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晏子使楚 作业案例
实践性作业设计方案
——自编自演课本剧《晏子使楚》
宁强县南街小学 徐立峰
【探究课题】自编自演课本剧《晏子使楚》 【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生
【适用时间】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周 【发展目标】
1.通过改编课本剧《晏子使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增加对剧本的了解和阅读兴趣。3.通过指导同学们编、演、导课本剧,点燃同学们的创新之火,激发创作热情。
【项目指导】
1.在进行剧本创编时,要注意内容上要有所创新。课本剧的题材来源于教材,但绝不是教材的翻版,而是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把教材改编成课本剧的过程,实则是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飞跃的过程。要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在不背离原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前提下,进行大胆想象、创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2.在创编、排练过程中,要相互配合,倡导合作的精神。本次实践作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创编剧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组内的学生各尽其职,各显其能,小组长要根据同学们不同的才能进行分工合作,有的进行执笔,有的进行修改,有的进行道具准备……,排练过程中,小组同学要根据同学们在表演、歌唱、朗诵等方面的不同特长,结合自身的愿望和组里的具体情况,确定演员。
3.鼓励同学们在表演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不仅仅是对课文语言的运用,而是要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已经对书本语言烂熟于心,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语言,使得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丰厚。
【作业形式】
1.书面进行剧本创编。一个小组创编一个剧本,小组每个同学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大胆想象、创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2.展示交流表演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演员要对剧中人物语言烂熟于心,并通过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展现人物形象。
【作业举例】
晏子使楚(课本剧)
人物:晏子(刘昱轩),晏子随从(严浩),楚王(张小雨),楚王随从(彭佳一),城门士兵甲(杨宏涛),城门士兵乙(殷定鹏),宫女甲(薛紫菱),宫女乙(雍翔婷),囚犯(陈洋),舞女甲(黄丹瑞),舞女乙(吴美贤),舞女丙(谭思源),舞女丁(辜梦婷),古筝(陈雨菲),葫芦丝(张雨欣),大臣甲(黎宇涵),大臣乙(沈思怡),大臣丙(何艺翔),大臣丁(李欣芮)【共19人】
旁白: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楚王经常仗着自己国势强盛,制造事端,齐王正在为此事担心,想派晏子出国去谈判,为此,齐国先发了一张信函告知了楚国。这不,这天早上楚王和大臣们展开了讨论······(举牌者上。)
旁白:第一场:定计。
(宫女甲,宫女乙,楚王,楚王随从,大臣甲,大臣乙,大臣丙,大臣丁上。)
侍者:上朝
(皇帝先就位,然后朝臣依次站立两侧)侍者:大王有旨,有本奏来,无本退朝。(张三出列,站在中间,身体略微弯曲)张三:臣张三有本。
大王:张爱卿有何本奏,朕准奏。
张三:启奏大王,山东的齐国发来Email说是要拍外交部长晏子来访,不知大王有何裁定。(张三退回原位)
大王:诸爱卿你们都见过晏子。
所有大臣:回大王,臣等从未见过晏子。
大王:怎么你们连晏子都不了解,网上都有。这个晏子呀!可不是个等闲之辈,能说会道,你们都说不过他,只不过晏子身材矮小,身高还不足5尺。(绿衣服朝臣出列)
绿衣服朝臣:齐国派来如此身材矮小的外交官,岂不是对我国的不尊,咱们可得好好地戏弄戏弄他。
大王:也正好让大家开开心,诸爱卿你们有何妙计,快快呈上来。
所有大臣:大王你是一国之君,还是你拿注意吧。大王:晏子身材矮小,我们应该从这方面做做文章,让晏子在我们楚国丢人现眼,没有面子。所有大臣:请大王明示。(大王与侍者耳语一会)
侍者:礼部尚书张三接旨。奉天承运,大王诏曰:齐国使臣晏子身材矮小,不必开城相迎,在城门旁开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让他从这个洞里钻进来,速去办理,钦此。张三:臣领旨。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绿衣服朝臣:大王你这个主意,真是妙啊!高,实在是高!所有大臣:是啊!真高,实在是太妙了啊!侍者:退朝。
第二场 斗智
士兵甲:说来奇事,嘿嘿!齐国竟用一个小矮子来当外交官,派他来出使我们楚国,士兵乙:听说是个小矮子,真是不可思议。看他来了。晏子:大路向前走呀!出使楚国不低头呀!唉嘿、唉嘿、不低头呀!
