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圣奥家具:在学习中成长
圣奥家具:在学习中成长
农民出身没有高学历的倪良正,1991年靠着几万元起家,带领圣奥成长为资产规模数十亿的家具制造与地产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公司,并居于办公家具国内市场前三的地位,究其原因,与员工一起不断学习以及学习如何学习,是圣奥成长的关键动力之一。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彼得?圣吉这样描述学习型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学习。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倪良正有着深切体会:“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一群有知识的人在竞争,最后归根结底是一群人对学习的竞争。想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大胆创新,不断学习。”这是圣奥与南京林业大学组建圣奥家具管理学院之时,倪良正说出的切身感受。
打造原创研发的团队
2009年6月3日,圣奥北京分公司以1,033万元的价格一举中标中国人寿办公家具采购项目。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中,圣奥依然可以赢得市场,奠定2009年持续增长的基础,凭借的是不断科技创新的成果。中标的“领驭”系列办公家具产品,是圣奥研发、生产领域一次综合实力的展现。
“领驭”系列是一款高端的智能化实木家具,它解决了电线缠绕、锁孔多、拉手复杂等常见的办公家具弊病,具有储藏、展示、电子感应等功能及走线隐蔽等优点,集成冰箱、保险柜、电脑、多功能强弱电接线盒于一身。整个系列产品找不到锁孔,只需要一片感应式的智能卡片即可控制锁位。这款新授权的专利产品,在今年的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上获得了功能创新金奖。
负责专利申请的部门是圣奥的技术中心。自成立以来,技术中心始终坚持原创设计,承担起公司产品开发工作,与日本、德国、意大利和瑞典等多个国际大型家具研发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拥有专门的计划开发项目实验室。圣奥的开发人员比例始终保持在10%,2009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企业已经放慢了专利申请步伐,但是圣奥反而增加研发费用,向技术要效益,第一季度便已申请专利20余项。
截至去年底,公司专利申请180余件,授权量达到了160余项。2008年度,申请60余项,专利授权量为42项,其中实用型17项,外观设计25项,排在杭州企业及乡镇专利授权量的前十名。
技术中心成立的2002年,圣奥正处于发展初步阶段,通过对市场的考察,感觉到“抄”、“冒”、“仿”的时代已经过去,国外家具的品牌正通过技术和资本的方式向中国渗透,家具市场被国外品牌充斥。通过与国际客户的接触,倪良正认识到,在世界范围内,家具制造业是一个有科技含量的产业,绝对不是低附加值的产业。新的功能材料的应用和不断创新的家具设计,是家具产品提高附加值的两个增长点。审视自身,倪良正认为圣奥一定要与国际接轨,所以圣奥不断与有先进经验的设计院校进行合作,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家具原创”的主张,并与欧洲知名设计企业合作,引入设计理念。
2005年,圣奥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将之分为实木研发、防火板研发、屏风研发、椅子研发、沙发研发和民用研发等六大部门,设计师也由当初的8人增加到了70人,另有5名海外专家和3位国内家具材料领域的专家。2006年11月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落户圣奥,2007年3月,圣奥与浙江林学院共同组建了科研中心,开始了产学研的全面合作。
今年圣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的指导下,耗资千万元,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成功研发了“U+涂饰技术家具”。这项新技术具有零甲醛、耐高温、耐刮擦、耐腐蚀、润泽剔透等特性,目前已进入投产阶段,并作为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参加了杭州市高技术产品化项目申报。
培养会学习的人才
作为技术带头人的张齐生院士谈起当年合作的契机,提到了圣奥与专业院校建立的独特合作模式—圣奥班。“高档的室内装修、优越的学习条件,规范的管理流程,每月学员发放津贴,吃、住、行都免费,期间还有补助,学生毕业以后到圣奥工作欢迎,去同行处也可以,”这种方式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
2009年6月21日,浙江林学院举行了首届“圣奥班”结业典礼。圣奥班学员在过去的一年间,不仅完成了学校规定课程,还利用课余时间接受圣奥研发人员的指导,学习家具设计、研发、管理、营销等内容,并通过参观家具展、参与家具设计比赛,掌握家具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学员柴晓东等设计的梅花椅即在2007年家具界最高奖项金斧家具设计奖大赛中赢得铜奖。
