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一

时间:2019-05-12 02:2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一》。

第一篇: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一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A)A.社会和谐B.生活小康C.全面小康D.四个现代化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A)

A.“三步走”发展战略B.“四步走”发展战略C.“五步走”发展战略D.“全面小康”发展战略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_____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B)

A.2015 年B.2020 年C.2030 年D.2040 年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_____。(C)

A.“三位一体”B.“四位一体”C.“五位一体”D.“六位一体”

5.党的十八大确立了_____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6.党的十八大报告从_____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D)

A.二B.三C.四D.五

7.党的十八大把_____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B)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深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D.完善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8.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A)A.人民B.工人阶级C.中国共产党D.全球华人

9.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_____道路。(A)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现代化C.和平发展D.改革开放

10.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_____。(B)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C.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D.全球华人合作的力量

1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_____。(B)

A.土地改革制度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改革开放政策D.和平发展政策

12.以_____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A.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B.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D.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_____。(D)A.改革开放B.优化经济结构C.提升国民生产总值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_____。(A)A.中国共产党B.工人阶级

C.无产阶级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_____。(A)

A.广大人民群众B.工人阶级C.无产阶级D.全球华人

16.胡锦涛同志在_____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范畴。(C)

A.党的十六大B.党的十七大

C.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D.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

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_____是实现途径。(A)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_____是行动指南。(B)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_____是根本保障。(C)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20.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_____历史性飞跃。(A)

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

2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_____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C)

A.改革开放B.深化政治体制改革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生态文明建设

2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_____。(B)

A.深化所有制改革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激发民营企业的创造活力D.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2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强调_____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

A.党的领导B.人民民主C.无产阶级专政D.权力制衡

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_____ 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D)A.党的领导B.理论学习C.典型示范D.制度建设

25.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_____。(C)

A.弘扬优秀传统文化B.吸收国外文化成果 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D.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26.落实好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必须把_____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A.思想道德建设B.继承传统文化C.借鉴国外文化D.发展文化事业

27.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____。(A)A.文化体制改革B.文化事业发展C.文化产业进步D.激发传统文化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_____。(D)

A.社会主义荣辱观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9.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_____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

A.互利共赢B.互利互惠C.和平发展D.大国崛起

30.新闻记者要把_____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A)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宣传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C.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D.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多选题

1.1992 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__。(AB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无产阶级专政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呈现出哪些特征?(CD)A.西方化B.同质化C.跨越式D.后发赶超

3.当前,我们已经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中的哪几步?(AB)

A.第一步战略目标B.第二步战略目标C.第三步战略目标D.以上全部

4.党的十八大要求,到 2020 年,哪些方面实现比 2010 年翻一番?(AC)

A.国内生产总值B.对外贸易总额C.城乡居民人均收入D.固定资产投资

5.党的十八大提出,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包括_____。(ABCDE)

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B.人民民主不断扩大C.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D.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E.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包括_____。(ABCDE)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E.生态文明建设

7.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其中,“一条主线”指_____。(AB)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B.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加强党的经济指导能力建设D.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8.党的十八大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ABCD)A.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2

B.胡锦涛同志作了大会政治报告

C.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D.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9.党的十八大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_____。(ABC)

A.发展中国B.发展社会主义C.发展马克思主义D.发展中国道路

10.党的十八大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号召,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几种意_____。(ABCD)

A.忧患意识B.创新意识C.宗旨意识D.使命意识

11.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ABC)

A.国家富强B.民族振兴C.人民幸福D.世界和平

12.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所谓中国精神包括_____。(AB)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法治精神D.以礼义廉耻为核心的传统精神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包括_____。(ABCD)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14.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_____(ABCD)

A.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B.契合社会主义的本质 C.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心问题

15.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_____。(ABCD)A.历史的创造者

B.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D.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16.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阐述了_____的基本内涵。(BCD)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_____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BCD)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18.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_____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ABC)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探索和回答了几大问题?(ABC)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D.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_____。(ABD)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有关_____的认识。(ACD)A.共产党执政规律B.革命性战争规律C.社会主义建设规律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2.党的十八大郑重地把科学发展观同_____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ABCD)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3.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十年来我国新的历史性变化作了高度概括。(ABC)

A.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B.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C.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D.社会主义改造、土地制度改革、所有制改革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过去的十年是_____。(ABCD)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上启下的十年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进一步彰显的十年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十年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勃勃生机的十年

25.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几大重点任务。(ABCDE)

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D.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E.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6.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应_____。(ABCD)

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D.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27.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促进_____同步发展。(ABCD)

A.工业化B.信息化C.城镇化D.农业现代化

28.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其着力点是_____。(ABC)

A.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B.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C.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D.更加注重发挥德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9.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几方面的重点任务?(ABCD)

A.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B.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C.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D.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30.以下哪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是正确的?(ABCD)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基本内容?(ABC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2.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CD)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理智、节制、公平、正义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3.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哪些方面的重点任务?(ABCD)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三)判断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3.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6.当前,我们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稳步迈进。(×)7.党的十八大立足新世纪、新阶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8.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针。(√)

10.党的十八大回顾和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1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12.党的十八大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13.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

14.2013 年 3 月 17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梦进行了全面阐述。(√)

15.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16.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7.历史经验表明,思想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18.党的十八大修改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普遍受益。(√)

20.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应完全依靠党的领导。(×)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

2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5.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不能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

2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7.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胜利完成“十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权力属于中国共产党。(×)29.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30.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绝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

3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效率至上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3.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社会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3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3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发展面对严峻挑战。(√)

36.事实证明,我国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讲原则、讲道理、有底线。(√)

37.新闻记者认识国情、立足国情,首要的便是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篇: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六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

(六)防止虚假新闻

(一)单选题

1.____是新闻的生命。(C)

A.市场性B.奇异性C.真实性D.趣味性

2.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的____原则。(B)A.趣味性B.真实性C.时效性D.接近性

3虚假新闻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与____不符的报道。(D)A.受众需求B.广告主的需求C.媒体的需求D.客观事实

4.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公众与大众传媒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大众传媒赢得____信任的能力。(D)

A.新闻界B.企业C.广告公司D.公众

5.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____的基础之上。(B)A.新闻数量B.新闻真实性C.新闻时效性D.新闻趣味性6.在宏观层面上,虚假失实新闻损害了____生存与发展的根基。(D)