马夫:晏大使楚国到了,请下马。士兵甲:请问来者何人?
马夫:此乃齐国使臣,晏婴,晏大人,来到楚国为何不开城相迎呢!
士兵甲:他也不用镜子照照自己。张三:咦!这不是齐国的晏子宴大人吗? 晏子:正是。
张三:左右士兵,将大门打开,请齐国的晏大人进城。士兵甲:大王有令,不必大开城门了,就请晏大人从这个洞里钻进来吧!晏大人请!
晏子:哦!这明明是个狗洞嘛!不是城门,怎么能进入呢!我听人说,我听人说,进君子国,从城门进去。进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们齐国一直将楚国视为君子之国,不知楚王为何偏偏发出了这样一道怪圣旨,真是让我好生不解。对呀!我在这里等一会,你们先去问个明白,这里到底是楚国,还是狗国? 张三:也罢!我去禀报大王,再回晏大人的话。
张三:左右卫士听令,把城门打开,请齐国晏大人进城。失礼、失礼晏大人请。
第三场 宴会
侍者:吉时已到,开宴。请大王致辞。
大王: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在这里略备几杯薄酒,为来自东方的齐国的使臣晏大人接风洗尘。现在大家举杯,为了晏大人的到来,为了沿海和内地的交流,为了齐国和楚国的友好,干杯!
晏子:为了楚王的身体健康,干杯。
大王:哈哈哈〃〃〃好酒、好酒,这里的酒真是不错。晏子:好酒好酒,确实不错。同志,请把我们带来的青岛啤酒呈上来,让楚王品尝一下。
马夫:楚王请。
大王:晏大人,你们齐国真是个好地方,东有青岛、西有济南,可不知你们齐国的人怎么样呀!
晏子:大王,我们齐国那可是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呀!大王:是吗!
晏子:就拿我们齐国的临淄来说,那可是人山人海呀!大伙把袖子举起来,那就是一片云,能把太阳遮住;大伙甩甩汗,就能下一场大暴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挨着肩膀,脚尖蹬着脚跟,大家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大王:照你说,齐国真的有那么多人吗?朕就不明白了,既然有那么多人,你们齐王派使臣时,怎么就打发你来,不叫别的使臣来呢?
绿衣服朝臣:是呀!我就不明白了,难道你们齐国就没有仪表堂堂的七尺男儿吗?怎么偏偏派你来了。
张三:难道你们齐国就只有五尺男儿,都像你这么矮,还是没有人呀!
晏子:大王你这一问我实在无法回答。说谎吧,我是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得罪大王,惹大王生气呀!
大王:晏大人多心了,我不会生气的。你讲吧。
晏子:大王那我可实话实说了。你有所不知,我们齐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的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的人去。哎!我最不中用,才被派到贵国来。
大王:什么你居然敢说我们楚国是下等的国家。
绿衣服朝臣:什么,难道你们齐国派你来是向我们挑衅的吗?
晏子:你们还知道我是齐国的使臣呀!我十分荣幸,请诸位以邦交国家使臣的礼节来待我。刚才,我说的那番话只是开个玩笑,况且楚王也曾经说过不会生气,大王:当然、当然,晏大人你可真会开玩笑呀!来来来!大家喝酒、喝酒…..。
贼:张大人救我呀!
