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儿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了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临床医学较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对较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特设置临床医学儿科学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儿科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使学位获得者达到以下标准: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儿科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3、通过临床儿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课程考试,掌握儿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4、能用所学的知识,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临床儿科学硕士研究生要求通过学位外语考试。
二、研究方向:
(一)、小儿内科学:
1、小儿心脏内科学
2、小儿肾脏内科学
(二)、小儿外科学: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三、招生对象:
(一)、医学院校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具有两年或两年以上临床工作实践的临床儿科医师、儿外科医师;
(二)、在校期间品学兼优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
• 1 •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三年。
五、课程设置:
理论课教学采用讲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院统一开班授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导师或指导小组成员讲授或指定参考书籍及文献以自学为主,定期辅导的方式进行。在前三学期(1-1.5年)时间修完硕士学位课程。
本学科拟开设的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如下: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 英语
(2学分)(2学分)(4学分)
B类
分子生物学 生化分析
(4学分)(4学分)
C类
小儿内科学
(4学分)(3学分)(3学分)(3学分)(4学分)(3学分)小儿心脏内科学 小儿肾脏病学
小儿肾脏病理学 小儿外科学
小儿心脏外科学
D类
医学统计学 医用微机
(3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3学分)(3学分)(4学分)医学文献检索
细胞免疫学 分子免疫学
细胞操作技术
医学动物实验入门
六、培养方式:
• 2 •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龄前位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临床基础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
第三阶段:进行专科定向培养,包括各专科病房进一步的临床训练,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实验室训练,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业答辩与临床教学等。
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教研室和校、院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及学术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中期考核: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未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一般应以临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改进医疗技术方法,提高医疗水平,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选题力求和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863高科技项目、攀登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及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开发研究项目接轨。确定论文题目后由系组织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订学位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学龄前位论文计划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订,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
九、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应在答辩前请两位(至少一位外单位)专家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主共三人组成,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至少有二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临床能力和学位论文进行
• 3 • 考核和答辩。同时还应对其学位论文能否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水平,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可在毕业后一年内补充。
十.质量监测:
对在校研究生全面实行中期考核,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
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不定期追踪调查,以正确判断其能滞满足现代医学科研和临床发展的需要。
• 4 •
第二篇: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现代信息社会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一学科涉及的面非常广,我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四个培养研究方向:
(一)藏文信息技术
藏文信息处理与中文和东方语言信息处理一样,在当代语言文字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藏文信息处理主要是指,藏文文字语言在计算机中输入、存储、处理、传送、置换、显示、打印、读出等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和理论的研究。本方向主要从事对藏文字库的构建、输入方法的研究、藏文网络技术、藏文文字识别、藏文三大方言语音识别、藏英汉机器翻译、藏文精细语法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的人才。
(二)电子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方向综合运用现代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现代物理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研究信息的检测、转换和处理的方法,特别是采用微处理器技术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方法,包括音频、视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自动控制系统中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处理等,其中重点研究采用高速单片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构成的实时处理系统的电路和结构设计,以及软硬件综合设计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三)EDA与计算机仿真技术
EDA与计算机仿真技术运用现代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现代物理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采用高级语言描述,具有系统级仿真和综合能力。EDA与计算机仿真技术采用并行工程和“自顶向下(Top-Down)”的设计方法,从一开始就要考虑产品生成周期的诸多方面:包括质量、成本、开发时间及用户的需求等等。然后从系统设计入手,在顶层进行功能方框图的划分和结构设计,在方框图一级进行仿真、纠错,在系统一级进行验证,最后再用逻辑综合优化工具生成具体的门级逻辑电路网表,其对应的物理实现级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或专用集成电路。EDA与计算机仿真技术已成为重要的应用和研究方向,可以说EDA与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当今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学科中的热点和发展前景甚为广阔的学科领域。
