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研究之我见
科学研究之我见
---吃火锅 2012/11/2
“科学研究”在我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崇高、值得尊敬的领域。她既是许多人赖以为生的工作,又是一项做一辈子的事业。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孩童时的理想第一位便是长大后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当我们真正成长起来的时候,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家的当属凤毛麟角。为何如此受人推崇的工作最后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什么是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起源:
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问题又有两类:一类是经验问题,关注的是经验事实与理论的相容性,即经验事实对理论的支持或否证,以及理论对观察的渗透,理论预测新的实验事实的能力等问题;另一类是概念问题,关注的是理论本身的自洽性,洞察力,精确度,统一性以及与其他理论的相容程度和理论竞争等问题。科学研究提供的对自然界作出统一理解的实在图景,解释性范式或模型就是“自然秩序理想”,它使分散的经验事实互相联系起来,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公理和原则,是整个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科学研究”在百度中的定义是:
“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
从以上定义可知,科学研究有三大要素:即客观真实性、理论系统性以及不可预知性。她的几大要素对科研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具备实事求是的做事原则、深厚的学科功底以及不轻言放弃的优良品质。
二、如何对待科学研究以及怎么对待科学研究
我们应正视科研的神圣性、重要性。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我们亵渎真理,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我们顶着科学工作者的光环而终日无所事事。对于科研,我们不应仅仅只是爱她,还要热爱!那么,有什么理由让我们热爱科研呢?
首先,从研究中确实能获得乐趣,有时侯将一个东西做出来了(即便它微不足道),我们会很有成就感。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洪敏说过,真正快乐的人是追求无形的东西胜于有形的东西,人的快乐的源头是内心,而不是任何外在的东西,因此如果你觉得科研能让你获得很多乐趣的话,那你离一名科学家的目标就不远了.做一名真正的研究者要牺牲很多,我的老师一年四季都在试验室,连过年都在,可是他依然以次为乐。
其次,定位要明确。做任何事情目标一定要高远,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潜能有多大,所以我们不妨将自己的目标定得高一些,比如说,我做科研就是为了得诺贝尔奖,就是为了当院士,那么即使你没有实现,说不定你就当上了教授呢!反之,如果你的目标是当教授,说不定你最终一辈子是副教授。或者当上教授已经是五六十岁了。我认为人始终是很自以为是的动物,远离那些使我们沮丧的言论或人,相信我们自己!
再者,不以自身的出身自卑或自喜。看看那些科学家的简介,很多人毕业的学校其实不怎么出名,我们的院士中有些人是从卫校、石油学校毕业的,可是他们仍然能做出很大的成就来。
最后,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出一出国,说实话我国的科研还是比较落后的,想为国家作出贡献,出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路。这决不是崇洋媚外,其实很多当了院士的人都有出国经历。出国可以让我们轻松掌握英语,还能从不一样的经历中受益匪浅。
三,我国科学研究之展望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高等教育的大量普及,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加上大量“海归”的回归,我国的科研人才已不再匮乏;国内如“985”、“211”工程院校以及各地科研院所的硬件设施条件已经开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国内各行各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科学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现在我们国内的科研形势一片大好,科学发展所需的几大要素我们现均已具备。即使我们有“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等一些负面报道,即使我们的学术界被国内外媒体诟病“假大空”盛行,剽窃严重,但我深信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必将迎接属于它的挑战。我国科研的挑战来了,那就战胜它!经过混乱的几年,我国的科学界已经逐渐走向有序。我们的“叫兽”会越来越少,我们的科学家会越来越多,相信我国的科学研究一定会走向辉煌的明天!
