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安婚嫁丧葬习俗轶录解读
秦安婚嫁丧葬民俗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其民族风俗习惯大体承袭西北地区的风俗。在此,我将在婚嫁和丧葬两方面来介绍秦民俗风情。秦安俗称婚事为“红事”、“喜事”。古时候还是按照传统的6礼来安排婚事,即纳彩、问名、纳吉、纳聘、请期、迎亲。成姻类型主要有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腹指婚、换头亲、童养媳、上门婿等。男婚女嫁全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婚姻不得自由,仍以包办买卖婚姻为主。改革开放后,主要以自由恋爱为主。其联姻程式有:提亲、订亲、磕大头、迎亲、安房、婚后礼仪6种礼节;丧事又称“白事”。小孩和青年夭亡或非正常死亡,丧葬仪式比较简单。幼儿死亡,用柴包扎,点燃火把,避走大门越墙而出,扔到偏僻的沟壑。青年死亡,做棺木下葬,只是要避走正门。老年人逝世丧葬礼节较为繁缛。亲戚、族人要协同家人操办“白事”。请阴阳风水先生念经吊丧、写祭文,选“风水宝地”掘墓,择“良辰吉日”下葬。传统的丧葬为土葬,葬式为仰身葬。丧葬仪式有停棺入殓、祭奠吊丧、出殡埋葬和丧后祭祀4个程序。
第一部分:婚嫁
秦安俗称婚事为“红事”、“喜事”。古时候还是按照传统的6礼来安排婚事,即纳彩、问名、纳吉、纳聘、请期、迎亲。成姻类型主要有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腹指婚(家长双方情投意合,孩子未出生就许下婚姻)、换头亲(即换亲)、童养媳(即是贫家少衣无食,将幼女送给婆家为童养媳)、早婚(男家人口少,孩子娇惯,刚到十四、五岁,便为其成婚)、冲喜(即男方有病医治无效,改用为其成婚的办法来刺激病人的精神,希望得到转机,称冲喜)、上门婿等。传统婚姻制度沿袭到解放前期没有显著变化,男婚女嫁全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婚姻不得自由,仍以包办买卖婚姻为主。改革开放后,主要以自由恋爱为主。其联姻程式有:提亲、订亲、磕大头、迎亲、安房、婚后礼仪6种礼节。
<一> 提亲。
也叫看亲、问话、上门、传红、见面。一般由父母相中女方后,央媒到女家提起婚事。去时,凡带什物都为双数,一般送瓶酒1对,糕点2付,烟2盒,糖果2斤。女方留礼物几天后,如觉诸事顺当,则将酒腾出,以米粒少许置瓶中,交给媒人。如将原物退回,表示不同意。有些地方还要合八字,八字是一张宽1寸、长8寸的红纸,上有男女当事人的出生年月日。父母相信“年命”,子女婚事必须请算命先生“合年命”。即是根据男女生辰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推算属相是否相克,有“自古白马怕青牛,龙虎相见一旦休”之说。这在解放后已经很少见到了。一般都是自由恋爱的多,双方家长已经很熟悉了,此时男方只是找个亲朋至友充任媒人,以便双方都合乎礼节。有些甚至不用人来充当媒人,因为是自由恋爱,双方父母也都很愿意,美其名曰:“神仙媒人”,意味着是神仙给双方牵的红线,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二> 定亲。也叫喝酒、下聘、订婚、磕小头。经双方家长同意后,认为“八字”相合,无“破月”,媒人要和女方家长研究礼钱。礼钱也有地方差异,靠近县城的地方礼钱相对少,而较为偏远的交通不便的乡村,礼钱相对就要的较多。这与当地的经济条件和习气有关。女方要大额的礼钱大多数是为了自己儿子的成婚做准备,嫁了女儿,要了礼钱,给儿子就能建起房子,给儿子也就能够娶起媳妇。就这样你来我往,往复循环。不过也有些是为了面子,别人都要了那么多的礼钱,你却要的少,就会被别人看不起或者说闲话。而县城附近这种习气就没有那么严重。礼钱商定之后,男方家长就要置办衣着(一般为六件套,女方父母各一套、女方四套,有兄弟姐妹的还要加套,不过要双数)、首饰(一般为三金,即戒指、项链、耳环;也有要一金的,主要是戒指;也有要五金的,即多了手链和耳钉,也可根据女方自己的需要而定)、妆奁(洗脸盆、木梳子、洗发膏等洗漱用具各1对,化妆品2套)、财礼(礼钱和看酒钱)和香烛等。发媒人及亲戚中叔伯兄弟共四人(也有六人、八人的,只是必须是双数)前往女家,到女家后,先要向女家之“神主”烧香磕头。此时女方款待发媒人及男方亲戚,女方给发媒人和男方亲戚一一看酒,男方亲戚每人要给女方“看酒钱”,一般为双数,男方向女方家长及亲戚看酒,女方家长和亲戚给男方“看酒钱”,即为订婚。
订婚以后,有些女方择一吉日邀请其姑叔姨舅和家人一同到男方家去,俗称“看屋里”,男方要准备礼物(一般为每人一套衣服)。但现在这些也被省去,一般在订婚的时候将礼物折合成礼钱,一并交予女方家长。订婚之后男女双方家长互称两亲家。逢年过节,男方可向女家追节。
<三> 磕大头。
也叫提话,古时也叫“迎朱衣”。男方到女方家商量结婚日期并送礼物。解放前用食盒抬“件子饭”,送生猪肉、羊肉,抬面粉、衣料、首饰、妆奁及各色日用品。并送结婚礼服1件,一般叫“朱衣”,红盖头1顶,也可临时借赁。改革开放后有些变动,省去了结婚礼服和红盖头,但“件子饭”大部分得到沿用,男方要准备好新房和财礼。女方则由自家决定陪嫁什么,一般会陪嫁生活备品和一些少量的家具和家电。新娘则可以向男方要求自己未来的住房条件,可以向男方要一些衣服之类的东西。现在经济发达了,一般亲事的彩礼(俗称“菜水钱”,也叫干礼(现钱))大概要5000-10000rmb,实际上彩礼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娘家的“要价”。只是有因婚礼商量不谐而结婚延期以至解除婚约的,有送足财物而又临时变卦索取的。富裕家庭,女方不但不索财物,一任男方决定,而且往往陪送不少妆奁,以为越多越好,儿女在婆家才感到体面。
<四> 迎亲。
在提话商定的吉日里,前往女家迎亲。解放前富裕人家则扎彩门,请乐队,举行结婚大典。此时,男方家里张灯结彩,宾朋满座,所有门户一律贴上红楹联。女方邻里好友也前来赠送东西,俗称“添箱”。迎亲人数必为单数,花轿上贴有“雀屏”字样的红横额,轿帘上贴有“狮王在此”的红条幅,用红绸挽花,从轿顶直垂轿的4角。富裕人家除花轿外,由选定体面而“褔命双全”的迎亲妇女1人,盛装打扮,另坐大轿,一同前往迎亲。去时带有礼品和“伴女钱”若干,用红纸包裹。到女家后,先向其祖宗“神主”磕头行礼。礼成宴毕,由女家散发“伴女钱”,由男方指定1个男子把身着“红衣”、头戴红盖头的新娘从房里抱进轿内。没有花轿时,或驴或马,忌用草驴和骡子。有的新娘在胸前背后佩戴镜子,意在避邪。及至男家门,将新娘从轿中抱出,直奔“洞房”,此时“洞房”门口设有大火一盆,报轿者必踏越其上,再由两个“褔命双全”的伴娘接待和陪伴新娘。
洞房花烛之夜。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伴娘脱去“朱衣”,并给新娘开始梳妆。先由新郎梳3梳之后,再由梳妆者给新娘梳起高髻,俗称纂纂、“挽头”或“上头”。
解放后新郎新娘先办置结婚用品,收拾新房,墙上贴喜字,门口贴喜联。道谢介绍人,原送鞋一双,现送烟酒。结婚之日,男方来人接新娘,一般去时人数是单数,叔舅一定要去。去时拿两个笼子,一个里装香烛烟酒(要成双),俗称“香马笼儿”,另一个装“件子饭”,俗称“菜水笼儿”。两个年轻人准备“背包袱”(包袱里为女方给新郎准备的礼物或生活用品,一般由亲朋或兄弟充当),另有人抬嫁妆。到女方家后,女方家先给迎亲者“看席”。席毕,新娘连同伴娘、送亲者(女方亲戚、朋友和部分邻人)和迎亲者一道去男方家看房、吃席。出女方家门时,背包袱者在门外等候,女方家长在门里接出来,此时背包袱者向女方索要红包(一般为2元或10元)。包袱一旦背上,就不能触地,负责会不吉利。过去迎亲要抬轿或骑马,现在城市乡下均以汽车、拖拉机、大牲口来接,只是车有多少之差和档次高低之别。汽车一般前挡风镜右下方贴红“囍”字,左右观后镜挂几只彩球,雨刷上横挂一条红绸子,俗称“挂红”,也是事后送于司机的,前后车牌号处贴上四字红楹联,“百年好合”“喜结良缘”之类。车上娘家人和女方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从女方处车载至男方家,看新房者鱼贯而人。多为自设家宴。在外设宴,便搭车直抵宴席处。新郎新娘已头身着五彩纸屑,穿礼服待客,司仪主持,新郎新娘给逢座的人斟敬喜酒三杯。偶有恶作剧者在酒席上取闹,将两亲家(阿公、阿家)脸用黑墨涂如包公,引左右宾客发笑。不乏恶作剧者。酒席宴毕,男方答谢亲戚邻人,以及主事人、媒人。
