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

时间:2019-05-15 08:0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

第一篇: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

语文版古文难点突破

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骑:动词作名词,指骑马的人。这里指骑马的侦察兵)《使至塞上》

3、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意为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公输》

4、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用鞭打)《马说》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醉翁亭记》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动用,命名,给„„取名)《醉翁亭记》

7、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动用,取别号)《醉翁亭记》

8、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名词动用,宴请宾客)《醉翁亭记》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劳、饿、空乏、拂乱:使动用法,使„„苦、劳、饿、空乏、拂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名词作动词,击鼓)《曹刿论战》

1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路,名词做状语)

一词多义

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2)衣食所安(养)卑(1)非天质之卑(低下)(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备(1)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鄙(1)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

(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2)上使外将兵(军队)薄(1)不宜妄自菲薄(轻视)(2)薄暮冥冥(迫近)策(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2)执策而临之(鞭子,马鞭)(3)策勋十二传(记录)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的确)(2)帝感其诚(诚心)称(1)不以千里称也(著称)(2)流辈皆称其贤(称赞)辞(1)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2)未尝稍降辞色(语言)驰(1)愿驰千里足(骑)(2)公将驰之(驱车(追赶)到)道(1)策之不以其道(方法)(2)得道者多助(仁政)(3)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告诉)得(1)既出得其船(寻到,找到)(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领会,体 会)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这里是“感 激”的意思)(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

(5)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6)二者不能得兼(能够)(7)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以,能够)端(1)不能指其一端(项目)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端正)

等(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2)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发(1)野芳发而幽香(开)(2)一时齐发(发出)(3)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迹)霏(1)日出而林霏开(雾气)(2)若夫淫雨霏霏(雨雪盛大的样子)奉(1)为妻妾之奉(通“俸”侍奉)(2)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养)赋(1)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文章)顾(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2)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故(1)公问其故(原因,原故)(2)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3)故余虽愚(所以)(4)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更(1)即更刮目相待(重新)(2)举杯销愁愁更愁(更加)固(1)君子固穷(安于)(2)汝心之固(顽固)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观赏)苟(1)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2)苟无饥渴(或许,表希望)光(1)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2)仿佛若有光(光线)归(1)云归而岩石暝(聚拢)(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过(1)及鲁肃过寻阳(到)(2)人恒(过犯过失)和(1)政通人和(和睦,协调)(2)春和景明(温和,和暖)患(1)且人患志之不立(担忧、忧虑)(2)无冻馁之患(忧患)惠(1)大王加惠(恩惠)(2)汝之不惠(同“慧”,聪明)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极(1)南极潇湘(到)(2)此乐何极(穷尽、尽头)加(1)而山不加增(更加)(2)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

(3)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间(1)立有间(一会儿)(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4)遂与外人间隔从不间断(间隔,隔开,不连接)见(1)乃入见(拜见)扁鹊见蔡桓公(2)见往事耳(知道)借(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2)愿借子杀之(依靠)景(1)春和景明(日光)(2)四时之景不同(景观,景物)将(1)出郭相扶将(扶持)(2)公将战,曹刿请见(即将)具(1)未曾识书具(用品)(2)各具情态(具备)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都)居(1)面山而居(居住)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位置)

(3)居十日(经过,停留)(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停留)举(1)百里奚举于市(选择,被任用)(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绝(1)群响毕绝(停,没有)(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

(3)以为妙绝(极)(4)往来而不绝者(断)尽(1)林尽水源(尽头)(2)一食或尽粟一石(完)(3)进尽忠言(尽量,尽可能)就(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2)颓然就醉(接近)苦(1)何苦而不平(愁)(2)天下苦秦久矣(对……感到痛苦)开(1)连月不开(放晴)(2)天门中断楚江开(开通,通)临(1)临溪而渔(来到)(2)执策而临之(面对)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快要)名(1)不能名其一处(说出)(2)名之者谁(命名)(3)则题名其上(名字)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强(1)赏赐百千强(有余)(2)项为之强(通“僵”,僵硬)且(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2)且焉置土石(况且)若(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与夫连用,作发语词)(2)曾不若孀妻弱子(比得上)(3)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如果)善(1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好)(2)罗敷善蚕桑(擅长)

