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大学之道:始于怀疑,终于信仰

时间:2019-05-15 08:2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大学之道:始于怀疑,终于信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大学之道:始于怀疑,终于信仰》。

第一篇: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大学之道:始于怀疑,终于信仰

校长黄维院士在2013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时间:2013-9-30 9:03:05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2677次

大学之道:始于怀疑,终于信仰

——在南京工业大学2013年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黄 维

2013年9月2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官、各位老师,亲爱的2013级新同学们、“小伙伴”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九月的江浦,天蓝水清,物丰人美,大家欢聚一堂,让我禁不住回忆起了几天前,也就是9月26日晚上,参加《圆梦南工——迎新文艺晚会》的情景。那场活动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美好的印象,正如我在晚会后与团委相关同志在短信中交流所述,整场晚会组织编排精彩纷呈,场景舞美水准专业,现场气氛和谐热烈,既有诗情画意般的校园美景、又有真情实感的朴素表达。我用了“震撼”两个字来形容,令人心潮澎湃,为党代会所谋划的“文化筑基工程”添了砖、加了瓦。正如今天的军训汇报演出一样——非常精彩、激动人心、令人振奋、难以忘怀。我对同事说,正是感受到大家的激情、热情和真情,才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南京工业大学与师生员工一道扎根发展、奋斗终身,夸父逐日、衔石填海的决心!

今天,我从为你们喝彩鼓掌的观众席走上主席台,带着万分荣幸与喜悦,向2013级6900名本科新生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全体南工师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养育、教导你们的父母师长,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刚才,葛珈辰同学、喻洁同学、胡秀兰教授分别代表新生、老生和教师做了精彩的发言,令人深受启发。回首去年的9月28日,我在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就是在这里,我向自己加入南工后迎接的第一批新生分享了我所理解的工业大学之“大”,鼓励大家要多一些自信和自强——“信心比211和985更重要”,更何况我们还有即将到手的“2011”——今夕何夕,一年后的今天,美梦已经成真。我们南京工业大学首批通过“2011计划”认定,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道,正式迈入“国家队”的序列,成为国家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如今的南京工业大学正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瞄准“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战略目标昂首阔步、跨越发展。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关于2011计划的新闻占据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要媒体的大量版面(包括江苏和南京的多家地方媒体;今天也有十几位媒体朋友专程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南工也因此名声大噪、倍受关注。甚至有人撰文指出“211已经Out了,以后要报考2011大学”等等。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恭喜你们、祝贺你们,你们是国家2011大学的首批学生!你们将与全校师生和遍布世界各地的校友一起,见证着我们实现“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这一“南工梦”的早日实现!你们当中还包括130名2011学院的学生。这也是全国首家“2011学院”,以“全程导师制”和“全员书院制”为指导,个性化教育和全面发展双管齐下,以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为目标,致力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我更愿意看到,“2011学院”的成立将成为一个火种,它将燎创新型高等教育发展之原,实现精英化教育模式的全新探索,加速提升南京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胸怀“南工梦”,拳拳赤子心。回首历史,南京工业大学于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和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可以说是“贵族血统、师出名门”。111年的悠悠历史、春华秋实,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拥有“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令人惊艳的美丽校园;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等为代表的阵容鼎盛的高水平、有竞争力的师资队伍;拥有工、理、管、经、文、法、医、艺等8个学科门类,正向着“综合性”大学的高峰攀缘不止;拥有一百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着近五千名研究生规模的人才培养体系,正朝着“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力冲刺;拥有源源不断加盟我们的,以来自世界顶级学府的教授、博士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学者,以及分设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办事处(这是国内高等学校的创举),正奔向“全球化”发展愿景大步向前。

在筑梦的道路上,我们用希望唤醒勇气,用热情点亮光明。老山听风,梅竹倾诉着南工人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长江沐雨,堤塘吐露着南工人的海纳百川、兼容并包;镜湖观月,涟漪低语着南工人的高风亮节、光明磊落;浦园赏花,芬芳浅吟着南工人的敬教劝学、兴贤育才。

你们意气奋发、风华正茂,刚刚踏入校门成为大学生。让我不由得感慨万千,思绪回到30年前。那时我刚刚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开始了摸爬滚打、酸甜苦辣的人生经历。回溯这30年,我的思考总结与前几日刚刚辞世的、令人尊敬的大学者于光远先生不谋而合,尤其是他的人生八字要诀——“勤、专、精、深、新、韧、仁、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希望我的经验和教训,能启迪大家引发思考、能为各位来者提供借鉴。

