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证与律师制度 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构依法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
公证法:是进行公证活动所适用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实体法的内容,也有程序法的内容。
公证员:是国家法律工作者,是具有公证员资格及公证执业证,被公证处聘任,在公证处专门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法律专业人员。
公证处:是法律服务机构,归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同时又有其行业管理。
公证员协会:是指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自律性的群众组织。
回避:是指某个或者某几个公证人员不参与与自己和亲属有厉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公证,以防止因执法不公,而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
公证管辖:是指公证机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分工和权限。
公证的地域管辖:是按照一定的地域划分公证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权限,即各公证处在以地域为标准划分公证事务的权限上的分工。
协商管辖:是指申请办理同一公证事项的若干当事人,在两个以上公证处都有管辖权的情况下,可协商议定由其中一个公证处管辖;或者若干当事人协商不成时,享有管辖的各个公证处之间互相协商议定,由其中一个公证处管辖,该公证处应此而行使管辖权。
指定管辖:是指由司法行政机关决定某一公证事项由某一公证处管辖。
确定管辖:是指法律规定,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的直辖市、省辖市公证处与该市所辖区、县公证处之间的管辖权限划分。
特定管辖:是指依照国际管理和国际条约、双边协议以及国内法律规定,对特定地域或特殊情况下的公证事项,由公证处以外的特定机关、组织或公民代行使国家公证权,代行使公证职能的管辖。
公证程序: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当事人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公证行为、办理公证事项时必须遵守的步骤。
公证申请:是指申请人向公证处提出办理公证事项的行为。
公证受理:是指公证处接受申请人的公证事项申请,并同意给予办理的行为。
公证审查:是对神情公正的当事人的资格,神情公正的民事关系、民事行为和其他事实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定、核实过程。
公证出证:是指公证处对当事人申办的公证事项,经过审核后,认为符合条件的,依法制作并出具公证书的活动。
公证期限:是指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从受理到出具公证书期间的法定时间限制。
终止公证:是指公证申请受理后,在办理公证的过程中,由于出现法定事由致使公证事项不能办理,或继续办理已无意义时,而作出决定停止公证程序。
拒绝公证:是指申公证请受理后,在办证过程中,发现证明事项不真实、不合法,或者其他违反法律的事由,而拒绝办理公证的行为。
公证费用:是指公证申请受理后,在办理公证事务时,按照规定标准,由公证处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
公证特别程序:是指国家公证机构在办理某些特殊类别的公证事项时,依法所适用的程序
招标授权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招标方的申请,依据法定程序,确认招标投标各项主体资格及整个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活动。
拍卖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拍卖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其拍卖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活动。
开奖公证:是指公正机构根据有奖活动主办单位的申请,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摇奖、抽奖、评奖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遗嘱公证:是指公正机构对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依法证明的活动。
提存公证:是指公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债务人为债权人利益而交付的债之标的物,进行保管,待法定条件出现时交付给债权人的证明活动。
公证调解:是指公正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针对经过公证证明的事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整的活动。
公证复议:是指公证处的本级司法行政机关或司法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依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公证处或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公证活动决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审查,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公证申诉:是指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对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和有关公证的决定不服,向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复核,并由受理机构作出决定的活动。
公证的效力:是指公证证明在法律上所起的效用和约束力。
公证的法律责任:是指因公证机构的过错致使公正文书及相应经济损失的责任,公证机构依据过错的程度,承担向当事人退赔公证费及相应经济损失的责任。
公证投诉制度:是指公证行业规定的,公证当事人认为公证处或公证人员有违法乱纪的行为,或者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抑或认为公证处出具错证、假证的,依法向公证机构或司法行政机关反映,并提出依法处理的要求,公正机构应依法处理的制度。
法律行为公证:是指国家公正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有关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涉外公证,是指公正机构对含有涉外因素的公证事项,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律师:是指经国家考核授予资格并准予执业的,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或经人民法院指定,进行诉讼、非诉讼及其他法律事务,义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
律师制度:是指国家法律制度的有关律师的性质、律师的任务与业务范围、律师的资格与执业、律师的工作机构与内容等的规范体系。
律师的任务:是指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通过律师执行职务所要达到的目的。
律师资格:是指从事律师职业应当具备的一项重要条件。
律师执业:是指依法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并受国家法律及律师行业规范约束和保护的职务活动。
国资律师事务所:原称国办律师事务所,是指该机构的人员编制属于国家司法事业编制,由国家核拨经费,选调人员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律师机构。
合作制律师事务所:是指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由合作人共同集资,自愿组合,共同参与,以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报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律师执业机构。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指由合伙律师自愿组合,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核连带责任,由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一种律师执业机构。
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
中华律师协会:简称全国律协,是由律师组成的全国性群众社会团体,受司法部的指导和监督。
律师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当事人授予律师在依法执业时所具有的一定权利。
律师的义务: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依法应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和限度。
律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所应各守的道德标准。
律师执业纪律: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
律师的法律责任:是指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反法定义务、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总称。
律师的行政法律责任:是指司法行政机关中的律师管理部门和律师协会对于律师或律师事务所违反法律和有关律师管理的法规、规章以及职业范围的行为所给予的行政处分。
律师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律师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律师的刑事法律责任: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因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的有关规定二应当受到的刑事制裁。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基本含义有二:其一是指诉讼行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反驳控诉,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其二是指诉讼职能,即控诉职能、审判职能共同构成刑事诉讼三大基本职能的辩护职能。
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为被代理人提供法律帮助,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活动。
自诉案件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进行的诉讼活动。
公诉案件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被害人的代理人,为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为维护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律师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正当代理权限的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行为。
