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月8日 习近平在北京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
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引起热烈反响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
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教育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将总书记的希望与嘱托转化为前进道路上的强大动力,努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当好学生“引路人”
“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看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有关报道,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执行校长朱建宏深有感触地说:“‘引路人’的概念指出了关键点,非常有高度。”教师要立德树人,不仅要教知识,还要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制”适合他的成长道路。此外,要培养学生意志品格、创新思维,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
“总书记曾经提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教师徐华说,“今天的讲话做出了更加鲜明的注解,教师的使命是扣好学生的第一颗扣子,我们责任重大。”
徐华很喜欢陆游在《病起书怀》中的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他说,老师的确会影响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老师的一言一行将会给孩子们带来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这是对教师地位的肯定,更是对教师的厚望,广大教师应更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信心。”77岁的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教师李庾南有着60年教龄,至今还在一线执教。
徐华说,任何一位人民教师,心中都应该时常追问自己:我们为何而教?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我们的教育就会出问题。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不忘初心,把当好学生“引路人”作为职业追求。
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要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看到,下一步教育发展的方向就是要办符合规律的教育,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要回归教育本真本质。”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封留才说。
如何回归?封留才认为总书记已指明路线图,那就是用深化改革的办法,破解当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换言之,就是要稳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推动教育大国早日变成教育强国。
朱建宏说,当前,应试教育方式的普遍存在,片面拼升学率,拼重点大学率,究其根本原因,是评价机制没有根本改变,就是用分数、高考来衡量。这种导向有其不合理、不科学的一面。落实习总书记指示,要真刀真枪地改变我们的高考录取方式,落实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改革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涉及各个行业,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李庾南说,老师自己要有丰厚的知识,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时代发展的特点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
总书记指出:“中小学生要立志成才,必须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健康身心,锤炼意志、砥砺坚韧。”
“什么是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北京市丰台区第二幼儿园园长游向红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像总书记说的那样,不断加强教师的师德与师能,用自身的美好浸润儿童的心灵,用丰富的学识启迪儿童的心智,用适宜的教育方式提升儿童的综合素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基。
总书记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关注让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倍感振奋。他说,我们要树立并贯彻公平与质量导向,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3 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教育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对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培智学校教师刘文婷来说,总书记提出的“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算是说到她的“心坎里”。
“只有学校和家庭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她深深感到,只有社会各界以及公益团体共同理解、关注、支持和参与,才能为特殊教育的学生群体营造一种温暖友爱、适应发展的支持性社会环境,才能使基础教育发展更完整、社会发展更和谐。
“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封留才说,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就是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对每一名学生负责,使每一名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地方。
总书记在讲话中勉励学子,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在广大学生中也引起热烈反响。
北京市八一学校高二10班班长刘锦鹏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她说:“这是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和勉励,将激励我们树立志向怀抱梦想,克服困难坚定前行。”
第二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学习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办好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
——一论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作者: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2016年09月11日 01版)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第32个教师节前夕,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寄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无疑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师队伍逐步壮大,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刻不容缓;从教育内部生态看,人才需求的变化推动高考改革,倒逼基础教育变革,人民群众对均衡、优质的基础教育需求日益强烈。
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只有迎难而上,方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培养理想远大、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教书育人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的涵育与弘扬。当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青少年自身年龄和认知特点,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同时还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活情景和校园氛围,使之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只有真正遵循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表达,让课堂变成学生的天堂,方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基础教育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阶段,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鼓励学校办出特色、教师教出风格。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旧观念,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健康个性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勇于革新,完善新的教育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也要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办好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学校要担负主体责任,更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锐意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让人力资源强国梦想早日实现。以“四有”教师为目标做好学生“引路人”——二论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作者: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2016年09月12日 01版)
第32个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今天,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其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站在中国教育“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节点,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伴随着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更高要求,学生的“引路人”必须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而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正体现在总书记所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可以说,“四有”是基础,“引路人”是目标。
做好学生“引路人”,理想信念是根本。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的年代,一个有坚定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引导学生面对各种诱惑系好“人生的扣子”。当前,在教师队伍当中还存在着“姓马容易信马难”的现象,把道听途说或先入为主的偏见在课堂上传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主动学习、深入研究、自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到真学真懂真信,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将其创造性地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学生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前不久,一档《开卷有理——马克思靠谱》的节目,利用媒体融合的创造性传播,用90后的语言还原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马克思,让理论亲切可感,就是很好的做法。