第二篇:科学研究2
案例分析】
学习者在讨论区发帖,提供“分析案例”、“案例评价”,进行异步或者同步交流。
《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第10期,傅钢善老师发表的文章《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重点问题探讨》,文章选择了包括书籍、报刊、电子文献在内的多种文献资料作为参考文献,同时符合我们课题选择的需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本文通过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调研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通过从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等原则,探索有关硬件、软件和人力资源建设的具体模式和方案。其中,每一部分内容的研究都尽量从省、市(区)、县、学校等不同级别部门的角度出发,力争探索出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立体式的、操作性强的资源建设体系方案。
【研究设计】
学习者在讨论区发帖,提供“研究选题及初步论证”、“研究设计方案”,进行异步或者同步交流。
论文题目: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的信息素养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系 别: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 业: 现代教育技术
一、研究背景: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给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支持和变革,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的中小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人才?他们应用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品质?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类学校,应该如何调整自身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使所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各种能力?这是师范类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1、信息社会对未来中小学教师的要求
何克抗教授指了: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
信息社会的四大文化基础是:读、写、算和信息。
信息社会高素养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和运用。因此信息社会教师应该重新审识、重新定位自己,理智地、勇敢地面对社会的挑战。
2、师范类学校的特点
师范类学校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说是一种职前的岗位培训教育。这要求师范类学校一定要面对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培养了能适应中小学目前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3、师范类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信息技术学习认识不够
第二:教学内容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
第三:教学方法不适合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实践性、发展性等特点
第四:信息技术课评价制度不健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项目”一词最早在美国教育领域一出现,就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项目教学法在美国的初等学校和中学的低年级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这种教学法兴盛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MBA)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
我国对于项目教学法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晚,2001年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延申也分别定义了项目教学法,近几年来,有关项目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也很多,但课堂实践应用案例多在一些职业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培训中,把该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案例也大多局限于中小学教学领域,对于其它教学领域的研究还存在着大量的研究空间,还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探索。
三、研究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
3、提高学生互助合作、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4、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四、研究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实践及理论分析证明:项目教学法能够提高师范类学校教育的适应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能够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应用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解决当前师范类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问题,力图为师范学校专业课教学提供一种可操作模式。让学生尽早体会“教师”的角色,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教师的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研究内容:
根据国内外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和研究成果,结合师范类学校特点及学生当前素质,本人将研究题目定为:项目教学法在师范类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
1.项目教学法在师范类学校信息技术课中的教学设计
2.如何在师范类学校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实践
3.分析项目教学法对师范生学习、就业等产生的影响
4.分析今后在师范类学校专业课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策略的可行性
5.提出项目教学进一步研究方向
六、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继承和借鉴前人成果。
实验法:通过个人教学实践,结合不同班级,利用一个学期做对比实验。
问卷调查法:对有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信息,通过向任课教师和学 生调查,进一步分析结果,提出对策。有关项目的实用性可向中小学教师调查。
访谈法:通过对学员的深入访谈,获取第一手数据材料
七、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项目教学法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
2、情境教学理论
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
3、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杜威主张的“从做中学”就是“从经验中学”,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来源于经验的,儿童只有在做中才能求知。本研究中,让学生对word、excel等能深入的学习,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身经历为基础,采用“实验+实践”的方法,来实施“从做中学”