少(1)少时(一会儿)(2)意少舒(稍微)(3)饮少辄醉(不多)舍(1)屋舍俨然(房屋)(2)便舍船,从口入(舍弃)食(1)设酒杀鸡作食(食物)(2)食不饱,力不足(吃)

(3)食之不以其道(通“饲”,喂养)虽(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胜(1)予观夫巴陵胜状(美丽,壮观)(2)臣不胜受恩感激(经受得住,忍受得住)属(1)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管)(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3)属余作文以记之(嘱托)通(1)初极狭,才通人(通过)(2)政通人和,百废俱新(通达,通顺)

(3)中通外直(贯通)(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亡(1)河曲智叟无以应(通“无”)(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死亡)微(1)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

谓(1)太守谓谁(是)(2)予谓莲(认为)(3)此之谓失其本心(叫做)(4)太守自谓也(命名)

鲜(1)芳草鲜美(鲜艳)(2)陶后鲜有闻(xiǎn,少)信(1)必以信(信实,对神说实话)(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谢(1)使君谢罗敷(致辞,说话)(2)秀(1)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2)蔚然而深秀者(秀丽)行(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2)行拂乱其所为(做,执行)(3)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寻(1)寻向所志(寻找)(2)寻病终(不久)许(1)遂许先帝以以驱驰(答应)(2)曳屋许许声(拟声词hǔ)(3)杂然相许(赞同)效(1)恐托付不效(成效)(2)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完成)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一(1)而或长烟一空(全、都,一概)(2)一时齐发(同一时候)(3)一碧万倾(一片)益(1)曾益其所不能,(增加)(2)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更加)(3)不治将益深(渐渐)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好处,利益)遗(1)以光先帝遗德(遗留,留下)(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ei(给与的东西)与(1)呼尔而与之(给,给与)(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因(2)余因得遍观群书(于是)夷(1)船背稍夷(平)(2)言和而色夷(平和、平易)易(1)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2)寒暑易节(交换)意(1)宾客意少舒(心情)(2)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意思)有(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或者)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然)(2)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作(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振作,奋发)(2)作亭者谁?(制造,建筑)(3)其中往来种作(耕作,耕种)(4)一豉作气(振作)(5)属予作文以记之(写)指(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手指)(2)指通豫南(笔直)志(1)寻向所志(记号)

处处志之(做记号)诸(1)其西南诸峰(许多)(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

古今异义

1、鄙: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2、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身份低微,;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3、方:方七百里。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4、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5、故:故使人问之。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

6、股:两股战战。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7、感激:由是感激。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

8、河:山河表里潼关路。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9、何苦: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10、居:①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11、简:简拔以遗陛下。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12、交通: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3、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14、可以: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15、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16、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7、虽:虽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18、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19、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20、涕:临表涕零。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出师表》

21滕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2、无论:无论魏晋。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3、牺牲:牺牲玉帛。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24、再:一鼓作气,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曹刿论战》

25、识:默而识之。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论语》十则

26、走: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木兰诗》

27、学而不厌:古义,满足;今义:厌烦。

第二篇: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闸北新王牌

初中语文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何为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温故

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

2、妇抚儿乳 《口 技》 .

3、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 技》 .

4、邑人奇之 《伤仲永》 .

5、鞭数十,驱之别院 《闲请记趣》 .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 ..

7、潭西行百二十 《小石潭记》 .

8、心乐之 《小石潭记》 .

9、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 ..

10、其岸势犬牙差互 《小石潭记》 ..

11、其一犬坐于前 《狼》 .

12、陈胜王 《陈涉世家》 .

13、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

14、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 .

15、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

1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湖心亭看雪》 .