A.新闻从业人员B.广告公司C.广告主D.新闻业

7.记者通过____来让公众认知。(A)

A.新闻报道B.个人魅力C.所在媒体D.行业状况

8.虚假失实新闻是对社会公众____的损害。(B)A.名誉权B.知情权C.隐私权D.肖像权

9.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是一种____的关系。(B)A.此消彼长B.相互促进(促退)C.相悖D.没有关系 10.“纸箱馅包子”的案例属于____层面的虚假新闻。(D)A.新闻知识B.新闻采写C.新闻编辑D.新闻伦理 11._____是媒体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B)A.设备方面的投入B.高素质的新闻人才C.不断调整的战略规划D.高额的经济利益

12.____是新闻真实与否的第一把关人。(A)A.记者B.编辑C.广告主D.受众

13.如何处理及时性和____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从业人员减少虚假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A)

A.真实性B.趣味性C.显著性D.接近性

14.大众媒体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新闻内容会____和消费化。(D)

A.理性化B.深刻化C.严肃化D.产品化15.在进行选题把关时,新闻从业者应根据____进行取舍。(D)A.个人好恶B.媒体利益C.广告主利益D.新闻价值

16.新闻自律是____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A)

A.新闻工作者B.政府管理部门C.广告主D.社会公众1

17.新闻单位要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保持新闻采编活动的____。(C)

A.全面性B.活力性C.独立性D.趣味性

18.____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来源,调查新闻事件的基本权利和保障。(B)

A.申诉权B.采访权C.批评权D.出版权19.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新闻从业者必须____。(B)A.与广告主及时沟通B.加强对新闻的核实C.服从媒体机构的利益D.迎合受众的喜好

20.假新闻一旦发生,新闻单位要_____。(D)A.沉默应对B.拒不承认

C.推脱责任D.积极面对,化解危机

(二)多选题

1.虚假新闻可以从_____角度来理解。(ACD)

A.新闻观B.同行竞争C.新闻伦理D.新闻采编 2.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于____。(ABC)A.全部与部分的虚假关系B.出发点有一定差异 C.都对社会有危害性,但失实报道更有隐蔽性D.虚假新闻就是失实报道

3.新时期的虚假新闻出现的新特点有____。(BCD)A.虚假新闻的数量有所减少 B.虚假新闻开始入侵严肃新闻领域及传统媒体之间联动刊发虚假新闻 C.报网联动为虚假失实新闻提供了新渠道以及虚假失实新闻题材呈现跨国性特点 D.虚假新闻信息来源日趋社会化及其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和快速化

4.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____。(ABC)

A.损害了整个新闻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B.损害了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C.损害了受众对新闻记者的信任

D.虚假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影响不大

5.虚假失实新闻会产生哪些社会负面影响?(ABD)A.对报道对象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犯B.误导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C.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D.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

6.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国家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BC)A.影响我国媒体的国际话语竞争力 B.败坏社会道德风尚

C.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 D.虚假失实新闻在新时期有新特点

7.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观层面的表现形式有____。(ABC)A.道听途说、无中生有B.网络拼料、旧闻翻新C.数据和图片造假D.采访不实

8.虚假失实新闻在新闻伦理层面的表现形式有____。(ABCD)A.商业炒作、编造新闻B.为了个人名利而策划虚假新闻 C.为求典型、任意拔高D.新闻敲诈、丢失客观

9.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____。(ABC)A.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与采访对象合谋策划虚假报道 B.记者为了个人名气炮制虚假新闻 C.惯性思维导致典型报道的失真 D.信息源造假,无法识别

10.虚假新闻在新闻采编层面表现形式有____。(ABC)

A.采访不实、缺乏核实B.无法识别假信息源、编校失误 C.断章取义、理解错误D.受利益驱动

11.新闻采编层面的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有____。(AC)A.媒体机构在新闻采编流程管理上的漏洞B.记者应该加强自身内在修养

C.一味抢新闻时效性导致的虚假失实新闻D.媒体行业不需要自律

12.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主观维度上看有____。(BCD)

A.外部环境的影响B.采编流程管理漏洞,缺乏核实机制

C.市场利益驱动,经营部门影响采编流程D.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13.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媒体机构客观维度上看有____。(AC)

A.外部环境的影响B.媒体机构受利益驱动C.新闻体制尚不够完善 D.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

14.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主观维度上看有____。(AB)

A.缺乏正确的新闻观B.采访不细,主观编造填补 C.信息源造假,无法识别D.媒体机构缺乏核实机制

15.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客观维度上看有____。(ABC)

A.过分依赖不可靠新媒体信息源B.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

C.知识结构差异造成事实理解的偏差D.道德缺失,真实让位利益

16.外部环境对虚假失实新闻的形成有哪些影响?(BD)A.媒体从业者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判断能力

B.大众消费主义影响受众需求,新闻趋于产品化 C.外部环境的改变对虚假失实新闻没有影响 D.受市场逻辑和商业利益的影响

17.从新闻记者个体层面看,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AB)

A.专业精神的培养B.强调新闻自律约束

C.完善内部管理机制D.加强与广告经营部门的互动

18.记者责任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ABD)A.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B.加强自身内在修养2

C.记者个人利益出发

D.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

19.记者的业务知识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BCD)A.加强媒体的管理B.新闻知识和法律法规修养

C.经济、科技等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修养D.掌握基本社会科学方法

20.在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预防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AB)

A.完善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严格聘用制B.建立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机制 C.与记者个人的发展没有太大关系D.以媒体利益为主

21.在媒体采编流程方面预防虚假失实报道产生的具体措施有____(ABD)

A.加强采访环节管理B.建立记者采编活动信用记录体系

C.采编流程方面的虚假失实报道无法避免D.完善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从业资格制度

22.媒体在加强采访环节管理时应注意____。(BCD)A.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可不与其沟通

B.保护记者采访权的实现和约束记者滥用采访权 C.培养和协助记者提高采访能力

D.媒体要求记者采访必须遵守现场原则、采访作风扎实原则、平衡原则

23.媒体在加强编辑环节管理时应注意____。(ABD)A.力求信息全面,保证整体真实B.认真核对单个新闻报道,保证微观准确 C.媒体可放松对编辑环节的管理D.建立编辑部门的核实机制和事后处理制度