4、协作学习理论
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为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的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强调个体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项目教学法通过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
八、研究预期结论:
1、项目教学法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2、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提高学生互助合作、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教学改革,也让学生更早适应“教师”角色,是值得在师范类学校专业课中推广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九、论文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论文研究准备阶段2013.1—2013.3
撰写方案;广泛搜集资料,进行资料收集及理论学习的工作,听取导师建议,确定论文题目,进行开题答辩。
第二阶段:论文研究实施阶段(2013.3—2013.8)
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搜集典型个案材料及课题论文专辑;进行有关
数据、资料的 收集、分析、整理。开展项目教学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工作,并进行课后反思及案例的记录工作。
第三阶段:论文撰写阶段(2013.9—2013.12)
总结研究论文成果,听取导师的建议,在导师指导下,执笔撰写研究论文。
第四阶段:论文答辩。
附:部分资料文献
(1)何克抗《迎接21世纪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挑战》
http:///20010823/207975.shtml
(2)董树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广西教育,2005(6)
(3)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2001(9)。
(4)吕廷勤《Microsoft Word 高级应用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5
(5)王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08
(6)张晶《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7)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高天哲《项目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辽宁师范大学,2008
(9)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出版社。
(10)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科学研究复习资料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就是专门探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阐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在方式方法和程序上 的规范。
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重要领域: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学前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是人类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3学前教育:在我国是指0到6-7周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婴儿【0到3岁】教育和幼儿【3到6-7周岁】教育两个阶段。
5、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妄自推断。
6、伦理性原则:是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给他们造成身心伤害。
7基础性研究;称为基本理论研究,它是以理论建立和发展某们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
8、应用研究:是将基础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特定的实践活动,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教育活动现
存的实际问题的研究。9【选考】开发研究:是指以设计和开发方便适用的教育产品为目的的研究。
10、【选择】定性研究:是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
11、【选择】定量研究: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
12、【选考】纵向研究:是研究者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学前教育中某种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的 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13、【选考】横向研究:是研究者就某一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对某种一个年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研究,也叫横断研究。
14、个案研究:是研究者选取一个特殊个体或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的研究
15、大样本和小样本:按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试数量在30以上的样本为大样本。在被试数量在30以下的样本为小样本。
16、研究方向:是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研究活动在内容上取向,它规定了研究者选择课题的领域或范 围,使研究工作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积累性。
17、文献探索:是研究者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图书馆和资料中心查找文献资料的活动。
18观察法:是研究者运用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对处于自然状态中的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探究,从而获取科学事实,探索科学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9、定类指标:是最简单的观测指标,它只标志研究对象某种行为的有或无或某种行为的能力的能或否。
20、定比指标:是数量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观测指标,它可以标志研究对象行为表现的次数和单位时间里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21、定序指标:多用于指标研究对象的行为等级和顺序程度。
22、问卷调查法:是运用问卷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问卷回收率:是指研究者收回的由被调查者填答好的问卷的数量占发放问卷数量的比例。公式:问卷回收率=收回的填答好的问卷分数/发放好的份数乘100 %
23、测验法:是研究者运用数量化的方法对
儿童的心理某个方面的发展或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测定和评价。
24、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的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研究方法,它是研究者为科学地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在对问题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来拟定和实施行动计划的一种循环研究的程序性方法。
