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警校生眼中的法律与道德
警校生眼中的法律与道德
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组命题。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时却又相互矛盾。在有些人眼中法律高于道德,有些人眼中道德高于法律。这之中谁是谁非很难分出结果。
在中国,古代的哲人就对这个问题有过考虑。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通俗的说,道德管人的心,法律管人的行。道德催人向上,法律防人向下。道德的下线,正是法律的上线。构成一条德与法的“地平线”。其上是道德的天空,其下是法律的地域。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道德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法律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法律规范之所以为广大的民众所遵守,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些规范的背后隐藏着所谓的国家强制力,像诸如正义、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善良风俗等普遍的或个别的法律原则,其本身就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有力组成部分。也因为有了道德的支持,才使法律原则能够发挥出人性的作用。而法律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外部强制力,人们由于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而遵守合乎道德原则法律。所以在中国哲人的眼中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因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
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存在着不和谐之处。中国的道德至上思潮盛行只是表明人们企图摆脱法律的拘束以求更随心所欲地实践道德、弘扬道德。人们并不是以崇尚道德来追求一种更趋于合理、科学。德国大哲人黑格尔曾有过如下论断:在中国人心目中,他们的道德法律简直是自然法律——外界的、积极的命令——强迫规定的要求——相互间礼貌上的强迫的义务或者规则。“理性”的各种重要决定要成为道德情操,本来就非有“自由”不可。然而他们并没有“自由”。在中国道德是一桩政治事务,而它的若干法则都由政府官吏和法律机关来主持。
作为警校生的我们是未来的预备警官,是未来的执法者,是共和国未来的法律卫士。法律在我们眼中是至高无上的。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法律永远是我们行为的标杆和准绳。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在日常的执法中,我们首先,也是必须要做的是遵守法律。只有秉持法律之剑,才能做出做公正的,不失偏颇的决定。
第二篇:我眼中的道德与法律演讲稿
我眼中的道德与法律演讲稿
人类社会生活是由公共生活作为重要组成的部分构成的。公共生活的秩序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公共生活需要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调节。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锤炼高尚品格的重要途径。
当今世界,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成为普通的事情。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 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因为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助人为乐是美德和习惯,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公共生活中,由于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因此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它不仅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则,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并且,通过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造法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
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就是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法律规定了经济运行的规则,而道德则使经济运行中每个个人更有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造福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对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在人们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人们会更加重视生活品质和品位。更需要良好的省会风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些都是要以有序公共生活作为保证。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现代化有赖于人得而现代化和公共生活的文明进步。
当人们有时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我们应用法律思维来处理,法律思维的任务不仅是获得处理 法律问题的结论。
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锤炼高尚品格,打下未来良好基础
第三篇:法律与道德
法律与道德
很多观众对于结局是很满意的。虽然有不少感情丰富的人会为王薄煽情的死法而流泪,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认同导演的观念。冯小刚很聪明,这种聪明可以用票房计算出来。原著作者赵本夫也 承认,冯小刚很聪明,把一个原本皆大欢喜的结局(王薄只受轻伤,夫妻俩双双把家还)改成有点灰色的光明尾巴,用黎叔狼狈的下场、王薄的死亡、王丽的身怀六甲和警察的法网柔情赚足了观众的感情。法律和道德在最后的冲突中以后者“道高一尺”体面地收场了,观众们在感情得到宣泄的同时,灵魂也得到了升华,的确是一场很划算的电影。
冯导的聪明也仅限于此。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小心翼翼地避开两者的冲突,不惜让警察渎职做一个全知全能的看客,只在最后关头出来收拾残局。因为他知道,法律和道德的内在紧张会消耗观众不少的精力,促使他们思考。而一部成功的商业片痛恨会思考的观众,最好人人都能像傻根那样,跟着感觉走,服服帖帖被电影摆布,时哭时笑,乖乖把钱包交出来。《天下无贼》在刻画人性方面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可惜一个商业化甚至庸俗化的结局使它无法获得更深刻的意义。
法律和道德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不能面面俱到。在此只能拣一两个方面来分析。很明显,在价值体系中,道德高于法律。法律只要求人们不要做坏人,而道德要求人民要做好人。在大部分时候,法律是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违反法律就意味着背叛道德。然而,正因为好人和坏人的界限不是那么清楚,法律和道德才常常纠缠不清。《水浒传》就是很好的例子,里面多少无法无天的强盗、小偷、杀人魔王在人民心中却享有崇高的道德威望和人格魅力,而遵纪守法的贪官污吏却被恨之入骨。这种离奇的效果常被归咎于法律缺少“人性”,法律不公平,因此,人民在必要的时候享有“法律豁免权”,可以根据道德制定另外一种法律规则,比如“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比如“法外施恩”,以此来调和两者的矛盾。
