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培根院士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 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的讲话稿》读后感
行走在美好中。。
《李培根院士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 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的讲话稿》读后感
人人都渴望被记忆。有一种被认可的激动,有一种被牵手的悸动,有一种被成为他人生命中不褪色一部分的感动。有时候,“被”是一种幸福。
所以,不是一个人在走。努力用心去看见周围的人与事物,去记忆细微琐碎的美好。得到幸福的同时给予他人幸福。共鸣是一种相互的作用,然后就有火花闪烁心中。
根叔的“记忆”里有“记忆”。“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那么我呢?记住了校运会的备战与参与,记忆了青春的洋溢与团结的魅力;记住了受伤时周围的关切细语与亲人电话那端的担忧,记忆了友情和亲情,记忆了乡愁;记住了比赛的失利与考试的惨淡,记忆了不足,记忆了收获与付出的正比关系;记住了教学区一隅装点湖光的粉色荷群,记忆了欣赏与发现;然后,点点点。。
我热衷于发现感受美好。无所谓点滴或泛滥。它们从来都是我心灵的支撑。根叔有云:“别太多的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年轻如我如他,习惯在多功能企鹅上释放自己的心情。一种习惯吧,应该黯淡应该晦涩的情绪,被展现的,从来都是跳跃的文字,字里行间散发着的有自我定义的阿Q精神,有对生活的淡淡享受,有对明天的小小憧憬。Q友们都说,总是能笑着看完我的傻文。我想,我喜欢自己的傻文。对事物满抱希望的人,总是更轻易的发现生活中的契机。
总有那么些个绕住自己的人,总是在悼念自己与憧憬高校逝去的缘分,哀叹老天抑或土地爷爷的不公。总是在忧虑自己的一无所长,泯灭在自卑的漩涡里。总是在放大人心的冷漠,最终冷漠了自己的心。生搬硬套一下半杯说的故事吧,试着去感受“还有半杯水”的雀跃,世界会一下亮堂好多。用心微笑了,你就是无可争议的帅哥美女。
根叔很是忧心吧:“面对岁月在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毕业生将要面对的考验,也是我们必然会有的经历。诚如我上头所说,你的世界再怎么的灰暗,也不要放弃寻找必然存在的光点。相信生活中美好永远占据着绝对优势。
怀着感恩的心,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爸爸妈妈还能抱得动你,骂得动你;有一群数着你一大堆的缺点却还是陪你嬉笑怒骂的人儿;有期待一次次日升日落的心情;有的人已经有的另一半,纯纯的青春萌动……所以所以,不要拒绝向自己的阿爹阿娘问问安撒撒娇,偶尔摆弄一下自己的乡愁。呵呵,我的亲亲老妈,每次我一表达自己的归家之心,她就电话那头“心肝宝贝”的直呼了,满满的都是宠溺与心疼,还有的就是喜悦——被惦念的欣慰。所以所以,诚心对待与你一起笑闹的朋友,请求帮助并给予帮助。一个人的时候,我甚至不乐意去吃饭,我依赖别人,我也乐意去依赖别人,会有一种并肩向前的勇气涌出。所以所以,清晨上学的路上,感受清新的空气,感受沿途的绿色,感受田径场飘扬的五星红旗,感受感受的心情…….“瑜园的梧桐,今天或许让你觉得如淫雨霏霏,使你心情烦躁、郁闷。日后,你会觉得如果没有梧桐之‘雨’,瑜园将缺少滋润,若没有梧桐的遮蔽,华中大似乎缺少前辈的庇荫……”。貌似是一种通病,总在失去后才发觉曾经拥有的美好。为何不就当下去发掘所有之人之事的珍惜必要性呢。
然后,感恩。为每天升起的太阳,为殷殷授课的讲师教授们,为被拾回的学生卡,为你邂逅的那个她或他……感恩在你生命中出现的所有。因为感恩,所以有颗柔软的心,因为柔软,所以善待其他,因为善待,所以被善待,然后,循环成一片灿烂。
我是凡尘里的一只小蝼蚁,讲不来凌云壮志,豪情满怀。世界在走,有和平有冲突,各个国家致力于化冲突为和平。中国在走,有光辉有挫折,社会各界人士奔走于化挫折为光辉。我在走,用我柔软的心,化沿路荆棘为烂漫春花,绚烂夏花。
听根叔现场演说的毕业生们已然只剩下回首,我们却仍在当下。所以,从现在起,行走在美好中。
第二篇:论李培根校长在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的语言艺术
论李培根校长在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的语言艺术
摘要:本文通过李培根校长在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分析其演讲的语言艺术。全文将通过三个方面写,一是其发音艺术,令人愉悦的声音才会激起听众的兴趣,继而发现其演讲的精华所在;二是其修辞语言艺术,通篇运用排比、押韵的手法,使得全文和谐优美;三是其语言风格,幽默、真诚、去行政化的语言风格,能在心灵上更接近学生,引得共鸣,成为演讲典范。
关键词:李培根;演讲;语言艺术
2010年6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的临别讲演打动了毕业生的心,众多学子潸然泪下。在这篇以“记忆”为主题16分钟的讲话中,他一连为学子们念出了67个“记忆”,几乎所有学生关注的热点都被提及。其间,学生们自发鼓掌达24次,“根叔”的讲话数次被打断。有学生激动地说:“我们的世界,他都懂!”全场7700余名学子更是一起高喊“根叔,根叔!”李校长2000余字的演讲稿感情真挚,亲切生动,迎合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活方式,读完之后,让每个学生心里都渴望拥有一个“根叔”。此次演讲显然是成功的,下面我将从三方面具体分析一下李校长演讲的语言艺术。
一、发音艺术
讲究音色。李校长真实自然、圆润清亮的嗓音,天生有一种魅力,不但使人愉悦,而且能升华人的灵魂,改善人的心情。而且他注意处理重音,在语法、逻辑、感情重音上都把握的很好。控制音量恰当,音量大小变化自然、流畅、恰当、适度。能把握停顿,驾驭节奏,语调高低起伏,是听众感受到了他的真情实感,这样的语言才有生命力。
二、修辞语言艺术
(一)运用排比
李校长在演讲中围绕“记忆”这个主题,带领同学们回忆一个个曾经经历过的无限留恋的场景中去,同时通篇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整篇演讲气势磅礴、激情四溢。