1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

18、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 使------痛苦 劳 使------劳累 饿 使------饥饿 空乏 使------穷困 乱 使------颠倒错乱 动 使------惊动 忍 使------坚韧 使动用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闸北新王牌

初中语文

知新

自己归纳各种词类活用(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训练 句子训练

一狼洞其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策之不以其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以光先帝遗德。公将鼓之 朝服衣冠

人恒过,然后能改 面山而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闸北新王牌

初中语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将军身被坚执锐。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吾妻之美我者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闻寡人之耳者 作则飞砂走砾。作则飞砂走砾。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课外文言文训练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闸北新王牌

初中语文

——节选自《鸿门宴》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石崇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文。”

——选自《宋定伯捉鬼》

年轻的国旗

①这是由陈九[注]先生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小镇只有一所大学,不大,但哪个国家的学生都有。中国来的一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付其实五朵金花。珍妮是她们的头儿。五朵金花同吃住同进出,....像一家子出来的。其实本来就是一家子。

③学校每年春天搞一次隆重的国际街坊节。在小镇主要街道、广场上,让各国来的师生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当街展示自己国家的食品和工艺品。到那天,各界名流与方圆多少里的男女老幼都会来凑热闹,在此欢歌笑语,尽情玩乐。

④五朵金花耐不住好奇,头天就跑上街看街坊节的准备情况。她们要挑选有利地形,来个穿旗袍炸春卷,外加毛笔字,够中国的吧?几个姑娘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嘻嘻哈哈,踌躇满志。突然,一个姑娘说,好像,我好像没看到中国国旗。闸北新王牌

初中语文

广场上空飘满各色国旗,赤橙黄绿青蓝紫,她们一面面数过,就没中国的,咋回事?

⑤姑娘们一下懵了,她们此刻感到国旗对自己竟如此重要。珍妮的脸涨得通红,跟国旗那么红。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找校长当面问清楚。找校长?对。珍妮拔腿要走,等等,咱们一块儿去。姑娘们捆成一捆儿,碧草蓝天,斜阳映着她们匆匆的背影。

⑥白发苍苍的校长先生面对为何别国的国旗都有,却偏没中国国旗的提问,很显窘迫。是吗?让我了解一下,保证尽快答复你们。好,珍妮说,明天是街坊节,我们就在这儿等。五朵金花走出办公室,在门前的草坪上坐下来。天角渐渐泛红。⑦春日黄昏那么短暂,像脸盆里的水,洒洒就没了。当校长走出办公室,夕阳已在天边闪烁。校长对姑娘们说,校董们大都同意悬挂中国国旗,并为这个疏忽向中国同学道歉。明天一早,你们会在广场上看到中国国旗的。真的吗?真的。⑧那本该是个安详的夜晚,人在心愿满足后睡得最甜。万万没想到,珍妮她们突然接到校长秘书的电话。秘书说,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一面中国国旗——我只是说,我找不到中国国旗。如果我借你一面你会挂吗?珍妮问。你有?对,我有。当然,当然挂。好,一言为定,明天一早广场上等我。

⑨你有国旗?姑娘们把珍妮围起来。咋不早说?害我们紧张半天,死多少细胞!珍妮红着脸低下头,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对不起,我没有。可我不信就找不到一面国旗!姑娘们立刻打电话到北京,到纽约,到所有可能有国旗的地方,最后终于联系上位于波士顿郊外的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怎么给你们?电话里的人问珍妮。麻烦你把国旗放在你家门前的信箱里,我这就去取。珍妮,你疯了?珍妮笑笑,开车单程五小时,争取九小时赶回来。你们明儿一早直接在广场上等我,别忘帮我带好旗袍和化妆盒儿,咱广场见。

