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培训计划

时间:2019-05-15 08:0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记者培训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记者培训计划》。

第一篇:新闻记者培训计划

篇一:淮阳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计划 淮阳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提高新闻采编人员整体素质,完善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资格管理,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决定对我单位单位的采编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和考核,具体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的

为全面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整体素质,教育和引导新闻采编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使其更加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自觉遵守新闻法规规定、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良好风气,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全县工作大局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编写的《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和配套制作的6集电视教学片为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伦理”、“新闻法规”、“新闻采编规范”和“防止虚假新闻”6个专题和我国主要新闻法规规章以及新闻单位管理规范。

三、培训对象

新闻部、专题部、制作部、总编室等部门的所有采编岗位人员(含持新闻记者证记者和未持证的采编人员)。

四、培训方式

采取单位集中培训与采编人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具体培训计划

1、培训时间:2013年11月25日——2013年12月25日。

2、安排集中培训和学习讨论时间不少于18个学时。每周二、周五下午为固定集中培训学习时间。

3、培训内容:组织新闻部、专题部、制作部、总编室等部门的所有采编人员集中学习6集电视教学片;自学《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聘请县委宣传部新闻科专业教师围绕教材大纲和内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伦理”、“新闻法规”、“新闻采编规范”和“防止虚假新闻”六大版块进行专题培训。

4、结合各自部门工作实际开展学习讨论,切实提高新闻采编队伍素质。5、2013年12月26日,对所有参训采编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情况进行闭卷测试。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

淮阳县广播电视台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篇二:小记者下学期培训计划 小记者下学期培训计划

为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敏锐的新闻触觉,及时捕捉、报道最新动态,宣传先进典型、身边事身边人等,为展示小记者们的才艺搭建舞台,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3月份:小记者纪律培训 4月份:小记者摄影培训 5月份:小记者新闻采访培训 6月份:小记者写作培训及评比

小记者纪律培训

一、活动目的:为了让小记者队伍更规范,为了以后活动更顺利地开展,对小记者提出纪律要求并进行分组和培训

二、活动内容:对小记者队伍进行纪律培训

三、活动地点:四楼会议室

四、活动过程:

1、第3周:对139名小记者按年级进行分组,确定各 年级所坐的位置,并确定年级组长和班组长。

2、第4周:规范小记者言行,并进行上下楼及站队 的训练。

小记者摄影培训

一、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摄影基本技巧,激发摄影兴趣,增强审美能力。

二、活动内容:

邀请报社获家长摄影人员对学生进行摄影知识讲座,参加摄影实践,进行摄影作品展览。

三、统筹安排,确定课程

4月份开始进行摄影培训(孩子自己对摄影有一定的兴趣。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

1、第一周学习基础摄影知识。选择摄影专家为同学们开设摄影专题讲座。如构图、光影、人物、风景等。要求学生在理论上基本掌握这些基础的摄影技巧。为摄影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2、第二周在理论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时间探索。首先对校园的环境进行拍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拍摄主题。

3、第三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评价。摄影完成后与学生一起对照片进行具体的分析,肯定优秀,指出不足,力求学生的摄影水平能得到提高。

4、每一次在亚教网上对学生的摄影作品进行展评,对好的作品在校报和晚报上投稿。

小记者新闻采访培训

一、活动目的:写作是作为一名合格小记者的基本功,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有质量地完成新闻稿件,在5月份进行小记者的写作培训。

二、活动地点:四楼会议室

三、活动过程:

第二周:了解新闻,知道新闻与写作的区别,如何写新闻,布 置学生发现身边的新闻,并完成作业。

第三周:了解采访,知道采访的步骤和准备.布置学生采访任务。

第四周:学生展示自己的新闻作品,和采访作品,教师进行指导与评价。(将学生好的作品在亚教网上展示,投稿到校报和沧州晚报。)

小记者写作培训

1、小记者站结合晚报社的主题征文或自定主题征文进行

稿件征集活动,并结合学生的投稿,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根据一学期的学期与活动,对小记者进行综合评价。

希望根据活动计划能够顺利地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小记者的各项能力,使小记者团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团体。篇三:新闻记者培训第五章新闻采编规范提纲整理(科教)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一)怎样合法正当地获取新闻事实?

获取事实的原则:守法原则、伦理原则、正当原则。

要遵循法规:宪法、基本法律中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条款。获取事实如何遵循正当原则?

1.记者不能使用非法手段获取新闻信息或拍摄新闻照片,慎重使用隐形采访等非正常采访方式;

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新闻事实或机密信息;

3.记者不能为追求报道的轰动效应,认为地制造事实,违背新闻真实的基本原则。

(二)、如何确保报道的真实与准确? 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

1.证实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不策划、不制造新闻事实;

2.确保“五个w”等事实要素齐全,尽量核实及保证所引用材料或观点均有确切的消息来源 3.对新闻报道中设计的关键事实和数据,坚持“核实、核实、再核实”的生产机制和报道责任。

怎样核实新闻事实?

1.到达现场,核实新闻来源及基本事实;

2.多方求证,核实“5个w”等新闻基本要素; 3.查找权威资料,核实报道中的关键事实;

4.审慎使用网络消息源,对网上传播的消息核实后再报道。

怎么解释新闻事实?

1.事实叙述具体准确,减少形容词等修饰性用语; 2.表述方式直截了当,不用夸张手法解释新闻事实; 3.全面报道完整的事实,对复杂事件进行连续跟踪报道。

新闻报道过程中如何避免风险? 1.保留采访录音等证据材料 2.消息来源的引用方式要规范 3.引用的关键信息和数据要准确 4.不能任意改动新闻图片 5.坚持事实和评论分开的原则 6.“情境再现”的事实要有据可查

(三)新闻报道中使用引语的规范 引语分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引语特别是直接引语的作用:生动还原现场,强化报道的可读性。

直接引语,即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把它放在引号内。直接引语效果主要包括: 1.保持新闻的真实感; 2.增加新闻的信息量; 3.提升新闻的趣味性;

4.深化报道的主题;5.体现记者的客观立场。

间接引语,则用记者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被转述的话不加引号。间接引语的使用效果包括:

1.发挥概括提炼作用。在不改变愿意的情况下,将受访者的原话适当整合、提炼,使其观点更简洁、鲜明;

2.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何时使用直接引语,何时使用间接引语?

通常,新闻价值较大,富有个性的言论,应该使用直接引语,如果只是一般性事实的陈述或者比较零碎的话,则使用间接引语。此外,如果要表现事件双方的对话,以此来增加现场感和真实感,则主要使用直接引语。记者还可以巧妙地穿插、组合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使报道显得更具节奏感。

使用引语应该遵循的原则

1.准确完整,尊重愿意。直接引语应该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等进行必要的纠正外,记者不得制造、添加或修改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必须必须忠于当事人表达的原意,尽量保证引语被“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2.精选引语,激发兴趣。3.不要“异口同声”。一句直接引语应该只能是一个人、一张嘴讲出来的话。

采访对象说的原话如何调整?

1.原话有语病,不适用于书面表达。2.表达模糊,不清不楚。3.多余字词可以删减。

4.翻译外语或解释方言时的做法。

使用引语时,如何避免过度解读或曲解原意? 1.尽量完整地引用引语; 2.保留原始材料;

3.联系受访者加以核实。

如何平衡引语的数量和质量?

1.引语的数量,包括单条引语的字数和同一篇报道中使用引语的次数。在单条引语中,引语的字数不宜太多,篇幅不硬冗长,表达的意思也不应该有太多的层次。同一篇报道中,应该使用多少条引语,一般要根据报道篇幅来适当安排。

2.引语的质量判断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1.是否充分体现人物的情感或个性,即让读者感觉到只有他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2.是否是生动的、清晰的、简练的、即引语是否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读者阅读时能快速把握引语的核心意思;3.是否能给人带来启发或令人印象深刻,即引语是否具有深度、内涵是否丰富。

使用引语的具体规范和技巧主要包括哪些?

1.不同的人所说的不同的话尽量不要放在同一段中;

2.同一段中引用多次同一人的不同的话,可以只交代一次出处。

5.引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主要包括:直接引语要用双引号,直接引语中的引语则使用单引号;如果把引语作为单独完整的话来用,标点放在引号之内,如果把引语作为记者的话的组成部分来用,则标点放在引号之外;提示语(即引号的出处)在中间时,提示语后一般用逗号,如果要表示两组引号内是同一个人说的话,但不是同一个话题,则也可以用句号;如果提示语在末尾,则引语后面要用句号,并在引号之内;如果引语是在一句话的结束部分,则标点符号通常放在引号的外面。

(四)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新闻报道如何体现公正?

1.克服偏见、平等对待每个人; 2.保持独立,做到利益规避; 3.保持中立,平衡呈现各方观点。

怎样保持中立并做到利益规避?

1.在冲突议题中保持中立,提供均衡机会; 2.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不做有偿新闻。

批评报道如何注意平衡?

