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2011年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小学、初中组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
2011年7月15-22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小学、初中组全国总决赛暨“非常重庆、非去不可”作文主题文化交流周(夏令营)活动在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师生、家长云集重庆,参加为期七天的比赛及夏令营活动。
2011年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参赛学校1057所,参赛学生807638人,其中,小学、初中组参赛学校769所,参赛学生 517573人。经过9个月初赛、复赛、区域决赛三个赛程的激烈角逐,800名优胜选手从80万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高中组总决赛将于8月6日-7日在北京大学举行。
小学、初中组全国总决赛在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大雅堂举行,在2个小时的现场作文比赛中,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四川成都苹果树下教育培训学校的陈佳悦和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的朱恒宇分别夺走小学组、初中组唯一的特等奖。
本届总决赛,除了竞赛,组委会针对竞赛选手的特点,设计了精彩的“非常重庆、非去不可”作文主题文化交流周活动。组委会邀请重庆著名作家为选手们开设“创新作文大讲堂”;邀请《课堂内外》编辑和选手们交流互动,畅谈写作秘诀;带领选手饱览山城如画景色,接受红岩革命洗礼;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晚会”,展示选手别样风采;邀请同学们参加“重庆旅游、非猜不可”旅游百科知识竟赛和“重庆旅游、非写不可”采风活动,希望大家用微博、文字、视频、记录重庆印象,感受“唱红赏绿”的重庆风采。
参赛师生合影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小学、初中组全国总决赛考场
小学、初中组总决赛在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大雅堂举行
同学们认真聆听莫怀戚教授精彩的讲座
莫怀戚教授深受参赛师生的欢迎和喜爱
颁奖仪式暨夏令营闭营仪式在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体艺中心举行
小学组特等奖获奖选手
初中组特等奖获奖选手
小学组一等奖获奖选手
初中组一等奖获奖选手
交流周闭幕式上参赛师生献才艺 附件: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小学、初中组决赛获奖名单
重庆晨报报道大赛指导单位
·北京大学招生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 ·复旦大学招生办 ·南京大学招生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 ·南开大学招生办 ·中山大学招生办 ·天津大学招生办 ·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 ·武汉大学招生办 ·长安大学招生办 ·中南大学招生办 ·湖南大学招生办 ·西南大学招生办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 ·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 ·重庆大学招生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 ·山东大学招生办 ·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 ·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 ·兰州大学招生办 ·苏州大学招生办
·中国石油大学招生办(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招生办(武汉)·江南大学招生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
·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参赛学校
·龙都中学
·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南京一中明发分校
·南京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灌南县实验小学
·南京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南京郑和外校 ·南京市滨江中学 ·十八中
·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扬子一中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中华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中心小学 ·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 ·南京市栖霞中学烷基苯校区 ·南京市伯乐中学 ·后标营小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徐州市第一中学 ·南京市浦口区永丰中学 ·南京市高淳县第二中学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 ·南京中华中学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南京市瑞金路中学 ·南京实验国际学校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科利华分校 ·南京二十四中学 ·南京市河西中学 ·南京市大厂旭东中学 ·南京一中 ·南京六中
·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南京市南航附属初级中学 ·浦口区桥林中学
·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陕西师大附中 ·南京市29中 ·鄂州高中 ·南京外国语学校 ·南京市第五中学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郫县三道堰学校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武汉六中 ·名师点拨学校 ·瓯海中学 ·资阳中学 ·58 ·南京外国语学校 ·简阳市阳安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beijingsizhong ·长安大学附中中学 ·西安市兴华中学 ·四川省遂宁市第六中学 ·宁远县实验中学 ·西安市第一中学 ·湖州二中 ·无为县将把初中
·武汉六中高中部高二语文组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 ·武汉市第一中学 ·开封市实验中学 ·凯里八小 ·安顺市民族中学 ·贵州省安顺市民族中学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竞业园学校 ·蠡县中学 ·天水一中 ·树德中学 ·四川师大附中 ·乐清市白象中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 ·贵州省仁怀市城北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 ·咸祥中学
·扬州中学树人学校 ·林边小学 ·蔺店中学 ·东莞市光明小学 ·岳阳市第一中学 ·萧山区汇宇小学 ·江西省泰和三中 ·吉林省白城市第二中学 ·蔺店高中
·乐清市快乐作文班 ·礼泉一中
·光大新亚外国语学校 ·鞍钢高中 ·蔺店中学
·广西北流市夫子写作学校 ·平阴县第一中学 ·广东省新兴县华侨中学 ·兴国一中
·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 ·郑州一中 ·旭升 ·蔺店中学 ·绥德中学 ·合肥市第一中学 ·山东省广饶第一中学 ·齐鲁学校 ·北川永昌中学 ·冷水江六中
·贵州省仁怀市城北小学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职业学校 ·宁夏中卫中学
·广西北流市夫子写作学校 ·山西运城中学 ·珠海市实验中学 ·湖南省邵阳市一中 ·河南郸城一高 ·南宁妙笔学府 ·江苏省灌南中专 ·北川县黄江义务学校 ·山东莘县中学 ·深圳实验学校
·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 ·武钢三中
·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一小 ·湖南隆回一中 ·湖南省邵东一中 ·江西省信丰中学 ·扬州中学树人学校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 ·四川省宣汉中学 ·四川省宣汉中学 ·河北特色关爱教育学校 ·湖南省资兴市立中学 ·北川县永昌小学 ·西安高新一中 ·广州市华颖中学 ·西工大附中
·江西景德镇市第十六中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邓发纪念中学
·济南外国语学校开元国际分校 ·湖南省地质中学 ·内丘小桔灯 ·浙江永嘉罗浮中学 ·广西桂林市少年宫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贵州崇文堂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东北师大附中 ·岳阳市第一中学 ·赣州市第三中学 ·思涵作文学校
·金钥匙趣味作文培训中心 ·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二小 ·济南市长清实验中学 ·江苏省锡山高中 ·河北衡水中学
·山东省章丘市第一中学 ·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shenhezhongxue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 ·山东莘县一中 ·汉中市陕飞二中 ·江西省宜丰中学 ·白蒲高级中学 ·竞业园学校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合肥市井湾学校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 ·池州市太阳岛培训中心 ·淄博实验中学 ·资兴市立中学 ·镇江市国际学校 ·济南外国语学校 ·莱芜市莱城区苗山镇中心小学 ·武汉市育才第二寄宿小学 ·宿迁市湖滨新城高师第一附小 ·树德中学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西安铁一中 ·黄江义务教育学校 ·广州市第二中学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 ·山东省济钢高中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山东莘县第一中学 ·成都新税作文培训学校
·杭州市萧山区成功教育培训中心 ·桂林市周教授作文班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固安县第一中学 ·远昌小学 ·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如中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如皋中学 ·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如皋中学 ·如皋市如皋中学 ·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如皋中学
·河北省沧州教育局石油分局华油五中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中学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如皋中学 ·如皋中学
·华师妙笔作文培训学校
·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南校区高中部 ·承德县实验小学 ·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 ·萍乡中学
·山东省金乡第一中学 ·江苏省兴化中学
·江西省南城二中盱笛文学社 ·荷塘良山学校
·金钥匙趣味作文培训中心 ·良山学校
·甘肃省民勤县重兴中学 ·江门市蓬江区白藤小学 ·山东省莱芜第一中学 ·山东省高唐县第一中学 ·湖南省祁阳县人民中心小学 ·湖南省涟源市第九中学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合肥市第一中学 ·柳州高中
·山东省苍山县鲁城中学 ·林州一中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第二民族中学 ·第三中学
·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 ·三台中学
·江苏省灌云县同兴中学 ·北京市通州区作文Q学堂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小学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附属学校 ·山东省宁阳第一中学 ·山东省济北中学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 ·山东师大附中 ·宁国中学高中部 ·云南省景洪市民族中学 ·会宁县镇泰小学 ·江西省宜丰中学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成都市铁二院小学 ·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 ·广州市第二中学 ·临川一中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 ·北京十五中 ·海林市高级中学 ·海淀区西苑小学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宿迁市湖滨新城晓店中心校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大庆第一中学
·杭州市萧山区成功教育培训中心 ·南昌市中小学生活动中心 ·白蒲中学 ·山东莱芜一中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白蒲高级中学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江苏镇江国际学校 ·余姚七中 ·白蒲高中 ·浙江省温岭市小明星文学艺术馆 ·山东省苍山县 ·烟台一中南区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 ·莱芜市莱城区莲河学校 ·成都市锦西新桥小学 ·西安小豆豆写作学校 ·甘肃省庆阳市长庆一中
·黑龙江省铁力市桃山林业局第一小学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济南市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四川省安岳中学
·安徽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 ·贵州省晴隆县宁交中学 ·安徽省无为中学 ·桂林市中华小学 ·洛阳理工学院附中 ·四川省绵竹中学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如皋市第一中学
·四川省岳池县新升语言学校 ·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 ·山东省莱芜市口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莱芜市第二中学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 ·江苏省天一中学(东亭校区)·贵州省兴义八中 ·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 ·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 ·甘肃省华亭县安口小学 ·江苏省淮安中学
·山西省静乐县第三中学校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假日教育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 ·山东省实验中学 ·北京101中学
·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 ·山东省章丘市第五中学 ·江苏省沛县中学
·广西桂林市周教授作文班 ·安徽省枞阳县项铺镇东边小学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河南省安阳县韩陵乡中学 ·铜梁县大庙初级中学校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第二中学 ·道真自治县大磏中学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二中分校 ·浙江省新昌中学 ·钟山县美文培训中心 ·四川省大竹县石子职业中学 ·山西省运城中学 ·北京汇文中学
·成都市苹果树下教育培训学校 ·江苏省洪泽中学 ·烟台一中 ·北京第八十中学 ·河南省长葛市一高 ·江苏省兴化中学 ·濮阳市油田第三中学 ·山东莘县第一中学 ·西安高新逸翠园学校 ·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 ·宁波市鄞州区咸祥中学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十一中小学校 ·江西省信丰县第四中学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六中学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靛庄小学 ·创新作文大赛
·山东省章丘市第一中学 ·河南省郸城第一高级中学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私立实验中学 ·岳阳市第一中学 ·瑞安市塘下起点文学社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学校 ·安徽美佛儿国际学校 ·兴义市捧乍镇中心小学 ·成都新锐作文培训学校 ·昌江一中
·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南校 ·北京汇文中学
·贵州省凯里市第八小学 ·阜南县田集镇中心学校
第二篇: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优秀作文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优秀作文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北京三爱创新教育科技中心、全国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校园文学》杂志主办,并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语文报社、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全国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等多家知名教育科研单位进行了深入合作。
创新作文大赛自2000年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省、市(州)、县(区)教育局、学校、家长的大力支持,参赛学生2000余万人,收集初赛作品1800万余篇,评选出160万余名作文高手并在各省举行现场考试复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计有1000余名同学通过高效自主选拔进入清华、北大、复旦;10000余名同学进入全国各省名校;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9000余名;授予1000余所学校为创新作文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已成为国内作文大赛第一品牌!
(以下优秀作文仅供阅读参考,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删除!)
【小学组—复赛】
住在一本书里
作者:李樱宁 学校:成都市青羊区草堂小学 奖项:一等奖
我要住在一本书里,感受书的世界中的奥妙。
如果我住在《秘密花园》里,一篇篇的文字就是一束束的花儿,有香味浓郁的玫瑰,绽开她火热的芭蕾裙,有优雅洁白的茉莉;舒展开她白如冬雪的长裙;活泼阳光的向日葵也向着日光,灿烂地露出了笑容,迎接着每天初生的红日。
如果我住在《少儿百科全书》里,我要看宇宙多么广阔,动物世界多么奇妙,打开智慧的大门,吸取知识的精华,沐浴在知识的海洋,啊,知识是多么的博大!
如果我住在《格林童话》里,我要与白雪公主一起对抗邪恶的王后,让海的女儿从此不用化成泡沫,与王子一起快乐生活,啊,我要让童话从此不再悲伤,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我住在《绿野仙踪》里,我要和主角一起,游荡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听鸟儿喳喳歌唱,闻花朵浓郁芳香,看着草丛随风飘动,啊!大自然是多么美妙!
如果我住在《昆虫记》里,我要和法布尔老师探秘昆虫的世界,有花花绿绿的蝴蝶,有长着八只大腿的蜘蛛,有可以在水上走路的水蜘蛛,啊!昆虫的模样真是千变万化!
如果我住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就偷偷跟着她,走进梦境的世界,见识那些天马行空、奇形怪状的事物,啊,梦境的想象真是奇妙!