晚上闹洞房,亲戚朋友围坐房中,对新娘百般戏谑,称之为“闹房”、“戏新娘”。大多数是新郎的同学或是朋友,亲戚们也去。会让新郎新娘玩很多游戏,如表演吃糖(引新郎新娘接吻),或故意偷取一点小东两,要求新郎新娘请客等,不一而足。总之,其目的在增加热闹气氛。到了晚上十一二点钟闹玩的人散去,新郎新娘就会自己洞房花烛了。
<五> 安房。
到了晚上,举行“安房”礼,由“褔命双全”夫妇2人主持,新娘新郎相向跪,吃交杯酒。酒毕,主持人将1个装有桃核、红枣而用红纸糊严的斗提起摇动,喝唱“双双核桃双双枣,养下的娃娃满院跑”。这里“核桃”谐“合堂”,“枣”谐“早”,早生儿子之寓意。随之,将核桃枣儿撒在炕上,再将被子复盖其上,闹新娘者退出“洞房”。当夜,华烛高烧,通宵达旦,忌讳熄灭。
<六> 婚后礼仪
回三,结婚后第三日,新娘归宁,与新郎一同去娘家,女家招待新郎,并赠以礼物。
试手面。新娘“回三”归来后,开始下厨做饭,俗叫“试手面”。回九。婚后第九天,新娘再回娘家,归宁父母。
避灯。新婚后的第一个正月十五日,忌婆媳相见,俗称避灯。否则有婆婆双目失明的迷信之说。
若有亡夫再婚者婆家要索取大量财礼,俗称“卖寡妇”。成亲礼仪简单,夜半人静时偷偷走出村庄,换上男方送来的新鞋,悄悄的背向步入男家。
入赘。俗称“上门”或“招女婿”,被看做下贱的人,多为男方家庭困难所致。解放后,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废除守寡纳妾,“腹指婚”、“童养媳”杜绝。但在农村换头亲(换亲)至今也有,买卖婚姻还尚存。男女恋爱,经自行相识或介绍相识,了解相爱后,到了法定年龄,登记结婚,构成合法婚姻,繁缛的传统婚礼仪式逐渐被革除。现在,婚事新办,大部分人多利用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举办婚礼。城乡进行旅游结婚的也有。随着城乡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婚嫁中讲排场、摆阔气之风盛兴,在县城较普遍,农村也跟着走,有的造成婚后债台高筑。
第二部分:丧葬 丧事又称“白事”。小孩和青年夭亡或非正常死亡,丧葬仪式比较简单。幼儿死亡,用柴包扎,点燃火把,避走大门越墙而出,扔到偏僻的沟壑。青年死亡,做棺木下葬,只是要避走正门。老年人逝世丧葬礼节较为繁缛。亲戚、族人要协同家人操办“白事”。请阴阳风水先生念经吊丧、写祭文,选“风水宝地”掘墓,择“良辰吉日”下葬。传统的丧葬为土葬,葬式为仰身葬。丧葬仪式有停棺入殓、祭奠吊丧、出殡埋葬和丧后祭祀4个程序。
停棺入殓。
在弥留时刻,家属必须要给死者剪指甲、理发,老祖先认为人死后不剃光头,在阴间会变成“铁头”(下一世投胎会不长头发)。最后更衣,即“穿寿衣”。男性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头上戴一顶挽边的圆顶黑色帽,俗称“小帽子”,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一手拿一面蛋,一手拿一手巾,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女性贴身穿一件红色的“肚兜”,再穿白色“大襟子”衬衣衬裤,外穿红色的棉衣,蓝色的棉裤,富裕家另外再外套一件“花长裙”,头上裹一包巾,俗称“包头”,一手拿一面蛋,一手拿一梳子(用毛巾包裹),脚上要穿红的或花布鞋。亡后仰身就寝,后移至正屋木板上停放,俗称“落草”,头枕红色枕头,枕头里用柏树叶子和少许黄土壮成(壮黄土是为了死者的头不向后偏),脸用白纸遮盖,俗称“苫脸纸”。两脚用纸绳在脚尖处扎绑,俗称“绊脚绳”,意为固定双脚,怕死者双脚分开,对生者不吉利。然后挂账掩灵,设案烧香,供桌上献1小碗米饭,另做7个 面蛋,其中6个插于米饭之上,另1个置入亡者袖筒,意为死者给阴间的狗之食。案前置1瓦盆盛纸灰,俗称“孝子盆”,孝子日夜守灵。同时大门上悬挂白纸糊的灯笼,每晚点着到百日至。女的请娘家,男的请舅家,出嫁女儿接到讣告,沿路哭丧,俗称“哭路头”。乡邻亲戚带锡箔、纸钱、挽幛或礼金前往吊孝,焚香祭奠,行磕头礼,孝子啜泣回拜。棺材备好,亲人到齐后入殓,子女按照先后瞻仰遗容(女性娘舅先,孝子随后,男性孝子先),此时忌泪水掉在死者身上。孝子披麻戴孝,称承服,其子女长孙承全孝也叫披麻或大孝,侄子、侄女、女婿、外甥承半孝也叫棉孝。鞋上幔裹白布,如果孝子父母还有一人在世,鞋上白布幔裹多半脚,只在脚后跟处留一空出,父母双亡之后,白布幔裹全脚,孙子和未出五服的族人在脚尖处只裹一点。
祭奠吊丧。
主要规程是出告示、出纸。在大门外侧置1 案板,白纸上书亡者卒年、月、日,出殡时间、葬地山向、孝子的排名等,即告牌。在大门外立1高竿,悬挂用白、黄纸条做成的圆柱形纸货,称“门头纸”。纸条的多少据亡者的年龄而定,每岁1条,上缀有各色纸花,俗称“望乡台”,迷信说亡人站在其上可看到子孙。另有纸货童男童女、纸人纸马、金银斗、白鹤、房舍之类。死后第三天晚上,灶停烟火,孝子向“灶神爷”馨香祷祝,迷信说亡人要投灶。同时还说要“过灯”。
出殡埋葬,俗称送葬。
送葬之前,孝子给亡者撤“苫脸纸”,摘亡者上襟第一颗纽扣,意为带子,吉利之意。送葬有“八抬”和“四抬”之分。起丧前,阴阳风水先生念“起丧咒”,孝子、客人避开灵堂两侧,给亡者魂灵让路。出殡时,长子一手拿灵牌,一手握“哭长棍”(死者是男性用柳树,女性用竹子,三根并作一条),长孙一手捧“孝子盆”,一手握“哭长棍”(次子、女儿、次孙、孙女都要手握“哭长棍”)。出殡前参加送葬者喝半碗米汤,称“发丧饭”。接着放炮起丧,孝子嚎声大哭。沿途撒纸钱,放炮,遇十字路口处要烧纸钱,富裕家沿途有请乐队吹奏哀乐。棺至墓地,先祭“土神”,然后阴阳风水先生按选好的时辰下葬、咏经、定位、立向。掩埋时,长子要先掩3锨土。在亡者棺木靠脚处,另挖一小坑,置入“孝子盆”,长子捧灵牌在亡者棺木之上绕三圈,呼叫三声,掩土下葬,同时焚烧纸钱、纸货童男童女、金银斗、“哭长棍”等。最后焚香祭拜,命大人手提纸灯,俗称“引路灯”在前走,孝子捧灵牌,点香随后。至家后,“引路灯”悬挂于大门顶上,直至百日焚灯。留守者在门内焚香,意为接亡者牌位,送归正堂之上。而后举席招待吊孝送葬者。
葬后祭祀。
葬后第三天午夜后,子孙去坟地吊孝祭祀,并用手将坟堆撩整,俗称“服三”。服三途中不能说话,返回时不回头朝后看。在未服三之前,所穿孝服者忌到别人家去,丧事中所借别人什物三天内必须返还。死后第七天在亡者墓前烧头七纸,以后每隔七天在亡者墓前烧一次纸,每次去时在供桌上拿一个面蛋,一直到七七纸。其中,五七纸由女儿去烧,六七纸不烧,第一百天烧百日纸。逝世一周年和两周年分别烧1年纸和2年纸。3年纸当喜事办,门贴红楹联,主人举席招待祭奠的宾客,此时孝子“脱服”。至此丧葬的程序也大体结束。
秦安春节习俗
春节,俗称过年。在秦安一带,腊八节一过,人们便开始杀猪宰羊,赶集大备年货,外出打工者,回家与家人团聚。除夕夜,妇女门忙着准备年夜饭,在秦安境内,年夜饭有着很大的差异,清水河畔的人们多吃“搅团”,取义来年多有搅然(即有钱用)之说,而南小河畔的人们多吃“宽面片”(即生活宽裕之意)。家长给孩子散盘缠,并带儿孙到村外接“先人”,接回“先人”,全家人围坐一炕开始守岁,直到天亮,鸣炮开大门。初一天亮后,人们开始进庙烧香,走亲访友,拜年。在春节期间,为了表达欢庆,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欢庆活动,如社火、文艺晚会等。本文就从贴春联、门神、贴福字、窗花、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庙宇上香、送财神、社火、灯谜等方面进行探讨。春节 社火习俗 探讨
春节是我国的农历年节,是民间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它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生活。按传统它是从除夕开始,这一天标志着新春的到来,而到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过完,也就意味着春节过完。为了营造节日气氛,家家户户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小月)晚6到7点开始贴春联、门神、“福”字,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同时各种祭祀习俗和娱乐活动也就开始了。习俗有着一定的起源、发展、变化,是由人们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决定的,不受社会规范的制约。
