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带一路看社会发展(最终5篇)

时间:2019-05-15 08:1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一带一路看社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一带一路看社会发展》。

第一篇:从一带一路看社会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从“一带一路”看我国文化建设

今年,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关键词必然少不了“一带一路”。该战略理念最早是总书记于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今年3月28日的博鳌论坛上,习主席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明“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由此,“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正式亮相。

当“一带一路”的新闻、消息遍布各媒体平台时,电视机前,报纸前,以及网络上的人民百姓都在热议并叫好,这种热情在今年的股市里表现尤为强烈。关注股市的人们都忘不了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概念所引爆的股市投资热潮,股票行情中“一带一路板块”飘红直上使铁路、民航、港口、工程机械等相关概念股一度涨停。由此我们也更直观地了解到,“一带一路”直接作用于通路、通航和通商,它是我国至关重要的,促进内外合作的经济发展概念。

但是,走出股市层面,深刻解读总书记的讲话后,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到“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领域都有着全面的指导作用。

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在与世界各国进行外交、贸易的过程中,本质上不外乎文化的交流。古代“丝绸之路”上我们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各民族输出过他们不曾见过的丝绸、玉石、茶叶等等新奇的物件,同时我国的使者、商人也从这些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处带回了葡萄酒、青金石,以及宗教等等。这些通过马、骆驼等驼来的劳动成果的交换,不仅仅是简单的物品交换,更是不同区域、民族文化的深层交流。自古,我国便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着外来的文化精髓,在频繁的交流互动中建设并传承着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

而今天“一带一路”构想更是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我国与中亚、西亚、欧洲、非洲等各国各地区之间合作共赢的重要战略。所以,要促使“一带一路”构想真正落实成为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外交发展,形成各国之间互惠互利局面的有力武器,我国首先得搭好“文化”这座无形的桥,把各区域、各民族、各宗教等连接在一起。可见,加快文化建设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社会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共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内容中曾提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可见文化建设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它与13多亿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加快和完善文化建设,是我们当前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即使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在接受着社会主义良好教育的同时,更应该致力于寻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可行道路。

基于目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国家领导人对该系统工程的建设规划其实就给予了我们关于“文化建设”的诸多启示。今年3月,我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而其四条共建原则,即“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就为我们思考“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下面是笔者受“一带一路”构想的启发,阐述的个人关于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

一、文化建设要坚持开放包容

“一带一路”战略连接的不仅是我国国内各省市、区域,还有我国与亚非欧大陆各个国家,沿途有多样的民族、宗教文化。“文化包容是现代丝绸之路建设的必要前提,没有丝路沿线国家在文化的相互包容、在民心上的相互认同,就不会有国家间的深度合作,也就谈不上共同建设。”①所以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坚持开放包容是必然的选择。

回顾“丝绸之路”上的“大唐盛世”,我们能够从当时唐代的文化政策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唐朝是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开放包容的朝代,当时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都开展了外交活动,许多外国商人、使节、僧侣等大量涌进唐朝境内。据历史文献记载,“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里都有不少外国人、外族人居住,而长安更是成为了汇聚内外宾客的“国际大都会”。同时,唐朝对内同样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合作交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正是在这种开放的文化政策的作用下,唐朝的文化比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更为繁荣、多元。由外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外来民族人民带来的异域文化、民俗风情,给唐朝本土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并从衣食住行、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在这种开放交流的社会环境中,我国的优秀文化也被广泛地传播,为其它民族的精神生活带去重要的改变。

13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妨以“盛唐”为师,在文化建设方面加强开放合作,做到兼容并包。对内构建开放的文化市场,加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同时又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独特性;对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既要将优秀的外国文化引进来,又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去,在互联互通的过程中,形成多元、互益的文化格局。而如今的教育合作、跨境旅游、博览会、国际论坛等等都是促进中外文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应该积极把握机会,吸收更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外来文化,融合本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灿烂的民族文化。

二、文化建设要坚持市场运作

中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曾在一次论坛上提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文化发展新机遇新动力,不仅在于经济活动必然伴随文化活动,而且在于经济活动的成功往往需要文化理念先行,在于文化活动也会以某种经济活动的方式出现,在于经济活动的效益产生后会带动文化活动繁荣。”②