虽然住在书里是多么有趣,但最终还是住在自己温暖的家好。
今天,网络没了
作者:向玉琳 学校:遂宁船山区城北小学 奖项:一等奖
泪水,湿了眼眶,模糊了视线,秋,那样伤感,回忆又使人温暖,窗外有着点 44点......“妈妈,好香啊!那是什么?”我瞪着好奇的眼睛,手指着一束花。”那是桂花,玉琳喜欢吗?”“喜欢!”我重重地点了几下头。“妈妈给你摘几朵吧!”“不要,它们会疼的。”我急忙拉着妈妈离开。看见妈妈明亮的眼眸,和温暖的笑容,渐渐模糊.....时间带走了年少轻狂,也沉淀了冷暖自知......不知过了多少秋季,我跟随着时间的步伐,越行越远......我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渐渐忽视身边人的好,忽冷忽热。那个年少无知,天真烂漫的我,没了。我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绽放灿烂的笑,却不愿给现实世界中对我好的人给予关怀。虚拟世界中活泼可爱的我,在现实中却毫无耐心。
“玉琳,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怎么不去祝福她?”奶奶站在我身边问。“知道了,你快出去吧!”我不耐烦地催促,“嘭”地一下关上门。“玉琳,秋天了,桂花开了,妈妈带你去看桂花。”妈妈隔着门说。“不去不去!”我头也不抬地说。
突然,手机没了信号,我试了好久都依然如此,我气得将手机摔在床上,去开电脑,却发现停电了,我气呼呼地打开房门。“我想出去透透气。”妈妈笑着点头,“我们走吧!”我头也不回地说,“你别来,我自己去!”说着关上门。
我走出门,看见许多大人领着小孩在玩,我的心好像被触动了,可却仍装作那样冷淡。走过街的转角,一朵残花落下,我看见散发着香味的桂花铺满冰冷的地面,唤醒了我沉睡许久的记忆,那个天真烂漫的我,去哪儿了?
泪水轻轻滑落,我却来不及触碰,就已落下,一切,都回不去了。可我,还能弥补吗?再次模糊的景象....我睁开双眼,原来,是梦。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冲出卧室,看着正在准备早餐的妈妈的背影,我心里最柔软的一面被触动。“妈妈,我们,一起去看桂花,妈妈?”我看见妈妈的背影微微震动。“好。”
.............我仿佛回到从前,虽然,以前的我并没有回来,但我感觉,又近了一些,看着妈妈熟悉的笑,我也笑了,带着苦涩、青春的味道,到这甜蜜,童年的味道。
秋,金色铺面冰凉的地面,温暖人心,苦涩中带着甜蜜,满地繁花,记忆中的金色。秋天的桂花,如金色的阳光,带我离开冰冷的虚拟世界,迎来温暖,冰封的记忆被融化,照耀心灵.记忆中的童年,对未来的憧憬,回首过去,记忆安好。我回到了现实世界,对别人给予我的温暖回报以炽热阳光,找回光明。
风很念旧,停留在谁的肩头。
【初中组—复赛】
放慢脚步,感悟人生
作者:张书睿 学校:重庆市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校 奖项:一等奖
活着的最好态度,原不是马不停蹄,一路飞奔,而是不辜负,不辜负身边的每一场花开,不辜负身边的一点一滴,用心去欣赏、去热爱、去感恩,每时、每刻。
——题记
春天里,是久违的暖风拂面,花香四溢。看过了娇美粉嫩的樱花,赏过了风吹落樱的清新诗意,方才发觉,四月已然成了一个活泼的小人儿,伴着一路花香,悄然到来了。今年的四月在我看来是极美的,如晴天里的欢声笑语,如每一场花开的幸福和感动,如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如我那斑斓的青春和那青春里每一个美好的人。他们静静地在那里,慢慢地绽放着——放慢脚步,方可聆听。
从前,会常常想,我是独自一人的。我兀自低头,快步前进,一次又一次与花香擦肩而过,而后远离、不复——我要追求的只是更好的成绩、更高的排名。宛如置身于幽深的海底一般,漆黑而死寂,看不见蓝天白云,看不见花。
但是,那般的岁月里,还好有你,还好有朋友们。在那个四月里,在那满溢华光的春天里,我,放慢脚步。你笑着,对我说:“生命理应是快乐的。我们有大把的热情、梦想,还有诗和远方。”“嗯,或许是吧”这时,便看见你眼中闪耀的光芒。“那么,请花上一点时间在一朵花前止步、驻足吧。”“嗯,我会的。”是久违的一阵春风,我嗅到了花香。
我会轻轻培下一株花,浇水、施肥,等它生根、发芽。然后,和大家一起,看着这幼嫩生命逐渐生长,体会每一片绿叶的生意盎然,聆听花朵绽放,是浅浅的欢喜溢满了心。那样的日子很快乐啊。所以,谢谢你。
“我们与某人相遇的瞬间,就不再是一个人了。”果然,留意到了美好的人们,有了有爱的大家,世界就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往往感到很庆幸,能够在这凡尘里与美好的人儿相逢。大家原是怀揣着喜悦、感动、幸福在春天里聚首,在暖风轻拂中欢笑着奔跑。生活啊,有太多的美好需要去体会,又怎能将自己禁锢在华而不实的牢笼中呢?
是的,从相遇的那一刻起,我就放慢了脚步,有了微笑。我想,我已跟随大家欢快的脚步,开始了奔跑。就像是重获新生,褪去了木然的阴影,我踏上与以往不同的、新的旅途,在星光下,开始了奔跑!
刹车究竟会让汽车跑得更快还是更慢呢?有人曾这样问过。也许会更快吧?亦或是更慢吧?对此我不能妄下断言。我只知道啊,行驶在自己人生的旅途上,是要懂得用心去体会的。车窗外,或许春暖,或许花开,或许草长莺飞。生活的美好一直都在的。轻踩刹车,放慢脚步,躁动的心归于平静,它们也许会将你引领到一片新天地,让你带着感动、感悟,加速前行。
大人与孩童
作者:殷铠莹 学校: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奖项:一等奖
刹车到底让车跑的更快还是更慢呢?如此浅显的道理大人为何不知道。画个圈圈你看见的真的只有圆吗?如此简单的问题大人为何看不出。是我们孩童更聪明?还是大人长笨了?
记忆如潮水一般褪去,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忆起自己上的第一节心理课,老师一言不发的在讲台上画了个圆,这是个多么普通的圆啊,这画圆技术还没有数学老师画得那么精湛。我托着小小的脑袋,狠狠地走神。那老师好像并不那么在意,只转身问我们:“看着我画的这个圆,你们觉得像什么?”多么简单的问题啊,我看着那丑丑的圆想起妈妈早上煲的飘着丝丝浓浓香味的茶叶蛋。耳尖却传来五花八门的回答“像眼睛”“像太阳”“像月亮”“像老师的头”„我们的笑声和谈论声在教室里回荡。
这时,一个调皮的男生腆着脸说:“像„屁股”空气霎时变得稀薄,每个人都忍俊不禁,但又害怕老师责备,每一颗脑袋都低垂着。却听见意料之外的声音“说的都很好呀!”老师赞许的眼神映衬着我们一张张错愕的脸。老师讲起她前不久去大学教的同样这节课,大哥哥大姐姐却没有一个人回答。“这是想象力的扼杀,多年以后你们也会上大学也可能像他们一样,将来的你们可能会被面子与功名利禄所迷惑。但请你们不要忘记这节课,不要忘记这时的你,因为孩童时期才是人最真实无华的初衷。”记忆到此戛然而止。
所谓的高规格讲座的讲与听不过是自己用虚伪的面纱蒙住了自己的脸庞。至于原本孩童的天性却被“大人”这个像模像样的绳索捆住了手脚。像《皇帝的新装》中的人们真的看见了那华丽尊贵的衣裳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大部分时候的人们不愿承认自己被面子牵着鼻子走罢了。
大人是什么样的呢?兴许每个孩童都想一夜变成大人吧。兴许我们的大人小时候也是这么想的,待他们长大之时他们也许也不清楚,到底怎么样才算大人呢?兴许那时的大人便按着自己心目的“大人”做。虚伪呆滞酷爱面子热衷功名利禄„渐渐地他们成为了所谓的大人,听取着所谓的高规格,隐藏着曾经孩童时“幼稚的思想。模仿着别的大人,故作高深。
我不禁想着那个丑却可爱的圈圈,笑着此刻所谓的“成长”。刹车时自然是变慢的,孩童终究会长成大人。哲学家仍会重复着他的演讲,关键的是你愿意怎么想。
【高中组—复赛】
空山落,伊人归
作者:郑雯 学校:揭东第一中学 奖项:一等奖
“我本走过的路,该是无羁的土地。每一株自由的小草,进化成梦想成真那样的空灵„„” 往事如飞,尘落霜满,岁月如实地改变我们的人生,写下几个缱绻的花苞,我们往往依恋过去,或许有那么一个地方,一个角落,一个人使我们流连忘返,人呢,总是在光阴逝去之后想挽留一切。
留下的,确是满目空山。
时间的列车缓缓前行,我们踏上的却是一趟刹不了车的旅途。
那一年,十五岁的我遇到了十五岁的她。她留着长长的直发,手上捧着一本书,嘴里呢喃着,好看的剪影散落在风中,随着那段时光渐渐老去。可在记忆这头的我却还在顾盼,回到当初。
那时,每天中午的阳光总会慵懒地打在我们身上,可是这丝毫阻挡不了每一个饱受饥饿的少年冲往食堂的心。我和她走在路上,旁边擦肩而过的是一个个稚气犹存的少年,他们有的背着大大的书包行走着,有的则是互相嬉笑打闹着,有的是不顾一切的往前冲,而相同的则是每一个挂在脸上的笑容,不变。
我们总是会选择窗边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窗折射进来,把一切美好拉得好长好长。那时的天空蓝得那么透亮,像是藏着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孩,见证着我们曾经走过的斑驳的岁月。
每一个午后,那扇旧书店的残旧的木门总是会为我们敞开着。头顶上的风扇发出稀稀拉拉的响声,似乎要将所有寂静的岁月淹没。那时,虽然夏天的阳光毒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汗珠出现地总是那么不合时宜,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们沉迷于书本带给我们的快乐,而这也是因为她还在身边,我们还是共同向往着生活,感受着彼此的快乐与忧伤,便已足够。书店的阿姨每当看到我们一起在那里看书,总是会把脚步放得很轻很轻。在这个世界上幸福总是来临得让人后知后觉,直到如今忆起那个小小的动作都总会浅浅一笑。微风拂过那片是时间的海洋,一切的一切就好像是发生在上一秒一样,想起,念念不忘。就在某个瞬间,爱过的人,恨过的人,感动的时刻,那些细碎的悲伤,汹涌的泪水与欢笑——重回心头,往事如昨,突然明白了时间的匆忙。原来我们都还只是孩子,渴望一趟不刹车的旅程,在路上。
日记本上所有关乎我们的文字,尘封在岁月的夹层里。空山落得伊人归? 后来,我们在操场上放开了彼此的双手,各奔天涯,那些充满笑与泪的日子幻化成风,伴随着更好的我们。这是属于我的故事,一个有她的故事。
有人说:”走出悲剧就是喜剧,走不出喜剧就成了悲剧。" 渐渐地,我们长大了,摇头的哲学家让我们认清了现实,原来夏夜的凉风掺杂了旧梦却是令人难眠的存在,原来刹得了的列车更令人神往。
在欲望的背后
作者:刘娜 学校: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玉泉校区 奖项:一等奖
如果把我们所能够拥有的一切装到一个袋子里,那么这个袋子就是我们的欲望。我们总会误把这以年为计量单位的生命当做大商场的一场降价抢购,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自己的口袋尽可能地装满东西就是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于是我们一个个如同恶狼扑食,生怕错过了一个可以伸手的机会——可是结果呢?待到我们看商品的说明书时,才恍然发现这一个个都不是生活所需。
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想要去抢呢? 因为欲望。
欲望似乎是一个贬义词,但是确是人类的本质。
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欲望,不前进便会被其他的生物所淘汰从而以本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得以生存。
而在产生了欲望的那一刻,人类又拥有了另一种心思:凌驾于欲望之上。当和平这个字眼出现的时候,便会有人想要发动战争;当真善美被大力弘扬的时候,便会有人想要去毁灭它;当禁止标志被贴出时,便会有人想要将它撕下——每一件事物的出现,对于这些人而言,便意味着多了一份征服的欲望。你问他们刹车会让汽车的车速变慢吗?他们会摇摇头,告诉你:这只是给了他们加大马力的可能。
这样看,欲望仿佛是在将人们推向罪恶的深渊。我们没有忘记希特勒为了掌权而发动了二战,扬起了法西斯的旗帜;我们没有忘记殖民者鞭笞着奴隶,进行着三角贸易;我们没有忘记黑心医院为了金钱和利益,而偷偷更改着药品的保质日期;我们没有忘记基层的管理人员面对生活贫困的百姓,克扣着上层的补贴······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不曾忘记。也不该、不会忘记。
在欲望的背后,是我们自己。
但是辩证唯物主义也早就告诉我们,一个事物往往有着多面的性格,在欲望支配人们去做一件件满足私欲的事情时,也偷偷潜入人类进步的灵魂,实现着人类的完美和进步的渴求。
因为厌弃路途遥远,所以马车、汽车得以发明;因为不满足于贫乏的劳动力,所以在一个个国家掀起了工业革命,因为渴望自由和民主,不安于奴役和封建,从中华民国一步步走来,我们正高举祖国伟大复兴的旗帜。
欲望让人性贪婪,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心中亘古不变的伟大一面。尼采曾说,直面自己的欲望使之转移到内心深处真正向往的地方,从而从原始的欲望中带来更高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来自肉体,而是心灵的深处。
我们仍站在欲望的背后,不过这一次,我们的眼光却投向更高的阶梯。我以为,这才是欲望最初产生想要给予我们的意义。
终有一天我们会意识到,那个口袋只有那么大,我们所能拥有的也是无穷的有限的万分之一。那么我们会仔细凝视着口袋里的溺爱的眼神,由衷的感动,对真理的畏敬,母亲的水饺,抑或是家乡的蝉鸣······那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
终有一天我们会意识到,本着以高等动物的自尊和自信,我们会站在欲望的背后,用一切所知的真善美,来推动人类文明的车轮,向前走去。
第三篇: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过去
在老北京过去的巷子里,几个小男孩,踢着足球,欢乐地跑着。一会,你转我,我传你,足球也在他们之间跳来跳去,仿佛是他们这几个小男孩友谊的见证。跑累了,大家伙找到了一个小土坡,坐下来休息,不知不觉便聊了起来:哎!对啦,这回数学你考多少?你还记得小高跑步的姿势吗?你和那个女生怎样啊?……欢乐的笑声和金色的阳光洋溢着整个巷子,那时的童年是那样清纯,那样的质朴,更是那样欢快而使人难忘。
现在
喧闹的大都市里,只有伫立的高楼大厦,汽车无止尽的笛鸣和嘈杂的人海。
明明,刚刚,强强,各自坐在自己的家里,对着电脑,打着团队游戏。三个男孩拼命的敲打着键盘和鼠标,咬着牙,咧着嘴,下定决心一定要赢!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多去了,他们仍然没有赢,反而倒是精疲力尽,双眼酸疼,最终他们决定放弃了。时间在过去,世界在发展,但是孩子的童年却好像变得劳累了许多,失去了以前的那种纯朴与真实,更从心里感觉少了许多友情的意义
未来
我不知道在未来会怎样,会有更先进好玩的游戏吗?还会有别的运动吗?更不知道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是质朴的还是劳累的。但是我由衷的希望我们的童年友谊是快乐的。可能在50年以后,孩子的童年只有上学,读书,没有别的东西,会是快乐,纯朴的。走过所有的岁月里回味着以前,童年的友谊就像沙滩上的珠贝,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第四篇: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提升写作技巧
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提升写作技巧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三爱创新教育科技中心、全国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校园文学》杂志主办,并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语文报社、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全国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等多家知名教育科研单位进行了深入合作。
创新作文大赛自2000年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省、市(州)、县(区)教育局、学校、家长的大力支持,参赛学生2000余万人,收集初赛作品1800万余篇,评选出160万余名作文高手并在各省举行现场考试复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计有1000余名同学通过高效自主选拔进入清华、北大、复旦;10000余名同学进入全国各省名校;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9000余名;授予1000余所学校为创新作文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已成为国内作文大赛第一品牌!