一般代理:又称一般权限代理,它是与特别授权代理相对而言的。一般代理就是无需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明确表态和决策的代理。
特别代理:是指通过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律师有权对案件实体问题的重大诉讼行为,直
接作出决定性的明确表态的诉讼代理。
转托代理:是代理人接受委托后,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和某种特殊条件下,为了切实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将一部或全部的代理权转委托其他律师代理的诉讼行为。
律师代理行政诉讼:是指律师接受行政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在委托的权限范围内参加行政诉讼,维护合法权益的活动。
法律顾问:一是指法律咨询帮助性的专业工作,即某种业务活动;另一是指为聘方提供法律帮助的专业人员,即某种特殊身份。
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是指律师事务所接受企业的聘请,指派律师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工作范围,运用律师拥有的法律知识和工作技巧,为聘请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法律服务。
非诉讼法律事务:是指无争议的法律事务,或者是已经发生纠纷,但不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法律事务。
律师见证:是指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依法对其亲眼所见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业务活动。
资信调查:是指对外来客户的资金能力、商业信誉所进行的调查。
法律咨询:是指律师就当事人提出的法律问题,给予解答、作出说明、提供建议以及提供解决方案的一种业务活动。
代书:是律师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事实和证据,以委托人的名义,依据法律代替委托人书写诉讼文书和其他法律事务文书的一项业务活动。
涉外律师实务: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律师业务。
法律援助:通常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予以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
第二篇:公证与律师制度名词解释
第一章 公证法律制度概述
1.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活动。
2.公作法律制度:是进行公证证明活动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办理公证事项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3.公证法律关系:是国家公证机构依据国家赋予的职权,在公证活动中由公证法所确认和调整的与当事人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4.公证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国家公证机构和申请办理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是由具有独立参加公证活动的资格者所构成的。公证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公证机构、公证当事人、公证代理人、公证利害关系人、其他公证参与人。
5.公证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公证机构是公证证明活动的主持者。
6.公证利害关系人:是指与公证事项有法律或者事实上的利害关系而参与公证的主体。
7.其他公证参与人:是指公证机构在办理公证事项的过程中,为了调查核实有关的情况,保障公证程序的顺利进行,而参与公证程序活动的人。主要包括证人、翻译人员、勘验人员、鉴定人员和其他协助人。
8.公证法律关系客体:公证机构依法证明的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即公证机构证明的实体权利和事实,也就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的对象。公证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
9.公证法律关系内容:指公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真实性和合法性是公证的内容。
10.公证的独立性:是指公证机构独立地行使公证证明权,独立承担责任。公证的独立性是公证法律服务活动的本质需要。
第二章 公证活动的基本原则
1.公证活动的基本原则: 2.真实原则: 3.合法原则:
4.公证中的回避: 5.保密原则:
第三章 公证机构与管理体制
1.公证协会:
2.公证管理体制:
第四章 公证员
1.公证员:
2.公证员的职业道德:
第五章 公证书
1.公证书:
2.强制执行效力:
3.公证书的更正,修改、:
第六章 公证执业区域
1.公证机构执业的例外规定:
第七章 公证法律责任
1.狭义的公证法律责任: 2.公证刑事法律责任: 3.公证民事法律责任: 4.公证行政法律责任:
第八章 公证程序
1.公证程序: 2.公证申请人: 3.终止公证: 4.拒绝公证: 5.公证调解:
第九章 涉外及涉港澳台公证
1.涉外民事公证: 2.使(领)馆公证: 3.涉外公证员:
4.对涉外公证文书的公证:
第十章 公证证明活动
1.财产分割协议公证:
2.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公证: 3.法律事件公证:
4.对非争议性事实公证: 5.买卖合同公证: 6.出生证明公证:
7.有无犯罪记录公证:
十一章 公证法律事务
1.提存: 2.保管:
3.代写与公证事项有关的法律事务文书:
十二章 律师法律制度概述
1.实体法:
十三章 律师
1.律师法律制度: 2.社会律师: 3.公司律师: 4.公职律师: 5.辩护权:
6.非诉讼律师事务: 7.解答法律咨询: 8.律师阅卷权:
9..律师的调查取证权: 10.律师会见权:
11.拒绝辩护,代理的权利: 12.律师论辩:
十四章 律师事务所
1.合伙律师事务所: 2.个人律师事务所: 3.同意接待案件制度:
4.律师事务所的民事法律责任:
十五章 律师管理体制
1.律师事务所检查考核:
十六章 律师事业道德和执业行为规范
1.律师职业道德: 2.律师执业秘密:
3.律师执业不正当竞争行为:4.律师广告:
1.证据展示制度: 2.书证:
3.当事人陈述: 4.对比查阅法: 5.重点阅读法: 6.整体浏览法:
1.团队领导者:
2.平等互利的原则: 3.客观标准:
1.非诉讼事务: 2.诉讼事务调查: 3.律师证据收集:
4.及时,合法,有效原则:
1.依法辩论原则:
2.律师代理诉讼法律事务: 3.律师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4.逻辑思维方法: 5.因果互证法: 6.类比论证法:
十八章 阅卷
十九章 谈判
二十章 调查
二十一章 论辩
二十二章 咨询与代书
1.律师咨询范围: 2.诉讼文书: 3.非诉讼文书: 4.上诉状: 5.答辩状:
第三篇:公证与律师制度(名词解释)
法律行为公证:国家公证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有关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的事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律师见证: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依法对其亲眼所见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业务活动。
法律援助: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予以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书证:是指能够根据其表达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
公证:国家公证机构依法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
提存公证:公证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债务人为债权人利益交付的债之标的物进行保管,待法定条件出现时交付给债权人的证明活动。
提存:是指债务已届清偿期,债务人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债之标的物时,债务人将标的物提交给法定的提存机关而消灭债的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
保管: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遗属或其他有关法律意义的财产、物品、文书,如结婚证书、产权证书、毕业证书等,代为保管,防止丢失或损坏的活动。
非诉讼法律事务:无争议法律事务,或者是已经发生的纠纷,但不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而是通过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直接协商、调解或提请仲裁解决的法律事务。
律师的义务: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依法应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和限度。公证员协会:是指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自律性的群众组织。
专利文书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对专利所有人或者申请人的专利,专利权转让或者使用许可合同,以及向国外申请专利或者进行专利权诉讼所用的有关具有法律意义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
辩护权:是指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而进行申辩活动的权利。
代书:是指律师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事实和证据,以委托人的名义,依据法律代替委托人书写诉讼文书和其他法律事务文书的一项业务活动。
公证书复查程序:是指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公证机构据此进行审查所适用的程序。
具有法律意义文书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具有法律意义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证明活动。
侦查阶段律师法律帮助:是指在刑事公诉案件的侦查阶段,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为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等活动。
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是指律师事务所接受企业的聘请,指派律师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工作范围,运用律师拥有的法律知识和工作技巧,为聘请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法律服务。
