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及交流与沟通调查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及交流与沟通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大多数希望与父母成为朋友,并分担父母的心事,但在沟通中常发生冲突。作为子女,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作为父母在与子女沟通时应注意一定技巧。
引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与父母产生意见不一致或产生矛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的关系相处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缺少共同语言。父母对他的言行看不惯,他对父母的管教也听不进去,甚至和父母顶顶撞撞,争得不欢而散。有的虽然不敢当面顶撞父母,但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因此十分冷淡。这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给这些同学精神上带来很多苦恼,而且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受到了影响。
本课题旨在探讨当前学生对父母管教方式的看法,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模式。希望通过次研究结果,可以让父母了解子女们的想法,以及对父母如何和现代的子女做好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建议。
关键词:学生、父母、沟通、冲突。
一、研究目的:
(一)了解学生与父母沟通的现状
(二)了解和思考代沟的实质所在和找寻解决方法
(三)在这个过程当中,加强本身与父母的沟通问题
二、研究过程:
(一)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调查问卷
(二)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
(三)统计调查结果
(四)总结资料,小组商讨后编写论文
三、数据与分析
第1题
你认为自己随着年龄增大,与父母的关系如何?
[单选题]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同学都认为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关系不大。认为越变越好的人比越变越差的人多出一倍。
分析: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认为和父母关系变化不大的同学最多,再到越来越好,最后才是越来越差,我们都知道小孩子都是和父母或者亲人是最亲密的,而他们都没认为自和父女关系越来越差,说明了他们都是比较爱父母的。说明他们是有争吵,但关系却不差。他们拥有这种变化不大或者越变越好的心态,就会让自己更加珍惜父母,多和父母交流,不产生太大的心里距离。
第2题
你回到家后第一时间会做什么
[多选题]
从图表中看出,大部分的同学回家第一时间都会去看看父母在做什么,和父母交流学校情况,都会关注父母。再做自己的事情。
分析:从统计图可以看出,学生回到家中会去看父母在做什么,这或许是出于顺便、好奇或者想念等因素,不过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父母还是希望双方关系很好的,从有一些人还会与父母沟通学校情况也可以看出他们与父母之间是有沟通的,这部分同学体现出了学生本质上是尊重父母的,但可能由于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家长不理解自己,使双方有了代沟,使得另一部分同学回到家中便去做自己的事情,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信任或不理解,这是不对的。应该与父母多一些沟通,促进感情。第3题
你心里有烦恼会和谁说
[单选题]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80%以上的同学都选择和朋友,闺蜜说烦恼,或者不说心中的烦恼,家人较少。分析:
子女通常会向谁倾吐心事,选朋友同学的占37.44%,父母占13.66%,不说占22.47%,网友2.2%,由此可见,这些学生对于亲子沟通上仍存有些许的障碍。高中在校求学的过程中,大都不住在家,住学校。和朋友同学在一起的时间更远远多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加上都是同龄人,朋友和同学似乎比起父母更近,也更容易在情感上得到支持,亲子关系也有可能容易因为双方的距离遥远而更难维持彼此间的情感互动关系,当然也就更容易造成沟通是的摩擦了
第4题
你和父母沟通的最大障碍
[单选题]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和父母沟通的最大障碍是父母不理解自己。还有小部分原因在于自己的独立意识强,还有父母只关注学习。认为父母忽视自己的只有很少部分。
分析: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在同学们慢慢长大的同时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学生进入青春期,已经开始有独立的意识,受群体的影响,喜欢与同龄朋友在一起,这时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父母的看法,就更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而有些家长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就常常跟孩子们讨论学习却常常忘记关心自己的孩子。让同学们觉得学习成绩比自己在父母心目中还重要。所以很有可能会让彼此的关系疏远。
第5题
你理想中的爸爸妈妈应该是怎样的?