写作技巧如何提升?
(一)标题新。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因此在命题过程中必须把握命题的多样性、诱发性和命题的生活化、大众化、通俗化的“二性”和“三化”原则。像《明月清风心自在》、《流星的泪》、《面对大海》等题目,新颍、别致,学生一看就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含意深刻,的确有新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二)立意新。立意即确立文章主题,我们应抛弃那些假大空的口号式的主题,抒写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感捂,应追求主题的立体感、血肉感、流动感。也就是说应给人以新感受、新启发、或深刻的教育,用创新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去审视、思考问题,反应新生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研究新问题、反应新生活、提出新观点、抒写新感受,还应做到主题的开放性。如:毕淑敏写的《提醒幸福》一文借日常生活诸多现象设譬发问,提醒人们什么是幸福,告诉人们怎样享受幸福。
(三)材料新。创新作文的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表现人物个性,揭示事物本质。
1、要写鲜为人知的材料,即新颖、新鲜的材料。最好写别人没写过的内容,或者是大多数读者未知的领域或未知的情形,人无我有的鲜活材料。尤其是要写好新生事物,写出你生活中的新发现。
2、要写有个性特点的材料,即有特殊性,或者是同中有差异。个性是文章的生命,要使文章有鲜明的个性,就要写我心、写我见、写我闻、写我历、写我情、写我话,切忌人云亦云。像鲁达、李逵、宋江等形象之所以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是因为《水浒》对人物的性格描写是成功的,写出他们的鲜明个性。如:《背影》一文,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平实地叙述送别的场面,突出了父亲的背影,使得整篇文章呈现出独创的光彩。
3、要写内涵深刻的材料。即小事情上要能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反应时代的特点,从常见的现象里要提出尖锐而不同凡响的问题。我们更要读读社会这部渊博的“无字书”。其实,我们的学生以往正为写作视角的局限,才导致写作时诸多毛病。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山川大地,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感悟,以获取书本中没有的知识,拓宽写作面,写出“新概念”作文。
(四)语言新。语言新即语言清新自然,鲜明生动,富有个性。若能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座右铭,反复实践,逐步提高语言创新能力,就一定会使自己的语言新颖别致,独具风采。一位同学在一篇题为《妈妈的爱》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妈妈是传统的古典派,我是现代派。那墙上的郑板桥的字是她的‘宝贝’,平底鞋不离脚,肥肥的裤子成了她的特色。妈妈爱听美声,我却只觉得摇滚够味儿。这段文字中的“古典派”、“现代派”、“宝贝”、“美声”、“ 摇滚”等词语或借用新词、专门用语,或贬义褒用,语言清新活泼,趣味横生,富有个性。
第五篇: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高中组)
珍惜心底的不安 姓名:劳怡楠
学校名称: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指导教师:彭玉华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珍惜心底的不安
清晨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凉风习习,鸟语花香。你浸润在舒适之中。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浸润在舒适之中,一切并无不妥,可就在你醒来之时,在你的思绪与记忆接轨之时,你心里便有一块区域教你明明白白地记得,万里之外,必然有一片土地上的人蒙受着饥恶的折磨;越过千山万水,必然有一群人因着战争暴动颠肺流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必然有人在酝酿着恶的阴谋。它们时时发生,却与你相去甚远,可这并未能阻止你的感知。它们始终留在你的脑海里,只是暂时被掩埋。
它们虽遥远,你却不乏感知它们的途径。或是通过普及式的大众传媒,或是通过隐秘性的口口相传。因为遥远,它们都被罩上了一层模糊不确定的色彩,阻碍着你的细细寻觅。你有众多理由拒绝置身室内,可它们不可否认的存在仍为你带来不安与忧惧,这不安不一定是基督徒似的深深的负罪感与赎罪欲,也不一定是佛教普渡众生的慈悲心怀,或是士大夫一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你只是不安,从你心底善的流域。我不相信任性本善,更不相信人性本恶,只有多少的区别。而这不安便是从最根本的善中折出的光芒,它只是一种本能,一点带着正义色彩的善。
面对着不安,一些人选择了直面。它们不辞千辛万苦的寻找,不逾万水千山地流浪,只为一片心安。正如当年在水门事件中坚持揭开冰山一角的新闻记者,远赴硝烟民满的战场只为心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志愿救助者,需要指出,遥远并非空间概念,而只在感知,在一件事情中你只要能彻底地置身事外,那它便是遥远的。在至今仍感动于垂垂老矣的马寅初面对攻击所说的话:“我虽年届八十,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这样的傲骨,如何配不止勇士之名?
然而这一选择却有着及大的危险,更非常人所及。若论不安,如能直面,只怕难以数尽,一人一生的努力,恐怕都仅为杯水车薪。勇士往往过早逝去,又有几人留名?更多的人,面对不安,物理承受,便选择公布于他的小社会,以求稀释自己的不安,平坦自己的责任。此时若无人又应,便可从于大流,生活如常。而被告知知者亦可公布于他的小社会,来加倍释这不安,几释,不安便越来越淡,只成为心底上无关痛痒的一绕,在大势所趋的保护下被永久掩盖几近无形。随着牵扯人员越来越多,社会便成了平铺而无力的社会,纵使再有人愤起,也可仰仗着社会冷眼旁观,凭着所谓法不责众心安理得地做“沉默的大多是”,“善”的一角也就因此而蒙尘。无力再次闪光。所以依然有凉风习习,鸟语花香,恶与灾难仍在上演,仍被呈现于眼皮底下,可舒适也仍在延续。而当着惰性加倍,我们冲淡不安的速度也愈发快捷,最初的不安也越来越少。直至我们已无法置身事外
之时,不安也早已被抑制,沉默可以代表静谧的心灵的无限沉思,也可以代表黑暗中队萌芽的扼杀,这样平铺而无力,和谐而无声地社会,如何指望它冲出有力的一拳?
若既不愿成为冲在前面的勇士,抑不愿在无形中泯灭自己的善的灵光,便好好珍惜自己的不安吧。不安事实上无处不在,我们便该珍惜自己感知的能力。在压抑时,将它喷薄而出,纵使不能激起熊熊烈火,抑可激起小小的火烛。用行舍藏,便是智慧。若没有这种智慧,我宁可偏向前者。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鲁迅说:“相比于国家的自大者,我更欣赏个人的自大者。”相比于平铺无力的社会,我更希望有一个参差多态的社会,即使过于偏激,即使有时蛮不讲理,至少也有众说纷芸的声音,至少也有站起来的人,至少也有顶起太难的力量,已时时洗刷心灵的蒙尘。与其选择完美的寂静,不如选择小小的拙劣的冲击,以保留心底的不安,以在置身事内的事件中又向善的勇气。纵使疯狂,纵使可能受伤,依然很美。
一位德国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大意是:当他们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抓心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天主教徒。当他们抓我时,没有人再能为我说话了。平淡的话中透出一股凄凉。我们或许会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无能为力,但我们不该将其忘却,更不该将那一份不安忘却。若没有当初一次次地争取,如何能换来今日的自由歌唱。而不安,便是我们当初选择争取最初的动力,它是激愤与悲悯的源泉,造就善的故事。
当黑幕笼罩大地,万物无声之时,我们至少该看到自己心底的不安,那便是正义的希望!愿得心安 姓名:李子卓 学校名称:北京四中 指导教师:袁海萍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愿得心安
大脑先生:
我是最忠于您的心脏,您知道那三个渔人后来如何了吗?
因为没有任何线索,第一个、第二个渔人都放弃寻找。他们每一日都不停地告诉自己:太晚了,太迟了。但没有什么效果,打从他们捡到瓶子那一日起,他们开始每晚做着同样的梦:一个看不清模样的人孤独地坐在一座孤岛上,一切都很昏暗,只有一双黑亮的眼直直地盯着他们。他们每天都被吓醒。后来,因为精神衰弱,第一个渔人每每出海都昏昏沉沉,一次小小的风浪丢掉了性命。第二个渔人安慰自己,一定有人就来那人,但仍旧噩梦不断。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夜,他在梦中终于看清了那人的脸——赫然是他自己。
只有第三个渔人坚信“既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远”踏上了寻找那人的征途。天南海北,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但直到他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也一无所获。可奇 2
异的是,他躺在病榻上,脸上却浮显隐约的微笑。望着身边的亲人,他喃喃自语:“那么现在我可以说心安了。那人大概早已获救了。”随即,他咽了气。
当然,相信大脑先生您必定是看出来了,以上纯属我虚构。但我绝么有戏弄您的意思,只是为了对您说一句想了很久的话:无论您做与不做,只愿得心安。前两个渔人想得很细,考虑很多,没有像第三个渔人那样做了一辈子无用功。但他们一生活在不安之中,最终将自己困在了心的荒岛上。而第三个渔人虽劳无所救,可他求了心安。
我知道您聪明,每每遇到什么情况总能想到一堆好点子,一堆顾虑。最后的最后,您总说算了,您说有别人,您说做了或许更糟;您说忘了吧。但您真的忘了吗?
上次学校组织去了江西支教,您很是兴奋。想带着小孩子做手工,想知道他们平日的生活,想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可是立刻地,您又时对自己说,不可以。万一让他们学会了享受物质怎么办?万一他们是留守儿童怎么办?万一他们用一双天真的大眼睛看着我,告诉我他们走不出去呢?于是,您几乎什么也没说,只教了半节美术课。最后走的时候,看着孩子们去拥抱最受欢迎的小老师,您站在一边,怀疑自己连名字都没好好告诉孩子。
后来孩子寄来了信,收信人里竟有您的名字;您反复得看那封错字满篇的信,好长时间不放手。我也为您高兴,呼呼地越跳越快。连我还是知道,您又多么后悔那些没做饿事,每次您想着它们,我也跟着向下沉。
您考虑得多,未必是好的。如果最后非但什么也没做,还每每想起都胸闷难过,那些考虑就太多余了。
您又想过,或许做了,就不一样吗?