⑩不知那一夜姑娘们是如何度过的。特别是珍妮,迷过路吗,吃没吃罚单,饿不饿,打盹儿了没有?可以确定的是,太阳升起时,广场上的中国姑娘是五名,一个也不少。珍妮把鲜红的中国国旗交到校长手里。就在校长秘书升旗的瞬间,姑娘们一字排开,请校长为她们在国旗下合影。一,二,校长喊着。等等!珍妮挽起身旁两位姑娘的手臂,接着,她们每个人都相互挽起手臂。现在可以了,校长先生。闸北新王牌

初中语文

(11)清晨很美,像一支奏鸣曲,随风飘荡。【注】陈九,华裔作家,现为纽约市政府资深雇员。

1.第②段加点词“名付其实”中的错别字是,正确的写法是。(2分)2.请具体说明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1)(2)

3.第⑦段的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3分)

4.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⑤段中“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

;第⑨段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4分)

5.从全文看,对标题“年轻的国旗”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年轻的姑娘们让国旗在异国的小镇上第一次升起 B.年轻姑娘们的行动表明她们就像那面飘扬的国旗 C.国旗在小镇的清晨升起,为小镇增添了勃勃生机 D.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寓示着伟大祖国的勃勃生机

6.姑娘们为国旗所付出的努力,哪一点最令你感动?说说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示。(80字左右)(8分)

一回首,能看到灯的海洋

郭文斌 闸北新王牌

初中语文

①一个人一生能够碰到几位好老师,也许就是福分吧。

①我的恩师刘富荣,虽然他任我的班主任时,已经是初三了,但我依然认为他是我最重要的一位启蒙老师。

③这天的数学课上,班长让大家自习,说刘老师回老家做新郎官去了。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不想就在这时,刘老师从教室门外进来了,就像是刚从蒸笼里出来的一样,头上身上都在冒汗,那双黄色的军用鞋都湿透了。

④后来去过老师的老家之后,我做了一个估计,从老师家到学校,步行至少需要六个小时。

⑤刘老师教了我们两年,居然没有换过外衣。有一次上课,在黑板上写字时,露馅了。老师打着补丁的旧衣服下面,居然是一件新衣服!仔细一看,旧领子下面确实有一个新领子,因为风纪扣系得很严,刚进来我们都没有发现。再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老师在那一周之内很害羞,原因是穿了一件新衣服。此前,他都是周六把衣服洗掉,晾干,周一再穿。

⑥要毕业了,每位同学收了两毛钱,给每一位任课老师买了一个洋瓷盆子,上面写着“将台中学八二级初三二班全体同学留念”。但给刘老师的却无法送到他手中。他知道我们要送礼物,一直不开宿舍门。后来另一个老师在窗外给他说,马上要毕业典礼了,学生们都在等你,刘老师才开了门,收下盆子。

⑦却提了一个条件,说你们稍稍等我一会儿,我会接受你们的礼物的,然后跑步出去了。一会儿回来,我们已经排队准备开往操场参加毕业典礼了。老师气喘吁吁地站在我们面前,右手提着一大摞毕业证,左手攥着一大把钱,新崭崭的一沓钱,不知从哪儿换来的。他说,同学们的礼物我收下,但是这两毛钱你们必须收下。大家说怎么可能啊,这是我们给老师的一份心意。老师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是这两毛钱你们必须收下。我们当然不能收这两毛钱。但最后老师拿出了杀手锏,好,你们不收这两毛钱,我就不发毕业证。大家就只好抹着眼泪把那两毛钱收下了。

⑧随着岁月的流转,这个细节在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每每想起就一阵心痛。

⑨2007年,我忝列鲁迅文学奖,从绍兴领奖回来,我第一时间到老师任教的西吉县平峰中学看望老师。一进老师的宿舍,我的眼泪就下来了。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房间,一边是办公桌,一边是床,一边是灶,一边堆着炭,门后立着一个闸北新王牌

初中语文

破旧的自行车,轮胎上沾满了泥。这么一个仅可容身的小房子,既是他的办公室,又是卧室,又是厨房,但老师却是一脸的快乐。

⑩过了一会儿,老师把抽屉拉开,说你看你写给我的信我都保存着呢。

厚厚的一沓信在老师手中错落开来,那是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写给老师的信。既有在邮局买的信封,也有印着不同单位名称的信封,散发着过去岁月的气息。