1.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要给予其回应的机会; 2.报道中的语言追求朴素平实,避免主观倾向

评论和事实为什么要分开?

1.有助于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保护新闻记者,适当规避报道风险

(五)怎样合理使用消息来源 1.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 ⑴坚持“三角平衡”原则 ⑵坚持“多重佐证”原则 ⑶坚持“事实核准”原则

2.报道中注明消息来源的方法

⑴明确交代信息来源 ⑵说明具体职务和姓名 ⑶转载媒体报道要说明来源 3.寻找权威的消息来源的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等在《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中提出以下方法: ⑴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⑵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

⑶为配合特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消息,如通缉令等。

同时,此书提出了可能不被主张为权威消息来源,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如下:

⑴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传媒所发布的信息。

⑵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⑶内部文件不宜直接采用,若要采用,最好有该文件所在机构正式授权,并在报道中交代信息来源。

当下,政府开设的微博又增加了一个获得权威消息来源的渠道。虽然政府提供的官方资料可信度有时受到质疑,但记者发布此类信息,至少做到了有据可查。4.使用匿名消息源面临的风险

⑴新闻报道成为被消息源利用的工具。⑵为虚假新闻亮“绿灯”。

5.必须使用匿名消息源时,应保证一些基本前提和原则

⑴事件涉及重大公共利益。⑵别无其他信息源。

⑶消息源的消息只关乎事实,不涉及评价。⑷编辑部内部有科学规范的把关体系。⑸详细说明为何匿名处理。

⑹避免过于模糊的提法。报道过程中,消息源即使必须被匿名处理,也应尽可能明确,避免过于模糊的提法。

(六)怎样规范编写新闻报道

1.撰写刊发报道题文一致要求的原因

新闻标题的作用是提示正文,引导读者阅读,因此新闻标题要服从于正文内容,并保持题文一致,也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标题。“文题不符”是报纸的重大差错,也是需要编辑人员着重注意避免的。

准确把握新闻内容,制作精当、抢眼、不落俗套的标题,有如下几点要求: ⑴要准确 ⑵要传神

⑶拒绝网络新闻“标题党” ⑷广播电视新闻中的标题规范

在广播电视新闻中,有一种新闻内容的形式与报纸的新闻标题类似——引子,它的目的是引起观众对消息的兴趣。引子规则与新闻标题规则大致相同。但老生常谈与故作聪明的引子通常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引子不应该过分渲染,也不要过度推销其后的报道内容。

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并且自成一体。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引子不需要有新闻标题那种概括性,它的目的是吸引观众继续收看。2.报道的署名规范

新闻作者的署名也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作者署名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可信性的重要保证。记者在报道中要署真名,以便使读者清楚地知道谁应该对报道内容负责。因各种原因记者不得不使用笔名或别名时,须经媒体认可并备案;若遇有关报道会威胁记者的人身安全而不得不使用化名时,须告知媒体批准。

由记者处理的通讯员来稿和读者来函,也应署上记者真名。为了鼓励记者自采稿件,不鼓励与通讯员联合署名;凡采用通讯员的稿件超过八成的,不许再署记者姓名;凡采用了通讯员稿件中部分内容的,要把通讯员名字署在前;联合署名的稿件,只按半条记工作量。在有多个署名的情况下,除非是信息提供方有特殊的要求,第一个姓名应是该文执笔记者,以便告知读者谁是内容的第一负责人。3.新闻语言的规范

⑴新闻语言要准确、清晰、简洁

⑵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 ⑶新闻中数字使用规范。

①要有数字的直觉,能够觉察数字是否准确和规范。②稿件中使用数字要准确,应与原始资料反复核对。③经验规则是,要尽量少使用数字,数字的堆砌会制造阅读困难。数字应四舍五入力求简化,并且放在上下文中以求含义清晰。⑷四类用词要特别注意: ①感情色彩过于鲜明。

②褒贬明显的形容词和副词。

③含义不确切的民间称谓或口头用语。

④在报道各种产品、商品时,不应使用“最佳”、“最好”、“最著名”等具有强烈评价色彩的词语。

4.转载新闻和更正新闻的方法

⑴转载新闻须注意一下几点:

①力求独家报道,能够不引用其他媒体内容就不要引用。

②援引其他媒体信息时,须注意选择最初媒体来源,不得从二手新闻转述。使用其他机构的资料时,应做出说明。通稿式的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采用外电或国内媒体新闻稿,必须注明作者或译者的姓名及出处。

③转载时应考虑提供该报道的新闻机构是否可信。被援引的媒体应具有较高权威性,包括综合性官方媒体、行业性官方媒体对本行业的报道;地方性官方媒体的本地新闻报道、新闻业界有一定公信力的社会媒体。

④引用来自互联网转载的媒体内容时,须认真加以核实,否则不能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

⑵更正新闻的注意事项

第二篇:新闻记者学习计划

科协记者部宣

经过磋商,现将记者部2014届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招新工作

招新工作是一年工作的开始,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科协内部是十分重视的,记者部计划招6名部员,三名男生、三名女生。主要在摄影、文采、交际这三个

方面进行选择和考察。

二、培训工作

1.word培训(9月14日完成培训,培训人:高栋)2.通讯稿、会议记录培训(9月18日完成培训,培训人:乔欢欢)3.摄影培训(9月18日完成培训,培训人:高栋)4.ppt与excel培训1(10月10日培训,培训人:何文龙、丁伟)5.策划书培训(10月12日培训,培训人:高栋、张彩云)6.办活动方式培训(10月17日培训,培训人:高栋、管苑)7.访谈方法与技巧培训(11月2日培训,培训人:武明明、韩园园、樊容君,马琛、高栋)

8.会声会影的培训(2015年5月1日培训,培训人:丁伟)9.微电影培训待定

三、百科知识竞赛

10月份,记者部中心工作就是配合办好百科知识竞赛,这也是部员第一次参加活

动的举办,希望他们从中得到锻炼,为11月份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励志访谈录

11月份,记者部将开始发挥作用,开始访谈录的承办,这场活动持续时间将会是

一个月,此期间还会有期中考试的打扰,我们将请校外的学长学姐做培训,所有

人参与活动期中,包括主席团,部长,部员。整理阶段大家也会享受一群人高强

度工作的过程,锻炼自己。

五、电影月活动

本次电影月活动安排在2015年4月份,播放电影为《摩托日记》,将邀请全校的人观看。

六、科协vcr 此次活动属于科协内部活动,记者部将收集一年来所有的照片,做成视频和宣传

片,做以纪念的同时也为来年招新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交出好的宣传片。

这是个简单的计划,所有的培训都和活动计划有关,请主席团批评指正,我们将尽力改正,为科协的发展做出贡献。

科协记者部宣篇二:新闻专业实习计划

实习计划:

明日就要去《xx晚报》开始专业实习了,此刻心情很激动。尤记得三年前填报高考志愿时,因为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向往,第一志愿首选了新闻学专业,如今,经过三年的学习,对新闻媒体这一领域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新闻专业理论知识也基本掌握。然而,却还从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身份去亲身体验媒体这个行业。希望在接下来的两个月的专业实习中,能有很好的收获。

新闻记者是一个很锻炼人的职业。就个人而言,我是一个不善于跟陌生人打交道的人,往往过于沉默,尤其是不喜欢走出去,可以说是典型的“宅女”一枚。此次专业实习,能够让我以记者的身份深入社会生活进行调查采访,有了与社会各色群体交流的机会,希望能借此提高自己与人交流相处积极性与能力。

新闻学讲究“学以致用”,学到了专业知识,最终还是要学会运用到实践中。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学会发现并报道新闻事件,将所学到的新闻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此次实习中,务必完成实习单位、实习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新闻媒体有着自己的行为规范及准则。希望在此次专业实习中,更加明确新闻行业的实际操作,培养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型,养成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同时全面了解新闻学基本原理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明确新闻宣传的政策法规。新闻线索来源于生活。这就意味着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发现、挖掘问题。在实习过程中,我将随着实习老师深入社会生活,在实践中提高观察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当然,好的工作成绩需要建立在好的工作态度上。此次专业实习,务必完成实习单位、实习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配合实习老师,同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被动到主动,能够自己积极主动寻找并提供新闻线索。篇三:记者部工作计划

记者部工作计划 1.关于稿件。记者部每个月根据校报需要的主题进行写作,每人一篇,在每个月15日之前以附件形式发到部长邮箱。要求:主题鲜明,有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文章各部分内容的字符字号按照标准进行调整,文章配有图片,文字无语言语法错误。部长将明确记录每次交稿人员名单和每个人的稿件质量,用以作为日后评优的根据。对于无故不交稿或是稿件质量敷衍怠慢的将依次采取警告,谈话,全社通报批评以至强令退社等处分。2.关于例会。东校区大通社定于每月25日召开例会。没有特殊原因,记者部所有成员必须到位。部长将明确记录每次例会部员签到情况。对于不请假,不开会,迟到早退等行为将采取严肃处理。在例会过程中,要求记者部成员积极发言,热情参与,认真记录相关信息。部长要关注每一位成员的表现,为日后人才的去留提供依据。3.关于学习。在培训活动中,东校区记者部,编辑部,西校区网络技术协会采编部为一大组。作为记者部部长我将同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商定一个合适的时间组织各位部员进行培训。对记者部成员的要求:每次培训过后上交心得体会。培训过程中应有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状态,多学习,多发问,多思考,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让每一次培训都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4.关于活动。记者部将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部员游览张家口地区有特色的风景名胜。旨在激发部员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提高部员的创作积极性,开阔思路。在社团需要合力举办大型活动的前提

