用之,一成不变。如果用在一些以简练文字表达的载体上,可以考虑用“悦目效果”的译文,以工整的十个音节译那工整的十个汉字:

For a grander sight,To a greater height.或者:

The greater the height,The grander the sight.又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发挥了“四言字句”的优势,译文可用扬抑格的十个音节工整地对应译出那八个汉字:

Men the world over, All are brothers.或者:

Men the world over,Brothers each other.民族英雄文天祥有两句千古流传的诗,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一定的场合,文字要求极其简练时,可以译成类似汉语“四言字句”的两行文字:

No man but dies, My name ever shines.] 许渊冲教授译毛泽东“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后一句的时候,颇有点回文的味道,使人乐见:

Most Chinese daughters have desire so strong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powder the face.上述毛泽东诗词的集句对联,“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骄”。除了如上倒装求韵以外,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工整地翻译如下:

Here it is so unique in scenery, The Land is so rich in beauty!

云浮市的新兴龙山寺有一副对联:

朝朝朝朝朝敬朝朝朝敬, 齐齐齐齐齐戒齐齐齐戒。

译前,我们要先读好该联,理解好该联。该联其实是:“朝朝朝,朝朝敬,朝朝朝敬; 齐齐齐,齐齐戒,齐齐齐戒”。“朝朝朝”读如“zhaozhao chao”, “齐齐齐”的第三个“齐”与“斋”相通。这样,就可译如下了:

Pay obeisance every morn, pay adoration every morn, and every morn pay the both, Keep veg diets all together, keep ablution all together, and all together keep the both.说起奇联,山海关那一联也够奇的了: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此联可理解为:“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金缇、奈达译得很好:

Sea waters tide, day-to-day tide, everyday tide and everyday ebb, Floating clouds appear, often appear, often appear and often go.爱尔兰来的一位石材商人朋友Noel先生和我讨论该联的时候,以英语诗的思维来理解。他的译品,经电脑显示,其可读性指数(78.8)比上述两位名家所译的(52.8)还高,又有使人乐见的“悦目效果”。请看Noel先生的译品:

Every day floating clouds come and go, Very often sea waters ebb and flow.使人意会的意似效果

翻译是译意,不是译字。译诗更是如此。而且,译诗又基本上只能是意似。我十分赞成汪榕培教授的意境论:“译诗重要的是表达意境,不是传达每一个细节,逐字逐句地翻译诗歌是绝对不会产生好的译本。”他译陶诗“相知何必旧”,就很令人拍案叫好:“Friendship does not come from time only”。唐诗中有一首金昌绪写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辽西”是当时的边关前线。许渊冲教授的译文,把“辽西”译为frontier,形相异而意大似。而且,许译为一句分四行排列,又以联韵aa bb各押行尾,十分精彩: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一个在前线打仗的军人妻子正在梦里与丈夫会面,忽被鸟啼惊得好梦难完,因而怒赶黄莺的活图画,跃然纸上!

在新兴龙山寺,人们游客会看到或听到,佛教禅宗六祖当时的竞争对手神秀为争接五祖的衣钵,写下偈语诗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词典上的“菩提树”本来为pipal;bo tree或bodhi tree,但是,要想当场见效,就得求“使人意会的意似效果”译为“Buddhist tree”了。神秀的偈语诗可用abba式的抱韵译如:

Let your body be a Buddhist tree, Let your mind be like a bright mirror, And often clean them all over, Then free from dust they will be.然而,神秀的偈语诗并未得到五祖的认可。倒是当时还是名不经传的惠能和尚的偈语诗使他接了五祖的衣钵,成为六祖。惠能和尚的偈语诗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面的译文也有“现场效果”:

There is no Buddhist tree at all, And there is bright mirror nor.Now there is nothing at all, How could there be dust any more?

