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京在全国高职高专三年成果展上“说专业”讲话稿(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8:2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顾京在全国高职高专三年成果展上“说专业”讲话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顾京在全国高职高专三年成果展上“说专业”讲话稿》。

第一篇:顾京在全国高职高专三年成果展上“说专业”讲话稿

顾京在全国高职高专三年成果展上“说专业”讲话稿

说 专 业

时间:2009年11月26日上午 主讲人:顾京 无锡职业技术学校

主持人:单强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校院长

单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上午好。正像李主席所说,本次大会是一个盛会,截止到昨天晚上止,一共有217所院校的1269位代表到会,说它是盛会,并不仅仅因为规模大,人数多,而是因为这次会议要全面展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和新的思路。说专业模块相当于新评估中的特色专业分析,我们将通过剖析一个数控技术专业的顶层设计、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团队的培养、实践教学建设四个核心问题,提供专业建设的案例供各位代表研讨。下面我要隆重介绍说专业的主讲人——无锡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长顾京教授,她是35年前的纺纱女工,恢复高考以后进入南京工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学习,经过28年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现在成为一位两门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带头人,首批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的掌门人,是名副其实的具有双师素质的国家教学名师,下面有请顾京老师。

顾京: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曾记得,在德国培训数控技术的时候,我的德国老师很自豪的说,“你知道吗,虽然第一台数控机床是1952年诞生在美国的麻省理工,但它却是受的诞生在欧洲的1896年第一台自动演奏的钢琴启发,不知道今天这台钢琴流落何方了,因为它的程序和数控机床开始所产生的程序是存在同一个控制介质——穿孔纸带上”。我更自豪地说:“老师,这台钢琴现在就在我们中国最美丽的岛屿之一,鼓浪屿上,而且我亲耳听过它美妙的声音。”大家想,数控技术竟然受到美妙钢琴的启发,今天我希望数控专业是一块砖,它能够引来无数高职专业的玉,我代表我们的专业团队非常感谢大家给予我们一次“抛砖”的机会。

今天关于专业建设我想谈四个问题。

一、专业建设调研。

二、构建课程体系。

三、教学团队建设。

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专业建设如何听源头上产业的呼声,通过我们的教育工作把我们的专业办成让毕业生好就业、能胜任、受欢迎的专业,这就需要首先进行专业建设的调研。

第一,专业建设调研。

调研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产业背景的调研和人才需求的调研。产业背景调研通过查询地方政府五年和中长期的建设规划以及年度的工作报告这些资料,从而获得新专业是否要办,如何定位,现有专业如何调整和建设这样一些宏观的信息。以我校为例,我们主要为江苏省和无锡地区服务,在江苏省的重点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中,数控技术无疑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具体到无锡,数控技术更是无锡地区先进制造业中的核心产业——装备制造业、关联产业——零部件制造业、附加产业——维修服务业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因此,我们再来看,当企业的产品从生产汽轮机到欧IV标准柴油机,再到风电设备,出现了产品结构的提升,从而引发了产品特征的变化,即零件大型化了、复杂化了,被加工材料有色化了,这样又进而带来了加工对象、加工材料和加工设备在技术领域里的转移。而这种转移又使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细分需求,比如企业希望满足这些变化,课程内容要有所调整,希望开设订单班,更换一些课程,更需要我们这样的高职院能够提供工艺、编程等一些技术方面的服务,来实现企业的产品改造。同时,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有品牌宣传的需要,他们希望与院校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通过产业的调研,我们应该获得这样的一些信息,已办专业,在专业领域中是否会产生新的岗位,比如在我们以加工技术为主的基础上,企业对数控设备维护和维修的要求逐年增加,我们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课程内容也是在逐年的调整,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这种调整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了,因此我们在2003年就又开始了新增的数控设备使用与维护专业,还有一些新的岗位也因此而逐渐产生。所以这就出现了原有专业领域产生新岗位一直变化到产生新的专业。

这样,我们就对数控技术专业得到了一个准确的专业定位。对我们来说就是积极服务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强调的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作为高职的专业必须不断改革,才能抓住机遇,赢得发展。因此我们说,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

改什么?怎么改?因此,第二就是需要进行更细致的人才需求调研。

当然,调研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特别要避免盲人摸象式的调研。通常会出现的一些调研方法:(视频),刚才这些调研方法就错在不能获得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上的完整工作面貌,无法指导课程系统改革的资料。因此,我们的人才需求调研是按四步走:拟定调研方案,获得就业岗位及岗位,细化工作岗位项目,征询企业毕业生的整体意见。

第一步:拟定调研方案。

我们选定企业人事经理、毕业生、车间部门领导以及公司领导四类人作为主要调研对象,再将企业分类,可以按规模、也可以按兴趣。分类之后确定调研样本,企业类型的选择应该和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类型形式数量相一致,每年选择20%左右的毕业生进行调研。调研方法是以信函调研为辅,以实际调研、亲身访谈为主。拟定调研方案之后,首先要做的是通过信函的方式向企业人事经理调研毕业生的岗位,包括岗位名称、级别、人数、岗位职责。获得企业的岗位之后,表格比较混乱,主要是因为岗位设置在各企业是有区别的,不同企业的岗位名称可能不一样,但是细看工作职责非常接近,也有相反的情况。因此,回来之后我们要对这些岗位进行规范化处理,首先是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分类规范,对于国家职业标准尚没有的岗位,我们与企业协商,达成共识,这样就得到了规范化的岗位表格。