人力资源部经理朱洁青介绍,选拔进入圣奥班的同学由公司每月按A、B、C三档发放学习津贴,其中C档为每人200元/月,另两档则要根据相应业绩发放,公司还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实践技能情况,每项给予1,500到2,500元不等的奖金。并对学员的学习绩效、个人成长以及工作态度三项进行考核、排名。通过综合考核,圣奥从中选拔了6名综合素质强、意愿鲜明的优秀学生到公司工作。关于举办“圣奥班”的目的,倪良正说:“圣奥集团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并始终在国内家具行业居于前列,我们依靠的就是人才。集团和浙江林学院共同成立‘圣奥班’,我们考虑的就是为家具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这也是我们家具企业的责任。”
2009年圣奥拟从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林学院、中南林学院等高等院校中招聘200余名应届毕业生,从事车间生产管理、产品设计、产品营销等工作。在今年许多企业减薪裁员的状况下,圣奥反而增加了200个工作岗位给应届大学生,倪良正有自己的解说:“家具行业从业者整体文化层次不高,圣奥要实现‘全国领先,国际同步’就要调整人才结构,引进大量高学历人才,而招聘应届生,是因为塑造起来相对简单。同时大学生有个特点,在工作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他具有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求得解决。”他强调说:“这200名应届毕业生应具备肯吃苦,能创新的能力,愿意下车间工作。”
精益生产激发全员能力
圣奥发展的18年,公司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但要实现“百年圣奥”的企业愿景,还需要得以健康永续经营的制度和流程。特别是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原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的波动,以及市场多品种、小批量的变化,圣奥决定从6S生产现场管理开始,逐步推进JIT(Just In Time)精益生产模式。
自2008年7月21日导入精益生产模式以来,车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员工能对现场的不合理现象自觉地予以纠正,从“要我做”迅速转为“我要做”;从机械寻找问题,逐渐过渡到自觉地查找问题;从最初的抵触JIT转变成主动适应JIT。圣奥管理人员在管理角色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监督员工的行为转变到激发员工的智力,让员工用脑子去工作,使管理变得更加有趣。
一种管理理念一旦深入人心,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JIT推行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创新的乐趣,”这是员工共同的心声。沙发车间员工陈章林、张化石等在工作中发现,沙发车间成型安装组有部分五金没有标识、五金盒摆放凌乱,既不整洁也不美观,且存在安全隐患。他们制作专用移门配件柜,将小五金分门别类地摆放,不但起到了多而有序、使用方便快捷的效果,还能有效地节约能源。这种方法在全厂迅速推广开来。
防火板二车间邱焕兵针对模板架标贴不美观的问题,将模板架标识对称,张贴整齐、平整;油漆车间包装组针对塑料袋易破损、拿取不方便的问题,制作了可移动的铁架,将泡沫废料塑料袋放置其中,既方便移动,又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推进JIT管理以来,六个车间的改善提案点达到数百个。
JIT生产推行之初,车间许多员工都嫌麻烦。现在他们已经习惯了将各种配件分类摆放,部件流转也更畅通了。通过推行JIT生产管理,圣奥一线生产员工在整理中学会了判断,在整顿中学会了节约,在清扫中学会了标准化,在清洁中学会了制度化,在素养中学会了礼仪,在操作中学会了安全。每名管理人员在离开座位时,都会自然地把椅子归位,把桌面清理整洁。JIT生产中的6S管理已成为习惯。有的人甚至将6S管理的许多好做法带回了家,使家庭生活变得有序和谐。
几个月来,公司在推行JIT生产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环境的改变促使员工的心情改变、观念改变,又推动了高标准的环境建设和管理延伸。这种良性循环,极大地促进了JIT向纵深发展,为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持续改进注入了不竭动力。
考察培训开阔管理层视野
圣奥每年都会拿出销售额的0.5%作为培训费用,为员工到国外知名品牌公司、国际展会,以及国内专业机构培训提供经济支持。2008年度一线优秀员工的评选标准在以往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的基础上,将工作创新(提案改善、工作改良)列入其中,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评指标。
圣奥曾三次派员工考察团到日本普乐士(PLUS)公司学习订单系统、标准工时测定、质量控制、6S管理、五金包装及配送、设备保养等这些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谈起PLUS公司,倪良正记忆犹新,圣奥的第一单外单生意就来自日本PLUS,“2002年去广州参加家具展,第一次参展没有接到生意,第二次参展日本PLUS家具厂感觉我们的设备不错,要我们做两个货柜的单。跟他们的生意至今还在做,但是没有赚到钱。”
即便是贴钱,倪良正也愿意与日本公司做生意,“因为可以学习他们的诚信、管理,锻炼团队。”当年那单外单的第一批货是在春节前加工完成的,但是在挑剔的日本厂商高标准之下竟然全部不合格遭遇退货,大年二十八倪良正从老家带了只土鸡和日本负责质检的工作人员吃饭,日本人却掉了眼泪,因为没能完成公司的任务,在春节前按时发货,日本人的诚信和工作责任感给了倪良正很深的触动。“从那以后,我们做很多内单、外单都提高了水平,在国内树立了质量的好口碑,质量稳定,交货及时—先苦后甜,才是真的甜。”