香港佛教协会的Charles Luk君在一本佛教常识书上也译了惠能和尚的偈语诗,因为书上有菩提树的背景,所以他就译之为Bodhi tree,把全诗译为:

In essence, Bodhi has no tree, And the bright mirror does not exist, In essence, there is not a thing, On what then can dust be found? 使人神会的神似效果

翻译一般文章,译到“神似”,已属不易了,何况译诗?不少大师是做到的。我们则应作为努力方向,起码也可以得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结果。广东肇庆七星岩风景区有一个石鼓,当地导游用草席击之,咚咚作响,鼓声连天,然后又说一句吉利的话:石鼓一响,黄金万两。这句怎幺翻译呢?照译“黄金万两”,不说音韵难以处理,也不符合英语人士的文化背景。他们表示吉利的口头禅多是good luck, everything goeswell, health等词语。我的译法是: Beat the Stone Drum To let your good luck come!

走进广东云浮市因“石头开花”而驰名的蟠龙洞,导游小姐时而对着石编钟对客人说:“敲敲神奇钟,一世不怕穷”;时而指着洞中的一池清水说:“神水洗手,发财就手。”都有押韵的效果,是游客最喜闻乐见的。在这种场合,最好用“神似”而押韵的手法译出来。

“敲敲神奇钟,一世不怕穷。”可译为: Ring the magic bell, Everything goes well.“神水洗手,发财就手。”的译文可作如下处理: Wash your hand in this water, You will be healthy forever.“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涉外联谊活动常常引用的两句诗。英译时,不必字字对应,词词照译,译出神韵就可。我对人们常用的译法稍作变通,译成既押韵又传神的两句:

A bosom friend far from here, Brings a distant land near!

翻译“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时候,“十年”也不必照译的: It is more to talk this time with you Than to go to school for years in value.某公园里有两句关于爱护花草的标示牌,诗意很浓:小草青青,足下留情。可是,英译文却很别扭:Mind you don‟t trend on the green meadow.其实,可以英译如下:

The grass so fair, Needs your care!电脑上显示,其可读性指数为:100。

综上所述,在涉外工作的现场交流中,诗词佳句的翻译,通过大量实践,刻苦经营,又虚心向前辈名家学习,不但可以做好,而且可以逐步提高翻译质量,译出比较满意的诗文来。经过刻苦经营,还可以译出有使人喜闻,使人乐见,使人意会或使人神会的作品,而产生有感染力的强的“现场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译.毛泽东诗词选.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2]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 丰华瞻.丰华瞻译诗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陈刚.西湖诗赞.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 [5] 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6] 吴伟雄、方凡泉.实用英语翻译技巧.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7] 吴伟雄.好易学英汉笔译.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8] 王大濂.英译唐诗绝句百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 [9] 汪榕培.英译陶诗.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 [10] 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11] 谭天健,等.英诗导论与选读.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吴伟雄 :英语译审,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广东省翻译工作者 协会常务理事,现供职于广东省云浮市外事侨务局;发表翻(编)译作品88篇,译事论文15篇,编写(合编)译事专著3本;主要研究方向:实用翻译的理论和实践

第二篇:诗五首 翻译

己亥杂诗【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这样狠心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着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行路难【译文】

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拦。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要去哪?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饮酒【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第三篇:《江汉》全诗翻译赏析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这两句是说,我虽已到暮年,行将“日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好像增添了力量,如病将痊愈一样。“落日”是比喻,咏怀而非写景,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诗句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虽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己的精神。

出自杜甫《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

病欲苏:病都要好了。苏:康复。

参考译文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看着远浮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共远、与月同孤。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七岁时所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的杜甫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此诗。

该诗描写了诗人漂泊在江汉一带的所见所感,以及自己并未因处境困顿和年老多病而悲观消沉,集中地表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全诗虽委婉含蓄地表意,但十分感人。

首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思归客”是说诗人想回乡而不能回,只得四处漂泊,浪迹天涯。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

颔联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字面上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片云孤月,实际上是用它们暗喻诗人自己。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