25、个案:在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中具有某种特征或某种特殊价值的教育活动中的个体、个别团体或个别事件。
26、个案法:是以个案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法,也叫个案研究法。
27、抽样:按照一定原则从总体中抽选样本的过程。
28、总体:又称研究总体,是指在课题 适应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即全部研究对象的总和。
29、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30、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量。
31、问卷有效率:指研究者收回的问卷中资料完整有效的问卷所占的比例。
32、双盲法:研究者在试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正目的和意图,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被试间自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
33、科研报告: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用来系统地阐述某项教育实证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研究文章。
3
4、儿童发展研究:是专指探讨儿童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科研研究填空
1、科学研究活动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继承性、创造性、系统性、规范性。
2、教育性原则:防止和避免研究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按照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开发性研究。4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侧重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5、根据研究的时间取向不同,可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纵向研究、横向研究。
6、根据研究的场所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研究分为:实验研究、现场研究。
7、根据研究的对象数量多少,可以将研究分为:个案研究、成组研究。
8、研究准备阶段包括 三个步骤:选择课题、研究设计、制定工作计划。
9、实施阶段主要三个步骤:收集研究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形成研究结论。
10、研究阶段集中两个方面:总结研究、评价研究。
11、对研究工作进行评价是科研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价研究活动。
12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研究的课题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新课题
13、根据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可将课题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预测性课题
14、按不同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可分为:手工型,、印刷型、微缩型、视听型;按公开程度不同,可分为国外公开文献、国内公开文献、内部资料;按编辑出版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书籍、期刊、报纸、学位论文、音像资料、电子文献。
15、书记是各种形式的文献中品种最多、说量最大的一个门类,主要是 教科书、专著、资料性工具书和通俗读物。
16、定期出版的期刊按出版周期不同有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
17、学前教育科学领域 或相关学科领域的期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专业学术性杂志、专业综合性杂志、文摘类杂志。
18、搜集研究文献的主要方法:手工探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
19、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有:目录卡片、资料索引。20、文献阅读的方法:浏览、粗读、精读
21、文献资料记录的方法:标记和批语、摘录、撰写文献资料。
22、根据抽样是否按随机性原则进行可将其分为:随机抽样、非随机性原则
23、非随机抽样的主要方法:随机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
24、根据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将观察:自然观察、实验观察
25、根据观察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分为直接观察、间接观察
26、根据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可以将观察法分为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
27、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可将观察法分为有结构观察法、无结构观察法。
28、根据对象行为取样的方式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时间取样、事件取样。
29、观察记录的主要方法可以分为:描述记录法、仪器记录法、表格记录法。30、描述记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描述法、连续记录法。
31、表格记录法:事件记录表、时间取样记录法、行为核对表、等级评定记录表。
32、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观偏见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三种:理论性偏见、角色性偏见、期待性偏见。
33、根据调查研究收集资
料的手段不同,可将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调查表调查。
34、根据调查对象范围大小不同来划分,可将调查分为全面: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35、根据调查内容的复杂程度不同,可将学前教育调查分为:综合调查、专业调查。
36、根据研究者是否控制问题回答形式,可将问卷分为封闭性问卷、开放性问卷、综合性问卷
37、根据问卷发放和收回的方式不同,可以将问卷分为;送发问卷、邮寄问卷。
38、一份完整的问卷应包括: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供选择的答案、结束语。
39、事实性问题一般涉及三种事实:人口学资料、事物的状态、人的实际行为。40、根据访谈过程是否使用过严格设计的问卷或提纲,可以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
41、访谈过程的一般步骤:访谈准备、预备性访谈、正式提问。
4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任何内容或任何形式的测验都有三个基本要素:测验的参照点、测量单位、测验规则。
43、测验法有着特殊的探究过程,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也有着自己的特点:1是一种间接性的研究方法、2是一种相对性的研究方教育是研发的主要类型法、3是一种有着统一的过程的研究方法
44、教育测验法的主要类型:标准化测验和自编测验、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纸笔测验和操作测验、常模测验和目标测验
45、教育实验法的主要类型: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场所不同)、前试验、准试验和准试验(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探索性试验和验证试验(研究的目不同的)、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自变量的多少)。