[单选题]
从图表中看出,认为应是经常与孩子谈心、理解关心孩子、经常勉励孩子,不仅仅只关心自己的成绩的同学占了大多数。认为穿着大方得体,举止文明更重要的同学占的比重比较少。
分析:大多数同学都一样父母能够和自己谈心,关心,理解自己,考差了鼓励自己,重要的事情自己的身体,心里,而不是所谓死板的不会说话的成绩,心理老师说过,一个人缺少什么东西,就希望要什么。这从侧面中可以看出其实孩子们都缺少这样的父母。他们的父母可能出去会穿的很好看,很大方,不会丢自己脸面,但却不会关心自己的孩子,总是会以成绩来判定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才会想要选择后者。这里可以体现出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性格。还有孩子的需求。
四、以上调查结果总分析
1、管教方式
在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中,子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身为父母,总是愿意为子女牺牲奉献一切、省吃俭用,一定留给子女最好的,凡事总是由父母一手包办,又一会担心这,一会操心那,每天的心思都花在子女身上。然而就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却也限制了子女的活动空间。父母一向可以理直气壮的让子女好好听从他们的安排,在“说一就是一”的权威下,子女总是面临了最大的挑战。余德慧(1987)指出,子女往往用双面性格来应付这种场面,他们从家庭中学习到如何隐藏自己的想法,并如何减少父母的控制的一种办法是:阳奉阴违。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父母的地位总是高高在上,不可顶撞的,做子女的永远只有“服从”的命。
2、同学们正处于特殊年龄段
大部分的同学最愿意和同学和朋友说心里话,愿意找父母倾诉的只有占13.66﹪,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认为,从大家的生活环境来看,接触到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和家长。而同学之间因为年龄相仿,自然是最有共同语言的,而家长们虽然关爱自己的孩子,却免不了对孩子的不足进行批评,甚至责骂,次数一多,用同学自己的话说就是“何必去自讨苦吃!”对于这一点,我们觉得,这只是学生在这一年龄段的特殊现象,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自然会改变。
五、调查结果的思考
1、结论
沟通是为了增进亲子之间的了解和感情,而且通过沟通,父母才能真正知道子女的需要和内心感受,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子女解决他们的难题。因此,沟通带给亲子之间很好的情感交流,并让对方更加了解对方。
根据本研究发现,学生大多数都希望和父母当朋友,也希望分担父母的心事,由此看来,现今的子女很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关系,只是,多数的学生认
为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造成两代价值观不同,让亲子关系有了差距,而无法与父母沟通,学生在与父母发生言语冲突时选择“改变沟通方式”因可以让父母了解子女究竟在想什么,由此可见是个好现象,更是亲子沟通关系中好的开始。
2、建议
(1)理解父母。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在父母眼里,孩子再大也是孩子,即使对孩子可以处理好的事情有时也总是怀着不要的心情,生怕他们处理不当,当了毛病影响了前途。这在子女看来也许是多余的担心,但这是出于父母的责任感和对子女的疼爱之情。做子女的应该理解父母的这种由衷之爱。特别是现在学生的父母一般都在40~50岁,他们这一代人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从他们自己的切身体验中,他们都深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趁着今天安定的局面,他们不仅自己勤奋工作,补偿失去了的年华,而且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在人生道路上不再有那么多的坎坷、曲折。
(2)尊重父母。作为子女,在与父母发生意见分歧时,采取回避、疏远、顶撞,甚至“逆反”的态度都是不对的。最起码,对父母的意见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如果一听到父母的不同意见就反感,就觉得“烦死了”,那怎么谈的上进一步去寻找共同的语言呢?有人觉得,父母讲来讲去都是“过去”的老一套。其实,“现在”总是从“过去”发展而来的,不了解过去就难从深刻地认识现在。俗话说“家有一老,黄金活宝”,这就是因为人不能事事直接体验,许多知识都是从前人那里间接获得的。父母讲的“老一套”,正是他们自己在长期生活中的经验结晶,对子女具有“温故而知新”的宝贵作用。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还刚刚起步,尽管独立意向的产生使他们不想事事依赖父母,但毕竟社会阅历少,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虽然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但往往存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容易偏激,这种动荡不定的心理发展时期,就更需要父母的教诲和指点。
(3)父母要注重与子女的沟通技巧(王连生,1992)
①要用实际合理的言辞,不要夸张事实,也不要损伤子女的自尊心及降低其对父母的责任感
②不要用情绪化的言辞,演变成恶言的争吵。出乘亲子关系不可收拾的僵局。
③要用清楚具体的言辞,不要模棱两可或含混不清,徒增亲子之间的误解误会。
④不要说重话,也不要言之无物,前者破坏亲子交谈的气氛,增加彼此相谈的火药味,后者促成疲劳轰炸,易失亲子交谈的耐性。
⑤要擅用幽默的表达,言谈轻松风趣,以提高及分享亲子之间谈话的兴趣。⑥不要各说各话,无益于亲子相谈的沟通的效能。
⑦要擅用肢体语言,力求言行一致,这样能增加亲子沟通的效果。⑧不要陈词滥调或僵硬粗俗,以免引起子女心中不悦感受及其沉默无言以对。
