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最美十大教堂(组图)
世界最美十大教堂(组图)
2013-05-24 15:05:22| 分类: 天下杂侃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教堂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雄伟、最美丽的建筑之一。
它们或高贵典雅,或雍容华贵;或处于都市,或隐于郊外,构成地球上最震撼人心的景观。
世界十大教堂之(1)德国科隆大教堂
199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科隆大教堂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科隆大教堂是哥特人的杰作,始建于1248年,经过632年,一直到1880年才建成。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
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世界十大教堂之(2)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宫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1547
年成为
英国议会所在地。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议会广场西南侧,正式名称为“圣彼得联合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由“忏悔者”爱德华建造,并于1065年被封圣。
亨利三世为了纪念爱德华,发誓建立一座哥特式更加威严的教堂,致使原来的结构所
剩无几。
从13世纪到16世纪,英格兰的国王们个个为其设计献力,结果把它弄成了各种风格的大杂烩。如此观察,它与今日的英国王室倒是相配——
他们也是出自大量不同的祖源,而长久以来都将威斯敏斯特教堂作为“教区本堂”来举办婚丧仪式和加冕典礼。
世界十大教堂之(3)凡蒂冈圣彼得教堂
位于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国家梵蒂冈内。
梵蒂冈是罗马天主教皇的住所,面积仅44万平方米,大约只有一个城市公园那么大。
梵蒂冈全部位于意大利的罗马市市内。梵蒂冈的圣彼大教堂比该城其他建筑的屋顶要高。对罗马天主教而言,圣彼得教堂是最重要的宗教圣地。它以耶稣十二门徒首领圣彼得的名字命名,建于公元四世纪二十年代。教堂的规模之在令人惊叹,它能容纳5万人,教堂呈十字形,长212米,宽137米,高46米,平面面积为1942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达1.51万平方米。
在1989年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教堂已经取代了公元325年左右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修建的老教堂,在原址重建一座新教堂。新建的圣彼得大教堂呈十字架形,有一个巨大的圆顶。在建造过程中曾多次修改建筑计划,因为有10位不同的建筑师从事教堂的设计,他们每个人都对教堂的外观风格有所改动。1615年,圣彼得教堂终于竣工。
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
世界十大教堂之(4)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
索菲亚大教堂的中央穹顶直径
33米,是世界上少数大穹顶之一。它的顶点高约60米,高于万神庙。
宫廷史官普洛柯比乌斯写道:“当你走进这幢建筑物去祈祷时,你会觉得这项工程不是人力造成的„„你会相信上帝也喜欢这个不同寻常的家。”索菲亚大教堂动用了1万名工匠,耗资折合14.5万公斤黄金。
公元537年12月26日,查士丁尼大帝和大主教率领一支庄严的队伍举行落成典礼„„ 15世纪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廷帝国之后,把索菲亚大教堂改成了清真寺,在角上加建了呼唤穆斯林们按时举行礼拜的授时塔。经过多次的十字军战争和土耳其人的破坏,君士坦丁堡宏伟壮丽的建筑摧残殆尽,索菲亚大教堂竟能免于劫难。
它是唯一一座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
世界十大教堂之(5)法国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座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
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
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1953年6月2日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
世界十大教堂之(6)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可供
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
它始建于公元1386年,到公元1485年才完成。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中间拱顶最高45米。教堂的特点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棂,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并且在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
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
因此教堂建筑格外显得华丽热闹,具有世俗气氛。
这个教堂有一个高达107米的尖塔,出于公元15世纪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之手。
塔顶上有圣母玛利亚雕像,金色,在阳光下显得光辉夺目,神奇而又壮丽。
世界十大教堂之(7)莫斯科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是俄国沙皇伊凡雷帝庆祝
1552年6月攻占喀山城而建。
它座落在在红场一角,这座有着像洋葱一样圆顶的大教堂,被誉为“一个石头的神
话”。富于创意的形式、色彩与精妙绝伦的结构完美结合,使这座教堂令人叹为观止。
伊凡雷帝命令建造的这座教堂在1559年落成,从此,这座无所匹敌的建筑成了俄罗斯的象征。这座风格宏伟的建筑,要体现的是俄罗斯人战胜鞑靼人的豪情,因为它的存在,人们走过广场,都会回忆起战胜入侵者的光荣。
据说在圣瓦西里教堂竣工后,它的精美绝伦使伊凡雷帝十分震惊。
这个性格暴躁而残忍的沙皇命人把主持建筑师的眼睛弄瞎,为的是使他永远无法再造
出同样的奇迹。
世界十大教堂之(8)巴塞罗那圣家赎罪大教堂