46、行动研究发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美国,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
47根据研究的母的和内容的不同,个案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有三种:个案追踪、个案追因研究、个案临床研究。
48、个案法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其收集研究资料的手段有:观察、访谈、测验、产品分析。
49、文字资料的整理:审查补充、分类归纳、摘要、辨整加注。
50、会直方图要求:中间无缝隙、数据资料必须是连续性资料。
51、数据资料的特征常用的统计参数主要有:集中数量、差异数量、相关数量。
52、描述集中趋势的数量有:算术平均说、加权平均说、众数与中数。
53、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54、教育科研论文的主要特点是其学术性,而学术性具体体现在两点:科学性和创造性。
55、育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写作要求:题目或标题、内容摘要、序言和正文、结论和讨论、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56科研报告有以下特点:规范性、新颖新、客观性和准确性。
57、评价者在建立教育成果评价的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一致性、可测性、精炼性。
58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自我评价、同专家评价、有关部门评价。简答论述
1、学习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意义:a能提高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能力b有助于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c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科学
2、(选考)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要求:a加强理论学习、b理论联系实际、c创造性的学习
3、科学的认识和非科学的认识主要区别:a一种真理的认识b一种系统的认识c一种精神的认识
4、学前教育的科研教育活动的一般特征:a研究对象的主体性b探究对象的广泛性c研究背景的开放性
5、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要贯彻客观性原则,研究者应做到:要有科学研究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b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6、要贯彻这一原则,研究者璎珞试以下几点要求:a尊重收试者的权力b研究活动不给被试者造成不恰当的压力c要慎重解释研究材料或研究结果
7、(选考)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述略:以自然观察和经验总结为主的时期
(19世纪末)b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20世纪~20世纪50年代)c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
8、确定一个相对稳定的方向就具备着多方面的意义:a有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b有利于选择课题研究的深入c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研究
9、选择课题的基本原则:a价值性原则b可行性原则c创新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
10、(选择)选择科研课题的方法:a从学前教育实践中筛选问题b从对专业理论中发现课题c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课题
11选择可叹课题的一般程序:a初步选出研究课题b对初选课题进行初步的探索c将课题具体化c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12、(选考)课题论证的意义:a能进一步确认课题的研究价值,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b课题论证是争取课题立项和经费资助的需要c能充分展示研究者的 科研态度和科研能力
13、研究假设的基本要求:1假设应该有一定的理论或事实的依据
2、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期望关系
3、可以检验的14抽样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1、解决总体研究难以进行的困难
2、节省研究资料,提高研究效率
3、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15、抽样的四个基本步骤:1规定研究总体2确定样本容量3抽取样本
4、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
16、观察法的特点:
1、是一种自然地研究方法
2、是一种直接的研究方法
17、观察法的作用:
1、有助于研究者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
2、有助于研究者形成研究假设
3、可以深入考察教育现象,探索教育活动的规律
18观察放的局限性:
1、活动的范围有限
2、在运用自然观察法时容易出现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相互影响3 观察资料的质量受与观察者的素质
19、研究者要做好现场观察工作注意处理好以、以下五点:
1、严格执行观察计划
2、选择最佳观察方位,并合理的使用仪器设备
3、边观察边思考
4、防止主观偏见
5、合理的处理突发事件20调查法的特点:
1、是一种间接的研究方法
2、是一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探究方法
21学前教育调查的一般步骤:
1、确定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2、选择调查手段,编制或选用调查工具
3、选取调查对象
4、制定调查计划
5、收集和整理调查资料,攥写调查报告
22、调查法的优点:
1、应用的范围广泛
2、随或获资料丰富、全面,结论的说服力强
3、研究过程经济、简便23调查法的局限性:
1、运用调查法来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或问题时,研究者主动性差操作性差,往往比较被动,难以做出深层的探究分析,类化能力较差
2、调查资料和结论的客观性或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一定依赖于被调查单位或调查对象的合作,则容易直接导致研究资料的部真实,进而使研究结论不科学
24、问卷调查的有实性:
1、收集资料的较率高
2、匿名性较强3能获取多种形式的资料
25问卷调查的局限性:
1、这就对象的阅读能力和表达水平提出了 较高的要求,文盲或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难以适应,儿童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就被排斥在调查对象的范围之外
2、这样获取的资料的真实性无法核对和评估
26、问卷在表述问题时对语言的使用有一定的要求(问题的描述)
1、语言要简洁精炼、词语要通俗易懂
2、问题的内容应具体、清晰、含义单一
3、设计者应持中立态度,使问题不带任何态度
4、要妥善处理与社会规范一致或突的问题,避免填答者出现“社会认可效应”
27、影响问卷回收率有以下方面:
1、问卷的设计
2、选取被试态度和能力问卷送发和回收的方式
3、问卷送发和回收的方式
28、影响问卷有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问卷设计
2、被调查这的态度和心里因素
3、外界因素
29、测验法的优点和缺点:
1、是一种比较准确可靠的研究方法
2、施测过容易控制,结果处理方面4难以进行定性分析5灵活性较差6主试要求较高 30、实施测量主试人员做到以下几点:
1、在接近被试时态度要自然、亲切、与其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指导语 和标准时限进行测验
3、应及时的记录被试的反应
4、要善于处理测试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31、在编选题目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1题目应准确地反映测验的目的和内容
2、题目类型要多样,题材要丰富
3、题目的内容材料要有独立性
4、根据测验的目的来确定题目的难度
5、题目应能引起被试的兴趣
32、教育试验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的问题,提出研究假设