下,记者部每位成员都要有想法,出策划。要求每份策划都要有细节,能够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出亮点,可以让众人耳目一新尽可能地吸引参与者加入其中。篇四:记者部工作计划与总结 经济管理学院科协记者部

工 作

目 录

一、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经济管理学院记者部工作计划??3

二、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经济管理学院记者部工作总结??12

三、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经济管理学院记者部工作计划??22

四、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经济管理学院记者部工作总结??27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经济管理学院

记者部工作计划 2010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记者部跟随着团学科的步伐重新上路的一年。在上个学期,我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圆满完成既定任务,而这个学期我们更会注入百分之百的热情来把我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上个学期的成绩或许值得骄傲,可也不难发现诸多问题。我们仍需改进,仍有进步的空间,仍希望成为经济管理学院优秀而称职的对外宣传窗口。特此,我们这学期将会做如下工作计划:

一、部门组织建设

(1)部门人员构成:

部长:罗懿 副部长:马沙沙 08级干事:侯杨 刘小青 任镭 吕方强 刘草茵 李海星 09级干事:李弘毅 任笑甜 李蕊 甘湘玉 杨盼盼 华正乾 刘海洋 裴建超

张晓萍 别秀 王宁 耿立志

(2)部门人员安排:

为了提高效率,使每个人都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互帮互助的形式,我部按个人擅长、优势互补原则重新将18个委员分成a,b,c,d四个组。a组:任镭 杨盼盼 别秀 耿立志 b组:侯杨 刘小青 刘海洋 任笑甜 华正乾 c组:吕方强 裴建超 张晓萍 甘湘玉 d组:刘草茵 李海星 李蕊 李弘毅

班级风采的采集仍是记者部工作中的内容之一,为与更班级保持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我部将主办记者安排如下: 06级:别秀

07级1班——5班:刘海洋 6班——9班:耿立志 10班——14班:张晓萍

08级1班——5班:王宁 6班——10班:李蕊 10班——16班:李弘毅

09级1班——5班:杨盼盼 6班——10班:甘湘玉 11班——15班:任笑甜

二、部门制度建设

(1)部门规章制度

1.做事积极认真负责,主动性强,遵守部门规章制度; 2.掌握部门内技术,了解部门活动情况,主动提高业务素质; 3.要有时间观念,有事不能按时完成工作或不能参加例会者,需提前请假; 4.每周召开例会一次,对工作及时进行小结及安排,同时加强部门内部的交流沟通; 5.加强责任心,将工作内容及责任落实到人,干事对每次的工作质量承担直接责任,提高干事工作效率;

6.互相了解每位干事,要有坚定理念,相信部门领导,要有团结

意识、团结观念;

7.主动提出自己想法,想法大胆,有创新意识,要有信心和决心完成任务。

(2)部门例会制度

为加强部门内部的沟通,及时部署工作以及总结阶段工作情况,我部延续上学期传统,开展例会制度,定于双周周一下午5点40分定期召开例会。例会内容大致分为三个内容:①对上两周工作进行小结,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②对下两周工作进行分配部署,明确责任分工;③干事自由交流时间,如对部门工作的建议等。

实行例会制度,不仅有利于妥善的安排工作及时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更加有利于培养我部的凝聚力。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三、具体工作安排 篇五:新闻中心记者部相关工作事宜

新闻中心记者部相关工作事宜

一、章程

新闻中心是我院刚成立起来的一个组织,大家都是怀着热情和责任感来到这个地方。尤其是记者部,更是任务艰巨,改组以后将负责全院各类新闻的撰写。我院新闻中心隶属于青年传媒新闻中心,可以传承其部分精神:责任力,思考力,建设力。一个组织首先要有其灵魂,就如同一只军队要有军魂、要有敢于亮剑的精神一样。而我部门虽然是三个女生领导,但是各有优点,都认真踏实,有魄力,相信会把我们的新闻部建设成一个实力雄厚的部门。

写新闻首先要有较强的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记者被形容为“专业的信息的传播者”,作为一个合格的校园小记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寻找与我院的人和事相关的新闻素材。回顾以前的工作历程,再结合我院现实情况,我们概括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来源: ? 学院学生会各部门举办的外部活动,例如上学期的“清风活动”和“职上谈兵活动”。? 学院青协办的外部活动,如“衣加衣”活动,去成都特校的各种支教志愿活动。? 院内组织参加各种校级活动,如校级运动会,小球运动会,传媒先锋记者月、辩赛等。? 学院举办的国内外各种讲座,活与学院专业相关的讲座,如犀浦讲座、心理讲座等。? 三大组织集体召开的,或者有老师出席的重要会议,如换届大

会、寝室问题征集意见大会等。? 各班级团支部特色活动,如绿色低碳环保活动。? 先进人物的采访,对竢实扬华奖章、各种“学霸”采访之外,也要深入普通同学中,发掘草根任务。包括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或者担任部长或者协会负责人很出色的人。? 大三大四关于就业方面的指导,招聘信息之类的。

其次,我们要挖掘可供我部门利用的平台。由于我们新闻中心是团委下的宣传媒体,所以很多事情跟校团委相关。但是,我们在对外宣传的同时还要尽量做到扩大内部宣传,整合学院内部的各种信息以及资源。综合起来,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平台可以开发利用: ? 扬华素质网上的学院新闻部分。? 团委在线上定期供稿。? 学院自己网站主页。这个没有硬性要求,有较大发展空间。? 人人网上的公管新闻中心主页。可以用来提前通知学院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再者,还要把所有的新闻进行板块归类。在这一部分,我们初步的想到沿用风华公管”然后再拓展一些,如“毕业之声”,“风云人物”“团学魅力”“公管魅影”探索与争鸣等,具体的还有待商议。这相当于对所有新闻进行一个整合归纳。

由于记者部和编辑部存在相同的分工,记者部负责青协新闻的全局还有一些学术讲座、或者就业之类的团委新闻。主要是初期的招新、培训,还有团委在线新闻稿的发放。副部轮流值班,不以时间为依据,而以具体的工作量来分配新闻稿的任务。部门招人6-9人,每个部长负责2-3个干事。其中陈佳威还负责与青协相关人员联系,与部门内人员联系。其干事有向小刚、屈锡勇;崔焕影则在新闻考核这一块多分配点任务干事有杨新红、魏佳星,我则带张琦,应佳敏,和秦松昆。

二、稿件规定:

(1)新闻稿内容要求:

第一条 新闻稿的编辑要求用字准确,无错别字;语句通顺,无语病;合乎常规,不违反逻辑,无常识性错误。

第二条 新闻稿内容要坚持真实性、客观性,能反映真实的条件、过程。

第三条 新闻稿要与新闻事件的叙述或介绍要通俗明了、简洁凝练,注意用字、用词、用句,严禁使用粗俗、不雅的字、词、句,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字、词、句。

第四条 新闻稿必须注重实效性。活动结束后,活动新闻稿须在次日12:00之前完成,并依照本规范于24小时内发送至带领的部长(编辑)手中。

第四条 杜绝错别字,嘉宾、领导的顺序是否颠倒,姓名是否正确,尤其是在院长、书记这一块要特别注意。

第五条 要十分清楚稿件中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即要抓住活动内容的核心。

第六条 稿件中的各种称呼是否一致,是否正确;统一新闻稿中的称呼,以免出现混乱。(在文中第一次称呼我们学院时写“公共管理

学院”,之后便以“该院”或者“我院”相称)第七条 在所了解的信息不是十分确定的情况下,向组织活动的相关人员询问,确定信息的正确性,注意事物的前后关系;在拿到相关的资料时,不一味的复制粘贴,以免出错。就是说:借鉴别人东西的时候,不能单纯地照搬。平时多关注扬华网上其他学院的新闻。

第八条 在新闻风格上,可以稍微活泼一点,尤其是在新闻标题和新闻格式上更是要注意。

(2)新闻稿格式要求:

第九条 标题:标题统一使用三号加粗黑体字且居中对齐;有副标题的,副标题使用“—”后加四号宋体字且加粗,居中对齐。

第九条 正文使用四号宋体字且两端对齐,所有行距均设定为单倍行距,首行缩进两字符。

第十条 落款:落款与正文间隔3行,落款分别为记者、摄影、编辑,统一右对齐。

第十一条 采稿及撰写人中的文字记者职务统一落款为“记者”,摄影记者职务统一落款为“摄影”;审稿人职务统一落款为“编辑”。

(3)部门合作和分工的要求:

第十三条 记者部内部成员之间,应默契工作,合理分工,不计较工作的多与少。还要与编辑部那边协调工作。

第十四条 每两周左右前后汇报工作,以便相互间了解新闻工作的进度。

第十五条 会议或活动之前,安排好谁负责拍照,谁负责写稿。拍照的人就要借相机、拍照、还相机。而写稿的人则负责会议或活动内容的记录、写稿,而且工作必须到位。出现特殊情况双方可以协助。

(3)记者要求: 第十六条 参加有关会议,了解新闻部的工作、活动计划,接受新闻部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新闻稿的采写、拍照)。准备采访本、培训本。

第十七条 在记者部的各种会议上,参加讨论,对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第十八条 记者团成员均发给“记者工作证”。不得外借他用。如发现将予以按制度处理。第十九条 每次例会所有成员必须提前5分钟到场,不能中途无故退场。而且必须带纸和笔,做好会议记录。第二十条 无论干部干事都要积极参加决策讨论,和一般问题的发言。例会要注意言谈举止,无有损会场气氛,穿着要得体。第二十一条 部员看到部长短信或电话时,应立即回复,以便工作安排。

第三篇:新闻记者培训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报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 D、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学习领导的语录 2、1842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下哪一项?(D)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B)

A、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C、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D、报纸的新闻报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

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提出的?(C)

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5、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C)

A、走基层 B、贴近生活

C、联系群众 D、改文风

6、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D)

A、《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的新闻——舆论引导

B、《新京报》发布社论“救援志愿者,别盲目去灾区”——党性原则

C、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媒体要成为思想团结的中心

D、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7、2009年10月9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下哪项重要论述?(B)

A、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B、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C、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A)

A.列宁 B.马克思 C.恩科斯 D.毛泽东

9、既贯穿于毛泽东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成为指导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B)

A.全党办报 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为人民服务 D.党性原则

10.“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一观点是谁由提出来的?(D)

A.毛泽东 B.邓小平C.刘少奇D.江泽民

11、胡锦涛提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什么?(B)

A.服务群众 B、以人为本 C、面向基层 D、深入实际

12、下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与新闻理论对应有误的是那一项?(C)

A、“用时间消灭空间”——新闻时效

B、“有机的报刊运动——新闻真实

C、“根据事实描述事实”——新闻价值

D、“一般的公正”——新闻客观

13、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具体把握和贯彻党报的群众路线最基本要求是什么?(A)

A、为人民群众服务 B、坚持“三贴近”的原则

C、拓展群众参与渠道 D、怀有群众意识

14、列宁要求党的报刊(D)

A、多谈些军事,少谈些文化 B、少谈些军事,多谈些经济

C、多谈些政治,少谈些文化 D、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

15、邓小平对新时期党报的基本任务阐释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C)

A、促进安定有序,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

B、促进团结统一,增强青年的社会主义意识

C、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

D、促进统一有序,增强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

16、以下新闻标题中,舆论导向没有问题的是那一项?(B)

A、电焊火星引燃建筑材料,初中生抄起灭火器冲上前

B、开学首日,上海中小学生再收“减负大礼包”

C、历时两年精雕细刻汇聚国内风景名胜,一根象牙浓缩“九州欢腾”

D、厌世男制造东直门爆炸案受审,得知弃婴身份后想报复社会

17、以下对新闻价值各个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哪个?(D)

A.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B.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C.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D.越具有娱乐色彩或煽情内容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18.以下记者或媒体的行为,不符合“走转改”精神的是哪一项?(C)

A.选择某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长期蹲点进行采访

B.将演播室搬到街道社区中,与居民互动完成节目录制

C.深入基层和当地通讯谈话,从中获得新闻稿件半成品

D.使用平实,大白话进行报道

19.习近平2009年3月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对待媒体的方式是:(A)

A.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B.要管好媒体

C.要善于引导媒体

D.要对媒体公开透明

20.以下那项措施无助于党报增强自身影响力和认可度?(C)

A.拓展更多的发行渠道,努力做到进报亭,进家庭

B.重视对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报道的组织与策划

C.将领导讲话和机关文件改造成新闻稿,以节约写作时间

D.在头版头条位置,安排有关普通群众的新闻报道

21.“用时间消灭空间”使“抢新闻”成为常态的原因是什么?(D)

A.征服空间距离,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扩张方式

B.速度以成为新闻业竞争的唯一焦点

C.信息在空间运动的时间越短,所跨越的空间距离越大

D.信息传播的时间缩小,有助于克服空间上的障碍

22.关于书报检查制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理性批评

B.书报检查是一种愚民政策,阻碍社会,民族,个人精神发展

C.书报检查造成一种虚伪的人为安全

D.在法律程序上,书报检查使得原告,辩护人,法官三位一体于书报检查官身上

23.2011年,拥有168年的历史的《世界新闻》因“窃听门”事件被迫宣布停刊。该事件主要侵犯了公众的那一项权利?(A)

A.隐私权

B.知情权

C.荣誉权

D.肖像权

24.以下对于新闻失实原因的分析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大跃进时期媒体放卫星主要在于体制性失实

B.媒体造假事件出现缘于媒体追求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动机

C.采编环节的不畅通也有可能会导致新闻失实

D.新闻失实的出新与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关系并不大

25.首次直接提出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的观点,来自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B)

A.《对晋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B.《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C.《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D.《我们对于新闻的基本观点》

26.下列做法中,那一项不符合新闻真实理念?(C)

A.竭力寻找事实真相,不策划,制造事实或推动事实的发展

B.呈现并核实事实的细节,但这些细节但这些细节不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C.对于复杂时间的报道,一观点统领事实,搜集符合观点的实际素材

D.明确交代消息来源,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再现当事人的陈述或者观点

27.下列有关新闻真实的表述中,那一项不正确?(A)

A.新闻真实在复杂事件中可以通过一篇报道实现,只要记者掌握素材和证据

B.新闻真实不等于社会真实,因此媒体只能是窗口而非镜子

C.新闻真实不属于哲学真实,更不等于文学真实

D.新闻真实与新闻时效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

28.现代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理想,始于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D)

A.《论言论自由》B.《论新闻表达自由》

C.《论自由》 D.《论出版自由》

29.新闻报道尤其是揭露性报道中,对隐匿权的保护,主要指一下哪一主题的保护?(C)

A.对记者自身的保护B.对报道对象的保护

C.对消息来源的保护D.对媒体组织的保护

30.一下关于改进新闻报道文风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C)

A.要避免机械呆板、不知所云、大而无当的口号式标题

B.要力求篇幅简短精炼,使新闻报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C.要使用具体冲击力的词语,让报道本身更抓读者眼球

D.要避免使用同质化语言和套路,谨防千篇一律

31.以下对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不恰当?(B)

A.我国“舆论监督”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道中

B.网络舆论监督只是网民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未产生实效

C.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需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D.舆论监督与人民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密切相关

32.下面有关新闻还传播规律的认识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D)

A.马克思所说的报刊“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民所承认的东西”,即是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

B.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新闻客观都是新闻传播规律的一种

C.新闻传播规律本身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

D.新闻传播规律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改变或者创新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ABD)

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B.新闻重心意,宣传重反复

C.新闻重政策,宣传重导向

D.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质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ABCD)

A.群众路线

B.媒体职能

C.党报理论

D.新闻真实

3.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论述中?(ABC)

A.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

B.政治家办报

C.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D.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证的、全面的,同事必须是有立场的 4.下列领导人及其观点之间对应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ABCD)

A.邓小平——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B.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C.胡锦涛——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D.习近平——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5.《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以下哪些要求决定是否报道?(ABD)

A:新闻价值 B:工作需求

C:宣传任务 D:社会效果

6.下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哪些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则与工作方法的统一?(ACD)

A.追求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

B.结合新闻价值、工作需要和社会效果安排报纸的头版头条

C.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

D: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

7.党报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点?(A B C D)

A.党报党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B.党报党刊应是党的工作机构,应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C 党报党刊应成为党的事业

D 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

8.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哪些?(A B C D)

A.为人民群众服务

B.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

C.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

D.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语言.9.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B C D)

A.书信和电话 B.互联网 C.手机等移动媒体 D.微博平台

10.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A B C D)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以人为本

C.不断改革创新 D.加强人才建设

11.关于新闻价值这一理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B C D)

A.新闻事实的选取应当以新闻从业者的主观好恶为基础

B.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C.许多新闻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了一种新闻价值的要素,而是往往具备了多个要素

D.新闻价值的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值显示出不同的层次

12.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前提是什么?(A B C D)

A.铁路 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

B.电报等技术的出现

C.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值为基本

D.交通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变得重要

13.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形有哪些重要的意义?(A B C D)

A.空间距离在交往中不再具有抉择性意义

B.使经济交换本身发生重要转变

C.大大刺激了精神交往的成长

D.用时间消灭空间呈现着一种无限成长的趋向

14.“有机的报刊运动”是马克思对报刊报道新闻特点的概括,其观点成立的原因有哪些?