公证的效力:指公证证明在法律上所起的效用和约束力,公证证明的内容,通过制作公证书表现出来,因此,公证的效力又称公证书的效力。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指赋予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经公证证明后,如果债务人到期不能清偿债务,债权人有权持此文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委托公证人制度:是指对送回内地使用的发生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件及文书的公证申请,必须由我国司法部考核后在香港,澳门律师中委托的公证人予以办理并出具证书,非我国司法部委托的公证人以外的其他机构或其他人员出具的证明文书,送回内地使用的,内地不予承认的制度。
律师法律咨询:是指律师就当事人提出的法律问题给予解答,作出说明,提出建议以及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业务活动。律师法律责任:是指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反法定义务,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总称。
拒绝公证:是指公证申请受理以后,在办证过程中,发现证明对象不真实,不合法或者其他违反法律的事由,而拒绝办理公证的行为。
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我国公民或者曾经在我国居住过的外国人的申请,对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期间,是否受过我国司法机关刑事制裁这一事实的真实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民事诉讼中的特别代理:是指通过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律师有权对案件实体问题的重大诉讼行为,直接作出决定性的明确表态的诉讼代理。
法人资格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资格证明活动。
委托合同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签订委托协议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依法予以证明的活动。
使(领)馆公证: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国际条约,对特定地域或特殊情况下的公证事务,由我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履行证明职能,予以公证。
公证调解: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就经过公证证明的事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对当事人双方进行劝说以及双方当事人据此相互谅解达成协议的活动。
转托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委托后,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和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为了切实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将一部分或者全部的代理权转委托其他律师代理的诉讼行为。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夫妻双方订立的关于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分配,产权归属等事宜的协议,以及关于夫妻婚前财产的权利归属问题的协议,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执行证书:是指当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所规定的义务时,原公证机构接受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该公证债权文书已经生效的证书。
认证:是指外交,领事机关在公证文书上证明公证机构的签名和印鉴属实,或证明前一认证的签名和印鉴属实的行为。公证制度:是进行公证证明活动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办理公证事项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公证书:是指公证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证明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具有真实性,合法性的文书。
公证中的回避:是指公证员不得参与与自己及亲属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的公证,以防止执法不公,而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可分为公证员自行回避与当事人申请回避两种。律师论辩:是指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依据事实和法律确定对案件的见解,反驳对方错误的观点和看法,以便得到正确的认识或者共同的意见,以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而进行言辞交锋的专业活动。
公证协会:是公证业的自律性组织,依据章程开展活动,对公证机构、公证员的执业活动进行监督。
买卖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买卖合同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当事人之间签订买卖合同的行为以及买卖合同本身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个人律师事务所:是指律师个人名义出资设立并以其个人全部资产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律师执业机构或律师组织形式。
涉外公证:是指公证机构对含有涉外因素的公证事项,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涉外经济公证:是指当事人,证明对象或公证书使用地等因素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涉外因素的经济公证。
律师职业道德:律师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律师职业道德只约束律师职业人员,是在职业环境和职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律师事务所检查考核:是指司法行政机关定期对律师事务所上一的执业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其执业和管理状况作出评价。
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
律师阅卷:指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为完成代理的诉讼事务。了解案情而查阅,摘抄、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材料的行为。公证行政法律责任:公证机构、公证员在办理公证事项的活动中,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及行政纪律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应当承担行政上的法律后果。
公证利害关系人:是指与公证事项有法律或事实上的利害关系,因公证机构向其核实有关情况而参与公证程序,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主体。
公证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员从思想到工作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律师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对律师行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制度框架。
公证书的更正、修改:是指公证机构对已经发出的有不当之处的公证书,将其收回,进行修改、更正,或另行制发补正公证书的活动。
公证活动的合法原则:是指公证机构证明的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形式、内容、取得方式及公证程序,都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公共利益。
律师论辩技巧:是指律师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为实现委托人合法权益,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在依据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就自己的诉讼主张所作出的言辞表达或者其他表达的方式和方法。
公证责任保险:是指公证机构在进行公证时由于存在过错行为给公证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公证执业责任保险合同规定的范围内,由保险人对公证机构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金额及有关费用给予支付的一种法律制度。
律师执业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为了推广律师业务,违反自愿、平等、诚信原则和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违反法律服务市场及律师行业公认的行业准则,采用不正当手段与同行进行业务竞争,损害其他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四篇:公证与律师制度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构依法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
公证法:是进行公证活动所适用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实体法的内容,也有程序法的内容。
公证员:是国家法律工作者,是具有公证员资格及公证执业证,被公证处聘任,在公证处专门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法律专业人员。
公证处:是法律服务机构,归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同时又有其行业管理。
公证员协会:是指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自律性的群众组织。
回避:是指某个或者某几个公证人员不参与与自己和亲属有厉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公证,以防止因执法不公,而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
公证管辖:是指公证机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分工和权限。
公证的地域管辖:是按照一定的地域划分公证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权限,即各公证处在以地域为标准划分公证事务的权限上的分工。
协商管辖:是指申请办理同一公证事项的若干当事人,在两个以上公证处都有管辖权的情况下,可协商议定由其中一个公证处管辖;或者若干当事人协商不成时,享有管辖的各个公证处之间互相协商议定,由其中一个公证处管辖,该公证处应此而行使管辖权。
指定管辖:是指由司法行政机关决定某一公证事项由某一公证处管辖。
确定管辖:是指法律规定,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的直辖市、省辖市公证处与该市所辖区、县公证处之间的管辖权限划分。
特定管辖:是指依照国际管理和国际条约、双边协议以及国内法律规定,对特定地域或特殊情况下的公证事项,由公证处以外的特定机关、组织或公民代行使国家公证权,代行使公证职能的管辖。