李校长在谈到四年大学的特殊记忆时,他这样说道:“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你报到时的情景历历;你或许记得“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场时的悲壮”,你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你或许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许记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济传奇以及大师离去时同济校园中弥漫的悲痛与凝重气息;你或许记得人文素质讲堂的拥挤,也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你一定记得骑车登上“绝望坡”的喘息与快意;你也许记得青年园中令你陶醉的发香和桂香,眼睛湖畔令你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你或许“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同学们,华中大校园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们记忆。”
李校长不仅了解社会,也很了解学生生活,排比的句子能写得那么动人,引人共鸣,就源于此。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达到一种增强语势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能调动全场气氛。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通篇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渲染全场的氛围。而且都以“记得”引领话语,带着同学们回首四年来的一幕幕真实场景,使得全场同学跟着他的思绪飞奔到过去,从背着行囊刚进校的一刹那慢慢又感受一遍四年大学的酸甜。由于讲的都是真实存在于学生身上的事,因此也更能得到共鸣。
(二)运用押韵
“记忆”主题之下,很多句子都押i 韵,读起来有韵律之美。
如第一段中说的:“你们真幸运,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们大学的记忆中。08奥运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金牌数的第一,不仅是开幕式的华丽,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显示;六十年大庆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领袖的挥手,不仅是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仅是女兵的微笑,不仅是队伍的威武整齐,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旗帜的威力;世博会留下的记忆,不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
容的神奇,不仅是中国馆的宏伟,不仅是异国场馆的浪漫,更是中华的崛起,世界的惊异;你们一定记得某国总统的傲慢与无礼,你们也让他记忆了你们的不屑与蔑视;同学们,伴随着你们大学记忆的一定还有什锦八宝饭;还有一个G2的新词,它将永远成为世界新的记忆。”
其实,第一段只是一小部分,事实上从第一段的第一、华丽、显示、武器、整齐、威力、神奇、崛起、惊异、无礼、蔑视、刚毅、合力、哭泣、洗礼、喘息、道理„„到最后的行李、原理、显示,措手不及、没关系、随意、无济于事、现实、真谛,再回到记忆,全都一脉贯通。运用押韵的修辞,使得全文有一种韵律之美,听起来节奏和谐优美,抑扬顿挫,更加增强了演讲时的感染力。
三、语言风格
(一)幽默
一名校长,能够以一次“毕业讲话”穿透这么多青年人的心,引起很多人思想与情感的共鸣,个中奥妙值得研究。其演说词魅力有一部分应该归因于“毕业讲话串热词”。在2000余字的演讲词中,李校长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蚁族”、“被就业”、“被坚强”„„都出现在李校长的演讲中。
其中,“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更是引来了全场的爆笑,时下最流行的事件与新词新语,他都能信手拈来,或用于打动人,或用于教导人,把语重心长的话说得如此时尚,让听众——那些青年学生兴味盎然,这让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一校之长也是可以如此幽默的,他原来也知道现在的流行时尚。瞬间,校长的形象变得和蔼可亲了许多。
该校能源学院鲍永杰也说:“没想到校长会这么亲切。”北京理工大学78岁
退休教授杨宗基,昨日专程参加了孙子杨奕的毕业典礼。他认为,李培根校长的演讲很实在,讲到了学生们的心里。邵宇平1个月前因踢“毕业杯”足球赛造成右腿骨折。当天,他拄着拐杖参加了毕业典礼。他说:“‘根叔’讲的很贴近我们,没有官腔,很多都是我们经历过的事情。”
(二)真诚
“根叔”的这篇讲稿是在回国的飞机上自己写的,没有套话,空话,假话,大话。不掩饰,不做作,不哗众取宠,完全见诸一位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真诚与热情。“校长要用心讲话。”李培根告诉记者,“如果演讲稿由其他人代劳,文采可能会比我好,但不能代表我与学生的讲话。”
“根叔”的一丝不苟在这件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是实实在在想对学生说话。
“根叔”演讲的精华之处在于他将某些感情因素用最普通的语言进行了表达,而这种表达就像父母的忠言一样,尽管很多人并不会按照他的话去做,但至少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忠告,一种嘱托,一种寄托了学校期望的叮嘱。某种程度上说,毕业典礼因为“根叔”的一番话,而产生了极大的感情色彩,而这种感情会让毕业生们感受到大学不过是人生的一个中转站,接下来的人生挑战会更激烈。这样的毕业典礼才是毕业生真正需要的大学最后一课。
