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5篇

时间:2019-05-15 09:2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第一篇: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此项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技术(包括镜下刷检、活检、针吸穿刺、灌洗等)和治疗技术(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支气管冲洗术、异物取出术、吸痰术、纤支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冷冻治疗术、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甲等及其以上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呼吸内科诊疗科目。

(三)建立有相应的管理规范,如内镜室(或内镜中心)管理规范、人员规章制度等,由医务处统一协调与管理,科主任直接负责。

(四)开展科室必须具备的条件:

1、能够满足纤维支气管镜临床诊疗工作要求,内镜工作室应包括内镜检查室、消毒室、专用清洁柜或内镜房等。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与医院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相适应。内镜工作室必须配备各种相应的应急救治药物和设备。

2、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证的内镜设备和手术器械。

3、配备内镜消毒设施,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有完善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4、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内镜消毒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5、有至少2名具备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每人至少独立操作纤维支气管镜50例以上。有经过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相适应的专职护师/士、技师、工程师等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其他辅助科室和人员要求:如开展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项目,须有专业麻醉医师配合。

(六)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内镜下介入手术,如纤维支气管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冷冻治疗术、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等的机构,在满足以上的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三级医院,开展呼吸内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呼吸内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不少于40张,3年内累计完成纤维支气管镜病例1000例以上,开展内镜下介入手术累计30例以上,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地级市以上)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内镜下介入手术要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耳鼻喉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科等),设备(呼吸机、麻醉机、各种人工气道等)和技术能力(气管切开术、呼吸支持术等)。

二、人员基本要求 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执业地点为申请单位。

2、有5年以上呼吸科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拟开展内镜下介入手术的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医师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1)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部分技术突出者放宽至高年资主治医师。(2)经卫生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经过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呼吸科疾病的诊疗规范、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实施内镜操作必须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镜专业设备、耗材及药品,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三)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实施由具有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实施或具有主治(及以上)医师资格的进修或培训医师在本院医师严格指导下实施;内镜下介入手术由具有内镜介入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内镜介入临床应用能力的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担任。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定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四)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或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五)加强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健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

(六)医疗机构和医师应当按照规定接受省级或其委托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开展该项技术情况进行的技术检查,包括适应证、严重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等。

(七)医师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必须由术者亲自诊查患者,并按规定及时填写、签署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八)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九)其他管理要求:

1、严格按照器材说明书要求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器材,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器材。

2、使用药品和置入器材均要认真登记在案。

3、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四、培训

拟从事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至少3个月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

由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审核认定。培训基地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床位不少于60张。

2、具备内镜介入手术临床应用能力,每年完成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病例600例以上,其中各类介入手术20例以上。

3、有至少3名具备内镜介入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具有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指导医师不少于2名。

4、有与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设施等条件。

—2—

5、举办过与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内镜诊治技术培训班或承担国家级或省级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对医师的培训要求

1、有5年以上呼吸科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4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经考核合格。拟从事内镜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同时须满足以下条件: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10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

查,参与内镜介入手术不少于10例,并经考核合格。

2、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学员应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术前准备、诊疗操作、术后观察、随访等。

3、在境外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培训3个月以上,完成规定例数的医师,有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基地考试,考试合格后,可以认定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三)培训基地的其他要求。

1、使用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

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例数的培训内容。

3、培训结束后,逐一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

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相应的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

五、其他要求

本规范实施前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和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

(一)具有高年资主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近3年以第一术者每年完成呼吸内镜手术100例。

(二)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呼吸内镜诊疗技术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

(三)拟实施内镜下介入技术的医师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职业道德高尚,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2、在三级甲等医院从事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工作5年以上,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近3年累计完成纤维支气管镜300例以上,其中每年独立完成内镜介入手术不少于15例。

(四)手术适应证、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等手术质量相关指标符合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有关要求,近5年内未发生二级以上(含二级)与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相关的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3—

第二篇: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规范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规范

【意义】

纤维支气管镜适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细胞学检查、配合TV系统可进行摄影,示教和动态记录。能帮助发现早期病变,能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对于支气管、肺疾病研究,术后检查等是一种良好的精密仪器。纤维支气管镜发明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除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之外,在治疗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物品准备】

纤维支气管镜、吸引器、冷光源、活检钳、细胞刷、喉头喷雾器。麻醉药、镇静药。抢救药及物品。【术前准备】

1、患者的告知及知情同意:将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向患者提供口头或书面指导,可以提高其对操作的耐受性。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须书面告知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过程须有家属陪同,以便于在不良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进行医患间的沟通。2.检查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量血压及进行心、肺功能检查。3.每位患者必须拍摄X线正和(或)侧位胸片,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以确定病变部位。