公证程序: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当事人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公证行为、办理公证事项时必须遵守的步骤。
公证申请:是指申请人向公证处提出办理公证事项的行为。
公证受理:是指公证处接受申请人的公证事项申请,并同意给予办理的行为。
公证审查:是对神情公正的当事人的资格,神情公正的民事关系、民事行为和其他事实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定、核实过程。
公证出证:是指公证处对当事人申办的公证事项,经过审核后,认为符合条件的,依法制作并出具公证书的活动。
公证期限:是指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从受理到出具公证书期间的法定时间限制。
终止公证:是指公证申请受理后,在办理公证的过程中,由于出现法定事由致使公证事项不能办理,或继续办理已无意义时,而作出决定停止公证程序。
拒绝公证:是指申公证请受理后,在办证过程中,发现证明事项不真实、不合法,或者其他违反法律的事由,而拒绝办理公证的行为。
公证费用:是指公证申请受理后,在办理公证事务时,按照规定标准,由公证处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
公证特别程序:是指国家公证机构在办理某些特殊类别的公证事项时,依法所适用的程序
招标授权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招标方的申请,依据法定程序,确认招标投标各项主体资格及整个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活动。
拍卖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拍卖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其拍卖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活动。
开奖公证:是指公正机构根据有奖活动主办单位的申请,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摇奖、抽奖、评奖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遗嘱公证:是指公正机构对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依法证明的活动。
提存公证:是指公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债务人为债权人利益而交付的债之标的物,进行保管,待法定条件出现时交付给债权人的证明活动。
公证调解:是指公正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针对经过公证证明的事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整的活动。
公证复议:是指公证处的本级司法行政机关或司法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依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公证处或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公证活动决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审查,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公证申诉:是指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对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和有关公证的决定不服,向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复核,并由受理机构作出决定的活动。
公证的效力:是指公证证明在法律上所起的效用和约束力。
公证的法律责任:是指因公证机构的过错致使公正文书及相应经济损失的责任,公证机构依据过错的程度,承担向当事人退赔公证费及相应经济损失的责任。
公证投诉制度:是指公证行业规定的,公证当事人认为公证处或公证人员有违法乱纪的行为,或者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抑或认为公证处出具错证、假证的,依法向公证机构或司法行政机关反映,并提出依法处理的要求,公正机构应依法处理的制度。
法律行为公证:是指国家公正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有关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涉外公证,是指公正机构对含有涉外因素的公证事项,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律师:是指经国家考核授予资格并准予执业的,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或经人民法院指定,进行诉讼、非诉讼及其他法律事务,义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
律师制度:是指国家法律制度的有关律师的性质、律师的任务与业务范围、律师的资格与执业、律师的工作机构与内容等的规范体系。
律师的任务:是指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通过律师执行职务所要达到的目的。
律师资格:是指从事律师职业应当具备的一项重要条件。
律师执业:是指依法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并受国家法律及律师行业规范约束和保护的职务活动。
国资律师事务所:原称国办律师事务所,是指该机构的人员编制属于国家司法事业编制,由国家核拨经费,选调人员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律师机构。
合作制律师事务所:是指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由合作人共同集资,自愿组合,共同参与,以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报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律师执业机构。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指由合伙律师自愿组合,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核连带责任,由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一种律师执业机构。
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
中华律师协会:简称全国律协,是由律师组成的全国性群众社会团体,受司法部的指导和监督。
律师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当事人授予律师在依法执业时所具有的一定权利。
律师的义务: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依法应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和限度。
律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所应各守的道德标准。
律师执业纪律: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
律师的法律责任:是指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反法定义务、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总称。
律师的行政法律责任:是指司法行政机关中的律师管理部门和律师协会对于律师或律师事务所违反法律和有关律师管理的法规、规章以及职业范围的行为所给予的行政处分。
律师的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律师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律师的刑事法律责任: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因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的有关规定二应当受到的刑事制裁。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基本含义有二:其一是指诉讼行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反驳控诉,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其二是指诉讼职能,即控诉职能、审判职能共同构成刑事诉讼三大基本职能的辩护职能。
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为被代理人提供法律帮助,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活动。自诉案件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进行的诉讼活动。
公诉案件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被害人的代理人,为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律师代理:是指律师接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为维护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律师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正当代理权限的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行为。
一般代理:又称一般权限代理,它是与特别授权代理相对而言的。一般代理就是无需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明确表态和决策的代理。
特别代理:是指通过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律师有权对案件实体问题的重大诉讼行为,直接作出决定性的明确表态的诉讼代理。
转托代理:是代理人接受委托后,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和某种特殊条件下,为了切实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将一部或全部的代理权转委托其他律师代理的诉讼行为。
律师代理行政诉讼:是指律师接受行政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在委托的权限范围内参加行政诉讼,维护合法权益的活动。
法律顾问:一是指法律咨询帮助性的专业工作,即某种业务活动;另一是指为聘方提供法律帮助的专业人员,即某种特殊身份。
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是指律师事务所接受企业的聘请,指派律师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工作范围,运用律师拥有的法律知识和工作技巧,为聘请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法律服务。
非诉讼法律事务:是指无争议的法律事务,或者是已经发生纠纷,但不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法律事务。
律师见证:是指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依法对其亲眼所见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业务活动。
资信调查:是指对外来客户的资金能力、商业信誉所进行的调查。
法律咨询:是指律师就当事人提出的法律问题,给予解答、作出说明、提供建议以及提供解决方案的一种业务活动。