我被这朴实而亲切的语言感动了。大学是学知识、育人的地方,特别是塑造青年人的灵魂,培养有头脑、有文化的青年人的地方。而育人就是要用真情、善意、美的境界来育人,当然要讲真话,用真情,才能名副其实地为人示范,培养新人。
这应该令所有的从事教育的人,从事政治工作的人,甚至应该让所有为官的人都认真读一读,从中受到这样的启发,即怎样在你的听众的心里,留下穿透人心的份量。
(三)“脱官僚化”和“去行政化”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表现在“师道尊严”上,老师始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则学会了“遵从”。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教学关系日益暴露其
弊端,难以适应新教育形势的发展。于是,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的师生关系应运而生,老师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主动走进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学生对老师也从敬畏向亲近转变,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真谛。
“根叔”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巨匠、学术权威,不再是面孔威严、不苟言笑的引领者,不再是一身官衔、孤傲清高的管理者,他已经走下神坛,给学生带来热血沸腾的青春思考、敢说敢做的大胆作为以及民主开明、平易近人的精神感染。高校给予学生的不应仅仅是一个毕业文凭,而更应该有的是公民责任、人文精神的熏陶。
“根叔”的演讲摒弃了以往的行政化视角,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校长致辞规范,体现了大学校长的平民视角与人文关怀。演讲结束之际,学生齐喊“根叔”则升华了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早在2009年9月份,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就已登录BBS与2000多名学子交流,他的话语折射了他的平易近人,在网上大家亲切地称其为“根叔”。而“根叔”的呼声正式响彻全国还是在2010届毕业典礼之际。可以说,“根叔”的演讲是毕业典礼致辞的典范,是脱官僚化和去行政化的典范。
对于“根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是开了一种大学管理思想的新风。应该让更多的校长脱掉行政官袍、生冷面孔,而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发自内心的精神牵挂以及真诚率真的言行举止。
四、总结
此次演讲显然是成功的,它被称之为“根叔”的校长发挥得淋漓尽致。“根叔”的67个“记忆”其实并不能表明华中科大能够带给学子们色彩斑斓的记忆,但它却使莘莘学子为之动容,这不仅在于他的真诚,网络热词的活用,更在于他贴近了所有年轻人都曾有过的那个梦想——在“色彩斑斓”、令人神往的大学校园度过人生最美好、最值得记忆的青春年华。他与学生在心灵上碰撞出了火花,得到了共鸣,加之朴实的语言风格,更使得这次演讲成为成功的典范。
第三篇: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李培根演讲稿
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李培根演讲稿
6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
李培根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讲稿中,“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蜗居”、“被就业”等词语,让学生感到李培根与他们距离很近。
李培根表示,目前在中国的一些高校中,教授与学生的距离愈来愈大,老师在课后和学生很少交流,去忙于创收等功利性的事情。他也希望国家能加大教育投入,使老师能把精力从创收上转移到学生身上。
亲爱的 2010 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首先,为你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同学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记忆!你们真幸运,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们大学的记忆中.08 奥运留下的记忆,不 仅是金牌数的第一,不仅是开幕式的华丽,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显示;六十 年大庆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领袖的挥手,不仅是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仅是女兵的微笑, 不仅是队伍的威武整齐,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旗帜的威力;世博会留下的记忆,不仅是世 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仅是中国馆的宏伟,不仅是异国场馆的浪漫,更是中华的崛起, 世界的惊异;你们一定记得某国总统的傲慢与无礼,你们也让他记忆了你们的不屑与蔑视;同学们,伴随着你们大学记忆的一定还有什锦八宝饭;还有一个 G2 的新词,它将永远成为 世界新的记忆.近几年,国家频发的灾难一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汶川的颤抖,没能抖落中国人 民的坚强与刚毅;玉树的摇动,没能撼动汉藏人民的齐心与合力.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 悲的哭泣,更是大爱的洗礼;西南的干旱或许使你们一样感受渴与饥,留给你们记忆的,不 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谐,发展需要科学的道理.