在我的印象中,老师是通才。语文老师紧张他教语文,数学老师紧张他教数学,化学老师紧张他教化学,政治老师紧张他教政治,美术老师紧张他教美术,全听学校安排。

在我的印象中,老师没有批评过哪位学生,但学生都十分尊敬他,也怕他。班里有几位捣蛋的学生,在别的老师上课时,老是不安生,但在刘老师的课上却是乖孩子。

记得有次在课上打盹,被刘老师叫起来,当时自己都紧张坏了,不想老师却无比和蔼地说,昨晚没睡好?我惭愧地点了点头。老师笑了笑说,背哪一篇?我说,《岳阳楼记》吧。

这就是刘老师,在他的数学课上,学生开小差或者打瞌睡,处罚方式却是让那位同学站起来背一段古文。

送走我们后,刘老师也调到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可是不到两年,他就坚决要求调回平峰中学,在那里过且耕且教的生活。周六周日回家种地,周一至周五教学。

点亮孩子心灯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做这样的老师是幸福的,拿着火种,不停地去点燃那些灯,想想看,到了晚年,一回首,能看到一片灯的海洋。1.文章写了关于刘老师的许多事情,请阅读相关段落,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2.联系上下文,探究下面问题。闸北新王牌

初中语文

(1)第③段划线句子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2)第⑦和⑨段中写到“我”两次流泪,请说说这两次流泪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具体分析第⑧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4.题目“一回首,能看到灯的海洋”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5.“点亮孩子心灯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第三篇: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类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分类详解 一名词活用

编辑:微言浅笑

(一)名词作动词

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智子疑邻》

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口技》

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口技》

4、会宾客大宴

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口技》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陋室铭》

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送东阳马生序》

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狼》

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狼》

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狼》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狼》

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石壕吏》

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三峡》

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

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观潮》

15、以光先帝遗德

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出师表》

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醉翁亭记》

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满井游记》 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陈涉世家》 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陈涉世家》

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陈涉世家》

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陈涉世家》

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陈涉世家》

25、皆刑其长吏

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陈涉世家》

26、策勋十二转

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木兰诗》

27、愿为市鞍马

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木兰诗》

28、处处志之

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桃花源记》

29、未果,寻病终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桃花源记》 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唐雎不辱使命》

3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唐雎不辱使命》

32、恵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恵子相梁》

3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幅: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曹刿论战》

34、一鼓作气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曹刿论战》

35、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间:名词用作动词,参与。《曹刿论战》

36、鞭数十,驱之别院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童趣》

37、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马说》

39、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观刈麦》 4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1、行舟绿水前行:名词用作动词,前行。《次北固山下》

4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伤仲永》

4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核舟记》

44、造化钟神秀钟:名词用作动词,聚集。《望岳》

45、浑欲不胜簪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春望》

46、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石壕吏》

47、客此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湖心亭看雪》

48、大雪三日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湖心亭看雪》

49、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50、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送东阳马生序》

5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岳阳楼记》

52、歌以咏志歌:名词用作动词,写诗歌。《观沧海》

(二)名词作状语

1、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论语〉十则》

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论语〉十则》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

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外:名词作状语,对外。内:名词作状语,对内。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小石潭记》

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小石潭记》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9、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愚公移山》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名词作状语,用船。《黔之驴》

14、北饮大泽

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

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夸父逐日》

17、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狼》

18、复前行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桃花源记》

19、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核舟记》 20、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三峡》

21、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名词作状语,像玉城一样。雪岭:名词作状语,像雪岭一样。

22、手自笔录手:名词作状语,亲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伤仲永》

24、夜篝火,狐鸣呼曰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陈涉世家》

25、四面竹树环合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小石潭记》

26、中军置酒饮归客中军:名词作状语,在中军帐里。

(三)名词作形容词:

1、宜乎众矣众:名词作形容词,很多,多。《爱莲说》

2、其色墨墨:名词作形容词,黑色。《核舟记》

3、道阻且右右:名词作形容词,弯曲。《蒹葭》 二动词活用

(一)动词作名词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三峡》

2、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与朱元思书》

3、宜枉驾顾之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隆中对》

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动词用作名词,战马。《木兰诗》

5、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论语〉十则》

6、选贤与能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大道之行也》

7、照无眠无眠:动词用作名词,无眠的人。《水调歌头》

8、入则无法家拂土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动词用作名词,国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止增笑耳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狼》

(二)动词作副词:

寻病终寻:动词作副词,不久。《桃花源记》

(三)动词作状语:

忽啼求之

啼:动词作状语,哭着。《伤仲永》 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一)使动用法

1、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陈涉世家》

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陈涉世家》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疲劳。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动: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韧。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巩固。

5、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邹忌讽齐王纳谏》

6、乱花渐欲迷人眼迷:动词使动用法,使……眼花缭乱《钱塘湖春行》

8、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爱莲说》

9、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与朱元思书》

10、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马说》

11、凄神寒骨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透。《小石潭记》

12、请广于君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扩充。《唐雎不辱使命》

13、因屏人曰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退避。《隆中对》

(二)意动用法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伤仲永》

2、父利其然也利: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伤仲永》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伤仲永》

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大道之行也》

5、不独子其子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大道之行也》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醉翁亭记》

7、先主器之器: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隆中对》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9、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视,小看。《唐雎不辱使命》

10、其家甚智其子

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智子疑邻》

12、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诧异。《桃花源记》 四形容词活用

(一)形容词作名词

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2、此皆良实良: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的人。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实的人。《出师表》

3、温故而知新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知识。

4、众妙毕备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口技》

5、二男新战死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近。《石壕吏》

6、亲旧知其如此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五柳先生传》

7、百废俱兴废:形容词用作名词,废弃的事。《岳阳楼记》

8、落红不是无情物红:形容词用作名词,花。《己亥杂诗》

9、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愚公移山》

10、义不杀少而杀众 义:形容词用作名词,少数人。众:形容词用作名词,多少人。

(二)形容词作动词

1、贤于材人远矣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伤仲永》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五柳先生传》

3、如鸣珏环,心乐之乐: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小石潭记》

4、日光下澈澈:形容词用作动词,透射。《小石潭记》

5、吾义固不杀人义:形容词用作动词,按道义(行事),坚持道义。《公输》

6、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公输》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出师表》

9、亲贤臣,远小人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

1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口技》

1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热。凉: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凉。

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陋室铭》

16、惟言德馨

馨:形容词用作动词,香气远播,美名远扬。《陋室铭》

17、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尽。《桃花源记》

19、香远益清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清: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得清香。《爱莲说》 20、既而渐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逼近。《观潮》

21、互相轩邈轩: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伸展。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远处伸展。

22、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与朱元思书》

23、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用作动词,清楚的知道。《五柳先生传》

24、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光,吃尽。《马说》

25、低绮户低:形容词用作动词,低照。《水调歌头》

26、散入珠帘湿罗幕湿:形容词用作动词,渗湿或沾湿。《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

27、波色乍明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发出亮光。《满井游记》

28、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怪。《陈涉世家》

29、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用作动词,为……所苦。《陈涉世家》 30、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用作动词,树立信。《陈涉世家》

31、人恒过过:形容词用作动词,犯过失,犯错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形容词作状语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形容词作状语,在空中。《小石潭记》

(四)形容词作副词

1、宾客意少舒少:形容词作副词,稍微。《口技》

第四篇: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注:以上三项都可视作名词作状语现象。)

(5)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8)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9)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举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但微颔之(《卖油翁》)“颔”化为动词“点头”。2.每至晴初霜旦(《三峡》)“霜”化为动词“下霜”。