代书:是律师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事实和证据,以委托人的名义,依据法律代替委托人书写诉讼文书和其他法律事务文书的一项业务活动。
涉外律师实务: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律师业务。
法律援助:通常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予以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
简答题:
公证与认证的区别 没有公证,便没有认证;没有认证,公证则无法在国外发生法律效力。公证是认证的前提和基础,认证是对公证的证实和鉴别。
公证与鉴证的区别第一 行为的主体不同。公证行为的主体是国家公证机构;鉴证行为的主体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第二 两者的作用不同。公证仅能证明经济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鉴证还有促进经济合同履行的作用。第三 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鉴证的对象只有经济合同;公证的对象是指一切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或事实。第四 法律根据不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公证与签证的区别公证与签证,作为两种不同范畴的业务活动,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本国人或者外国人办理入境手续时,需要通过公证文书证明其身份时,则应由公正机构作出公证文书,再由有关机关办理护照。
公证与一般证明的区别1.两种文书的法律地位不同。对一般证明必须经过审查,辨别其真伪,才可确定其效力;而对公证证明,只要找不到足以推翻其证明的相反证据,就应当确认其效力。所以,公证文书的证明效力要高于一般证明文书的效力,这是显而易见的。2.两种文书被社会认可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公证作为一种特定的证明文书,不仅在国内形成了法律制度,而且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一般证明文书,不具有公证证明效力的程度。凡是一般证明,无论时个人的还是官方的,都不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这充分说明了一般证明文书不具有公证文书被普遍适用的特征。
公正机构的任务1.依法证明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是公正机构的首要任务2.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保护公民身份上。财产上的权利与合法权益,是公证机构的根本任务。3.教育公民自觉的遵守法律,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正机构的又一重要任务。
公证机构性质1.公正机构是法定的国家证明机构,公证制度是法定的国家证明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公正机构是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3.公证机构是具有保证性和预防性的证明机构,公证制度是有保证性和预防性的证明制度
公证活动的原则1.客观事实原则第一 审查当事人办理公证的愿望是否确系本人真实意志的表示。第二 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必须如实地向公证机构陈述需要证明公证的事实、依据和理由,以及证明的具体要求和证明后要表达的目的。第三 公证员办理公证时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第四 公证员必须客观、全民地收集证据。2.合法原则第一 审查申请公证的当事人是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二 审查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合法。第三 审查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合情合理。3.公证机构独立办理公证的原则4.自愿公证与法定公证相结合的原则5.不得随意拒绝公证的原则6.公证员亲自办理公证事务的原则7.回避原则第一 公证员应回避办理本人及其近亲属的公证事项第二 公证员应回避办理与本人有厉害关系的公证事务第三 公证员应回避办理本人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的公证事务8.保密原则9.便民原则10.使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原则 公证管辖的原则第一 便于当事人就近申请原则。第二 便于公正机构受理公证原则。第三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论述公证管辖
一、地域管辖1.由申请人所住地的公证处管辖2.由法律行为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处管辖3.涉及财产转移的公证事项,由申请人住所地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的公证处管辖4.涉及不动产的公证事项,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处管辖5.凡申请办理遗嘱、委托、赠与、声明公证,涉及不动产转移内容的,可由法律发生地的公证处管辖6.收养公证由收养人或被收养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7.涉外及涉港澳台地区的收养公证由被受益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
二、协商管辖1.当事人协商管辖2.公证处协商管辖
三、指定管辖
四、确定管辖
五、特定管辖1.使、领馆管辖2.按照国际惯例由特定机关或特定人员出具证明 商检机构证明 卫生管理机构证明 商标管理机构证明 特定情况下有关公职人员的证明
公证申请人条件1.申请人应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必须有法律上的厉害关系,申请人以自己的名义提出申请公证,其目的在于经过公证,保护自己依法应享有的民事、经济上的权利。3.申请人必须能够承担因公证而发生的义务和责任,如举证、交纳公证费、正确使用公证书等义务。
不能由代理人代理申请公证的事项申办遗嘱、遗赠扶养协议,赠与、认领亲子、收养、解除收养、委托、声明、生存及其他与申请人人身有密切关系的公证事项,必须由申办人亲自申办,不能委托代理人代理。
受理公证应该符合的条件1.申请人同申请的事项有厉害关系。2.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厉害关系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3.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公证处的业务范围。4.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于该公证处管辖。
公证审查的重点内容 1.当事人的人数、身份、资格和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和相应的权利。3.需要公证的行为、事实或文书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4.需要公证的内容5.审查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充分。
出具公证书的条件
(一)法律行为公证的出证条件1.当事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行为的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二)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或文书公证的出证条件1.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或文书对公证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厉害关系2.事实或文书真实无误3事实或文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
拒绝公证的法定原因1.行为、事实和文书不真实、不合法2.当事人身份不属实,不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3.代理人无代理资格,如授权委托书4.当事人妨碍公证查证工作正常进行,如弄虚作假、提供伪证或阻绕、妨碍公证查证工作
公证特别程序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有:招标投保、拍卖、开奖、遗嘱、提存和公证后的提存等事项的公证。
招标投保、拍卖、开奖活动公证的特征1.招标投保、拍卖、开奖活动通常多申请公证处到场公证。2.具有公开性和竞争性。3.一次性完成。该活动不能重新进行。
遗嘱公证的办理1.遗嘱人应当亲自申办公证。2.应当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并由其中一名公证人员在公证书上署名。3.公证机构必须为当事人保守遗嘱秘密。4.遗嘱公证卷宗应当列为密卷单独保存,不能对外借阅。
公证员的权利1.调查权2.依法独立办理公证事务的权利3.审查当事人的身份及其证件的权利4.勘验权5.检验权6.查询有关档案、资料和资产的权利7.委托调查的权利8.拒绝和终结公证的权利9.司法建议权10.其他权利
公证员的义务1.依法定程序办证的义务2.回避的义务3.各守职业道德的义务4.保守秘密的义务5.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义务6.不得私自办证的义务7.不得私自收费的义务8.必须办理注册的义务9.出具错证负有赔偿责任的义务
公证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1.坚持政治方向和远大的奋斗目标2.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3.勤奋好学的作风与苦干实干的精神4.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制度5.主持公道,伸张正义。6.忠于职守,严守秘密7.率先垂范,严以律己8.清正廉洁,一尘不染9.勇于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公证人员的职业道德纪律的内容1.公证人员不得扭曲事实,曲解法律,伪造证据。2.公证人员不得制造伪证、错证和假证。3.公证人员不得贪污、受贿。4.公证人员不得泄漏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5.公证人员不得直接或间接经商办企业。6.公证人员不得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7.公证人员办理涉外公证必须遵守《涉外人员守则》的有关规定
公证的法律责任构成 第一 必须有公证人员的过错行为。第二 公证人员的过错属违法行为。第三 有当事人损害后果的发生。第四 公证人员的过错与当事人的损害后果有必然联系。
公证的法律责任承担原则1.公正机构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2.公证人员个人对内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3.公正机构与当事人共同承担的原则。
律师的任务我国律师的任务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第一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律师的直接任务。第二 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是律师执行任务的根本目的。