(四)语音与图像信息处理技术
语音与图像信息处理技术依据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应用现代信号采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两种主要信号(语音和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或提取隐藏、被噪声淹没的重要信息;或使信息易于存储和传输;或使信息传输的性能得以改善;或使信息易于观测;或使受损的信息得以恢复;或使信息在传输和交换中的保密性得以保证等。在学科上具有前沿性和交叉性;在应用上具有广泛性;对特种人群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广泛地应用于通信、人机交流、智能控制、模式识别、刑侦司法、交通自控、无人驾驶、雷达、声纳、地震、生物制药、医学检验、遥感遥测、地质勘探以及民用的各个方面。我系以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为依托,经二十余年的教学和科研积累,形成了一支中青年学术梯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努力开展科学研究,在该领域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实际。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品德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知识、有能力的德智体美协调发展,适应性较强的政务、金融、企事业、科研、教育等部门、所需要的掌握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独立实践能力,从事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科学应用研究、设计、实施、管理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政治思想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观,为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业务素质
1、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新成就,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初步的教学、科研、开发、管理的能力。
2、基本达到相关课程所要求的实践水平,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得知识和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初步的工作和生活的外语会话能力,能应用外语阅读国内外相关的科技书籍、资料和文献,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毕业时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且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50分以上。
(三)综合素质
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旺盛的精力,较强的敬业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具有健康的体魄,掌握健身强体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人格健全,为人友善,遵纪守法,成为心身健康的专门人才。
三、学制及年限 学制为三年,课程学习为1.5年—2年,科研和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
四、研究方向、授予学位和学分要求
(一)研究方向:
(1)藏文信息处理
(2)电子信息技术
(3)EDA与计算机仿真技术
(4)语音与图像信息处理技术
(二)授予学位:理学(工学)硕士
(三)学分要求:55(54)学分
五、培养方式和环节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学习系统理论、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既要使硕士生牢固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培养硕士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 担任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以下几个环节:
(一)个人培养计划
指导教师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导研究生认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包括思想教育、课程学习计划、读书计划、学术研究计划与学位论文课题计划等内容。
(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应参加学校及院系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面向大学本、专科学生,参加教学
第一线工作。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主持课堂讨论、指导本科生教育实习、社会调查等,教学实践工作量不少于20个教学日。硕士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知识面及主动吸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校期间,硕士生还应按照具体要求和安排,参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组织的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不少于5次。对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写出评语。
(三)文献阅读
根据专业特点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文献供研究生阅读并进行选讲,要求研究生按期完成,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四)科研要求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与科学研究,导师负责提出科研任务,制定科研计划,检查学生的科研工作。硕士生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正刊)上至少发表1篇论文或有1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在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前,应提交科研成果的原件和复印件。
(五)考试与考查
成绩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学位课程除撰写论文外,制定考试大纲,有统一命题、同堂同卷的考试,并逐步建立题库。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成绩,60分以下为不及格,学位课程平均分数不低于75分,且专业学位课至多有一门在70分以下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其它课程的考查成绩一律按合格、不合格评定,由导师及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和考查结果,方能取得学分。
硕士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经导师签字同意并由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缓考,否则以旷考认定,该课程的成绩以零分计,并不予补考。考试作弊,按《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六)中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12一一18周内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对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表现、课程学习完成情况和研究初步进展等工作的全面检查。硕士研究生应认真自我总结、全面汇报,系领导、导师组成考核小组对每个硕士研究生.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考核合格,方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否则,应延长学习期限或终止学习,按肄业处理。