(A B C)

A.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连续(联系)与统一整体之中

B.人的智能不能查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

C.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 D.有机运动是媒介技术条件落后情况下的无奈现实

15.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创新?(BCD)

A.落实“全党集体办报”的方针

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C.实践“群众板报”的路线

D.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原则

16“三贴近”继承了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说“走转改”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ABD)

A.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

B.因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

C.因为“走转改”践行了舆论引导和宣传艺术结合的方针

D.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17.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以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有哪些?(ABC)

A.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

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

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D.关闭媒体微博页面的留言板,以防信息过载

18.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以下传媒的做法中能够有效阻击谣言传播的有哪些?

(AB)

A.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B.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

C.对谣言危害进行定性,视情况等待时机进行回击

D.报道其他内容,转移社会对谣言的注意力

19.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BC)

A.《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陆定一)

B.《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中央文件)

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中央文件)

D.《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

20.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话有哪些?(AD)

A.“走转改”只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

B.“走转改”需要记者不断抓活鱼,捕捉基层的新鲜新闻素材

C.“走转改”要求记者从内心深处转变态度,不能在高高在上

D.“走转改”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

21.下列表现中,反映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的选项有哪些?(ABC)

A.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段进行报播

B.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

C.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讨论

D.热衷于使用形容词,直接进行评价而缺少白描

22.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中有关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以下建议中值得媒体采纳的有哪些?(ABCD)

A.中央级媒体应当走在传媒业前列,带头执行规定要求

B.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件,便于更好的落实

C.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改进原先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

D.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摆脱行政化思维

23.新闻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遭到公众批评的方面之一。胡锦涛指出需要从以下那几个方面进行改善?(ACD)

A.善于用事实说话 B.监督社会状况

C.提高新闻的感召力 D.注重改进文风

24.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职责和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BD)

A.报道揭露坏人坏事 B.监督社会状况

C.监督娱乐明星 D.监督公权力和政府官员

25.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以下哪些著作中?(AC)

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B.《反杜林论》

C.《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D.《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26.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的缺一不可的衡量标准是什么?(ABD)

A.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

B.发表的途径通畅

C.发表的意见是正确的意见

D.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

27.下列关于现代报刊与隐私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ABC)

A.报刊不能揭露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活动等

B.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为报刊的报道对象

C.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之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

D.公众人物即使是在私人场合活动,报刊也可以对此进行报道

28.下列说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的理念的选项有哪些?(ABCD)

A.报道中要做到将事实与观点分离

B.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或倾向的词汇

C.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D.给予受批评者答辩的机会,做到形式上的客观

29.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原则的有哪些?(B C)

A.某报纸发表了批评一作者的文章后,该作者的反驳文章被这家报纸拒绝

B.呈现事件所涉各方的事实和观点

C.报纸给予某事件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

D.某地方报纸多刊登自己赞同的观点或偏爱的事实

30.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哪些?(BCD)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历代领导人的讲话当中

B.毛泽东曾提出过“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等重要观点

C.创立时期马恩的思想中既包括新闻的基本理念,也包括了无产阶级党报思想

D.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又一次创新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的思想。(×)

2、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列宁主要阐述了党报的宣传、鼓动好组织作用。(√)4、2011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四部门倡导新闻行业开展“三贴近”活动。(×)

5、新闻媒体要想改善“信息泡沫化”的状况,需要将党性原则和新闻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

6、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有出现交叉或重合的情况。(√)

7、在人物通讯报道中,媒体为了突出某个典型人物,允许存在着人为拔高的宣传做法。(×)

8、宣传不一定要有实在的信息内容,宣传注重的是形式,为了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9、宣传是传播者反复宣扬某些理念和思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10、邓小平提出关于新闻队伍建设的“根底论”中,把“群众观点根底”列为了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的“五个根底”之一。(×)

11、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日报》改版时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

12、普通百姓应该成为新闻的主角。(√)

13、党的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因此信息量成为传统媒体可以凭以竞争和生存的法宝。(×)

14、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特殊情况下可以忽视社会责任。(×)

15、新闻报道不能以观点统领事实,不能为了观点而剪裁事实。(√)

16、“三贴近”的要求为媒体找准新闻源头指示了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17、《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提出了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和有立场。(×)

18、“走转改”活动中的“走基层”的要求,就是让记者以领导干部的姿态到基层参观和访问。(×)

19、“走转改”活动中的“转作风”的要求,就是让记者和采访对象做朋友,以平视眼光报道。(√)

20、“走转改”活动中的“改文风”的要求,就是让报道的语言变得更加文学化和艺术化。(×)

21、马克思提出要以“有机的报刊运动”意在达到接近、揭示事实真相这个最终目标,而无关具体的真实。(×)

22、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

23、“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是客观报道的一种操作方式。(√)

24、新闻事件中保持中立立场,是符合马克思“一般的公正”原则的(√)

25、马克思的“一般形式”原则是指报刊报道新的事实或争论双方的观点时,应保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姿态。(√)

26、对于有明确立场的报刊来说,“一般公正”是一种束缚(×)

27、马克思的“报刊的使命”,是与其对报刊公共性质的认定结合在一起的。(√)

28、在阶级斗争尖锐对立、一个阶级剥夺另一阶级利益的历史条件下,不存在新闻自由。(×)

29、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新闻法,专门规定新闻传播中的一系列报道活动。(×)

30、马克思人为整治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

31、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说“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恩格斯说新闻出版“享有绝对的出版自由”,恩格斯用这种绝对的词语是为了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政治意义。(×)

3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法治化观点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

33、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媒体,而非人民。(×)

34.媒体应当建立常规的更正与答辩机制,这符合马克思有关新闻的真实和客观的理解。(√)

(四)参考答案

单选题

1.A;2.D;3.B;4.C;5.C;6.D;7.B;8.A;9.B;10.D;11.B;12.C;13.A;14.D;15.C;16.B;17.D;18.C;19.A;20.C;21.D;22.A;23.A;24.D;25.B;26.C;27.A;28.D;29C;30.C;31.B;32.D。

多选题

1.ABD;2.ABCD;3.ABC 4.ABCD 5.ABD 6.ACD 7.ABCD 8.ABCD 9.BCD 10.ABCD 11.BCD 12.ABCD 13.ABCD 14.ABC 15.BCD 16.ABD 17.ABC 18.AB 19.BC 20.AD 21.ABC 22.ABCD 23.ACD 24.BD 25.AC 26.ABD 27.ABC 28.ABCD 29.BC 30.BCD 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

三《新闻理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理论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3.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A.客观、平衡原则

B.社会责任原则 C.真实原则

D.为公众服务原则

4.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第四篇:2014 新闻记者培训(判断)

新闻记者培训(判断)

1.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2.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3.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6.当前,我们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稳步迈进。(X)

7.党的十八大立足新世纪、新阶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

8.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针。(√)

10.党的十八大回顾和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X)

1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X)

12.党的十八大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13.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

14.2013 年 3 月 17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梦进行了全面阐述。(√)

15.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16.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7.历史经验表明,思想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18.党的十八大修改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普遍受益。(√)

20.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应完全依靠党的领导。(X)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

2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25.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不能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X)

2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7.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胜利完成“十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X)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权力属于中国共产党。(X)29.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30.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绝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3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效率至上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X)

3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3.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社会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3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3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发展面对严峻挑战。(√)

36.事实证明,我国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讲原则、讲道理、有底线。(√)37.新闻记者认识国情、立足国情,首要的便是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的思想。(X)2.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3.列宁主要阐述了党报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

4.2011 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四部门倡导新闻行业开展“三贴近”活动。(X)

5.新闻媒体要想改善“信息泡沫化”的状况,需要将党性原则和新闻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X)

6.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有出现交叉或重合的情况。(√)7.在人物通讯报道中,媒体为了突出某个典型人物,允许存在着人为拔高的宣传做法。(X)

8.宣传不一定要有实在的信息内容,宣传注重的是形式,为了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9.宣传是传播者反复宣扬某些理念和思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10.邓小平提出关于新闻队伍建设的“根底论”中,把“群众观点根底”列为了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的“五个根底”之一。(X)11.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日报》改版时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X)

12.普通百姓应该成为新闻的主角。(√)

13.党的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因此信息量成为传统媒体可以凭以竞争和生存的法宝。(X)

14.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特殊情况下可以忽视社会责任。(X)

15.新闻报道不能以观点统领事实,不能为了观点而剪裁事实。(√)

16.“三贴近”的要求为媒体找准新闻源头指示了方向,提供了丰

富的源泉。(√)17.《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提出了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和有立场。(X)

18.“走转改”活动中的“走基层”的要求,就是让记者以领导干部的姿态到基层参观和访问。(X)19.“走转改”活动中的“转作风”的要求,就是让记者和采访对象做朋友,以平视眼光报道。(√)20.“走转改”活动中的“改文风”的要求,就是让报道的语言变得更加文学化和艺术化。(X)