这回换个例子,您还记得为老人让座的事吗?从初中时,您坐公交就不再坐下来了。因为太过内向说不出“奶奶您坐”,也不想做装睡视而不见的事儿。后来上了高中,一次车子无人,您坐下,结果后来人却多了起来。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一步三晃地上来,看着就让人担心。间周围无人让座,您控制着四肢僵硬地站起来,脸部也平肃异常。值得开心的是,老人和您道谢,您也抿着嘴角笑了,我也高兴地狂跳了好一阵。
瞧,您怕了那么久,做了,才知道并不可怕,还因此有了更多的勇气。
我和您同事出生,我从出生起就只负责无尽地跳动,您从开始的一片空白到现在我眼中几乎是无所不知的存在。但不论是再多久之后,您最深处的悸动都无法瞒过我,您压抑再久的愿望一旦想起,我都狂跳不止。我是多么怀念小时候地你,想到什么做什么,从不会后悔。当然,您现在也不说后悔。
我说了,一开始的故事纯属我虚构,第三个渔人如果放在现实里也不会心安的。现实要残酷更多,您们纵使看重结果——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您要知道,现实里也难遇上故事里这种奇怪事儿,再难的事也会有结果的,再糟的结果而回让您得到些什么东西,而卧相信您会甘之如怡。
我也知道您总说这世界真是什么人都有,这社会发生的事总让您望而却步。可我还听您说,看清这世界,然后爱它。您又那么多朋友,我相信您能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做一些您之前总顾虑太多又每每后悔没做的事。
当然我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您:您还年轻,想到了就去做,现在就那么多不安,以后力不能及了难道要在后悔中虚度一生吗?您想做哪个渔人呢,将自己困在心的荒岛里,还是即使徒劳无功也能笑着和自己说“不虚此行”呢?
还有,我这个心脏可要陪您一生呢,您每每后悔我都胆战心惊地猛跳一阵,您不在乎自己思考太多占去太所脑容量,我可是会得心脏病的。
大脑先生,做与不做,愿得己心安。
另:您回去再遇到乞讨的老奶奶,不妨考虑一下给她零钱,我知道您又一阵不安了。
愿陪您心安一生的心脏
2013年8月3日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 姓名:樊问朔
学校名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指导教师:李宏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
几个渔人,一个瓶子,一张纸片,几行文字,直逼人类思维的尽头。
救助或不救助?理性判断或感性体悟?入世的知力解释不了的,宗教的机锋就能明断了?
渔人面对的问题太严重,困惑和迷茫压得他们欲辨而动不得。从人性与知欲本能出发,他们想象着这位未曾谋面的人类兄弟在荒岛上市怎样谋生存,怎样坠入绝望,怎样非人地死亡。这种推测必将勾连起对同胞的怜悯。而对别人命运的揣测之后便是对自己未知命途的恐惧。极其合理大拿黑暗惨绝的经历既然会发生在他者身上,本为什么不会成为自己的终结方式?彻骨的冷意从齿根摹地弹出,生命之侗着对非理性非常识的恐惧。
再从理性知识去认知,全部的信息就收纳在一个漂流瓶与一张小纸片中,甚至都不能复原真相最简单的轮廓。身份未知、地点未知、时间未知、生死未知。没有逻辑,不能判断,超越了可知。或者像第三个渔人一样跳脱常识,用哲学推衍,不不会太晚,因为何时都有可能;不会太远,因为没处都在发生。不知那人的方位,其实亦何尝知道自己的方位?甚至可能,呼救的人就是自己因为精神盲点而不曾认识到的自身......一次偶然,勾出看渔人,不,是人类骨子里的冲突。自幼时便确定形成的分明绝对的认识秩序被打破了。彻底地模糊让他们洞见自己的无知苍白。走到思维的尽头,渔人不安,读者悚然,寂静落下,混乱开始。
那么干脆脱离此间,以彼此的高度来俯仰人世。该去拯救吗?该选择无声吗?末法时代,人人迷茫。科技祛魅的现代世界,上帝已死,信仰崩塌,天下承平,人们信奉超自任来消遣无趣的光阴。世教凌矣,暴力恣肆,想、气横行。佛教净土早已布满灰尘,铜佛、木佛、泥佛;梵音、佛乐、法帖欺漫世人。真佛从精神世界里消失,小乘佛法依稀残留在俗人对前代大师隐士的记忆里。度已力无,何
谈度人?天荆地悚,个体尚不能开悟得救,又怎能苟求其人,撑一叶小舟,寻一片孤岛、载回一颗或许早已枯槁无救的心灵?此岸诸事无了,彼岸一片苍茫。
够了罢!在思想的极路上,我们已经走了太久。渔人的故事,只是无数引人困顿的寓言中的一个。有太多的谜团,我们太想解开,却发现未知的事情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越来苦厄,却仍旧是一无所知。
应该知道,我们一定会遇见的问题未必不可回避。不可回避的问题未必一定能解答。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人太骄傲了,总以为理智之剑能够破除一切魔障,逻辑的刀锋能战胜迷幻的妖魔,认真对待生命的人定会省察生命。但是省察生命不等于穷尽生命。
当我为了追求最高的真理而走遍了世界,却发现自己竟从走出脚上的一双鞋。既然精神必须依附着形骸否则将灰飞烟灭;既然我们必须向尘世吸取资源否则将从云霄落入深渊;为什么还要用痛苦的泪水去洗刷人家人必须沾染的凡世尘烟?为什么要用熬干生命得到的鲜血去浇灌永恒的死忙空间?为什么如此执着,宁愿让此岸的无比真实与彼岸的虚幻梦境将自己撕裂!
我也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生命的人,我也备尝思虑的困扰与辛酸。我也没想去抛弃肉体,让灵魂自由弛娉在天际云端。
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我的人生发问,由我救谁退至谁救我,再至救已度人。退而再三,仍未有正解。为了解决生命的意义,为了参透宇宙的不变真理,我进入文字,又从文字隐偱到哲思,由修悟人事隐偱到历史之观,自觉已经隐无可隐,逃无可逃,痛苦煎心,却仍未得到答案。
所幸由于某种属人亦属灵的特性,我们最终定会与这个世界和解,就像由土壤的是在温厚中诞生的孩子,在一定时刻一定会渴望天的浩瀚轻盈。用死亡矫正人生,用宇宙洞察人生,是思想者跨越不了的宿劫。然而如果为了迎接最后的虚无,为了满足本质自私的求知欲,便对世界无动于衷,弃子女丈夫的家庭责任不管,抛忧患书生的社会担当不顾。这就不配叫作对生命的敬畏,而只是对生命客观实在性的逃避。
所以迷失的渔人必定会在寂静中任水波载他们回到岸旁的茅房。屋里莼菜地清香扑面而来化解了今日沉重与劳碌。妻子温情的眼神使他们回到真实,回到人间,自己的意义,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坚守,应在这屋,这船,这家之中。偶踏歧途,他认清了自己,看清了人生。
于是诗人也不再沉默,低低的苦吟变成了高亢的歌声。我走出思想耳朵泯潭,诵着启悟后以热爱写就的诗篇:
末法无端意踌躇,殷勤问道伤心苦。
心血枯焦天不语,酣愁万绪散西风。
抛却诗心清云上,热肠忧叹老书生。
狼狈辛酸为那端?性本不忍苟想全。
别竹辞花亦何憾?只恨平生志高远。
笔重神滞文章瘦,漫步卷犊自误久。
应纵四合卷九州,俯仰人世任自由。
五蕴皆空我不转,一力移山救末俗!
良知未泯 姓名:卢宇
学校: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指导教师:张永威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良知未泯
看渔人三辨而置呼救于不顾,说实话这样的情节没有给我的心弦予重击,虽然理由仍有牵强晦涩。但自我安慰就算出海相救也未必有果。但最后刺人的字眼是一个“不安”,至少良心还在撕扯他们的灵魂。我把不安归为良心未泯,说不上褒贬,只是让我关于这种不安想到很多,想到自己深陷的社会泥潭,想到人面具下善恶纷争,想到媒体网络上的世风日下,还有自己内心中微小但饶人的良心质问:问自我坚信良知未泯,问人善的哲学理论会在摩登中崩溃。清允许我说这会是一篇没有没有引用,没有题记的文字,因为我无法寻求任何一个特殊的国度或时期相比拟,也不会再有名人至理一语中的,之因为这仅是生活于当下之我所经历的。
其实路过的陌生人收到了她呼救的信条。
小悦悦惨死车下无人相救的事例早已成为媒体报刊讽刺人心不古的佐证,图片视频轮回展出再伴有尖锐极端的评论更显咄咄逼人,舆论就这样用正义之剑挑伤公众关于良知还未痊愈的痂。我不能完全否定仍有正义执言的事实,但与此同时,我错感媒体在带领大众掩藏下一个路人的不安,质疑那些义愤填庸却空洞索味的声讨是否会唤醒良知之殇。路人过往而不问固然应受谴责,但其后更大的一群人却是变相的下一个渔民。
有这我看到了范围更广的不安泛滥,和一种俨然成性的良知侵蚀,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良知缺失逐渐演化为责任推脱,甚至转化为语言的正义包裹下的原形。直接表露不安还可以聊以自慰善良常驻,而又些言论隐匿的不安令人生畏,其实他们只缺一句自警:我也曾在悦悦身边走过。
其实他收到了车轮下女人呼救的信条。
药家鑫案彻底突破了公众已经一再下滑的道德底线,相比较悦悦身边路人冷漠麻木,药家鑫将关于良知漏洞的被动保护直接推向人性冰点的残杀。至于镜头里希望减刑的不安,我再也不能强加于良知,从良知漏洞、缺乏纵然到泯灭,还有理由?没有借口。
类似于此毫无良知可言的痛处时时隐发,出来对罪人的口诛笔伐,真正不安的是我们。恼人性泯灭,怒社会不争,还有一种难以摆脱突围的不安全感。社会中某些作为基石的道理基础一再颠覆,原先视若本然地真理却被悬干风口浪尖遭人非议,总会担心自己是下一个殃及池鱼。换而言之,这些隐晦但稳固的不安成为良知泯灭的副作用,在丝丝动摇现代化的大厦。
以上的社会聚焦点是关于良知多面镜中的一个发射而已,微小但反射的刺光让人无法直视。被强光瞬间扫过后地眩晕,眼前乌黑的我们也该撇去做正人君子的情理,想想光源为何,眩晕怎样,到底良知是什么?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是否直视被视为美德而封存百年?良知漏洞是信心作鬼还是社会作崇?面对日益严峻的
道德审判是否只是作壁上观的冷酷,还是矫正、过往的唾弃?眩晕只是片刻,思考仍应继续。
其实良知的出处来源已久,可以说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衍生,也可以说是孔圣主仁的演变。若是妄想对其鞭辟入里的定义最后只会是片面主观。这里不妨将文化相似的日本相较,日本文化中无善恶的清晰分别,也没有良知的推崇盛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情理的强调和克已服礼的制约。父母的孝和手足的悌则是因为传统要求使然,即我做因为外在情理要求。这样我们并不会将同是为人之道的“良知”和“情理”相提并论,因为我们深知良知是剔除外界的自我要求,而自理性一方面使良知更显高尚尊荣,同时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喝随机性。无法妄自揣度有无约束的优劣好坏,但有一点是良知的自身属性使日后可能出现的良知缺失埋下伏笔。
文化修养氛围不会直接作用于摩登大楼下一块砖瓦之上,但是它控制了各种非物质性的犯罪。良知亦然,社会中固然法制健全约束繁多,但良知的心里暗示和自觉服从才是一切制度规范行效之本。若良知漏洞被放大撕裂,制度何用,人的主观危害性上升,前文所提到的不安全感产生,使人们暴露与强光之下任其灼烧,之后的社会会是怎样也可估计。
说了很多良知岁历史而绵延传承,又作用于社会发展的稳固,在我们这个时代却陡然停步,徘徊不前,语言刻薄的评论家大淡是现代化发展使然,这是有理的,应该说是物质材料的大丰富使留恋于超炫科技的人们淡化了精神世界的充实,物质胜于精神的信旨在人的大脑中存档安装。这种短暂的眩晕和自我迷失在任何一个生产力爆发的时代都有掠影,是必然也不可怕,因为良知是天性而贪婪和占有欲亦然。所以暂且熄了对现代化地怒火,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之后人们怎样应对和媒体如何引导。显然我们的应付仓促无力又蛮横粗鲁,一味地谴责而大扬正义风帆,无理地担忧而无望于民众精神文化复兴,盲目逃避只是明哲保身,语言伪装也掩不了内心谴责。
既然道德大坝已蛀蚁穴,大可不必毁大坝以覆蚁穴,我们需要的是理性与客观,不煽动不满情绪的同时多问自己而非物质问他人。每个人的生活虽卑微不足,但却是自我道德检验的考场,也是完善自我的良机,更是社会良知奠基的一呸呸硬土。而媒体人所说的不仅是传统儒学中的三纲五常,更应该是作为社会责任人的真言直言,以彼切身实感和无畏箴言告诫民众,这样才可以使传媒的作用为良知社会的构建生辉。
先前纠结应用“良知泯灭”为题,但思考长久仍以“未泯”为题眼。我还会做社会前景建设下一个十年的见证者,无论怀疑叠加,质疑重生,只有寄希望下会有希望。
良知泯灭?良知泯灭......良知未泯!
