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直属单位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时间:2019-05-15 09:3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安部直属单位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安部直属单位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第一篇:公安部直属单位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公安部直属单位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规范公安部直属单位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促进公安科技工作发展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 公安部直属单位专门从事刑事技术、侦察技术、消防技术、交通技术等公安和社会安全专业科学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相关技术支持的人员申报评定研究员任职资格,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组织领导及评审机构

第四条 公安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由公安部分管部领导担任组长,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科研所负责人担任成员。具体职责是:

(一)制定部属单位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相关政策。

(二)批准成立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并决定评审委员会人员组成。

(三)批准并公布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结果。

—1—

(四)决定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其他事项。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安部政治部人事训练局,负责认定参评资格、组织评审、接受政策咨询以及领导小组其他日常工作。

第五条 评审委员会由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5名以上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至4人,委员若干名,负责对符合参评研究员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以下简称“被评审人”)进行评审,并向公安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提交评审结果。

评审委员会下按学科专业设置若干评议组。评议组原则上由同行专家组成,负责审查本专业被评审人的申报材料,对其业绩成果等进行评估,确认被评审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向评审委员会提出评议意见。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六条 申报研究员任职资格,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投身公安科技事业,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操守,无学术不端行为。

(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与现从事工作相同或相近。

(三)任副研究员5年以上,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考核不称职的年度不计算为任职年限)。

—2—

(四)任副研究员期间,累计从事科研开发、技术管理和科技服务等工作5年以上。

(五)作为本单位学科带头人,能够指导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并培养出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按规定参加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除外。

第七条 科研能力与成果条件

(一)任副研究员期间,单独或作为第一作者出版本专业领域学术著作1部以上;或在核心期刊或本专业领域内影响较大的学术刊物上,单独或以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相关学术论文3篇以上。在涉密技术岗位工作、因保密原因不能公开发表著作的,应在本单位内部论文集等内部刊物上单独或以第一作者交流本专业相关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4篇以上,且须由本单位评审机构出具有关涉密情况的书面说明。

(二)任副研究员期间,应具备以下4项条件中至少1项: 1.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l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或主管部门重点科研项目2项;或主持完成主管部门科研项目4项。

2.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励1次;或省部级三等以上科技奖励2次。

3.主持或作为主要起草人制订(含全面修订)国家标准、技

—3— 术规范2项或行业标准4项;或国家标准、技术规范1项且行业标准2项。

4.从事工程技术设计的人员,承担过至少2个工程合同总额3000万元以上项目的技术设计或技术总负责工作。

第八条 实践能力与成果条件

任副研究员期间,应具备以下7项条件中至少2项:

(一)主持完成的项目成果得到转化,在至少2个地市级以上区域或1个省级区域推广使用;或单一产品2年以内为本单位实现经济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或净利润达到200万元以上。

(二)在公安机关侦办案件或全国性重大安保活动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获得个人三等功以上的表彰奖励。

(三)主持完成至少2份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重点科研课题,按组织程序报批并被采纳后,为推动技术立项、研发、管理变革或公安理论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作为技术专家参加3次以上全国性行业组织、省部级以上专业技术组织、省部级有关机构或公安部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评审、论证工作。

(五)主持或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写公安系统或社会公共安全行业专业教材(讲义),被广泛推广、使用至少1部,其中独立完成5万字以上。

(六)被高等院校聘请为专业课程教师或研究生指导老师,—4— 讲授本专业领域有关课程50课时以上;或指导本专业博士研究生1人以上或硕士研究生3人以上;

(七)获得本专业领域发明(含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制作权)专利3项(排名前三名),且专利权的归属为发明人所在单位。

第四章

破格与优先

第九条 未达到本办法第六条所述学历和资历规定,但任副研究员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其中学历破格的,最低应为大学专科,且任副研究员至少满7年;资历破格的,任副研究员至少应满3年。

(一)单独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3篇以上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工程索引》(EI)收录;或有4篇以上论文被《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ISSHP)、《科学文摘》(SA)、《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

(二)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国家重大工程2项以上;或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以上;或主持制订(含全面修订)国家标准、规范4项以上。

(三)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级二等以上科技奖励1次;或省部级一等以上科技奖励2次。