颈联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运用借喻手法写出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前者是虚写,比喻“暮年”,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而后者是实写。身处江汉,面对瑟瑟秋风,诗人不仅没有了往日的感伤情怀,反倒产生了“病欲苏”的感觉。这种变化是诗人壮心不已的心态和积极用世的精神的反映。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尾联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诗人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意在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多病,但他还有智慧可以用,仍能有所作为。另外,诗句中也自然流露了言外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表达了怨愤之情。

全诗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心理状态。诗人虽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日蹙。尽管如此,却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此诗集中地表现了到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十分感人。

第四篇:佳人全诗翻译赏析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这两句是说,泉水在山上是清的,流出山以后就渐渐变得混浊了。原诗的意思是佳人自诉:他刚跟我结婚的时候,也曾是温存恩爱的,日子久了,沾染多了,心就变了,好比那泉水,在山里流着时是清的,出山以后就逐渐混浊了;我可不学他那样,要保持贞洁,节操自守,跟“轻薄夫婿”决裂。核心在一个“清”字,比喻空谷佳人情操高洁,品格清高。

出自杜甫《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参考译文

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

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

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

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

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

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

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

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哪还管我这个旧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

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

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

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赏析

《佳人》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这首诗写一个乱世佳人被丈夫遗弃,幽居空谷,艰难度日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 时,在安史战乱中,原来官居高位的兄弟惨遭杀戮,丈夫见她娘家败落,就遗弃了她,于是她在社会上流落无依。然而,她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与草木为邻,立志守节,宛若山泉。此诗讴歌的就是这种贫贱不移,贞节自守的精神。全诗文笔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二句深寓生活哲理。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倾诉被丈夫抛弃的大不幸。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第五篇:《日日》全诗翻译赏析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的诗意:什么时候心绪能全然没有什么事,能得到如春天的百尺游丝一样的春思呢?将抽象的思绪,用游丝的比喻,达到自然浑成,情境妙合,手法新奇。

出自李商隐《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①心绪:思绪、情绪。

②浑无事:全然无事。

③游丝:飘动着的蛛丝,喻春景。

参考译文

一天天的春光和时光争晖飞快流逝,奔向山城的山路早春的杏花发出芳香。

什么时候心绪能全然没有什么事,能得到如春天的百尺游丝一样的春思呢?

赏析

《日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作者因春光烂漫所引发的一种幽微复杂难以名状的情绪。第一句以奇特的语言写作者对艳阳照耀下一片烂漫春光的独特感受,表现出美好的春光尚未消逝之前的美艳景象。第二句实写春光,微寓心绪。

三、四两句由这种复杂微妙的意绪进一步引出“心绪浑无事”的企盼。全诗以一种在心灵上近乎真空的状态和一种无所依托的微妙感受衬托出作者缭乱不安的心情。

全诗可分两层:前二句写的是春景,后二句是写由此景而感发的心情、意绪,并以“游丝”绾合前景后意,显得十分自然、缜密。诗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家国大事,也看不出什么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思想。但是却从这普普通通的景色抒写中传达了诗人某种幽微而复杂的体验或感受,而这才是此诗感人之所在。

首句“日日春光斗日光”写诗人眼中的春色。一句之中连用三个“日”字,妙在使人不觉其重。原因何在?这须从“斗”字说起,“斗”乃“争强竞胜”之意,是此句之“眼”,有了它才使“春光”、“日光”充满了勃勃生机。在这里,“春光”和“日光”都具有双重含义。从字面看,“春光”泛指春天明媚艳丽的风物景致。“日光”则指时色天象。前者为物色,后者是时间,随着时间(“日光”)的推移,物色(“春光”)也在不断变化,而这推移与变化又是瞬息迥异,所以诗人用“日日”状其景况,以“斗”字提挈于时色物象之间,竟成此一热闹繁华的场面。因此不妨说这句诗是以开朗、畅快、愉悦作底色的。但是另一方面,在古典诗文里“春”、“日”还有另一重喻意,另一个传统,即人们常将春、秋同人的青春年少和年迈衰老联系在一起,或者竟是二者的代名词,将时日光阴同人的生命时光相比拟。自从屈原发出“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的叹息之后,这种对生命本体的强烈意识和深沉感喟便无时无刻不倾注于诗人的笔端。了解了这一层,再来看李商隐的这句诗时,便会有不同的感受。“斗”字虽突现了春色的繁盛迷人,但是,在这愉心悦目中又蕴含着诗人莫名其妙的忧惧和哀伤,而这种不易觉察到的潜在情绪又终于发展成了后二句感情的直接坦露。