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总结了“人生三境界”,也叫“业成三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在宋朝开风气之先的大词人晏殊词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可以理解为学海无涯,需要厚积薄发,不畏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重点应该是“望”字,首先要仰望星空、高处着眼,制定目标、构筑梦想。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梦想不是简单的名利,不同于世俗的成功。有些梦想可能只是平日里的一句玩笑,或者恍然间的“奇谈”,在当下没有实现的可能。但老庄有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助推剂,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同学们从激烈残酷的高考竞争中拼搏过来,应当志存高远,应当有所展望。如果追逐蜗名蝇利,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目光短浅,重技术而轻学问,重眼前而轻长远,恐怕谈不上志存高远、理想宏伟。或者一进大学就完全卸掉压力、纵情享乐、结交损友,恐怕快乐也不会长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是每一个士兵都要梦想成为将军,不见得每一个人的目标都要“高端洋气上档次”,但我们绝不应向“低级庸俗”看齐。

失去了梦想,想象力就会枯竭,更何谈创新。构筑梦想的诀窍就是广泛阅读、综合涉猎、多元发展。无论是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当今大科学时代的需求来看,都要求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能取长补短、触类旁通,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本人就是一个不断跨界的例子:我在北大本科期间的训练是物理化学、物质结构、计算化学等方面,后来逐渐开始做了纳米材料、光电材料、有机电子等;由于阅读兴趣比较广泛,本身又比较喜欢文史哲,小学时期就开始粗翻略读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名著,如《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等,大学后则经常涉猎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国际关系等等方面的书籍,也偶尔在一些政治性、思想性、文学性的报刊上灌水,如在《时事报告》、《联合早报》等发表一些豆腐块大小的文章。现在回顾起来,这些涉猎广泛的求知经历以及学生团体的任职经验,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社会关怀,也在不经意间地培养了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样大有裨益。

第二层境界是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柳永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说寻求真理或者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脚踏实地、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孜孜以求,坚忍不拔、勤奋不殆。

19世纪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实现梦想需要有执着的毅力和勤勉的坚守。没有毅力,宏伟的梦想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卓绝的智识、杰出的才华、彪炳的业绩、传世的杰作,无一不来自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今年9月13日,面对2013级研究生新生,我讲了六个“坚守”,在网上可以读到,对你们也有同样的期待。

正如鲁迅所言,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用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一旦选择了某一条道路,无论是求学、执教、经商还是从政,都希望同学们要要坚定信念、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走下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用勤奋和坚韧成就事业、开拓未来。

还记得我在中小学读书期间,基本上每天早晨都能坚持5、6点钟起床,到校后在操场上坚持跑十圈以上。到北大学习以后,将跑步的习惯延续到了未名湖畔,并背诵英语、谚语、成语等。这也让我体会到人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苏轼曾说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有韧劲的人生方能从容应对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赢在最后。

韧劲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坚强持久的意志力,即“立志如山”;二是能屈能伸的应变力,可以用“行事如水”来概括(关于这个话题,曾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的任彦申同志有非常精彩的概括和表述,在他的书中可以读到)。我们既要对长期目标拥有热情坚持与永不懈怠,如山一般屹立不倒;又要面对多变因素积极应对、灵活调整,如水一般,遇山绕行、见坝积蓄,汇聚成浪、滴水穿石,能屈能伸、可容可包。只有兼具二者,才能坚持

第二篇:大学XX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辅导员讲话稿

大学XX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辅导员讲

话稿

亲爱的XX级新同学们,各位自豪的父母们,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来宾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一名辅导员,一名最基层的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者。

今晚,xx大学的校园格外美丽,因为开学是一所大学最具有魅力的时刻,它再次迎接了无限的可能性,孕育着各种希望和想象,而这所有希望和想象的源头就是你们——亲爱的新同学们!不仅如此,你们还是我们工作的全部意义所在!从你踏入xx大学的校门那一刻开始,四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将时刻陪伴你们!