2、分析和确定试验变量
3、设计各种变量的处理方法
4、选择试验模式
5、形成试验计划
33、无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
1、关变量的中类(a、来自变量的种类吧b来自主试的无关变量才c来自试验设计中的无关变量d来自资料统计的无关变量)
2、(必考)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1、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
2、设置选择和分配和分配 被试
3、采用“双盲法”
4、使用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5、提高试验设计的科学性6控制资料统计过程)
34、教育试验计划的评价:对实验课题的评价
2、对实验假设的评价
3、对实验内容的评价
4、对试验程序安 的评价
5、对实验设计的设计的统计方法的评价)
35、教育经验总结的一般步骤:1发现经验,确定经验总结的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3制定经验总结计划
4、搜集和整理有关经验的事实材料
5、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形成研究结论
35、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1、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有很强的开放性
3、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4、行动研究法伴随持续的对研究计划的修正36(选考)行动研究法的层次:
1、教师个人进行的行动研究
2、由学校活托幼机构组织的研究小组进行的行动研究
3、由专家、教师、行政人员等组成的研究集体开展的行动研究
37、(论述)行动研究的一般步骤:
1、预诊(就是研究者为准备实施某次或某个环节的研究活动而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
2、提出并阐述文题
3、收集与讨论信息
4、拟定行动计划
5、行动
6、评价总结
38个案法的特点:
1、研究
对象的独特性
2、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3、研究对手段的多样性
39、个案研究的主要研 究:
1、个案研究的起因和目的2、内容和范围
3、方式方法
4、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与指导
5、研究步骤及日程安排40、教育科研成果评价及其意义:评价进一步认识科研成果的价值,促进成果的交流、应用和推广
2、评价能提高水平促进发展
3、能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队伍的素质
4、评价能为科研管理和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依据
41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基本步骤:
1、表述形式,拟定题目
2、拟定写作提纲
3、研究报告或论文提纲
3、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写作
42、教育科研成果及其主要形式:1.对教育现象或儿童身心发展状况的深刻了解
2、通过检验研究假设建立和完善的教育科学理论
3、某种新的教育方法或措施
43、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意义:
1、通过系统的表述研究成果可以使研究者系统地回顾和反思研究活动的过程,整理和分析研究所获得的新的事实、新的发现,有助于研究活动的 进一步深化
2、能展示研究的过程及其结论,是研究活动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鉴定,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引起人
们对研究的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或使研究过程与结论对教育实践活动产生影响
3、系统地表述研究成果,展示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及实际资料,有利于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是对个人、团体的研究能力及学术水平的展示
4、有助于提高 研究者自身的研究能力和科技写作水平。
第四篇:科学研究论文
我所认识的科学研究
摘要:该文对科学研究在不同文献中的解释,科学研究的起源,类型以及数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及结果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结合作者的认识,对科学研究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科学研究,定义,分类,方法,内容,过程,结果。
1.引言: 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我们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主力军,不可避免的要从事或多或少的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来提升我们的能力,从而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而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中,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科学技术研究,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如何科学的分析研究成果,无可避免的成为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我们大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解释和探索,希望对我们对于科学研究有基本的认识,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正文:
2.1什么是科学技术研究
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定义为: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
但在不同文献与国家中,对于科学技术研究有不同的定义。其中我国国家教育部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美国资源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定义是:“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见《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第6页)科学研究是指“反复探索”的意思,英文叫“re-search”.其中前缀re是“反复”的意思,search是“探索”的意思。科学研究的内涵包含整理、继承知识和创新、发展知识两部分。
2.2科学研究的起源
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问题又有两类:
一类是经验问题,关注的是经验事实与理论的相容性,即经验事实对理论的支持或否证,以及理论对观察的渗透,理论预测新的实验事实的能力等问题;
另一类是概念问题,关注的是理论本身的自洽性,洞察力,精确度,统一性以及与其他理论的相容程度和理论竞争等问题。科学研究提供的对自然界作出统一理解的实在图景,解释性范式或模型就是“自然秩序理想”,它使分散的经验事实互相联系起来,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公理和原则,是整个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2.3科学研究的类型
根据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不同,科学研究通常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基础研究。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
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
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它们在一个国家、一个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协调一致地发展。科学研究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如需有一支合理的科技队伍,必要的科研经费,完善的科研技术装备,以及科技试验场所等。