现代的父母已不像传统的父母那么专制且具有权威。但亲子之间却通常会为了日常的生活作息而意见不合,所以有时让亲子关系起了冲突。如果为了日常生活中琐碎的小事,而引起了亲子间的冲突,反而更容易让亲子关系渐走下坡,且失去了亲子间原有的那份甜蜜的感觉。如果父母和子女能多花点时间聆听彼此的内心感,利用时间相互沟通,必定能提升亲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我们认为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是双向的,双方都需要互相谅解,做父母的不要总认为孩子不懂事,什么都要听自己的,在家里没有自己孩子说话的余地,动不动就是“小孩子懂什么,一边去。”把孩子想说的话堵了回去。而做孩子的也要体谅父母的爱心、苦心,父母唠唠叨叨也是一种爱,不要将父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看做是束缚自己的手脚,影响了自己的独立,他们有权利了解你在校的表现,不要把家当成“旅馆”,把亲人当成“路人”,即使功课再忙也要主动和父母亲说一说在校的学习和表现等。孩子与父母一旦架起心与心的桥梁,沟通了两代人的情感,形成了一股合力,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两代人要填平“代沟”,就要互换心理位置,多替对方想一想。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作为学生,对学生与父母沟通的问 题有了深入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后和父母的相处定会产生较好的影响。
六、体会与心得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经过我们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完成这篇研究性论文。我们团结协作,充分展示了团体合作精神,增进了我们小组成员的友情,让我们意识到团体的重要性,使我们今后的友情更加坚固,更加团结。在制作和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主动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和潜移默化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调查了一部分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情况,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并对比作出自己的见解。我们深入地思考自己本身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并在这个过程汇总努力找出解决方法和思考问题的实质所在。
总之,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也认真的做了这次问卷。并且认真的思考了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平时如何对待他们,他们如何和我交流,我也学习到了和他们交流的方法等。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让我更加珍惜和父母,慢慢懂得与父母交流。另一方面,我们小组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这篇论文,让我懂得了团体的重要性,让我学会实践而不是仅仅坐在教室里面学习,学会走出座位与人更深的交流。总之,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我受益良多。
第二篇:与父母的交流沟通教学设计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鲁人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二框,本节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影响自己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克服“逆反心理”,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共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们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若不及时加以妥善的引导和解决,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我们要告诉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正常,一点也不可怕,而且不是所有的逆反心理都是不良的,只是每个人的逆反心理表现得有强弱之分而已。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知道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增加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品质,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4、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掌握沟通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双赢的沟通策略。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坚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教学法,同时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素材,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以及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时效性,引导学生在开放中完成认识,在活动中学会思考与合作,在反思中形成理念及正确的价值判断。
五、教学过程:
活动设计一【理想父母】(多媒体显示《家有儿女》中的一幅温馨幸福的家庭照)设计意图和过程:让同学们用语言或用漫画的形式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父母形象,这样一个活动来引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适时点评学生对父母的具体合理的要求,但是学生们对于自己的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等又了解多少呢?下面进行课堂小调查。活动设计二【透视自我】(多媒体出示《你真的了解你的父母吗》调查材料)