圣家赎罪大教堂,始建于
1882年。
但由于负责设计的天才建筑师高迪,在未完成整项工程之前便去世,所以教堂至今仍
未算完工。
其外形十分独特,满是精美的雕刻,三面均有高塔,分别象征“基督之诞生”、“受难与死亡”、以及“荣光”。
世界十大教堂之(9)俄罗斯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
年-1907年由巴尔兰德建造,是为纪念亚历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进分子杀害而建。它是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格涅维斯基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案发地点。
滴血大教堂也叫复活教堂或喋血教堂,1883
世界十大教堂之(10)美国纽约圣约翰大教堂
位于美国纽约市的圣约翰大教堂在曼哈顿岛阿姆斯特丹大道和
112街交界处。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基督教堂。
圣约翰大教堂是一间新教主教大教堂,以其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而享誉全球。
该教堂始建于1892年,建筑工程时断时续,至今还在进行之中
第二篇:世界十大顶尖家族家训(图)
世界十大顶尖家族家训(图)美国最显赫的“第一政治家族”——肯尼迪家族。(网络图片)
一、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希望克服贫穷,梦想世代成为政治世家的父母们!1.亲手制作孩子的育儿日记与读书记录,然后对此进行彻底检查;(同曾国藩耕读中“读”)
2.帮助孩子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时间管理)
3.父母要经常向孩子讲述他在事业上所发生的故事;(家范)4.吃饭时要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讨论氛围;(家风,气场)
5.教授孩子“取得第一名成绩的人不会被人无视”的世界法则;(敢争先,政治人物需要这种气概)
6.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理心,政治人物须具备的)
7.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进行学习,使之获得最好的人脉关系;(人脉资源,政治人物须具备)
8.让孩子明白,起初的笨拙与不适应,将会通过反复努力而变得熟能生巧的道理;(努力比聪明重要)
9.告诉孩子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但切勿急躁,必须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立志与践行)
10.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要形成一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良好家庭氛围。(孝悌)
(网络图片)
二、瑞典首富:瓦伦堡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想把子女培养成为受人敬仰的富翁或CEO的父母们!1.在海军服兵役,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
2.通过在世界知名大学学习与在跨国企业里就职开阔眼界; 3.构筑国际性人脉关系;
4.遵守并重视世代相传的原则; 5.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6.每周日早晨与孩子们一起散步;
7.弟弟接着穿哥哥穿过的衣服,从而养成俭朴的生活作风; 8.做事不能鲁莽,避免锋芒毕露的行为;
9.爷爷作为孙子的人生导师,传授智慧和经验(隔代教育); 10.如果想要成为继承人,必须首先具备一颗爱国心。
(网络图片)
三、西雅图的银行名门世家:盖茨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准备把子女培养成为第二、第三个比尔·盖茨的父母们!1.留给孩子巨额资产,势必阻碍他成为创意性人才; 2.父母帮助孩子开创人脉网络; 3.保留缺点,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4.年少时多读科幻小说(电影);
5.母亲的礼物可能会转换孩子的命运; 6.通过阅读报纸拓宽视野; 7.富家子弟也不可娇生惯养;
8.机会来临时毫不犹豫地迎接挑战; 9.经年累积的经验将成为日后创业基础; 10.孩子们以言传身教的父母为学习榜样。
(网络图片)
四、犹太人的至尊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希望子女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成为富翁的父母们!1.重视兄弟间和睦与家族间团结的传统; 2.不追求金钱,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 3.教育子女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4.信息就等于金钱,从小开始重视信息的重要性; 5.世代相传收集情报信息的传统; 6.警惕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倾向;
7.坚持“不是儿子就不参与经营”的原则; 8.不忘促使五兄弟和解的“五支弓箭”的教训; 9.世代保持捐赠的慈善传统;
10.犹太人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事业。
(网络图片)
五、天下第一世家:孔子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希望贫困生活得到安慰,以及希望在子女教育中获得勇气的父母们!
1.虽然生活贫困,但绝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
2.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亲依然倾注所有的热情教育子女; 3.越是伟人,越要自我学习与自我感悟;
4.失败也绝不气馁,用顽强的挑战精神武装自己; 5.通过长途旅行考验和锻炼自己;
6.凡是精明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7.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8.不亲自教授子女,只监督和考察其学习情况; 9.人性的弱点有时反而会成就一代伟人; 10.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
(网络图片)
六、诺贝尔名门世家:居里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准备将子女培育成为优秀科学家的父母们!