法律有没有人性?需不需要人性?法律和道德如何协调?从汉谟拉比法典开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两千多年。如果把《圣经》当成历史,那还要上溯到亚伯拉罕和上帝的约定和“摩西十诫”。柏拉图最早做出系统的回答。在《理想国》之中,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黄金一代的人类不需要法律。晚年碰了不少钉子,开始重视法律,可依旧认为法律所能达到的,只是“二等好的理想国”(《法律篇》)。亚里士多德比他的老师务实,强调法律至上,用法律来规范人性,因为“人在达到完美境界的时候,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离开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页)。西塞罗大体上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思路,认为法律就是道德、正义的具体化,又超越道德本身。自然法是“统治全宇宙的理性秩序在人类社会中的投影”,根植于人的本性,“法律是最高的理性”。
可是到了马基雅弗利那里,道德成了无用的累赘,无情的法律才是成熟的政治权术。(《君主论》)。霍布斯则完全抛弃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假设,把“性恶说”发展到登峰造极。在他看来,只有法律才是最可信赖的朋友,把人类从“人对人是狼”的可怕的自然状态中拯救出来。英美的哲学家大体上走在“性恶说”这条路上,如洛克,休谟,直至现代的波普尔,哈耶克,只是不把人性说得如此不堪。卢梭,这个从道德理想国走出的平民思想家,以其激进的革命激情重新把道德置于理性之上,建立起以道德、情感为核心和归宿的自然法论。他把理性出现之前的自然情感归纳为“自爱”和“怜悯”两个基本原理,由此演绎出一个道德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法律是“公意的宣告”和“正式表达”,服从法律就是服从最高的道德。
鉴于法律和道德在哲学史上千丝万缕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连冯导这么聪明的人都唯恐避之不及,最后还是屈就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法律礼貌地给道德让路,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似乎完满平息了法律和道德的纠纷。然而,法律是无处不在的,正如道德的影子同样是没法摆脱的。整个故事,就是在法律和道德的冲突中一步步达到高潮的。耐人寻味的是,这时候,法律以道德的面目出现,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职业道德。
于是,我们可以循着法律和道德的恩怨情仇,去寻找更为重要的事实和价值。
第四篇:警校生感想
雏鹰展翅,梦想启航
在学院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今年寒假在淄博站派出所进行了一个月的公安见习。通过见习,我得到了一次全面的锻炼,我认识到了公安工作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有莫大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跟随派出所的民警师傅,我们一起追查过逃犯,一起收缴违禁物品,维持火车站进站口的秩序,努力为各位旅客创造一个美好的春运环境。见习结束,我有很多感受,同时也是我们警校生迫切需要改进和做好的。
在生活中工作,在工作中生活,甘于奉献,甘于平凡。要摆正自身位置,努力从点滴做起 我们是警校生,现在是在校的莘莘学子,明日就是祖国严格的执法者,肩负着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职责,可以说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好高骛远或者停滞不前,也不能说话信口开河,做事虎头蛇尾,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切从做好自己身边的小事开始,务必要克服当代某些青年高不成、低不就的弊病。年轻人做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固然可贵、难得,但能努力从点滴做起,认认真真做好身边的小事有同样值得肯定与赞扬。我们时刻要明白:我们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警校生,年轻、能吃苦是我们的资本,而不是我们可以浪费的资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凭自己的勤勤恳恳创造出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春运环境,同时也收获到很多人民群众的好评和赞扬。但成绩仅代表过去,未来从现在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一切得从零开始,所以从求学时代我们就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努力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充实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锻造自己、砥砺自己,唯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脱颖而出,才能在未来的公安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
警察是人民的公仆,这句话直到我接触工作,我才有所体会。通过一个月的公安见习,我深深地感受到做一个人民警察需要很多的知识和能力,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懂得一点知识仅仅是冰山一脚。在我看来,警察这个职业是需要有过硬的能力的,比如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能虚心请教,工作认真做事踏实。想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我还差得很多。等待我去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但是能在校学习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加班加点地去学习,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学习、会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项能力,学习讲求方法,讲求策略,努力提高学习效率。用科学的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以饱满的精神、欢笑的姿态迎接未来公安工作的挑战,而且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有敏锐的洞察力,敢于开拓思路、打破常规、更新观念。只有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做到一专多能,才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警校生,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