4.支气管镜检查前4h开始禁食,检查前2h开始禁饮水。5.需要静脉应用镇静剂者应在给药前建立静脉通道,并保留至术后恢复期结束。

6.阿托品在检查前无需常规应用。

7.对于拟行经支气管活检的患者,应在检查前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操作程序】

1.将纤支镜与吸引器及显像系统连接好,开启显像系统及冷光源。2.用2%利多卡因雾化麻醉咽喉(或2%利多卡因5ml作环甲膜穿刺注入)。用2%利多卡因凝胶进行鼻腔麻醉。

3.患者一般取仰卧位,术者在窥视下由鼻孔(或口腔)插入,看清声门,待声门开大时将支气管镜送入气管,徐徐前进。并经支气管镜注

入利多卡因进行气道麻醉,应尽量减少其用量。成人利多卡因的总用量应限制在8.2 mg/kg。对于老年患者、肝功能或心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时可适当减量。

4.顺序观察声门,气管,隆突,左、右总支气管及其所属各叶段支气管管口。原则先查健侧后查病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5.在看清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形态特征后,可根据需要进行①活检、②刷检、③针吸、④冲洗、⑤ 灌洗等检查。将取出标本立即送检。6.如有大出血,局部滴注肾上腺素等药物止血,止血后方可取镜。7.密切观察全身状况。8.整理用物,出具检查报告。【适应症】

1.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支气管镜对于诊断支气管结核、异物吸人及气道良、恶性肿瘤等具有重要价值。

2.不明原因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持续1周以上的咯血或痰中带血。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

3.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支气管镜有助于查明气道阻塞的原因、部位及性质。

4.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因喉返神经受累引起的声带麻痹和气道内新生物等所致。

5.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

6.X线胸片和(或)CT检查提示肺不张、肺部结节或块影、阻塞性肺炎、炎症不吸收、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异常改变者。

7.肺部手术前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部位、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9.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等。

10.机械通气时的气道管理。11.疑有气管、支气管瘘的确诊。【禁忌症】

1.活动性大咯血。若必须要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应在建立人工气道后进行,以降低窒息发生的风险。2.严重的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3.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史。4.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5.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尿毒症及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

6.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易导致喉头水肿和严重的出血。7.疑有主动脉瘤。8.多发性肺大疱。9.全身情况极度衰竭。【注意事项】

1.术中、术后密切观察呼吸道出血情况。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发热、声嘶或咽喉疼痛、胸痛等不适症状。

2.当视野出现完全红色而模糊时,有两种可能:一是镜面抵在组织上,退一下镜即可,另一种是血迹污染了镜面,可经操作孔注入生理盐水1-2ml冲洗后吸引,或在气管、支气管上下来回擦拭镜头,若仍无效,拔除镜体擦拭干净重新插入。

3.在镜子末端未抵达咽喉部时,首先要找到会厌,调整镜子的角度,把镜端从会厌后方绕过,即可看清声门,可嘱病人做深呼吸,在声带外展时,迅速插入气管,此步要轻巧敏捷,避免暴力撞击声带。4.吸引痰液或分泌物时不宜过久,以免引起缺氧。

5.检查过程中如病人咳嗽剧烈,可先退镜1-2cm后注入麻药。6.撤镜时,将调节杆旋钮恢复到自然位置,一边观察一边缓慢退镜。7.术后禁食禁饮2h。2h后试饮水无呛咳,方可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8.鼓励病人轻轻咳出痰液和血液,如有声嘶或咽喉疼痛,可给雾化吸入。

第三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操作规范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操作规范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胸科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经广泛运用。【适应证】 1.诊断方面

(1)不明原因的痰中带血或咯血。(2)不明原因的肺不张、阻塞性肺炎。(3)反复发作且吸收缓慢的肺段肺炎。(4)不明原因的干咳或局限性哮鸣音。

(5)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喉返神经麻痹或膈神经麻痹。

(6)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结节或块状阴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7)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

(8)痰中查到癌细胞,胸部影像学阴性。

(9)肺部感染须经防污染毛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鉴定病原菌。(10)诊断不清的肺部弥漫性病变。

(11)须做支气管肺泡灌洗、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和经支气管淋巴结活检检查者。(12)怀疑气管—食管瘘者。

(13)观察有毒气体引起的气道损伤、烧伤。(14)选择性支气管、肺泡造影。(15)肺癌必要的分期辅助检查。

(16)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置导管后怀疑气管狭窄(17)气道内肉芽组织增生、气管支气管软化。(1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2.治疗方面