1.即使不在学校里学习,也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2.实践夫妻平等的原则也是优秀的子女教育; 3.在大自然中培育子女探求真理的心; 4.父亲既是家庭教师,又是领导人;
5.通过爷爷教育孙女,实现“隔代教育”;
6.即使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也应该重视与孩子建立互相依赖的关系; 7.母亲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
8.绝不为继承和发扬家族的荣誉而强迫子女成为科学家; 9.让子女自觉培养自立意识;
10.在探求学问中寻找互相有默契的配偶。
(网络图片)
七、科学名门世家:达尔文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想要创建可以世代相传的家业的父母们!1.父母作为子女的人生导师,一定要起到领导作用; 2.时刻营造充满音乐的欢快的家庭气氛; 3.通过旅行制造人生的转折点;
4.无论是哪一方面,如果与子女的性格不适合,则不要强求; 5.一旦发现子女具有学者的潜质,就要全力支持; 6.如果反对的人占多数,就采用长期说服的方法; 7.举行聚会,建立珍贵的人际关系; 8.创建可以世代相传的家业或家学; 9.制定每天的计划表,并努力完成;
10.结交可以为子女开创崭新人生的良师益友。
(网络图片)
八、印度教育世家:泰戈尔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因为孩子无法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而苦恼的父母们!1.营造书香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
2.通过阅读,弥补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
3.当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时,寻找积极的对策; 4.通过聘请家庭教师培养孩子的多种才能; 5.将钱包交给孩子,对他进行经济教育; 6.消除对其他宗教的偏见;
7.成为富翁后积极支持文化艺术;
8.通过与子女一同漫游大自然,从而培养子女的想象力; 9.制订周密的计划,使子女从旅行中学到更多的道理; 10.引导子女从小接触音乐与美术。
(网络图片)
九、俄罗斯延续了六百年的名门世家:托尔斯泰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想要与子女一起实践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的广大父母们!1.让孩子每天通过写日记反省一天的行为; 2.拟定彻底的计划表,并且付诸行动;
3.使整个家族的成员都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4.从小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
5.有意识地开发子女在音乐与美术方面的才能; 6.发现孩子的才能后聘请家庭教师为其辅导; 7.向当地的家庭教师学习外语;
8.经常陪伴在年幼的孩子身边,并为他讲述童话故事; 9.讲述家族的发展历史,让孩子对家族产生自豪感; 10.努力帮助贫困的邻居。(网络图片)
十、英国延续了六百年的名门世家:拉塞尔世家拉塞尔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训 以此献给那些准备将进步而又自由的家风传给下一代的父母们!1.过分严格和禁欲主义教育不可取; 2.有效管理时间; 3.不强求特种教育;
4.世代相传自由进步主义精神;
5.享受自由的同时,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6.为吸引自己的目标倾注所有精力并不断进取; 7.认为是真理,那么就不要计较得失; 8.不可孤立自己,要在人群中寻找幸福; 9.尽可能地养成写信的习惯; 10.一流父母培育出一流子女。
第三篇:中国大学的十大缺失(组图)
中国大学的十大缺失(组图)关于中国大学的缺失,近年来人们已经谈得很多。比如:缺经费和办学条件,就大量投入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缺规模,就不断扩大规模;缺公平,就采取措施改善不公平的现状;缺人文素质教育,就建立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缺高层次师资,就大量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师资;缺较高的教学质量,就大力实施教学改革……缺什么就补什么!中国对大学改革倾注了辛勤和汗水,而结果依然不能令国人满意。
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大学从内容到形式、从规模到质量、从公平到效益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忧的是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现代社会里的大学,随着物质无限度的发展,大学中人的灵魂已被物质欲望挤满了。
今天的中国大学牵动着许多仁人志士的神经,人们不断在问,这是为什么?又为了什么?其实,在我们已有的思考中,更多触及的是大学外表的功用,较少触摸到大学的本质——大学是什么?大学为什么?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代大学作为创造、传承高深知识和培养高级人才的教育机构,除了在其教学和学术上的地位与价值之外,还要求具有“明德”与“至善”的使命与理念。如果说后者是尊从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至上的道义或做人做事之理念,那么,前者就是实现这种理念的手段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现代大学的本质。依据此认识,我们考察今天的中国大学至少有如下十大缺失。
大学理念缺失
一、大学理念缺失