士兵甲:启禀大王,我们抓到了一个贼。大王:这个贼是哪里来的,他犯了什么罪!
士兵甲:他是齐国人,昨天在超市里偷了被人的钱包,是个小偷。
大王:胡说,当着晏大人的面也敢胡说八道。士兵甲:他真是齐国人,奴才已经审问过了。大王:押下去审问清楚,不要在这扫我们的兴。快滚!贼:晏大人救我呀!晏大人救我呀!
大王:哎!晏大人,你们齐国人,怎么那么没有羞耻呀!怎么跑到我们楚国来,还净干些偷鸡摸狗的丑事。
晏子:大王,请尝一尝我们南国的桔子,看甜不甜。大王:这还用说,我们南方的桔子,又大又甜,地球人都知道。
晏子:大王说的极是,我看过你们的广告,也尝过你们的桔子,在我们北方,有些农民向发家致富,从你们南方引进桔子树苗种植,而结出的果实,不是又大又甜的橘子,而是又小有色的橘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王:晏大人,你有所不知呀!在我们楚国连三岁的娃娃都知道这叫水土不服。
晏子:大王的意思是水土不服,好种子不一定结好果实了。大王:绝对,晏大人真聪明。
晏子:大王,我还是不明白,如果人到了另一个地方,水土不服,会不会变坏呢?
大王:大概会生病吧!
晏子:大王,我们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的劳动,勤劳致富奔小康,怎么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王:哎!不说了,不说了,来,喝酒、喝酒。(喝几杯酒后)哈哈!晏大人你果真厉害,你果真能言善辩,我们想借机那你当猴耍,没想到最后被当猴耍的,不是你晏大人,而是朕自己,惭愧呀!惭愧,寡人有得罪你的地方,还请你以后多多包涵。
晏子:那当然,现在我们都在建设和谐社会,让我们为建设和谐社会同心协力呀!
大王:是呀!晏大人你的才干让我们心悦诚服,来!让我们为和谐社会,黎民平安幸福,干杯!
所有人到台前谢幕!鞠躬。所有人:谢谢大家!
【评价反思】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全心投入编、演的学生,还是沉醉于剧本赏、析的观众,他们都从情感上获得了满足,也在无意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虽然他们有些稚嫩,但是举手投足之间无不跃动着童真与童趣。他们的快乐在实践中得到了体验,他们的兴趣在演出中又一次被激发。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亲自实践的机会,放飞了学生的心灵,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强化锻炼。当学生勇气十足地把课堂意外的潜能引入课堂,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个性张扬、自我展示时,表演,不仅仅使个别学生受益,而使每个人的思维都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从孩子们眼神的真情流露,专心致志的聆听体味,随心所动的肢体展现中看得出他们在自由的“戏剧王国”中达到了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升华。
但是,通过本次课本剧的创编和表演,我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第一,演出由于时空的凝缩,演出场地的限制,所以演出时不必太追求舞台的布置,比如在教室里,一些道具可以从简,尽量用学生的文具等物替代,实在无法具备的道具,则可用旁白的形式来代替;第二,人物的语言是重点,演出时一定要掌握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节奏的变化停顿,以便突出人物性格,不断推进故事的变化发展。
第二篇:《晏子使楚》课后作业
《晏子使楚》课后练习题
1、读拼音,写汉字。(12分)
gān jú
wǔ rú
guī jǔ
péi zuì
zhǐ shí
bì guó()
()
()
()
()
()qiú fàn
dà chén
huái běi
dào zéi
shuō huǎng
xī shào()
()
()
()
()
()
2、看拼音组词。(15分)
wu
pei
bi()饭
()训
()竟()蹈
失()
包()()辱()偿
作()()断
()育
隐()鹦()()礼
手()
3、比一比,再组词。(12分)
敞()
淮()
赔()
矩()尊()
撒()敝()准()陪()
臣()遵()
撤()
4、根据意思写成语。(6分)
(1)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2)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5、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仿写句子我能行。(9分)(1)大火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2)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3)春天到了,公园里的花都张开了笑脸。()
6、修改病句我最棒。(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8分)
(1)无论困难重重,他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不容侵占。(3)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3)春天来了,各种花草竞相开放。7.写出下面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8、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矩”字按_____________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____画。(3分)(2)我会填。(4分)
()地回答()的样子()地笑()的国家(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严肃()故意()撒谎()(4)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①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会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概括成三个成语。(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个成语的意思都表示人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吗?请写出几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难道齐国没有人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3分)