24.媒体在对新闻来源的求证核实过程中应注意____。(ABC)A.尽量采用权威稿源的稿件B.避免使用模糊新闻来源

C.选取与新闻事件相关度较高的信息源D.难以核实可以不进行核实

25.对信息源的核实分为以下几种情况____。(ACD)A.对网络信息源的核实B.对采访内容的核实

C.对社会自由撰稿人消息源的核实D.对其他媒体信息源的核实

26.媒体在建立事后处理相关制度方面应注意____。(BCD)A.对责任人尽量从轻处理,主要从制度、机制建立并严格执行新闻从业人员信用记录,构建一个“制度打假”的氛围和机制 B.媒介要建立起更正与答辩制度

C.根据假新闻分布的特点,对假新闻实行分类监管 D.不能只从媒体自身利益考虑进行处理

27.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媒体经营工作的管理,应做到____。(ABD)

A.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

B.防止媒体被企业利用,参与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

C.坚持采编合一制度

D.媒体工作人员不得以采访为名到地方和企业索要钱物

28.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公众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C)A.虚假失实报道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损害B.影响媒介公信力

C.虚假失实新闻误导公众的行为D.扰乱社会秩序

29.虚假失实新闻的传播途径包括____。(ABCD)

A.人际传播B.组织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

30.虚假失实新闻会对____产生影响。(ABCD)A.国家B.社会C.个人D.媒体

31.媒体机构缺乏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容易导致____。(ABC)

A.造假新闻和有偿新闻B.媒介公信力下降 C.公众知情权的丧失D.社会秩序混乱

32.部分记者为了获取个人或组织利益,将新闻职业道德弃之不顾,表现在____。(BC)A.社会责任感很强

B.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

C.以负面新闻相要挟,从报道对象单位获取丰厚利益,搞有偿新闻

D.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积累

33.防止虚假失实新闻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ABD)A.新闻记者个体层面B.媒体采编流程层面

C.社会发展层面D.媒体机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面

34.影响新闻从业者的独立判断意识是由____等外界因素决定的。(AB)

A.经济利益B.人际关系C.个人利益D.个人修养

35.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中立和平衡报道立场应做到____。(ABCD)

A.避免迎合商业机构的宣传,故意编造广告式的虚假新闻,蒙骗受众

B.不应一味追求轰动、新奇的传播效果而故意夸张歪曲事实 C.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 D.在进行选题把关时,不应根据个人偏好或抵触心理进行选择

36.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____的一种行为。(AB)

A.自我限制B.自我约束C.自我放纵D.强制性管制

37.要想彻底杜绝虚假失实新闻,还必须进行他律,包括____。(ACD)

A.制定详细的行业规范,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B.进一步加强媒体的自律

C.推行新闻行业评议制度,定期对虚假失实新闻曝光 D.聘请专家或行业资深人士担任传媒内部监察员

38.在媒体机构内部建立记者的信用记录体系有利于____。(ABC)3

A.对记者的专业信用进行记录

B.对记者形成约束,并让媒体对记者前期行为有掌握 C.规范记者的行为D.给记者造成压力

39.在编辑环节中应强化编辑责任,要求编辑过程不能伤害稿件的真实性,健全____三级审稿制度。(BCD)

A.记者B.编辑C.部门负责人D.总编辑

40.约束记者对采访权的滥用是为了防止____。(ACD)A.记者利用所获取的负面报道相威胁,获取经济利益B.记者对信息源进行核实

C.记者通过公关活动隐瞒事实真相D.记者制造假新闻进行敲诈勒索

(三)判断题

1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事实依据。(√)2.新闻报道中出现部分内容失实不属于虚假失实新闻。(×)3.虚假新闻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

4.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都是主观原因造成的。(×)5.非故意的失实新闻,对媒体的形象没有损害。(×)6.面对其他信息源时,最好方式就是直接转载。(×)

7.在公众与传媒这对关系中,公众是传媒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传媒是被评价的客体。√

8.虚假失实新闻对媒体与受众之间信任关系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就可消除。(×)

9.新闻的品质与新闻记者的整体形象息息相关。(√)10.传媒公信力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却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摧毁。(√)

11.正面的虚假失实新闻能起到宜扬、鼓舞的作用,有益无害。(×)

12.虚假失实新闻更广泛的受害者是受众。(√)13.虚假失实新闻只要不被揭穿,就没有危害。(×)

14.虚假失实新闻对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15.“刻板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对一定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长期片面、歧视性、不平衡报道而形成的。(√)16.虚假失实新闻将严重影响我国媒体在国际话语竞争力方面的表现,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17.道听途说指记者在进行事件采访和调查过程中没有切身实地调查事实真相,只是在一些听闻基础上的主观臆断和“合理想象”而形成新闻报道。(√)

18.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具说服力,可以对数据进行造假。(×)19.故意摆拍不属于图片造假。(×)

20.新闻记者叫以直接使用网络信息源。(×)

21.新闻伦理层面的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22.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可以对报道对象的事迹任意拔高。(×)23.新闻采编中,新闻媒体机构对新闻信息真伪把关不严,是导致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4.新闻的真实性不重要,只要能给媒体机构和广告主带来利益就行。(×)

25.媒体机构本身没有建立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就等于变相纵容虚假失文新闻。(√)

26.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是个体性为主的精神劳动。(√)27.为了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记者必须在新闻叙事中交代消息来源,交代消息来源就构成了客观性叙事的必要环节。(√)

28.新闻的真实程度与人们对新闻事件认识的深入程度成反比。(×)

29.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跟进调查是了解事实真相的基本态度。(√)

30.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能力的消解,容易导致虚假失实新闻的出现。(√)

31.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刺激性和趣味性。(×)

32.只要新闻从业者和媒体机构的自律就能够杜绝虚假失实新闻。(×)

33.要避免虚假失实报道,媒体必须要建立顺畅、完善的采编对接制度。(√)

34.编辑可以根据版面的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任意删改。(×)35.采访是获取新闻素材的直接来源和首要方式,严谨细致的采访是防止新闻失实的第一道防线。(√)

36.现场采访浪费时间,新闻记者只用电话采访或邮件采访就行了。(×)

37.在采访时,做到基本事实真实和整体真实即可,细节无所谓。(×)

38.在采写涉及双方争议的新闻时,记者不能只对一方偏听偏信,而要给予他们同等的表达看法的报道份额。(√)