大学理念就是回答大学是什么?为什么?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大学理念是灵魂。然而,就中国的当代大学而言,已经形成自己鲜明理念的大学还很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国虽然有完整的大学教育体系和勇于改革的教育实践家,却缺少大学自治的社会环境和卓越的教育思想家。现在中国很多大学对理念的思考与实践,多集中在具体的操作化的布置工作性质的层面。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震天口号中,许多大学规划几年达到目标,巨大的投入、宏伟的蓝图,美丽的校园中增添了许多躁动的学生……大学生的理想在“象牙塔”里由“我要当科学家”,变成了在“社会轴心机构”中“我要票子、车子、房子……”。
这一切就发生在承载国家未来的大学里。原因何在?皆是由于“大学理念”的缺失!梅贻琦先生曾改用《大学》的第一句话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来说明何谓大学。大学之道,在于精神层面上的求“善”和器物层面上的求“能”。大学之道在精神层面上,在于追求知识,追求真理,探究知识的最高境界,这即是所谓的“善”。大学之道在器物层面上,在于教给学生真理的同时,合理地安排课程体系,使得学生真正能够做到“学为我所用”,教会学生求生的技能,即求“能”。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大学更应该为社会保留一方神圣的“世外桃源”,让躁动的人们在这里静下心来研究一番最纯粹的科学知识,思考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问题,使大学真正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大学精神的缺失
二、大学精神缺失
大学精神是指平等的多元意识,理性的科学态度,自由的个性发展,以及非功利的价值追求。它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内化社会先进文化并以创新为取向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大学精神虽不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那样直观、可测量,但由于其精髓已浸透和附着在大学内各种文化载体及行为主体上,使人时刻能感受到其独特的感染力。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为有效。然而,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表现在多方面:大学作为教学和学术自治中心的地位没有得到确立;大学办学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独到的理念,定位贪大求全,办学目标功利化;大学教师的文化品位下降,学术失范,一些学者把治学作为一种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在权势与学术观点发生冲突之际,往往按照权利的意志修改学术观点,而不是以学者的良知来维护学术自身的尊严;等等。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大学同样需要信仰与精神的支撑。大学精神的存在,决定了大学教育活动中的人和大学教育的价值与品质。翻开中华民族的教育史,大凡杰出的大学校长及其大学教育活动,无不闪烁着大学精神的光辉,给后人以鼓舞和力量。“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这是蔡元培倡导的大学精神,他用这种精神,引领一批学人开创了具有一代“风骨”的北大精神。今天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处在这种变化中的大学更需要大学精神。
教师理想缺失
三、大学教师理想缺失
大学教师理想本应是教会学生认识人性本善,并以自己的美德为动力,去追求真理,去获取广博的知识,从而宣扬德行,影响社会,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达到其他社会成员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然而,近年来,中国大学普遍提出,青年教师要硕士化、博士化,并大量评聘和引进教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教师学历职称“大跃进”现象,加速了大学教师的功利化。现在的一些大学教师热衷于所谓教育的实用追求,大学教师的理想主义精神似乎早已被抛之脑后。因此导致大学教育也越来越远离精神生活,越来越缺少对生活中崇高理想的追求,使现在的大学教育更多的着眼于复制具有人文和科学知识的受教育者,醉心于克隆一个个缺少个性的眼睛与心灵。一个人如果没有心灵的力量,以及心灵的力量没有强大到可以辨识和选择外部世界,那么这个人的存在就将是很危险的,其存在的价值也就要大大的打一个问号。
中国目前“博士乞丐”的出现,可以洞见大学教师在促成学生“学历成人”时,忽视了“精神成人”的教育。哥伦比亚大学道格拉斯?斯朗教授说,大学教育已经忽略了人的心灵需求、人生目标、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等领域的东西,这样的大学教育培养的人在角逐利益时,就会不受理性、良心、正义和道德的制约而沦为经济动物。可以这样说,现在有些大学教师并不缺少高深知识,却欠缺理想主义精神,这就是我们不能不直面的大学教师队伍现状。
独立性缺失
四、大学独立性缺失
现代大学在其教育与学术上的独立性,体现为大学独立的决断和独立的治理。大学之精义在于独立地追求真理,如果大学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就极易被其他机构代替。当大学处于追求真理的权威地位时,也是大学最有能力抵御外界控制与压力之时。但可惜的是,今天中国大学的“领导”也有行政级别,也属“官场人物”,必须按官场规则行事,这就使大学无法真正独立,这也对大学精神的造成了极大损害。一些行政部门缺乏对大学的必要尊重,更进一步加速了一些大学独立性的失落。比如,首都师范大学强制献血事件发生的背景,就是因为“有关部门”为其下达了“义务献血任务指标”。行政权力无限扩大化,大学如何能独立?