(7)“晏子拱了拱手”说明他很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意笑了笑”表面上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8)晏子同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1分)
A、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举例比较—贬低对方(9)从上面这段话晏子的语言、动作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1)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没有“想了想”而是“看了看”就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你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楚王本想侮辱晏子,听了晏子的话,只好打开城门迎接晏子。这真是:
偷鸡不成——
哑巴吃黄连——
搬起石头——
第三篇:《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河滨小学
杨君
(存在问题:语文学习情境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朗读、体会楚王如何侮辱,晏子如何反驳,这样晏子的才德才会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
建议:可以让小组合作朗读,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楚王如何侮辱,还可以教师指导朗读的时候把楚王如何侮辱做一个渲染。)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侮辱”和“尊重”的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脚点应该是感悟到一个人必须要靠实力(真才实学)赢得尊重,获得尊严,同时无论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对待。)
2、学会用“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内容,增加语言积累。课前互动:
一、出示课题,解题意
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第七单元尊严,学习《晏子使楚》。和老师一起工整地写下课题。
1谁对“晏子”有了解?(生谈)是的,伟大圣贤孔子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孩子们,让我们尊敬喊出他的名字——晏子。
2、理解“使”的意思、生说出课题的意思。知道了题目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生质疑)
预设:晏子为什么要出使楚国?
出使楚国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放开让学生提问,然后整理,出示重要的问题,然后围绕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学习。)
二、正字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看看这些字词会不会读? 大夫
乘机
什么样
规矩
侮辱
您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说,师板书:
起因
楚王侮辱晏子 过程
三次斗智 结果
楚王尊重晏子
师:看来刚才的读课文,我们不仅正了字音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还理出的文章的思路。谁能借助板书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生说)师方法小结:
从两个孩子的发言中,我们发现对于叙事性的作品,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可以很好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四:质疑确定议题
孩子们,我们都知道有什么样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可是我们看看这篇文章(手指着板书),你有什么想问的?(预设:为什么楚王最后尊重晏子?)究竟是什么让楚王有如此之大的改变?(让学生谈,让我们在他(这些孩子)的引导的下,再次走进课文。)预设:晏子的聪明才智、机敏的口才(晏子的智慧)。出示:
1、默读课文,划出能够体现晏子聪明机智的语句,并在旁边做简单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品味晏子外在的语言 预设一: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师:请你来推理推理晏子的这番话:
(出示:访问正常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既然这样是这个意思。那么面对侮辱,让我们替晏子把这句话换成,读: 晏子大声呵斥道:“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楚国让我钻狗洞,楚国就是一个狗国,楚王就是个狗王。”
师:意思没有变,这样说出来行吗?(不行)为什么?我们来看此次出使楚国,晏子的目的是:
春秋末年,各国混战,大国常因国势强大凌辱小国。西部的秦国实力最强,而在东部,楚国占上风,晏子所在的齐国原本很强大,但逐渐开始败落。为了抗击秦国的侵犯,齐国想要利用政治、外交的攻势与楚联盟,共同抗秦,所以齐国才派晏子出使楚国。
带着这样的使命和责任来访问楚国,时你会怎样说出这番话: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楚王看你身材矮小挖狗洞让你钻,侮辱你,难道你不气愤吗?(气愤)既然气愤,为何你还这般有礼地说出这番话?(2—3生答)这样一位机智聪慧,热爱国家(板书)的晏子,你欣赏吗?(欣赏)来,把你的欣赏读出来: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预设二:
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人们把袖子举起来,就能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师:老师把这一段话的原文找了出来,谁给大家读一读。
齐之临淄三百闾[lǘ],张袂[mèi]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zhǒng] 而在,何为无人!师:后人在晏子这个简短的话语中概括出了三个成语,结合课文,看看是哪三个?