21.马克思提出要以“有机的报刊运动”意在达到接近、揭示事实真相这个最终目标,而无关具体的真实。(X)

22.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

23.“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是客观报道的一种操作方式。(√)24.新闻事件中保持中立立场,是符合马克思“一般的公正”原则的。(√)

25.马克思的“一般的公正”原则是指报刊报道新的事实或争论双方的观点时,应保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姿态。(√)

26.对于有明确立场的报刊来说,“一般的公正”是一种束缚。(X)27.马克思的“报刊的使命”,是与其对报刊公共性质的认定结合在一起的。(√)

28.在阶级斗争尖锐对立、一个阶级剥夺另一阶级利益的历史条件下,不存在新闻自由。(X)

29.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新闻法,专门规定新闻传播中的一系列报道活动。(X)

30.马克思认为整治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

31.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说“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恩格斯说新闻出版“享有绝对的出版自由”,恩格斯用这种绝对的词语是为了强调新

闻出版自由的政治意义。(X)3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法治化观点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

33.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媒体,而非人民。(X)

34.媒体应当建立常规的更正与答辩机制,这符合马克思有关新闻的真实和客观的理解。(√)

1.中西方新闻伦理没有本质差别。(X)

2.真实原则是世界各国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最普遍原则。(√)3.客观公正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普遍原则,地震虽然惨烈,但报道中应该避免渲染悲情的音乐。(√)

4.我国新闻职业伦理既强调党性原则,又重视真实、客观、时效、自主的新闻专业原则。(√)5.记者参加政府、企业等采访对象单位的会议,可以吃对方提供的免费午餐。(X)

6.为加强交流,记者可以接受采访对象的免费旅游。(X)

7.记者与所报道的人或组织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与其发生经济利 益关联。(√)

8.某企业是本报的广告大户,不报道有关它的负面新闻,合情合理。(X)

9.记者甲为乙企业发布了一篇较有影响力的正面报道,乙企业见甲买房首付缺钱,主动借款给他,甲同意,打了欠条,并按期还了钱,甲的这种行为应该不属于有偿行为。(X)

10.记者甲写了一篇有关某局领导乙先进典型事迹的报道,报道社会反响很好,甲的妹妹恰好在该局工作并想换岗位,此时甲可以向乙打招呼。(X)

11.某记者主动向采访对象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并要求对方不将信息提供给其他记者,这属于贿买新闻。(√)12.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必然会导致“有偿新闻”的出现。(X)13.新闻记者应该平等对待各类采访对象。(√)

14.某记者参加某企业举办的产品发布会,收了该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这不属于新闻伦理的失范行为。(X)

15.若涉及较大公共利益,在预约采访被拒绝后,新闻记者可未经公众人物的同意进行拦截采访。(√)判断报道是否侵犯公民的个人权利的一种重要依据是,是否与公共利益相关。(√)

17.新闻记者可以事先不征得许可,进入公众人物的私人建筑进行拍摄采访。(X)

18.暗访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产生何种效果,都应在法律和新闻职业规范的限制范围内谨慎运用。(√)

19.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利益相冲突时就不受保护。(X)20.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罪犯的亲属前应征得他们的同意。(√)21.记者采写的报道领域不应涉及自己或家人参与的投资活动范围,如房地产、证券、股票等。(√)22.报道公众人物吸毒、违反交通规则、酗酒等事件时,可以“编者按”等形式表明媒体的态度,以免误导公众。(√)

23.社会痛恨卖淫嫖娼行为,某电视台可将卖淫女被公安人员抓住头发,双手反扭的镜头直接播出。(X)

24.官员是公众人物,可以通过“人肉搜索”来挖掘他们的腐败事迹。(X)

25.新闻记者不得假扮公安、纪检、法官等公职人员去进行暗访。(√)

26.2013年 5月美国《纽约邮报》报道了一则性奴案新闻,新闻中3名被囚禁近十年受害女子的照片应该打上马赛克。(√)

27.救灾现场,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而不是去救灾。(√)28.在灾区见到一些失去了孩子的受灾群众正在抱头痛哭,此时记者不应该去打扰他们,应该等他们情绪稍微稳定后,再进行采访。(√)

29.医生正在抢救病人时,记者不应该对该医生进行采访。(√)30.强调“最小伤害”原则,会影响到报道的客观、公正。(√)31.在灾难事件或者自杀事件中,不同新闻媒体之间组合起来或者派出代表进行集中采访,可以减少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X)32.要做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必须要做好一个人,一条生命远比一条报道更重要。(√)

33.弱势群体都是商业价值不高的受众,日益强调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新闻媒体对他们关注不够,可以谅解。(X)

34.新闻记者不能以慈善的名义向富豪、明星、政要等社会名人索取善款或者其他帮助。(√)35.在法庭判决前,涉案当事人在报道中不能被称为“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不适用定罪倾向的描述,如“罪大恶极”、“拒绝认罪”等。(√)

36.罪犯是社会的败类,相关报道中可以用“恶霸”、“禽兽”、“畜 生”等词语。(X)

37.在社会道德风气不改善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可能得以提高。(X)

38.新闻记者失德的最主要原因是生存压力太大。(X)

39.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甚至要比采写的基本技巧更加重要。(√)

40.新闻记者良好职业伦理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职业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整体修养。(√)

1.我国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媒体、传播者、收受者或公民和法人四个方面。(√)2.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但有时也会出现一种负相关关系。(√)

3.侵犯商业秘密罪一般是指具有主观故意的行为。新闻媒介遇到此类诉讼时,没有主观故意可以成为抗辩理由。(√)

4.侮辱罪和诽谤罪所侵害的客体具有共同性,都是公民人格权。(√)

5.著作权中的广播权,就是指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的权利。(X)

6.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合理使用作品分为“引用”和“参考”。“引用”必须注明作品的名称、作者姓名、作品出处,“参考”则不必注明。(X)

7.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8.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9.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

10.新闻媒体不得报道未经政府卫生部门发布或未经批准的疫情信息。(√)

11.审批制是我国报刊管理的基本制度。(√)

1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记者在法庭旁听时,一律不得在庭审中录音、录像和摄影。(X)

13.如果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上传或者放置在向公众开放的网络服务器内的信息构成侵权,技术服务提供者将与内容服务提供者一道构成共同侵权,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14.2013 年 1 月 1 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个人信息保护得到强化,这增大了媒体从司法机关获得案件信息的难度。(√)15.减少新闻媒介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与威胁,是公民隐私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16.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正式评价,主要是积极评价,但也可能是消极评价。(X)17.不以营利为目的,以侮辱或恶意丑化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不认定为侵害公民肖像权,但可以认定为侵害名誉权。(√)18.作者的署名权是作者自己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因此仅为作者所享有,不得转让。(X)19.著作权人是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发表其作品,这不是侵犯发表权的行为。(X)20.我国法律对侵犯著作权行为规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制度,但涉及新闻作品的,仅有民事责任。(√)21.气象信息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发布气象信息不需要获得气象部门的同意,但需要如实发布,且发布气象信息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气象部门。(X)22.媒体同情或赞颂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种行为。(√)23.我国大陆地区的地图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可以出版发行地图,但出版发行地图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地图编制部门。(X)

2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3 年 4 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规定,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引用和报道未通过权威渠道核实的网络信息、传言或猜测性信息。(√)25.我国管理指导全国互联网信息行业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X)

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

3.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者。(X)

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

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X)

6.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多使用动词。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

7.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X)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X)

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10.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X)11.必须准确记录与匿名消息来源和受访者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

12.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

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

14.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15.夹叙夹议的报道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客观、准确地记录新闻事件的过程。(X)

16.对于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来自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X)

17.新闻报道与评论不分,会增加报道不实产生的对新闻当事人的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几率。(√)18.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X)

19.在新闻报道中,观点可以被描述成事实呈现给受众。(X)

20.平衡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实和观点,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21.记者使用微博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观点。(X)

22.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没有改变意思或基本没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引语。(√)23.“同学们纷纷表示:‘他平日里非常乐意帮助同学,他是我们的好班长。’”此句的引语使用没有错误。(X)

24.直接引语更具现场感。(√)25.肢体语言不可作为引语。(X)26.在使用事实性的内容时,只用陈述的方式即可。(√)

27.援引其他媒体信息时,须注意选择最初媒体来源,也可以从二手新闻转述。(X)

28.使用消息源时,应该慎用单一消息源。(√)

29.一篇报道中多次使用某消息源的话语时,第二次开始可以不用全称,只用姓名即可。(√)

30.报道中引用本媒体过去报道过的信息和数据,则无需特别注明。(√)

31.使用消息源时,可以出现“某某单位说”的用法。(X)

32.网站转载某报纸报道全文时,不需注明来源。(X)

33.使用匿名消息源时,记者需向编辑部说明,得到编辑部的同意。(√)