39.在调查相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时,利用获得的多重信息源进行相互印证,可以提高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准确度。(√)40.新闻单位应成立专门的新闻纠错、打假机构,专人负责,使之常规化、正规化。(√)

第三篇: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三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

(三)新闻伦理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B)A.社会责任原则B.为人民服务原则C.新闻专业原则D.新闻自由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A.社会责任原则B.为人民服务原则C.新闻专业原则D.新闻自由原则

3.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A.客观、平衡原则B.社会责任原则C.真实原则D.为公众服务原则

4.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D)A.核心服务对象的公共性B.较强的政治伦理色彩 C.社会示范的强烈性D.较强的商业性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A.有助党和政府“照镜子”

B.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第四权力方”

C.新闻媒体的耳目功能,要求记者将各种信息都传递给党和政府 D.防止党和政府被党和政府内少数不良分子和集团所“被代表”

6.2009 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哪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

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B.遵纪守法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7.下列哪一选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解方式?(C)A.通过评价、教育、示范、激励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

B.通过唤起新闻工作者的知耻心、敬业精神等方式,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C.通过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制约束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D.通过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方式

8.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观的评价标准?(D)

A.是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B.是否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避免主观倾向 C.是否进行了平衡报道D.是否有作者观点

9.下列哪一项是对有偿新闻实质的准确表述?(A)

A.以权谋私B.谋取私利C.中饱私囊D.创收盈利

10.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有偿新闻”?(D)

A.某电视台记者参加某公司举办的新产品发布会,收下了该公司给的“车马费”

B.某电视台记者到经常采访的公司报销发票

C.某电视台的相关报道给某公司带来了较好声誉,该公司主动提出给节目制作费,该电视台接受了

D.某电视台的相关报道给某公司带来了较好声誉,该公司主动要到该电视台投放广告,该电视台同意了

11.某记者采访回来时,发现采访对象给的材料袋里有一个装有 200元钱购物卡的信封,多次都无法联系上对方,此时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D)

A.暂时保管,等今后联系上再退还 B.金额较少,收下

C.送给街边乞讨的人D.上交给单位纪检监察部门

12.下列哪个新闻标题不低俗?(D)

A.《10 分钟玩死阿曼》B.《贪官难过美色关》 C.《刘德华称造人成功》D.《刘德华承认爱妻怀孕》

13.新闻图像的使用中哪类人物的面部不需要进行虚化处理?(D)

A.犯罪嫌疑人、罪犯及其家属B.案件涉及的妇女、未成年人 C.被暴力胁迫卖淫的妇女D.服刑的犯罪分子

14.新闻记者在有关司法类新闻的报道中,下列哪一做法是不正确的?(C)

A.采访遭到法官拒绝后,没有强行采访B.没有超越司法程序提前泄露案情

C.某犯罪嫌疑人还没判刑,但报道中已称他为罪犯D.拒绝了涉案当事人的宴请

15.当一名新闻记者坐公交车碰到歹徒劫持乘客时,他第一时间应做的是什么?(C)

A.拍照B.赶紧逃离C.报警D.与歹徒搏斗

16.灾害报道中,为避免采访中的“再次伤害”,业内外许多人士都提了不少建议,下列哪个建议不合适?(A)A.不要采访受灾群众 B.不采访刚被救出的伤员

C.尽量不将灾区尸体满地,受伤人员血流满面,灾民号啕大哭等惨烈画面传回直播间

D.电视报道中尽量不配悲情音乐

17.某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某记者在现场主动放弃了对抱着遇害孩子痛哭的女子的采访,该记者遵守了新闻伦理的什么原则?(B)

A.真实性原则B.同情弱者原则C.客观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

18.救灾中记者的哪一行为不妥当?(C)A.不采访正在对伤员进行急救的救灾人员B.采访指挥交通的警察

C.询问受灾群众失去家园的心情D.让开车道,让救援军人先进入救灾区

19.记者是否采用隐性采访手段的最重要依据?(C)

A.新闻价值是否大B.公开采访是否会受到阻挠 C.是否涉及较大的公共利益D.采访对象是否是公众人物

20.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时应遵循的原则?(A)

A.公共利益原则B.工作便利原则C.场合的公共性原则D.别无他法原则

21.评判报道对象是否属于公众人物的边界在哪?(A)A.公共利益的关联度B.权力的大小C.金钱的多少D.地位的高低

22.下列哪些群体不属于公众人物?(C)

A.电影明星B.与家人聚餐的政府公务人员C.在教室里学习的孩子D.公交车上的抢劫犯

23.下列记者的哪些偷拍行为是允许的?(D)A.偷拍某影星在后台换衣服

B.偷拍未经允许报道某领导的孩子生病 C.偷拍某领导人家中的私生活D.偷拍某高官与情人约会

24.某电视台记者采访某落后地区盲童学校,天真烂漫的孩子对摄像机充满了好奇,他想满足孩子的好奇,但又想尽量不伤害孩子自尊。下列哪句表述最妥当?(D)

A.孩子们,让我们摸一摸摄像机是什么样子 B.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摄像机是什么样子 C.孩子们,让我们看一看摄像机长什么样子

D.孩子们,让我们挨个摸一摸摄像机是什么样子

25.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哪些行为不属于兼职?(D)

A.在某文化公司有股份B.在某房地产公司从事咨询业务 C.自己开设茶楼D.主持同学的婚庆典礼

26.哪一选项中不属于新闻报道常见的歧视对象?(D)A.女性B.农民工C.外乡人D.学生

27.哪些不属于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用语?(D)

A.形容女性为三陪女、贪官妻、出轨妻、红颜祸水、悍妇、荡妇 B.称民工为“闲杂人员”、“三无人员”、“乡下人”、“外来妹”、“盲流”

C.将犯罪分子称为“恶魔”、“罪犯”

D.将富家子弟称为“富二代”、“高富帅”

28.对造成新闻伦理失范原因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A)

A.最主要原因是新闻记者沦为“新闻民工”,工作压力大、收入待遇低

B.我国新闻院校对学生新闻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C.媒体对既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执行不力 D.新闻媒体过于强调发行量、收视率

29.造成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失范行为大大高于传统媒体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C)