—5—

(四)在公安机关侦办案件或全国性重大安保活动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个人二等功以上的表彰奖励。

(五)单独出版在本学科领域有重大学术或应用价值的著作1部以上;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在公安科技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按此破格者,须由本单位评审机构委托2名以上本专业研究员提出书面评价意见。

第十条 承担援藏、援疆、援青任务1年以上,或获个人三等功以上奖励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获得任职资格。

第五章 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个人申报。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在每年规定时间内,填写并向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交《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同时需提供学历、专业经历证明、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以及获奖证书、专利证书、发表论文、著作等业绩成果证明原件或复印件。

(二)单位推荐。各单位对申报人员相关情况进行确认后,结合本单位研究员职数空缺情况,按规定向公安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单位推荐意见、申报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及反映其业务能力和实践经历的材料。

(三)资格审核。公安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申 —6— 报人员材料进行审核,审核结果报公安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审核过程中发现申报人员有学术不端行为或业绩成果弄虚作假的,取消其当年及第二年参评资格,并视情节追究其所在单位及相关人员责任。

(四)评议组评议。各专业评议组在审查评估被评审人申报材料的基础上,听取被评审人的专业答辩,根据被评审人业绩成果和答辩情况,向评审委员会提出评议意见。

(五)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委员会在听取各专业评议组评议意见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到会成员不少于17人且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为通过。

(六)公示和发布。评审结果报公安部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公安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通过评审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后发布评审结果。

第十二条 单位或个人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间采取实名方式向公安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对个别评审不准确、群众反映意见较大的,由公安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处理。

第十三条 评审工作适用回避原则。评审委员会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在评审工作涉及亲属时,应当回避。

第六章

—7— 第十四条 本办法所述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均指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的奖励项目,且须有个人获奖证书。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视同省部级科技奖励。

第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主要完成人”,是指参加国家级项目排名前五名或参加省部级项目排名前三名的人员;“主要起草人”,是指排名前三名的人员。

第十六条 提交评审的著作和学术论文以公开发表为准,内容涉密的除外。专利成果以取得国家授权证书为准。项目完成情况以项目验收(鉴定)报告为准。成果转化、推广使用及经济效益情况,以所在单位财务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

标准、规范参与情况原则上以正式颁布的标准、规范起草人排序为准;已完成起草报批但尚未颁布的,须由所在单位出具情况说明。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包含本数。

第十八条 公安部直属单位法医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按照本办法执行。

公安部直属单位其他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公安部政治部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8—

第二篇: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鲁人发〔2002〕26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客观、公正、准确地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是用人单位聘任和专业技术人员应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应依据下列标准条件:

(一)国家颁发的专业技术职务条例(含试行条例)或等级标准中规定的任职条件;

(二)国家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颁发的工程、农业等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三)省政府人事部门以及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破格申报评审条件;

(四)国家和省另行规定的有关标准条件。

第三条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按人事隶属关系和任职资格等级实行分级管理,管理权限分别为:

(一)省政府人事部门负责管理全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二)设区的市政府人事部门、省直部门、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负责管理所辖范围内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三)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省直部门(单位)、设区的市直部门、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分别负责管理所辖范围内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其人事关系属山东省地方管理的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第五条 按照本办法通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

评审获取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相应核准公布部门颁发任职资格证书,作为用人单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之一。

第六条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是综合管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职能部门。

第二章 申 报

第七条 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符合规定的申报条件。

第八条 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实行个人申报、民主评议推荐、单位审查、主管部门审核的办法,基本程序和要求:

(一)用人单位公布申报评议方案。

(二)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申报。

(三)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进行民主评议并张榜公布评议结果及申报人员的、任期考核情况。

(四)用人单位组织整理填报有关评审材料,被推荐者提供有关证件。

(五)公示申报人的申报材料及有关情况。

(六)用人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核实(重点审查其申报材料、证书和证明等是否真实、齐全,内容格式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组织填写《“六公开”监督卡》。

(七)主管部门审查。

第九条 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印鉴,负责人签字后,及时送呈报部门。

第三章 呈 报

第十条 申报材料必须经呈报部门审查同意并签署呈报意见后,评委会方可受理。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呈报部门及其权限为:

(一)申报评审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县(市、区)以下单位的,由其主管部门呈报;设区的市以上单位的,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呈报。

(二)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县以下单位的,由县(市、区)人事局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呈报;设区的市直单位的,由市直主管部门呈报;省直单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门人事(干部)处呈报。

(三)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设区的市以下单位的,由市人事局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呈报;省直单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门呈报(其中省属高等院校的由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呈报)。

授权有关省直部门和设区的市人事局组建的高级评委会评审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呈报权限按省高级评委会的呈报原则相应降低一级管理。第十一条 应呈报的有关材料和要求: 呈报评审材料的类别和数量: 1.《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1份(原件); 2.《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一式3份(原件); 3.《评审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情况一览表》一式20份左右(其中原件2份,其他可为复印件,具体份数由各评委会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任现职以来各及任期考核情况登记表各1份(原件);

5.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其他代表性著作、论文、作品等(原件);

6.学历证书、成果及奖励证书(原件);

7.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单位公布聘任的文件(原件); 8.有效期内的外语、计算机考试成绩等证明原件1份; 9.“六公开”监督卡1份。

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须由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破格推荐报告,并由呈报部门核准签署意见、加盖印鉴,上报一式3份。改系列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指同级别的),须呈报《改系列评审专业技术职称呈报表》一式4份,原《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或《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1份(原件),并报送反映其工作变动后业务水平、业绩情况等证明材料。

呈报的评审材料必须手续完备,内容齐全,填写打印正规、整洁,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漏页、缺页。应提供原件的不得以复印件代替。

第十二条 呈报部门应对评审材料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确实无异议的,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及《评审简表》的“呈报部门意见”栏内签署呈报意见并加盖印鉴,负责人签字后,连同其他有关评审材料按时呈报到相应的评委会。

第十三条 经审查认为不符合申报条件或有问题的评审材料,呈报部门有权决定“不予呈报”。

第四章 评 审

第十四条 评审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评委会办事机构受理评审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做好评审前的有关准备工作。(二)对申报人员组织进行综合素质测评。

(三)专业(学科)评议组成员或评委会执行委员分组审阅评审材料,按规定进行量化赋分,集体评议讨论,提出初步评议意见。

(四)专业(学科)评议组向评委会汇报评议情况。(五)评委会全体执行委员按规定程序审议,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第十五条 评委会办事机构受理评审材料应建立严格的审查把关制度。评审之前,应组织专人(须有一定数量的同行专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核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提交评委会评审。

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第十六条 评审工作必须严格坚持规范化的评审程序和量化赋分、测试答辩等办法。贯彻公开(评委会内部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准确和综合评价原则,坚持标准,严格评审,确保质量。

第十七条 对经评委会评审通过的人员实行异议期公示制度。评委会办事机构将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反馈到原呈报部门和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中公示,进一步征求意见,重点是核实这些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是否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和标准,所填报的成果业绩是否真实,推荐、呈报等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异议期为15天。

公示期间发现问题或出现争议的,应认真组织调查核实和甄别,视具体情况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八条 评委会办事机构应认真总结评审工作,写出工作总结、会议纪要等,并按要求整理好有关评审材料,待异议期结束后及时报送核准。

第五章 核准公布

第十九条 经评审通过又经公示无异议的,必须经该评委会的组建部门核准并正式行文公布后方可生效。授权组建的评委会的评审结果,应报授权部门备案同意后,方可核准公布。

虽经评委会评审通过,但未经核准公布的,其评审结果一律无效。第二十条 报送核准公布应提供的有关材料:

(一)评委会办事机构应向评委会组建部门报送核准公布的有关材料及数量: 1.评审会议纪要、总结、异议期公示情况报告各一式2份。2.评审通过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1份、《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一式3份。3.评审通过人员有效期内的外语、计算机证明。4.《评审委员会评审情况汇总表》一式2份。5.《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及《评审未通过人员名单》各一式2份。

(二)授权组建的评委会办事机构应向授权部门报送备案的有关材料及数量: 1.评审会议纪要、总结等各一式2份。2.《评审委员会评审情况汇总表》一式2份。3.《评审通过人员名单》与《评审未通过人员名单》各一式2份。