3.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3.1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
准备阶段-问题的提出,酝酿阶段-问题的求解,豁朗阶段-问题的突破,验证阶段-问题成果的证明和检验。
3.2发现和提出问题
课题选择和决策(需要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科研选题的程序和方法:首先选择研究方向。然后调查研究和提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搜集和整理有关问题;从新的和意外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经验归纳和外推;怀疑;从发现问题;注意科学研究的空白区。最后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3.3获取科学事实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文献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
3.4概括科学事实主要有逻辑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与历和非逻辑思维方法: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求异性、联想性、发散性、逆向性、独创性、变通性、形象性、合性、超前性)
3.5形成发展科学理论主要通过: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和求解,解释和预见)和假说方法(科学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3.6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的评价(经验论与整体论的评价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简单性评价科学理论的检验。
3.6.1.“眼见为实”之批判:科学实验胜“裸眼”
3.6.2.“官大学问大”之批判:科学家胜“领导”
4.科学研究方法
所谓科学的研究方法,很明显就是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项科学发现时所采用的方法。但是。这个过于简单的说明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能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更详细的说明呢?好吧!我们可以描述一下这个问题的一个理想答案。
4.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当首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例如,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应当注意到物体为什么会像它所发生的那样进行运动,亦即物体为什么在某种条件下会运动得越来越快(加速运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会运行得越来越慢(减速运动)。
4.2要把问题的非本质方面找出来,加以剔除。例如,一个物体的味道对物体的运动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4.3要把你能够找到的、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数据都收集起来。在古代和中世纪,这一点仅仅意味着如实地对自然现象进行敏锐观察。但是进入近代以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因为人们从那时起已经学会去模仿各种自然现象,也就是说,人们已经能够有意地设计出种种不同的条件来迫使物体按一定的方式运动,以便取得与该问题有关的各种数据。例如,可以有意地让一些球从一些斜面上滚下来;这样做时,既可以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球,也可以改变球的表面性质或者改变斜面的倾斜度,等等。这种有意设计出来的情况就是实验,而实验对近代科学起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以致人们常常把它称为“实验科学”,以区别于古希腊的科学。
4.4有了这些收集起来的数据,就可以作出某种初步的概括,以便尽可能简明地对它们加以说明,亦即用某种简明扼要的语言或者某种数学关系式来加以概括。这也就是假设或假说.4.5有了假说以后,你就可以对你以前未打算进行的实验的结果作出推测。下一步,你便可以着手进行这些实验,看看你的假说是否成立。
4.6如果实验获得了预期的结果,那么,你的假说便得到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并可能成为一种理论,甚至成为一条“自然定律”。当然,任何理论或自然定律都不是最后定论。这一过程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下去。新的数据,新的观察和新的实验结果将不断出现,旧的自然定律将不断为更普遍的自然定律所替代,因为这些新的定律不但能说明旧定律所能解释的各种现象,而且还能说明旧定律所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以上这些,正如我已经说过的,是一种理想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科学工作者并不需要像做一套柔软体操那样一步一步地进行下去,而且他们通常也不这样做。比起旁的事情来,像直觉、洞察力甚至运气这一类因素.常常更起作用。在整部科学史中充满了这样的例子。有不少科学家仅仅根据很不充分的数据和很少一点实验结果(有时甚至一点实验结果也没有),便突然灵机一动,得出了有用的、合乎事实的论断。这样的论断,如果按部就班地通过上述理想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就可能要用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得到。例如,凯库勒就是在邮车上打瞌睡的时候,突然领悟到苯的化学结构的。洛维则在半夜醒来的时候,突然得到了关于神经刺激的化学传导问题的答案。格拉泽却由于无聊地凝视着一杯啤酒,才得到了气泡室的想法。然而这是不是说,一切都是凭好运气得来的,根本不需要动脑筋去思考呢?不,绝对不是的。这样的“好运气”只有那些具有最好领悟力的人才会碰上,换句话说,有些人之所以会碰上这样的“好运气”,只是因为他们具有十分敏锐的直觉,而这种敏锐的直觉则是依靠他们丰富的经验、深刻的理解力和平时爱动脑筋换来的。
5科学研究成果:
指科研人员在他所从事的某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研究范围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脑力、体力劳动所取得的、并经过评审或鉴定,确认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它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生产力,也是衡量科学研究任务完成与否,质量优劣,以及科研人员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的财富、智力的资源。科研成果应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5.1科研成果应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创造性是指前人所没有或国内外所没有的.理论上有新的创见,技术上有新的提高。先进性应该在成果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水平上有所提高; 5.2科研成果必须具有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初经济价值),并得到社会的公认。既要有实用性.又要符合科学规律.具备实施条件.满足让会要求.经济价值高。
5.3科研成果必经过技术鉴定或评审。鉴定或评审应实行同行专家评议。认为合格,才能算作成功。