A.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专业素养较低B.网络媒体商业化程度高

C.网络的海量、交互、匿名等技术因素D.缺少针对网络空间的新闻道德规范

30.某记者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有一天他得到该公司不法经营行为的独家消息,此时,他应该怎么做?(D)A.隐瞒该消息B.把股票卖了,然后再报道

C.提醒该公司D.向上级报告利益冲突,对该报道予以回避

(二)多选题

1.伦理有哪些特性?(ABD)

A.时代性B.民族性C.团体性D.阶级性

2.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基本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A.真实、客观与公正B.清正廉洁、行为正当 C.自觉守法、不损害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2

D.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协助与交流

3.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伦理的主要区别在于?(ABD)A.我国属于社会主义伦理观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属于资产阶级伦理观体系

B.我国新闻伦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原则,西方发达国家以新闻自由原则为根本原则

C.我国新闻伦理更强调新闻媒体的人民性,西方发达国家更强调新闻的社会责任性

D.我国新闻伦理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西方发达国家强调新闻人应独立于政党

4.新闻自由原则作为西方新闻伦理的根本原则有哪两大致命弱点?(AB)

A.容易被金钱所操控B.容易被政治权力所操控 C.容易使舆论失控D.容易使社会责任缺失

5.记者采访中哪些物品不能收?(ABCD)

A.小额的现金B.购物卡C.礼品券D.活动纪念品

6.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有偿新闻?(ABCD)

A.参加采访对象安排在营业性餐厅、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活动

B.参加报道对象提供的免费旅游

C.以“开展正面宣传”为诱饵拉广告、要赞助

D.以内参、曝光等方式要挟采访对象做广告或给“封口费”

7.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BCD)A.坚持党性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C.严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D.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8.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的不当行为?(ABCD)A 某记者出钱给新闻爆料人,并让他不把消息提供给其他记者 B.某记者出钱购买新闻爆料人的消息

C.某记者收到了一条不属于自己负责的新闻线索,没告诉同事,告诉了另一家媒体

D.某报记者将其他地区的报纸新闻署名改成自己名字,并将它发表在所供职的报纸上

9.下列哪些行为违背了新闻伦理?(ABCD)A.某记者将揭黑报道的新闻爆料人身份曝光

B.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新闻报道中,某电视台屏幕下滚动播出这样的信息:有奖竞猜——这次俄罗斯人质事件,一共多少人质丧生???

C.某记者报道某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经常会发生行人掉下去的事故,几天后,有关部门依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便偷偷藏至马路角落,拍下行人掉进窨井瞬间的照片,并登载在报上 D.在某企业新闻发布会上,某记者接受该企业的工作宴请

10.请选出属于地震报道中新闻失德行为的选项?(ABCD)

A.汶川地震中,失去包括自己孩子在内十多位亲人的女警察蒋敏,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某电视台记者追问“当她照顾灾民的孩子时,会不会联想到自己的小孩”

B.汶川地震中,一位在水泥板下埋了 72 小时的幸存者,一电视记者拨通直播间的电话连线让他说话

C.雅安地震中,某电视台一女记者在地震现场,面带笑容地采访喝到救灾粥的学生,“你今天喝粥开心吗?”

D.雅安地震中,某电视记者指着救援队员吃的方便面问:“你吃的是什么?”答:“方便面。”又指着冒着热气的方便面问:“是热的吗?”答:“是的。”

11.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新闻记者的正确做法有哪些?(ABCD)

A.采访前与采访对象沟通,说明采访意图,征得同意 B.采用联合采访方式,减少对遇难者家属的重复情感刺激

C.当采访对象处于惊恐状态时,放弃直接接触的采访方式(如提问、摄影、摄像),或放弃采访

D.面对刚失去亲人的采访对象,提问不涉及失去亲人的感受、对亲人的思念等

12.在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案件的报道中,下列哪些做法正确?(ABCD)

A.对未成年人姓名进行化名处理B.对未成年的声音进行变声处理 C.鉴定书等材料上的姓名模糊处理D.对未成年人影像进行模糊处理

13.选项中哪些新闻报道用语不当?(ABCD)

A.工人小偷B.教授罪犯C.贪官妻子D.拾破烂老公

14.案件报道涉及下列哪些对象时应不公开其真实姓名?(ABCD)

A.犯罪嫌疑人家属B.涉案的未成年人

C.采用人工授精等辅助生育手段的孕产妇D.严重传染病患者

15.选项中哪些新闻标题带有色情暗示?(ABCD)A.《甲A有球员色胆包天》

B.《某某贪官因“性”福自毁前程》

C.《刘志军受贿6千万遭其玩弄过的女人大盘点》 D.《女巨贪为缓刑色相引诱看守所副所长落水求欢》

16.2003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具体指哪三项内容?(BCD)

A.科学发展观B.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7.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新闻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ABCD)A.新闻媒体编辑部门与经营部门混岗B.记者有经营任务

C.新闻记者将采访权、报道权看成了手中掌握的权力D.记者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不熟悉

18.下列哪些人属于新闻报道中“易受伤害者”?(ABCD)A.儿童B.罪犯的亲属和朋友

C.性骚扰的受害者D.正在住院的病人

19.下列哪些属于网络空间的新闻失德行为?(ABCD)

A.某记者在自己的微博中见到一则新闻,不能确定它的准确性,于是便转载了,但作出了“有待求证”的评论

B.某记者未标明某博文的出处,直接将它转载到自己的博客里 C.某记者未经本电视台允许就将某视频新闻直接上传到网上 D.某记者未经本单位批准就私自开设了个人职务微博

20.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逼视”?(ABD)3

A.某地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地震,诸多知名影星纷纷捐款,甲报

见某国际顶级影星没捐款,于是便进行了报道,民众反响很大,迫于舆论,影星不得不捐款

B.甲报报道乙企业产品不合格,乙企业便向多家媒体提供了多方证据表示自己的产品合格,于是甲报在没有提供新的反驳证据的情况下连续多天、花多个版面继续报道乙企业的产品不合格 C.某地非法拆迁,某报报道了地方政府不作为,但报道后,问题依然没得到解决,于是该报继续连续几天、多版面进行了跟踪报道

D.某案件比较复杂,司法人员一时很难对被告犯罪与否进行判决,某报觉得被告应该被判有罪,于是便进行持续报道并表明了立场,迫于舆论压力,司法很快作出了被告有罪的判决

21.新闻逼视与舆论监督的主要区别在于?(ACD)