第二步:了解所有这些岗位毕业生是如何在岗位之间变迁的,什么时候到了什么样的岗位,以此获得岗位升迁的路线图。

第三步:细化工作岗位项目。获得岗位之后,究竟毕业生在这个岗位上要做哪些具体的工作项目?这是个工作量非常大、要求非常细致的工作,我们通过实际调研的经验是,一般我们的专业大概能获得80—100项的岗位。

第四步:整体再一次向企业和毕业生征询意见,对企业,重点是了解对学生职业素养和社会能力培养有哪些具体要求。对毕业生,主要是引导他们谈一下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建议。

通过这四步,我们获得了一系列调研信息,当然还有很多调研表格的设计问题。总体上,我们主要有五项调研成果:就业岗位、专业培养目标、企业要求、毕业生建议、岗位工作项目表。

调查一,就业岗位:1.搞清这个专业的就业面向;2.主要就位岗位是哪些;3.次要就业岗位是哪些。以我们的经验,每个岗位有6个数字。

调查二,专业培养目标:我们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样的培养目标应该准确勾勒出你的毕业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从事什么样的岗位。首先是初始就业岗位,其次是两到三年后就业的岗位,再次是将来可以迁移的岗位。

调查三,企业对职业素养及社会能力培养的要求:企业非常强调学校一定要关注诚信和敬业教育,他们认为,肯吃苦、善沟通比专业能力培养更重要。

企业非常希望毕业生来就业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样来减少过渡期。

调查四,毕业生对学校工作的建议:1,入学一年,他们感觉基础课程太深,学着很累,还不知道专业到底是怎么回事。2,希望在校期间能够再增加校外实习机会,让他们更早、更多地了解未来的就业环境。3,专业课程内容对岗位实际工作帮助不大。4,实训机会少,动手机会少。

调查五,规范化的工作项目表:涉及到近100项工作,所有的工作都面向我们所描述的就业岗位。具体到工作对象、工作部位,采用何种工具和方法来完成工作。这五项调查,最突出的问题:1,75%以上的企业都希望毕业生能够有工作经验;2,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的关联度过低。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构建课程体系呢?这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方面的问题。

我们主要做了两个方面:建立岗位工作项目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紧密联系;构建适应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高职课程体系框架。

第一方面分四步:首先,成立企业专家、毕业生代表、资深专业教师、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组。二是由这个开发组分析每一工作项目四要素,什么是四要素,完成这个工作项目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工具、规范、要求。三是进行四要素分析以后,把四要素相同的工作项目归纳在一起,形成了一门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这时候引出了课程。四是除了专业课程以外增加了入,我们还要对基础课程提出基本的教学要求,比如数学,我们希望它还是要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一定要引入计算机这种工具,用它的数字计算模拟和思维判断的强项来改动我们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该如何让同学在毕业的时候就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去敲开企业就业之门呢?我们的做法是,在原来三年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学初期的看企业、讲专业的认识实习,在大二的时候增加了四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并在顶岗期间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将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累工作经验,增加工作经历。同时,还在这些实习间歇穿插进行了有利于双证书制的专业技能实训。这样,通过系统化的设计,使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逐步积累工作经验,获得职业素质的系统化培养。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第二方面的工作:确立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框架。

企业专家在调研中和我们总结出了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是从新学徒,再向普通技工,再到高技能人才的三步发展阶段,我们根据这种人才成长规律不同阶段的特点来组织合适的课程,完成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在入门学习阶段的课程,要与新学徒的特点相对应,专项学习阶段的课程要与普通技工的特点相对应,最最综合学习阶段的课程要与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对应。也就是说,把学校学习的阶段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过程相关联。

构建了这样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后,我们就来按照这样的结构对课程按阶段分类:在入门学习阶段,安排专门知识和基础技能训练;专项学习阶段安排专业基础理论、专项技能训练;综合学习阶段进行综合技术及技能训练。然后再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总体调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对同一阶段的课程进行排序,考虑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及我校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均衡,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2、针对专业教学的要求,调整相应基础课程的安排。通过这三步,我们就构建了一个专业课程体系。

以数控专业为例,围绕主要就业岗位,我们将培养过程按照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分成三个阶段来安排课程。从第一阶段新学徒开始,到第二阶段普通技工的培养,再到第三个阶段,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相应的课程设置按照这三个阶段来排序。其中,在一年级(第一阶段),有看企业、讲专业的认识实习。大二有企业顶岗实习。三年级开始毕业实习。这期间还有车工、钳工的入门训练项目和数控机床的操作、考证项目。请注意,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考证,在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前已经基本完成。这样一个课程体系结构的安排有三个特点:一是按照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来构建课程体系的结构框架;二是阶段性地安排校外实习,这样使职业素养呈阶段升化、全程贯穿的过程;三是把以实践为主导的专业课程和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的校外实习以及考虑全面发展为主的基础课程在三个阶段中全程融合。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由谁来实施,由此引出第三点:教学团队建设。

当前,教学团队难就难在,一方面“双师”结构难形成。另一方面,专任教师双师素质难提高。再一方面,我们需要的兼职教师他们往往也是企业的骨干,学校的教学工作难倒了他。这些都形成了制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障碍,如何解决?我们的做法是,长期抓住三项核心能力的培养: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

执教能力方面,一是针对专任教师,二是针对兼职教师。对于专任教师:

1、一人一案、落实目标:把整个教学团队的总体目标分解为每位成员的个人工作目标,然后将每位个人所获得的成果再集成为团队综合成果。这样就实现了团队的总体建设目标。

2、博士课程,提高修养:广泛深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职教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我们经常派骨干教师到国外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我们还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核心课程进修班,通过这些学习来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论开发水平,并且一定在专业建设的实践中来运用、实践和探索。也就是教学实践、做中锤炼,学生“做中学”,我们教师的培养也是在干中不断得到提升的。

对于兼职教师,我们有几项制度:

1、教学事务,秘书配合。我们的校长都没有秘书,但是对每一位兼职教师,都配备了秘书,帮他们处理日常事务。特别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协助兼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运行的平稳、正常,这个制度背后的含义是,万一哪天这个兼职教师因为企业的工作不能过来教学,这种衔接就使得我们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专任教师为兼职教师作秘书的过程中,他们自己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反过来,这种小秘书的工作也让兼职教师很快适应了教学工作,掌握了教学工作的规律,大家共同成长。

2、来校时间,822制:考虑到兼职教师的工作时间,他的课程可以从早上八点一直安排到晚上十点,我们的后勤部门有专门安排车辆开班车,满足这种需要。

3、待遇薪酬,感受归属:专职教师有什么,兼职教师也有什么,关键是让兼职教师有一种团队的归属感。这一点对于兼职教师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我们认为,最核心的是兼职教师要有科研的能力,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培养的,我们的做法是:静下心来抓项目,促转化。

(1)抓项目。这个项目,希望它能够培养一批教师,形成一个团队。什么样的项目能承载这样的重任呢?我们选择以重点专业为基础,涉及学校各主要专业的相关技术,即集全校之优势,通过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奠定扎实的科研基础。我们学校以数控专业为基础,建设一个集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物流技术综合运用的柔性制造性项目,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这个项目了。通过这些项目,不仅仅为了完成这个项目,而是要通过这个项目,使每一项技术都成为我们能够服务社会的关键能力,也就是“促转化”。

(2)促转化。项目不是做完就完了,你的技术怎么转化?比如在数控技术方面,我们帮助企业完全高复杂的数控编程和工艺问题。在机器人技术方面,我们已经帮助企业形成了产品。我们的物流技术,帮助企业克服了港口装卸国产化的技术难关,为我们赢得了卡塔尔和新加坡的合作项目。我们这些项目还逐步形成和转化为十余项专业技术成果。

社会资源整合能力:首先,在管理体制之上的改革,这是在学校层面上。学校成立了市场部和质控部,来统筹全校的社会资源管理问题。其次,我校在示范建设开始时就进行了院系两级管理,按照我们书记的话说“每个教学部门,给你们的饭吃完了还没饱,还带点饿,剩下的 那一块,你想吃饱、想吃好,就靠自己。”靠这种办法来增强活力。再次,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设置了产学研分制度,推动内涵建设,把相关资源整合工作项目也列入其中,这样来鼓励骨干教师。社会资源整合的工作,在我们学校形成了一种管理文化,校领导有责任,教学业务部门有责任,骨干教师就更有责任了,这件事情大家形成了自觉行动。

十多年过去了,成就已经过去,最后积淀下来的就是我们这个团队,我们非常强调融合与分享。理念上,并非我们每位成员全面优秀,而是校内外各具特色的成员融合,形成一个整体优势。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不要求每个成员都得要干教学科研工作,而是强调通过沟通与交流,我们来分享经验和成果。比如我和我的搭档,我们是团队的A、B角,我们所分享的是专业建设的创意,我们的教师分享的是科研和教学工作,理论和实践不同的工作。这样我们的团队就在不断向前走,今天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到场的我们团队的几位成员: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两项专利转让人,我的A级搭档张铮老师;第二位是2008年精品课程主讲人、五轴编程高速切削研究省级科研项目负责人王振宇(音)老师,无锡人都称他为“数控王子”;第三位是我们的兼职教师,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主讲人,来自英普中国有限公司的江晓村(音)工程师;第四位是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主讲人,顶岗实习总策划及实施人徐安宁(音)老师;第五位是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主讲人、我们团队最年轻的成员李小惠(音)老师。

团队班子搭起来了,下面就进入最后一个话题:第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我请大家看几张照片,从照片上您能看出什么?这是一个小组的学生在进行数控操作的训练,一人干,一组看。学生都习惯了,反正就一个人动手,来的时候就一个人穿着工作服,其他人就是在看。

第二张照片,穿着工作服的老师在做演示,其他同学围着看,前面的使劲看,后面的伸长脖子看,再到后面的就不看了,反正也看不清。这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的大班制度,这种现实必须要面对。

我们要想改变“满堂灌”,成为“做中学”,就必须突破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瓶颈,这个问题对数控专业高投入、高维护的专业尤其重要。我们的做法是,要以“他方”为中心,这个“他方”就是指企业、学生,重点是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并通过管理创新,校企合作,建好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用好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个实训的形式应该是按就业岗位环境的特征来构建事业教育环境现场布局,建成集讲授、信息收集、讨论、实施等一体的新型教室,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前准职业性训练。