设计意图和过程: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结果来看,有些同学对自己的父母比较了解,大部分同学对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等不了解,这说明大家同父母的沟通存在问题。接着送给学生三句话: “世上有种结难以解开,它叫心结;世上有扇门难以敞开,它叫心扉;世上有条沟难以逾越,它叫代沟。”引导学生不能光要求父母“干什么”,而要反思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
活动设计三【爱的冲突】(当自己的日记被父母偷看时,父母子女之间的冲突小品表演)
设计意图和过程:小品的表演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自身表演进入情境,可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反思自己的行为,加深了学生的对父母做法的理解,也可以提升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扮演的角色面临的矛盾和冲突。活动设计四【锦囊妙计】(为化解父母子女的冲突献计献策)
设计意图和过程:让学生结合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烦恼,就“如何搭建与父母心灵沟通的桥梁”发表自己的做法和看法,小组内互相点评,最终归纳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活动设计五【亲情计划】
运用学过的技巧和方法尝试与父母沟通,并把收获写成日记,下节课大家一起交流。
六、课堂小结:以“我准备以_________的方式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为引语说一句话。
七、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在本设计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值得今后好好探索,如,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如何扮演好主导的作用?如何把握好活动设计的难度和深度等。这些都是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去改善和研究的。
第三篇:中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
中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
1.一定要先理解对方,再进行沟通
作为中学生,学习、感情上都存在着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总想寻求理解,家长应该看到这一点;但事实上,家长在社会、工作、家庭中的压力远比我们大的多,我们应该学会感激、学会理解。
2.要了解沟通的重要性
资料显示:“在我国,约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分别来自家庭、社会、学校。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而在这其中,学习压力感是造成此问题最主要的原因。
有一位女生说道:“我觉得自己很无能,一看到父母对我充满希望,就非常难过,总觉得对不起他们。我也在努力,可不知如何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现在我一看到书本就烦,不想学了。”
你有和这个女生一样的感觉吗?是什么让你有的这种感觉?你觉得这是家长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
家长对孩子的希望或要求,往往会形成很大的压力。然而家长的希望确实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再正常不过了。只是,家长应该把自己美好的愿望表示为对孩子的一种鼓励、期待。让我们觉得家长对自己有信心,即使暂时的失败也不会畏惧。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
你认为什么才是良好的沟通方法?
3.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第一招:“读心”术。大家要了解父母,孝敬父母。如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送点礼物表达心意,或一同外出联络感情;多利用言语表达你的关心,如早上要向父母说声“早晨好”,外出时要向父母说声“再见”并交代预计回家的时间等。
第二招:“出击”术。每周主动跟父母一起做几件事,边做边交流;每天可在饭前饭后,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让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第三招:“责任”术。除读书学习外,还要积极协助父母做家务,主动分担一些家庭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地板等。
第四招:“道歉”术。如果有些事情是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要主动道歉,这样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第五招:“写信”术。如果直接和父母对话,可能会惹他们生气,或者没有和父母对话的机会,你可以用写信的方式,在信中写出事情的真相、自己的心情,以及对父母的希望等。
第六招:“协议”术。与父母协商签订沟通协议书,在协议书中,除了对自己提出要孝敬、尊重父母的要求外,也对父母正确养育教导孩子的行为做出要求,并随时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监督。
第七招:“倾听”术。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急于反驳,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人的事,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这样也许会真正理解你的父母。