检阅今天的中国大学,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大学既没有作为学术组织的自主性与相对独立性,也缺乏为知识而知识的独立品格。追求真理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固有的文化品性,也是构成大学作为独立机构合法性存在的基础。大学是社会的构成部分,但大学的价值绝不在于沉落为社会的构件,而在先于社会独立追求真理并以此引领社会的发展。大学是一批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价值判断能力的知识精英的聚集地,大学能够积聚社会良知、彰显批判意识,展现对民族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忧患与追求,所以大学应该将自身在制度构造上的独立性与其知识精英的独立人格有机地统一起来。
大学制度缺失
五、大学制度缺失
中国大学制度问题涉及大学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大学与外界的关系上,表现为政府集权控制,大学内部运作制度也缺乏合理性,并没有以维护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特性为目标,在大学权力分配、教学和研究、教师聘用等制度安排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在行政权力泛化、官僚习气盛行的环境中,学术不受重视,尊重学术人才自然无法得到体现。
中国大学长期以来一直以政府行政约束为主导,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等保持大学正常运转的各种资源,完全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控制。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导致大学组织行政化,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机构重叠、队伍臃肿、人浮于事、效益低下的局面长期难以解决。这说明急功近利的政策不能催生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现在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某个学校、某个人的问题,说到底是体制、机制问题,即制度问题。……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中国大学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彻底革除大学行政化、官场化的弊端,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制度,如建立以教师为本、以学术为重的管理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等等。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言:大学要完成其使命,还有许多制度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且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开展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促进大学制度现代化,是中国大学完成其使命的迫切要求。
大学行政服务缺失
六、大学行政服务缺失
大学内部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界限模糊,常常交织在一起,造成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导致行政权力常常代替学术权力,以至于以行政权力的方式管理学术事务。大学要实行民主管理,其意义不是大学内部行政组织为师生做主的“民主”,而是主权在师生的“民主”,亦即大学主权属于师生,而不是属于校长或行政阶层。这一原则来源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观念的深入人心,这一原则表明大学的行政权力来源于师生自下而上的授权,而非自上而下产生,大学师生满意和支持的行政组织就是大学合法的行政组织。同时也要求行政组织必须直接服务于师生的普遍利益,而非凌驾于师生之上。这一原则也赋予了师生具有天然的监督行政组织的权利,同时也要求行政组织必须通过一定的规制,为维护和保障师生行使这一权利提供顺畅的渠道和途径。大学内部行政组织是公仆,而不是公婆,行政组织必须为师生服务,对师生负责,这是大学内部行政组织存在的价值基础。因此,大学内部行政组织要牢固树立“师生权利本位,行政服务本位”的观念,以实现师生根本的学术(学习)权力作为自身服务的最高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想师生之所想、谋师生之所求、解师生之所忧。对大学内部行政组织而言,必须以师生拥护不拥护、师生赞成不赞成作为实践行政权力的最高准则。对大学的每一个行政人员而言,都要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换。
大学教授话语缺失
七、大学教授话语缺失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大师是关键。从某种意义上,任何一所大学的精神都由其教授来代表。如果一所大学有一大批学问深厚、道德崇高的教授,这所大学学术气氛必浓,学风校风必优,也必将成为人们难以忘怀的大学。大学教授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决定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本质因素。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说,我有50%的时间都在听取教授的意见。发扬学术民主,主要是广泛听取教授们的意见。
大学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机构,许多事务都与学术息息相关,应该由专门的学术机构进行管理。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教授评议会为学校最高学术管理机构,教授评议会中又有二三十个委员会,决定学校相关事宜,像经费预算委员会除决定经费使用外,还决定给一个系多少教授名额,科研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术规划委员会分别决定具体的教学、学术事务。然而,2004年2月4日《文汇报》对中国几所大学和所属学院成立“教授委员会”的报道是:“„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却让人疑惑。我们都知道,成立教授会是教授治校、民主办学的举措之一。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917年就在北京大学采用了教授会(当时名为评议会)制度,当时由北大教授和各科学长组成的评议会不是“智囊团”,而是学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学校的重大事项,都要经过评议会讨论和投票表决才能实施。其实,目前中国各大学以及各院系都设有类似于教授会的“学术委员会”,然而“学术委员会”在学校重大问题上都没有决策权,甚至也没有发言权,最多就是当当“智囊”。在大学这个学术的重镇,教授的权力无法体现,也就意味着没有真正的学术权力存在。
大学特色缺失
八、大学特色缺失
