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建区二十周年领导讲话[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08:4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建区二十周年领导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建区二十周年领导讲话》。

第一篇: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建区二十周年领导讲话

庆祝天津保税区建区20周年致辞

保税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冯志江

(2011年5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保税区的朋友们、同志们:

在保税区建区2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每一位保税区的建设者和关心支持保税区的人,无不激情满怀,心潮澎湃!

我们感怀保税区创业者披荆斩棘、敢为人先的精神。上世纪90年代初,保税区在中国前无古人。保税区人从借鉴创新开始,于盐碱荒滩起步,在全国第一个创立商业保税仓库,第一个完成保税区封关运作,第一个实现首批企业入驻,第一个获准二期扩区,创造了区港联动、多式联运、直提直放、快速通关等崭新模式,开启了中国特色自由贸易区的破冰之旅。

保税区人具有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勇气。保税区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面对一次又一次严峻挑战。保税区人视困难为常态,向逆境觅机遇。5000多家国际贸易和物流企业在这里聚集,十几个大宗商品交易和分拨中心在这里建立,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和物流中心初具规模,服务和辐射“三北”十三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保税区人追求不辱使命、永无止境的境界。1998年走出海港保税区围网,建立空港国际物流区。2002年,又大规模开发建设空港经济区,实现了海空两港联动,掀开了保税区发展的崭新篇章。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20年前我们对保税区有过许多梦想。而今天保税区的发展超出了当年的想象。20年间保税区经济总量年均增长42%,从海港保税区到空港经济区,从5平方公里到73平方公里,从“三大功能”到“一城三园”,从一片不毛之地到2010年达到640亿元GDP、114亿元财政收入的经济总量。在取得物质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收获着精神财富,以人为本深入人心,和谐共建蔚成风气,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拼搏、团结、谦恭”成为经久不衰的保税区精神。

保税区的发展,是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成功例证,是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保税区全体建设者的功绩。

我们感谢天津港集团,是你们奠定了创建保税区的基石,是区港联动的强大后盾。

我们感谢东丽区委区政府和广大人民,我们会饮水思源,努力回报,空港经济区永远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和家园。我们感谢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政法等各个驻区单位,有你们“一条心”的理解,“一股劲”的努力,才能构成保税区最佳的投资环境。

我们感谢全市各个部门和单位,是你们给了我们最多的理解、最大的便利和最有力的支持。

我还要特别感谢保税区管委会、天保控股公司的同志们及家属。你们年复一年的拼搏,默默无闻的奉献,是你们撑起了保税区的脊梁!

20年是保税区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二次创业的新起点。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功能区,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走在前列、一个排头兵”和“四个注重”的要求,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中当尖兵,打头阵。“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全力冲刺两大目标: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基本建成“一城三园”;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50亿元,建设国际化、人文化、生态化新区,跻身中国开放区域前列,为实现党中央和市委对滨海新区的重托,做出保税区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经济开发区建区二十周年贺信

经济开发区建区二十周年贺信

××经济开发区:

借此××经济开发区举办“建区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之际,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向开发区的全体创业者、建设者、以及为开发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良好的祝愿和崇高的敬意!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创举,是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成功实践。西航港开发区自1992年创建以来,历经二十载积淀,坚持二十载跨越,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历程。二十年来,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拓进取、大胆探索、艰苦奋斗,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园区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产业新城,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正值我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和转型升级加速期,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我们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认真落实“五大兴市战略”,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跃升性发展。成都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开发区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和强大的发展动力,希望西航

港开发区以建区20周年庆典为新起点,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等重大机遇,奋力推进成都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迎新年暨庆祝大亚湾建区二十周年教师音乐会发言稿

“庆祝大亚湾建区二十周年暨澳头小教新年教师音乐会”

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风和日丽,温暖如春。值此新年之际,非常高兴和大家欢聚一堂,放声高歌。

今天的音乐会,是我们颂扬祖国,讴歌大亚湾建区二十周年的盛会。

二十年来,大亚湾在惠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乘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东风,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产业转型升级,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谱写出一曲高亢激昂的乐章,大亚湾已初步呈现了世界级石化城的雏形,奠定了惠州经济的龙头地位。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区委、管委会坚持实施“科教兴区”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大手笔进行教育规划、教育投入和提高教师待遇,使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中小学办学规模日渐扩大,优质学位不断增多,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育质量不断上升,成为名符其实的广东省教育强区。