一 贴春联、门神、“福”字、窗花,是城乡普遍盛行的一种传统习俗。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它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的。古人认为桃木具有避邪的作用,过年的时候就将桃木做成木板置于门两旁,上画神像用以驱邪。后来人们在桃板写一些吉利话,作为更新除旧的象征。两块桃木板上的话往往采用对偶,以造成对称和谐的效果,于是桃板和对偶句合流,形成了对联。在春节喜庆之时,也就少不了贴春联。中国的最早的一幅春联是,蜀后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1]春联除了表喜庆吉利外,同时还是一种书法艺术,和特有的文学样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春联不仅贴在门框上,在灶后贴:“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在骡马鞍上贴:“上山如青龙,下山似白虎”。有服丧(即白事)的人家贴挂绿色或浅蓝色的对联,表示对未满三年死者的一种哀悼。对联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内容多为歌颂新生活,反映新风尚的主题:“劳动致富六畜兴旺,勤俭持家五谷丰登”。在舞台或寺庙处常贴有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和人物的对联,如关帝庙会贴“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丝路漫漫纬通左右,唐皇帝、汉将军皆出于此,陇水滔滔流经上下,明中丞、清御史共生在兹。”[2]
(一)春联与门神虽然有着不同的起源,但现在过春节,在门框上贴春联,在门扇上贴门神已成了一种定规。
门神起源于唐代,唐王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时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恶鬼经常向李世民讨命,为此,李世民命秦琼和敬德把守宫门三晚,唐王无事,便画秦琼敬德像贴于宫门,于是民间就有贴门神的习俗。同时门神又是一种色彩艳丽的年画,画的多是传说中的神,用以驱邪避害。最著名的还是镇妖驱邪的捉鬼大仙——钟馗,钟馗考中状元,因其相貌丑陋被羞而死,玄宗闻之,甚感叹,赐钟馗状员及第。一夜玄宗梦中恶鬼缠身,有一身着红蟒袍,头戴御史帽的官员相救,玄宗命吴道子画之,这样一位捉鬼大仙被流传下来。在秦安贴门神的位置是固定的:在主房门贴天官赐福并在居室内贴钟馗;厨房门贴状元插花;堂屋门贴加官晋禄;在大门贴身跨黄骠宝马,手持黄金锏的秦琼和身跨乌骓宝马,手持八字紫金鞭的敬德。民间有谚语“秦琼敬德把门厉害”,显示人们希望安静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
(二)贴“福”字、窗花
春节前,在大红纸上写“福”字,“迎春接福”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每逢新春佳节到来,随同贴春联,家家户户要在门窗上,墙壁上贴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福”字,有人故意把“福”倒贴,为的是讨人家说句“福到了”的吉利话。贴“福”字,是人们以示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追求美满生活。一般百姓认为“平安”就是“福”。《韩非子》中说:“全寿富贵之谓福”。意思说,所谓“福”就是富贵加长寿。[3]所以,过去的春联之中,福字又往往与寿字联系在一起。看来,福是人类生存在社会的共同愿望。窗花是一种剪纸艺术,每逢新春佳节或喜庆日子,都要在窗格上剪贴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窗花,内容为人物、鸟兽鱼虫、民间故事、龙凤呈祥等题材,形式灵活多样。窗花共同反映了人门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和追求。二 吃年夜饭
新春伊始,家家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明风尚。在我国,年夜饭的形式南北差异很大,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在秦安一带,也有些差异,清水河畔的人多吃“搅团”有“三十吃搅团,来年有搅然”(即有钱用)之说;南小河畔的人们多吃“宽面片”寓意来年“宽宽展展”(即有钱用,有充足的粮食)。包饺子的皮和馅都要有剩余,称“留余头”。年夜吃菜必有鸡和鱼,表示“吉庆有余”;做菜要有十二道,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同时也暗含了对来年的祝福,这一点在腊月二十三送灶中有所体现,灶君必带十二个馅饼去见玉帝,闰年带十三个。三 守岁
年夜饭后,大家嗑着瓜子,吃着水果,彻夜不眠,以待天亮,称“守岁”,又称“守先人”。守岁在秦安大地比较慎重,家人坐在一起,喝着美酒,闲聊往事。将买来的冥票包成包,摆在正屋的桌子上,同时还要在桌子上摆一些饭食,称为“献饭”。除夕夜是团圆之夜,辞旧迎新,一夜两年。在这“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两年”[4]的除夕夜,一家人围炉而坐,欢聚一堂,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新年钟声带着阵阵余音,透过烟花漫天的夜晚,将新年的喜气传到千家万户,标志着新春来临。秦安流传着,除夕守岁,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预示来年他的精力充沛,精神焕发,一年的健康。守岁的“守”既有对即将失去的旧岁的留恋,又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盼。四 庙宇上香
在中国古代就有图腾崇拜说,对超自然力量和祖上有公德的人进行崇拜,供奉的习俗,每当春节人们就必须祭祀,以求平安。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就去庙里烧香,当地称为“烧头香”,去庙里烧香者各自怀着虔诚的心愿,希望能够在神佛的庇佑下,如愿以偿。求财的人会去“关帝”庙;求男问女的会去“送子”庙;有病者和家中不平安的会在新年的第一天去“观音庙”求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以求平安,这些行为不乏带有迷信色彩和主观意识,但共同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对美好新生活的渴望。五 拜年
拜年、送贺喜是春节期间广泛流行的习俗。初一天刚亮,全家就更新衣,互相拜年,子女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又称“盘缠”,互相讲一些贺词。家中丧服未满三年的,亲戚拜年时应带上白纸,给亡灵祭祀,俗称“送新灵”或“烧新灵”。还有一种特殊的拜年,就是新女婿给丈人家的拜年,拜年分三种情况:一是定亲的第一年,新女婿拜年要带丰厚的礼品,每样礼物都要成双成对;二是结婚后的头一个年节,要全面,即包括叔、伯丈人等均要送礼,且礼品的份量和厚薄要一致;三是,以后的年节,就可以减免些了。六 送财神