第二十一条 评委会组建部门应对评委会评审通过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进行认真审查,主要是看有关程序是否齐全、符合要求,是否有外语证明,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现象。核准工作要特别重视信访中反映出的问题。审查发现有问题的,应暂缓公布,待调查清楚后视情况决定。

第二十二条 经核准无问题的,应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及《评审简表》的相关栏目中签署核准意见、加盖印鉴,并及时行文公布,颁发任职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应存入本人档案。

第三篇: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鲁人发〔2002〕26号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客观、公正、准确地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是用人单位聘任和专业技术人员应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应依据下列标准条件:

(一)国家颁发的专业技术职务条例(含试行条例)或等级标准中规定的任职条件;

(二)国家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颁发的工程、农业等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三)省政府人事部门以及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破格申报评审条件;

(四)国家和省另行规定的有关标准条件。

第三条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按人事隶属关系和任职资格等级实行分级管理,管理权限分别为:

(一)省政府人事部门负责管理全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二)设区的市政府人事部门、省直部门、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负责管理所辖范围内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三)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省直部门(单位)、设区的市直部门、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分别负责管理所辖范围内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其人事关系属山东省地方管理的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第五条 按照本办法通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评审获取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相应核准公布部门颁发任职资格证书,作为用人单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之一。

第六条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是综合管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职能部门。

第二章

第七条 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符合规定的申报条件。

第八条 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实行个人申报、民主评议推荐、单位审查、主管部门审核的办法,基本程序和要求:

(一)用人单位公布申报评议方案。

(二)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申报。

(三)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进行民主评议并张榜公布评议结果及申报人员的、任期考核情况。

(四)用人单位组织整理填报有关评审材料,被推荐者提供有关证件。

(五)公示申报人的申报材料及有关情况。

(六)用人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核实(重点审查其申报材料、证书和证明等是否真实、齐全,内容格式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组织填写《“六公开”监督卡》。

(七)主管部门审查。

第九条 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印鉴,负责人签字后,及时送呈报部门。

第三章

第十条 申报材料必须经呈报部门审查同意并签署呈报意见后,评委会方可受理。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呈报部门及其权限为:

(一)申报评审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县(市、区)以下单位的,由其主管部门呈报;设区的市以上单位的,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呈报。

(二)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县以下单位的,由县(市、区)人事局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呈报;设区的市直单位的,由市直主管部门呈报;省直单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门人事(干部)处呈报。

(三)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设区的市以下单位的,由市人事局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呈报;省直单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门呈报(其中省属高等院校的由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呈报)。

授权有关省直部门和设区的市人事局组建的高级评委会评审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呈报权限按省高级评委会的呈报原则相应降低一级管理。

第十一条 应呈报的有关材料和要求: 呈报评审材料的类别和数量:

1.《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1份(原件); 2.《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一式3份(原件);

3.《评审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情况一览表》一式20份左右(其中原件2份,其他可为复印件,具体份数由各评委会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任现职以来各及任期考核情况登记表各1份(原件);

5.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其他代表性著作、论文、作品等(原件);

6.学历证书、成果及奖励证书(原件);

7.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单位公布聘任的文件(原件); 8.有效期内的外语、计算机考试成绩等证明原件1份; 9.“六公开”监督卡1份。

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须由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破格推荐报告,并由呈报部门核准签署意见、加盖印鉴,上报一式3份。

改系列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指同级别的),须呈报《改系列评审专业技术职称呈报表》一式4份,原《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或《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1份(原件),并报送反映其工作变动后业务水平、业绩情况等证明材料。

呈报的评审材料必须手续完备,内容齐全,填写打印正规、整洁,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漏页、缺页。应提供原件的不得以复印件代替。

第十二条 呈报部门应对评审材料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确实无异议的,在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及《评审简表》的“呈报部门意见”栏内签署呈报意见并加盖印鉴,负责人签字后,连同其他有关评审材料按时呈报到相应的评委会。

第十三条 经审查认为不符合申报条件或有问题的评审材料,呈报部门有权决定“不予呈报”。

第四章

第十四条 评审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评委会办事机构受理评审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做好评审前的有关准备工作。(二)对申报人员组织进行综合素质测评。