特色是一所大学优势和生命力之所在。不同的大学由于在教育体系中的目标定位、价值取向、学科结构、历史传统不同,会呈现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特色。一所大学只有认清自己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保持自己的个性,才可办出特色保持优势。然而,中国大学“同质化”严重,已是国内外教育专家的普遍看法。在2004年8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伯顿?克拉克说:“大学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服务与质量的特殊性。”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忧虑的说,中国“现在的大学,喊出的口号都一样,„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重点大学都这么提;很多学校盲目攀比。……千校一面的趋同化倾向令人担忧。”纪宝成认为,政府、社会的导向,以及各种有失偏颇的评价体系加剧了这种现象的演化,而并非鼓励大学办出特色。内蒙古大学校长旭日干说:“一种模式,都往综合化发展,都不断扩大规模,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最终将使很多学校丧失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许多大学校长呼吁:大学要办出特色!因为大学与大学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可以量化的实力上,更表现在不可量化的特色上。我们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不可急功近利,大学要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不是可以靠短期行为一蹴而就的,它不是大学面临生存危机时可以呼之即来的救命稻草。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虽然可以作为大学求生存和规避危机的重要手段,但从根本上讲,大学首先应将它作为价值理性和发展战略来对待。
大学学术评论缺失
九、大学学术评论缺失
学术评论是围绕学术问题实事求是地讨论与对话,它以发展学术、追求真理为唯一目的。严肃健康的学术评论可以匡正谬误、拓宽思路、深化认识、繁荣学术,它是学术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界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抑制学术腐败的有力武器。但近年来,中国大学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术评论的空气非常缺乏,多数评论要么是假大空式的吹捧,要么是故作艰深的剖析。其实,学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严肃、积极的学术评论。在开展学术评论时,对优秀的学术成果要大力推荐;对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之作应进行有力的批评和揭露;对平庸之作不作恭维吹捧。让学术在评论中推进,让学风在评论中净化。在进行学术评论时,还应该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不应执其一端不计其余,不使用尖酸刻薄的言辞。
同时,要严以律己,虚怀若谷,宽容地对待各种评论意见,警惕和反对学阀、学霸作风,积极发扬学术民主,努力创造学术讨论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术发展。正常的学术评论意味着学术平等,不但一般学术人员与学术权威之间是平等的,而且领导人对学术问题发表的意见也只能作为一家之言与其他学术观点进行平等交流。学术平等绝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多数保护少数,因为只有多数保护少数,才能使学术上的少数派,在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推动学术研究不断发展。
大学信任缺失
十、大学信任缺失
钱钟书曾经在小说《围城》中大骂博士文凭:“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清华退学博士王垠曾发出呼告:“博士学位,累坏了多少年轻的中国人!我不再为它浪费我的青春。”一些学子认为,在大学这所青春集中营里,每个人都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一样,自觉前途一片光明,却仿佛无路可走,真是死读书活受罪。大学近几年连续扩招,在校人数激增,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大学管理改革滞后,必然会导致大学突发性事件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马加爵、薛荣华等事件曾一度震惊世人,黄蓉事件也让人不得不反思中国大学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类似的考试作弊,毕业论文抄袭等问题也屡见报端。更严重的是大学充斥着浮躁之风、浮夸之风,出现了泡沫学术。大学在强大的商业压力下,日渐庸俗,乱办班、滥收费、乱设专业屡见不鲜。
李敖在北大演讲时说:“现在的大学都是孬种。”王小波为什么离开大学当自由撰稿人?因为他看到大学不是他的精神家园。陈丹青为何辞职?因为他痛惜大学精神的沦陷。贺卫方为何停招研究生?因为他再也无法忍受蝇营狗苟的学术体制。尽管这类负面现象不多,这类问题在大学的比重很小,但是如果忽视这类问题,就会给大学造成极大的信任危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系列问题背后原因作深层次的透视,防微杜渐,防止此类现象对构建和谐大学的负面影响。
第四篇:图话世界十大铁路事故简介
世界十大铁路事故简介
1.法国-巴黎 1903年
事故回放:据官方统计,这次火车失火事故共造成84人死亡。失火后有很多乘客都试图逃出隧道,但却找不到逃生出口。当时的《纽约时报》中报道,遇难者们“有的被烧死,有的被浓烟呛死,有的在慌乱的拥挤人群中受伤。整个隧道弥漫着来自着火列车的滚滚浓烟。”
必修课:交通历史学家Brian Cudahy在对这次事故的总结中提到,现在火车上常见的很多灭火设备都是受到了这次事故的警示才配备的。而更重要的是,从这次事故中人们有了这样的主意:隧道、地铁中一定要设置火灾逃生出口,而且要用明显的标识注明。2.美国-布鲁克林 1918年
事故回放:很多因素加起来导致在1918年11月1日这天乘坐纽约市列车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机车工会的工程师们不久前罢工,导致那天开车的是一位临时找来的经验不足的司机,而当天布鲁克林Malbone街的路段才刚开始开放运营。那一天,新手司机Edward Luciano在以30km/h的时速驾驶列车拐弯,导致事故发生。研究证实这次灾难导致93人死亡,但其他消息人士声称死亡人数多达103人。
必修课:Cudahy在对这起事故的总结中称:如果司机没有足够的驾驶能力,就必须停止列车的运行。经验不足的代替者是很危险的。比如下坡的时候,自动运行的列车速度会加快,需要司机手动减速,这些都要求司机对路段情况非常熟悉。3.美国-芝加哥 1977年
事故回放:芝加哥最严重的一次铁路事故发生在1977年,当时两辆列车在雷文斯伍德站相撞,之后三辆列车从高架轨道上坠落。当时芝加哥的列车中刚刚安装了自动制动系统,类似本周一华盛顿事故中列车安装的系统,在感应到前方一定距离内有车时会自动刹车。这使得列车司机“胆大包天”的调整了自动行车程序——在列车时速低于15mph的情况下可以忽视停车信号灯。事实上,如果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时速即使闯红灯也不会有任何危险,然而意外总是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发生。当天事故发生之前,系统感应到前方有停车信号,并做出“必须停车”的提示,然而司机却并没有在意,甚至都没有抬眼看一下前方的路轨。