第五篇:《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2001年5月获国家广电总局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获奖人:金洪海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是作者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高访期间完成的一项科研课题,2000年6月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获国家广电总局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一书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作用;通过介绍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些案例,探讨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本书大致可以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和教育研究的作用(第一章)任何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必然有其研究的对象和理论基础,有其学科特征和方法论体系。在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教育界提出建立“高等教育学”的设想,到1983年“高等教育学”被确定为一门独立学科,先后经历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我国高等教育学从酝酿、发展到形成科学体系的过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能够吸引大批专职和兼职人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共召开了五次全国范围的学术研讨会,每次研讨会都有明确的主题,全国各高等学校派代表参加。通过研讨,对高等教育理论及框架的研究、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大学生学习学的研究、对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对大学课程论和大学教学论的研究等等都取得了新进展。可见,高等教育学科已经成为教育科学领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领域之一。
第二部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和作用(第二章)
高等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与组织性、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具有极强的探索性等科学研究的共同特点。高等学校教育的对象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一年龄段与中小学不同;大学生进行的是专业教
育,与普通教育有所区别。因此,与普通教育研究方法相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等教育研究的起点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高等教育规律的需要,而且为认识这个规律提供了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因此,高等教育研究的过程,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实践,对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将所得到的结论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检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高等教育研究具有超前性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而培养人才是需要一定周期的,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研究必须具有预测性和超前性。因此,高等教育研究在选择课题时,要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例如,在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时,不仅要研究和分析社会现实的需求,更要依据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等客观规律,预测未来的走向,并以此为依据,对当前教育做出相应的调整。
3.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
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许多课题属于跨学科研究,常常采用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各个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在具体研究工作中,运用众多的研究方法时,不能抽象地断言哪种方法最为有效,何种教育问题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常常综合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
4.高等教育研究的作用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世纪的来临,高等教育面临着教育观念更新的挑战、高等学校教师面临着知识结构优化的挑战、高等学校面临着招生对象变化的挑战和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的挑战。深入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列宁全集》第55卷,第142页)这样一个认识教育规律的辨证途径,揭示教育的内部规律,从而为高等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第三部分,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论问题(第三、四章)
高等教育研究基本步骤是:选题—制定研究计划—调研—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实践检验等步骤。
高等教育研究的课题来源主要有:文献中发现的;教育实践中提出的;组织机构委托的;上级机关下达的。教育工作者选择研究课题要遵循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等项原则。
研究者在选定课题之后要进行广泛的课题调研,开阔思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研究计划。
实施研究阶段是将研究计划从文字材料变成实际行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
通常,影响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并取得成果除了研究者的智慧和勤奋等因素之外,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正确与科学,也是决定能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选择正确的方法可以使研究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研究人员在科研探索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方法论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极富兴趣的部分。
所谓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系统”。(李志才主编《方法论全书》(Ⅲ)第3页)是研究方法的理论学说,又称为“方法学”。科学研究要取得预期的结果,研究者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并发展传统的研究方法,不断创立新的研究方法,逐步形成高等教育研究独特的方法体系。
第四部分,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第五至十章)
该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教育研究经常采用的教育观察研究法、教育调查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文献研究法、教育测量研究法和教育统计法的特点、种类和应用。在教育调查法及其应用、教育文献研究法、教育测量法及其应用和教育统计法等章节后面,作者将亲自参加的几个研究课题作为附录列在了各章的后面,供读者参考。
在运用具体方法时,作者根据从事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任何一种研究方法
都具有其使用范围和应用条件,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它的地位和价值,一种研究方法有效地发挥作用,往往以其他方法的辅助为前提,有时还要将几种研究方法要综合应用。这是教育研究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