我们愿意在你奔向梦想时,助你一臂之力;

我们会在你踌躇忐忑时,坚定你前行的勇气;

我们或许在你得意忘形时,向你泼一盆冷水;

我们还会在你承受事与愿违的失落时,给你鼓励和安慰!

更多的时候,我们在你身后默默注视和支持,为你们的成长感到无比欣喜!

如果青春是一本书,我们就象是这本书每一页右下脚的小小编码,也许你不会时时想起,而我们,就在那里。不会乱码,也不会缺席。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们已经准备好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如果你们已经准备好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和坚持,如果你们已经准备好享受独立和自由,如果你们已经准备好面对挫折和失败,那么,我要说,我们也准备好了:

我们希望成为你们的wifi,只要你们需要就可以随时连接上!

我们愿意成为你们的充电宝,在你疲惫动摇时给你充满正能量!

亲爱的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走进她,融入她,不给自己离她越来越远的借口和理由!在这里,你可以放大青春里所有美好的因素,包括激情,包括纯真,包括善良,包括奋进。从这里启航,只要你们愿意付出思考和汗水,那收获一定是硕果累累!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我们关注你们的成长!

我们守望你们的幸福!

我们期待你们远行的脚步!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大学2011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

金秋时节,2011级新同学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走进清华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健康成长的中小学老师和信任清华、支持清华的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清华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学的佼佼者。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勤奋学习,奋勇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如今,这么多优秀学子汇聚在一起,为大家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同时,相对于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每个人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继续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同学们人生路途上的一个新起点。如何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争创新成绩?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发扬:

第一,打好基础,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大家知道,清华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培养本科生和预科生,通过广延名师,给予学生坚实的数理和人文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与气质。正是得益于在清华获得的“为学”与“为人”的“厚基础”,再经过国外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训练,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才并回国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急迫需求,清华提出“红色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注重实践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绩,这一时期的“重实践”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础”传统有机结合,使广大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大展宏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培养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高手”,而且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求创新”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清华的学习中,既要扎实、认真地打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又要积极动手、动脑,把握好各类实践环节;更要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与能力。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从以老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到自己主动地学习、独立地思考,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四篇:大学2010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

金秋时节,2010级新同学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走进清华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健康成长的中小学老师和信任清华、支持清华的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清华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学的佼佼者。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勤奋学习,奋勇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如今,这么多优秀学子汇聚在一起,为大家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同时,相对于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每个人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继续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同学们人生路途上的一个新起点。如何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争创新成绩?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发扬:

第一,打好基础,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大家知道,清华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培养本科生和预科生,通过广延名师,给予学生坚实的数理和人文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与气质。正是得益于在清华获得的“为学”与“为人”的“厚基础”,再经过国外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训练,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才并回国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急迫需求,清华提出“红色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注重实践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绩,这一时期的“重实践”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础”传统有机结合,使广大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大展宏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培养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高手”,而且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求创新”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清华的学习中,既要扎实、认真地打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又要积极动手、动脑,把握好各类实践环节;更要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与能力。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从以老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到自己主动地学习、独立地思考,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二,学好专业,全面发展,追求和谐。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宽的要求。我们常常说要求大家“全面发展”。今天,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全面发展已不仅仅是指“德智体美”,而且也包涵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所需要的更多知识与精神素养,这是新世纪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十年前,清华大学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创并实施了“绿色大学”示范工程,通过“绿色教育”的课内外教学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通过“绿色科研”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通过“绿色校园”建设生态和谐的良好育人环境。记得有一次,我接待日本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先生,他向清华师生演讲时,以自己家里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例子,说明他如何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后来的宴会上,他又问我: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我当时没有向他全面介绍我们学校的有关工作,我跟他说:您刚才说自己开车上班,选车的首要标准就是要节能减排,这确实很好,不过我们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估计节能减排贡献更大吧!这当然是一个玩笑,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路途多远都骑车前往,但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的是,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行动中去,共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将来走上社会,更要成为节能、环保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模范。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深入了解国情,具备国际视野,明确历史责任。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同学们将要参与的一系列国庆教育和庆祝活动,正是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国情的机会。相信大家在这一过程中,会更加深切地感到,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与我们的国家密不可分。我们的许多前辈师长正是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祖国的深挚热爱出发,承担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重任,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要更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还必须放眼世界,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学校正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大力推动学生海外交流与合作。去年,学校公派出境学生达xx多人次,通过“海外名师讲堂”、“优秀新生海外研修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暑期研修计划”,以及联合培养、联合学位、交换生、合作研究、海外实习和暑期学校等一系列境外学习环节,构成了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在座的同学来说,我们力争在近几年内,让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具有海外学习或交流的经历。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良好条件,积极吸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营养,胸怀天下,服务祖国。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五篇:在大学2011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