在华中大的这几年,你们会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记忆.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 气,父母亲人送你报到时的情景历历;你或许记得“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 场时的悲壮” ,你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你或许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 断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许记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济传奇以及大师离去时同济校园中弥 漫的悲痛与凝重气息;你或许记得人文素质讲堂的拥挤,也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你 一定记得骑车登上“绝望坡”的喘息与快意;你也许记得青年园中令你陶醉的发香和桂香, 眼睛湖畔令你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你或许 “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 , 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可是, 你是否还记得强磁场和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建立?是 否记得创新研究院和启明学院的耸起?是否记得为你们领航的党旗?是否记得人文讲坛上 精神矍铄的先生叔子?是否记得倾听你们诉说的在线的 “张妈妈” ?是否记得告诉你们捡起 路上树枝的刘玉老师?是否记得应立新老师为你们修改过的简历, 但愿它能成为你们进入职 场的最初记忆.同学们,华中大校园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们记忆.请相信我,日后你们或许会改变今天的某些记忆.瑜园的梧桐,年年飞絮成“雨”, 今天或许让你觉得如淫雨霏霏, 使你心情烦躁, 郁闷.日后, 你会觉得如果没有梧桐之 “雨” , 瑜园将缺少滋润,若没有梧桐的遮盖,华中大似乎缺少前辈的庇荫,更少了历史的沉积.你 们一定还记得,学校的排名下降使你们生气,未来或许你会觉得“不为排名所累”更体现华 中大的自信与定力.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 开水” 从热闹和愚蠢中, , 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 “打酱油” “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和 , 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 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记得你们为烈 士寻亲千里,记得你们在公德长征路上的经历;我记得你们在各种社团的骄人成绩;我记得 你们时而感到“无语”时而表现的焦虑,记得你们为中国的“常青藤”学校中无华中大一席 而灰心丧气;我记得某些同学为“学位门”,为光谷同济医院的选址而愤激;我记得你们刚 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成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 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我记得,你们都是小青年.我记得“吉丫头”,那么平凡,却格外美丽;我记得你们 中间的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我记得 “校歌男”,记得“选修课王子”,同样是可爱的孩子.我记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频临退 学的学生与我聊天时目光中透出的茫然与无助, 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 他们更成为我心中 抹不去的记忆.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 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我 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但愿 华中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 陋转化成美丽.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甚至远离.请记住,最好不要再 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 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许你会选择“胶囊 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 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 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 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敢 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
第四篇:李依依院士讲话稿读后感
素质不足,科研无功--------读李依依院士演讲稿有感