34.政务微博也可作为一种较权威的消息来源。(√)

35.选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X)36.西方发达国家的“采编经营相分离”原则,主要是严格要求编辑、记者不能插手经营业务,不能去拉广告,但并不是完全切断采编和经营之间的关系。(X)37.新闻作者的署名,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

38.对于口头传播的新闻,由“谁说的”来衡量新闻的可信性。(√)39.记者在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不用再次核对。(X)40.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时,为了准确,记者应该将其身份全部写出和使用。(X)1.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事实依据。(√)

2.新闻报道中出现部分内容失实不属于虚假失实新闻。(X)

3.虚假新闻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X)4.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X)5.非故意的失实新闻,对媒体的形象没有损害。(X)6.面对其他信息源时,最好方式就是直接转载。(X)

7.在公众与传媒这对关系中,公众是传媒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传媒是被评价的客体。(√)

8.虚假失实新闻对媒体与受众之间信任关系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就可消除。(X)

9.新闻的品质与新闻记者的整体形象息息相关。(√)

10.传媒公信力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却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摧毁。(√)

11.正面的虚假失实新闻能起到宣扬、鼓舞的作用,有益无害。(X)12.虚假失实新闻更广泛的受害者是受众。(√)

13.虚假失实新闻只要不被揭穿,就没有危害。(X)

14.虚假失实新闻对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X)

15.“刻板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对一定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长期片面、歧视性、不平衡报道而形成的。(√)

16.虚假失实新闻将严重影响我国媒体在国际话语竞争力方面的表现,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

17.道听途说指记者在进行事件采访和调查过程中没有切身实地调查事实真相,只是在一些听闻基础上的主观臆断和“合理想象”而形成新闻报道。(√)

18.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具说服力,可以对数据进行造假。(X)19.故意摆拍不属于图片造假。(X)20.新闻记者可以直接使用网络信息源。(X)

21.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X)

22.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可以对报道对象的事迹任意拔高。(X)23.新闻采编中,新闻媒体机构对新闻信息真伪把关不严,是导致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4.新闻的真实性不重要,只要能给媒体机构和广告主带来利益就行。(X)

25.媒体机构本身没有建立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就等于变相纵容虚假失实新闻。(√)26.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是个体性为主的精神劳动。(√)27.为了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记者必须在新闻叙事中交代消息来源,交代消息来源就构成了客观性叙事的必要环节。(√)28.新闻的真实程度与人们对新闻事件认识的深入程度成反比。(X)29.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跟进调查是了解事实真相的基本态度。(√)

30.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能力的消解,容易导致虚假失实新闻的出现。(√)

31.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刺激性和趣味性。(X)

32.只要新闻从业者和媒体机构的自律就能够杜绝虚假失实新闻。(X)

33.要避免虚假失实报道,媒体必须要建立顺畅、完善的采编对接制度。(√)

34.编辑可以根据版面的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任意删改。(X)

35.采访是获取新闻素材的直接来源和首要方式,严谨细致的采访是防止新闻失实的第一道防线。(√)

36.现场采访浪费时间,新闻记者只用电话采访或邮件采访就行了。(X)

37.在采访时,做到基本事实真实和整体真实即可,细节无所谓。(X)

38.在采写涉及双方争议的新闻时,记者不能只对一方偏听偏信,而要给予他们同等的表达看法的报道份额。(√)

39.在调查相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时,利用获得的多重信息源进行相互印证,可以提高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40.新闻单位应成立专门的新闻纠错、打假机构,专人负责,使之常规化、正规化。(√)

第五篇:新闻记者培训心得体会

不断学习才是进步的唯一法门 短短三天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但是在培训期间,各位老师、前辈与我们交流分享的心得,如张文斌主任的文艺情怀,张媛媛主任的实用技能,祝勇主任的思辨思维,王东湄主任的生动故事等等还历历在目。在培训中,几乎每一位老师都提到了学习,我也结合本次培训,以及多年的工作中体悟到,不断学习才是进步的唯一法门。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常常被人称为无冕之王,但是这样的桂冠下面,也需要每一位同行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近年来很多记者受贿或者发布假新闻的事件屡屡发生,我认为究其原因,一者是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二者就是新闻工作者还是没能做到多学多听多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代文人通过行与知来达成自身的不断提高,而这一点到现在依然是这样。只有多学习,提高自身的境界与修养,才能真正做到一个有道德,有节操的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我以往听到总觉得是一句名言而已,熟知其意思,却从未深刻体会其含义。直至我如今虚长至26岁,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犯错,跌倒,吃亏,才恍然明白这些道理原本是我早就听说过的。

在正式考入电视台之前,我已经在专题部实习了半年时间。虽然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就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但是十分惭愧的是,毕业后在纸媒工作两年,基本上将电视新闻的一些知识又还给了老师。真正进入电视新闻行业,我才明白其中的艰辛与不

易,前期策划安排,拍摄时考虑周全,为了一个镜头爬山下坡再所不惜,后期写稿再三斟酌修改,制作过程精益求精,为了制作好一部片子,往往需要2-3人的齐心合力。这样的新闻,用心,是一位电视人应该做到的。而我在纸媒与电视媒体的身份转变中,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一方面向身边的同事与领导要经验,将主任修改后的稿子与自己的初稿再三对比,拍摄时多想多看,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角度,认真揣摩成片后每一个镜头的组接安排??另一方面,我认为我也应该如同培训时诸位老师提到的,多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本好书带给一个人的世界是美好的,丰富的,更加广阔的。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一般有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就是常年订阅一些杂志书籍,不断获取新鲜的资讯和观点,紧跟事件的发展速度,短期计划就是较短时间内,如一周,或者几周,啃一些比较长的书。前段时间我看了《盗墓笔记》,共计八部。这虽然是一本小说,但是走红多年,不无其道理。近期我在看《明朝那些事儿》,读史可以明鉴,古人诚不欺我。当时明月这部书将明朝浩如烟海的史料收集整理,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诠释,我在其中看到于谦夏言徐阶张居正等人,以一己之力,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一点一滴的努力。这种伟大,令人折服。

我必须承认,目前来说我依然还是很稚嫩的学习者,在电视新闻这扇大门前,我依旧站在入门的位置。此次我能够有幸进入这个大家庭,我深知其中的不易,也领会到这份工作背后沉甸甸的责任,故而十分珍惜这一份工作。在最后一天培训的时候,新闻部的祝主任提到了“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易懂,但是做起来却并非易事。我今日写下“不断学习才是进步的唯一法门”这个标题,我也愿意用我的行动,来实践这一道理,实现自己的抱负,为新闻事业做点滴的贡献。篇二:记者采编播培训学习心得总结

记者采编播培训学习心得总结

一直以来都这样觉得,能够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又和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靠的是运气,能在工作岗位中体现自我价值靠的是努力,而能将这份努力效力于浙江广电集团,成为浙广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那更是一种荣幸,尽管在其中的位置或许微不足道,但能够始终尽着自己的一份力,还是让人感到非常骄傲的。

在浙江广电集团下属的交通之声频道工作已经有6个年头了,从进台至今一直从事的是新闻记者这门职业,而在大学里我的专业就是编播,所以我很热爱这份工作并为之努力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当年在学校里所学到的东西似乎已经无法更好的运用到工作当中,知识结构的匮乏时不时让自己感到,一定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因为我深深意识到“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以及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10月6日,我非常有幸参加了浙江广电集团第二轮采编播人员培训班,来到学校里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似曾相识的大学校园。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对于我来说,以前学的就是播音主持,现在又要重新回到课堂强化训练很是熟悉,陌生的是新落成的传媒学院和为期一周系统化的培训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所以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格外珍惜。但与此同时在我心中还有一些小小的顾虑,那就是所培训的内容似乎和主持人有很大的关联,和我现在从事的记者这行又有什么关系呢?但培训结束了,我的顾虑早已在学习的过程中被逐渐打消,因为我实实在在体会到受益非浅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在第一天的开班仪式中,浙江广电集团的领导赵力平书记的一番话至今记忆犹新,“珍惜机会、集中精力、认真学习、遵守纪律”16字精神始终铭记在心并在一周的培训日子里时刻提醒自己,人要有危机意识,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提高自己。

一周的课程被安排的非常紧凑,每一堂课都让我有机会聆听专家教授的讲座,面对面的和讲师交流,接受指导,在访谈类节目主持技巧这一课中,廖炎老师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自己的岗位上你为事业做出了什么?”联想自我,还真不是马上脱口而出就能回答的问题,值得深思,紧接着廖老师的另一句“清楚自己的职场位置,要把自己的岗位当事业来做”对我也起到了鞭笞作用,让人发省。在课堂上,廖老师用许多vcr视频生动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节目案例,让我们从中了解到原来语言类节目也有很多高深的学问,访谈、谈话、对话、辩论、聊侃等节目形式也各不相同,提问题同样很讲究,要把问号作为一个小结式作为陈述后再提下一个问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记者的工作我发现,自己平时在发现场报道的时候,往往对采访对象事先设置了很多个问题,而被采访者在回答完上一个问题后,作为记者的我并没有先对此小结甚至没有仔细倾听而是将下一个问题马上抛了出去,这是非常不得当的。通过培训,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对采访者的提问尤为注重,把自己的报道发的精致,更有可听性。如果说廖老师的讲座让我回味无穷的话,那么戚老师的讲座——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塑造让我真正感到什么叫学以至用。