做好学生“引路人”,道德情操是前提。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对学生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方能以师为镜。
做好学生“引路人”,扎实学识是基础。陶行知先生曾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信息化条件下,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长流水”。广大教师要积极面对挑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既努力提升自身学识能力,又要学会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之中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刻保有理论、知识、技能的源头活水。
做好学生“引路人”,仁爱之心是关键。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无论是殷雪梅、张丽莉在车轮前的奋身一扑,还是徐本禹、石兰松对大山里孩子的郑重承诺,都源自于根植其内心深处的浓浓仁爱。做时代的好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用宽广的胸怀去尊重、包容、欣赏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以“四有”教师为目标,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引路人”队伍,必将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劲动力。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三论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作者: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2016年09月13日 01版)
“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第32个教师节前夕,总书记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寄望全国中小学生。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而一个可靠、合格的接班人,必须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健康身心,锤炼意志、砥砺坚韧。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自觉加强道德养成是基础,从小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键。中小学生身心发育、认知发展有其特点和规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心灵里生根发芽,离不开日常生活的涵育滋养,不妨从“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起步,向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学习,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以点滴积累养成好的思想和习惯。在这过程中还要能听得进意见、受得住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要不断提升求知境界,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对人的整体素质、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中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代,既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学会从书本中汲取理论知识,也要善于以社会为师,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从实践中增长见识才干。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要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校园里的“小胖墩”“小眼镜”日益增加。有调查显示,少年儿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比例偏低已成为其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隐患。而没有健康的身心,改造自然、贡献社会的能力会受到极大限制,所以中小学生要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投身于各项劳动和体育锻炼中,摒弃骄娇二气,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健康体魄。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还要自觉培养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生活不是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荆棘坎坷。坚强的意志品质可以助你攻坚克难,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胜利,靠的就是顽强拼搏。中小学生要敢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善于从一次次失败或失意中总结经验教训,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
“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中小学生的成长犹如小树抽芽,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科学灌溉。家庭、学校、社会要用适合的方法引导、教育中小学生,努力把他们培育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SourcePh“>SourcePh”>
第三篇: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
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
5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浙江调研时强调,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切实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需要广泛探索。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应势而谋,深入研究管用的措施和办法。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路总是有的,路就在脚下,关键是要通过变革打通道路,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调研,在实践中深化规律性认识,努力在调研中吃透情况、把准脉搏,在调研中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习近平强调,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系统谋划,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一些雪中送炭,使各项工作都做到愿望和效果相统一。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对社会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要乐见群众用法、支持群众用法,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习近平指出,从严治党是一个永恒课题,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要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治本的工作力度,严格按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把执法和执纪贯通起来。对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属于能力不足的,就要加强培训,加强实践锻炼,加强总结提高;属于担当精神缺乏的,就要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属于不作为的,就要严肃批评教育,认真执纪问责。要从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入手,使每个岗位都职责和分工清晰、每项工作都程序和目标清晰、每项奖惩都认定和执行清晰,促使广大干部勤奋敬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第四篇:习近平在云南调研考察时的讲话
在云南调研考察时的讲话
文章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16-02-26 责任编辑: 李虹霖
+|-
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
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云南昭通、大理、昆明等地,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这是1月19日,习近平来到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网昆明1月2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元月的云南大地,阳光明媚,山川展绿,生机盎然。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在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代省长陈豪陪同下,来到昭通、大理、昆明等地,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对群众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5个多月过去了,灾区群众生活过得怎么样?恢复重建工作进展得如何?灾区群众还有哪些要求和期盼?总书记十分关心和牵挂。19日一大早,习近平从北京乘坐飞机直接前往昭通,一下飞机,就转乘汽车一路颠簸前往鲁甸县。
这是1月19日,习近平在鲁甸县龙头山镇,踏上废墟查看灾情。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在震中的鲁甸县龙头山镇,习近平踏上废墟查看灾情。在受损严重变形的龙头山镇镇政府大门废墟前,习近平听取了当地干部关于灾区恢复重建的情况介绍。他强调,灾区恢
复重建一定要搞好规划,生活恢复和生产恢复一起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重建家园步伐要加快。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是安排好群众生活,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这是1月19日,习近平来到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走进儿童活动室,同孩子们玩游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在甘家寨受灾群众异地过渡安置点,习近平察看了临时党支部、警务室、消防室,接连走进5个帐篷看望群众,嘘寒问暖,详细了解群众生活保障情况。总书记走进邹体富老俩口和孙子住的帐篷,吃饭、补助、收入等问得十分仔细。总书记摸了摸棉被,问“暖和不暖和”,邹体富老俩口回答“暖和”。儿童活动室里,孩子们玩游戏、唱儿歌,脸上荡漾着笑容。习近平走到孩子们中间,牵着孩子们的手,驻足观看他们的蜡笔画,祝他们健康成长。住在这里的受灾群众听说总书记来了,纷纷跑出帐篷,簇拥到总书记身边,习近平
平热情同他们握手。他对大家表示,党中央始终关心着大家。天灾无情人有情。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我们13亿多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全国各族人民就是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大家一条心,有党和政府支持,有全国人民支援,再大的坎都能迈过去。大家要增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不怕灾害,不怕困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新家园建设得更好!