(三)专业(学科)评议组成员或评委会执行委员分组审阅评审材料,按规定进行量化赋分,集体评议讨论,提出初步评议意见。

(四)专业(学科)评议组向评委会汇报评议情况。

(五)评委会全体执行委员按规定程序审议,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第十五条 评委会办事机构受理评审材料应建立严格的审查把关制度。评审之前,应组织专人(须有一定数量的同行专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核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提交评委会评审。

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第十六条 评审工作必须严格坚持规范化的评审程序和量化赋分、测试答辩等办法。贯彻公开(评委会内部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准确和综合评价原则,坚持标准,严格评审,确保质量。

第十七条 对经评委会评审通过的人员实行异议期公示制度。评委会办事机构将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反馈到原呈报部门和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中公示,进一步征求意见,重点是核实这些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是否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和标准,所填报的成果业绩是否真实,推荐、呈报等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异议期为15天。

公示期间发现问题或出现争议的,应认真组织调查核实和甄别,视具体情况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八条 评委会办事机构应认真总结评审工作,写出工作总结、会议纪要等,并按要求整理好有关评审材料,待异议期结束后及时报送核准。

第五章

核准公布

第十九条 经评审通过又经公示无异议的,必须经该评委会的组建部门核准并正式行文公布后方可生效。授权组建的评委会的评审结果,应报授权部门备案同意后,方可核准公布。

虽经评委会评审通过,但未经核准公布的,其评审结果一律无效。第二十条 报送核准公布应提供的有关材料:

(一)评委会办事机构应向评委会组建部门报送核准公布的有关材料及数量: 1.评审会议纪要、总结、异议期公示情况报告各一式2份。

2.评审通过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1份、《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一式3份。

3.评审通过人员有效期内的外语、计算机证明。4.《评审委员会评审情况汇总表》一式2份。

5.《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及《评审未通过人员名单》各一式2份。

(二)授权组建的评委会办事机构应向授权部门报送备案的有关材料及数量: 1.评审会议纪要、总结等各一式2份。2.《评审委员会评审情况汇总表》一式2份。

3.《评审通过人员名单》与《评审未通过人员名单》各一式2份。

第二十一条 评委会组建部门应对评委会评审通过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进行认真审查,主要是看有关程序是否齐全、符合要求,是否有外语证明,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现象。核准工作要特别重视信访中反映出的问题。审查发现有问题的,应暂缓公布,待调查清楚后视情况决定。

第二十二条 经核准无问题的,应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及《评审简表》的相关栏目中签署核准意见、加盖印鉴,并及时行文公布,颁发任职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应存入本人档案。

第六章

委托评审

第二十三条 不具备组建评委会条件,或因工作性质特殊而在规定范围内的评委会不能评审的,应委托相应的评委会代为评审。委托部门及其权限分别为:

(一)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由省人事厅出具委托函,委托国家有关部门或外省组建的高级评委会代为评审。

(二)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由设区的市人事局或省直部门出具委托函,委托其他市或省直部门组建的中级评委会代为评审。

(三)评审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由县(市、区)人事局或市直部门或省直部门人事(干部)处出具委托函,委托相应的初级评委会代为评审。

第二十四条 委托代评通过人员,由出具委托函的部门按规定进行公示并核准公布。

第七章

第二十五条 个体、私营企业等无主管部门单位的人员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工作,按照人事代理的有关规定,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组织进行相应的评议推荐、呈报以及核准公布等工作。

第二十六条 评审会议结束以后,凡经评审委员会评审表决未通过的人员,当一律不得再重新召开会议对其进行复议,也不得再改报其他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指分别突破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条例(含试行条例)或等级标准规定的学历、资历和越级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或突破其中任意两项,或三者皆被突破。

第四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河北省气象部门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规范评审程序,严肃评审纪律,有序开展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气象部门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河北省气象部门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评委会),按照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以下简称《评审条件》)要求,开展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

第三条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坚持客观公正、考核全面、注重实绩、民主决定的原则。

第二章 组 织

第四条 省气象局按照国家职称主管部门和中国气象局有关政策规定,组织建立中评委会,任期三年,中评委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至2人。评委会人数不少于11人。中评委会组建情况报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备案。