初一起床出门就要看财神方位,选择走向,根据天干地支,确定喜神、财神、贵神的所在方位。据说,初一一出门,就要朝财神、喜神方向走,就能发财,一年都会遇到喜事、吉利的事。这种信仰,流传很广,至今,民间人有市场。另外,还认为初二是财神节,这天早晨,就有人挨家挨户送或售财神像,住户都付钱,不要时,只能说“已有”,忌讳答“不要”,以图吉利。据说,财神是道家所奉诸神中的一个虚构人物,名赵公明,手持钢鞭,身骑黑虎,及其威武,又叫赵玄坛,俗称赵公元帅或赵公菩萨,善能“除瘟剪疾,保康禳灾,主持公道,求神如意”。不过,也有人认为,财神是赤脸丹凤的关云长,手提青龙偃月刀,身跨赤兔宝马,在中国文化中称为“义绝”主公道。在秦安的中山、五营等地认为初五是财神日,一年的财运都是财神决定的,所以初五这天大家忙着置办酒席,款待财神。这一天,民间将家中的尘土扫一些倒在村外,意味“送穷婆婆”,同时将外面的土撒入室内的各个角落,称之“请富婆婆”。然后家家户户都供奉祭品,在桌上摆放硬币、纸币等献财神,并在晚饭时刻焚烧财神像,然后全家庆贺。送财神,反映了人民对富裕兴旺的渴求。七 社火 社火是民间自发组织举办的文艺活动,相传起源于唐朝,1000多年来有发展、变化、提高。秦安社火流行于各个乡镇,经常和邻县的庄浪、甘谷、清水,张家川等县比赛,规模较大。近年来,社火自由发展,并得到各级组织的重视,正月十三日,全县进行社火比赛。每年几乎村村闹社火,人人看社火。秦安的社火,精彩异常,内容丰富:有马社火、高台、高跷、狮子、旱船、大头娃娃、吊庄务农、施不全上任、天官赐福等。在秦安县的一些镇子有固定的“开集日故事会”如莲花、陇城镇及县城的“正月十五”,中山的“正月十二”等。
(一)耍狮子和跑旱船是社火中配合活动着的,耍狮子亦称舞狮子,遍及县城及乡村。
狮头以竹扎成,用纸或布糊好后画狮眼,开狮口,装狮须,布狮身,绘狮纹,有的全用麻丝编织。两人顶狮一人引狮,引狮者多为武术拳师,手持绣球或棍子,装扮成英雄武士的形象。在热烈的气氛和锣鼓声中,引狮人箭步亮相,举灯挥手惹斗狮子。打完四门后,雄狮作训服状,达到目的后,由引狮人指挥狮子作杂技表演,或打滚、跳桌凳、摇头摆尾等。最后,引狮人手牵狮头绕场而终。全县以郭嘉乡洛泉村的狮子最有名。说了狮子不得不提旱船,俗称耍船或跑旱船,起源于唐朝初期,盛行明代。旱船又称花船,以竹木为骨架,由船身、船厅两部分组成。船身以彩绸围一周,并装有各式的彩花、彩灯、船厅门口贴着春联,彩船装扮得十分华丽。表演时,一个男子扮船姑娘(现在多由妇女扮演)化妆后立于厅内,双手提花船,意味船姑娘“坐”船舱。另一男子扮艄公,头戴草帽,嘴唇上戴着白白花花的胡须,于船外挥动船桨,引得花船左转右转,或跑或停,前后颠簸,悠悠晃晃,如舟行水上。悠然荡漾的舞姿,再伴以轻快动听的船曲,边唱边舞,煞是有趣,直至曲尽船停。常见的船曲有《正月里来是新春》《采花十二月》《十柱香》等。旱船舞表现了劳动人民勇于战胜艰难险阻的可贵精神,乐而不俗,遍及全县各地。
(二)马社火又称马故事,是一种没有语言的骑马作势的表演。主要流行在中山、陇城、五营、莲花、兴丰等乡镇。演出所需人员、骡马的多少,按扮演剧目的内容而定。表演《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四大灵官》中的故事情节较为普遍。表演者按照剧中人物的性格,勾画不同的脸谱,身穿戏装,手持各种道具,如枪、剑、刀、镜、斧等,骑着披红戴花的骡马,在本村或临近村庄漫游,在去邻村时,邻村要打鼓鸣炮迎接。它在满足人们的文艺欣赏的同时,又可夸耀各农户所养骡马的骠情体形和戏剧设施的齐全与否、新与旧等。每当表演结束后,人们少不了要对演技和骡马骠情强壮等加以品评,了解一些社会变迁的信息。还常常在卸妆后吃“锅子”之类的应酬菜,相互取乐,很是融洽。
(三)在秦安流行的社火中,最具难度和风险性的要算是踩高跷和高台。踩高跷俗称高拐子,历史悠久,在《列国.说符》就有记载[6]。流行于县内的郭嘉、叶堡、郑川、莲花、陇城等地,以县城所在地兴国镇地区最为兴盛。表演者双脚踩在木跷档上,双腿绑在木跷一端的横档上,身穿戏装,手拿道具,依和着锣鼓的起伏节奏,边唱边舞,情之所至,足之蹈之。扮演的历史故事人物有《三英战吕布》《黑虎搬三霄》《刘成打妖婆》《劈山救母》等。表演形式有大场和小场,大场是集体围着圆圈成对而舞,小场是四五个人集体表演。高台,有些地方叫“铁芯子”,俗称亭子,主要盛行在莲花、陇城、叶堡及郭嘉的一些村庄。起初是用长木椽扎成骨架。近年来改用五六米长的铁棍,下端插在石磨盘眼里,上端装饰成多彩的树枝、花朵或假山等,在把六七岁的儿童装扮成戏剧人物或神化人物,或固定在树梢上作孙悟空远眺状;或固定在树枝上作仙女徐徐飘飞状;或坐在花里作菩萨坐于莲台状;有牛郎挑着两个孩子站在牛尾巴尖上,而织女却吹着笛子站在牛角上。旧时由数人抬框架进行表演,现在发展成汽车装载框架进行表演,表演时车载行走,拨动转轮,整个高台就会旋转起来,人物造型好像忽然活了,许官人站在白蛇的剑点尖上……既惊险,又悬妙,别有一番情趣。八
灯谜
灯谜活动主要集中在元宵佳节,历史相当悠久。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四开始,十六才结束,称为倒灯。秦安县文化馆灯谜协会每年在泰山庙和县总工会举行,内容多彩,规模之大,人民一边观灯,一边猜谜。在十五的晚上,乡村的人家要点面灯盏,还要点盆盆,将燃着火花的“灯盏”放在门顶、灶头、牲口槽头等地。小孩子提着花灯笼,唱着童谣在村中欢乐的游来游去,刚结婚的新娘子回娘家“躲灯。
【祈雨防灾】秦安自然灾害频繁,旱灾、雹灾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过去,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落后,人们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迷信色彩较浓的仪式,祈求上苍,祈祝丰收。主要有求神祈雨、酢山等。三月间小麦开始拨节旺长,春播作物出土时节,往往是春旱少雨之时。各“社”多于此时唱庙会,娱悦神灵,以祈风调雨顺。正会之日,除迎神、献牲、上饭外,还要请阴阳先生在主山之巅,诵经疏文,杀红公鸡祭奠山神。祈求神灵保佑,畅行甘霖,阻挡恶风冰雹,叫做“闸山”。民间祈雨形式有唱戏娱神、设坛行香、取湫要雨、甚至晒神打神要雨等风俗。旧时县城比较奇特的祈雨形式还有“穿城过海”、“斩旱魃”等,参与村庄和人数多达数万,热闹致极。防雹民俗主要为“酢山”。境内俗称雷雨为“霈雨”,冰雹为“冷子”,雷雨经行的路线多有规律,传说当地沛雨由通渭辘辘山瞎蟒和跛蛤蟆两个精怪发起,跛蛤蟆娘家在四川,所以她经行的路线会遭冰雹袭击。旧时由喇嘛和当地方神护山,各有分管,并有矛盾,民间多有斗法故事流传,后来,喇嘛斗败退出。酢山民俗:民间在春夏相交时节,结队打鼓,至本村某一山头进行的祭山活动,酢山时捉一五彩公鸡,斩其头埋于山顶,并进行系列仪式,以为这们就可以威慑雹怪避开当地而另择路线了。一些偏僻地方尚存社日(春社、秋社)祭祀活动,以祈求丰收。此类活动已不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防雹灾,主要山头都设有大炮,民间称“长龙”,用来打防霈雨。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秦安婚嫁丧葬习俗轶录
秦安婚嫁丧葬民俗词语辑录
王鹏雎
内容摘要: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其民族风俗习惯大体承袭西北地区的风俗。在此,我将在婚嫁和丧葬两方面来介绍秦民俗风情。秦安俗称婚事为“红事”、“喜事”。古时候还是按照传统的6礼来安排婚事,即纳彩、问名、纳吉、纳聘、请期、迎亲。成姻类型主要有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腹指婚、换头亲、童养媳、上门婿等。男婚女嫁全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婚姻不得自由,仍以包办买卖婚姻为主。改革开放后,主要以自由恋爱为主。其联姻程式有:提亲、订亲、磕大头、迎亲、安房、婚后礼仪6种礼节;丧事又称“白事”。小孩和青年夭亡或非正常死亡,丧葬仪式比较简单。幼儿死亡,用柴包扎,点燃火把,避走大门越墙而出,扔到偏僻的沟壑。青年死亡,做棺木下葬,只是要避走正门。老年人逝世丧葬礼节较为繁缛。亲戚、族人要协同家人操办“白事”。请阴阳风水先生念经吊丧、写祭文,选“风水宝地”掘墓,择“良辰吉日”下葬。传统的丧葬为土葬,葬式为仰身葬。丧葬仪式有停棺入殓、祭奠吊丧、出殡埋葬和丧后祭祀4个程序。