挥汗成雨,摩肩接踵(或者是比肩继踵),张袂成阴。师:我们来对号入座,“张袂成阴”的意思是?
师:把这三个成语赶紧写下来,一边写一边记在心里。(待学生写完。)来一起读一遍—— 师:你不觉得很奇怪吗?真的有这么多的人吗?晏子用了什么方法表达自己国家人多呢?板书:夸张、比喻
师:看来,晏子的语文学得很好,这么一比喻、一夸张就让楚王觉得晏子他们国家的人真的十分多了。
谁愿意通过朗读把晏子的聪慧读出来。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人们把袖子举起来,就能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严肃”是什么意思?(找两个生谈用近义词替换理解词语意思:一本正经、郑重、认真)请你 “严肃”地读出晏子的话。
‚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人们把袖子举起来,就能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
人呢?‛
既然齐国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晏子只是用夸张、比喻的方法形容自己国家人多,为什么还要“严肃”地说出这番话?(生谈:为了让楚王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是真的,也为了不失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样的机智聪慧、不卑不亢的晏子,你佩服吗?(佩服)来,我们合作朗读,把对晏子的佩服读出来吧!出示:
楚王见到晏子,冷笑一声:‚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人们把袖子举起来,就能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预设三: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生简单谈。
师:我们也想前一句那样,推理推理这句话: 访问上等国家,上等人去; 访问下等国家,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访问楚国,说明()。
没有一句侮辱的话语,可反驳的楚王哑口无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吧!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谁能带着动作再来读一读这段话?(生说)这真是一个机智聪慧、有礼有节的晏子!预设四: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他站起来说:‚楚王难道不知道吗?橘树种在淮南,结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够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容易做盗贼吧!‛
师:他可真了解晏子。这段话可是有学问的,像这样根据两个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就叫类比推理。(板书:类比推理)在古文中,晏子是这样说的:
出示: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yé)!谁来读读,师正字音。师:古今文一读,在语言上你有什么感觉?(古文的语言简洁扼要,现代文的语言具体形象。)小结:后来人们就用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来,让我们分角色朗读第5自然段,在文字再次感受晏子的才智。读完以后你还想用哪些词语送给他,可以用上黑板上的词语。
师:刚才我们交流了很多晏子的话,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语言。(生齐读)‚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 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人们把袖子举起来,就能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
人呢?‛
‚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大王难道不知道吗?橘树种在淮南,结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够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容易做盗贼吧!请同学们总评晏子的口才给了你们什么样的印象?
师:古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妨用它来夸夸晏子的口才,那真叫—— 生齐: “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师:所以课文的结尾才肯定地说:“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看来,一个人要赢得尊严不是靠施舍,而是要靠真才实学!
如果头脑机灵,能言善辩是楚王佩服晏子的原因,那么真正让楚王敬重晏子的则是晏子的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人们把袖子举起来,就能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他站起来说:‚楚王难道不知道吗?橘树种在淮南,结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够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容易做盗贼吧!‛(板书: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热爱国家、骨气),这是做人的品德。正因为晏子的才与德,身为一国之主的楚王
第一次让晏子钻狗洞,结果只好—— 第二次嘲笑齐国没人了,结果只好—— 第三次说齐国人在楚国偷盗,结果只好——
师:真是:出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哑巴吃黄连——()。偷鸡不成——()
最终不敢不尊重晏子。此时对楚王你想说些什么?