高中时,面对枯燥辛苦的课程,我一心学习,因为我脑海里憧憬着班主任描绘的那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像在天堂一样尽情享受生活。但当我真正踏入大学校园后,才发现大学原来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相反而是更高的一中考验,也要求我们具备更高的素质去解决在学习生活中将要面对的种种困难。
然而,大学生究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大一新生还处于迷茫和困惑中。拜读过李依依院士的发言稿,我觉着我对于大学生必备素质有了一个较为清醒而直观的认识。
作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拥有一大批富有教学科研经验的教授及导师,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仪器设备,更为重要的是其“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作风让整个校园浸润在一种乐学、好学、勤学的积极的学术气氛中,正是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才能从北京科技大学走出一批批优秀的学子。他们中有的走上了市长、省长的岗位;有的担任了国有大型钢厂的领导职务,更有其中的佼佼者有幸入选了中国科学院或是中国工程院,李依依院士便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在李依依前辈看来,对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确立人生观,人生观就像是我们大学生活的指路明灯。只要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人生观,我们就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清晰自己的价值,了解自我与社会的依存关系,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说的那样:要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身!这不是空想,或许我们不能像院士那样开发新技术推动社会发展,或许我们不能像市长们那样为人青天,造福一方百姓,或许我们也不能像厂长经理们为国家创造巨额产值,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完成好本职工作,尽力完成祖国赋予的任务。
有句话说:从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个性。在计算机输入日益普及的今天,书法作为中华国粹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作为代表时代先进文化的大学生,决不能抛弃中华文化的瑰宝,而是应该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所以我们在学习之余也要重视自身书法的练习,让自己的字成为介绍自己的最好的一张名片,真正做到字如其人。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为了紧紧跟随科技前沿,能够用外语阅读分析国外的学术报刊就成了科研工作者保证科研工作正常和有序进行的必要前提。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就凸显了其在沟通与交流中的纽带作用。而且,大学生不仅应该通过四级六级考试,更应当加强对于生僻、冷门的学术词汇的积累,这样才能在与国外先进的科学家及研究机构交流与分享学术经验,达到一种科学无国界的境界。
在李院士的发言稿中,三严精神对我触动很大------严密的思考,严肃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科研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对于科研工作的严谨又是大学生所必须的一种态度,严谨工作,诚实做人,以一中单纯的处于对科学的热爱而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才能有所成就。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源动力,近年来,创新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也影响了对于大学生的教学工作。我们应该不拘泥于学会书本上那些死板的知识,我们应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用敏锐的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提炼出灵感,并用科学去解决问题,有的时候一项小小的改变就能发生巨大的突破。
素质不足,科研无功。北京科技大学以理工见长,我们一定会参加到祖国的科研工作中去,潜心研究,用科学来为祖国的发展而助力。现在,我们就需要不断培养自身品质,提升素质,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时准备贡献青春!
第五篇:《未来》华中科技大学2011根叔李培根毕业典礼演讲稿完整版
亲爱的2011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在你们完成学业并走向未来的时刻,首先,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前两天,我看到你们歌之,唱之,舞之,蹈之,哭之,喊之,泼之,醉之。我知道,你们在以你们的方式迎接未来。
我知道你们高兴,激动。月初,总书记来到我们的校园,同学们在欢呼激动之后,又深情地畅想华中大的未来;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友、你们的娜姐刚刚在法网夺冠,那是我们共同的喜悦。高兴雀跃之余,你们可没忘记想到学校红土网球场的未来。
最近我参加了你们“畅想未来”的活动。我知道了你们中的陈超在中央电视台“主持”未来;刘乐在学校“导演”未来;有的同学准备到西部大企业的车间中“绘制”未来;有的将要到部队里去“保卫”国家的未来;还有的同学打算“创业”未来…。我突然有所感慨,华中大的教育开始变得生动起来、饱满起来!那生动和饱满将带给更多学子美好的未来,也将成就华中大的未来!