关键字:婚嫁
丧葬 第一部分:婚嫁
秦安俗称婚事为“红事”、“喜事”。古时候还是按照传统的6礼来安排婚事,即纳彩、问名、纳吉、纳聘、请期、迎亲。成姻类型主要有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腹指婚(家长双方情投意合,孩子未出生就许下婚姻)、换头亲(即换亲)、童养媳(即是贫家少衣无食,将幼女送给婆家为童养媳)、早婚(男家人口少,孩子娇惯,刚到十四、五岁,便为其成婚)、冲喜(即男方有病医治无效,改用为其成婚的办法来刺激病人的精神,希望得到转机,称冲喜)、上门婿等。传统婚姻制度沿袭到解放前期没有显著变化,男婚女嫁全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婚姻不得自由,仍以包办买卖婚姻为主。改革开放后,主要以自由恋爱为主。其联姻程式有:提亲、订亲、磕大头、迎亲、安房、婚后礼仪6种礼节。
<一> 提亲。
也叫看亲、问话、上门、传红、见面。一般由父母相中女方后,央媒到女家提起婚事。去时,凡带什物都为双数,一般送瓶酒1对,糕点2付,烟2盒,糖果2斤。女方留礼物几天后,如觉诸事顺当,则将酒腾出,以米粒少许置瓶中,交给媒人。如将原物退回,表示不同意。有些地方还要合八字,八字是一张宽1寸、长8寸的红纸,上有男女当事人的出生年月日。父母相信“年命”,子女婚事必须请算命先生“合年命”。即是根据男女生辰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推算属相是否相克,有“自古白马怕青牛,龙虎相见一旦休”之说。这在解放后已经很少见到了。一般都是自由恋爱的多,双方家长已经很熟悉了,此时男方只是找个亲朋至友充任媒人,以便双方都合乎礼节。有些甚至不用人来充当媒人,因为是自由恋爱,双方父母也都很愿意,美其名曰:“神仙媒人”,意味着是神仙给双方牵的红线,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二> 定亲。
也叫喝酒、下聘、订婚、磕小头。经双方家长同意后,认为“八字”相合,无“破月”,媒人要和女方家长研究礼钱。礼钱也有地方差异,靠近县城的地方礼钱相对少,而较为偏远的交通不便的乡村,礼钱相对就要的较多。这与当地的经济条件和习气有关。女方要大额的礼钱大多数是为了自己儿子的成婚做准备,嫁了女儿,要了礼钱,给儿子就能建起房子,给儿子也就能够娶起媳妇。就这样你来我往,往复循环。不过也有些是为了面子,别人都要了那么多的礼钱,你却要的少,就会被别人看不起或者说闲话。而县城附近这种习气就没有那么严重。礼钱商定之后,男方家长就要置办衣着(一般为六件套,女方父母各一套、女方四套,有兄弟姐妹的还要加套,不过要双数)、首饰(一般为三金,即戒指、项链、耳环;也有要一金的,主要是戒指;也有要五金的,即多了手链和耳钉,也可根据女方自己的需要而定)、妆奁(洗脸盆、木梳子、洗发膏等洗漱用具各1对,化妆品2套)、财礼(礼钱和看酒钱)和香烛等。发媒人及亲戚中叔伯兄弟共四人(也有六人、八人的,只是必须是双数)前往女家,到女家后,先要向女家之“神主”烧香磕头。此时女方款待发媒人及男方亲戚,女方给发媒人和男方亲戚一一看酒,男方亲戚每人要给女方“看酒钱”,一般为双数,男方向女方家长及亲戚看酒,女方家长和亲戚给男方“看酒钱”,即为订婚。
订婚以后,有些女方择一吉日邀请其姑叔姨舅和家人一同到男方家去,俗称“看屋里”,男方要准备礼物(一般为每人一套衣服)。但现在这些也被省去,一般在订婚的时候将礼物折合成礼钱,一并交予女方家长。订婚之后男女双方家长互称两亲家。逢年过节,男方可向女家追节。
<三> 磕大头。
也叫提话,古时也叫“迎朱衣”。男方到女方家商量结婚日期并送礼物。解放前用食盒抬“件子饭”,送生猪肉、羊肉,抬面粉、衣料、首饰、妆奁及各色日用品。并送结婚礼服1件,一般叫“朱衣”,红盖头1顶,也可临时借赁。改革开放后有些变动,省去了结婚礼服和红盖头,但“件子饭”大部分得到沿用,男方要准备好新房和财礼。女方则由自家决定陪嫁什么,一般会陪嫁生活备品和一些少量的家具和家电。新娘则可以向男方要求自己未来的住房条件,可以向男方要一些衣服之类的东西。现在经济发达了,一般亲事的彩礼(俗称“菜水钱”,也叫干礼(现钱))大概要5000-10000rmb,实际上彩礼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娘家的“要价”。只是有因婚礼商量不谐而结婚延期以至解除婚约的,有送足财物而又临时变卦索取的。富裕家庭,女方不但不索财物,一任男方决定,而且往往陪送不少妆奁,以为越多越好,儿女在婆家才感到体面。
<四> 迎亲。
在提话商定的吉日里,前往女家迎亲。解放前富裕人家则扎彩门,请乐队,举行结婚大典。此时,男方家里张灯结彩,宾朋满座,所有门户一律贴上红楹联。女方邻里好友也前来赠送东西,俗称“添箱”。迎亲人数必为单数,花轿上贴有“雀屏”字样的红横额,轿帘上贴有“狮王在此”的红条幅,用红绸挽花,从轿顶直垂轿的4角。富裕人家除花轿外,由选定体面而“褔命双全”的迎亲妇女1人,盛装打扮,另坐大轿,一同前往迎亲。去时带有礼品和“伴女钱”若干,用红纸包裹。到女家后,先向其祖宗“神主”磕头行礼。礼成宴毕,由女家散发“伴女钱”,由男方指定1个男子把身着“红衣”、头戴红盖头的新娘从房里抱进轿内。没有花轿时,或驴或马,忌用草驴和骡子。有的新娘在胸前背后佩戴镜子,意在避邪。及至男家门,将新娘从轿中抱出,直奔“洞房”,此时“洞房”门口设有大火一盆,报轿者必踏越其上,再由两个“褔命双全”的伴娘接待和陪伴新娘。
洞房花烛之夜。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伴娘脱去“朱衣”,并给新娘开始梳妆。先由新郎梳3梳之后,再由梳妆者给新娘梳起高髻,俗称纂纂、“挽头”或“上头”。
解放后新郎新娘先办置结婚用品,收拾新房,墙上贴喜字,门口贴喜联。道谢介绍人,原送鞋一双,现送烟酒。结婚之日,男方来人接新娘,一般去时人数是单数,叔舅一定要去。去时拿两个笼子,一个里装香烛烟酒(要成双),俗称“香马笼儿”,另一个装“件子饭”,俗称“菜水笼儿”。两个年轻人准备“背包袱”(包袱里为女方给新郎准备的礼物或生活用品,一般由亲朋或兄弟充当),另有人抬嫁妆。到女方家后,女方家先给迎亲者“看席”。席毕,新娘连同伴娘、送亲者(女方亲戚、朋友和部分邻人)和迎亲者一道去男方家看房、吃席。出女方家门时,背包袱者在门外等候,女方家长在门里接出来,此时背包袱者向女方索要红包(一般为2元或10元)。包袱一旦背上,就不能触地,负责会不吉利。
过去迎亲要抬轿或骑马,现在城市乡下均以汽车、拖拉机、大牲口来接,只是车有多少之差和档次高低之别。汽车一般前挡风镜右下方贴红“囍”字,左右观后镜挂几只彩球,雨刷上横挂一条红绸子,俗称“挂红”,也是事后送于司机的,前后车牌号处贴上四字红楹联,“百年好合”“喜结良缘”之类。车上娘家人和女方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从女方处车载至男方家,看新房者鱼贯而人。多为自设家宴。在外设宴,便搭车直抵宴席处。新郎新娘已头身着五彩纸屑,穿礼服待客,司仪主持,新郎新娘给逢座的人斟敬喜酒三杯。偶有恶作剧者在酒席上取闹,将两亲家(阿公、阿家)脸用黑墨涂如包公,引左右宾客发笑。不乏恶作剧者。酒席宴毕,男方答谢亲戚邻人,以及主事人、媒人。
晚上闹洞房,亲戚朋友围坐房中,对新娘百般戏谑,称之为“闹房”、“戏新娘”。大多数是新郎的同学或是朋友,亲戚们也去。会让新郎新娘玩很多游戏,如表演吃糖(引新郎新娘接吻),或故意偷取一点小东两,要求新郎新娘请客等,不一而足。总之,其目的在增加热闹气氛。到了晚上十一二点钟闹玩的人散去,新郎新娘就会自己洞房花烛了。
<五> 安房。
到了晚上,举行“安房”礼,由“褔命双全”夫妇2人主持,新娘新郎相向跪,吃交杯酒。酒毕,主持人将1个装有桃核、红枣而用红纸糊严的斗提起摇动,喝唱“双双核桃双双枣,养下的娃娃满院跑”。这里“核桃”谐“合堂”,“枣”谐“早”,早生儿子之寓意。随之,将核桃枣儿撒在炕上,再将被子复盖其上,闹新娘者退出“洞房”。当夜,华烛高烧,通宵达旦,忌讳熄灭。
<六> 婚后礼仪
回三,结婚后第三日,新娘归宁,与新郎一同去娘家,女家招待新郎,并赠以礼物。
试手面。新娘“回三”归来后,开始下厨做饭,俗叫“试手面”。回九。婚后第九天,新娘再回娘家,归宁父母。
避灯。新婚后的第一个正月十五日,忌婆媳相见,俗称避灯。否则有婆婆双目失明的迷信之说。