建设内涵:提供“做中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环境条件,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工作项目来学习,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素质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一位学生操作一个机床,我们的方法是用开放性的思路来引入企业的资源,部分解决难以承受的高投入和高维护的难题。从哪儿入手?其实还是从教师具有的社会服务能力,能够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来入手,从而赢得企业的信任,由信任到朋友,然后就提升为一种校企合作的做法。最终,我们赢得了企业支持,共建校内实训室。比如我刚才介绍的王老师为风电生产企业解决大型零件的编程和技术问题,现在该企业对我们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时候,宣传意识非常强,我们就把这种企业的宣传和我们所 需要的实践教学相结合,我们提供场地,由企业提供设备,这些设备可以用于实践性教学,也就改善了我们的实训室条件。这样的校内实训建设方法取得的成效是,目前我们建成了以企业名字冠名的共享型实训室4个,企业投入设备总额540余万元,同时有9个企业在我们学校设置了奖学金,每年大概有130名同学受益。

2.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普遍现象是企业冷、学校热,难就难在管理上,学校在企业怎么管?我们仍然秉承以他方需求为中心的理念,希望转变这种冷为热,企业愿意接收我们,当然我们也希望学生受益,这两个“他方”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具体做法有:

(1)尽量将学生分散,减轻每个企业接受学生的难度,当然我们的教学管理难度有所增加。

(2)设计双进程教学运行方案,在大二的时候,我们把一个专业的两个班错开安排,其实最终也是想减轻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压力。

(3)在顶岗实习前,让学生完成相关技能训练。我们的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之后的专业对口率平均都超过90%,学生去了企业,要能为企业干活,能顶上这个岗。

(4)与企业协商,达成共识,对学生的管理就是计件获酬,这也就是员工管理方式,我们要求企业按准员工的方式来管理。这时候企业就要考虑,我要给学生发酬,如何管理呢?我们比照这个岗位的同岗工人的管理方式,这样就提高了企业管理的内需,他愿意主动来管理,特别是素质管理。这样,学生为企业完成了一定生产任务,企业受益,同时好学生也能留在企业里。

管理:为企业构建服务平台,我们学校建有无锡制造业服务网,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我们的专业来建立了太湖数控网。

创新管理体制,设立校系教研室三级组织,为顶岗实习提供组织保证。

配套制度,明确工作任务,为顶岗实习进行精细化操作。

成效:企业乐意。通过这样的方法,企业能选到自己满意的人才。所以我们有相当多的同学在毕业的时候回到企业就业。企业也看到,就这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企业的付出是值得的,他挑到了合适的人才。因此,这件事逐渐由冷转热,目前我们建立了30多个稳定的企业顶岗实习基地。

顶岗实习是包括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两项使我们的实践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

当然,一个专业的建设远不止以上我所阐述的四个问题,对于课程教学的实施,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质量的保障和评价系统,这些问题我们还应该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但是各位,我们想,如果说把我们高职的专业建设比喻成一首优美的钢琴曲,那么,需求调研是前奏,职业能力培养是主旋律,教学改革就是最强音。我们希望高职各专业的建设能够汇成一首洪亮的钢琴合奏曲,不断地奏响更辉煌的乐章。

谢谢大家。

第二篇:顾京圃 在村镇银行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创新村镇银行发展模式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三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我谨代表中国建设银行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借本次论坛的机会,我愿与各位探讨交流建设银行在发展农村金融业务以及村镇银行建设方面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城乡统筹发展代表了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金融危机后,过渡依赖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显现出弊端,不可持续;随着中国实力增强而不断增加和升级的贸易摩擦,使得出口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已经走到了关键的转折时期。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中央1号文中强调“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 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其中,关键在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约九亿的农村人口无疑是推动此项转变的主力,解决好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发展问题,激发其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实力,决定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败,也为未来中国经济拓展了新的增长点。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未来的影响如何?建设银行面对未来市场变化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和准备?带着这些问题,今年3月份我行与全国工商联联合组织赴浙江、苏州开展调研。调研发现,浙江、苏州两地城乡统筹发展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农民居住方式上,由分散居住向社区化集中居住方式转变。这是两地政府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基本出发点,即认为,只有改变几千年来一直沿袭的农村居住方式,才能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才能把农民从对土地的一味依赖上解脱出来,才能彻底解决农民致富和持续增收的问题。为此,浙江省政府提出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二是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由传统的家庭生产向企业化生产方式转变。几千年来,农业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但长期以来的家庭化生产使得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农产品标准不统一、定价不统一、附加值含量低。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为农业的规模化创造了前提,即农业生产方式的企业化。浙江、苏州等地政府成立了土地流转机构,鼓励并牵线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企业承租农民的承包地,或吸引农民以承包权入股,企业拿到农民的土地后,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销售,实现农业的标准化、机械化和品牌化。三是在工业生产方式上,由简单、粗放的乡镇企业生产向园区化生产方式转变。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发展乡镇企业经济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然而,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农村乡镇企业呈现多而小、散而弱的特点,乡镇企业大多存在产品质量不高、生产环境恶劣、市场开拓难的问题,发展步履维艰。因此,彻底改变乡镇企业的现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实现集约化的最佳途径就是园区化。

未来几年,浙江计划培育200个左右的中心镇,2010年整治3000个村,完成农民住房改造30万户。苏州计划到2012年,农民集中居住达到50%左右,村镇工业企业集中度80%以上,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达60%;到2011年底,全市社区股份合作社股份分红率达30%,土地入股比例达40%以上,农产品由专业合作社组织产销达50%以上,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比重达40%左右。我们认为,浙江和苏州的城乡统筹建设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成功经验,这与包括政府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从中央到地方已经采取的众多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相比,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上述两地的做法无疑是最具成效和可持续性的,必将成为未来政府推进全国三农改革的首选措施。目前,除浙江、苏州外,北京、广东,包括四川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开始了以城镇化改造为主要手段的城乡统筹建设探索。可以预见,随着浙江、江苏经验的逐步成熟和推广,在未来三到五年,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将全面进入城乡一体化建设高峰阶段;未来五到十年,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的增强,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广大内陆地区也将全面铺开。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需求,是商业银行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实现业务转型的有力依托

