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马原复习必备报告

时间:2019-05-15 09:3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南大学马原复习必备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南大学马原复习必备报告》。

第一篇:东南大学马原复习必备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唯物论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是人脑(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意识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而是对物质的反映。一切意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客观原型(真实存在的客观对象)。

二、实践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材料处),在③正确的实践观点(结合材料处)指导下,④通过合理的劳动实践(结合材料处)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辩证法

三、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对立的两个事物之间(结合材料处)具有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利用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我们要善于认识、利用客观条件,协调事物之间的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四、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矛盾普遍存在,我们应当正视矛盾,承认**问题(结合材料处)的存在;矛盾又具有特殊性,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个性与共性对立统一,客观事物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共性。我们要善于发现从个别事物中发掘与其它事物的共性,又要重视事物之间的不同,不要混淆不同事物。

五、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分析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即分析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方法)包括: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 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注意:从这一角度答题不需要说明矛盾分析法是什么,也不能将其包括的这些方法全部罗列,贴题、贴材料的才写。)

六、现象与本质

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任何现象都表现本质,假象也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但不能说成是对本质的反映,选择题考点)。

现象是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要实践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善于从现象中分析事物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题考点,如果没有限定答题角度,现象与本质对应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也可以作为答题点。)

认识论

七、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区别:①是否以客体为认识对象;②是否承认认识依赖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①是否承认认识依赖于实践;②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八、两次飞跃及其条件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①关系:感性中有理性的因素(不同理论准备不同感受);理性中有感性的因素(不同人生阅历不同理解深度)②两个条件(由实践提供):a.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b.通过辩证思维加工制作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四个条件:a.一般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b.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主体需要、利益的认识相结合(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第二次飞跃的决定性环节);c.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相结合(最优途径);d.理论与群众相结合(内化为自觉行动)。

九、真理的五个性质

真理的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①真理的内容客观,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真理的标准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一元性: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而改变。

真理的绝对性: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坚持)。①内容客观②世界可知性③无限发展

真理的相对性:对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发展)。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①有待深化②有待深化③有待发展

关系:①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②绝对真理要通过无数相对真理表现;③辩证转化。

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对客观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十、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的特点:①评价对象为主客体的价值关系;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主体性);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十一、如何实现认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认识也应该是具体的历史的。实现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②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增强创新意识,注重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③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④充分认识必然,用以改造客观世界,实现从必然到自由的飞跃。

唯物史观

十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不是取决于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十三、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其解决要采取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等多种方式。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是决定力量),社会主义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不是用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是要实现新旧体制的根本性转换,改革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式步骤、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十四、科技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技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一般生产力),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但不是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力量。

十五、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人民群众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分析题考点)

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创造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选择题考点)

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

十六、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但也是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实践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要尊重历史事实;要判断历史人物功绩;要从发展的观点评价。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要看到领袖与群众、阶级和政党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

十七、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劳动的两个阶段)。

具体劳动(有用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商品的唯一源泉。

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其过程有两重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过程/生产使用价值;②剩余价值的生产/价值增殖过程

十八、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它一切矛盾的基础。商品经济社会还存在着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外化表现是)④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十九、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为劳动力是商品,劳动只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v)是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①本人②家属③教育和培训。劳动力价值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有最低界限。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①在消费过程中创造新价值(v + m);②使用价值是价值(v)的源泉。因此,够买劳动力的资本发生了价值增殖,从而是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

二十、雇佣劳动

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①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②剩余劳动,无偿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所创造价值(v + m)的部分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v的那部分)。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v),但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资本家提高雇佣劳动中剩余劳动的比重。

二十一、资本积累

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①必然加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②伴随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③不可避免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失业人口),④历史趋势是“两个必然”。

科学社会主义

二十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二十三、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标志着列宁正在找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十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展望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做详尽的细节描述。

第二篇:马原复习重点

马原复习重点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定义: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物质就是从这个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2.列宁对物质概念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a.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三.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1.人类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武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四.实践

1.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征:a.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c.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a.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设和调整社会关系,使人们在改造自然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科学是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b.从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其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最后,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五.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矛盾特殊性的3中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二者相互区别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八.量变与质变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九.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十.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

第二章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

二.感性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a.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b.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a.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b.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a.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中,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b.具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四.价值观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五.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认识世界好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4.认识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第三章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a.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应的能动性。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二.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是人类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2.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3.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a.生产了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经济基础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则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第一生产力。首先,对生产力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第四章

一.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二.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a.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b.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关系。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作用:1.自在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第三篇:马原复习终极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陈宣明老师