文化与经济融合催生了文化经济这个新概念。如今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渗透到了各类经济活动中,使经济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这方面表现最明显的是近几年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文化投资和文化消费的热潮。这也启发我们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文化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文化的基础建设和文化创新,加强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例如今年暑假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便是一个较成功的文化建设的缩影。这部票房高达9亿的国产动漫电影作品,不仅创造了历史,收获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受到了中宣部的点赞。该电影在市场环境下,通过融合好莱坞的经典结构、3D特效和中国传统故事,打造出了一部具有中国传统和现代精神内涵的作品,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思想共鸣。

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在研讨会上表示,影片《大圣归来》塑造的人物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价值理念和传统美德的再现”。而该影片通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市场的推动作用,受到了普通市民的广大关注,人们纷纷走进电影院自觉地接受这种人文情怀和传统美德的熏陶。电影的成功之处不仅为国民提供了健康的精神文化素养,加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推动了国产影视文化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并且通过电影走出国门的方式更是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范围,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做出了较好的示范。

由此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市场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今天的社会是一个追求经济效益和个性发展的社会,文化建设离不开市场环境的制约或促进作用。政府或组织如果完全脱离市场进行简单的文化灌输,是无法起到应有的文化效益的。只有顺应市场需求,创造出既有个性又富含精神内涵的文化内容,消费者才会自觉地为文化买单,并更深刻地接受文化的影响。同时在市场效益的激励下,社会的文化创新力也会进一步提高,创造出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

总之,文化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建设更需要我们从社会的各个层面着手完善。而社会建设有其相通之处,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有利于我国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同时该战略的规划也给予了我们关于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参考文献:

①②《2015中国文化财富榜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高峰论坛回眸》,中国文化报,2015年5月23日,第006版专题

③范周,《加快“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业界观察,2015.06

第二篇: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一带一路”战略

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一带一路”战略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共管理学院学生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后,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由此,“一带一路”基本成型。

但在战略提出的初期,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中国为消除过剩产能而提出的不得已的举措。这种把一带一路战略简单理解为解决过剩产能的看法,真可谓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没有能够从普遍联系的视角出发看待问题,因而观点并不全面。

其实一带一路战略有着深远的政治考量。

一、开拓战略纵深和强化国家安全。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与东部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中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工业少,通过“一带一路”加大对西部的开发,有利于战略纵深开拓和国家安全。

二、主导区域经济贸易。一带一路战略,能使中国对冲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伙伴谈判),也有机会在一带一路经贸中抢占全球贸易新规则制定权。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以中国内外港口为支点建设,推动各种规格的自贸协定谈判,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掌控国际贸易主导权,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

三、获取资源。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较高,这些资源主要通过沿海海路进入中国,渠道单一。中国与其他重要资源国的合作不深入,经贸合作未广泛有效展开,资源方面的合作不稳定。“一带一路”新增陆路资源进入通道,对于多元化获取资源显得重要。

四、推进改革开放深入持续。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动力已经减退。目前时值全球政治经济转型,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顺应经济区域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改革深入持续,促进国内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

五、对冲美日等国对华遏制合围,打开地缘战略突破口。美国重返亚洲以及战略再平衡,介入南海等都是为了围困中国。而一带一路以经济为先导,加强中国与中东、东南亚、中亚等国家的联系,加深友谊,抵消美国势力,争夺压轴主导权。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战略绝不是仅仅为了经济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接下来20-30年发展奠定基础。这是一盘宏大的棋,也需要我们从更加广阔的视角,普遍联系的视角来看待。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因此,请不要低估一带一路的战略雄心。

第三篇:3、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高度看新疆发展新机遇

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高度看新疆发展新机遇

2014年04月17日

从国家战略高度看新疆发展新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思路已然清晰,新疆迎来了对外开放和自身发展的大好机遇。区域协同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国际协同看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破题在新疆。新疆经济体量、资源禀赋、发展速度和地缘特征在西北五省区中具有显著优势,即将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规划出台赋予新疆直接的政策红利。未来,虽然面临种种挑战,但是必须看到,新疆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一、大国方略:新疆成为国际协同的桥头堡