翻越“高墙”以道德立世 姓名:陈婕
学校:广州市第二中学 指导教师:徐华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翻越“高墙”以道德立世
当康德让“头上的星空”与“心中耳朵道德律”扎根内心时,也暗含了道德为一种美好信仰的态度。然而在与发展愈复杂的社会中,道德,于很多人看来不甚美好。道德与良知在铺天盖地地德育宣传中更像越磊越高的城墙,人被唾沫左右,也被内心左右,让立世成为没有答案,充满挣扎的谈思。
可惜的是,人们总记得星空很高,却忘了仰望星空的那份亲切感与触手可得饿满足。道德亦是如此。面对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人们忘记道德并不高大,作为人的初心,卑微而不卑贱;我们需要仰望和敬畏的,是法律道德则能成为安心立世之本。
在渔人的故事里,“未知”是他们实施救援的最大阻碍。前两个渔民因日期和地点的未知却步,也因此受到所谓“良心的谴责”。第三个渔民则一语道出本质,一切未知的阻碍不过是因种种顾虑想要逃避的借口,道德的施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关键是人如何看待。他看见了社会的症结,他的不安既是内心的挣扎,也是对于社会的忧思。
故事终究是故事,“这里”也仅仅是个喻体,象征着无处不在的道德抉择。我们每日面临的冲突,说到底不过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胡塞尔毕生论述“理性”与“非理性”。仍身处二者的漩涡难以逃脱。他以“真理、定律”定义理性,那么何为真理?行善助人是否又是复古不变的绝对要求呢?因此道德藏身于二者之间,人们常常渴望有一个做与不做的标尺,轻松地左右自身的抉择。然而,这个标尺是无法存在的,立于现实,有的只是纯粹的行善,纯粹的行恶与纯粹 的独善其身。
小悦悦的事虽已时过境迁,也是国人不愿提起的伤疤,但作为透射世间百态亦具有普遍价值的例子,用于此以分析道德冲突的本质未尝不可。社会众多行善反遭受不公平对待的例子让人面对求救者,第一反应即是保全自身。路人途径鲜血淋漓的马路,大抵是思索责任承担、思索医学费用,最终宽慰与固遭无人救援而默然走开。
马尔道洛尔如此评价社会的心态:“人们无法消除不公平,只好将公正淹没与普遍的不公正之中。”如此,人便孤立与极端的罪恶,以求“多数人”的内心平静。“多数人”是个假象,有“大家都这这样”的暂时安心,却改变不了败于冷漠的本质。
显然,社会评价中烂俗饿“良知泯灭”已不再适用——对于阐述内心,绝对的否定过于单纯。人们不是不懂道德为何物,而是纠结于如何使用道德。熊培晕多次强调的社会道德底线问题,也正是人们尚未解决的形而上学的命题。“底线”虽基础,于人心也是一道“高墙”。
我们有道德观,却更像随意的个人行为指导。随心所欲、模凌两可,模糊不清,是许多人现有的摇摇欲坠的道德观的弊病。没有底线的道德观必然是脆弱的,我们因此能够容忍利用善心行恶的罪状,也无法踏出施以援手的一步。在道德面前,人人都应划开一条明确地界线,有执着于心的原则,以此反抗黑暗。
与道德相对的是法律的思考。社会法治完善的路上,人们也习惯于仰望法律,仰望那些白纸黑字、奖罚分明的文件,生怕触犯“天条”。此时人们安于“被统 8
治”,便缺乏忠诚的道德判断。将最基础的社会要求看作让人崇高的戒律,无凝视危险的。单纯的法律统治之下,社会只能在人性的底层徘徊。
所以不要忘记,在法律之上,是更具权威的道德。
道德,其实最终指向成“人”的问题。这一在现世作为较高要求的名词存在于人的初心。人之初,无论善恶必然是道德先行的,只是社会带来遗忘。如何为人,不必是多么高尚的节操,但必有纯粹的道德理念。究竟是被世俗同化,为顾虑左右,还是弃绝社会的复杂,为“成人”忠于内心,在人存在于世的最初便有定夺。
“角色错觉”的概念最初有曾德雄提出,四个简明扼要的字足矣折射众多忙碌与现实世界的人的心态。我们可以是教师,是公务员,是丈夫旗妻子,却忘记自己首先是个人。只有重拾人的本真,在为人中多一份义无反顾,才能最终放弃困于现实的“非我”。
常常羡慕尼采的出世复入世,能够透看世俗,懂得如何立足世间。但对于道德抉择,我们可以不必成为尼采那样透彻的大师,顺应社会的复杂,明辨自身的处境,又不失“出世”的警觉,很多两难的选择也许不再纠结。
正如康德所想,道德是一种信仰,优于信奉神佛,因为道德在给人为人的慰籍之余指导人立世。而总是求神拜佛望神慈悲保佑,而无法对人慈悲的人永远只是无神论者。
文章的开头提到道德为安心立世之本,其实“安心”更多地指向自我,在社会的人,不妨以“安世”自勉,拥有一份低调不浮夸的使命感,不需要伟大的论调或口号,仅仅是让人更圆满的方式。
道德之所以“高墙”,不过是因为我们的视线被世俗蒙蔽,若是终于内心,也许会发现翻越高墙不过四两拨千斤。我们追求的普世价值先从守住道德开始,以此立世。
阿娃的眼泪 姓名:刘冰
学校:山东省文登新一中 指导老师:刁云岭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高中组特等奖第二名
阿娃的眼泪
已是午后,天闷得让人感觉是在蒸笼里。阿娃把电动车停到楼下,取出车上的最后一包快递。快递是方方正正的,单据上写着里面的内容是书籍。阿娃摸了摸已被包装遮住的书角,拭去面上的灰,豆大的汗珠啪啪地滴下来。
七年前,十八岁的阿娃怀抱着从邻村借的高中课本,拖着蛇皮袋踏上了去县城高中的路。课本被汗浸湿,黝黑的皮肤被书角扎得发痒,他始终没有用课本扇风。中考放榜当天,阿娃家门口大白天地放起了红炮仗——村子里好几年才出一个高中生哩!邻村一个上过高中的后生将自己的高中课本庄重地递给阿娃:“娃,好好拿着,城里的孩子也快开始预习了。”阿娃听爹妈说,这后生高考后就把自己闷在家里,后来就拼命地干农活,哪也不去,问话也不回答。阿娃怔怔地望着他消瘦的背影,看着手中那已被翻过无数遍的课本,鼻子竟有点酸,差点掉下泪来。
“嘟——嘟——”打了两遍电话,仍然无人接听。大片乌云从天边漫卷而来,压得人心慌。敢情这快递还送不出去了?阿娃捏着快递单和笔,打量着不带雨具就骑车赶任务的自己,头微微有点疼,疼出一种莫名的担忧。而这担忧,竟莫名的熟悉。
“李娃!”班主任点到名字,阿娃腾地站起来,七尺黑汉在六十人的教室里很扎眼。底下传来几个女生的窃窃私语:“我还以为是个美女。”“不是汉武帝的宠妃有叫这个名的吗?”“那是野史!”“嗯,是够野的。”一个女孩转头看了几眼庄稼地里出来的李娃,点点头,捂着嘴笑了。
李娃听不太懂普通话,所以他不知道女孩们在谈论什么。他只是觉得,她们交头接耳的模样有点像自己家的老鼠。后来的几天,他发觉这些女孩一直说着他听不太懂的“老鼠话”。教语文的班主任偶尔文绉绉地大发感慨:“啊,孩子们,你们正值青春啊,大好时光啊!”然后李娃偶然瞥了一眼别人的课桌,桌上有张小字条:青春是一场华丽的盛宴。
青春能吃?李娃想起这个月所剩无几的饭票,忧心忡忡。从乡下来的李娃年龄比同学们都大,饭也吃得多。他愣是不明白,家里人吃不完拿来喂鸡的白菜,在学校也要这么多票。至于青春,难道是自己年龄大了,都吃完了?
说实话,阿娃从早上出来到现在不但没有吃饭,连口水都没喝。吃饭是怕多耽误时间,喝水是怕路上找洗手间。现在自己急急地赶过来,连个电话都打不通。阿娃一肚子的无名火烧到手指头,狠狠地按下了拨号键。“什么破工作!”他开始怪起自己的工作来。
高中三年,李娃很少打电话,只有收学费的时候才不得不和爹妈说一声。爹本要到学校给他送钱,他怕爹既受累又耽误农活,执意要自己回去取。几十里的山路,夏有烈日冬有雪,李娃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去。
念了这么多年书,你他妈连个快递都送不出去!阿娃突然间又开始怨恨起自己来。他有点头晕,嘴干得难受,心里憋屈得直想掉泪。
没有昂贵的辅导班,没有优质的课外辅导资料,没有想都不敢想的加分政策,阿娃用尽全身力气,像干农活一样使劲,每晚挑灯夜战,终于换来在一所二本学校学习的机会。
家里的红炮仗又响了,灿烂的火花映出了爹妈紧皱的眉。看热闹的人很多,却没有人给他送来大学课本,没有人能告诉他以后的路怎么走。高考前几天,班里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开了次班会,让大家谈谈自己的理想,憧憬自己的美好未来。同学们畅所欲言,或宏图大展,或稳中求胜,只有李娃一言不发。
谈理想吗?干啥呢?在城里找个工作把爹妈接来?那也得先考大学啊!考哪呢?我怎么知道!好好的一次班会,竟把李娃搅得心烦意乱。台上的同学还在滔滔不绝地发言,阿娃却是真的想哭。
“喂,我是送快递的!我都打好几遍电话了!”阿娃心里有气,声音中带着委屈。“我刚才在午睡,马上就来取。”是一个男人的声音。没过一会儿,楼梯上走下来一个中年男人。阿娃隔着几步远就把笔递过去:“签字!”没有等待即将结束的欣喜,只有一腔怨气憋在心里。“呵呵,小伙子等急了!多大了?看样子和我女儿差不多!”男人也不生气,一边签字一边和阿娃说话。“孩子,进去喝口水再走吧。”男人微笑着看着阿娃。阿娃被那一声“孩子”弄得有点慌,也顾不得心中的怨气了,手足无措地说:“您„„您比我爹年轻。”男人仰头一笑,随即望着阿娃的工作服,慢慢地开口:“其实,我小时候送过报纸,也很辛苦。”阿娃听见自己的心“怦”地跳了一下,他点点头,却不知该如何应答。好在男人适时地露出释怀的笑:“那段日子都过去了。”
都过去了,都会过去的。几个轻浅的字散在湿热的空气里,并随着空气钻进阿娃的鼻孔——温温的,像眼泪的引子。
一道闪电忽然晃疼了眼睛,轰隆隆的雷声震疼了耳膜。阿娃扫了一眼楼牌——××大学职工楼。他迅速跳上电动车,回头大声地对男人喊:“老师,我先回了!谢谢您!”