城乡统筹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代表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必将引起城乡金融需求的快速变化,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园区工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等,都需要 大量资金投入,“三农”的金融需求将比过去更加迫切,内容也更加丰富。

建设银行行作为首家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海内外上市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经营实力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为服务“三农”、发展农村金融业务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我们认识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落实中央的号召,顺应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形势,积极开拓农村金融业务,既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银行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面对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对优质客户、优质项目,银行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弱,收益空间正被逐步压缩。从长远来看,在保持传统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我行应提前在制度安排上、在能力建设上着手,积极稳妥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将发展农村金融业务作为战略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行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务。截至年5月末,我行涉农贷款余额6775亿元,比年初增长15%,高于全行平均增幅6.39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自2008年以来,我行积极实践通过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方式发展农村金融业务,已先后筹建14家村镇银行,其中6家已开业。目前,开业经营满1年的湖南桃江、浙江苍南两家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良好,资产质量优良,支持“三农”初显成效,并已实现盈利。截至5月末,桃江建信村镇银行贷款余额1.6

亿元,比年初增长35%, 其中涉农贷款占94%,苍南建信村镇银行贷款余额2.68万元,比年初增长83%,其中涉农贷款占82%,两行均无不良贷款。依托建行的整体优势,通过村镇银行的参与,丰富了当地金融产品,促进了当地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使广大农户切实得到了实惠。

农村金融业务与大型银行的传统业务有很大差别,大型银行在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照搬或移植现有的管理经验,而应充分考虑农村金融业务的特殊性,结合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差异性,探索创造灵活、简便和高效的经营与服务模式。下一步,我行将继续积极探索发展服务“三农”业务和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新模式,在加强对已设村镇银行的有效管理的基础上,统筹研究村镇银行的选址布局,根据城乡统筹的发展趋势和需求特点,未来重点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三个领域重点考虑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

三、创新村镇银行发展模式,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支持“三农”力度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多种形式,互为补充、合作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制约,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 最为薄弱的领域。尽管县域金融机构虽然数量庞大,但农村金融支持和服务能力仍然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难以适应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风险高的特点,其资金或流向城市、或利率过高,金融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单一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研发能力比较薄弱,资源投入也相对有限,产品设计未充分考虑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特点,与城市金融产品差异较小,产品的适用性无法满足日益旺盛的农村金融需求。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倾向和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严重,农村金融功能被弱化。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呈现跨地域、跨产业的特点,农村金融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业范畴。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特别是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需要在体制、机制和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

首先,需要在组织模式上创新,有效解决单点村镇银行规模不经济问题。尽管村镇银行具有决策链条短,机制灵活,市场响应速度快的优势,但作为新生事物的村镇银行,在其运营与发展中存在地域狭窄,社会认知度低,融资难、成本高和创新难等问题。同时,从主发起人商业银行角度来看,村镇银行布局分散、管理半径大,经营规模小、管理成本高、风险管控难度较大等突出问题,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的发挥。因此,我们认为农村金融的难题不能通过简单增加单点金融机构数量来解决,而必须在组织模式机制上有所突破。在借鉴境外合作伙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我行正在探索以规模化、专业化、集中化模式发展村镇银行,拓展农村金融的总体设想。通过规范化批量设立村镇银行,整体规划业务发展,集中提供IT支持和专业化营运与风险管理,有效降低风险成本和营运成本,提高风险控制和安全运营水平,实现村镇银行的规模效益。成本的降低最终将体现为产品价格优势,从而惠及“三农”。

其次,需要在经营模式上创新,发挥规模化经营优势,为农村产业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当前,县域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大多引导着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这是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小、“三农”金融支持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与富有农村金融业务经验境外战略伙伴的合作,我们发现其经营模式中的两个成功实践值得借鉴:一是覆盖农业产业链的产品服务体系。把向产业链上游的农机具生产厂商提供中期贷款,向产业链中游的农业生产者提供长期基建贷款和短期收成贷款,以及向下游的销售商提供国际结算、账款保理、贸易融资等各种结算和融资服务结合起来,并灵活运用特殊担保、农业保险等风险分散方法,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下游客户借贷成 本,同时有效控制风险。二是丰富的农业附加产品和服务。把政府补贴政策纳入信贷流程,将补贴作为还款来源,并提供申请补贴代理服务,同时也提供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农业气象服务等。尽管我国在土地所有制、农业产业化程度、法制环境等方面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但我们认为上述做法的实质是通过金融手段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从城市和工业流向农村和农业,从而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形成城乡互补共促,改变二元体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分配差距。这对我们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模式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在规模化、专业化、集中化模式发展村镇银行的基础上,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为上下游的企业和农户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即将农业产业链上游的生产资料生产企业、中游的农户、种植养殖企业和下游的流通企业整体性纳入到金融服务体系中,建立产业链上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和价值共享机制,使产业链底端的广大农民分享受到质量高、成本低、更有效率的金融及附加服务。