第五条 中评委会在主任委员的领导下,按照规定的评审权限、范围、程序,依据《评审条件》,以能力和业绩为

—1—

重点,全面考察申报人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业绩,评审申报人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六条 中评委会委员应本着对事业、对申报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和评审纪律,实事求是评议,公正行使表决权,使评审结果客观、合理、公平。评审期间,评委会委员不论职务高低一律平等,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采取表决方式产生评审结果。

第七条 每届中评委会,须组建5人及以上的资格审查小组,由主任委员或受其委托的副主任委员担任组长,组员由主任委员在本届中评委会委员中选择确定。资格审查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资格审查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审议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八条 省气象局人事处按照国家职称主管部门和中国气象局有关政策规定,负责组织开展全省气象局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第三章 申报与推荐

第九条 各级气象局专业技术人员,依照《评审条件》和当年省气象局有关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向所在单位(指各设区市级气象局,省气象局直属单位。以下简称推荐单位)提出申请,提交反映本人基本情况、专业技术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材料,并保证材料准确、真实。

—2—

省直管县气象局按原隶属关系申报。第十条 申报材料包括:

1.《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以下简称《评审表》);

2.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后的技术工作总结;

3.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岗位(资格)、受聘的兼职技术岗位、外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核、继续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等的证书或证明材料;

4.任现职以来的主要技术工作业绩、成果材料; 5.任现职以来的论文、著作、译著和重要的技术报告等; 6.再次申报需增加的新业绩材料; 7.评审机构要求的其它材料。

第十一条 推荐单位应根据《评审条件》和相关文件要求,审查申报人的学历、资历、评审系列、评审专业、工作业绩等是否符合《评审条件》要求;审查《评审表》中的信息是否一致。申报材料提供的复印件须有推荐单位的验印盖章。

第十二条 凡不符合《评审条件》要求者,不得进入评审工作相关程序。若因对评审材料把关不严而出现影响申报人正常评审的情况,后果由推荐单位和申报人负责。

第十三条 申报人提供的《评审表》、《评审简表》、《技

—3—

术工作总结》等主要成果材料,由推荐单位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第十四条 推荐单位召开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会议,对申报人进行专家综合评议,确定推荐人员。出席推荐会议的评委人数为评委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及以上,推荐结果有效。同意票数为出席会议委员人数的二分之一及以上的,可确定为推荐人员。

所有申报材料和单位推荐函一并报送省气象局人事处。推荐函要说明推荐程序,表明推荐态度,以及所有被推荐人的排序情况。经省气象局人事处初审后,由中评委会审核确认。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五条 省气象局人事处负责对各单位推荐人选的申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形式审查。审查项目包括:被推荐人员申报程序是否符合要求,申报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并审验证书、论文、论著等的数量、级别和时效是否符合要求等。

第十六条 召开中评委会资格审查小组会议。省气象局人事处向中评委会资格审查小组汇报申报材料审查情况和评审工作方案,重点对申报材料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说明,中评委会资格审查小组对参评人员的学历、资历以及业绩成果、论文论著、奖励、破格条件等内容进行鉴定,提出处理意见,并确定通过资格审查人员名单。

第十七条 省气象局人事处公布本通过资格审查

—4—

人员名单。

第四章 专业技术知识考试

第十八条 申报人员所学专业为非理工类专业或者所学专业与现从事工作无关的,需参加专业技术知识考试。

第十九条 考试实行全省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地点、统一考试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的制度。

第二十条 考试考务工作由人事处负责组织实施。第二十一条

凡参加气象工程师任职资格专业技术知识考试的人员必须符合《评审条件》规定的申报条件。申报人当年年满50周岁(截至申报当年年底),且符合气象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的人员,可免试。

第五章 评 审

第二十二条 召开中评委会委员会议。由中评委会主任委员组织学习《评审条件》和有关政策规定,宣读评委会委员纪律。省气象局人事处报告前一次评审会议交办事项的处理情况、本次资格审查情况、评审工作规定的变化情况,本次评审工作中的要求、问题及建议等。

第二十三条 评委会委员、省气象局人事处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或列席中评委会委员会议或中评委会委员扩大会议,其他人员不得参加和列席。