一.辩证唯物论。包括: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P27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与进步。2.世界统一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即物质。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世界的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统一于物质。2)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具体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唯心论、宗教神学、二元论根本对立,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统一的,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3.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自然: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社会历史:社会实践特别 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可能);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从意思的作用来看: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4.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表现了主体的选择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能够对在思维中构建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人通过实践活动,以意识为指导,把观点中的模型、蓝图变成客观现实,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我的传统医学、现代科学都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5.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积极认识和利用规律。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统一的基础。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该注意一下几点: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6.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 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联系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唯物辩证法。包括: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矛盾性;矛盾运动是事物永恒发展的推动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规律是人类世界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和改造人类世界的根本方法。

1.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矛盾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互相影响、制约、作用的关系。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联系具有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孤立的观点。

3)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直接间接、内部外部、必然偶然、本质与非本质)

4)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对事物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条件可以被对立改变,改变和创造条件需要尊重客观规律。

5)结合: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古今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我们要顺应世界潮流,把握发展进程中的相互联系。

2.矛盾运动是事物永恒发展的推动力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1)同一性对发展的作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 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有规律地向着对立面转化。

2)斗争性对发展的作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3)同一性和斗争性互相影响,在不同条件下所处的地位不同。4)也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的发展作用。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2)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4.对立统一是人类世界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基本规律中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5.唯物辩证法是认识和改造人类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a)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b)按其本质来说,唯物辩证法具有批判的革命精神。c)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

3)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括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如分析矛盾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杨胜良老师与白玉国老师 三.1.第一章第一节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P26-28 在实践过程中,物质世界被分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与发展。

1)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其中一部分是人类活动未触及的自在自然,另一部分是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2)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其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2.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P103 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 要作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3.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生态评判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自然界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自然史成为人类史的一部分。环境问题、生态危机是资本的逐利本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社会问题造成的,是社会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引发的危机形式已经从经济危机转化为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的两大特征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异化消费”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克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要培养一种生态理性,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稳定共处。

四.1、第二章第二节“价值及其特性”P80-86页。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它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如经济领域中某项活动是否具有效益。哲学的价值概念扬弃了各种价值关系的特殊内容和形式,概括了其中共同的、普遍的、本质的内容,即概括了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1)客观性。其一,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的。其二,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其三,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后,就会对主体的需要构成意义关系。

2)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直接同主体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3)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4)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和全面性。

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但真理的形式又是主观的,通过人的思维表现出来。1)真理与价值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真理因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普遍性而具有根本性和优先性,价值及其评价标准必须以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二者辩证统一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2)实践作为人类有目的的物质活动,一方面要求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并通过这样的认识去把握真理;另一方面有要求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够在新形势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只有发扬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真正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4)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a)科学精神要求我们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崇尚理性思维,以严谨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

b)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c)我们大学生应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3、价值主观主义的错误(夸大主体性、否认客观性)

1)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单纯的夸大价值评价的主体性,否认其客观性是错误的。2)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要以人们的真理性认识为根据,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书本P87。两个标准,一个是客观规律,一个是人民。

李欣老师

五.价值形式的演变及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的五种职能、特点及现实应用。

1.价值形式的演变

在原始公社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交换发生非常偶然,只要发生交换就有价值表现的问题。由于价值的表现纯属偶然,所以这个阶段称为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随着社会分工出现,一种物品经常的与另外多种物品相交换,于是,一种物品的价值就会由许多种其它物品表现出来。对于一种物品的价值可由许多种商品表现出来,而所有物品都可以成为表现其他物品的等价物的这种情况称之为总和扩大的价值形态。当日益增多的物品进入频繁交易的过程中,产生了用来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用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的物品价值称为一般价值形式。当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时称之为货币价值形式。2.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最初的商品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不断扩大。交换越是经常,越是扩大,物物交换的缺点就越突出。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一般等价物能够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最后,一般等价物集中由贵金属金、银来充当,这就是货币。3.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货币流通规律

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因此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5.通胀与通缩

通胀是指国家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涨的现象。通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引起物价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下跌的现象。

6.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价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商品的标价。

2)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在消费者在商店购买商品。

3)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纪念币。

4)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5)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一般是是足值的金和银,且没有铸币的地域性区分。

特点和现实应用理解一下吧。举例子。

六.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并会举例。1.内容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2.表现形式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不停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3.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分配比例。最终达到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客观要求。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迫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企业,收入较高,而生产 条件差、技术水平低下的则可能无利可图甚至破产。最终达到调节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4.消极的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举例就是价格波动,比如猪价受需求推动暴涨,然后扩张产能后又回归价值。