律师的业务范围1.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聘请,担任律师顾问。2.接受民事事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3.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4.代理各种诉讼案件的申诉。5.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参加调解和仲裁活动。6.接受非诉讼法律事务当事人的委托,提供法律服务。7.解答法律咨询,代书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情形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2.受过刑事处罚的(过失犯罪除外)3.被开除公职或者吊销律师职业证书的
律师执业的法律限制1.律师不得跨所执业2.律师可以跨地区执业3.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4.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
律师事务所的设立条件第一 有自己的名称、住所核章程。第二 有1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资产。第三 有三名以上律师。事务所主任需要有两年以上的专职律师经历。
律师事务所主要任务1.组织律师进行政治学习,保证律师工作的正确方向。2.组织律师学习业务知识,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国资律师事务所主要特征1.国资律师事务所是国家事业法人单位,包括一次性投入开办资产、不核定编制、核定编制并核发经费等形式。2.国资律师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
合作制律师事务所主要特征1.性质上属于民办事由法人组织。2.组织上由律师自愿组合,不占国家编制。3.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事务所的财产属于合作律师共同所有。4.分配上实行效益浮动工资制,体现按劳分配原则。5.管理上实行通过合作人会议民主管理和主任负责制。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主要特征1.性质上属于合伙组织。2.在管理上更加灵活。3.财产属合伙人共有,合伙人对利润可以分红。4.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
律师收费原则1.统一收费的原则2.按标准收费的原则3.协商收费原则
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的管理1.授予律师资格2.核发律师执业资格证书3.评审律师专业职称4.负责律师执业证书的注册工作5.对律师的惩罚(警告、停止执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律师执业证书)
司法行政机关的律师机构的管理1.核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2.审批律师事务所的变更和解散3.审查律师事务所的年检报告4.对律师事务所处罚5.审判律师事务所与国外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协作协议
律师执业的原则 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原则3.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的原则4.保密原则
律师的权利的内容1.律师依法实施一定行为的可能性和限度2.律师依法可以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3.律师权益受到侵犯时请求有关机关保护的可能性
律师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1.执业律师的人身权2.律师的调查取证权3.查阅案卷权4.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员会见和通信的权利5.适时得到人民法院开庭通知的权利6.出席法庭、参与诉讼的权利7.代行上诉权8.拒绝辩护、代理权
律师主要承担的义务1.保守秘密的义务2.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的义务3.不得私自接受委托,收取费用和财物的义务4.不得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的义务5.不得向有关工作人员请客送礼、行贿或者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的义务6.不得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以及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证的义务7.不得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不得干扰诉讼、仲裁活动的正常进行的义务8.曾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离任后两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人的义务
对律师事务所违法执业给予的行政处分1.责令整改2.没收违法所得3.停业整顿4.吊销执业证书
律师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条件 第一 律师必须有实施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第二 律师在主观上存在过错。第三 律师的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害,而律师的行为与当事人经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第四 律师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第五 律师的损害行为必须是发生在律师执行职务过程中。
律师在执业中可能构成的犯罪的种类1.泄漏国家机密罪2.行贿罪3.介绍贿赂罪4.毁灭、伪造证据罪5.故意或过失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辩护人的范围1.律师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律师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意志约束。其次,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公诉人的意志约束。再次,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审判人员的意志约束。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1.弥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能力的不足,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2.协助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全面查明案件,正确判断证据,准确适用法律,公证处理案件。
侦察阶段律师的法律帮助内容1.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2.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诉和控诉3.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辩护律师在起诉阶段的工作1.查阅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2.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3.调查4.提出辩护意见5.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诉
辩护律师出庭前的准备工作1.审阅起诉书和本案指控犯罪的材料2.会见在押被告人 3.调查核实证据4.作好开庭准备,撰写辩护材料5.辩护词
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特征 1.代理人与被代理人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2.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3.必须在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进行诉讼活动4.律师合法代理的一切法律后果均由被代理人承担5.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与刑事诉讼辩护是有原则区别的
律师民事诉讼代理的意义1.由律师代理民事诉讼是被代理人的迫切愿望2.律师代理民事诉讼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3.律师担任民事诉讼代理有利于人民法院正确处理案件
律师民事诉讼代理与刑事诉讼辩护的区别第一 参加诉讼的资格和地位不同。刑事诉讼辩护活动是以自己名义进行的,是相对独立的诉讼主体,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律师在民事诉讼中,不是以个人的名义进行诉讼而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因而不是独立的诉讼主体,没有独立的诉讼地位。第二 在诉讼活动中的依据和范围不同。律师在刑事辩护中,完全依据事实和法律履行庄严的辩护职责,不存在被告人赋予辩护权限的范围问题;而律师在民事诉讼代理中,完全按照被代理人赋予的权限范围而进行活动,如果有超越权限范围的行为则是非法的和无效的。第三 应负的法律责任不同。在刑事辩护中,律师的一切行为应由自己负责,而不能由被告人负责;而在民事诉讼中,律师的一切行为都是遵照被代理人的意愿,为实现被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而进行的活动,因此,律师凡是在代理权限内所为的一切诉讼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都应由被代理人承担。
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代理被代理人的范围1.当事人2.第三人3.共同诉讼人4.诉讼代表人5.法定代理人6.法定代表人7.其他组织的代表人
代理权限的终结 其一,律师代理人因故辞去代理,委托人因故撤销律师代理,从而解除委托代理关系。其二,在诉讼过程中,因律师丧失了诉讼行为能力或死亡而终结代理权限。其三,律师在民事诉讼中,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代理权限便告终结: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担任义务的人;一方当事人死亡,终止诉讼满六个月没有继承人参加诉讼;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
提出撤销或变更一审裁判的依据1.一审裁判认定事实上的错误2.一审裁判在适用法律上的错误3.一审裁判在违背法定程序上的错误
法律顾问的特征1.独立的法律地位2.平等的法律关系3.服务内容的广泛
律师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的意义第一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直接的法律服务。第二 避免和及时解决各种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第三 可以防止和减少诉讼的形成,减轻司法机关的压力。第四 律师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有利于各种社会关系的正常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涉外律师实务遵循的原则1.国家主权原则2.同等和对等原则3.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原则4.适用我国语言、文字原则5.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的原则