作为一名记者,除了要有新闻业务,知识框架之外还有一点也显得非常重要,那就是形象塑造,记者经常要外出采访,言谈举止,沟通交流的前提是必须要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才会使得采访过程进展顺利,我个人认为,好的第一印象是从初见对方的礼仪开始的。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最基本的礼仪礼节,但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还是会淡忘了礼仪礼节,或者是礼仪礼节做不到位,或者无法明显地表达出来,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会了仪表塑造,用良好的仪容仪表和精神面貌来塑造个人形象,展示良好个人修养,因为个人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整个台的形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积累。很感谢浙广集团和传媒学院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也会一直努力下去,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不断的完善自己,在今后的岗位中提升自我,发挥更大的作用!篇三:新闻记者工作总结范文 新闻记者工作总结范文

1、在思想、学习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我认真深入的学习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还从电视、报纸中了解当今的国际政治形势,社会动态及党中央的指导方针等。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用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我深知,平时的勤勉积累对于新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做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业务基础。

2、严于律己,遵章守纪。在单位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坚持以诚待人、以信处事。工作兢兢业业,谦虚谨慎,注意向同事们学习,取长补短。

3、业务能力不断增强。从踏上记者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嘻”的道理。工作中的“勤”使我能及时洞悉世事变化,而善于“思”则使我源源不断地获得灵感。通过不懈努力,我的一些版面策划在全国获奖。整整8年,在一个岗位上摸爬滚打,在版式设计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理论水平。可如今很快就要在新的岗位上工作。相信我有这8年的经验和个人的工作能力,下一个8年也许正是我大展宏图时。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的。

4、成绩之外少不了不足之处,我作为一个部们的主任,在平时的上可能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不太适应现在报社的管理体制,有想法不能落实,希望这样的工作环境能够很快得到改善。

推荐阅读: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记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同样一个新闻题材,有的记者拍得有声有色,有的记者却拍的枯燥乏味,根本原因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一年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在这短暂的一年中,由于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圆满完成了自已的本职工作。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将本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宏观意识,要胸怀大局,了解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已的各项素养。

为了提高政治素质,我要求自已做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认为,记者讲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要做到正确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记者心理素质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些心理素质是成为一

名记者的必备条件。所以,我始终不忘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摄像记者,光有较强的政治和心理素质还远远不够,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于是,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寻找各种与业务有关的资料,如《新闻学理论》、《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专业书籍,并不断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坚持每天认真观看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边学边实践,使自已学到的每一点先进技术都落到实处。

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我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等。

二、敢于吃苦,勇于实践

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记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同样一个新闻题材,有的记者拍得有声有色,有的记者却拍的枯燥乏味,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实际、深 入生活、深 入群众。“实践出真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就是这个道理,转自一些影响面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新闻作品,都 是作者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素材,进行了艰苦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分析才完成的。因此,我要求自已做到“三勤”、“两不怕”,即“脑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对得到的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为止。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春天,是我们台管理机制改善的春天,改变了我台以往等新闻、派新闻的被动局面,给所有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平等竞争、平等提高的良好机会。今年八月份,我代表镇妇联参加了市妇联、市建设局联合举办的“建设杯学长霞做时代女性”演讲比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我镇和台里争得了荣誉。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通过学任长霞,我认识到只有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才能做一名称职的记者,任长霞精神不仅作为一句口号,更作为一种信念渗透到我的头脑中,所以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今年五月,我经过拍摄、收集了大量镜头和资料,精心策划了《我镇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开展有声有色》的系列报道,为我镇非公企业工作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得到了许多企业的好评,也为我镇经济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端午节前夕,台里预计举办一台包粽子比赛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寻求适当的比赛场地和赞助单位,我曾多次冒着酷暑到华兴酒店联系有关事宜。工夫不负有心人,大赛终于如期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中举行并圆满结束了。这次活动不仅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华兴酒店全体员工的一致好评,还为台里争取了元专题片制作费,同时也为我台打出了更响亮的好声誉。

今年夏天,接到群众反映,我镇中亭街企业路段雨后积水很深,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出行。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冒着小雨及时赶到现场拍下了珍贵的镜头,并对附近居民进行了采访。随后,《雨后天晴行路难》真实、客观的报道,带着居民们的呼声播了出去了。让人倍感欣

慰的是,没过多久,企业路路基垫高了,水流畅通无阻了,路面平坦好走了,居民们幸福地笑了。

经过不懈努力,虽然今年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成绩只属于过去,将来还需要继续努力,学海无涯,工作无止境,我会永远牢记屈原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我台新闻工作做出更大贡献。篇四:2016新闻工作者培训会心得体会 2016新闻工作者培训会心得体会 2016年4月28日至30日,我有幸参加由县委宣传部组织的“第八期全省新闻宣传工作者培训会”,课中我认真聆听了来自xx华西都市报,xx日报等从事新闻工作专业人士的讲授,对我的启发很大,让我获益匪浅。

我大学所学的专业不是新闻,从事新闻工作压力很大,以前也看过很多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这次经过几天的系统培训,使我将自己看书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讲师们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思考,学到了许多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了解而我却不知道的东西,对编辑记者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对这份工作的责任和意义更加深了理解。

这次培训,使我感触最多的不仅仅是各位讲师对业务、理论的精纯,更多的还有讲师们多年来心中始终严守不变、作为一名优秀记者的良好品质。我在学到新闻业务相关知识的同时,更明白了,成为一名好记者的基础不只是业务技能,还应具有优异的品格:热爱行业、勤于实践、善于学习。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我相信只要我们找准方向,持之以恒,写作水平一定会日渐提升。篇五: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从走上新闻记者岗位以来,我一直把“用心去工作,要干就干好,干一行爱一行”作为自己的工作理念,时刻鞭策着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钻研,在学习和钻研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在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先后播出新闻报道700余篇,并有多篇新闻报道在上级电视台新闻中播出。先后被广电局评为“先进工作者”,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作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记者,我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很多很多。为了能尽快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术,迅速熟悉和掌握一名合格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我对自己严格要求,督促自己努力学习各种业务知识,虚心向老同志和同事请教,扎实掌握每一项技术,确保技术到位、质量到位。并把每一次出去采访当成难得的实践机会,充分利用所学技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认真查找业务和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潜心研究、深入思考,确保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工作中,严格恪守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勤奋敬业。客观、准确、生动地做好每一次新闻报道,力求报道形式新颖、活泼、通俗、易懂,旗帜鲜明地传达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两年多以来,我所承担的新闻采写工作没有发生任何政治问题和失实现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此期间,我先后圆满完成我市市级领导“上海、苏州南方之行考察”系列报道,发表20余篇新闻报道,及时总结报道南方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受到领导的好评。参与我市“两会”期

间新闻报道任务,其拍摄画面和新闻稿件质量受到领导好评。圆满完成环境保护综合整治行动系列报道,发表相关新闻报道30余篇,确保市民能够及时了解我市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意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更好的促进实践的发展。因此,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在职业道德修养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严格恪守新闻工作准则和职业道德,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业务学习,确保自己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两年多以来,通过不断地听讲和自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挥好新闻宣传的喉舌作用,把党的好政策、好措施及时有效地传达给千家万户。

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不断加强对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和钻研,阅读了大量关于新闻采访、摄像、写作、剪辑各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并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其中,我的论文在新闻核心书籍中发表。总之,在过去的工作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下,我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修养都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记者。

下载新闻记者培训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记者培训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记者培训课程2

    新闻记者培训课程-2 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答案:A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一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A) A.社会和谐B.生活小康C.全面小康D.四个现代化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五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五)新闻采编规范(一)单选题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____。(D)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C.不采取......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六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六)防止虚假新闻 (一)单选题 1.____是新闻的生命。(C) A.市场性B.奇异性C.真实性D.趣味性 2.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的____原则。(B) A.趣味性B.真实性C.时效性D.接......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三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三)新闻伦理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B) A.社会责任原则B.为人民服务原则C.新闻专业原则D.新闻自由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标准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标准答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考答案 单选题 1A;2A;3B;4C;5D;6D;7B;8A;9A;10B;11B;12B;13D;14A;15A;16C;17A:18B;19C;20A;21C;22B;23B;24D;25......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精简版1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A) A.社会和谐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闻记者演讲稿

    那些事 那些人 各位领导好。 2003年非典,衡水市唯一的一例非典患者是在阜城,是在北京打工返乡的一位妇女。当时她住在阜城县医院的隔离病房。我去采访。当我穿上防护服,经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