“走出车间是国内市场,走出厂门是国际市场,需要拿出在国际上竞争的实力,就要体现在行动上。”倪良正自始至终深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当老员工思维固化,认为圣奥已经规模很大做得很好的时候,他就会让他们走出厂门,走进国际上先进的家具厂,去分析差距,以发现自身的不足。
品牌经理柴维龙回忆,“当所有人都认为家具制造是需要大量劳力的行业时,我们去欧洲一个家具厂参观学习,偌大的一个家具车间只有4个工人,但却能达到月产值2千万欧元,工人启动生产线以后甚至可以去喝个咖啡再回来,靠的就是标准化和先进的工业化。那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中国的家具行业落后欧洲二三十年。”这也正是圣奥着力推进JIT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水平的原因。
倪良正学习的基因来自一种归零的心态。1991年他到杭州帮人家打家具,那时要造了家具拿到市场上标价出售,赚几千元钱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生意,是国内市场让他学会了聚焦在订单式办公家具生产这个高速增长的领域,后来又是国际市场教会了他标准生产、科学管理。
圣奥集团2007年度销售额超过了6亿元。2008年,家具销售额同比增幅达32%,净利润率为9.7%,被国家税务总局评为“全国纳税大户”。每年员工工资增幅约为10%,公司还会在年终拿出30%用于奖金分成,对购买公司地产项目商品房的员工还会给予40%的补贴,真正实践了“无德、无苦、无累,怎做圣奥人?不和、不富、不乐,谁做圣奥人!”的企业精神。
在不断学习中,倪良正和他一手创立的圣奥一起成长。
第二篇:圣奥家具家居售后服务承诺书
圣奥家具/家居售后服务承诺书
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向广大消费者郑重承诺:
一、圣奥家具/家居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产品“三包(包修、包换、包退)”的规定,从圣奥家具/家居产品交货之日起,实行“三包”、五年保修、终身维护的优质售后服务。
二、从产品交货之日起,圣奥家具/家居在“三包”期内出现有关家具/家居产品质量问题,本公司将积极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权益,请消费者务必保留毁损零配件以作证明,否则将酌情收费。“三包”期以外,本公司提供有偿优质服务,零配件等材料费用由客户承担。
三、本公司将不定期地回访消费者,了解、检查圣奥家具/家居产品在使用中的性能、质量状况,如发现问题将及时帮助处理、维护。
四、如消费者有家具/家居调整或拆装需要,本公司将提供相关拆装的指导性服务。
五、在接到客户维修服务电话后,本公司将24小时内给予电话明确回复,圣奥家具/家居售后服务网点如在客户所在地区的,售后服务人员将在24小时内做出响应;如在周边县市的,将在3天内做出响应;如属跨省市的,将在7天内做出响应。若问题特殊,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本公司也将在36小时内做出合理解释并明确解决时间及方案。
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第三篇:在学习中成长
在学习中成长
------“当代名师大讲堂”学习有感
桥山中学:李萍
古城西安,最美四月天。我有幸参加了在高新一中举行的2017“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学习,第一次享受了这样的语文人的“遇见”。对我而言,这是最幸福的事。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名师授课,各位老师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刻,我只想分享一下我的些许感想和思考,期待与更多的朋友们交流。
一、精彩的课堂来自阅读。
杨安平老师的《阿长与山海经》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深情地追述了保姆阿长的系列琐事重点讲述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往事,寄予了对这位不幸却又仁厚善良的长妈妈深深的感激、怀念和祈祷,也含蓄的表达了对“小人物”命运的关切和对生命养育者的敬重。杨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多维阅读。首先通过让学生浏览、略读抓取关键信息,初步感受阿长的形象,体会“我”对阿长的情感态度,然后选取重点语段进行文本细读、精读、情感朗读,深入体会阿长的人情美、人性美,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余映潮老师的《古诗两首》,余老师先出示题目,然后按照学生读诗-了解作者-读重点字词解释-根据字意自己理解文意-再读
古诗-背诵-读诗意-简洁点评。每一首诗歌的学习,都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学会了一种点评诗歌的方法。每个环节都以学生的诵读为主,反复诵读,以读传情,使学生在读中感悟。