前不久,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肖志恒同志在惠州大亚湾建区20周年庆祝大会上,希望惠州市委、市政府和 1

大亚湾区委、管委会,继续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加快世界级石化基地建设步伐,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事业协调进步,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谐、幸福的大亚湾,勇当科学发展排头兵。

今天的音乐会,也是一场迎新送旧的盛会。辉煌灿烂的2011年即将过去,我们将迎来更加美好的2012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每一位领导、每一位老师,继续发扬成绩,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学习,不断提升素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形成特色,争取成为名师,创建名校,勇当教育战线排头兵,为大亚湾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澳头小教迎新年暨庆祝大亚湾建区二十周年教师音乐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四篇:区领导建局在2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区领导在建局20周年座谈会上的贺词

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阳春三月,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襄州区畜牧兽医局建局20周年,这是襄州畜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区人民共同的喜事。值此喜庆之际,我代表襄州区委、区政府向区畜牧兽医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勤劳智慧的畜牧系统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所有为襄州畜牧繁荣发展做出过贡献的老同志、企业家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二十年弹指一挥间,追忆峥嵘岁月,二十年以来,局历届领导班子以振兴襄州畜牧为己任,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团结和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全区生猪、肉牛、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123.18万头、24.8万头、41.4万只、2480万只,肉类产量23.3万吨,禽蛋产量5.7万吨,畜牧业总产值49.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区生猪出栏连续七年荣获全省第一、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连续五年荣获“全省牛品改工作先进单位”。这20年,是襄州畜牧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0年,也是襄州畜牧取得令人瞩目业绩的20年;是襄州畜牧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发展的20年,也是襄州畜牧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的20年。襄州畜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二十年如一日奋力开拓,用勤劳的双手在襄州大地上描绘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新图景,开辟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新天地。

同志们,回顾过去,你们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展望未来,你们的责任艰巨、使命光荣、任重而道远。畜牧事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畜牧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畜牧事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希望你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大力推进品质畜牧、产业畜牧、安全畜牧、生态畜牧建设,为我区经济建设再立新功,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谱写更加美好的畜牧新篇章。

最后,祝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阖家幸福,万事如意,祝畜牧事业更加兴旺发达!祝“畜牧梦”早日梦想成真!

谢谢大家!

第五篇:张伯旭在建区1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开发区成立十五周年领导讲话

张伯旭在建区1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坚持开拓创新实践科学发展

努力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成国际高端产业园区

2007年8月24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十五周年总结表彰暨推进创新发展大会,同全区企业和居民一道回顾十五年的建设历程,向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委领导汇报开发区的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践科学发展的要求,瞻望大有希望的前景。

1991年8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1994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200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扩区至40平方公里。十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有关部委、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周边区县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开发区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由建设之初的一片农田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今天,在这片宝贵的土地上,聚集了国内外2000余家企业,累计创造了5762亿元的产值。北京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是市委市政府坚持改革开放、推进首都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是科学发展观在北京的具体实践。

一、十五年建设发展的主要成果

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开发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个以外商投资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在北京东南部初步形成,成为北京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标志。

1、高新技术主导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诺基亚、奔驰、拜耳、GE、博世、SMC、中芯国际等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建厂,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8家投资了72个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6%。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有力地推动了高温超导线材、生物制药、基因与基因载体等技术创新。开发区已有300余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其成果产业转化率达80%以上,企业申请专利3000多项,其中60%以上为发明专利。

2、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95—2006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0.3%,税收收入年均增长58.4%,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8.5%,销售收入年均增长75.7%,出口创汇年均增长83.9%。截至2007年7月底,累计吸引投资155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124.7亿美元,占80.3%。形成了先进的星网工业园模式,建设了内地第一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是全国最大的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北京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通信、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汽车、装备制造业四大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659.4亿元,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18.4%上升到28.2%。

3、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坚持高效集约利用资源能源的要求,土地利用效率和万元GDP能耗位于北京市和全国开发区前列,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效益、速度的统一。2006年开发区平均每公顷土地吸引投资1009万美元,创造工业产值1.74亿元人民币,实现税收598万元人民币。万元GDP能耗0.149吨标煤,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5。2007年上半年,开发区工业耗水量增长11.9%,用电量增长25%,工业产值增长34%,税收收入增长60%。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明显效果。