注重品格修养,做德才兼备青年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我们作为警校生,除了要熟练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公安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努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我会充分利用大学里的各种资源来充实自己,充分利用好各种机会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向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卫士的目标而奋斗。在见习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作为学生,虚心、主动地向一线民警讨教、学习,而公安民警师傅则以严谨、负责任的态度教育、指导我们。我们勤学善思、谦虚礼让、严于律己,得到了一线民警的信任、肯定和赞赏。这些简单的事实告诉我们:道德修养是人的第二学位,有德比有才更重要。我们时刻要提醒自己,做事先做人、踏踏实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勉自强,兢兢业业,使自己有坚定的思想道德意志、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我们真正要做到站着做人、跪着做事,在立志勤学的同时,还要修身立德,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青年。法律是国之重器,在这一个月的见习工作之中我充分认识到了法律对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性。我见习的第一天民警师傅就想我强调了公安工作之中法律的重要地位,并教我学习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重要内容及思想。同时在一些小型的治安案件之中也对我进行了讲解与解释,让我对于这部法律看得更加透彻,让我更加意识到法律这柄公正之剑的重要性。同时,我也认识到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要做到在执法中要做到合法、合情、合理。民警的一切执法行为要符合法律规定,既要遵守实体法,又要遵守程序法;既要了解法律条款的字面含义,又要把握法律条款的立法本意和精神实质,既要了解法律原则的内容,又要准确把握法律的原则规定及其价值取向。同时还要做到合情合理,不能简单刻板的照搬法律办事,要考虑的人民群众的需求与要求,要确保做到遵守法律并且还要合乎情理。我们国家一直坚持依法治国方略,要真正贯彻落实这一政策,一线民警首先要做到严格依法办事。在警校学习的这段时间,要认真学习法律,准确把握法的精神与原则。
这次在派出所的实习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短短一个月的派出所见习,却有很多的感受和体会,将会为我的成功奠下良好的基础,我相信,我会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我明确地认识到基层公安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至此,我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知做一个合格、让群众满意的警察不容易,做一个优秀、经得起考验的警察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公安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你有足够的专业技能,以及丰富的公安工作经验。要做一个优秀的人民警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勤勤恳恳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努力做到德艺双馨,为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警察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警校生实习
警校学生派出所实习报告
2012年大一暑假,我来到某某派出所进行为期三周的实习,实习期间主要工作整理档案、外出执勤、参与审讯、处理案件等日常事务工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大一暑假的见习生活体验让我增添了许多新的感悟.回忆起三周的见习生活,无论是实践的业务知识,还是人际交往处理方式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生动的一课,作为一名警校的学生,加深了我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热爱,更坚定了我的选择。我在见习期间严格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将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投入到侦查工作中并从中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使自己在社会实践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并受到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好评。
通过见习我知道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做到合法、合情、合理。公安民警的一切执法行为要符合法律规定,既要遵守实体法,又要遵守程序法;既要了解法律条款的字面含义,又要把握法律条款的立法本意和精神实质,既要了解法律原则的内容,又要准确把握法律的原则规定及其价值取向。在法律规定的自由裁量的范围内,公安民警在执法活动中所采取的措施、作出的决定符合人的理性要求,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的要求,符合公平原则和刑事政策的要求。做到权力的行使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案件情况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同样情形同样处理。
我最先接触的案件是对涉赌人员的审讯(具体事项自己写一下)。
通过这次参与审讯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公安人员要对各种法律熟练掌握,解决各类案件必须依法处理,因此要加强对各种法律文宪的学习。第二,公安人员要对案件有全面充分的了解,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取证,掌握详细、全面的犯罪证据。第三,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一场复杂的面对面的智斗,罪犯为了掩盖其罪行,总是回避要害,避重就轻,千方百计地进行狡辩,甚至伪造口供,歪曲和隐瞒事实真相,公安人员必须善于从对方的供述中发现疑点,发现逻辑矛盾,并利用矛盾戳穿其阴谋。第四,公安工作的性质对公安人员的表达、论证和记录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善于识别谬误和诡辩实习报告,并能有力地加以揭露和驳斥,在同犯罪嫌疑的的谈话中,抓住其薄弱环节,顺藤摸瓜,使犯罪分子将他的犯罪事实全部交待出来,并同时做好详细、全面的笔录。
通过这段时间的见习,了解到公安民警的任务是多么的艰巨,他们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我做为一名预备警官深深体会到了将来的任务是多么的重大,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是多么的浅薄。通过这次见习,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也发现了我自己的很多不足,在剩下的三年在校期间,我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加强公安业务方面的学习,学好外语,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厚重的基础。并且以后要多利用假期时间,到公安机关见习,一是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其次,也是要多帮助公安人员解决一些小事情,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此次见习,使我收获颇多实习报告,让我更加热爱警察这份崇高、光荣的职业,并且立志将来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同犯罪分子作斗争,保护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