第三,村镇银行还处于发展初期,在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同时,尚需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家相关部门应努力营造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加强支付结算系统建设,将村镇银行纳入其中,目前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村 镇银行都是依托当地分支行的代理支付子系统,缓解了因村镇银行无法加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而造成的“孤岛”问题,但从村镇银行规模化设立的思路来看,这一问题仍亟待解决。二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村镇银行可以依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产品定价,有效提高业务竞争能力。三是继续给予村镇银行合理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使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体系、信用体系的建设。通过农业保险的介入,不仅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也可形成农业生产与农村金融市场良性互动机制。健全的信用体系则有利于金融机构降低经营风险。建立农村信贷登记系统,通过信贷登记不断积累借款人的信用。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社会正在孕育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与历史上众多伟大的改革一样,这场变革同样起源于农村,着眼于农民,但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农民至富和农村安定,而是通过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沿袭的农民居住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步消除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和农村,彻底解决这一困绕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难题。在这场变革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可避免 地被推到了前台,公众银行的属性和逐渐呈现在眼前的庞大市场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此,在推动国家改革和进步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谢谢各位!

第三篇:在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 经验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 经验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周济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探讨产学研结合,进行经验交流。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性方向,在这个适当的时候,来永州举行高规格的经验交流会,是很有意义的。湖南省委、省政府、永州市委、市政府为这次会议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我代表教育部及到会的各位代表,对湖南省委、省政府、永州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对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对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想就两个部分谈一些意见:一是向大家报告一下整个高等教育的情况;二是高等职业教育怎样沿着产学研结合的正确道路迅速发展。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一、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势

党的十五大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下的几条经验对下一个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第一,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江泽民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理解,这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第三代领导人又多次提出了发展这个主题。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大以来,我们的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今年初步统计已达320万,短短4年时间,高校新生入学人数增加了2倍。全国各类高校,包括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在校生从1998年的643万人提高到现在的1500万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突破。由于规模上的巨大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已经从几年前的7%左右提高到去年的13.2%,今年肯定要超过14%,这也是历史性的突破。

今年暑假,在北京召开了一次中外大学校长会议,共有中国的80多位校长与来自世界各地著名高校的17位校长参加,共同讨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这次会议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以前在中国是很难见到的,这次都来中国参加会议,并连续参加了几天的讨论。他们到我们的大学看了以后,大吃一惊,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这么短的时间,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上,规模实现了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唐之享省长和许云昭助理介绍的湖南教育发展状况,就令人振奋。全国上下不管哪个地方,高等教育都是一片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大好局面,这实际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从量变阶段到了质变阶段。我们高校同志是满意的,老百姓也是满意的。本届政府作了一些调查,老百姓对本届政府最满意的是什么,其中一条就是高校扩招。

回过头来我们发现,走过这条路是非常不容易的。党中央1998年作出扩招决议时,很多同志心里是有疑虑的,因为我们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大跃进之后又倒退回去的情况,这种倒退更危险。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党中央的决策完全正确!这种决策的正确首先在于它体现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几年以前,随着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日益强烈,应该说对于教育的各种矛盾非常突出,社会从上到下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很多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针对实际,中央采取的措施是:“发展,快速发展,超常规的发展”。通过发展,我们解决了前进道路上的一系列问题,解决了以前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候遇到困难,如果只拘泥于一些小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去解决这些小问题,实际问题是很难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始终高举发展大旗,这样就可以势如破竹,很多存在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这次在永州开会,就是要向大家宣传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精神。他们地处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各种经

济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始终抓住了“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使学校处处呈现出一片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就是用这样一种方法,去解决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种种困难。我们还是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这是第一个重要的经验。

第二,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发展。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发展速度很快,而且我们的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对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也在不断加大,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本届政府任期伊始,朱镕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就说“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到高校视察,并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最近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重要讲话。我们的各级政府,在资金投入方面对于教育给了很大支持。例如,永州市在经济很困难的情况下,不把教育视作一种负担,而是把教育作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资源、一种财富,加大投入与扶持力度。这都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届政府在中央财政预算中对于教育的投入每年都比上一年增长一个百分点,这几年共增加教育经费接近五百亿元。中央的政策还带动各个省和地方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例如湖南省,经济虽然比较困难,但是他们充分认识到教育是发展大计,所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近几年,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增长,已经从1998年的2.4%增长到去年年底的3.19%,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而且这一增长的趋势还在继续。我们估计,用不了几年,这一比例将会达到4%。如此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广大百姓充分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科教兴国战略确实深入人心。当然,光靠上述几方面也是不够的,要想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必须要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措施。过去几年里,高校的改革环环相扣、系列配套,这些改革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1)高校资源实现了重组。通过合并、合作、调整,使我们的教育资源充分有效地整合起来,全国大约700多所大学参加了调整;(2)全国高校的管理体制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直属教育部的学校还有70多所,加上公安、民族等特殊学校,属中央部委的学校一共120多所,余下的1000多所学校全部下放到地方。现在全国高校的管理模式是“中央和省级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这个体制的变化,意义非常深远。它的现实意义已经体现出来了,由过去教育部单个积极性变成了现在各省的积极性,而且各市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从湖南省这几年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永州市委、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超常规支持措施,就充分说明了管理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2.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特别是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激励和约束机制方面大大跨进了一步。管理机制从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前进了一步。高校从原来是学生不愿意留下的地方变为社会上比较令人羡慕的地方。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把高校内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并使这些积极性空前高涨。