总书记的到来,给当地干部群众极大鼓舞。一位当地干部激动地说,明天是大寒,总书记大寒节气之前来看望灾区群众,大伙写了一首诗送给总书记:“大寒节令送大爱,龙头喜降丰年雪。千家万户彤彤日,十万乌蒙尽开颜”。
这是1月19日,习近平在鲁甸县龙头山镇板房学校,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代表和抗震救灾先
进工作者代表。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昭通市位于乌蒙山区,全市11个区县中有10个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总书记对这里的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19日下午,在地震灾区板
房学校,习近平听取了当地扶贫开发工作汇报。他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这是1月20日,习近平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仔细察看洱海边的生态
保护湿地。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云南是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习近平对民族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十分关心。20日上午,他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古生村位于洱海边,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已有1000多年历史。总书记步行穿过村中街巷。街巷道路整洁,溪水环流,绿树成荫,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气息。习近平同当地干部边走边聊,向他们了解村民增收和古村落保护情况。他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
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在洱海边,习近平仔细察看生态保护湿地,听取洱海保护情况介绍。他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这是1月20日,习近平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拉家常。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离开洱海边,习近平来到村民李德昌家。小院宽敞明亮,红花朵朵,绿意盎然,体现了坊、阁、照壁相结合和青瓦白墙的白族传统建筑风格。习近平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村民们争先恐后向总书记讲述农村的变化。习近平听后十分高兴。他强调,党和政府还会不断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支持农村建设发展,支持农民增收致富,大家的日子一定会更好。总书记离开时,村道两旁聚集了很多村民,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同围拢过来的村民握手,向远处的村民挥手致意。
2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大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走进技术中心,了解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扩大出口等情况,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制造水平,扩大产品出口,优化市场服务,牢牢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
这是1月20日,习近平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昆明火车南站,详细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昆明火车南站,考察“八出省、四出境”铁路通道重要枢纽建设情况。在工程项目部,他详细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听取云南省发展滇中新区规划建设情况和加强互联互通、建设面向西南开放大通道情况介绍,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
这是1月20日,习近平在昆明亲切会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新华
社记者 张铎 摄
20日傍晚,习近平在驻地亲切会见了独龙族群众代表。2014年元旦前夕,云南省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习近平复信祝贺。一年过去了,总书记惦记着乡亲们。习近平同独龙族群众代表一起观看反映当地生产生活变迁的视频短片,同他们亲切交谈,勉励他们立足自身优势,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实现新的发展。
考察期间,习近平听取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肯定。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习近平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国际地位。一定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在推动产业优化
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注重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习近平强调,关于从严治党,党中央的态度很鲜明,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深入地而不是表皮地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在从严治党上进一步做起来、实起来。无论哪一层级、哪一领域的党组织,都应该严肃认真对待党赋予的职责,按要求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党组织要管理党员、干部,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管理,也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规矩。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根本在于严格管理标准、延伸管理链条、落实管理责任,使每个党员、干部都及时纳入组织管理,使党组织对每个党员、干部都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措施实。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管党责任,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管党机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王沪宁、栗战书、王正伟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考察活动。
第五篇: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徐京跃、霍小光)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春的节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今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北京大学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习近平一直关心着北京大学改革发展和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情况,近年来多次来这里考察调研。
春天的燕园,湖光塔影,绿树婆娑。上午9时,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王恩哥陪同下,首先来到北京大学人文学苑,观看人文社科成果展。展览展示了北京大学文学、历史、哲学、考古学科取得的重要学术成就和北大图书馆馆藏重要文献,包括《共产党宣言》多种译本。习近平向马克垚教授、袁行霈教授等详细了解人文社科学科发展情况,对北京大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