A.报道动机上,新闻逼视主要目的是达到新闻轰动效应,舆论监督主要目的是让采访对象的不轨行为得到惩处

B.报道手段上,新闻逼视常采用长时间、大篇幅的报道手段,舆论监督的报道量相对较少

C.报道人员的身份定位上,新闻逼视中报道人扮演审判者、仲裁者角色,舆论监督中报道人是客观中立的职业新闻人

D.报道素材的选择上,新闻逼视有目的寻找容易激发社会情绪的素材,舆论监督报道素材相对较为广泛

22.记者对同事的哪些做法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ABCD)A.改动别人的稿子须征得人家同意,别人不愿修改的内容不要强求

B.由同事提供大量素材的作品应署上同事的名字

C.采访别人所负责行业和部门范围内的新闻须事先同别人打招呼并征得同意

D.编辑部或别人要求保密的内容未经同意不要随意公开

23.通讯员是我国记者需经常接触的群体,记者的下列哪些做法有违职业伦理?(ABCD)

A.某记者大量使用了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素材,但整篇新闻报道由自己独立完成,因此没署上通讯员的名字

B.某记者未直接参与采访写作,但在通讯员来稿上署了自己的名字

C.某记者向另一媒体的通讯员支付一定费用以获得报道所需的信息

D.某记者在某通讯员采写的稿子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新闻素材,并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在发稿时直接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24.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不少青年模仿主人公维特饮弹自杀,以致该书一度被禁止。从那后,研究者发现,不合理的自杀报道会助推自杀行为产生,并把这种现象称为“维特效应”。为防止该效应的出现,新闻记者在“自杀新闻”报道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A.写作时不详细描写自杀手段、地理位置、方式或工具 B.不详细描述或者以特写方式报道自杀现场死者的惨状 C.不全程直播自杀过程

D.不将自杀美化或渲染成浪漫的行为,比如“飘然而去”、“含笑跳楼”等

25.下列哪些属于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歧视?(ABCD)A.性别歧视B.身份歧视C.地区歧视D.民族歧视

26.在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报道中,记者应避免哪些职业失范行为?(ABCD)

A.歧视报道对象B.漠视报道对象

C.不注意保护报道对象隐私D.不注重对方感受

27.新闻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BCD)A.传媒市场化改革不到位B.新闻采编规范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C.新闻媒体过于强调经济指标D.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28.在案件报道中,记者的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A.不妨碍刑事侦讯工作,不提前泄露案情

B.跟随公安部门现场报道办案过程时,不参与、不干涉、不打扰办案

C.尊重法官,不强行采访

D.尊重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不对其进行审讯式访谈

29.新闻记者应该承担哪些基本社会责任?(ABCD)A.社会引导B.意见沟通C.舆论监督D.传递信息

30.我国记者的职务权利主要包括哪些?(ABD)

A.采访权B.报道权C.言论独立权D.评论监督权

(三)判断题

1.中西方新闻伦理没有本质差别。()

2.真实原则是世界各国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最普遍原则。(√)3.客观公正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普遍原则,地震虽然惨烈,但报道中应该避免渲染悲情的音乐。(√)

4.我国新闻职业伦理既强调党性原则,又重视真实、客观、时效、自主的新闻专业原则。(√)5.记者参加政府、企业等采访对象单位的会议,可以吃对方提供的免费午餐。(×)

6.为加强交流,记者可以接受采访对象的免费旅游。(×)7.记者与所报道的人或组织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与其发生经济利益关联。(√)

8.某企业是本报的广告大户,不报道有关它的负面新闻,合情合理。(×)

9.记者甲为乙企业发布了一篇较有影响力的正面报道,乙企业见甲买房首付缺钱,主动借款给他,甲同意,打了欠条,并按期还了钱,甲的这种行为应该不属于有偿行为。(×)

10.记者甲写了一篇有关某局领导乙先进典型事迹的报道,报道社会反响很好,甲的妹妹恰好在该局工作并想换岗位,此时甲可以向乙打招呼。(×)

11.某记者主动向采访对象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并要求对方不将信息提供给其他记者,这属于贿买新闻。(√)

12.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必然会导致“有偿新闻”的出现。(×)13.新闻记者应该平等对待各类采访对象。(√)

14.某记者参加某企业举办的产品发布会,收了该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这不属于新闻伦理的失范行为。(×)

15.若涉及较大公共利益,在预约采访被拒绝后,新闻记者可未经公众人物的同意进行拦截采访。(√)4判断报道是否侵犯公民的个人权利的一种重要依据是,是否与

公共利益相关。(√)

17.新闻记者可以事先不征得许可,进入公众人物的私人建筑进行拍摄采访。(×)

18.暗访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产生何种效果,都应在法律和新闻职业规范的限制范围内谨慎运用。(√)

19.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利益相冲突时就不受保护。(×)20.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罪犯的亲属前应征得他们的同意。(√)21.记者采写的报道领域不应涉及自己或家人参与的投资活动范围,如房地产、证券、股票等。(√)

22.报道公众人物吸毒、违反交通规则、酗酒等事件时,可以“编者按”等形式表明媒体的态度,以免误导公众。(√)

23.社会痛恨卖淫嫖娼行为,某电视台可将卖淫女被公安人员抓住头发,双手反扭的镜头直接播出。(×)

24.官员是公众人物,可以通过“人肉搜索”来挖掘他们的腐败事迹。()

25.新闻记者不得假扮公安、纪检、法官等公职人员去进行暗访。(√)

26.2013 年 5 月美国《纽约邮报》报道了一则性奴案新闻,新闻中 3名被囚禁近十年受害女子的照片应该打上马赛克。(√)

27.救灾现场,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而不是去救灾。(√)28.在灾区见到一些失去了孩子的受灾群众正在抱头痛哭,此时记者不应该去打扰他们,应该等他们情绪稍微稳定后,再进行采访。(√)

29.医生正在抢救病人时,记者不应该对该医生进行采访。(√)30.强调“最小伤害”原则,会影响到报道的客观、公正。(×)31.在灾难事件或者自杀事件中,不同新闻媒体之间组合起来或者派出代表进行集中采访,可以减少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32.要做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必须要做好一个人,一条生命远比一条报道更重要。(√)

33.弱势群体都是商业价值不高的受众,日益强调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新闻媒体对他们关注不够,可以谅解。(×)