傅丽芬老师

七.资本积累理论,包括定义,积累的原因,积累的两种方式,两种方式的区别,及积累理论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1.定义

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转化成资本叫做资本积累。2.积累的原因

1)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范围。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2)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在资本主义竞争中,大资本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保存自己,击败对手,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3.积累的两种方式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两种方式。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越多,资本积聚的规模就越大,个别资本总额就越大。

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通过结合而形成较大的资本。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个别资本独立的行为,而后者是多个个别资本结合的行为。4.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1)从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言,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成本,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更多剩余价值,从而促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具体的:从制度上鼓励现有员工创新,大力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创新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等)

2)从资本积聚的角度而言,民营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能分光吃光,要为企业发展留后劲。

3)从资本集中的角度而言,有“通过强制的道路进行吞并和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其中前一种方式是指企业并购,后一种方式是指股份制。通过这些办法都可以促进企业的资本积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与扩大。

八.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两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及它们的区别及如何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分析。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1)劳动力成为商品

2)资本总公式(G-W-G’)与价值规律的矛盾。3)货币转化为资本 2.剩余价值的生产

1)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是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的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2)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以为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的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3.资本在资产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2)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3)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也为确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4.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联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初期,绝对。后期相对。5.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分析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的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

2)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具有周期性,这也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第四篇:马原报告

提纲:

1、摆现象—学生工现在尴尬的处境

2、引进学生工的概念

3、提问——a如果只是能改变命运,那读完技校之后改变的是什么呢?列举案例说明问题b出现这种境况的原因(社会的责任、学生自我意识和认知、公司唯利是图)正文:

在现在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类人,他们工作在社会的基层,工作强度、加班时间和其他工人无异,可算很难算得上是正式工。他们的工资还会部分被扣除上交给学校。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们受过比较高的教育,也有过职业培训的经历,可最终去从事着像一个初中生在培训着几个小时后就胜任的简单劳动的工作。也许你已经猜到了,对,他们就是寄居在城市里的“学生工”。

学生工”是这样一批少年:自觉读大学无望,又不甘接受“农民工”的命运,于是进入技校或者职业高中学习,企图习得一技傍身,但就在一年后,便几乎毫无例外地陷入迷惘。他们平均是在16到18岁之间。他们的迷惘在于:现代科技下的生产线,已经尽可能地简化了工人所需的生产技能。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每一个初中毕业生经过几个小时的培训都可以胜任。于是,读技校或者职业高中,几乎变成了一次“奢华旅行”。

学者潘毅说,“国家每年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那么多钱,但学校提供给社会的,却是这类没有任何真正技能的工人。” 如果知识能改变命运,那么,读技校之后,改变的是什么呢?

有两个初中毕业生。甲毕业后直接到富士康打工;乙则读了技校(或者职业高中),每年交四千多元的学费学习酒店管理的中等专业技能,一年后,学校组织实习,两个16岁的少年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相遇了。他们加同样的班,拿同样的工资。黄夏便是这个“乙”。他几乎清晰地看到了自己2011年夏天从技校毕业以后的每一步:进入一家工厂,从事着和专业无关的工作,拿着一份和自己“学历”无关的薪水。读或者不读技校,于他,区别仅在于花没花这一万多块钱的学费。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了解,目前,黄夏这样一批年龄在16到18岁之间的学生工,已经是很多企业的主要劳动力。去年,由两岸三地多所高校实施的关于富士康的一项调查报告称,根据问卷抽样,深圳富士康很多生产线上的学生工比例大约占了30%。今年,北京大学富士康调研小组对重庆、成都的富士康学生工也进行了调查,认为学生工比例远超深圳。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令人恼怒的现象,那这样惨剧的背后,又有哪些“幕后操纵者”呢?为此他们有应该夫妻怎样的责任呢?