二、精彩的课堂来自丰富多彩的情境创设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进入文本。田玲老师带来的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核舟记》,她以“高手在民间”为切入点不仅激发学生对高手是谁,高在何处的探讨,更激发了学生对本文描写对象核舟之“奇巧”的探讨,了解核舟也由此开始,很自然的就引领学生从核舟上的人,物和刻字见证核舟的奇巧之处。韩军老师的朱自清的《背影》,老师以重点字词的分析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三、精彩的课堂来探究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带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赵娟平老师整节课都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实高效而精彩。
四、精彩的课堂来自不断地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总之,通过学习,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一些,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今后如何把握教材,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都有了提高,我会积极把新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走向更加广阔而美好的语文“春天”!
2017‘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中、小学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学习心得体会
蒲城县桥山中学
李
萍
2017年4月
第四篇:在学习中成长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继续教育部
在学习中成长
授课教师:黄朝霞 授课内容:校长如何在听课评课中领导教学
胡新懿 授课内容: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
阮光清 授课内容:有效德育——我的追求
余 宪 授课内容:以校本研训促有效教学管理
尹远洪 授课内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宏观形式和微观应用
有幸参加宁夏校长研修班培训,作为校长中的一员,深知校长身上的责任与使命,更懂得做校长的难辛与付出,因此,也更期望有一片宁静的港湾,用来停泊躁热的思绪,让思想有时间沉淀,让灵感的跃动有时间加速。通过这些天的培训学习,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讲课的老师从理论的深度与亲生的实践相结合,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阐述,使自己受益匪浅,收获很大,下面就从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学校管理的要素。
听了胡新懿教授和余宪校长的讲座,让我更加懂得,学校管理主体核心是以人为本,校长要管理好学校首要凝聚人心,规范办学行为,管理上要讲求艺术,工作中要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让教师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努力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二、课堂教学要求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切实解决过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重知识轻创新,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效果,重教法轻学法的陈旧思想,在课堂上要有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把课上成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
三、要注重校本研训
听了余宪校长《以校本研训促有效教学管理》的讲座,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校本研训应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长要真正沉下身子参与到学校的校本教研中去,还要在学校建立校本研训的奖励制度,建立评价监督机构,从组织型,自主型两个模式进行校本研训,集体学习理论,集体备课、评课,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也自主学习、自己反思,写心得体会,要通过教研活动,研究小问题真现象,要让教师写教育叙事、写日记教育教学真实的事情,提倡教师终身阅读,努力提升教师教研水平。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尹远洪主任对信息技术前瞻性的认识,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性的培训,让我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校长要增强信息素质,要让教师在其它学科中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学校要不断充实资源库,调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稳定性,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应用多媒体,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教师幸福的教学。