3.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化为动词“用蹄子踢”。4.妇抚儿乳(《口技》)“乳”化为动词“喂乳”。5.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化为动词“说出”。6.其夫呓语(《口技》)“呓语”化为动词“说梦话”。

7.会宾客大宴(《口技》)“宴”由名词“宴席”化为动词“宴请”。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满井游记》)“泉”“茗”“罍”“歌”“红装”“蹇”等分别化为动词“汲泉”“喝茶”“端酒杯”“唱歌”“穿着艳装”“骑驴”。

9.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化为动词“犯过失”。10.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化为动词“保佑”。11.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化为动词“击鼓”。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化为动词“打洞”。1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寇”化为动词“入侵”。

1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腊”化为动词“风干”,这里译为“把„„晾干”。

15.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毒”化为动词“怨恨”。16.黄梅时节家家雨(《约客》)“雨”化为动词“下雨”。

17.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缊袍敝衣”是“穿缊袍敝衣”的意思。

18.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化为动词“腰佩”。

(二)名词作状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是“天天”。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是“用船”的意思。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是“向西”的意思。4.下见小溪(《小石潭记》)“下”是“向下”的意思。

5.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6.犬牙差互(《小石潭记》)“犬牙”是“像狗的牙齿一样”。7.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翼”是“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是“用箕畚”的意思。10.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南”“北”是“向南”“向北”的意思。

(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

1.攘除奸凶(《出师表》)“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凶之人”。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3.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4.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动词化为名词,“飞奔的马”。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动词化为名词,“产出”“收入”。6.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故”“新”,形容词化为名词,“旧知识”“新收获”。

(四)意动用法

1.父异之(《伤仲永》)“异”是“以之为异”。2.邑人奇之(《伤仲永》)“奇”是“以之为奇”。

3.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以其利”,译为“认为那样有利可图”。4.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是“以我美”。5.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是“以之为异”。6.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耻”是“以„„为耻辱”。

(五)使动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乱”“劳”是“使耳乱”“使形劳”。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劳”“饿”“空乏”等都是使动用法。3.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生”,“使之生”。4.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息”,“使心息”。

5.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迷”,“使人眼迷”。

七年级(上)

1.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七年级(下)

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7.父利其然也。(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9.策勋十二,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10.会宾客大宴。(《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11.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12.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13.一狼洞其中。(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八年级(上)

1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1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无丝竹之乱耳。(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20.无案牍之劳形。(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2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22.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3.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24.卧右膝。(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25.诎右臂支船。(同上)(使动用法):使„„屈,弯曲。26.而竖其左膝。(同上)(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竖,竖起。27.居右者椎髻仰面。(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28.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第一个“亲”意动用法):以„„为亲。

2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同上)(第一个“子”意动用法):以„„为子。

30.故外户而不闭。(同上)(名词用作状语):从外面。

31.虽乘奔吁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动词用作名词):善跑的马。3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3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4.每至晴初霜旦。(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35.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观潮》)(形容词用作动词):高过。36.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3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景象。38.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动词用作名词):马。39.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树立,举。40.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名词用作动词):客居。41.与余舟一芥。(同上)(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亲的微小。八年级(下)

4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43.急湍甚至箭,猛浪若奔。(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4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A指(争着往)高外;B指(争着往)远处。

4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传》)(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46.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47.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乐。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48.一食或尽粟一石。(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

49.策之不以其道。(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鞭策(用鞭子打),驱使。50.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行千里。51.食之不能尽其材。(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52.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腰间挂着)

53.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同上)(名词用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54.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动手。55.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笔。56.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名词用作状语):向西。57.如鸣 环,心乐之。(同上)(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58.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下。5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60.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使„„凄凉;B使„„寒泠。

6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形容词用作状语):A在„„之前;B在„„之后。

6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守”,名词,太守,官名。这里是动词,即“做„„太守”。