3.多元化投入体制的改革。由于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是穷国办大教育,虽然国家投入的绝对数量比较多,但毕竟还是有限的。现在教育规模在成几倍地增长,而政府投入只增长了百分之几。怎么办?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才能解决困难,所以我们实行了学生收费制度,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国家助学体系。我们不仅要收费,而且还要保证教育的公正、公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经济问题不能上学。这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中心,同时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等绿色通道,这些内容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4.就业制度的改革也是个根本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改革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以前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太管分配就业这方面的事情。现在呢?我们看到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全国的一些成功的职业技术学院之所以就业比较好,就是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符合广大学生的要求,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是市场的调节作用。

5.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们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近三年的时间,我们建成的公寓数量是此前五十年的总和,食堂建成的面积也超过了此前五十年的总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上适应了高校扩招的需求,而且其意义还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后勤社会化的进程,实际上是推动了人事管理体制的变化,使高校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对于我们整个高校战线的改革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们的高等教育不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实现了以创新促发展。这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是环环相扣的。这一系列改革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统率这一系列的改革,同时以稳定保障改革,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改革,很好处理了发展、改革、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应该说五年以前在策划这次大发展、大改革时,很多问题是未曾预料到的。这也是邓小平同志所讲的“摸着石头过河”,做了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这么深刻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回避问题,我们要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我们高等教育在这五年中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过程。经过这么几年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实际上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规模,而且积累了很成功的经验。今天,在这里召开经验交流会,就是交流在前进道路上的经验、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的发展道路。第四,对下一阶段全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方针是:“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即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快速发展。现在老百姓对我们最满意的一点是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下一个阶段,我们还要保持进一步的发展势头。根据现在的发展情况,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很快就会达到15%的大众化教育水平。这个比例看来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加快发展。之所以还要加快发展,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历史上就非常重视教育,湖南就是这样,但是以前太穷,但穷也重视;二是生活富裕了以后,老百姓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我们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育更要发展。

为了巩固我们的发展成果,就必须提高质量。所以下一步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具体来说有这么几项措施:一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在全国高等教育战线,要掀起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学习一定要结合高等教育战线的实际,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来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认真思考两个问题,作好三个规划。第一个问题就是各学校要思考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目标定位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怎样把学校建成所希望的那种大学,也就是具体的工作措施。在此基础上,作好三个规划:一是整体发展的战略规划;二是学校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第三是校园规划。这里重点强调要思考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作为学校的领导,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发展战略思考,要坐下来仔细思考方向性问题。这次到永州来开会,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他们的这个方向。进行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就需要我们想些比较大的问题。我们希望这些战略研究比较长远,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地方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整个目标是实现“三步走”,2020年左右建设小康社会,然后再实现四个现代化。对于高等教育来讲,我们必须适应这一战略阶段性的要求,特别是2020年左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时,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在2020年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时,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学校。至于学科和队伍建设,要考虑今后五年时间里我们一些大的改革和发展的措施。在今后若干年中,高等教育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首先,要大力提高教学质量,计划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这个质量工程在下一阶段要全面展开,主要面对我们的本科和高职教育,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关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不能忽视:一是研究生教育要提高质量;二是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些思考

我认为产学研结合是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这次会议就是这个主题。以前,大家总觉得产学研结合是我们做好高职教育的重要措施,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般性的措施,而是一条必由之路,根本之路。十五大报告中提到教育的有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文化建设领域提到的,提出要建设一个庞大的高等教育队伍;另一个是在经济建设领域提出的,要求高等教育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要想快速发展,必须遵循党中央这一思路。

第一,坚持正确的方向,走快速发展之路。

高等职业教育要快速超常规发展,前提是找准正确方向,科学准确定位。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应包括“两

个系列,三个层次”,两个系列是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在每个系列里都有“三个层次”,也就是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大约占到高校规模的半壁江山,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站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规模上继续扩大,质量上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意义。教育的高水平应该而且可以表现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上,高等职业教育同样能办成一流的教育。需要强调的是,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人才,不能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要把“专升本”作为主要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发展潜力很大,发展前景光明。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

“产学研”结合的根本意义在于高等学校的发展要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战场。什么是高水平的学校?什么是一流的学校?根本的标准是培养大批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学生质量高、就业好,受到了人才市场的热烈欢迎,这就是高水平的学校,就是一流水平的学校。第二,努力开拓创新,走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怎么搞?要坚持走中国的特色之路,要坚持教育创新,在观念、制度、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创新,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次会议地点既没有找投资很大的职业技术学院,也没有找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技术学院,而是选在永州召开,结合点选得好。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精神和办学模式具有典型意义。高职发展要有新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产学研结合之路。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将育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创造了大量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模式和方法。学生们在这里既学习了知识,又创造了财富;既提高了能力,又学会了做人,这种模式和方法是成功的。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较多的投入,单靠政府和收学费是远远不够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得很有特色,坚持产学研结合,面向“三农”、面向市场,创造了可观的社会财富,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财政支持问题。高职学校遍布全国各地,拥有大量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和朝气蓬勃的学生,这批人才如果与产业结合得好,发展空间是非常之大的。每个学校都应该找准与地方经济建设或行业需求的结合点,改革办学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办出特色才有生命力。今后国家将加快推进劳动准入制度与教育的结合,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各地区和学校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进行改革。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一心一意谋发展,都在努力发展具有地方和行业特点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将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更加有利于学校走出有特色发展之路。