暴雨毫无防备地从空中砸下,阿娃的泪水肆无忌惮地奔出眼眶,在滂沱大雨中肆意流淌。年轻的面庞被雨水和泪水打湿,却仍高高地扬起,不羁中涌出满满的骄傲。
我才二十几岁,应该还有那不能直接当饭吃的青春。我还能做很多事,人生好好地过,理想的路一步一步地走。阿娃这样想。
点评:这篇文章用小说的结构,来演义一个叫做阿娃的农村高中毕业生,在城市送快递的路途中,在现实生活强烈的挫败感中,回忆自己暗淡的高中生活与青春岁月。明天与今天,过往与当下,互相穿插,扣人心弦。最后他被一位从前也送过报纸的大学教师的话语所启发,在眼泪奔涌中警醒,并感悟到原来自己还可以有青春与理想,有可以学习的榜样。全文生活气息浓厚,语言流畅朴实,没有名言,没有排比,没有铺张,没有做作,没有所谓的作文技巧,但读来自然生动,水到渠成。我经常说“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精彩的故事,就是优秀作文”,这篇文章也证明了这一点。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叙述高中生活的故事稍嫌平淡,起伏与纵深感有待加强。(点评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 漆永祥)
只恐夜深花睡去 姓名:厉佩逾
学校: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指导老师:谈薇薇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特等奖第五名
只恐夜深花睡去
“诸凡事物,无不质化。”如此说来,古中国的几千年倒像是一场浩大的精神野游,“思无邪”的时代明净姣美的爱欲如芙蕖嫣红涉江而来,诗三百里没有一句“我爱你”,却又没有一处不是“我爱你”。燕燕于飞,呢喃不尽瞻望弗及的悲哀;不知其期,满满盛着人世烟火的思念,却从无怨怼与悔意;绝望的时候,有阮籍穷途末路的长歌当哭;对于美,是嵇康那积石如玉的风流神姿;我们遥见着月色,想到的是“万户捣衣声”的温暖。那时候,我们只知“思”不知“质”。我们了解的是本心,对于美有着极敏锐的灵识,也没有被物欲来蔽,说得出“我醉欲眠卿且去”,做的也是“天子呼来不上船”。
浪漫,曾是中国人的天性;寻美,曾是中国人的本能。
从19世纪第一声炮响轰开了国门,醉生梦死的人们惊醒,西方工业文明的华彩开始冲击着中国传统的美学。科学和知识成了我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我们渐渐了解的是,日月盈亏与天狗无关,银河里没有潺潺春水,明亮的星辰不过是一块崎岖顽陋的石头。那些在书页里散发出淡薄香气的神话不再美人如花隔云端,也不会有人幻想蟾宫女娥,原来我们创造出的美的本“质”索然如斯。渐渐硬冷掉的不仅是弃用的香炉,更是那些温润洁软的人心。科学带来了便捷,带走的是情感。
现在网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说:“在旧的时候,如果我想你,我不会给你打电话,不会给你发MSN,我会翻过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是,我们在怀念着,怀念那些不廉价的思念,不是一个电话还未完就冷却的情感;我们在眷恋着,眷恋书信上隽秀圆转的字迹,不是一封电邮发过来的寥寥数语。
也许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常看见报纸上说×××技术有了新的进展,×国元首访问×国,诸如此类。又或者听广播进大段广告、推销某样商品,抑或新闻报道又有人酒后驾车、房价又涨了等等,了无意趣。整个世界把它的“质”展开在我们面前,自然界严肃而刻板地运行着,社会是客观又物质的,节奏紧凑急切,对于物质的欲望竟成了人心的主宰。
记得表姐去相亲,对方是位斯文温和的中文博士生,上来就谈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先生的爱情,又吟诗给姐姐听,十分文雅的样子。谈着谈着最后还是滑向房子、车子、薪水的话题。“听起来,他对经济的研究倒比中文还强些。”姐姐回来笑着讲给我们听,话里却充满失望的意味。一个用知识做外套包裹物欲心的人露出汲汲名利的样子更令人黯然。
一百年前的鲁迅先生已然对此失望至极,到如今,我们失去了更多美好的事物以用此换取物质的完满丰盛。可悲的是,大多数人认为这理所当然,若是倒过来,反而令人生疑欷歔。
在我就读的这所重点高中,文科班一共只有两个,若别人问起,我自我介绍说是文科生,你便可看到对方脸上浮现出细微的怜悯与轻视,“文科生=数学差=没有竞争力=没有前途”,他们的思维代换便是这样的。若我说我是真正热爱文学的美,他们会说:“哦,这大抵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傻子。”真是令人悲哀的定义。
那日在图书室自习,黄昏时下起雨,陈旧的木地板散着潮湿的热气,藤架上开着大朵细白的荼蘼,香气怅惘幽婉,我独自倚窗而坐,看天光从乌木窗格中透进来。台上搁着一只描花缠枝莲的青瓷瓶,里面盛着清水插一枝洁白带露的马蹄莲。图书室管理员是位白发苍然的退休老教师,她热爱文学与书籍,便回校接管图书室,这里的一瓶一画都是她精心布置,书用牛皮纸细整包好,再用粗黑笔以繁体在封脊上写下名字,字迹秀丽端严。时而点一只带铜绿的精致香炉,十分雅致。闲来无事,她也会翻出《全宋词》教我。在这里时光似是静滞了,隔却外界的纷扰,那些沉入淤垢中的古典美似粉白圆润的荷花招招而放,带着洁净柔软的气息,令人直欲落下泪来。
那日看见苏轼的一首小诗,一字一句抄在雪浪笺上: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是了,在这物欲横流、人心硬坚的时代,那些涌动在中国人骨血里的千年风雅,怕是要像深夜的海棠一般沉沉睡去了,谁来烧一支明光红烛,照它丝垂缕翠,容色灼灼,重回那“思无邪”的美好时光?
点评:这篇文章结合“题目二”中鲁迅的话语来论述中国人天性的浪漫与美感。在19世纪西方文化伴随洋枪大炮侵入中国之后,科学与知识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与异化,物质的欲望主宰了人们的心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雅,只恐夜深花睡去,作者期待有高烛明照,使我们重归“思无邪”的美好时期。这篇文章是五篇特等奖作文中最富于才情的,全文清新可喜,感情真挚,婉转流丽,字如珠玑,不枝不蔓,再加上一笔工整秀丽的书法,令人爱不释手。这也告诉我们,写一笔好字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高考中,都会使你获得优厚的报酬;相反,如果写一笔涂鸦的文字,甚至满篇错别字,则会得到最糟糕的结果。文章的不足之处是说理稍涉浅近,略显稚嫩。(点评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 漆永祥)
诚挚与真实 姓名:姜伟臣
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指导老师: 陈玉洁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特等奖第一名
诚挚与真实
自20世纪初理性之光以降,人类如同刚刚睁开睡眼的婴孩开始疯狂地打量这个已被祛魅的世界。人类中的杰出者力图用物理公式、数学模型、分子结构表达他们所认知的世界。他们认为经过一系列严格推导就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世界。然而,他们遇到了困难。
他们的困境恰恰是人类理性的困境,是理性期望的真实世界与情感期望的诚挚世界的矛盾。理性一词源于古希腊语“logos”,原意为理念。从词意发展来看,最早的“逻各斯”兼有理性的“理”与感性的“念”两重含义,即表示人们对客观真理的主观感受。随着理性的发展,主观的东西被慢慢去除,“逻各斯”更多地成为一种绝对真实的代名词。这一转变,标志着人类理念异化的开始。20世纪的西方文论史,就是一部理性异化史。左派批评家与右派批评家的争论长达一个世纪,贯穿了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其间各种文艺流派竞相出现: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其衍生的存在主义、接受美学;四五十年代索绪尔的语言学转向;60年代终结于法国五月风暴的西马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这是一个需要大师的时代,并且也产生了诸如卢卡奇、巴特、德里达、福柯之类的大师。而他们所争辩与讨论的焦点,就在“理性”二字。
如鲁迅所说,近代理性异化最突出的两点,一是知识崇拜——“举世惟知识之崇”;二是文化地位下降——“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而这两点,都代表了真实世界对诚挚世界的压制。人的情感被忽视,全社会只在乎那些可以被在乎的东西。
尼采说:“人类对世界占有和征服的欲望,表现于对知识的渴望。”近代以来,人们这种征服的欲望愈发强烈。工业革命后,机器成为人类延长的双臂,改造世
界的能力愈加强大,人类还缺少什么?显然就是一个绝对聪明、最有逻辑的大脑。如何获得?去寻找知识。于是,人类对于知识有了一种额外的渴求——这种渴求并不是知识带来的愉悦引起的,而是出于知识“有用”。一句名言恰能很好地体现这种对知识的畸形崇拜——“知识改变命运”。
正是因为知识被前所未有地提升到现在这个位置,才会出现人们对专业人士的病态服从,才会出现一“证”行天下、一“证”万事通的现象。伴随着这个过程,我们与所追求的民主自由又远了一步——因为我们不仅要服从所属政权的统治,还要屈服于一大批“话语权威”(罗兰·巴特语)。
知识崇拜使我们不再去体会知识带来的愉快感受,相反,我们疲于奔命,为获得(或者说占有)话语权威手中的知识,不惜被其“绑架”,成为另一个“规训主体”。而这个结果,是鲁迅先生在百年前就预见到的:“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除了知识崇拜,理性异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的附庸。西方批评家对这一部分分析较多,最重要的是阿尔都塞和阿尔诺的“文化生产论”。
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本应处于互不干扰的状态,因为政治的首要法则是平等,经济的首要法则是效率,文化的首要法则是自我表达。每个领域的首要法则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每个国家不可能同时拥有三个合作的政权,所以只能有所取舍。而理性泛滥的今天,最重要的是如何获得利益——这最符合理性的要求。对于理性来讲,自我表达有何用?
于是,人们放弃内心精神世界,“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文化归于经济,文化活动也以经济利益为主。就算一些人渴望纯净的文化生活,举办一些作文比赛,渴求一些真知灼见,也难免被用来为某些商家做广告,否则哪来这么多经费。这就是文化生产,即使想要追求一些风花雪月,也不得不落得个满身铜臭。管他什么自我表达,收益减成本,总之不能亏本!
只是这样,所追求的“风花雪月”还是风花雪月吗?真的能抵挡“物欲来蔽”,寻自由之思想吗?还是如鲁迅先生所说:“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
我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自20世纪初批评大师屈瑞林在哈佛作的长达一个多月的系列演讲,虽然题目一样,但先人的思想却已寻不见了。何为诚挚?何为真实?我们于漫漫长路上追寻的那个真实的世界,是否是最好的?如果理性带领我们走向的是乌托邦,那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我们无须思考,只要向着机器进化就可以了。
可是,屈瑞林说不是,鲁迅说不是,汉娜·阿伦特说不是。哈耶克说,我们只是在通向奴役之路。最终的真实只是像《尤利西斯》中食动物下水的布鲁姆,在琐碎的日常小事中衰老,即使自己与神话中的伟大英雄有相似的经历,却也难现英雄的形象。我们对理性病态的追求,只会让我们亲眼目睹乌托邦的覆灭。
但我们也并非无路可走,即使我们只是布鲁姆,我们在理性中的挣扎也只是他在大街上的漫游——这并不是结束,我们终会等来我们的斯蒂芬,带我们一同对付敌手,一同回家。
毕竟,我们是奥德修斯的后代,是英雄子嗣。去吧,人类!去出发,去漂泊,去回归!
向屈瑞林大师致敬!
点评:文章讨论的是理性与知识和文化的关系。作者认为,人类近代以来理性异化所导致的后果,或者说矛盾,就是知识崇拜的兴起与文化地位的下降。全文紧扣“题目二”中鲁迅的两段话来展开自己的论述,举证恰切,论说有理,尤其让我们感到惊奇与欣慰的是作者对西方文艺理论史、文艺理论家及其思想有着广泛的了解,对他们的理论与观点的运用,信手拈来,安排得当,形神兼备,大气淋漓,开合起落,收放自如,已非一般的议论文可比,而是一篇颇具功力的杂文。全文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息与缜密的理性思维以及逻辑能力,在“高考体”大行其道的今日更属难得,可谓凤毛麟角,非常可贵。文章的不足之处是,引用的学者与理论稍多了一些,有些段落有堆砌之嫌;全文的最末一句,有蛇足之感。(点评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 漆永祥)
柴火乐 姓名:项婧怡 学校:浙江省瑞安中学 指导老师:林海霞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特等奖第四名
柴火乐
我曾以为我的高中会很平凡地度过,挥霍掉高一高二,咬牙拼下高三,考所过得去的大学。读完了大学找个工作后再相亲,结婚,相夫教子。之后,我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这是多么普遍而平凡的中国生命模式。
但开学没几天,我这个卑微的理想破灭了。
那是节令人昏昏欲睡的政治课,政治老太在讲台上干巴巴地讲着价值规律,磨尽了我心里所有对高中生活的好奇与新鲜感。我枕着书,目光迷离,稍有些凉的涎水流下也刺激不了我麻木的神经。这时我模模糊糊地听见身边传来“哧”的一声,然后一股浓郁的硫黄味灌入鼻腔。
我瞬间清醒,惊恐地看向我的同桌,任嘴角的透明液体暴露在空气中风干。开学以来我还没真正打量过我的同桌,原来他长得还算俊俏,浓眉大眼,只是皮肤略黑鼻子略扁,脸颊上还带着几粒嫩红的痤疮芽。只见他的手上拿着一根不合时宜的火柴,小小的火苗竟映得他整张脸容光焕发。还没等我开口,他的后排就开始踹他的凳子了:“臭死了!”我的同桌只得将火苗吹灭,直起背来。他手里一股青烟升起,留下满室余“香”。
后来我和他熟识起来,我竟愈发对这个上课玩火柴的人感兴趣。他姓柴名烁,他的行为真是不枉了他的名字。他告诉我,他满周岁的时候,他家弄了个“封建”活动,摆了一堆东西在他面前。“抓笔我就要当作家,抓口红我就是大色魔。”柴烁嘴里念着长辈告诉他的故事,“可我偏偏什么都不抓,我直奔茶几,开始玩起火柴来!”他开始乐不可支,像是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恶作剧,眼里满是戏谑得意的光芒。
其实高中过得很快,那天政治课柴烁玩第一根火柴的情景好像就在昨天,而如今他已经烧完十几盒火柴了。火柴盒全都在他课桌的抽屉里,摆放得整整齐齐。我觉得柴烁从来不学习,几乎每一堂课都在玩火柴,看着火苗燃起,最后熄灭,留下一根焦黑扭曲的木梗。同学们受不了硫黄味,老师终于决定把他一个人换到角落,并没收了他所有没烧的火柴。那天是我第一次看见柴烁一天都直着背上课,只是眼神迷离,不知其心之所向。
第二天早自习,我踏入教室惊讶地发现柴烁一个人在角落里,又开始弓着背玩火柴。曾有人把他那样子比作吸大麻,弓着背蜷着身,目光贪婪而疯狂,一副沉醉其中,灵魂出窍,不能自拔的样子。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摇曳着的火苗,直到火柴烧完,才发现坐在前面的我。
“哦,早啊。”他淡淡地打了个招呼。
“怎么这么早?”我打算将心里所有的疑问全部抛出来。
“趁人少,多玩会儿。家里也不让玩。”他从火柴盒里又拿出一根火柴。这几盒火柴是昨天上化学课的时候他从实验室里偷偷带出来的,出实验室的时候他还扬扬得意地将火柴在我面前晃了晃。
我看着他又弓了下去的背,开口问道:“你„„为什么天天玩火柴?有那么好玩吗?”