6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名词用作动词):命名。6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6.泉而茗者。(《满井游记》)(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67.泉而茗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煮茶。罍而歌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端着酒杯。68.红装而蹇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69.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70.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九年级(上)

7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名词作动词):下大雨。72.置人所罾鱼腹中。(同上)(名词作动词):用鱼网捕。

7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同上)(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

7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75.将军身被坚执锐。(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坚固的铁甲。B锐得的武器。

7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同上)(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77.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

78.天下苦秦久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79.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或以„„为怪。

80.忿恚尉,令辱之。(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81.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睢不辱使命》)(名词用作动词):白色丝织物,指丧服。这里是“穿丧服'的意思。

82.(专诸、聂政、要离)与臣而将四矣。(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这里是“成为四个人”的意思。

8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地)8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同上)(名词作动词):A用箪盛;B用壶装。

85.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同上)(形容词用作状语):A对外;B对内。86.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A(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87.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长庄稼(长草木)8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8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亲近。

90.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疏远。

9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92.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敌人。93.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名词活用作动词,参与)9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95.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96.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9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98.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99.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10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101.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102.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103.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104.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105.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10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10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108.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

109.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110.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111.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向着,对着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4)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4)

3、天雨墙坏(雨,下雨,34)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42)

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42)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21)

8、愿为市鞍马(市,买,45)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57)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220)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缟素(穿孝服)

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二)名词作状语

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7)

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46)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

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

12、乃丹书帛(用朱砂)

二、动词活用

(一)动词作状语

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16)

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42)

3、跳往助之(跳,跳着)

(二)动词作名词

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49)

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

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

(三)使动用法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

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

9、忿恚尉(使尉愤怒)

10、凄神寒骨()

(四)意动用法

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

3、闻寡人之耳者(闻)

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

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

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

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

(五)为动用法

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

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

3、既泣之三日(泣)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

5、念悲其远也(悲)

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

三、形容词活用

(一)作名词

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49)

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6)

3、披坚执锐(坚、锐)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

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

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

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9、心乐之(以之为乐)

(二)作状语

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36)

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75)

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

(三)作动词

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36)

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21)

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42)

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42)

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66)

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

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

9、心乐之(乐,喜欢)

10、凄神寒骨(凄、寒)

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

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

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

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

15、毕力平险(毕,用尽)

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

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

18、楼渐低(低,降低)

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

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

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

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

24、香远益清(远播)

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四、数量词活用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第五篇:初中七年级课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总结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提示语:本练习为人教版初中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同学们需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中考临近,多花点儿时间加强识记背诵,在中考里拿下这些必得分。顺祝中考成功!加油!

七年级(上)

1、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鞭: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A、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B、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山市》).洞: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山市》).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降低。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咏雪》).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

7、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陈太丘与友期》)..门外: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8、天雨墙外。(《智子疑邻》).雨: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9、其家甚智其子(《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10、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靠近、接近。

11、家富良马(《塞翁失马》).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有很多”。

七年级(下)

1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异: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1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宾客。

14、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名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1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闻: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1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策: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7、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善于

18、会宾客大宴。(《口技》).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9、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20、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21、一狼洞其中。(《狼》).洞: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2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下载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 词类活用总汇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

    七年级文言文词类活用

    七年级文言文词类活用 《论语》十二章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 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学而......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古汉语知识。 2、 使学生的文言翻译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教学设想: 通过大量训练,加上老师讲解,让学生进一......

    初中语文文言文活用字词总汇

    初中语文文言文活用字词总汇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 夏蚊成雷(雷:名词作动词,指像雷响)《闲情记趣》 3、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名词作动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lily

    文言文词类活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类型及其识别方法。 3、使学生的文言翻译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教学重点......

    初中词类活用(教案)

    总复习学案——文言文专题 词类活用 学习要点: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

    文言文官职词语

    文言文官职词语 一、任职任命: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季彩凤 【内容提要】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文言文占了近一半的份额。然而由于文言文距今久远,学生学习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文言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