若有亡夫再婚者婆家要索取大量财礼,俗称“卖寡妇”。成亲礼仪简单,夜半人静时偷偷走出村庄,换上男方送来的新鞋,悄悄的背向步入男家。
入赘。俗称“上门”或“招女婿”,被看做下贱的人,多为男方家庭困难所致。解放后,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废除守寡纳妾,“腹指婚”、“童养媳”杜绝。但在农村换头亲(换亲)至今也有,买卖婚姻还尚存。男女恋爱,经自行相识或介绍相识,了解相爱后,到了法定年龄,登记结婚,构成合法婚姻,繁缛的传统婚礼仪式逐渐被革除。现在,婚事新办,大部分人多利用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假日举办婚礼。城乡进行旅游结婚的也有。随着城乡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婚嫁中讲排场、摆阔气之风盛兴,在县城较普遍,农村也跟着走,有的造成婚后债台高筑。
第二部分:丧葬
丧事又称“白事”。小孩和青年夭亡或非正常死亡,丧葬仪式比较简单。幼儿死亡,用柴包扎,点燃火把,避走大门越墙而出,扔到偏僻的沟壑。青年死亡,做棺木下葬,只是要避走正门。老年人逝世丧葬礼节较为繁缛。亲戚、族人要协同家人操办“白事”。请阴阳风水先生念经吊丧、写祭文,选“风水宝地”掘墓,择“良辰吉日”下葬。传统的丧葬为土葬,葬式为仰身葬。丧葬仪式有停棺入殓、祭奠吊丧、出殡埋葬和丧后祭祀4个程序。
停棺入殓。
在弥留时刻,家属必须要给死者剪指甲、理发,老祖先认为人死后不剃光头,在阴间会变成“铁头”(下一世投胎会不长头发)。最后更衣,即“穿寿衣”。男性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头上戴一顶挽边的圆顶黑色帽,俗称“小帽子”,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一手拿一面蛋,一手拿一手巾,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女性贴身穿一件红色的“肚兜”,再穿白色“大襟子”衬衣衬裤,外穿红色的棉衣,蓝色的棉裤,富裕家另外再外套一件“花长裙”,头上裹一包巾,俗称“包头”,一手拿一面蛋,一手拿一梳子(用毛巾包裹),脚上要穿红的或花布鞋。亡后仰身就寝,后移至正屋木板上停放,俗称“落草”,头枕红色枕头,枕头里用柏树叶子和少许黄土壮成(壮黄土是为了死者的头不向后偏),脸用白纸遮盖,俗称“苫脸纸”。两脚用纸绳在脚尖处扎绑,俗称“绊脚绳”,意为固定双脚,怕死者双脚分开,对生者不吉利。然后挂账掩灵,设案烧香,供桌上献1小碗米饭,另做7个 面蛋,其中6个插于米饭之上,另1个置入亡者袖筒,意为死者给阴间的狗之食。案前置1瓦盆盛纸灰,俗称“孝子盆”,孝子日夜守灵。同时大门上悬挂白纸糊的灯笼,每晚点着到百日至。女的请娘家,男的请舅家,出嫁女儿接到讣告,沿路哭丧,俗称“哭路头”。乡邻亲戚带锡箔、纸钱、挽幛或礼金前往吊孝,焚香祭奠,行磕头礼,孝子啜泣回拜。棺材备好,亲人到齐后入殓,子女按照先后瞻仰遗容(女性娘舅先,孝子随后,男性孝子先),此时忌泪水掉在死者身上。孝子披麻戴孝,称承服,其子女长孙承全孝也叫披麻或大孝,侄子、侄女、女婿、外甥承半孝也叫棉孝。鞋上幔裹白布,如果孝子父母还有一人在世,鞋上白布幔裹多半脚,只在脚后跟处留一空出,父母双亡之后,白布幔裹全脚,孙子和未出五服的族人在脚尖处只裹一点。
祭奠吊丧。
主要规程是出告示、出纸。在大门外侧置1 案板,白纸上书亡者卒年、月、日,出殡时间、葬地山向、孝子的排名等,即告牌。在大门外立1高竿,悬挂用白、黄纸条做成的圆柱形纸货,称“门头纸”。纸条的多少据亡者的年龄而定,每岁1条,上缀有各色纸花,俗称“望乡台”,迷信说亡人站在其上可看到子孙。另有纸货童男童女、纸人纸马、金银斗、白鹤、房舍之类。死后第三天晚上,灶停烟火,孝子向“灶神爷”馨香祷祝,迷信说亡人要投灶。同时还说要“过灯”。出殡埋葬,俗称送葬。
送葬之前,孝子给亡者撤“苫脸纸”,摘亡者上襟第一颗纽扣,意为带子,吉利之意。送葬有“八抬”和“四抬”之分。起丧前,阴阳风水先生念“起丧咒”,孝子、客人避开灵堂两侧,给亡者魂灵让路。出殡时,长子一手拿灵牌,一手握“哭长棍”(死者是男性用柳树,女性用竹子,三根并作一条),长孙一手捧“孝子盆”,一手握“哭长棍”(次子、女儿、次孙、孙女都要手握“哭长棍”)。出殡前参加送葬者喝半碗米汤,称“发丧饭”。接着放炮起丧,孝子嚎声大哭。沿途撒纸钱,放炮,遇十字路口处要烧纸钱,富裕家沿途有请乐队吹奏哀乐。棺至墓地,先祭“土神”,然后阴阳风水先生按选好的时辰下葬、咏经、定位、立向。掩埋时,长子要先掩3锨土。在亡者棺木靠脚处,另挖一小坑,置入“孝子盆”,长子捧灵牌在亡者棺木之上绕三圈,呼叫三声,掩土下葬,同时焚烧纸钱、纸货童男童女、金银斗、“哭长棍”等。最后焚香祭拜,命大人手提纸灯,俗称“引路灯”在前走,孝子捧灵牌,点香随后。至家后,“引路灯”悬挂于大门顶上,直至百日焚灯。留守者在门内焚香,意为接亡者牌位,送归正堂之上。而后举席招待吊孝送葬者。
葬后祭祀。
葬后第三天午夜后,子孙去坟地吊孝祭祀,并用手将坟堆撩整,俗称“服三”。服三途中不能说话,返回时不回头朝后看。在未服三之前,所穿孝服者忌到别人家去,丧事中所借别人什物三天内必须返还。死后第七天在亡者墓前烧头七纸,以后每隔七天在亡者墓前烧一次纸,每次去时在供桌上拿一个面蛋,一直到七七纸。其中,五七纸由女儿去烧,六七纸不烧,第一百天烧百日纸。逝世一周年和两周年分别烧1年纸和2年纸。3年纸当喜事办,门贴红楹联,主人举席招待祭奠的宾客,此时孝子“脱服”。至此丧葬的程序也大体结束。
参考文献:
秦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秦安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附录:感谢吴三旺老师提供口头资料
第三篇:婚嫁习俗
中国婚礼习俗的演变
前言
婚礼,无论在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但对其的认识则古今大不一样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婚礼前
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
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正婚礼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亲迎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
拜堂: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酒筵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合酒”,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饮交杯酒”)、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结束,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
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
传衍至晋代,民间已有戏弄新娘的习俗:于大庭广众之前,以各种怪问题来难新娘,甚至对新娘施以种种恶作剧。
后来流行的“闹房”,可能就是这一习俗的演变。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古代新娘服装
颜色:中国人的婚礼离不开大红色,习惯以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因此,历朝女式婚服颜色为大红色已成了定制,以示喜庆,衬托新人,预示未来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样式:新娘礼服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值得说明的是,翟衣上面的图案很有讲究。对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对称感,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而上面密布的左右对称且成双成对的锦鸡图案,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里夫妻生活的和美、和乐。