金秋时节,2011级新同学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走进清华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培育你们健康成长的中小学老师和信任清华、支持清华的各位家长,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

今年入学的本科新生共3300多人,其中有500多名保送生,有260多名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文理科前十名,包括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超过三分之一省份的文科第一名。新生中女生占31%,过去清华的女生比例比较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体在五分之一左右,近年来女生比例基本稳定在大约三分之一。今年新生中,有少数民族同学264名,占总数的8%。此外,还有国外留学生和港澳台生共计425名。在座的同学们中,有一些同学来自贫困地区、地震灾区,或因为其它多种原因家庭经济有一定困难。按照统计,清华每年有大约25%的同学家庭经济困难,其中占学生总数10%的同学特别困难。对于所有经济困难的同学,学校将通过助学金、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等一系列措施给予资助,昨天已有一些同学通过“绿色通道”完成了报到手续,实现我校“绝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郑重承诺。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清华学习的同学,都是中学的佼佼者。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勤奋学习,奋勇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如今,这么多优秀学子汇聚在一起,为大家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同时,相对于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每个人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继续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同学们人生路途上的一个新起点。如何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争创新成绩?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发扬:

第一,打好基础,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大家知道,清华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主要培养本科生和预科生,通过广延名师,给予学生坚实的数理和人文基础、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与气质。正是得益于在清华获得的“为学”与“为人”的“厚基础”,再经过国外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训练,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才并回国做出重要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急迫需求,清华提出“红色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注重实践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并挑大梁、出成绩,这一时期的“重实践”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础”传统有机结合,使广大毕业生在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大展宏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培养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高手”,而且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求创新”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清华的学习中,既要扎实、认真地打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又要积极动手、动脑,把握好各类实践环节;更要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与能力。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从以老师为主导的被动学习,到自己主动地学习、独立地思考,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二,学好专业,全面发展,追求和谐。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宽的要求。我们常常说要求大家“全面发展”。今天,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全面发展已不仅仅是指“德智体美”,而且也包涵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所需要的更多知识与精神素养,这是新世纪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十年前,清华大学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创并实施了“绿色大学”示范工程,通过“绿色教育”的课内外教学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通过“绿色科研”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通过“绿色校园”建设生态和谐的良好育人环境。记得有一次,我接待日本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先生,他向清华师生演讲时,以自己家里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例子,说明他如何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后来的宴会上,他又问我: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我当时没有向他全面介绍我们学校的有关工作,我跟他说:您刚才说自己开车上班,选车的首要标准就是要节能减排,这确实很好,不过我们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估计节能减排贡献更大吧!这当然是一个玩笑,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路途多远都骑车前往,但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的是,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积极投身到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行动中去,共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将来走上社会,更要成为节能、环保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模范。

第三,深入了解国情,具备国际视野,明确历史责任。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同学们将要参与的一系列国庆教育和庆祝活动,正是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国情的机会。相信大家在这一过程中,会更加深切地感到,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与我们的国家密不可分。我们的许多前辈师长正是从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和对祖国的深挚热爱出发,承担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重任,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要更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还必须放眼世界,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学校正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大力推动学生海外交流与合作。去年,学校公派出境学生达XX多人次,通过“海外名师讲堂”、“优秀新生海外研修计划”和“拔尖创新人才暑期研修计划”,以及联合培养、联合学位、交换生、合作研究、海外实习和暑期学校等一系列境外学习环节,构成了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在座的同学来说,我们力争在近几年内,让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具有海外学习或交流的经历。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良好条件,积极吸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营养,胸怀天下,服务祖国。

同学们:再过两年,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你们将亲身经历这一难忘的时刻。希望大家切实践行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行胜于言”的校风,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积极参与校庆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向百年校庆献礼!今天在座的还有一些同学的家长和亲属,我们也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以各种方式,关心清华的发展、支持清华的建设,共同为清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下载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大学之道:始于怀疑,终于信仰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大学之道:始于怀疑,终于信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