第三,依靠各方面力量,走集成化发展之路。

国家今后对教育的投入还会逐步增加,但增加部分的主要投向会是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办学,必须依靠学校面向市场经济的自主办学和良性运转。在今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教会上,朱镕基总理明确指出今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政府统筹、面向社会、地方为主、依靠企业”。提出这一指导思想的基本考虑是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国家今后要推动各地、市办好一批职业技术学院,要大力发挥行业或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要大力发展民办或民营的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聚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学,走集成化发展之路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湖南省在永州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部署了一所本科院校和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为地方培养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专门人才,为科教兴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种做法应该大力推广。另一方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为永州的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好服务,多做贡献,因而也得到了地方领导和群众的重视和支持,赢得了超常规发展的外部环境,实现了自我良性运转和快速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和发展活力。

最后强调一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始终注意“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各地在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要强化管理,规范管理。规范为了发展,发展需要规范。在产学研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

处理好发展、创新和管理的关系。

今天,我简要介绍了高等教育的形势,并谈了自己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别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些想法,希望这些能对大家今后的工作有所启发。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国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文物事业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始终融汇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无论是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文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积极投身文物保护实践,文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文物保护特点的法律法规体系,适应我国文物资源分布、类型特点的保护管理体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社会服务机制,以及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物事业发展道路,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文物工作的理论成果和方针政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0年的经验表明,国家强则文化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国家的每一次发展和跨越,都伴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跨越,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事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促进了文化遗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60年的经验表明,文化兴则国运盛。文化的复兴和繁荣,必然会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和强盛。国家的复兴和强盛,必须有先进文化作指引,建设强大的国家软实力,要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弘扬先进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培育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只有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大业,文化遗产事业才能实现蓬勃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文化遗产事业,中华民族才能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地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十七大提出的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性,把握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形势,认清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坚定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七届四中全会,这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着眼于推动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的贯彻落实,重点研究解决当前党的建设中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紧迫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判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全国文物系统要认真领会,切实把会议精神真正把握到位、贯彻到位,切实把中央的统一部署与文物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找准角色定位,努力使文化遗产工作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者,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力量。

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外部环境剧变,自然灾害频发,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全国文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主动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行职责,扎实工作,积极有所作为。稳步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实地调研形势喜人,目前全国已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89.2万处;进一步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达1447家;扎实开展震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一大批受损文物得到及时修缮;积极做好文物安全工作,努力建立文物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卓有成效,重大文物保护项目进展顺利,考古和大遗址保护工作稳步开展,世界遗产事业扎实推进,博物馆事业成效显著,社会文物管理力度加大,文物外事工作持续开展,宣传工作日趋活跃,保持了文物事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在最近一次的国务院机构调整中,国家文物局作为加强部门,增设了督察司。国家逐年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中央财政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达48.6亿元,是25.2亿元的1.93倍。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次对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批示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次亲临文物、博物馆单位指导工作,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殷切期

第五篇:在组织工作成果展开展仪式上的讲话

在全市组织工作成果展开展仪式上的

(2008年10月 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全市组织工作成果展,展示近年来组织工作取得的成绩。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向来参展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的成果展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向大家生动展示我市各项组织工作和组织活动,并以展览柜的形式展出我市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取得的各项荣誉。举办这次成果展,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成果展,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了解组织工作,关心组织工作,激励和鼓舞各级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切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努力使组织工作更加开放,让干部群众更加满意。

近年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着眼于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泰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始终”(始终围绕党委工作这一中心,始终贯穿加强党的执政能 1 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始终突出改革创新这一主题,始终强化狠抓落实这一理念,始终坚持群众满意这一标准),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是今年以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及“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一系列活动,对于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组织工作历来是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开展、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每一项战略任务,无不与组织工作密切相关,无不需要组织工作提供服务和保证。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组织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更加明确,这就要求我们组织部门要不断开创各项组织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提高民主和公开程度,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和党员管理方式,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更好地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了“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一个目标、六项任务”的总体部署,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和行动纲领。做 2 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我们组织部门担负着重要职责。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要在党员、干部培训上创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在干部工作上创新,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着力建设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人才工作上创新,深入贯彻人才强市的战略,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在基层党建工作上创新,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组织制度上创新,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同时,切实抓好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按照“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要求,树立良好形象,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部门的公信力和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新任务、新目标必将为明天的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我们要按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组织工作会议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手抓创新,一手抓落实,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预祝全市组织工作成果展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下载顾京在全国高职高专三年成果展上“说专业”讲话稿(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顾京在全国高职高专三年成果展上“说专业”讲话稿(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今年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会在山东召开,刚才山东局的丛局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介绍了山东省的一些基本情况。使大家增长了知识,山东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

    在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是一次总结前一阶段村村通建设成果,部署新阶段村村通工作重要会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亲自到会并将作重要指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

    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同志们: 今年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会在山东召开,刚才山东局的丛局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介绍了山东省的一些基本情况。使大家增长了知......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在这里传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的主要精神和区委常委会的有关精神。并就如何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思想工作强调几点意见。一、......

    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同志们:第一次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会前,xx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国资委的汇报,做了重要指示,会议开始时......

    在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是一次总结前一阶段”村村通”建设成果,部署新阶段”村村通”工作重要会议,xx领导高度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亲自到会并将作重要指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在这里传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的主要精神和区委常委会的有关精神。并就如何做好创建全国文明......

    在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上的讲话稿

    同学们,三月,是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欣欣向荣的美好季节,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今天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这个教育日,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发出的,确定每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