我想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教育将会对校长提出更高的要求,会有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与创新,才能胜任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第五篇:在学习中成长
在学习中成长
——“参加校长工作室”学习体会
李晨辉
当一个人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时,他是最幸福的。
成为“丰台区首届校长工作室”学员是幸运的、幸福的。在这里有“亦师亦友”的丰台区知名校长为导师,有“亦友亦师”来自不同学校的钟情于学校管理的有为校长,有学校教育管理中前沿教育理念的解读,也有各兄弟学校教育管理中鲜活生动案例的研讨。回想两年来的学习活动历程,感受很多,感触很深,觉得自己在享受导师博大的教育思想,在享受学友们的鲜活灵动的管理策略,也在享受着自己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参加一次次活动就如同经历了一次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洗礼、一次次管理策略管理层次的提升。过程中,我们的教育管理视野更开阔了,我们的办学思考更深入了,我们的教育引领更自信了……
一、亲和而激情的导师
还清晰地记得校长工作室的首次活动,丰台二中李真书记安排好会议室,摆放好了水果,在学校门口迎接我们,她真情地给大家讲述着自己对“校长工作室”成立后的美好愿望……李书记的平易近人让学员们感到了温暖,激情点燃了我们学员成长的渴望。梁大庄老师总是笑呵呵的,带着数码照相机,随时进行拍照,提醒我们按时完成“作业”。我还清楚的记得李真书记亲自到学校看望学员,了解学员工作情况,了解学校发展情况。一聊就是半天,这种深度汇谈非常解渴,我们四个学员都有共同的感触,我们有“家”了。校长再也不是学校最孤独的人了。学校的大事小情,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出现的问题,我们共同商量分析,制定应对的策略,受益匪浅。
李真师傅还通过私人关系,带领我们工作室的学员,走出丰台,到其他外省市和区县学校参观学习,先后走进石景山高井中学和天津耀华中学。在学习考察中,李书记总是精神抖擞,激情满怀,善于从校园环境、学校日常运转等管理细节处捕捉一所学校的管理信息,并能即时点评并传授治校管理理念,我们无不感受着李真书记的亲和与平易近人,大家也都喜欢跟随在李真师傅左右,就如一群好学的同学担心走失了方向,生怕自己漏过了指点……李真师傅就是这样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超人的亲和力让大家追随着,受导着。在这样“工作室”培训中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完全能想像得出李真书记在丰台二中带领大家争创北京市示范校情景,一个礼拜没有回家,为了学校的发展,忘我工作,值得我们学习,令我钦佩。
李真书记虽然具有很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治校之道,但每次撰写学校发展分析报告、教育案例、教育叙事等都身先士卒,给我们学员做好榜样。李书记今年退休,我们在欢送她时,她说的一句话“我一辈子干教育,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学校,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句话真是实在是非同一般,这是生命的价值追求,是生活的态度责任的最简朴而最精美的表白。
二、学校管理者的学习场
培训给予大家的不仅仅是教育思想管理理念的刷新,还有各地特色教育特色管理的交流、碰撞与借鉴。它是一个学校管理者的学习场,它更是优秀教育思想的内涵辐射场。
研修过程,采取的是专题研讨、项目推进、任务驱动、参观学习、同伴互助等策略。我们先后开展了《校园文化与品牌建设》、《教学管理与学业评价改革》、《校长听评课》等主题研讨,进行了《通过有效教研,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撰写了大量文章,如《丰台一中学校发展分析报告》,《教育干部要树立自己的核心信念——读<优秀校长一定要做的15件事>有感》,《我是如何听评课的》,《让班主任幸福指数涨起来》,《初当校长的感悟与体会》,《关注学案背后的教育思想》,《偶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学校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的思考》等等。2009年11月中旬,我有幸参与校长工作室赴四川教育考察活动。此次考察我带着“如何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解决职业倦怠感,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和如何将学校高中办有特色”两大问题,走进重庆八中、重庆市实验学校、成都七中和成都武侯高中四所学校,通过到校园所看、所闻和与校领导交流切磋,感触颇深,收获颇多。重庆八中的每个学科教师必须每月拿出一节正课教会学生阅读学科知识,提高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一切的学习源于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值得我校借鉴。重庆实验学校的幸福化管理,学校发展不走横向走纵向,走深入发掘内涵,努力打造学校软实力的路线,以创建“市区初中精品校园”为方向,以促进师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提升学校师生幸福感为突破口,打造校园管理体系中的“幸福化管理”特色品牌。