各单位评委在认真审阅本单位申报人员材料的基础上,—5—

代表申报人员围绕申报人思想品德、创新能力、知识水平和工作业绩等进行情况介绍。

第二十四条 评审表决。

1.出席评审会议的评委人数为评委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及以上,评审结果有效。

2.评委因故未出席评审会议或中途离会、未参加审议过程的不得投票,任何评委不得委托投票或补投票。

3.在进行充分讨论和审议的基础上,采取表决方式进行“同意”或“不同意”的意向性(预)投票。

同意票数为出席会议委员人数的二分之一及以上的,进入表决性投票;

4.评委在听取申报人员情况介绍并进行充分讨论和审议的基础上,采取表决方式进行“同意”或“不同意”表决投票。同意票数为出席会议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二及以上,视为“评审通过”;主任委员或受主任委员委托的副主任委员签字后向全体委员宣布表决结果。

第二十五条 评审情况及结果报省气象局党组会议审定,审定后的评审结果在政务信息网公示一周。公示无异议后发文公布评审结果,并将评审结果填入《评审表》。

第二十六条 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每年一般进行一次。

第六章 纪律和监督

第二十七条 评委会委员、人事处工作人员应遵守以下

—6—

评审工作纪律:

1.不泄露评委会委员姓名、电话和相关信息; 2.不泄露评委会、答辩组讨论和表决情况; 3.不对外接受有关评审情况的查询;

4.坚持评审工作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有妨碍评审的行为;

5.与申报人有亲属或其他利害关系的,本人应主动提出,予以回避。

第二十八条 对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证明、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的申报者,从查实认定之日起延期5年申报。对弄虚作假的申报者,评审已通过的,撤销其专业技术资格,收回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因违规违纪受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不得申报,且从解除处分之日起延期5年申报。对弄虚作假的推荐单位,取消2年推荐资格。

第二十九条 对于没有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违反评审程序和评审纪律,超越评审范围和权限,不能保证评审质量、不能正确履行评审职责以及违反评审纪律的评委会及其委员,各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可根据有关规定,分别给予限期纠正、取消委员(成员)资格、通报批评、停止评审、取消评审权、宣布评审结果无效等处理。

第七章 相关事项

第三十条 申报系列的选择。申报人可根据本人的工作

—7—

岗位和从事专业技术经历,按照《评审条件》的要求选择工程系列,确定相应专业进行申报。

第三十一条 委托评审。本单位无条件评审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需委托外单位代评审或参加外单位以考代评的,按照规定报请省气象局办理委托手续。评审或以考代评通过的人员必须由省气象局进行资格确认,凡不按程序进行资格确认的,各单位不得聘任其相应职务。外系统、外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需委托本单位代评的,应按照对应权限出具委托手续。

非气象专业的毕业生根据其工作岗位的特点,参加气象局的职称评审或委托外部门评审。编制外用工人员的职称评审纳入本单位日常管理。地方编制人员的职称管理,按照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资料归档。

1.省气象局人事处在评审工作结束后做好相关资料归档工作。

2.评审结束后,属申报人个人提交的业绩、论文、成果、证书、证明等,无特殊情况,不再退回申报人。经评委会评审通过人员的《评审表》由人事部门存入个人人事档案。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各设区市气象局和省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可在本办法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8—

任职资格人选推荐办法。

第三十四条 申报人须按照有关规定缴纳评审费,评审费由申报人承担。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过去有关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9—

第五篇:陕西省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陕西省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陕人发 [2005]44

各市(杨凌示范区)人事局、教育局,省级各部门,中央驻陕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加快建设一支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优秀教师队伍,促进我省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我省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陕西省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执行。实施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反映,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〇〇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陕西省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三)基本掌握教育小学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胜任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

二、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二级教师任教三年以上,或者高等师范学校及其他高等学校专科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表明能履行一级教师职责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好。

(二)具有正确教育小学学生的能力和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经验,教育效果良好。

三、小学高级教师

任小学一级教师职务五年以上,经考核,表明能履行小学高级教师职责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并能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教学效果显著。

(二)掌握扎实的小学教育理论,善于根据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效果显著。

(三)具有指导教学研究的能力,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或者指导小学一、二、三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培养提高教师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成绩。

(四)任现职以来综合考核为优秀。

(五)根据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意见》,晋升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原则上要有两年在农村小学任教的经历。