区域协同体现习主席的国家战略思路,国内协同与国际协同双管齐下。

国际协同看“一带一路”。2013年9月,习主席在访问中亚各国期间提出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随后,又提出与东盟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成为我国未来向西开放、向内陆发展的重要战略。

国内协同看京津冀。2014年2月26日,习主席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优化北京、天津和河北的资源分布,调整三地的人口和产业布局。发改委近期表态,首都经济圈规划会尽快出台,京津冀有关自贸区正处于申报过程中,区域协同发展的速度加快,力度超前。

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很多共性:

1)都是由习主席直接提出并大力推动的国家战略,非等同于普遍意义的区域发展; 2)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主旨,都是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上统筹规划; 3)协同与优化是主要方式。通过深化改革打破区域边界,优化社会结构。4)都有一个亟需破题的地区。京津冀看河北,一带一路看新疆。

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政治地位最为重要。除西藏外,全国第二个由国家领导人就地区发展专门召开会议就是新疆。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直接反映当届领导人的治疆思路。首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2010年5月中旬召开,时任国家领导悉数参加。胡锦涛明确“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发展的战略目标。温家宝表示在经济政策上对新疆给予更多的倾斜与支持,如率先启动资源税改革,对新疆困难地区部分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十二五期间投资翻番等,并部署全国十九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八十多个县的建设。

本届政府即将召开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在新形势下对新疆发展进行重新定位与布局,决定新疆未来几年发展路径,对于新疆、西北五省以及国家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维护社会稳定是治疆的首要任务,关乎国家安全

暴力恐怖事件多发,社会稳定当务之急。近三年来,每年都会发生与新疆有关的暴力恐怖事件,国土安全问题已经引发国内外普遍关注。习主席对6·26新疆鄯善县暴力恐怖袭击案和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我们认为,国安委将担当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职能,新疆将是国家安全战略的关键区域,新疆稳则国家安。当前,要站在国家安全的全局下考虑新疆的发展。

长治久安是当前治疆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后,2013年12月19日,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了新疆工作汇报,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当前新疆工作的第一位任务。张春贤在新疆自治区主要会议上也多次传达。可以预见,本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将会明确治疆思路,社会稳定最为关键。

表2:当前治疆思路

时间 会议 治疆思路

2014年1月5日 自治区党委传达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举行常委(扩大)党中央确定的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来,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会议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作为第一位的任务;

20114年1月16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2014新疆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

1、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作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切实履行稳定第一责任、第一政治任务。

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水平2014年1月21日 自治区干部大会

长治久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目标,是治疆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的重要实践。

1、要深刻理解“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论断,牢牢确立长治久安的指导思想,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2、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是基础、是前提,经济上不去、民生问题解决不好、民心抓不住,稳定最终也保不住。抓发展,以有利于长治久安为中心;抓改革,以有利于长治久安为目标;抓民生,以有利于增强长治久安社会基础为着眼点。

三、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中优势显著

新疆当前经济体量、资源禀赋、地缘优势以及发展速度均位于西北五省前列。我们重点比较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以及新疆五个省区。

图1:西北五省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定位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首先,新疆地缘优势突出。新疆行政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06%,拥有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拥有国家口岸15个,省级口岸12个,具有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的地缘优势。第二,新疆经济体量大。新疆2013年GDP仅次于陕西省,达到8360.24亿元,其对外贸易总额更是占了西北五省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

表3:西北五省的经济现状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第三,新疆能源优势明显。相比西北其他四省,新疆煤炭资源储量全国第一,石油储量居全国第二,天然气储量位居全国首位,此外,新型能源太阳能位居全国第二,风力资源也是全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能源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生产力,新疆二产占比仅高于甘肃,未来开发潜力巨大。收入增速均大幅下滑,新疆财政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四省,跃居首位。

表4:西北五省的产业结构和能源优势

省区 能源优势 第一产业占比(%)

第二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占比(%)