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原属清代诰命夫人的规定着装,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对普通平民百姓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其上布满了珠宝锦绣,容雍华美至极,表达了民间对权贵的仰慕,因而逐渐演变成豪门闰秀的婚礼服。而普通人家之女成婚时,通常只能穿一身大红袄裙,外加大红盖头和绣花鞋,并用大红花轿抬进婆家门。讲究的就是个“红”字。
头饰:一般新娘在婚礼当天高挽发髻,区别于未婚女子。
红头盖:新娘子在婚礼当天以红色头盖蒙面,象征着童贞、年轻、纯洁。现代婚礼习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审美能力的提高,每个新娘都会穿上属于自己的婚纱,现代婚礼与传统婚礼也有不通的地方。
婚礼前
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然后在接下来得日子里开始筹办婚礼。第一个是挑选黄道吉日,决定结婚的日期,当日期决定,新人将会把婚礼请柬亲自送到亲戚家,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婚礼。然后,拍结婚照,布置新房。
正婚礼
结婚当天,新郎不再是 像以前骑马,而是改为坐婚车,还有接新娘的婚车,可以简单,也可以声势浩大,在婚车前面还有拍摄婚礼过程的摄影师。到新娘家有伴娘团的阻挡,新郎要过六关斩六将迎娶新娘。婚礼进行是不司仪会讲些祝福语,同时也会讲述新人恋爱的过程,接下来就是带上婚戒,倒香槟,敬父母茶。
新娘会换一套服装,和新郎一起感谢宾客,到了晚上,闹洞房,也补像古代那么拘谨,有整蛊新郎,让新人一起游戏,形式多种多样。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礼形式多种多样,不再是单一的形式,婚礼过程也不再那么简单,现代婚礼可以温馨,可以浪漫,也是象征着幸福的开始。
第四篇:婚嫁习俗
婚俗
古时婚姻均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礼节甚繁,有求庚、送定、行聘、送袄、送日、迎亲等礼俗。
求庚
一般指男方向女方求亲,经女方同意后,开具新娘的出生年、月、日、时(俗称“八字”)于男方,三日内男方家中平安,始将男方庚贴送往女家,如无相冲相克,既择日选定。
送定
俗称“过定”,今称“订婚”。由媒人及男方人员在持定的吉日,把“定”送往女家,女家要办酒宴招待。
行聘
由男方备有婚书、金帛牲礼等物,由媒人及男方人员送女家。送袄
俗称“大定”,由男方择定吉日,将衣裙、大饼及议定礼物按数送往女家,女家鸣炮迎接,并款待来人。依俗礼,礼品需退回一部份。有的还送去新郎的衣帽、鞋袜等物。送袄后女家要将大饼、喜糖分送给亲朋和邻居。远道人家因挑运不便,有改用礼款之俗。
送日
男方把择定的迎亲良辰吉日通知女方,并有定迎亲事宜。自送日后,男女方需作充分准备。迎亲前,女家亲友要送衣物、首饰或钞票为出嫁女子“添妆”,男家亲友也要送礼物为男家“添丁”。男女两家要择日裁制白色“上头衫裤”,临近婚期,女方要“挽面”,男家要“安床”。
迎亲
俗称娶新娘,其方式视经济能力而异,古时旧镇多为单顶轿只由媒人引花轿至女家迎娶。迎娶时,需带“炮城”两个,一写“百子千孙”,一写“两姓合婚”,女家只收“合婚”,退回“百子千孙”。来时,男方应该派“客仔”专司拖松竹和扛嫁妆之事,男家送来松,女家须以竹配之。临上轿时,新娘需向神明、祖先及父母行跪拜礼辞行,然后以红帕盖头,此时,女家要把点燃的炮抛上屋顶,并以米筛遮头入轿,新娘在轿内要啼啼哭哭,谓之“哭好命”。起程前,儿童要向男方索取鞭炮。起程时,女家迅速把大门紧闭,谓之免使财气带出,而男方放炮,鼓吹齐鸣,沿途每逢村巷,均要鸣炮过路。娶新队伍中,以扛嫁妆的先行,以拖“竹青”、挑“布袋灯”(内放子孙桶)后行,新娘至,由新郎的小弟或侄辈请新娘出轿,入门跨“烘炉火”,由新郎引新娘上堂,行交拜礼,然后新婚夫妇同携一篮大米进房,新郎揭新娘头盖,晚上设宴请客,母舅坐首席,席散后还有闹新房之俗,隔日鸡鸣新娘应出洞房,自煎四果汤,先拜祖先,然后跪拜公婆、长辈,并与全家大小见面,叫做“拜茶”,公婆要回“红包”。拜茶时所得“红包”尽归新娘私有。第三日新妇归见父母,俗称“做客”,婿或同往,谓之“回礼”,新郎做客时,男方需备烛、炮、客饼、猪脚等带去,岳父母要宴请新婿。宴毕,夫妻偕回,依旧俗,岳母应备糯米甜饭放入茶壶里,上插石榴花枝,并放入莲苕、芋棉等物,茶壶嘴挂有两粒桂圆干,同时,还备两根带叶甘蔗和一对公母鸡,有的地方还有一对猪崽(俗称“带路鸡”和“带路猪”),一起带回。五月节或当年除夕,娘家遣小舅子送花一篮,放于新房床上,俗称“送花”或称“探房”。
旧社会还有童养婚,招赘婚、顺孝婚等不同,都是在特定的制度和环境中产生的。
童养婚是贫寒之家,因无力负担聘金与婚礼费用,预先抱养幼女,待其长大后,与自己儿子结婚,其婚式简单,或由父母选定吉日,或于除夕结婚。
招赘婚主要是女家乏嗣,或父母溺爱女儿,不忍其女嫁出,招男子进赘女家,以便养老送终,传宗接代,一般婚仪亦以简便为主。
顺孝婚是因其直系长辈将近丧亡,为解决已订婚的子女在守孝期间不得结婚的习俗,于长辈丧亡后,不须择日,立即办理嫁娶。所以世俗有“脚尾直,免找日”之俗。
三十年代,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之后,已有少数青年摆脱封建枷锁,自由恋爱,文明结婚。但由于古礼积习甚深,世俗偏见难改,大部份人家还依古礼,只是部份礼节己被简化。至四十年代,多自找对象,其中虽有亲朋好友介绍,但需男女双方见面,有的还需一段时间了解。男女双方同意后,举行简单的订婚仪式,由两人合拍订婚照片,并互送定情物品(有的由家庭代办)。一般还有送庚、行聘之俗。行聘的衣物、聘金各地不同,应经双方商定。当时,知识界结婚时,已将跪拜礼改为鞠躬礼。民间已开始以小汽车代花轿迎娶新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提倡婚事简办。因此,在婚姻仪式上一般不坐轿,不办酒席。不少婚姻领取结婚证书后,开茶话会,吃喜糖就完成婚礼,甚至有些男女只举行集体结婚或旅行结婚而已。基督教会会员举行结婚礼拜。实行简便、节约的婚俗,流行二十多年,深受经济有限家庭的欢迎。
八十年代后至今,不少人家还依旧俗,兴起“排八字”、“择吉日”、“送良辰”等活动。女方立名目,讨彩礼,要高档家具与嫁妆等。在结婚仪式上,男方讲阔气,摆场面,大设宴席,辄动数天。基督教会结婚礼拜是青年男女信徒举行婚礼的一种形式,结婚的地点选择在礼拜堂举行,由牧师主持举行结婚礼拜,只吃糖、饼,不办酒宴。
第五篇:婚嫁习俗
婚嫁习俗之——婚礼礼节
婚礼,古今中外,都被视为人生仪礼中的大礼。古人认为合礼合法的婚姻必须通过“六礼”程序来完成,这“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采、问名、纳吉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男女婚配前双方不能相见,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现代人的婚姻只保留了纳征、请期、亲迎这三项。婚礼仪式礼节传承到现在,每个人都梦想着拥有一个成功而又难忘的婚礼。在婚礼上,准新人们希望自己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宾客们则想把最好的祝福送给即将踏上幸福列车的新人。虽然有些禁忌礼仪已脱离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但终归这些老礼还在,无论是对新人还是对宾客,都是值得借鉴的。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一:婚礼的前期准备(婚前礼)