“那你为什么天天写作业、做练习,不累吗?”
“因为高考不考火柴啊。”我反击他的讽刺。
过了一会儿,或许是那根火柴烧完了,他终于抬起头来。他的脸被熏得更黑了,显得眼白更白,眼珠子更黑。他盯了我很久,然后突然笑了:“你一定可以考上好大学的。”
毕业后很久,我才明白自己那时有多蠢。只是那时柴烁的笑让我感到莫名其妙,始终无法参透其奥妙。那不是假笑,他的祝福也不含任何虚情假意。后来,当我读到《史记》里项羽在乌江边笑并淡然道“天之亡我”时,我竟想起了柴烁。但柴烁没有绝望啊,谁看了他玩火柴时的眼神,都不会想起“绝望”二字。但玩火柴能做什么呢?谁现在还在用火柴呢?我那时觉得柴烁的前途和乌江一样冰冷,像江东一样遥远。而前途,像一根刺一样卡在柴烁的家人和老师的喉咙里,让他们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柴烁的爸爸曾把家里藏着的所有火柴扔到空地上全烧了,可柴烁向我说起这事时,眼睛里却闪闪发光:“那么大的火焰„„太漂亮了„„”
没人能真正地懂他,或许他以为会有。
后来我看《凡·高传》,看到凡·高忘乎所以地在阿尔金黄的烈日下疯狂地释放自己压抑许久的喧嚣的灵魂,那明亮张扬的色彩和奇异的笔触充满了灵魂和自然的碰撞,激烈得像虚空里瞬间燃起在火柴头上的火苗„„这种碰撞没有尽头,没有休止,不受别人思想的束缚,脱离社会,陷入自我。我想,柴烁或许会真的懂凡·高。
高中毕业后,没人知道柴烁去了哪里。他从来没有告诉别人他的理想、他的愿望。即使说出来,诸如火柴大王、振兴火柴业之类的,也会遭人唾弃,在如今的社会价值观面前一文不值。
柴烁那看似比我还卑微的理想让我在高中三年作了无数思想斗争。我常常会想起他火苗映照下炯亮的眼珠子里有着无法用言语诉说的复杂情感。我不相信残酷的社会和现实会埋没那样的力量。他弓着背的样子,他手中火柴梗升起的缕缕青烟,角落里飘来的硫黄味,充斥着、丰富着、斑斓着我的高中三年。
或许别人会觉得他是一个没有理想的失败者,没有理想的青春白过,没有理想的人生白活。而我更愿意告诉别人,柴烁是个传奇,永远都是。
点评: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奇人奇事。作者高中的同桌名叫柴烁,是一个火柴迷,而且是一个上课甚至任何时间都不断地擦亮火柴来取乐的奇人,他无时无刻不专注于此,火柴几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寄托。作者没有用世俗的目光认为柴烁是一个失败者,而是认为他是一个能读懂凡·高的奇人,是个传奇,而且永远都是。文章中的奇人奇事,有极强的故事性与吸引力,笔触富于感情,描写细腻生动,反映出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如果常加锤炼,作者将来一定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这篇文章也告诉我们,写作文的故事题材,可以奇思妙想,出奇制胜,但需要一颗细腻的心灵与一双具有观察力的眼睛。文章的不足是对柴烁“柴火乐”极其复杂感情的剖析,显得薄弱了一些。(点评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 漆永祥)
朴散 姓名:伏琰
学校:山东省青岛九中 指导老师:黄向君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特等奖第三名
朴散
吾师:夏安蝉鸣。你已学成了,归罢。
朴散:师父还未教我写作。
吾师:百无一用是书生,你学来做什么?
朴散:我看那韩寒与方舟子骂战甚好,总有用处。师父不就酷爱古龙吗?
吾师:小心!小心!有关部门认可的是金庸。
朴散:何惧?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没有人知道我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没有人知道我说过什么,因为听到的人都已死了。
吾师:咳咳„„
朴散:师父自然例外。
吾师:已五六分像了,只是他并不算是大家。
朴散:莫不是大明湖畔的金庸?侠之大者,为家怕老婆,算得上什么大师呢?
朴散一顿,头顶被师父狠敲了一下。
吾师:他自然也不能及。姑且不论他喜欢介绍主角的祖宗三代①这冗长的坏毛病,他也太往规则里走。形是好的江湖,可魂却固步于市井朝廷。你不可学。
朴散:是了,还是拯救失足妇女②的古龙好些。
吾师:他也不能学。
朴散:师父嫉妒徒儿?莫忘记他是男人③。
吾师:非也。他魂是好的,可形太孤苦。
朴散:难道要我去学那个穿CK内裤的郭四娘④吗?莫忘记我是男人啊!
吾师:他未必不可取。身高不是差距,他一边赚钱一边传播文化,简直如同买鞋子送鞋垫令人奇爽无比。你要记得,写作是开始,传播才是目的,弘扬方为宗旨。
朴散:可怎么办,我喜欢的是韩寒。
吾师:咳咳。莫忘记你是男人。
朴散:还不只是“你我”的差别。
吾师:错。是“你我他”的差别⑤。
朴散:而且我也不是释然那个和尚⑥。
吾师:所以文化也因人而异。你写作的派别风格以及中心内容都与人不同,不可照搬,不可仿写。你写不出余秋雨的苦旅,也遇不上曹文轩草房子里的大病,故而不要去想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和方舟子的赖上谁谁倒霉。你就是想学罗永浩砸冰箱,也要有那个经济实力嘛。
朴散:师父说得这样难,莫不是要我找个天使替我去学习吧?完了,天使一定是坐校车和高铁来的,我等不到了„„
吾师:经你一提,我又想到了顶要紧的一点,那真真是极重要的。
朴散:师父您在cos⑦《甄嬛传》吗?那想必没有东阿阿胶⑧是行不通的。
吾师:话到此处,为师问你,《甄嬛传》和二人转有何区别呢?
朴散:这问题和您给我起这名字一样的千意百解。莫不是《甄嬛传》里人多?
吾师一顿,朴散的头上又挨了一记狠敲。
吾师:《甄嬛传》只是娱乐介质,可二人转呢?那是文化传承。并且是和老东北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写作既然是反映文化,便要与人民与社会相辅相成。校车、高铁虽有不足,但却为社会敲响警钟,如此题材也是为国为民。
朴散:审查能过吗?
吾师:这便是郭敬明的拿手戏了。《小时代》⑨也批判,可人家三本书五年内畅销无阻,这也是本领。
朴散:谢师父教诲,徒儿已悟了⑩。
吾师:还不够。
朴散:还差什么?
吾师:还差鲁迅。
朴散:为何?
吾师:至此,为师已交给你三点:一是形魂都要佳妙,不艰涩,又近人情,不为组织写文,不唱古典颂歌;二是创新当首,不走旧路,不比他人,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三便是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用文字抚平创伤,用文字改造世界,用文字将社会人民发展永昌。而鲁迅弃医从文则要告诉你最后一点。如此,你便能做到你名字那二字了。
朴散:哪点?
吾师:担当。他担当救国大任,你却要复兴文化。匹夫有责的事情,举泰山若茶几。要担得起,才能朴散则为器?輥?輯?訛。尔后,将《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的前两句背给我听。
朴散:惟德动天,无远弗届?輥?輰?訛。
注释:
①指金庸书中主角多家世详细,如张无忌。
②指古龙书中女主角多为妓女,如周婷等。
③指古龙书中叶开的一句台词。
④《小时代》里郭敬明习惯这样形容人。
⑤指前文“莫忘记他/我/你是男人”的差别。
⑥指韩寒的《长安乱》中释然与师父的对话。
⑦cosplay的缩写。
⑧指电视剧《甄嬛传》里东阿阿胶广告太多。
⑨《小时代》暗写上海繁华又苍凉的景象。
⑩指电影《英雄》中秦王的“寡人悟了”台词。
老子《道德经》言:朴散则为器。意指美好德行传播开去,这里指传扬文化。
意思为:德行圆满的人没有什么地方到达不了,故“无远弗届”。
点评:这是一篇戏剧对话体的作文,文章中的朴散和他的老师,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文章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朴散”语出《老子》,本谓纯真之道的分离与变异,引申谓淳朴之风消散。作者借用“朴散”为人名,语意双关,浑然天成,题目的选择可谓既古典又新颖。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惹人眼目,作者在此方面无疑是成功的。作者是一个武侠迷,他将自己熟悉的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与故事,与方舟子、韩寒、郭敬明、鲁迅等巧妙融合,用师徒二人“大话西游”体的消解话语,引出对一系列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与讽刺,以及对未来世界与人生的体悟与思索。读来既感辛辣,又让人忍俊不禁,轻松愉悦的同时,又颇感沉重与忧虑。文章的缺点是过于追求对话的幽默与讽刺,个别语句有浓厚的说教味,甚至有些痞子气,过犹不及,值得作者注意。(点评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 漆永祥)
把苍烟踏破 姓名:姬潇依
学校:辽宁省大连市24中 指导老师:王丹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高中组一等奖
把苍烟踏破
那是一个大师的时代,知识之光照亮黑暗迷途,学术之风吹散蒙昧迷障。静默鸿蒙,蔡元培先生的一句“思想自由”今犹铿锵在耳;参透尘世,胡适新文化的呐喊摇撼天地。如今的社会,利益与无知如同叠嶂苍烟,唯有拨云见日,踏破如许苍烟,才能还学术清净,还学问单纯。
从前,德之教化如清流荡涤灵魂,犹记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有言:“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蔡元培先生以“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德行 19
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人格之高尚,德育之先锋,大师提供着学术坐标,更树立了风骨之碑。
如今,德却退化成那华丽飞檐上最不起眼的笔画。从何时开始,次道德变得理所当然?伪道德变得肆虐猖狂?狷介之人纵然力挽狂澜,却无法在社会的一潭死水中激起波浪。德的教化,一点点被唯利是图的观念蚕食鲸吞。这其中,网络之力不可忽视。网络媒体宣扬着伟大的美德,却只会收到子贡赎人的负面效果。郭明义、陈树菊固然值得尊敬,但普通人的道德之举同样值得称颂。对于不可为的道德过分赞颂,网络无形之中提高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将其升至无人匹及的高度。当道德不再是行为准则,而变得曲高和寡,全社会都会消极避让,又谈何川流、敦化?唯有踏破眼前对德的畸形视角,一个大国方能精神富有。
从前,责之宣扬浸染学术气息。黄炎培先生有言:“利居众后,责在人先。”他道尽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做人之法。蔡元培先生亦是奉命于危难之间,先义后利,承担起一校之长的重任。也正是蔡先生奉行着责任,学术之风才吹遍大江南北,学问之术才传至东西。
如今,责在利的面前变得无足轻重。古人有言:“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可是这种道德理想已然消逝,随之而来的是冰封的社会奉献精神、烈炙的人际交往关系。归真堂放弃生命责任,在熊胆之利面前颔首,这难道不是利之戕害吗?媒体鼓吹着社会责任感,然而唯利是图的物质环境又如何不会导致唯利是图的精神底色?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足可见得物化资本对国民的诱惑力,在精神逐渐丧失的社会,责任才是王道。物质追求,便是那封在眼前的袅袅炊烟,不,是滚滚浓烟,荼毒着人们的身心。这道烟屏,已然挡住了无数人,他们迷失在自我构筑的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而责任,则是如注的雨水,洗刷整个世界,冲走物欲之烟。从利在人先向利居众后的转化,是公民意识的觉醒;从责居众后向责在人先的变革,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重生。
从前,真乃学术之要义。蔡元培先生一句“兼容并包”开启了追求真理的大门,开学术之风气,领万古之先锋。古人夜观星象,欲从星座递嬗中找寻自然的真理;近人纳古今东西之精粹,亦想从中找出社会的真理。做学问,正如朱光潜先生之言,要用出世之精神。何谓出世?寻真理也。
如今,真知成为名誉的附庸,成为虚伪的阶下囚。《大学》之中所谓先“格物致知”获得真理,才能“修身齐家治国”,终能“平天下”。犹记前一阵子的方韩之战,一方坚定不移地紧握证据,一方竭力捍卫清白之名。然而方舟子的真理之辩终于抵住了流言,亦开启了信息时代的新一轮真理大讨论。如今的媒体亦是走向浮夸,抛却真理。断章取义,散布谣言,借助网络之力蒙蔽大众之眼。这置真理于何处?耸人听闻的内容不过是赚人眼球的噱头,夸张尖锐的语言也不堪一击。名誉、声望不过是过眼云烟,真理却是脚下顽石,经得起千锤百炼。
不如把学问比作沙滩上的一次漫步吧。海是钢蓝的凉,日是萤红的温,沙是亮白的软。你听着涛声,在沙滩上画下思绪,一浪倾覆;你望着远方,在风中喊出内心的愁怨,又一浪吞噬。篝火的烟尘弥漫,眼前如雪中观鹤的一片白,倏忽间前路迷散,不见天日。向前走,还是留?篝火中芳香的烧烤蕴在烟中诱惑着你,然而前路的风景尚未领悟。贝壳划破了脚,浓烟呛出眼泪,可是苍烟之后,竟是最美的日落。云谲波诡,气象万千,红日炼金,天海一色。
踏破苍烟,追寻大师的足迹,在那峥嵘岁月中重温元培的胸襟、适之的眼光;踏破苍烟,更是对现代社会种种诟病的真知灼见,认清本质从而坚守理想。
在当今社会,若想内圣而外王,须得拨云见日,于内心不为外物所动,于外在不因主观而枉。这个世界烟雾重重,如攀高山,但只有不断地踏破苍烟,才有可能达到顶峰。
苍烟踏破,方可避“削足适履”“饮鸩止渴”,立天地之心,化万物于无形,用德行引领行动,用责任树立人格,用真理指导风尚。
心如明镜台,又惮苍烟于何处?