学到这里,让我们回到这个单元的主题“尊严”。你对尊严有了怎样的认识?(生谈)
感谢晏子带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们齐读课题表达这份感谢和敬意吧!布置作业:
晏子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二桃杀三士》、《越石父》、《金壶箴言》等。如果大家想了解可以读读《晏子春秋》。
第四篇:《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晏子出使楚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由衷的佩服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4、体会晏子的语言中蕴含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讨、点拨式教学
六、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说到齐国就会让人想起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理解“使”—出使,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新词(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 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fū”,是官职的称呼。)
(2)请同学读读难读的段落,检查课文读通情况。(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小组里交流生字读音,字形字义。
4、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5、尝试给课文分段(1、)找出课文中写晏子与楚王的三件事,做上记号,快速读一读。(2、)小组里合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6、继续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已初步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那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吗?出使的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的。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
2、小组里交流,引导:
(1)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出示,齐读“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
(1)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2)交流后板书:侮辱
(3)小组里找出楚王侮辱晏子的三件事,做上记号,并进行交流。
三、课堂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里钻进去。
(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板书:钻狗洞
是狗国
开城门
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指导朗读这句话,特别指出:“瞅、冷笑”读重音。这句话楚王是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
板书:没人才
下等国
陪着笑 第三次机会让待优生交流。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桔。
板书:没出息
强盗国
赔不是
四、研读课文,学习怎样晏子反击楚王
1、出示:晏子看了看,__________地说:“这是个狗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心平气和
怒气冲冲)
同学们都答得很出色,反复地读了以后,同学们思考一下,然后完成练习: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给予有力的回击以后,结果如何?读,板书: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3、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了,自己是狗王了。
4、小结,学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都学懂了晏子第一次反击,而好戏还在后头。我们将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学懂后二次反击,变换一下学习方法,四人为一组,读二、三次反击的话,讨论以下习题;
1、上等人访问上等国,等人访问下等国。
2、我是最下等人,访问楚国。
3、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桔。2.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3.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的“水土不同”指水质土壤的不同,第二次的“水土不同”指社会风气不同,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导致本质的改变,所以楚国就是强盗国,齐人在楚国才会变强盗。
四、感情朗读,理解晏子
1、朗读课文,说说燕子留给你的印象。
2、课堂交流
可以用上这些词语(临危不惧、口齿伶俐、热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3、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观照全文,理解结构
1、默读课文开头和结尾自然段,想想有什么关系?
2、理解首尾呼应的好处。
六、熟悉晏子,了解晏子
七、作业
1、摘录燕子反驳楚王的话。
2、排练课本剧。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起 因:
齐王想侮辱晏子
显示威风
钻狗洞
是狗国
打开城门
经
过
没人才
下等国
赔不是
没出息
强盗国 陪着笑
结 果:
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晏子(机智勇敢 能言善辩 热爱祖国)教学反思
1、今天,我引领学生继续学习了《晏子使楚》这篇课文,通过学习让学生再次感受晏子作为一个使者,是如何通过有力的反驳,换回自己的尊严和祖国尊严,从而体会到晏子是一个具有聪明、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的人。整堂课中,我主要围绕“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让学生结合课文先找出三次交锋中楚王故意侮辱晏子的内容及结果,突出楚王的骄 横、傲慢、阴险,并让学生提前看到就是这样一个咄咄逼人的楚王却在晏子面前一败涂地。在三个小故事里,晏子都表现出了他的绝妙口才。为 了领悟晏子语言的巧妙,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晏子的话大声读给组内的同学听,然后互相交流对晏子的口才有什么看法?