晋升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者除具备以上条件外,不同类型学校、教研机构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城区小学、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 480 计划学时以上;精通业务,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显著,教师评议优秀率、家长评议优秀率、校委会评议优秀率各须达到 90% 以上;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方面有突出专长和丰富经验,并取得显著成绩;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在教学方法研究、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成绩卓著;能独立完成或指导县区级以上范围内的教学研究工作;能承担市级以上范围内的示范课;至少有二篇学术论文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市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二名。

(二)农村小学(含中心小学)

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 360 计划学时以上;精通业务,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教师评议优秀率、家长评议优秀率、校委会评议优秀率各须达到 90% 以上;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

力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能够主持或指导学科教研活动,承担县区级以上范围内的示范课;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市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

(三)教研机构

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本学科的一项以上教研课题,深入学校指导研究不少于 60 天,每年不少于四次示范课或学术讲座,在市级核心刊物上发表不少于四篇教育教学、教研论文;市级教研究室的教研员,应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还应承担并完成一项教改课题,至少有两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

第六条 对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省级以上先进(优秀)教育工作者、劳模、优秀班主任,在申报评审小学高级教师中可不受学历和任职年限的限制。

第七条 在任职期间获得两次以上省级教学能手者,可破格晋升小学高级教师。

第八条 小学高级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条件

小学高级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除必须具备中学高级教师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

(一)至

(四)条和

(五)条中之一者。

(一)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所教课程与所学专业一致。

(二)有连续担任五年以上班主任经历,综合考核为优秀。

(三)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具有系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丰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主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

(四)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教学经验得到推广,效果显著,在县(市、区)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

(五)任现职以来取得下列成果和奖励:、在省以上教育核心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三篇或出版专著五万字以上。、获得省级以上先进(优秀)教育工作者、劳模、优秀班主任。、获得两次以上省级教学能手。

第九条 凡经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未获通过人员第二年不能申请职务评审。

第十条 按照“结合实际、量化标准、科学规范、激励先进”的原则,由各市人事职改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考核办法,并报省职改办备案。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二年内不能申请职称评审:

一、拒绝承担教学、班主任工作;或不能保质保量履行现岗位职责,严重失职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又无改进的;

二、弄虚作假、谎报学历或工作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的;

三、受党纪、政纪处分和刑事处罚的。

第三章 评 审

第十二条 评审组织建立及工作职责、评审组织

(一)各市、县(市、区)要按照有关规定,调整或重新组建教师职务评审委员库。评委库评委委员要由思想政治与教育教学水平高、教书育人成绩显著的教师和专家组成。评委委员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报各级人事职改部门批准。

(二)市、县(市、区)三级分别设立小学教师职务中、初级评审委员会,从评委库中确定评委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原则上由本届执行评委推荐选举产生。各级评审委员会组成应在评审工作开始前由教育行政部门提名,报同级人事职改部门批准。

中省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小学,可以委托地方代评,具备条件的省级厅(局),也可设立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并报省职改办批准。

(三)小学高级评委会不少于 15 人,小学初级评委会不少于 11 人。

各级评委会根据工作任务可下设学科评审组,成员五至七人,组长由评委会成员担任,成员由本专业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专家组成。

(四)学校应成立推荐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和教师组成,组长由学校领导担任。成员在教师推荐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集中群众意见后差额选举产生,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二、工作职责

(一)学校评审推荐领导小组负责审查考核申报材料。对申报人是否具备任职资格进行评议,写出综合考评意见,报(市、区)评审委员会。

(二)县(市、区)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小学一级、二级教师任职资格,并报同级人事职改部门批准;负责提出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的推荐意见,报市评审委员会。

(三)市评审委员会负责本地区小学高级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省级厅(局)负责本部门本系统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四)各级评审委员下设的学科评审小组负责对本学科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评议,并将评议意见和投票结果送交评审委员会。召开评审委员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评委出席,评审时先全面阅读申报材料,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评议,然后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获得与会评委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

(五)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负责评委库、评委会的组建;评审对象的学历、资历、获奖等硬件审核;监督指导评审工作;评审结果的审批。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评委库、

下载公安部直属单位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安部直属单位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