同学们,读了以上七招你是不是心里有底了呢?是不是掌握了和父母沟通的方法了呢?【作业】:和父母相约开展一次家庭活动,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4.双方都要主动沟通
对于主动沟通,许多学生或家长都觉得“难以开口”,总想等待对方先说,这是不正确的。设想一下,如果双方都这么想,那么即使知道沟通很重要,或是了解方法、方式又有何用,心里许多话,却从不说,这样是不会进行沟通的,双方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然而如果一方主动,则稍好一点,但主动方不免觉得有点“冤”,“为什么总是我先说,是不是他不爱和我沟通”,则使沟通很难维持,所以双方都应主动一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这样的沟通才更长久。
5.沟通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不要“急于求成”,沟通需要很长时间,不是通过一两次的谈话就能解决问题的。如果你认为短期没有效果,就觉得这办法“不灵”,就不再继续沟通了,这显然是错的。这样会使你之前的辛苦白费,也会使你不信任“沟通”,不再沟通。这样问题将永远得不到解决。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此沟通需要时间,要慢慢来。
常言道:“快乐与别人共享,快乐可以增加一倍;痛苦与别人分担,痛苦可以减少一半”,其实说的就是沟通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与家长沟通呢?其中最冷静的办法就是找到分歧的症结所在,寻找解决问题可能涉及的多种方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寻找“共同语言”。另外,沟通中还要懂得并善于“妥协”,退一步海阔天空!掌握了沟通的窍门,那你还等什么?赶快向你的父母说说心里话吧
第四篇:沟通与交流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四、无条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七、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平等相处
小明已经5岁了,在家里,父母叫他做事情时常常会这样说,“去把杯子拿来”,“把报纸拿来”,“赶快去弹钢琴”。
虽然有时候小明很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反倒没有动力了。
八、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学会倾听孩子
3岁的小新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宠爱。小新的爱好是看图画书,等爸妈回来,他就要手舞足蹈地跟父母汇报“读后感”,但由于他说话不清楚、表达吃力,爸爸往往听到一半就看报纸去了,任由小新自说自话。每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会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第五篇:沟通与交流
【语文】话题作文“沟通与交流”·2010全品高考猜题
【作文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其实,朋友、师生、夫妻乃至民族、国家、种族等等,都需要交流,通过沟通增进理解与友谊,促进和谐与发展„„
2、时隔近一个甲子(60年),台湾和大陆实现了“三通”,两岸不再对立,以和解代替冲突,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请从生活与思想的积淀中,撷取有意义的题材,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猜题理由】
尽管近年命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占据了高考作文试题的大半,但话题作文以其灵活性和利于展示考生的个性才智依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两大时代主题,“沟通”与“交流”是实现这两大时代主题的重要途径。
该话题尽管2004年广东卷以“语言与沟通”的话题形式出现过。但此话题是一个恒久的热点话题,故而以今年社会热点为素材(话题)再度出现也未可知。
【构思点拨】 写作角度:
1、从小处写,可以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叙写有关“沟通”的故事:可以讲述同学之间通过坦诚相待,消除彼此间的误会;可以讲述与家人之间的通过静心交流,填充年龄间的代沟,实现零距离的接触„„借此告诉人们沟通的方法。
2、从大处写,可以写国内国际有关“沟通”的故事:可以叙述古代郑和下西洋,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也可以写当今世界援非小组的文化沟通,朝核会谈的政治沟通,欧盟保持一个声音说话的经济沟通等,从而表现“沟通”的必要性、重要性。
3、从创新角度来看,分解“沟”和“通”,诠释其本意,可以写大禹治水,可以写开凿大运河,甚至写通讯,写网络都是一个很好的写作角度。还有写人与兽之间的沟通
4、从反面的角度看,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由于缺少沟通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造成心情不快、气氛紧张,以及出现不和谐音符等。比如夫妻间由于缺少沟通,造成摩擦不断,甚至离婚;父子、母女之间,由于缺少沟通,致使代沟越来越深,甚而由于不理解而出逃,或自杀;师生之间由于缺少沟通,学生产生厌学、孤独等心理疾病,致使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学业滑坡、逃学,甚至存心捣乱等。
【名人言论】
1、一个人的成功也是他人际关系的成功,与人协作也就是认识别人的价值,借用别人的价值,哪怕是在最纯粹的理论领域,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松下幸之助)
2、谈话的艺术是听和被听的艺术。——赫兹里特
3、精神的沟通用不着语言,只要是两颗充满着爱的心就行了。(罗曼•罗兰)
4、只有打算开诚布公的人们之间,才能建立起心灵上的交流。(巴尔扎克)