4、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到2007年7月底,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70.3亿元。完成土地开发30平方公里,修建道路230公里,建成一批基础设施、能源和重大公益性项目,建成一座22万伏变电站、九座11万伏变电站、四座集中供热厂和一个热电联产项目、两条自来水输水干线、两条天然气干线,建成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打通开发区至东四环、路东区至东五环、河西区至南六环、核心区至路东区的新干线,轻轨建设开始启动。

5、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管理安定有序。大力推进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工作,共安置周边农村劳动力就业1.37万人。督促引导区内建筑企业建立农民工工资预留账户,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险工作,维护了区内农民工利益和区域稳定。努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工业园区,实现劳动力就业13.2万人,每公顷土地就业139人。加强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社区建设和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完善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

北京开发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投资环境评价中,工业产值、税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列第5位,质量和效益指标列第2位,是我国发展又好又快的开发区之一。

二、开发区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认识

回顾过去的十五年,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发展中寻求主动。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1、坚持以龙头项目为依托,建设高端产业基地,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重点引进龙头企业和精品项目,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主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以首信诺基亚为龙头、20余家配套厂商组成的星网工业园移动通讯产业基地模式把原来的全球采购、全球销售变成本地采购、全球销售,企业之间“零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能力,提高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以京东方为龙头的显示器产业、以中芯国际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以奔驰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以拜耳为代表的医药产业等产业园区建设模式,推动了高端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坚持基础设施适度超前,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能力,优化综合投资环境 坚持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环境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做好开发区的水、电、气、热等设施的建设;完善路网建设,重点改善对外出行条件,构建便捷的交通体系;教育、卫生、文化、通信、邮电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一批标准工业厂房和商务楼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成凉水河治理工程,建成国际企业文化公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建成ISO14000环境管理国家示范区、国家工业节水示范园区,有效地改善了开发区的综合投资环境。

3、坚持集约利用资源,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严格依据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园区及配套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模,根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开发区土地资源,合理确定产业园区及配套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模,在投资密度、容积率、绿化率、产出密度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入区企业门槛,有选择地引进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低耗能、低污染的项目。严格控制污染排放,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节能设备和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4、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严格按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办法》,建立了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加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实行“一站式服务”,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园区式海关监管模式,适应出口企业“零库存”的管理和竞争要求。破除行业垄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开发区的体制环境、法制环境、行政环境、市场环境日益完善。

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创业和蓬勃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开发区工作的认识:

1、开拓创新是开发区发展永恒的主题。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创新中诞生,在创新中发展。只有依靠创新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靠创新来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和方法,靠创新来做出新的工作成绩。

2、准确把握发展定位是开发区发展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首都区位、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坚持国务院提出的“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方针,围绕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建设高新技术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并为首都的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3、建设一流园区是开发区奋斗的目标。提供一流的服务,营造一流的环境,才能引进一流的企业,建设一流的开发区。要将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政府职能转变上,放在优化环境上。不断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努力缩短与世界一流园区的距离。

4、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是开发区发展的关键。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不断提高领导水平、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回顾开发区发展的十五年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开发区发展的巨大成就,源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源于中央各部委、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周边区县的大力支持,源于驻区职能局和专业公司的无私奉献,源于广大开发区人的智慧和汗水。我们不会忘记,中央和北京市领导给予开发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为开发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不会忘记,开发区的历任领导和创业者们,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奠定了开发区的坚实基础;我们不会忘记,众多的中外客商,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投资兴业,共同造就了今天的繁荣;我们不会忘记,全区干部群众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共同创造了今天的收获。在此,我代表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开发区建设的领导、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还有许多差距和不足,对照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和态势,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机遇,而是更大的挑战。我们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管理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产业生态环境还有待优化,生产性服务业还不发达,金融服务支撑平台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综合配套设施还不完备,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还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这些都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下,通过不断创新来解决。

三、2015年的发展展望

未来十年,是开发区跨越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和亦庄新城的发展定位,坚持开发区工作与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加大吸引龙头企业的力度,发展产业集群,推广星网经验,创新发展模式;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开发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新区转变;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新区;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未来开发区建设的战略步骤是:到2010年,完成开发区40平方公里的基本建设任务;到2012年,基本完成工业用地的招商引资任务;从2007年到2015年保持经济年平均增长20%以上,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基地,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下载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建区二十周年领导讲话[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建区二十周年领导讲话[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