成都七中办学历史达100多年,文化底蕴厚重,百年校史柱就是对学生很好的校史教育。和武侯高中周文良校长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办学资源,为满足不同学生需要构建了多元成才的“立交桥”。周校长提出“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多一批人才”。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和办学启示。除了参观考察之外,学员们在平时的活动中,重点剖析、深入研讨了“班级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组织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书香校园建设”等多个领域管理工作……虽然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内容都是安排的十分紧密,但都没有削减学员们学习研讨的热情,可以说一次活动的经历,就是学员们一次管理水平提升的过程。
在上海华师大培训中,冯大鸣教授做的是《学校管理状况的诊断与分析》,通过讲授,对文化理解更深入。文化是什么?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有同化作用,制约作用。在构建学校文化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本校员工情感的融入,文化建设不同于制度管理,不能依靠由上至下的垂直贯彻,而主要依靠同事间日常共处中横向弥漫,制度的垂直贯彻以奖惩来推动,而文化的横向弥漫则以情感为后盾。这正是所谓的文化浸润吧。在构建教师培训文化时,应注意两个问题,教师的成长关键在于自己成长,教师的态度和信念的改变发生在行为改变之后,而不是行为改变之前。这使我明白了为什么校本教研教师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故此,今后培训必须先让教师入套,看到效果和结果,让教师尝到课堂教学改革的甜头,他会自觉主动的追随着,改变课堂教学行为。最忌讳的是先讲理念和理论,用这种理论和理念指导行动,被动式培训生命力是不强的。教师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建立教学反思和追问制度。冯教授的“得术者剑在手中、得道者剑在心中”使我迷途知返,“无印良品”更应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三、反思与行动的号角
“切实履行工作室学员的学习规范要求,真正做到认真学习、勤于反思,从而实现自我发展,提升管理引领学校的能力水平,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以此感恩各级领导的厚爱,回报导师的教诲”。这是自己在参加工作室活动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培训的过程是汲取优质管理理念、管理经验的过程,培训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提升的过程。哪些问题是学校发展瓶颈所在?哪些情况是学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畅游优质思想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反思和追问自己,并找出“症结”所在:
问题一:校园安全工作压力大。我校是合并校,人员复杂,一所办学历史老校,出租房较多,遗留问题较多,生源复杂,管理和教育难度大;二是校园周边社区以流动人口居多,人员构成复杂,矛盾易生,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我感受到的校园安全工作压力陡增。
问题二:新形势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在绩效工资实施背景下,如何解决好“学校期望目标”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学校专业发展的统一规范”与“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这两对矛盾,继续改进、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从而使之成为适宜于绩效工资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体制,亟待我们探索解决。
问题三:寻求学校新的发展点问题。我们正处在教育发展的新契机,绩效工资、均衡教育等都已落地或正在大力推进之中,如何提升初中教学质量,利用高中多样化破解小高中办学瓶颈,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航标……
此时,我们一中人如何正视发展现状,如何应对存在的问题,如何寻求学校新的发展点已成了当务之急。
盘点着学校发展进程的点点滴滴,回放着研修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翻阅着“培训”中及情而生的思想花絮,在对自己学校现行办学定位、教育管理、工作策略及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等方面的反思与重建设想中,在校长工作室导师指导和同伴互助下,对当前的教育思想,对新时期校长责任理解更到位了。
1.办学规划为先
“要以规划定位学校、以愿景引领师生”;“作为一名校长,要学会如何认真客观剖析学校当前的办学现状,摸清区域内学校可共享的教育资源,找准学校持续办学的新发展点,是校长的必修课”!