点评:在“题目一”中选择蔡元培、胡适为关键词进行写作,对一个高中生而言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毕竟如今的很多高中生对这两位大师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及韩寒、郭敬明,甚至史蒂夫·乔布斯。与此同时,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样一篇文章写起来也是会异常吃力的。然而本文作者却给了所有评委一个惊喜,不但对两位大师的思想了如指掌,而且运用起来举重若轻,名言警句更是信手拈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不忘观照现实,“归真堂”事件、“方韩之争”等在增强文章现实针对性的同时,也将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与深入思考很好地融入了文中,为文章在厚重的文化氛围中增添了思辨的深度与广度。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某些观点不够严谨,例如第三段对“网络之力”的论述就稍显绝对。(点评人:课堂内外杂志社副总编、《课堂内外·创新作文》主编 赫学颖)
华林中的微光 姓名:陆静雨
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指导老师:钱 晨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高中组一等奖
华林中的微光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再没有比狄更斯的开场白更沉凝,更厚重,更笼统,更难以驾驭的了,如同那遍被烟云尘嚣的大幕缓缓拉起,而你不知所措地淹没在纷繁壮阔的全境之中。物欲是人心的外化,是五光十色的阴霾,是海妖塞壬的歌声,是凡夫俗子眼中乱花迷眼的华林。可曾有谁捕捉到那林中的一缕微光,点染出困惑中的一丝清醒、浮沉中的一丝淡然,使人生真谛、生命本源,并未完全迷失于大幕拉起后的世界。
鲁迅先生曾经用过这个形容,“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意指的是曹公笔下于峨冠博带、仕途经济间挣扎着透气的宝玉。哪个时代没有这么一片蒙蔽人的华林,架构精巧秩序井然,是一类严丝合缝轮轴传动的体系。每个人都受着这框架的包庇,自然,义务是遵循它,不脱出常轨。
知识不等于智慧,不经主观消化的知识甚至能扼杀智慧,“所谓科学,亦同趋于无有矣。”如是言之。想起《艰难时世》开场那段近似咆哮体的振聋发聩的台词,“理性!只需要理性!”不错,可以用钢条抽打,用戒尺丈量的理性。老牧师教出来的孩子,能够用界门纲目一类生物专用词和极度细致的动物学口吻来流
利地描述何谓“马”,理性到了极点,对知识的发挥也到了极点。究其根本,知识成了武器来给大脑装载弹药,成了工具来给社会培养具备专业才能却不懂领悟思考的字典、工具箱。当知识沦为同一基准线下的功利性储备,它就永远只能具有暂时价值,一旦时效过去,便被打包清理束之高阁,丝毫不曾加诸我们的头脑,成为我们智慧的灵光乍现。
性灵之光之所以“微”,除了物欲外,或许还有其他条件,只容许它在它们的夹缝中举步维艰。《达洛维夫人》中的赛普第默斯,约莫是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敏感寂寞性灵的直接映射。历经一战硝烟,顿感世事虚空苍白,内心左冲右突,在形而上的哲学中找寻出路,却被其主治大夫的“平稳”哲学击得粉碎。平稳,即四平八稳左右逢源,接纳凡尘俗世一切规则,并视之如至高无上的常态。物欲只是树林枝丫上鲜艳的骨朵,而规则才是树干,是撑起整片华林的支柱。赛普第默斯是所谓“畸零人”的代表,抛弃了世界而世界也不再理解他,任他湮灭在最纵横恣肆又最超凡脱俗的纯精神世界里,展示他精湛的意识流。但致力于将他纳入“平稳”轨道的世俗哲学,终究把他逼上了绝路。我们的时代呢?庞大的社会体系,成才抑或实现价值,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相似的人生道路,因为这样风险最小,因为这样足够谨慎稳健,亦因为其他途径太渺茫太单薄。然而,单一趋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只会一点点磨蚀人的创造力和个性。
然而即便微弱,我们说“要有光”,我们在寻找光。物质与精神是一对永恒辩证的矛盾,但它们一者是血肉一者是灵魂,前者是后者的依傍,后者是前者的扬升,它们密切相连。鲁迅先生说物欲蒙蔽性灵,但物质毕竟是世界的基础,要求物质满足毕竟是人作为动物的属性,不可摆脱。我们常常忽略的是,主观才是客观的主体,没有一个把物质内化成精神的过程,那么外物便只是外物,而非充实性灵的一块增补物。我们需要精神内涵,它点石成金,我们一面以自身价值观消化、评判着外物,一面以崭新的经验充实着自身价值观,这是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我们寻找精神层面上的富足,因此我们读书、思考,因此我们在莎士比亚那里,在奥斯丁那里,在汤显祖那里,在曹雪芹那里寻觅心灵的冲击和启迪,我们并不吝惜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深思。人的特性在于会思考,会主动探求物质之上浮泛的精神天地,把单薄的个体存在扩展成对广袤生活的认知,扩展成对天地间最深沉琴弦奏出音符的共鸣和回响。
我是一颗孤独的性灵,破土、抽芽,颤颤巍巍地生长。我渴望冰封的冻土能有空隙容身,我渴望华林的美妙缭乱不再阻碍我对日照的渴盼。
突然想起《1984》里温斯顿和奥布莱恩那段近乎哲学思辨的论战,唯心主义采用狡猾的诡辩技巧把唯物主义观点逼进死角,意识决定一切,意识任意扭曲,精神把物质玩弄于股掌之中,那套强大、可怕、无法驳倒的逻辑轻易就把人吸进了辩证黑洞。能毁灭人性灵的哲学也能毁灭世界,这是精神对精神的占有,这已不是华林,也不是华林的浓雾,是不容一点微光的终结一切的黑暗。
幸而我们不企盼这样的未来。
幸而我们的华林里还有微光。
幸而此刻,阳光灿烂。
点评:选择“题目二”写作,对鲁迅先生所说的两句话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作者选择物欲与性灵的关系作为论述的中心,可以说对鲁迅先生的话理解得相当透彻。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巧妙借用了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的一句话“悲
凉之雾,遍被华林”,用华林比喻物欲,用微光比喻性灵,不但将其化用为文章题目,还作为主线贯穿全文,在时间有限、气氛紧张的总决赛考场上还能拥有如此灵动的思维,实属难得。此外,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多部外国名著的内容,在为文章增添文学厚重感的同时,亦将自己丰厚的阅读积累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某些论述略显艰涩,给人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之感。(点评人:课堂内外杂志社副总编、《课堂内外·创新作文》主编 赫学颖)
当人类失去了右脑 姓名:项刘宇
学校: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高中组一等奖
当人类失去了右脑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长,大概是因为拥有发达的大脑吧,或者说,拥有发达的左脑。于是我们在进化的马拉松中超过了其他生物,在左脑的帮助下遥遥领先。
而右脑呢?在如今,甚至在一百多年前就已输给了自己的孪生兄弟,左脑与右脑的博弈从来都被看做理性与感性的对决。而所谓“美上之感情,明敏之思想”,却在人们假意的追捧中沉沦。
一、人类进步的阶梯
没错,就是知识,没有人否认这一点。知识,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永远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把蒸汽机的知识铺成阶,踏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度;人们把电的知识做成帆,在风浪中勇往直前„„
知识,从未逃离人类进步的聚光灯。
但别忘了聚光灯之外还有美,还有感情,它们从未成为主角,但也从未少做贡献。
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知识的创造上,人类进步的聚光灯也会幻化成冰冷刺眼的射线,刺穿文明筑起的堡垒。
这正是鲁迅先生担忧之处。惟知识之崇,我们将知识推向神坛,在无意义的蜃景中乘风破浪。将廉价的知识搬上流水线批量生产,只会得到没有美学的世界,人们的灵魂丧失了它的精神家园。
没有了美、感情、精神,科技又有何用?正如现在的伦敦,那个圣火正燃烧的地方,田径的速度美,跳高的柔韧美,篮球的力量美,王皓三块银牌的惋惜,菲尔普斯创造历史的激动„„这一切,都不会在一个只崇尚知识的世界出现。
知识,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用美上之感情与明敏之思想修葺,才能筑成通向更高文明的大路。
二、主观与客观
知识在膨胀,我们也在以看清万物客观本质为荣。
我们追求客观世界,追求真理,也引来了“后遗症”——主观精神的流失。我不愿看到以后小孩接受了月球是一块大石头的事实之后,便体会不到嫦娥、中秋 23 的古典之美。更不愿看到孩子们在领会了天空的组成之后,便不再为白云的形状而奇思妙想,为七夕而感触万千。其实,在我自己身上,早已看到了这样的影子。
记得奥威尔在《1984》中写道:过去并不客观存在,过去只存在于人的意识中,而人的意识是可以控制的。抛开背后讽刺的本意,我们可以意识到,主观与客观是相对的。史铁生说过:“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对外部世界的主观认知便成了一个人世界中的客观,这并不是混淆或下定义,只是启发我们,我们追求客观真理时,还可以,也必须要保有一种主观的内面精神,如鲁迅先生所言。
所以,我们学习天文时仍可在一堆数据中想想嫦娥还好吗,牛郎织女还需等多少时日;我们研究空气,也可想想它是风这精灵的长辈;我们研究花粉花药,亦不忘欣赏下花的美貌。
主观与客观,不是对立面,它们相辅相成,才构成我们眼中充满情趣的世界。
三、思想的芦苇
思想,不仅是科技与科学的思想,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的思想。
正如爱因斯坦在镜头前顽皮地吐舌头一样,我想他的右脑应该不会比左脑逊色。
人脆弱,却因思想而强大。
人因知识与科技而强大,更因尚美的习惯、精神与情感的丰富、主观认识的多解而让我们眼中有一个比动物更多彩绚丽的世界。
而我们,在一百多年前鲁迅先生的时代就开始卸去后者,企图仅凭知识,带上科技的助推剂走得更轻更快。
别忘了,奥运会有了运动的美,有了有人欢喜有人悲的杂糅,有了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才得以“更高、更快、更强”。人类文明,又有何异?
而一个没有右脑的人类世界,必是枯寂荒芜的世界。
写到这儿,放下笔,拍拍脑门,还好,右脑还在。
点评:作者在充分理解了“题目二”中鲁迅先生所说话语的含意之后,想到了人类左脑与右脑的区别,并以“当人类失去了右脑”作为题目,成功地将写作话题由艰深转化为平易,让人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正文部分从知识、主观与客观、思想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小标题的使用使得文章更具条理,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都浅显易懂,一改大多数选择“题目二”的选手所写文章晦涩难懂的弊端,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但也正因为如此,文中的部分论述显得不够透彻深入,有失深度与广度。如何把握写作内容浅显与深入之间的度,值得作者注意。(点评人:课堂内外杂志社副总编、《课堂内外·创新作文》主编 赫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