其实,过去的几年,你们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迎接未来。同学们在党旗领航下、在大别山的小道上、在“医疗下乡小组”的义诊中、在“黔途爱心团队”的跋涉中,迎接未来;你们在人文、科学精神与实践、华中大校友的讲坛中迎接你们的未来;在联创团队、海豚娱乐(安徽卫视粉丝网)团、读书汇等社团活动中迎接未来;在瑜珈山麓、森林公园,东湖畔、青年园,在小径里、石凳上,亭阁中、荷塘边,梧桐下、垂柳旁,腊梅中、桂香里,你与你的他(她)一起梦想着未来。
我看到你们通过记录过去而迎接未来。我看了时间先生导演的电影《华科的秘密》,看到了刚刚公映的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断弦》。我看到一个同学去九宫山“单骑走天下”的记录: “什么是绝望,是一次次有了希望时却发现只是错觉;什么是挑战,是在看不到希望和前路时依然的坚持;什么是勇气,是孤独挺进中旁人给你的一句„加油‟!” “人生总在颠簸中前行,其意义就是在面对困难险阻时不断去征服。”从你们记录的过去,我看到了华中大学子的未来。
我注意到你们迎接未来的感悟。你们中的一位同学说“走出大学,我们什么都不是了,不再是天之骄子,不再是象牙塔中高材生,我们只是一颗螺丝钉,需要用螺丝钉的精神去在社会中发挥作用。”还有的说“走向不平凡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彻彻底底的凡人一个。会有焦虑,会有愤怒,会有伤感,有难以掩饰的胆
怯,甚至是无法平息的嫉妒、令人作呕的虚荣以及毫无顾忌的贪婪。”说得真好!我为你们骄傲,你们成熟了,但是我还是想多几句关于你们未来的叮咛。
近年来,我有所感悟,教育一定要面向未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话:“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希望你们毕业之后,依然少年,依然要面向未来。为了你们自己,为了未来之国。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的未来一定与国家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还没有完全趟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那条河。未来,前面是否还有石头可摸?党和政府号召创新社会管理,我们如何能有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未来是否有你的一份责任?
同学们,请你们关注,科技的发展会给社会的未来、你们的未来带来何种变化。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如何面对未来波澜壮阔的能源革命、不可思议的生命科学?还有似乎无止境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或许,不久的未来,你们就可能得到物联网、云计算而致的享受,你们就可能尝试器官再生、个性化医疗的成功。这些技术可绝不是浮云,相反地,能够很好地运用它们、驾驭它们,你们或许真如“神马”,能驰骋在天际,遨游于云端。
同学们,你们一定希望拥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未来的美好和幸福在哪里?
要想有一个美好灿然的未来,先使自己的内心美丽起来。最近中国青年报详细报道了我们的校友、你们的学长占美丽执着地投身于垃圾处理的平凡事业。看看那平凡事业中的不平凡事迹吧,你们一定会感动。她内心的美丽和强大使她非常自信:“花开的时候,我最美丽!”