第五篇:公证与律师制度名词解释题汇总(附答案)
1公证的法律关系:是公证机构依据法律赋予的职能,在公证活动中由公正法所确认和调整的与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综合。由主体、客体、内容构成。
2公证的法律关系
1、公证机构及其当事人是公证的主体:国家公证机构和申请办理公证事项的当事人。
2、证明对象是公证的客体: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
3、真实性和合法性是公证的内容。
3公证法律关系的主体:由具有独立参加公证活动的资格者所构成的。指国家公证机构和申请办理公证事项的当事人。
4公证法律关系的客体:指公证机构依法证明的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就是公证机构证明的实体权利和事实,即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的对象。最多的是法律行为公证;其次是法律事实公证;再次是文书和证书公证。
5公证法律关系的内容:即真实性和合法性,也就是待证的行为、事实和文书是否客观存在和发生的,是否属于合法和有效的
6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活动。
公证法是进行公证活动所适用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实体法的内容,也有程序法的内容 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7公证制度:是进行公证证明活动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办理公证事项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其内容包括:公证法与公证证明活动两方面的内容。
公证的特征,是由公证的本质和固有属性所决定的,是公证活动区别于其他有关活动的标志。
8公证监督管理体制:指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公证员协会对公证机构、公证员的监督管理及其监督管理权限的制度规范。我国公证机构受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受公正协会的行业自律。
9公证机构:是司法证明机构,其重要任务是依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对没有争议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经过审查,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
10机构本位:即出具公证书的主体是公证机构,由公证机构保障公证文书的公信力,公证人在公证机构执业,公证机构对外承担责任。
11公证机构负责人:通常是指公证处的主任、副主任,他们负责公证处各项行政事务工作及公证业务工作,公证处主任为其法定代表人。
12公证处是法律服务机构,归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同时又有其行业管理。
公证员协会:是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自律性的群众组织。中国公证员协会在1990年3月第一次全国公证员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
13公证协会:指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中国公证协会原名为中国公证员协会,05.8.28颁布的《公证法》改为公正协会。
14公证的基本原则:是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业务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是公证活动的前提、基础和依据,它充分体现我国公证制度的性质、任务、职能和活动的规律,是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实施公证行为的法律准绳。
鉴证: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了维护签订经济合同的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对已经签订的经济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地审查、鉴别和核实,予以证明,借以促进经济合同履行的一种活动
签证:是一国国内或驻国外的主管机关,在本国人或者外国人出入境时,在其所持的证件上办理签注、盖印等手续,表示准其出入境或过境的一种活动
15公证的合法性:指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公证机构及工作人员都必须遵照法律行事。办理公证的一切活动,都是执行法律的过程。
16自愿公证:指当事人申请公证是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强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事务。
17法定公证:指国家从规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和调整民事、经济关系的需要出发,规定某些重要的法律行为必须通过公证的形式加以解决。
18回避:指某个或某几个公证人员不参与自己和亲属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公证,以防止因执法不公,而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
自行回避:指办理公证的公证员遇有法律规定应当回避的事项时,自觉主动地退出对该公证事项的办理。
申请回避:指当事人有权依据法律规定申请某个或某几个公证员不参加承办本人的公证事项。
便民原则:指公证工作要一切从为了群众和便利当事人出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及时、准确、认真、负责地办好公证事务。
客观公证原则:即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在办理公证证明时首先要审查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办理公证的前提和基础,是整个公证业务的出发点、立足点和置信点,是办理公证的灵魂和核心
保密原则:是公证人员对其在公证活动中所接触的国家秘密或当事人的秘密不得泄露的原则.是公证人员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是由公证工作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特征决定。
签证:指一国国内或驻外国的主管机关,在本国人或外国人出入国境时,在其所持的证件上办理签注、盖印手续,表示准其出入境的一种活动。
公证机构的执业区域:指国家法律规范划定的,公证机构执行职务的地域范围。
公证机构的执业区域制度:指每一个公证机构,应当在法定区域范围内执行职务,不得在规定区域范围以外执行职务的制度。
公证管辖是指公证机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分工和权限。
公证的地域管辖是按照一定的地域划分公证处之间办理公证事务的权限,即各公证处在以地域为标准划分公证事务的权限上的分工。
协商管辖是指申请办理同一公证事项的若干当事人,在两个以上公证处都有管辖权的情况下,可协商议定由其中一个公证处管辖;或者若干当事人协商不成时,享有管辖的各个公证处之间互相协商议定,由其中一个公证处管辖,该公证处应此而行使管辖权。
指定管辖是指由司法行政机关决定某一公证事项由某一公证处管辖。
确定管辖是指法律规定,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的直辖市、省辖市公证处与该市所辖区、县公证处之间的管辖权限划分。
特定管辖是指依照国际管理和国际条约、双边协议以及国内法律规定,对特定地域或特殊情况下的公证事项,由公证处以外的特定机关、组织或公民代行使国家公证权,代行使公证职能的管辖
公证程序: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当事人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公证行为、办理公证事项时必须遵守的步骤和规则,是公证法的核心。
公证的普通程序:即一般程序,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当事人在办理一般公证事务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所适用的公证程序,包括公证申请与受理、审查、出具公证书
受理:指公证机构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交的公证申请表进行审查,并决定开始办理公证的行为。
公证复议是指公证处的本级司法行政机关或司法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依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公证处或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公证活动决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审查,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公证申诉是指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对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和有关公证的决定不服,向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复核,并由受理机构作出决定的活动。
诉讼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和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政策,通过说明教育,达成调解协议,使纠纷达到圆满解决的活动。
法定推定证据:是指法律明确规定,当确认某一事实存在时,就应当据以假定另一事实的存在,而这种被推定的事实不需加以证明。
证明力,即证据力,是指证据在证明案件事实时所起作用的大小,反应的是证据的可信程序问题。
法定公证事项:(又称为强制公证、必需公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依法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否则该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因形式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而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公证员是国家法律工作者,是具有公证员资格及公证执业证,被公证处聘任,在公证处专门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法律专业人员。
法律行为公证是指国家公正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有关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使(领)馆公证。指依照法律规定或国际条约,对特定地域或特殊情况下的公证事务,由我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履行证明职能,予以公证。
买卖合同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确认买卖双方当事人签订的买卖合同的行为以及合同内容具有真实性与合法性的证明活动。