自己所在学校正在实施新的三年发展规划,诸如办学目标定位、管理组织完善、工作策略改进等都有再思考再实践再修正的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了《文化引领,团队合作,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三年规划,实现了合校后文化的融合,统一了教师的核心价值观,营造了“四和谐”主流文化,确保了稳定的目标。新三年办学规划已经起草完毕,提出向《向内涵挖潜,创教育活力,实现师生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中发展的三年。自己不由自主地反思着几年来的治校经历,有欣喜甜美也有郁闷苦味,但更多的还是在暗暗地展望规划着学校美好的明天,强烈的事业责任感、使命感及紧迫感会不时地涌上心头……目前,一个基于当前绩效工资实施、学校办学现状及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公平、均衡背景下学校新的发展点已形成,并已在班子等层面达成了共识:继续坚持文化引领,重整办学资源,激活师生潜能,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积极探索高中多样化办学,逐步形成办学特色。我相信,在学校领导班子带领下,必将为学校发展带来新气象。
2.制度以人为本
我校是多所学校合并校,合校从形式上非常简单,宣布干部重新任命,师生和到一个校园上课,财务帐一合,就完成了。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合校实际上是几个学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一件事情的价值判断标准的统一过程。故此,必须进行文化引领,学校的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必须以科学、人文、激励为主基调,充分发挥其规范办事、激励师生、引导发展等积极功能。因此,在合校初期就组织干部重新修订了新一中的规章制度,出版了《丰台一中规章制度汇编》,并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按章办事。新三年规划出台后,我准备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各项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修改、完善,并建立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做到定期反馈、及时修改补充,删繁就简,以加代减,放大激励功能,使制度建设与时俱进,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保驾护航。
3.管理自主为基
借鉴丰台二中“mvvs”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开展教师职业人生幸福教育,研究以激活人的学习、工作、管理等内驱力为目标的学校管理组织及机制的建设,逐步形成“人人会管理,个个自管理”的自主管理氛围。同时,着力在解决好“学校期望目标”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学校专业发展的统一规范”与“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这两对矛盾,继续改进、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等机制。在班级管理及学生学习层面上也同样以此为基本策略,促进师生和谐成长与发展。
4、校长角色到位
校长要做好三件事:看教职工看不到的远方,想教职工想不到的事情,做教职工难以做到的事情。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
好学校。当好一校之长,也非常不容易,我认为校长要扮好以下角色:学校教育思想的引领者、教育教学的指导者、教师成长的促进者、管理艺术的探索者、处理各种事务的终结者。有效管理三标准:目标达成,内部协调,外部适应。维稳是第一要务,外部要有明感度。校长要做到:高负荷,低重心,宽领域,重示范。校长非权力因素应注意,文化修养,个人魅力,待人接物,弱化强制力,提升影响力。
学无止境,思无边际,对教育的憧憬让人倍觉美好。期待与导师、学友的再次“相会”,因为它给予自己反思、成长与幸福……
2011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