未来的幸福在内心的安宁,在自身的和谐。你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你就能守住内心的安宁。你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你不需要在别人面前说你爸是谁。未来你们可以在不断努力拼搏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自我,但切切不要偏执的自我实现。
未来的幸福在感恩和报答。成功既需要贵人的提携与相助,又需要众多普普通通人的烘托与帮衬,那都值得你感恩。懂得感恩,你一辈子或许有贵人相助;知道感恩,你未来的生活将充满阳光。至于你伟大的母亲,你更要感恩,更要报答。母亲的伟大不在于她有多大能耐,不在于她有多么完美,更不在于她有多么
高贵。你们一定知道被网友称为“暴走妈妈”的、平凡的陈女士,咱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和她一起创造了不平凡的奇迹。为了孩子,其实很多母亲都有可能做那样的事情。未来你赚了钱,常常寄点钱回去补贴父母,即使他们说有钱;未来你条件稍好的时候,把父母接过去享享清福,即使他们说不习惯;未来偶尔亲手做一点他们想吃的饭菜,即使他们说不用你做;更要常回去,量量他们的血压,看看是否有骨质疏松,即便他们说感觉还好。同学啊,感恩和报答可是你一辈子的为人之要。
同学们,看清未来不容易。未来是矛盾的,神奇的,难以言说的。
某些未来是很确定的。一方面意味着事物发展的规律终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意味着,你时时在不知不觉中确定你的未来,未来就在眼前的努力与拼搏中。
然而更多的时候,未来是不确定的,有时候甚至是那么不可思议。我年轻时也憧憬过未来能穿上白大褂,我还当过一个多月的赤脚医生,为乡亲的健康效力而感到兴奋的时刻还刚刚开始时,就被下岗了。后来差不多有机会走到医学院的门口时,我又被拒绝了。在失去理想中的未来时,我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未来。日后或许你们会逐渐明白,你很精细地设计自己的生涯、规划自己的未来,你是那么迷恋未来的某一目标,但很可能你迷恋的对象未来却不跟你玩。别难为你的未来。其实,你若真把自己的未来看得那么透彻,人生可能也不那么有意思了。华中大教给你大智慧,不教给你小聪明。
任何社会都存在好些令人不满意的事情。一方面需要人们有质疑批判精神,另一方面更需要建设精神。未来,倘若一切都令你看不惯,你只知道毫无顾忌地怀疑一切、批判一切,却不知道如何建设,那你很可能被边缘化。不要嘲笑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要玩弄人们对未来希翼的真诚。人间的美好需要你们去建设,社会的互信需要你们去呵护。同学啊,华中大教给你质疑批判精神,不教给你犬儒主义。
未来是大度的。少数同学可能在茫然、疑惑、不解、甚至痛苦中沉思着未来。也许过去你过分消遣和娱乐过未来,你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光阴,今天方知往事不堪回首,你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站起来,前行就有路。未来依然愿意迎接你,依然愿意把你拥入怀中。同学啊,华中大教给你雄起,不教给你趴下。
亲爱的同学们,关于未来的话太多。最后我还想叮咛一句,未来要说真话。你如果说真话,别人会倾听。你如果说假话,或许只有风会听。华中大教你对人说真话,不教你跟风说假话。
再见了,同学们!在未来,在远方!然而更多的时候,未来是不确定的,有时候甚至是那么不可思议。我年轻时也憧憬过未来能穿上白大褂,我还当过一个多月的赤脚医生,为乡亲的健康效力而感到兴奋的时刻还刚刚开始时,就被下岗了。后来差不多有机会走到医学院的门口时,我又被拒绝了。在失去理想中的未来时,我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未来。日后或许你们会逐渐明白,你很精细地设计自己的生涯、规划自己的未来,你是那么迷恋未来的某一目标,但很可能你迷恋的对象未来却不跟你玩。别难为你的未来。其实,你若真把自己的未来看得那么透彻,人生可能也不那么有意思了。华中大教给你大智慧,不教给你小聪明。
任何社会都存在好些令人不满意的事情。一方面需要人们有质疑批判精神,另一方面更需要建设精神。未来,倘若一切都令你看不惯,你只知道毫无顾忌地怀疑一切、批判一切,却不知道如何建设,那你很可能被边缘化。不要嘲笑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要玩弄人们对未来希翼的真诚。人间的美好需要你们去建设,社会的互信需要你们去呵护。同学啊,华中大教给你质疑批判精神,不教给你犬儒主义。
未来是大度的。少数同学可能在茫然、疑惑、不解、甚至痛苦中沉思着未来。也许过去你过分消遣和娱乐过未来,你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光阴,今天方知往事不堪回首,你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站起来,前行就有路。未来依然愿意迎接你,依然愿意把你拥入怀中。同学啊,华中大教给你雄起,不教给你趴下。
亲爱的同学们,关于未来的话太多。最后我还想叮咛一句,未来要说真话。你如果说真话,别人会倾听。你如果说假话,或许只有风会听。华中大教你对人说真话,不教你跟风说假话。
再见了,同学们!在未来,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