如果说首句还是笼统地描摹,那么次句“山城斜路杏花香”则是比较具体地状写了。“山城斜路”指示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其实在看到“日日春光斗日光”之前诗人就已经走在这弯弯曲曲的路上了,这是诗家用笔狡狯之处。——“杏花”大约是“山城斜路”边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景物,所以单独拈出,又以“香”字来渲染,使春色具体化、立体化了。这两句虽同是写春色,但一较抽象,一较具体;一是望中之感受(视觉的),一是从嗅觉中得来,略有不同,因而富于变化。

三、四句“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应作一气读。这大概是套用了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百丈游丝争绕树”的诗句。诗人缓步行进在山城斜路上,看见在空中自由自在浮动着的游丝,想到自己整日为尘世俗事所萦绕不得安宁,竟觉得自己反不及这无声无息的“游丝”,于是才生出了这一奇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像这百尺游丝一样浑然无知无觉、自由自在呢?但诗人毕竟不是“游丝”,庄周化蝶那是梦中才有的事,所以企羡也就只能归于企羡,“心绪”既不能似“游丝”一样“浑无事”,而诗人的烦恼、忧郁也就只能依然故我。如此思来想去,竟觉得此时“心绪”之多“事”比直说更增百倍令人难堪。这种将有感情的人同无情的物相比的构思在古典诗词中是非常常见的,有时是正接,有时是反衬,如杜甫《秋兴八首》诗“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以有巢可归的燕子反衬人的无家可归;又如岑参《寄左省杜拾遗》“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以鸟儿高飞喻写自己的抱负和眼下的不得志等等。但在这些诗里还多是可以寻绎的外在类比联想,而在李商隐这两句诗中则是以双关的“绪”将无形无影的心理情绪(“心绪”)同空中的“游丝”联系起来。这可以看出李商隐诗设喻的巧妙。

下载一些诗的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些诗的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鹦鹉全诗翻译赏析

    鹦鹉罗隐莫恨雕笼翠羽残, 江南地暖陇西寒。劝君不用分明语, 语得分明出转难。注释①雕笼:雕花的鸟笼。②翠羽残:笼中鹦鹉被剪去了翅膀。③陇西: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以西,古传说为鹦......

    七步诗原文与翻译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步诗原文与翻译,欢迎阅读参考!七步诗作者: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

    寒食诗原文翻译赏析(大全)

    寒食诗原文翻译赏析寒食诗原文翻译赏析1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天笑道,此......

    寒山诗的翻译与传播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A......

    《西施咏》全诗翻译赏析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的诗意:美丽容貌天下人珍重,西施女哪能长久低微?这两句是说,像西施这样倾城倾国的绝色美女,那会长久做微贱之人。诗句写西施微贱时之况,隐喻一个有才能......

    陈子昂《感遇》全诗翻译赏析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译文] 这一年的芬芳就要消逝,弥漫的芳香却始终无人欣赏。[出自] 陈子昂 《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 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 袅袅......

    《微雨夜行》全诗翻译赏析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的诗意:只觉得衣裳潮湿,没有雨点也没有风声。出自白居易《微雨夜行》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注释】①漠漠:阴云密布的样......

    《阙题》全诗翻译赏析

    《阙题》 刘眘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注释阙题:即缺题。“阙”通“缺”。因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