必修课:电子设备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因为太过相信电子设备而犯错。事故发生后,芝加哥运输管理局改变了规定,禁止司机私自调整行车程序。看到停车信号,如果没有取得控制中心的许可绝对不准擅自“闯红灯”。
4.英国-伦敦 1988年
事故回放:多年来,英国人经历了大量的铁路事故。而在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最致命的一次事故是在伦敦南部靠近克拉彭禄口的撞车事件。由于发生在运输繁忙时段,两辆相撞的列车中搭载了近1300人,事故发生后造成35人死亡。
必修课:事发后,事故调查小组建议整个英国的铁路系统都需要安装自动列车保护系统。然而,政府面对近7.5亿英镑的巨大耗资最终没能通过这一法案,而是变相采取了铁路系统私有化的措施。
5.澳大利亚 1999年
事故回放:事故发生在澳大利亚格伦布鲁克附近。一辆城际客运列车在弯道直接撞入印度太平洋长途旅客列车车厢中,造成7人死亡51人受伤。造成这一事故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沟通失败。事故发生前,城际客运列车停在停车信号灯处,司机询问信号员:“我可以开过去么,伙计?”信号员回答:“当然可以。”然而,司机开动列车的结果是撞入停在前方红灯处的印度太平洋长途旅客列车车厢。尽管两列火车都在同一轨道上,但他们使用的完全不同的通信系统,互相之间无法沟通。直到城际列车转过弯道才发现前方的车,一切都太晚了。印度太平洋列车的司机甚至在冲撞之前试图致电信号,可是却无法接通。
必修课:2004年,澳大利亚铁路协会制订了计划,统一国内所有铁路线上的通信系统。
6.美国-巴尔的摩 2001年
事故回放:重大的铁路事故危害的不只是乘客。2001年在美国巴尔的摩市霍华德街隧道中,一辆货运列车因危险物品爆炸而起火,大火足足燃烧了3天,高温达到1800华氏度。这辆火车运载的并不是什么核废料,但其他通过该隧道的列车上搭载了此类货物。
必修课:内华达州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3年共同发表的报告中指出,核燃料燃烧事故可能造成方圆32平方英里的污染。2001年发生的事故中大火温度超过了携带核燃料的木桶所能承受的程度,不过,核管理委员会报告中称这次火灾中并没有释放核燃料。
7.美国-南卡罗莱纳州 2005年
事故回放:2005年1月6日,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Graniteville附近发生了两辆列车迎面相撞的灾难性事故。其中一辆车的开关被误开,撞向对面停着的机车,车上装载的大量化学品泄漏,造成严重空气污染。
必修课:事故发生后,新一代的铁路罐车采用了新设计,利用双层罐身和更刚硬的钢铁材料,力求更大程度地减少这类灾难带来的损害。
8.日本-尼崎 2005年
事故回放:2005年日本尼崎市的列车的事事故造成超过100人死亡。JR West铁路局承认,如果列车上配备了防止转弯时速度过快的自动停车系统,那么这场事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必修课:这次事故还给我们上了一堂日本文化课:司机在转弯时的驾驶速度超过了46km/h,虽然这是司机个人的错,但是铁路公司还是把责任摊到了自己头上,表示是公司给予司机的压力太大了。因为在事故发生前,这名司机在接受公司的“再教育”培训课程,公司表示过于充实的课程时间安排给司机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9.美国-洛杉矶 2008年
事故回放:2008年9月13日,美国洛杉矶一列客运火车与货运火车相撞后的事,造成25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其中多人伤势严重。客车上当时载有400多名乘客,货车有7、8节车厢被撞的事道,客车其中一个车厢侧翻,部分车身被切开,并且燃起大火。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司机错过了一个信号,所以没有意识到列车已经单轨区。
必修课:这次事故中包含了4大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其中之一就是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发手机短信。事故发生后,Metrolink的其他列车上很快都安装了摄像头,用来监视司机和工程师。
10.美国-史泰顿岛 2008年
事故回放:因为操作员的小错误而酿成的大祸真不少。2008年12月,行驶在美国纽约史泰顿岛的MTA列车中的女司机因为圣诞节庆祝而熬夜8个小时而神情恍惚,错过了安全停车区,驾车直接撞向钢铁保险杠。在最后的几秒钟,她试图拉动紧急刹车,可是却错误的拉到气喇叭杆。幸好当时不是火车运营时间,车上并没有乘客。不过这名司机也因此丢了工作。
必修课:很简单但是也很重要的一点:列车司机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
第五篇:世界十大名著
世界十大名著
世界名著浩若银汉,究竟哪十部是世界之最呢?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2000年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以下十部经典长篇名著。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最具世界性代表的世界文学大师和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应该说,称之为世界十大名著是当之无愧的。目录
1.第一名著
2.第二名著
3.第三名著
4.第四名著
5.第五名著
6.第六名著
7.第七名著
1.第一名著 《战争与和平》
内容介绍
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在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于伤兵中发现将要死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亡。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便结为夫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2.第二名著
《巴黎圣母院》
内容介绍
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美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途中被福比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爱斯美拉达因而爱上了福比斯。但福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杀,却没有死,并嫁祸于爱斯美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西莫多将爱斯美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爱斯美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爱斯美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之后抚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殉情。