陕西 陕西省煤、石油、天然气三种支柱性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位次分别为:煤全国第三;石油全国第七;天然气全国第二。

9.50 55.50 35.00

新煤炭资源预测储量位居全国首位。石油储量居全国第二,天然气探明资源

疆 量居全国首位。太阳能,居全国第二。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7.40 46.40 36.20

甘肃 风能资源丰富,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

14.00 45.00 41.00

宁夏 煤炭资源量大质优,储量居全国第5位。煤、水(能)、油、气齐全。

8.70 49.30 42.00

青海 水能储量在国内居第5位,居西北之首。光能丰富。化石能源丰富。石油资源量达12亿多吨,天然气资源量是全国四大气区之一。

9.90 57.30 32.80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第四,经济转型升级期间新疆发展的弹性最强。近年经济走弱背景下,新疆的投资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长仍保持在西北五省前列。受益于援疆政策支持,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速,2012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超过其他四省,达到32.96%,近三年投资增速波动性显著小于其他四省区。从财政收入增速角度来看,虽然各省2012年财政

图2:西北五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图3:西北五省财政收入增速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优势明显决定了新疆的清晰定位。新疆在西北五省中最明确提出要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五个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

相比来说,其他四省区的定位仍需明晰:甘肃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青海要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基地和重要支点,宁夏要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陕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四、资本市场必须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本届政府启动了一带一路建设,但是必须认识到,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范围广泛且分散、缺乏有效抓手、短期效益回报不显著。尤其要注意到,第一,大国博弈长期存在。从国际范围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为了应对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为我国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承担大国责任、打造新的国际版图。大国博弈长期存在且动态变化,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也会应时调整。第二,协同发展需要协调各方利益。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主要省区之间如何优化协同,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如何实现合作共赢,如何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经济发展,需要平衡多方利益,建立共享机制,非一方所能决定。

资本市场要分阶段客观看待“一带一路”主题。

短期来看,媒体报道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将于6月初召开,我们预计,新一届领导人部署未来新疆发展规划,直接利好新疆区域。“一带一路”规划目前仍处于制定过程中,发展思路,政策方向以及改革措施将惠及西部大部分省区,年内地图效应可以期待。

中长期来看,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以及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等规划有望逐步落地。国际协同有利于提高我国外贸出口,输出高铁、通信等技术型产品,增加国际竞争力。但是体现到资本市场上,落地难度大。

五、新疆基础设施大有可为,混合所有制有望破题

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必然要求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机场、特高压输电线路、油气管网、通信网络以及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将会拉动地方投资。4月11日,新疆召开会议强调抓住二季度这个施工关键期,抓好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我们预计,新疆稳增长措施利好市政建设、水泥建材、铁路设备、管道等行业机会。

加快新疆国企改革改善利益分配机制,油气改革是突破点。对于新疆来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意义更为重要。第一,优化整合央企和地方之间的利益分配,考虑将大型央行利润留在地方,推动地方建设;第二,通过企业之间的资本纽带加强新疆与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地区的互动,成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抓手;第三,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开发,提高资本运作效率。结合新疆能源优势,油气改革是新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突破点,新疆国资委表示,探索实施地方企业自主开发油气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合作模式,与央企共同开发,大力发展石油石化天然气下游产品深加工,以及油气管道建设。我们预计,石油天然气开发加工销售产业链、煤化工等能源相关并购重组、交叉持股机会凸显,改革红利显著。

第四篇:“一带一路”学习体会

“一带一路”学习体会 一、一带一路的概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XX年9月和10月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二、时代背景

丝绸之路是张骞于西汉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智慧、勇气和汗水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文明的人文、贸易交流通路,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中,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重要依托。

进入21世纪,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国家主席习近平XX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覆盖中国西部9个省区及中亚、西亚、高加索地区甚至南亚相关国家;同年10月,习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又倡议“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中国由海路与东亚、东南亚、南亚乃至欧洲、非洲国家的合作,这两个倡议合并简称为“一带一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与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标志着“一带一路”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XX年年会开幕式当天,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三、丝路新图

打开世界地图可以发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将使我国与周边国家“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的角度看,都有利于沿线各国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四、一带一路会影响我们什么?--几个热频词