六、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一)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年内确定。根据学生专业特长,由导师指导确定。
(二)开题报告
为保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硕士研究生应于第四学期12一一18周或第五学期开学后的3周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报告,征求意见,及时修改。
(三)论文撰写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实际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论文格式符合学校关于研究生论文格式的统一规定。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二万字。学位论文一般包括:摘要(中、外文)、引言;主要内容(理论分析等)、结论,以及注释、参考书目
和必要的附录。在撰写过程中,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所获得的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写出具有一定科学或学术水平的学位论文。
(四)论文评定、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参见学校制定的相关细则。
第三篇: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
一级学科名称:法学一级学科代码:0301
二级学科名称:民商法学二级学科代码:03010
5二、适用对象
法学院2012级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具备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广博的国内法知识、涉外经贸知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在民商法学的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领域具备相应能力的高层次法律人才。
具体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法律职业道德。
2.系统地掌握民商法学各主要部门的知识,对其中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部门法有深入的研究,3.能熟练地运用英语阅读专业资料并准确透彻地理解其内容,能用英文起草、书写和翻译法律文本,并能流畅地进行口头交流和翻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胜任高层次国内及涉外法律工作。
4.身心健康。
四、学制二年
五、培养方式
1.采用导师制,导师指导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学术群体作用。导师一般在入学后确定。法学院在确定导师时进行综合协调,考虑研究生、导师双方意愿。
2.重视和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和案例教学,着重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经典外国法律文献的研读,部分课程由外国专家任教,以使研究生的专业外语水平达到较高水准。
155
3.研究生在修满规定的学分之后,可在第四个学期适当参加法律实务工作。学生要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到政府机关、社区、人民法院、企业、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和单位进行见习、实习。以调研报告、实习报告、志愿服务等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六、研究方向民商法
七、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强调理论素养与应用能力的综合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
2.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院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选修课。
3.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37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16学分,选修课为21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须不少于15学分)。
4.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与考查。研究生院未作特殊规定的课程,其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5.学位课的成绩达到70分(含)以上、其它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并且总平均积点在2.3(含)以上,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考试成绩的折算标准参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分制管理办法》。
八、其他必修环节
“文献阅读和法学专题讲座”是本院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作为毕业资格审核的一部分,成绩单上显示为“通过”,不计学分。
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文献阅读和听取法学专题讲座。法学专题讲座由导师或者校外专家讲授,旨在使学生有机会听取法学院导师或法学院聘请的权威学者、著名人物、资深法官和在重要部门任职的政府官员就重要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学术前沿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其他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难以了解和把握的问题)进行的讲座。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至少参加8次由学院组织的讲座,并在第二学期期末向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提交由导师评定成绩(“合格”或“不合格”)的3000-5000字的文献阅读和法学专题讲座综述。
九、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1.从第三学期起,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位论文的写作。学位论文选题156
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在国内法学界为一个新论题或者使某一原有论题的研究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和深化;
(2)实质性的利用了外文资料和国外的最新或较新的研究成果;
(3)论题对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有参考借鉴价值。
2.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内填写完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论文选题提纲及开题报告审核表》,提出初步的学位论文题目,在征得导师同意并由导师签字后报法学院备案。论文题目须修改的,须提出书面修改申请,经导师签字后交法学院备案。该申请须在第三学期的11月30日之前完成,逾期申请者,不能参加该次答辩。
3.学位论文的写作格式及打印装订要求参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论文篇幅一般在2.5万字左右。
4.符合以下要求的硕士研究生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各门课程成绩合格,修满37学分;
已完成文献阅读和法学专题讲座等必修环节,通过毕业资格审核;
符合学校学籍及其它相关管理规定;
已按要求交纳学费和其他费用。
5.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的2月之前将写作完成的论文提交给导师,由导师提出修改意见。定稿的论文须在该学期的2月底之前提交法学院安排预审。之后研究生院组织对论文终稿进行相似性检测和抽检双盲评审。未参加或未通过预审、相似性检测、双盲评审环节的学生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6.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由学院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答辩程序和标准参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的有关要求》。
7.未能通过第一次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可以在下半重新提出答辩申请,但最终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必须在入学后的3年之内。