1.嫁妆、聘礼、婚服的准备(即纳征)。
男方需向女方送聘礼,女方接受聘礼。接着女方便要开始准备嫁妆。最主要的嫁妆为缝被子,必须找儿女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缝制,缝新被子须用红线缝,不能用黑线,更不能用白线。缝制的时间须在农历的9月,不能在10月。忌寡妇或与新娘属相不合的人缝被子,以免给新娘带来厄运。新娘所穿的婚服,都应该是全新的,如果陈旧,新人便有不贞之嫌。此外,婚服忌讳单的,棉的最好。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气。
2.婚房的准备及禁忌。
婚房布置在古代礼节中称为“铺房”,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收拾,并备礼前来暖房。既为洞房,风水非常重要,不懂风水仅凭自己喜欢,容易给以后的婚姻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婚房布置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⑴洞房最好选择在光线明朗,空气流通的地方。⑵洞房颜色不要五花十色,这样做容易发生婚外情。⑶洞房的窗台勿挂风铃,容易使新娘神经衰弱,头晕心烦。⑷洞房不可跨在屋内外之横墙下,夫妻易发生口角。⑸安新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红枣、莲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
二:婚礼进行中的仪式礼节(正婚礼)。1.迎亲时的礼节禁忌(即亲迎): 男方按照当初双方商定好的“请期”时间去迎亲。“迎亲”的人数忌双数,女方送嫁的人数要逢双。这样表示男家“单”去“双”回,添丁添口,女方双数表示“双双对对”,寓意着白头偕老。如若在迎亲途中遇到另一迎亲车队,这情况叫“喜冲喜”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互换事先预备好的花朵来化解。
2.新娘的礼节禁忌:
新娘离家时要喜极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声越好,这样旺娘家的财运。出嫁当日新娘忌吃夫家的饭,俗云“食郎饭,打郎声”,意喻以后在婆家受委屈只能忍气吞声,言听计从,为避免,所以当日只须吃菜而不吃饭。另外新娘出大门时忌双脚踏地,要小心不要踩到新郎的鞋子,入男家大门时也不能踩踏门槛,触犯了其中任何一条都容易给娘家和夫家带来不好的运气。
3.新郎的礼节禁忌:
准新郎在新婚前夜忌睡空床,可以找未成年的男童来“压床”,这样可以早生贵子;新郎家中迎亲时,需吹吹打打,燃放鞭炮,热热闹闹的让新娘进门,忌冷清,且头挂鞭炮忌“头数”太少,如果新娘还没等进夫家门,鞭炮断了声,造成场面冷清,如同办丧事,意头不好。民间还认为鞭炮是“崩崩邪气”,越是大喜的日子,恶鬼越会来捣乱,必须及时的把它赶跑。
4.其他观礼人的禁忌:
贺婚是人之常情,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凑份子”是理所应当的。主家需准备记账本,记好“份子钱”等到将来人家办喜事的时候也要“凑份子”且数额要多于对方当初送来的礼额。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以及孕妇和守孝之人要做回避,以防相冲。同时孤寡、再婚妇女、穿白衣服者忌进入洞房,属不详之兆。结婚当天,若是碰到闷热天气,所有参加婚礼的人,都不能扇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三:完婚后的习俗禁忌(婚后礼)
1.完婚后三日,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
“回门”须在当天日落前赶回夫家。若是遇到特殊情况,赶不回来,在女方家留宿,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冲撞了娘家人给女方家带来晦气。
2.新婚四个月内。忌新人在外面过夜。禁止参加任何的婚礼丧事。忌用新娘的镜子照别人,因新娘的喜气比较重,用镜子照別人,会让新娘的福分流失。
古代婚姻讲究的六礼,实际上相当于现代的婚姻法,和现代一样都是出于对婚姻的重视所制定的行为规范。虽然“六礼”大部分深受中国古代的封建迷信思想,但是换个角度,也有它所积极的一面。比如:男女双方在婚配前不能单独相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虽说在现代屡遭非议,但在以前,却避免了男女因婚配年龄较早造成的无知与轻率,有利于婚姻的稳定长久。
婚嫁习俗之——婚礼择吉日
作为终身大事,人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好的婚姻,好的婚姻定当有个好的开始,所以做为“六礼”之一的请期(婚庆日期)也更加为人们所重视!按照传统术数学角度(八字命理学)来选择婚嫁吉日,既是幸福婚姻的开始,也为日后的婚姻生活打下了稳定基础。
一:了解自己的八字命局
通常我们认为属相不合即八字不合,传统中的合八字,属相只是其中的一项,所以属相的不合只代表了其中之一,个人属相对婚姻不起决定性作用。分析了解双方的八字命局,从中看合与不合,从中选择吉日吉时,男女双方用神同旺之吉日结合,会婚姻美满,子孙昌盛。二:以新娘的出生日期为主做选择
俗话说:“子靠出生时,女靠行嫁年”。若是把此原则颠倒或是不顾,将会导致婚后的婚姻出现问题。嫁娶日最好选择女方的结婚大利月。男方最好尽量听取女方的意见,且成婚之日避开女方的经期。但同时,其他人(特别是公、婆、新郎)的意见也是应当重视的,毕竟关系到以后的家庭,幸福,和睦。三:避开特殊月份成婚
避开农历的三、七、九月,因这几个月份分别适逢“清明”、“盂兰”和“重公”,均为传统的“鬼节”,不宜办喜事。因三娘煞喜与跟月老作对,专门破坏新人故也需要避开。三娘煞即每月农历的初
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及廿七。避开双方各自的生日及父母生辰。如果双亲已过世,则要避开生忌、死忌。另外,农历六月也不适宜结婚,因传统思想六月完婚的新娘称“半月妻”即有前无后,相扶不到头。另外,还有一点,虽然民俗传统中有无春年之说,即“寡妇年”,但大可不必为之而忧心。还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命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结婚吉日和时辰,并不能一概而论之。四:要考虑双方各自及家庭的情况
最好选在双方身体都健康的状况下举行婚礼,否则不但影响新生活的和谐,还会加重病情。要避开双方各自的学习,工作繁忙时期,提前安排好婚礼及蜜月的行程。商量好婚礼在哪天举办,提前告知双方家长,确保婚礼进行时,家中老人和亲朋好友都能来参加婚礼,共享喜庆和谐的场面。五:最适宜嫁娶的吉日
忌单日,选双日。婚期与节假日统一,是不错之选。这样做的好处是,亲朋好友到时都会有时间参加婚礼,新婚恰逢节假日,气氛热烈;新娘新郎也会在结婚的当天和亲朋好友同享节假日的欢乐,同时还会感染到婚礼的喜庆热闹气氛并为婚礼祝福。但是由于假期结婚的新人居多,还是要注意提前预定婚宴及酒店车队等。
传统习俗认为,真正的婚嫁日还是要以进行迎亲及举办婚宴的日子为准。如果结婚注册与婚礼仪式日期分开的话,最好都要择吉日行事。例如;该年如若遇到家中有直系亲属或是老人去世,那么该年均不适宜办酒席更不能去注册登记,否则犯了“生入死出”的禁忌。
其实择日就是择吉,择吉的要旨就是“趋吉避凶”。尤其是婚姻嫁娶这种喜事更应该重视择日。以上所说为最基本的婚嫁择日知识,像老黄历一样,只能做单方面的参考,并不是很全面,这其中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的命理条件才能最终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婚嫁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