命运共同体:亚洲梦

“70年来,亚洲国家逐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从相互封闭到开放包容,从猜忌隔阂到日益增多的互信认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博鳌亚洲论坛XX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准确深刻地总结了亚洲国家合作发展的历程和成果,引起高度共鸣。一切发展都应是包容的发展,不应落下任何一个群体,“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亚洲国家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高度认同和积极作为,推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已成为亚洲国家的强烈共识,成为共同的“亚洲梦”。

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在推进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中国必须是“领头雁”,中国也有能力承担起这样的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有一半以上的足迹留在了亚洲国家,与世界各国领导人谈到“命运共同体”的话题不少于10次。其中,借用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符号,承载中国梦、和平发展和大国责任的“一带一路”,不仅是一国实现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地区乃至全球实现繁荣的必然选择,更关系到全民的共同福祉。

“一带一路”:从构想走进现实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习近平主席关于“一带一路”的精彩论述获得国际舆论高度热议,“丝路热”由此掀起高潮。“一带一路”是实现“命运共同体”梦想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截至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增至57个,“朋友圈”不断扩大。在此之前,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有了早期收获,从构想走进了现实。

经济新常态:中国自信

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唯一的答案。但习主席的表态却令人振奋和鼓舞:“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继续给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增长、投资、合作机遇。”“中国将同大家一起,共同驱动亚洲发展的列车,不断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国崛起大势不可阻挡,这就是中国的自信。

五、“一带一路”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改变?

一是有利于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是有利于改革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在我国国内段覆盖了中西部的大多数省份,让广大中西部地区由原先的“内陆腹地”变成现在的“开放前沿”,为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是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一带一路”为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东部地区受污染治理、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将我国的部分产能过剩或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留出必要的发展空间,既可以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四是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一带一路”战略的宏大程度前所未见,初始阶段具有较多“构想”色彩还有很大的解释空间。要在关注外部空间和机遇的同时,坚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以内部调整和改革来强制度、增效率、促公平,标本并治,灵活、有效地形成和把握行业、地域或市场重点,确保该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能够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保证国家健康、长远、稳定发展。

风起扬帆正当时,四海同心逐新梦。“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中国愿意与沿线国家一道,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再现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荣耀与辉煌,共同铸就团结、发展、繁荣、文明的希望之梦。

第五篇:思想汇报(一带一路)

徐兴平老师关于“一带一路”的讲座给了我很深刻印象,老师从历史背景、特点、意义、总体思路、应注意的问题五个方面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让我有很多的思考和感想。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在共建“一路一带”过程中,中国将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将不断增大对周边的投入,积极推进周边互联互通,探索搭建地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中国不仅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也要通过“一带一路”等途径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事,而是各国共同的事业;不是中国一家的利益独享地带,而是各国的利益共享地带。“一带一路”建设,包括前期研究都是开放的,中国欢迎其他国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不断丰富和完善“一带一路”的理念、构想和规划,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谱写丝绸之路的新篇章,共同建设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的未来。

下载从一带一路看社会发展(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一带一路看社会发展(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汇报(一带一路)

    思想汇报(一带一路) 斗转星移,丝绸之路历经沧桑巨变,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在中亚和东南亚之行中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

    一带一路学习心得

    关于“一带一路”学习心得体会 2000多年前,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智慧、勇气和汗水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文明的人文、贸易交流通路,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

    一带一路报告

    提出 首先大家知道“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历程吗? 2013年9月和10月,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大学生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在2013年9月和10月由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

    一带一路 观后感

    《一带一路》纪录片观后感 从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提出以来到现在,已经三年过去了。老实说看记录片之前,对于“一带一路”的认识还仅仅停......

    “一带一路”讲稿

    2015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 千年的时空穿越 ——“一带一路”筑梦中国 一、‚一带一路‛战略概述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以长安(今......

    一带一路解析

    第三部分 重构 一带一路这个事情属于中美重构、中国贸易的重构,也属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关系的重构。资本市场上也对一带一路写了很多报告,但是忽略了其中的风险。一带一路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