5、不是血肉联系,而是情感和精神的相通,使一个人有义务去援助另一个人。(柴可夫斯基)
6、有许多隐藏在心中的秘密都是通过眼睛被泄露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嘴巴。——爱默生
7、不愿说理是固执;不会说理是傻瓜;不敢说理是奴隶。——德拉蒙德
8、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温•卡维林
9、有效的沟通取决於沟通者对话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词的甜美---葛洛夫
10、最理想的朋友,是气质上互相倾慕,心灵上互相沟通,世界观上互相合拍,事业上目标一致的人。---周汉晖
【最新素材】
1、两岸“三通”正式启动
从1949年起,近60年过去了;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来,近30年过去了。然而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两岸不知有多少颗忧伤的心,日日夜夜被思念牵动摧折;又不知有多少远眺的眼,朝朝暮暮为亲情望穿秋水。这一切,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化作历史。银燕展翅、百舸争流、鸿雁传书——随着两岸空
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两岸同胞期盼了数十年之久的“三通”梦终于圆了,这将翻开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新篇。“三通”犹如“三箭齐发”,已经或必将继续产生巨大的积极效应。正如中台办、国台办主任王毅所言,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符合两岸同胞利益、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事情,不管面临多少困难,遇到多少阻力,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
2、甲流肆虐全球
甲流肆虐全球,引起了世界高度的关注。最近,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甲型H1N1流感正显现经欧亚大陆向东蔓延趋势,并证实甲流病毒出现基因变异状况。疫情在变、病毒在变,全球将面临甲流的威胁。截至2010年1月10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经造成至少13554人死亡,比一周前增加了755人。
目前,世卫组织和各国卫生部门的紧急磋商和交流防控经验,达成最广泛的防控统一战线,甲流肆虐的趋势有所缓和。
3、民族团结柱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在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前夕,祖国政府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两侧矗立56根高13.6米、重26吨的“民族团结柱”。每根“民族团结柱”上,正面刻画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一对青年男女,背面是代表各民族的标志性图案,体现了全国56个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柱,同呼吸共命运,不分彼此,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促进国家的繁荣兴盛、振兴中华民族。
4、罗雪娟的遗憾
2007年1月29日,浙江省体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雅典奥运会游泳冠军罗雪娟因健康原因退役。从罗雪娟递交退役申请,到体育局明确铁定退役,不过三天时间。如此快刀斩乱麻,一方面说明罗雪娟去意已定,另一方面也表明管理层无意挽留。其实,罗雪娟最大的问题不是心脏,而是她那种孤僻怪异的性格。这些年来,圈里圈外的人一直想不明白,笑起来挺漂亮的姑娘,为什么说话总带着“刀子”。
刚出道,罗雪娟就一语惊人:“我是清白的,但我身后游泳池里的水不干净。”摘取雅典奥运会金牌,罗雪娟依旧锋芒毕露:“我要感谢所有爱我和憎恨我的人。”罗式语录尽管掷地
有声,却有两大致命弱点:一是无差别乱射,打翻一船人。二是批评别人与自我表扬相结合。相比姚明称赞并不默契的搭档王治郅的出现,“就像在沙漠里渴了十天后喝到一口清泉”,情商高低,一目了然。而在中央电视台放副省长鸽子,与恩师张亚东决裂,为房子和省体育局闹翻,罗雪娟更是得罪了所有不该得罪的人,把自己置于尴尬境地。
5、尴尬的菜名西化缘于不自信
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餐饮业菜单英文译法》已经完成讨论稿,即将出台标准,届时北京市餐饮饭店中的数千种菜、酒,都将有统一规范的“英文名”。目前公布的讨论稿是按照菜的原料、做法翻译的。比方说宫保鸡丁,翻译完了就是“花生、辣椒、葱炒鸡肉”;过桥米线成了“加鸡肉的鸡汤粉丝”。
中国人善解人意,外国人到来,总要千方百计地给他们营造一个如身在家的环境。于是,我们的菜名也开始西化,在这一西化过程中笑话迭出。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一些酒店对菜单进行了翻译,以方便外国客人,结果,把“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活生生把老外吓跑。“麻婆豆腐”翻译成了“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莫说去吃,听听都让人觉得恶心。
透过一个翻译的细节,不难看出我们在文化方面的不自信倾向。
长期从事东西方文化研究的美国旧金山《矽谷时报》副社长诺曼就认为,现在中国人太在乎西方人的看法,特别是美国人的看法。
【写作范文】
沟
通
黄老汉种了一辈子的地,没想到竟然培养出了一个当局长的儿子。
儿子工作于县城,又忙,一年中难得回家一趟。
这年中秋,又恰逢黄老汉生日,于是局长儿子百忙之中偷闲赶回老家为黄老汉祝寿。
爷儿俩饭罢,就坐在院子里葡萄架下聊了起来。儿子端起茶杯说:“爸,咱俩好长时间没在一起„„。”“别叫‘爸’叫‘爹’!”儿子的脸阴了一下,但马上又恢复了正常。“爹,咱爷俩好久没在一起说说话了。今晚上,咱俩儿俩就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沟通沟通。”
黄老汉点燃烟杆子,默默地听着。
于是儿子问道:“爹,你这一辈子最高兴、最幸福的事是什么时候?”