34.新闻记者不能以慈善的名义向富豪、明星、政要等社会名人索取善款或者其他帮助。(√)

35.在法庭判决前,涉案当事人在报道中不能被称为“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不适用定罪倾向的描述,如“罪大恶极”、“拒绝认罪”等。(√)

36.罪犯是社会的败类,相关报道中可以用“恶霸”、“禽兽”、“畜生”等词语。(×)

37.在社会道德风气不改善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可能得以提高。(×)

38.新闻记者失德的最主要原因是生存压力太大。(×)

39.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甚至要比采写的基本技巧更加重要。(√)

40.新闻记者良好职业伦理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职业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整体修养。(√)

第四篇: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五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

(五)新闻采编规范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____。(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____。(A)

A.知情同意原则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C.真实准确原则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B)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A.致歉B.勘误C.更正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____。(B)

A.现场采访B.核实事实C.深入调查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D.巧妙地过渡

8.“整整 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A.语言更具概括性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____?(B)A.过渡性语句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C.事实性话语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

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 67 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

B.“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A.“三角平衡”原则B.“多重佐证”原则C.“事实核准”原则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D)A.姓名B.单位C.职务D.性别

17.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D)A.据车祸现场的目击者说

B.某医院的内科医生李某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C.据某某媒体报道D.某单位说

18.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

A.政府公开文件B.某中央级知名媒体报道C.某论坛用户的爆料D.某事故现场目击者

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带来哪种风险?(A)A.为虚假新闻亮“绿灯”B.保护了消息源 C.增加了报道的独家性D.报道更具可信度

20.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什么?(A)A.准确B.时效C.传神D.吸引眼球

21.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的机构是?(C)A.论坛B.博客C.媒体官方微博D.社交网络

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B)

A.时效性B.规范性C.可读性D.娱乐性

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A.名词B.形容词C.副词D.动词

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

A.“3G 手机”B.转氨酶达2000多C.“高开低走”D.“固体燃料”

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C)

A.1 个B.2 个C.3 个D.5 个

26.以下的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B.原告律师说证人撒了谎

C.他坠楼身亡,验尸官认定是自杀D.节目如下

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A.描述式B.叙述式C.评论式D.修饰性

28.以下哪一项不是直接引语的效果?(D)

A.保持新闻的真实感B.增加生动性

C.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D.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29.关于引语的使用,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A.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B.如有必要,记者可以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

D.报道中尽量不使用间接引语,要多使用直接引语

30.在解释新闻事实的时候,以下哪项选择是错误的?(A)A.文章要以事实为基础写作,但在制作标题时要考虑效果为先 B.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C.内容表述直截了当,不以夸张的手法解释新闻事实 D.写作准确具体,减少形容词等修饰性词语

(二)多选题

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C)

A.法律原则B.道德原则C.伦理原则D.正当原则

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A.无害原则B.知情同意原则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D.保守机密原则

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____。(ABCD)

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 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4.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

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 C.核实关键性事实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

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A.准确记录,避免断章取义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

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6.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

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 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D.夸张表述,吸引受众关注

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

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 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D.多采访学术界人士和记者

8.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BCD)

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

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

9.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

B.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被转述的话不放在引号内 C.较具概括性 D.具有现场感

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 C.读者兴趣优先D.不要“异口同声”

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A.原话有语病B.表达模糊

C.出现方言时D.当事人未表达出记者想要的观点

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A.保持新闻真实感B.增加信息量C.增加趣味性D.更具概括性

13.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BC)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

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

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D.记者可根据自己角度来改变消息源的观点

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C.尽量采访到核心消息源D.报道中需注明消息来源

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

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 C.全部使用D.只使用姓名不使用职务

16.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

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

C.记者未采访到消息源

D.记者对消息源的身份不明确

17.理论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ABC)

A.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

B.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 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

D.司法机构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

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BCD)

A.凭个人理解梳理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 C.再次采访受访者D.不使用

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ABD)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

C.尽量为匿名消息源提供帮助D.保护匿名消息源

20.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有哪些?(AB)A.准确B.传神C.时效D.追求点击率

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CD)A.新闻标题B.署名C.社论D.编者按

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来源?(ABC)

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 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

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 D.某单位的内部文件

23.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BCD)

A.新闻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

C.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叙述性语言D.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语言

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BCD)A.党报党刊B.行业性报刊 C.国家通讯社D.电台、电视台

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BCD)

A.发行方式B.消息来源C.生产机制D.行业互动

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BC)A.要广开言路,多多关注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

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D.观点不同,要在微博上据理力争

27.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有哪些?(ABCD)

A.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B.严禁“有偿新闻” C.规范专业性记者的个人投资行为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单位兼职取酬

28.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C)

A.报业上市B.发行人制度

C.激励—约束机制D.宣扬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BCD)

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 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

30.在批评报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

A.记者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B.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 C.报道语言平实,避免主观

D.标题更要紧贴事实,切忌主观色彩

(三)判断题

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

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

3.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者。(√)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

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

6.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多使用动词。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

7.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

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

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

10.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

11.必须准确记录与匿名消息来源和受访者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

12.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

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14.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15.夹叙夹议的报道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客观、准确地记录新闻事件的过程。(×)

16.对于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来自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

17.新闻报道与评论不分,会增加报道不实产生的对新闻当事人的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几率。(√)

18.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19.在新闻报道中,观点可以被描述成事实呈现给受众。(×)20.平衡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实和观点,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21.记者使用微博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观点。(×)

22.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没有改变意思或基本没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引语。(√)

23.“同学们纷纷表示:‘他平日里非常乐意帮助同学,他是我们的好班长。’”此句的引语使用没有错误。(×)24.直接引语更具现场感。(√)25.肢体语言不可作为引语。(×)

26.在使用事实性的内容时,只用陈述的方式即可。(√)27.援引其他媒体信息时,须注意选择最初媒体来源,也可以从二手新闻转述。(×)

28.使用消息源时,应该慎用单一消息源。(√)

29.一篇报道中多次使用某消息源的话语时,第二次开始可以不用全称,只用姓名即可。(√)

30.报道中引用本媒体过去报道过的信息和数据,则无需特别注明。(√)

31.使用消息源时,可以出现“某某单位说”的用法。(×)32.网站转载某报纸报道全文时,不需注明来源。(×)33.使用匿名消息源时,记者需向编辑部说明,得到编辑部的同意。(√)