8.通过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经院学位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表决、审核程序后,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十、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157
第四篇: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身体健康,学习工作努力,实事求是。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较强的创新精神。
2、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初步掌握普外科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
3、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基础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导师指导下,能独立设计并完成硕士科研课题,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4、其他方面:具有优良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三年
三、研究方向
1、胃癌、大肠癌、胰腺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实验研究胃癌、大肠癌、胰腺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消化道肿瘤基因诊断和治疗,临床研究中研究胃肠吻合术式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应用价值,胰腺癌扩大根治术意义。
2、重症胰腺炎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实验研究中重点研究胰腺炎细胞信号传导、组织炎性介质、酶学、细胞凋亡等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临床研究中重点研究胰腺炎临床分型、诊断、严重度及预后判断、内科、外科综合治疗。
3、肝癌、胆道癌、胆管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肝癌、胆管癌、胆囊癌的病理免疫组化变化与肿瘤侵袭性、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的关系、手术方式的改进和非手术综合治疗的价值。胆管损伤的术式改进和选择,自体组织移植在胆管损伤修复中的价值、理想修补材料的探索。
4、布-加综合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布-加综合症方面:主要从事布-加综合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布-加综合症合并下腔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以及布-加综合症病变组织V因子的基础研究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主要从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研究,血管内皮损伤与血栓形成的关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
5、脾脏的功能及临床与基础研究
脾功能的测定,如Tuffsin因子的检测,肝硬化脾功能分级及与肝硬化相关的免疫组化。
四、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必须全部完成,非学位课程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包括学术讲座在内,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22学分
1、政治理论
(1)自然辩证法40学时(2)科学社会主义30学时(3)形势与政策24学时
2、英语
(1)英语读写72学时(2)英语听说72学时(3)专业英语60学时
3、医学统计学50学时
4、计算机文化基础与程序设计72学时
5、局部解剖学24学时
6、分子生物学24学时
7、外科学60学时
(二)非学位课程(选修课):至少6学分
1、医学文献检索20学时
2、科技论文写作12学时
3、医学科研设计20学时
4、实验动物学18学时
5、病理学24学时
6、临床免疫学30学时
7、肿瘤学24学时
(三)学术讲座: 至少2学分
1、参加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学分
2、在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分
五、教学工作或临床工作
2学分 1.5学分 1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2.5学分 3学分 1学分 1学分 2学分 1学分 1学分 1学分 1学分 1学分 1学分 1学分每次0.5每次1学
在科室统一安排下,参加临床工作及实习医生带教,协管病床3-4张,初步掌握外科临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并参加手术,掌握基本操作技术。时间为6个月,由科室进行综合考核。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第一学年在学校统一安排下完成学位课程及非学位课程的学习。
2、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进入临床,协助上级医师分管病人,书写病历,参加手术,接受临床能力的初步培养,完成专业课及专业英语的学习,并通过考试。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有关文献,写出综述及开题报告。
3、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完成课题的实验研究。
4、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完成课题的总结,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评阅与答辩。
5、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整理论文,申请学位。
七、考核方式
1、课程考试
学位课程的学习以考试方式考核,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考核采用百分制和学分制,必修课考核成绩达到70分,选修课考核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并记入相应学分。专业课及专业英语学习结束,以硕士点为单位由教研室统一组织考试。
2、中期考核
考核内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研设计、文献综述、开题情况及专业课等学位课程的学习情况等。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年的第一学期末。
3、毕业考核
考核内容:研究生思想品德与工作表现、科研进展、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等综合考核。毕业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末。
八、硕士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教研室和指导小组同研究生一起制定具体论文工作计划,必要时请有关协作部门参加,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有一定创新性和可行性,要求设计合理,方法科学。鼓励硕士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
2、论文要求:论文应反映研究生已掌握论文选题、课题设计、文献检索、实验方法、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方法,于入学第二年第二学期末完成。
3、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论文需经过导师组预审、教研室内及相关学科老师参加的预答辩,由临床教学医院组织专家经“双盲”方法评审,获得通过后方能申请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工作按《蚌埠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组织、实施。
第五篇: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科学作风严谨,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其他方面:具有优良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三年
三、研究方向
1、护理教育
以当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教育学原理运用到护理教育中,主要研究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并开展中国护理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研究。
2、临床护理