我觉得首先应该负责的是哪些唯利是图的企业家。也许是因为身在大学,社会上的丑陋在这里被过滤了一回,所每次看到这样的没有责任感甚至为谋取暴利而做出有损公利的案例是都很无法理解,不是说“人之初,性本善”吗?他们的善,他们的良心去哪里了!如果不是企业的唯利是图,对这种廉价劳动力有着强烈的需求,学校有怎么会“如此积极的配合”呢。这种使用学生工的行为,简直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绑架。在这个时间中,连教育部分也诶忽悠了,间接的成了不良企业的帮凶。

当然,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每年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那么多钱,但学校提供给社会的,却是没有任何真正技能的合格工人。” 现在实际上这些职业教育学校已经成为了给工厂提供年轻、廉价、驯服的劳动力的中介公司。”枯燥的教育,松散的管理,简单的培训之后,就本着“实习”的名义,直接向其他公司输出所谓的“学生工”。有些学生几乎已经成了“职业实习生”。进到单位后就是做着单调乏味的流水线工作,计时拧螺丝什么的。而从表面上看,工厂、政府、学生工,三方都从目前的模式下“获益”了。工厂解决了用工短缺,政府解决了引资项目,学生“补贴了家用”。于是,各种红头文件下,“学生工”的细小的命运,也就被忽略了。学生大规模的退学、实习期大面积的缺席,已经从学生的角度折射出他们对此种模式的失望。整个事件的背后“学生工”才是真正的受害者。由于个中原因他们没能继续高等教育,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是祖国的未来,就应该被残忍的虐待啊!我不期望唯利是图的企业能做出什么改善,也不相信已经步入营利一员的中职能打发慈悲,只希望我们的教育制度能更加完善,给不幸的他们一个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因为我始终相信:知识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第五篇:马原期末复习总结

马原期末复习总结

哲学史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是:

1.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反映现实?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的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要体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途。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生体现。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就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判断两个事物间是否有因果联系主要看两事物间是否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的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进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作用表现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被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由规律地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普遍性: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重视量的积累

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的实现。

4、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克服又保留.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推导形式。

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是在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把各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

时间是认识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可分为三种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到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实践给解决新课题提供经验资料,提供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人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外部的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目的在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因此,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从认识的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2、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特征:

1、真理是客观的

2、真理具有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3、真理具有相对性

4、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征: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1>两者相互区别:

1、含义不同

真理: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对客观事物本质性规律的认识,具有客观性、相对性的特点。

价值:客体反映主体的某种需要的关系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是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3、真理侧重于客体性原则,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一致,相吻合。价值侧重主体性原则,强调客体与主体的一致。

<2>联系:

都要求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社会存在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条件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和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历史条件:存在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个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2、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3、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货币是长期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规律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比例;

2、价值规律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发展趋势: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1、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述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批判地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石;实践意义: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但面对新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认识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第四,深化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劳动力的所必需的劳动条件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但是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能创造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2、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M’(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V(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用c:v表示

资本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资本家购买的资本从物质上看就是生产资料、劳动力

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具体体现在: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关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国际水平分工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为每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连的一个环节,整个世界俨然一个大工厂 2 贸易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金融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它的迅速发展,使生、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会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 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2 跨国公司的发展 3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

1、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并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则可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国家和本民族的经济,以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需求,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

4、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5、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6、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7、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8、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特别是由于生产结构越来越具有全球性, 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很难完全控制本国的生产结构。除了经济主权的削弱外,更可怕的是政治产权也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集中体现为国际干涉力度的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随着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

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矛盾。经济全球化是在南北差距甚大、南北冲突尖锐的条件下形成的。

4、经济全球化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两极分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下, 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对付发达国家不断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而且还要面临解决国内工资与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社会巨大压力。

5、有利于发达国家谋取和维护全球经济霸权。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采取的政策和建议:

一、必须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潮流,它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类国家的政策选择,而是跨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总体趋势。

二、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处境和地位是很不相同的,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要遭遇比发达国家更多的风险。所以, 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规则和机制, 将成为21世纪初期世界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载东南大学马原复习必备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南大学马原复习必备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原复习(共5篇)

    1.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辩证法,请列举实际例子 唯物论,同于唯物主义,是将物质视为世界的本源(第一性),将精神和意识视为人对物质的反应的(第二性)的、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 例......

    马原复习参考2

    绪论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

    马原复习简答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原理 复习题 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是人们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原复习答案总结

    2011年6月武汉纺织大学马原考试复习资料 题型: 第一部分:单选题10个每个1分10分 第二部分:多选题10个每个2分20分 第三部分:辨析题4个 每个5分20分 第四部分:简答题5个 5选4 每......

    马原读书报告

    [中山大学]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姓名: 吴敏 学 号: 15343081 院 系: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12月2日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全世界无产者,......

    马原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外调研 西安市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 2015年10月~11月 调研人员:xxxx 学号:xxxx 调研目的:初步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西安市......

    马原实践报告

    选题: 1、据西方多家媒体报道,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在德国、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地持续热销。2008年10月1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资本论》第一部销售......

    马原实践报告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