2、教学中我主要是采取朗读、研读、悟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体会,感悟晏子是如何运用巧妙的语言反击楚王的,从而维护了楚国以及个人的尊严,达到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的效果。
第五篇:晏子使楚说课稿
《晏子使楚》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晏子使楚》是人教课标版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理解和揣摩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先想字面上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含着的意思。《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虽然离我们年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文章中的思辩之美能给我们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了针锋相对、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二)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了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自己作为一个大国使者和作为强国齐国的尊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简单的逻辑思维的过程。
3、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举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朗读好相关的句子。
(四)教学难点
晏子反驳楚王中这些句子的逻辑性的思维结论。
二、说学情
(一)学生对历史性故事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
(二)文学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学生已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缺乏文学中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要很好利用这类具有思辩之美的文章,让学生认真解读,把握难点,努力突破,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
在解读晏子三次反驳楚王的句子时,教师可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件中分别先后给出(大前提、小前提)前面的两个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而得出结论,让学生感悟到晏子作为一个使者的精明和才智。
为了让学生能很好体会到当时楚王的横蛮霸气、盛气凌人;体会到晏子的沉着睿智,又针锋相对,不受欺侮的人物特点,教师只有认真引导学生细读人物的语言及其前面的提示语,才能很好感悟到人物内心精神世界的情感脉动。
在教学晏子三次反驳侮辱的故事导读过程中,可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的结果到分析理解个别的句子,词语的方法进行。然后再串联起三个故事,进行总体的再现领悟。例如:首先理解掌握每则故事分别讲什么主要意思,最后结果又是怎样的?三个故事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从“只好”的结果来分析,楚王是步步退却,晏子却一次比一次更淋漓尽致的在反驳,最后,楚王“只好”落得个“赔不是”的下场。由于这种强烈的首尾反差,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去深究细抠,在深入的研读中,找出原因,得到人生的启迪。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晏子使楚。(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找出最能解释课题的一句话(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①、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②、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是显了楚国的威风),而且(侮辱了齐国。)③、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灭了楚国的威风),而且(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二)、细读感悟
1、一个要侮辱晏子显显威风,一个要挫败楚王,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板书:侮辱、反击)。两人之间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课文哪些自然段就是写他们较量的经过?共有几个小故事?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5自然段,找出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击楚王维护齐国尊严三个重点句。3、交流: ①、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在得钻狗洞。②、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放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③、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4、下面我们先来理解第一名话的含义。
①、齐读句子
②、晏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楚王关了城门,叫他钻洞)。
楚王为什么这么做?(要侮辱晏子身材矮小。板书:身材矮小)
那晏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怎么理解?
③、晏子真了不起,以牙还牙,胜了楚王,谁能把晏子这话读一读。
④、师引读,生读晏子的话。(师故意漏读“只好”二字)
⑤、讨论:为什么“只好”二字不能漏?
5、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⑴、请同学们按刚才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句话含义的方法:
①晏子为什么说这话?②楚王这么说是侮辱晏子什么?③晏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⑵、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
⑶、生: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不中用
上等国——上等人
下等国——下等人是下等国
最不中用——最下等国 ⑷、晏子真是好口才,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一次挫败了楚王,请大家练读第4自然段,等会请你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练读——评议)
⑸、分角色朗读。
⑹、请在“楚王只好陪着笑”下面加上小黑点,楚王是不想笑也得笑,笑得多么勉强,多么,多么无可奈何!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但楚王不肯善罢甘休,一计不成是又生又一计,第三次较量又开始了。
7、理解第三句话的含义
⑴、请同学们按上面的学习方法再理解晏子说的第三句话的含义。
⑵、若生第三句理解有困难,则辅助练习:
柑桔在淮南(),在淮北(),原因是()。
齐国人在齐国(),在楚国(),原因是()。