抵押贷款合同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人双方签订的抵押贷款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房屋买卖合同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房屋所有人与买方就买卖房屋及支付价款等有关事宜达成协议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依法予以公证证明的活动。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国有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技术合同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签订的技术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劳动合同公证:公证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劳动合同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招标授权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招标方的申请,依据法定程序,确认招标投标各项主体资格及整个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活动
财产分割协议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之间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夫妻双方订立的关于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分配、产权归属等事宜的协议,以及关于夫妻婚前财产的权利归属问题的协议、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死亡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人员死亡这一法律事实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和证明的活动。
生存和住址公证:是公证机构依法对申请公证的当事人现在于某地还活着这一事实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和证明的活动。
不可抗力事件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不可抗力事件发生的真实性依法进行确认并给予证明的活动。
法人资信:法人拥有的财产、资金、经营状况、经营信誉、资产负债等情况的总称。
商标文书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商标所有人的注册商标,以及向国外申请商标注册、进行商标权诉讼所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商品房预售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房地产开发商与预购人之间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于符合法定范围和条件的债权文书,依法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的一种特殊的证明活动。
职务、职称证书公证: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有关国家机关或者其他法定机构颁发给当事人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证书的真实性与全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签名、印鉴、日期属实公证: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上有关签字人的签名和制作单位所盖印章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执行证书: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所规定的义务时,原公证机构接受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该公证债权文书已生效的证书。
涉外公证员:是指具备办理涉外公证事物资格的公证员。
公证书加章转递制度:指我国司法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委托的公证人出具的公证文书,必须经过司耕部在香港设立的“中国法律服务有限公司”(服务)审核并加盖转递章转递,内地才能使用、才具有其证明效力、执行效力及对抗第三人效力的制度
律师的任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律师的直接任务;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律师执行任务的根本目的。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由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之间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律师执业原则:指律师在执行律师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兼职律师: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产物,最新《律师法》第12条规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符合规定条件的,经所在单位同意,依照律师法规定的程序,可以申请兼职律师执业。”第11条做了限制性规定:“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
合作制律师事务所是指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由合作人共同集资,自愿组合,共同参与,以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报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律师执业机构。
律师事务所归档制度律师事务所对于已经办结的案件,应当将全部案件材料收集齐全,进行必要整理,然后根据各项业务分类,分别立卷存档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全国律协):是由律师组成的全国性群众社会团体,受司法部的指导和监督。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组成的全国性的律师行业自律性组织。
律师“保密原则”:是指律师保守职务秘密。即在执业过程中获悉的秘密事项,无论其来源如何,未经委托人许可,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任何人泄露,包括在一定条件下受调查时律师仍有就保密事项拒绝作证的权利和义务。
以事实为根据原则:是指律师进行业务活动,要忠实于事实真相,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使自己的全部业务活动都建立在客观事实和充分可靠的证据基础上。
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是指律师进行业务活动,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罪与非罪的标准。法律,不仅指有关实体法,而且也指有关程序法。
拒绝辩护、代理权:指律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拒绝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或代理人的权利。
律师的行政法律责任是指司法行政机关中的律师管理部门和律师协会对于律师或律师事务所违反法律和有关律师管理的法规、规章以及职业范围的行为所给予的行政处分。
律师的民事法律责任指律师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律师的刑事法律责任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因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的有关规定二应当受到的刑事制裁。
律师违法执业行为:主要是指律师有违反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行为。
律师损害赔偿:其实质就是民事损害赔偿,因此适用民事损害赔偿的条件。
辩护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收集、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以及维护其诉讼权利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法的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
辩护词指律师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法庭辩论阶段,为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针对起诉书发表的辩护意见。
委托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与律师及其他有资格充当辩护人的公民订立委托协议,委托他们为自己进行辩护。
指定辩护:出现法律明确规定的几种情况,人法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基本含义有二:其一是指诉讼行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反驳控诉,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其二是指诉讼职能,即控诉职能、审判职能共同构成刑事诉讼三大基本职能的辩护职能。
反诉:指自诉案件中的被告人在诉讼进行中,作为被害人指控原告人实施了与本案有关的犯罪行为,要求法院一并审理的诉讼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对等原则:在涉外民事诉讼活动中,一个国家给予另一个国家的公民、企业和组织的诉讼权利,要以那个国家给这个国家的公民、企业和组织的诉讼权利为条件。
自愿性资助:律师在提供了规定的法律援助资助外,自愿提供更多的资金捐助。
强制性资助:根据法律规定,律师具有实施法律援助义务这一特殊性。
法律援助的对象:是指具备法定条件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的人。
资信调查:对往来客户的资金能力、商业信誉所进行的调查。
律师代理专利申请:律师代委托人起草专利申请书、权利要求书等文件,向有关专利管理机关追究,并在专利审查过程中提供有关证明文件、陈述意见、进行答辩等。
一般代理又称一般权限代理,它是与特别授权代理相对而言的。一般代理就是无需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明确表态和决策的代理。
法律顾问一是指法律咨询帮助性的专业工作,即某种业务活动;另一是指为聘方提供法律帮助的专业人员,即某种特殊身份
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是指律师事务所接受企业的聘请,指派律师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工作范围,运用律师拥有的法律知识和工作技巧,为聘请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法律服务。
律师担任公民个人的法律顾问:
指律师事务所接受公民个人的聘请,请派律师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向聘请公民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综合性业务活动
融资租赁(金融租赁):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一种信贷形式,是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置技术设备,承租人按约定条件支付租金,取得该设备的使用权,租赁期满一般由承租人按残值购买该设备取得所有权的金融业务。考试大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