围绕临床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问题,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开展内、外、妇、儿科病人的临床护理及专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丰富临床护理理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重点从事内外科护理研究。
3、护理心理学
培养具有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专业知识,并能够从事护理心理学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及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主要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临床心理护理的科学方法,开展护理人际沟通技巧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
4、重症监护
以危重病医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危重病的发生、发展、转化的规律,研究危重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技术、护理规范,同时开展对患者及家属由于适应伤病所衍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四、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必须全部完成,非学位课程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包括学术讲座在内,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22学分
1、政治理论
(1)自然辩证法40学时2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30学时1.5学分
(3)形势与政策24学时1学分
2、英语
(1)英语读写72学时3学分
(2)英语听说72学时3学分
(3)专业英语60学时2学分
3、医学统计学50学时2.5学分
4、计算机文化基础与程序设计72学时3学分
5、医学科研设计20学时1学分
6、健康教育学30学时1学分
7、专业课(依据研究方向选学二门课程)
(1)临床护理学30学时1学分
(2)重症护理学30学时1学分
(3)护理心理学30学时1学分
(4)护理教育学30学时1学分
(二)非学位课程:至少6学分
1、医学文献检索20学时1学分
2、科技论文写作12学时1学分
3、分子生物学24学时1学分
4、康复护理学20学时1学分
5、护理伦理学20学时1学分
6、护理管理学20学时1学分
7、社区护理学20学时1学分
(三)学术讲座: 至少2学分
1、参加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每次0.5学分
2、在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每次1学分
五、教学工作或临床工作
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一轮教学或6个月临床实践工作,并有考核成绩记录。
1、教学实践:硕士生应参加本教研室指定的教学活动(规定上课时间除外),包括参加教研室备课会、听课、部分教辅工作、临床见习和部分课堂授课及政治学习、学术活动、各项集体活动等工作。
2、临床实践:硕士生应参加本专业的临床护理实践,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基
本诊疗知识及按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管理实践: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培养方向及涉及的课题了解病房护士长、科护士长及护理部主任工作内容和方法,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管理能力。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研究生期间,除必须完成共同必修课规定的学时、学分外,还需重点进行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包括导师指定的必读的最新中、外文版护理学专著中外书籍;学习有关的工具书的利用,文献资料的检索、鉴别、分析;参加教研室的部分科研工作及相关的学术讨论,担任部分实验课的教学;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室科研工作,对选定的学位论文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出学位论文,进行论文评审和答辩。
具体安排:
1、第一学年:学校统一安排学习公共课程和部分专业选修课。
2、第二学年:第三学期进入科室,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实验与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在导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可以安排一些专题讲座。学期结束时,以专业点为单位组织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考试,并将考试试卷及成绩报研究生部备案。同时阅读有关文献,写出综述及开题报告。第四学期做预备实验及进行课题实验研究,本学期安排一定的教学任务。
3、第三学年:继续参加病房或教学工作,进行专业定向培养,包括各研究方向特定科研设计,专业知识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业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学校、系和教研室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和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考核方法
1、课程考试
学位课程的学习以考试方式考核,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考核采用百分制和学分制,必修课考核成绩达到70分,选修课考核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并记入相应学分。专业课及专业英语学习结束,以硕士点为单位由教研室统一组织考试。
2、中期考核
考核内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研设计、文献综述、开题情况及专业课等学位课程的学习情况等。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年的第一学期末。
3、毕业考核
考核内容:研究生思想品德与工作表现、科研进展、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等综合考核。毕业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末。
八、硕士学位论文
1、选题
在充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专著等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选题的方向应尽量与导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相关或与教研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一致,课题的选题应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确定。
2、开题报告
选题后应立即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广泛邀请教研室及相关科室的人员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依据,目前国内外进展的状况,研究的基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与手段,预期达到的水平,科研的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度安排,经费预算等。开题报告后,导师组及相关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其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方可确定研究课题。
3、课题研究
确定科研课题后首先进行预试验。进行科研时,教研室及导师组应指定专人协助及指导科研工作。研究过程中要及时作好记录,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解决。科研中应培养严谨、求实、慎密的科学态度,严禁弄虚作假。
4、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要求
三年级下学期主要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系统总结研究内容,提出学位论文的见解及价值,完成论文初稿。学位论文需经过导师组预审、教研室内及相关学科老师参加的预答辩,由护理系组织专家经“双盲”方法评审,获得通过后方能申请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工作按《蚌埠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