34.政务微博也可作为一种较权威的消息来源。(√)

35.选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36.西方发达国家的“采编经营相分离”原则,主要是严格要求编辑、记者不能插手经营业务,不能去拉广告,但并不是完全切断采编和经营之间的关系。(√)

37.新闻作者的署名,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38.对于口头传播的新闻,由“谁说的”来衡量新闻的可信性。(√)

39.记者在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不用再次核对。(×)

40.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时,为了准确,记者应该将其身份全部写出和使用。(×)

第五篇: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标准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标准答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考答案

单选题

1A;2A;3B;4C;5D;6D;7B;8A;9A;10B;11B;12B;13D;14A;15A;16C;17A:18B;19C;20A;21C;22B;23B;24D;25C;26A;27A;28D;29C;30A.多选题

1ABC;2CD;3AB;4AC;5ABCDE;6ABCDE;7AB;8ABCD;9ABC;10ABCD;11ABC;12AB;13ABCD;14ABCD;15ABCD;16BCD;17BCD;18ABC;19ABC;20ABD;21ACD;22ABCD;23ABC;24ABCD;25ABCDE;26ABCD;27ABCD;28ABC;29ABCD;30ABCD;31ABCD;32ACD;33ABCD

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参考答案

单选题

1A;2D;3B;4C;5C;6D;7B;8A;9B;10D;11B,12C;13A;14D;15C;16B;17D;18C;19A;20D;21D;22A;23A;24D;25D;26C;27A;28D;29C;30C;31B;32D.多选题

1ABD;2ABCD;3ABC;4ABCD;5ABD;6ACD;7ABCD;8ABCD;9BCD;10ABCD;11BCD;12ABCD;13ABCD;14ABC;15BCD;16ABD;17ABC;18AB;19BC;20AD;21ABC;22ABCD;23ACD;24BD;25AC’26ABD;27ABC;28ABCD;29BC;30BCD

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

三、《新闻伦理》参考答案

单选题

1B;2D;3C;4D;5B;6C;7C;8D;9A;10D;11D;12D;13D;14C;15C;16A;17B;18C;19C;20A;21A;22C;23D;24D;25D;26D;27D;28A;29C;30D

多选题

1ABD;2ABCD;3ABD;4AB;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D;21ACD;22ABCD;23ABCD;24ABCD;25ABCD;26ABCD;27ABCD;28ABCD;29ABCD;30ABD

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四、《新闻法规》参考答案

单选题

1.A;2.B;3.B;4.C;5.C;6.A;7.A;8.C;9.C;10.B;11.D;12 B;13.D;14.A; 15.C;16.C;17.D;18.D;19.A;20.C;21.C;

22.C;23.D;24.A;25.D;26.D;27.C; 28.B;29.C;30.C;31.A;

32.B;33.D;34.B;35.A;36.A;37.B;38.B;39.C;40.A; 41.B;

42.C。

多选题

1.ACD;2.ABC;3.ABD;4.CD;5.ABCD;6.ABD;7.ABCD;8.BC;

9.ABCD; 10.CD;11.ABC;12.AD;13.ABD;14,ACD;15.ABD;

16.AD;17.ABCD.18.CD; 19.BD;20.ABCD;21.AD;22.ABD;

23.BC;24.ABD;25.AC;26.BCD;27.ABCD; 28.BCD;29.AC;

30.ABC;31.ABD;32.AB;33.ABD;34.ABCD;35.ABCD; 36.BCD。判断题

1.√;2.√;3.√;4.√;5.×;6.×;7√;8√;9√;10.√;11.√;

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

五、《新闻采编规范》参考答案

单选题

1.D;2.A;3.B;4.C;5.B;6 D;7.A;8.C;9.A;10.A;11.A;

12.B;13.B;14.D; 15.D;16.D;17.D;18.C;19.A;20.A;21.C;

22.B;23.D;24.B;25.C;26.A;27.B; 28 D;29 B;30,A。多选题

1.AC;2.ABD;3.ABCD;4 ABCD;5.BCD;6.ABC;7.ABC;8.ABCD;

9.AD; 10.ABD;11.ABC;12.ABC;13.ABC;14.AB;15.AB;16.AB;

17.ABC;18.BCD; 19.ABD;20.AB;21.CD;22.ABC;23.ABCD;

24.ABCD;25.BCD;26.BC; 27.ABCD;28.BC;29.ABCD;30.ABCD。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 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 26.√;27.×;28.√;

29.√;30.√;31.×;32.×;33.√;34.√;35.×;36.√;37.×;

38.√;39.×;40.×。

六、《防止虚假新闻》参考答案

单选题

1.C;2.B;3.D;4.D;5.B;6.D;7.A;8.B;9.B;10.D;11.B;

12.A;13.A;14.D; 15 D;16.A;17.C;18.B;19.B;20.D。多选题

1.ACD;2.ABC;3.BCD;4.ABC;5.ABD;6.ABC;7.ABC;8.ABCD;

9.ABC; 10.ABC;11.AC;12.BCD;13.AC;14.AB;15.ABC;16.BD;

17.AB;18.ABD; 19.BCD;20.AB;21.ABD;22.BCD;23.ABD;

24.ABC;25.ACD;26.BCD;27.ABD; 28.AC;29.ABCD;30.ABCD;

31.ABC;32.BC;33.ABD;34.AB;35.ABCD;36.AB; 37.ACD;

38.ABC;39.BCD;40.ACD。

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 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

29.√;30.√;31.×;32.×;33.√;34.×;35.√;36.×;37.×;

38.√; 39.√;40.√。

下载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精简版1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A) A.社会和谐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闻记者培训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 A.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

    新闻记者培训计划

    篇一:淮阳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计划 淮阳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提高新闻采编人员整体素质,完善新闻采编人......

    2014 新闻记者培训(判断)

    新闻记者培训 (判断) 1.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

    新闻记者培训心得体会(5篇)

    不断学习才是进步的唯一法门 短短三天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但是在培训期间,各位老师、前辈与我们交流分享的心得,如张文斌主任的文艺情怀,张媛媛主任的实用技能,祝勇主任的思辨思维,......

    新闻记者培训课程2

    新闻记者培训课程-2 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答案:A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

    2011新闻记者

    【22】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 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