创造背景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这部书的遭禁是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的俄国,因为雨果思想活跃,既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倾向,又同情刚刚兴起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因此保守顽固的沙皇下令在俄国禁止出版雨果的所有的作品。
这部书的遭禁是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的俄国,因为雨果思想活跃,既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倾向,又同情刚
刚兴起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因此保守顽固的沙皇下令在俄国禁止出版雨果的所有的作品。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欠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1885年,雨果逝世。
3.第三名著《童年》
内容介绍
讲了小主人公高尔基(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高尔基(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在人间》 内容介绍:讲了高尔基11岁时,母亲又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这种生活,便走上社会。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高尔基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五年后,高尔基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准备到喀山去。《我的大学》内容简介:讲了高尔基在喀山时期的生活。16岁那年,他便到喀山去上大学。梦想破灭后,他不得不为生存而奔波所发生的故事。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日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即今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他4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0岁时外祖父因遭火灾而破产,他便被抛到“人间”,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流浪生涯。16岁到喀山,原想上大学,结果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进步青年的革命团体,并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之歌》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
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从此登上文坛。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主要作品还有《母亲》、《小市民》、《最后的一代》。《母亲》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主席。1936年6月18日病逝。
4.第四名著《呼啸山庄》
内容简介
一个爱到极致的男人,做出了疯狂的行为。他用“爱”杀人,却也用爱自杀。凯瑟琳生前死后,他都活在痛苦里。凯瑟琳弥留之际,他还用说话去刺伤她。但是,希斯克力夫承受的却是两份伤痛,他自己的和凯瑟琳的。我很欣赏用情如此的男子。虽说有点变态和残酷,却怎么也恨不起他。还满同情他的。甚至很感动于他的疯狂的爱。相对来说,凯瑟琳就太自私了。她爱希斯克力夫,又嫁给富有的伦敦,可以说,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悲剧有一大部分是她亲手造就的。希斯克力夫,很疯狂。但很迷人。当然,伦敦也不失为一个好丈夫。只是,笨了一点。凯瑟琳:她坏、她自私、可是她对爱的执着,使她也因此散发着好女人与坏女人的混合着的魅力。
作者简介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19世纪英国小说家、诗人,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外,她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
5.第五名著《大卫·科波菲尔》
内容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作者简介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
6.第六名著《红与黑》
内容简介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通过于连这个文学形象,一方面描述了法国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冲击下的贵族以及中小资产阶级的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个出现于社会剧烈变革中的个人野心家的艺术形象,美化了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和幸福观。小说的结构严谨匀称,语言简洁流畅,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与环境紧密相连,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思想感情的瞬间变化,以此来突出人的个性特征,这是本书最大的艺术特点。
内容简介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通过于连这个文学形象,一方面描述了法国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冲击下的贵族以及中小资产阶级的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个出现于社会剧烈变革中的个人野心家的艺术形象,美化了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和幸福观。小说的结构严谨匀称,语言简洁流畅,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与环境紧密相连,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思想感情的瞬间变化,以此来突出人的个性特征,这是本书最大的艺术特点。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1839)。
7.第七名著《悲惨世界》
内容简介
《悲惨世界》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全书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个人命运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在内容上的丰厚、深广与复杂而言,它无疑在雨果数量众多的作品中居于首位。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2.26~1885.5.22),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