⑷、谁能上来正式板书句子含义?(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二(3)。
⑸、这一回晏子又胜了,真是主人主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一起来读第5自然段(师适时点评)
⑹、这次楚王不再是陪着笑,而是只好——“赔不是了”,什么是赔不是?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朗读全文。读后讨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机智果敢,善于言辞,热爱自己的国家)
2.复述故事。
每人选择一个小故事,准备后复述。
(四)、结果练习晓结果
1、通过三个回合的较量,楚王这时候对晏子是怎样的态度呢?(楚王对晏子越来越尊重和佩服)
2、课文怎么写的?(板书:不敢不尊重)
3、是啊,楚王是完全被晏子征服了,而且是心服口服,那晏子是凭什么征服这个老谋深算的楚王的?(过人智慧)仅仅凭过人的智慧?(爱国心)
4、练习:
晏子以自己()和(),挫败了楚王的三次侮辱,不但(),而且()。
5、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既锻炼了我们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也读懂了课文,见识了一位才智过人,热爱祖国的人才——晏子。真可谓: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勇挫楚王,捍卫尊严。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侮辱)—————(反击)————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
没人才
下等国
只好赔不是
没出息
强盗国
只好陪着看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创设了广泛的自主思考的空间,没有用老师对文章的理解牵着学生的思维走,根据学生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晏子和楚王的第三次交锋的内容由学生自学,注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既重视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的学习,也重视文章结构的整体感知。引领学生体会楚王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侮辱晏子,从对使臣晏子的侮辱,到讥笑齐国没有人才,到直指齐国人人品不好,是层层递进的,让学生感受出看不起齐国大使,就是看不起齐国,是对学生学法的渗透。
这节课我还注意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文章的内容、人物的情感。文中楚王的语言目的明确,晏子的语言绵里藏针。在三次交锋中,楚王和晏子的思想显示得淋漓尽致,各自的胜败也是不言而喻的。充分地读人物的语言,也就实现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例如,晏子见到楚王后,楚王说的第一句话:“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读,并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色彩,为什么这样读。进而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提示语来读:“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学生在使用了多种方法朗读之后,课件中将“人”字变色,提醒同学思考:“楚王指的是什么人?”学生通过品读,很容易地理解了楚王在侮辱齐国没有能人、人才、仪表堂堂的人。让学生带进句中读,体会楚王的无理。同样,学生在充分读了晏子的语言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晏子的语言为什么采用推理、打比方等含蓄的表达方式,感悟出晏子有理、有力、有节,不辱使命的使者风度。
一、对教材的理解。
《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反驳了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的事。本文承担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对于这样一篇故事性强的课文来说,该怎样处理教材呢?我认为通过反复的研读,读懂楚王对晏子的三次侮辱,晏子的三次反驳,在此基础上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人物的个性品质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我摒弃了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淡化了情节教学,采用板块式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设计及主要特点。
1、突出训练重点,摒弃繁琐的分析。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谈化故事情节,将课堂中有限的时间用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上:即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在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读读课文,想想: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他的反驳巧妙在哪里?在读和思考的基础上然后四人小组说一说,再集体交流。这样想给学生有读、想、说的实践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体会句子的含义。
2、强调务本求实,深刻理解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工具性决定了要以学习语言、正确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为目的。我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搞创新教育就是在深刻认识小学语文学科的目的、性质、任务的基础上,在务本求实的训练过程中,做到“肢解”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纲,目中有人,重学情,重学法,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想主要通过以下2个小点:①采用了“板块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力。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从三次反驳中任选一次最感兴趣的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从课堂上来看,学生先是选了楚王第二次侮辱晏子,晏子第二次反驳楚王。这次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句子深刻含义的基础了,进行分角色地朗读、体验。然后学生选了第三次,第三次的重点是在理解句子深刻含义基础上理解“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最后学生选了第一次。就这样,根据学情灵活地处理。②注重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能够运用语言,必须积累丰富的语言。在设计教学中,我是这样想的:一是积累课文中的语言,如“不中用、水土不同、安居乐业”等等。二是以课文为载体,积累语言,如课文中晏子说的话“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可以用成语“挥汗如雨”来说,“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脚碰脚”,可以用成语“摩肩接踵”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