黄老汉把烟杆子一放说:“嗯,那得算粮食大丰收的时候。”
“爹,这叫空话、大话、套话,当农民的谁不希望粮食大丰收。”
“那,儿子,你什么时候最幸福、最高兴呢?”黄老汉反问。
儿子答道:“爹,我这辈子最幸福、最高兴的时候嘛,就是下属给我汇报工作情况时。”
黄老汉又点燃烟杆子,叭嗒叭嗒抽了几口后说:“那有什么可高兴的,一个人坐着,听一群人在那里叽里呱啦讲个不停。”
儿子马上接口道:“哪里啊,他们都是拣我喜欢听的话,只要他们稍一讲错,那我就敲敲桌子,碰碰茶杯或‘唉’一声什么的,他们就不敢说下去了。”
黄老汉把烟杆子放在石凳上,使劲敲了两下。儿子问:“爹,你咋了?生气了?我没惹您老人家呀?”
黄老汉接口道:“小子,你爹刚才说得不好,现在我重说。我这一辈子最高兴、最幸福的事,就是有你这个第一个成为村里的大人物的儿子,而现在你却使我失望,你没当几年官,官气倒长了不少,真没想到„„”
说完,黄老汉站起来要回里屋。突然,黄局长激动地站起来,厉声喝道:“同志,你这是什么态度?我还没说散会呢!”
【点评】
文章主题明确,用小小说的笔调,鲜明地表达了黄老汉和儿子之间对“幸福、高兴”存在无法沟通(其实是官民之间)的看法,作者关注现实、针砭时弊、新意迭出。文章在环境、气氛、人物对话和神态描写方面具体形象,入木三分,语言简练而准确。全文行文流畅,结构和谐完美。
沟
通
一部曲:笑容飞扬
人生多少次陌生的初次见面,是疑惑是探寻还是幻想?别想了,敞开你的笑容,让灿烂的微笑打开彼此交流的天窗。
温柔的瞳仁流泻出你的友好和热情,弯弯的双唇映衬出你的开朗与甜美。何必让陌生成为心灵间的屏障,让我们微笑的阳光消融陌生的冰雪,让笑意盈盈的瞳仁流淌出沟通的桥梁。
让彼此的初次见面开满笑盈盈的鲜花吧!
二部曲:沟通
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语言道出了人的情感与智慧。通过语言,人们彼此沟通与了解,走进彼此的心灵世界。
为了让陌生的心灵超越微笑的问好,让沟通的桥梁使两颗心紧紧相连。
少年们畅谈理想和希望,沟通加深了彼此的认识与对世界对社会的理解;中年人畅谈生活与爱好,沟通点缀了忙碌的生活,描绘着事业的美好蓝图;老年人畅谈过去的经历,沟通让生活不再寂寞,让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
倾听着,吐露着,当片片词句绿叶开满大地,让沟通架起心灵的桥梁。
沟通,使心灵的距离不再遥远。
三部曲:体谅与宽容
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正因为不同,生活的画卷才能色彩缤纷;正因为不同,生活才有悲欢离合。
有时距离是因为人们不同的背景与条件,假如一旦不认同对方的观点与举止,心灵的隔阂就产生了。这心灵的坚冰,只有用体谅去照耀,让宽容去化解,才会融化为滋润心田的甘霖。
体谅和宽容,让心走得更近。三部曲倘若奔流在你的心中,相信身边的一切将不再陌生与疑惑,“笑容,沟通,体谅与宽容”,让心灵折射出生命的色彩!
【点评】
别致的构思,理性的光华,粲然的文采——这一切是如此自然地交融在一起。
用乐曲来写心灵的距离,灵思飞动,形式新颖,构思颇有创意。随着三部曲的层层递进,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近,小作者渐次沉入的思考深度令人折服。结尾凝练自然,耐人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