(1)取除气管支气管内异物。

(2)对少量出血患者可试行局部止血。(3)帮助建立人工气道。(4)治疗支气管内肿瘤。(5)治疗支气管内良性狭窄。(6)放置气道内支架。

(7)去除气管支气管内异常分泌物(痰栓、脓栓、血块等)。

(8)对肺癌患者做局部放疗或局部注射化疗药物。

(9)对支气管扩张重度感染或肺化脓症脓腔的灌洗治疗。【禁忌证】

1.大量咯血,通常应在咯血停止后2周后进行。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3.严重心律失常。

4.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5.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6、新近发生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 7.已诊断主动脉瘤,有破裂危险者。【操作方法】

1、纤支镜消毒

用2%的防锈戊二醛装入足够长度的容器内,将纤支镜放入容器内浸泡 15min后用无菌蒸馏水彻底冲洗干净。2.术前检查

(1)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量血压及进行心、肺体检。

(2)拍摄X线胸片,正侧位片,必要时拍常规断层片或CT片,以确定病变部位。(3)凝血机制和血小板计数等检查。(4)对疑有肺功能不全者可行肺功能检查。(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的检查

对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阳性患者,进行集中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专项消毒处理(术前、术后)。(6)心电图检查。3.患者准备

(1)向患者详细说明检查的目的、意义、大致过程、常见并发症和配合检查的方法等,同时 应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征得家属与患者的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2)术前禁食6h。

(3)根据需要在术前30min可用少许镇静药和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如地西泮和阿托品肌注; 咳嗽较剧烈者可用镇咳药物。

(4)有些患者(如老年、轻度缺氧)可在鼻导管给氧下进行检查。(5)常规进行脉氧检测,必要时进行多参数心电监护 4.麻醉

用2%利多卡因咽喉部麻醉后,纤支镜引导下利多卡因在气管内麻醉,总量一般不超过15ml(300mg)5.体位

多选用仰卧位,病情需要者亦可选用半卧位或坐位。6.插入途径

一般经鼻或经口插入。7.直视观察

应有顺序地全面窥视可见范围的鼻、咽、气管、隆突和支气管,然后再重点对可疑部位进行观察。应特别重视对亚段支气管的检查。8.活检

在病变部位应用活检钳钳夹组织,注意尽量避开血管,夹取有代表性的组织。9.刷检

对可疑部位刷检送细胞学检查,同时行抗酸染色以寻找抗酸杆菌,尚可用保护性标本刷(PSB)获取标本做细菌培养。10.灌洗液培养标本

可注生理盐水20ml后经负压吸出送细菌培养、结核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等。11.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疾病不同而做相应治疗。如脓腔冲洗+注药,气管良性肿瘤和肺癌患者做局部注药,以及激光、微波治疗及放置内支架等治疗。12.术后

术后患者应安静休息,一般应在2~3h之后才可进食饮水,以免导致误吸。应注意观察有无咯血、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对疑有结核或肿瘤者术后可连续几日进行痰细胞学检查或痰抗酸杆菌检查,其阳性率较一般送检标本高。【并发症及其处理】

纤支镜检查总的说来是十分安全的,但也确有个别病例因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

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3%,较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1%,病死率约为0.01%。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如下: 1.纤支镜检查室必须配备有效的抢救药品和器械。

2.麻醉药物过敏或过量。要在正式麻醉之前先用少许药物喷喉,如出现明显的过敏反 应,不能再用该药麻醉。气道注入麻醉药后约有30%吸收至血循环,因此,麻醉药不宜用量过多,例如利多卡因每例患者应用总量以不超过300mg(2%利多卡因15m1)为宜。对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或出现毒性反应或不良反应者应立即进行对症处理,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抗抽搐药物,对心率过缓者应用阿托品,心脏停搏者进行人工心肺复苏,喉水肿阻塞气道者应立即建立人工气道。

3.插管过程中发生心脏停搏。多见于原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者,或麻醉不充分、强 行气管插人者。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地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

4.喉痉挛或喉头水肿。多见于插管不顺利,或麻醉不充分的患者,大多在拔出纤支镜 后病情可缓解。严重者应立即吸氧,给予抗组胺药,或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

5.严重的支气管痉挛。多见于哮喘急性发作期进行检查的患者应立即拔出纤支镜,按 哮喘严重发作进行处理。

6.术后发热。多见于年纪较大者,除了与组织损伤等因素有关外,尚可能有感染因素 参与。治疗除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外,应酌情应用抗生素。

7.缺氧。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Pa02)下降十分常见,进行纤支镜检查时PaO2:一般下降2.67kPa(20mmHg)左右,故对原来已有缺氧者应在给氧条件下,或在高频通气支持条件下施行检查。

8.出血。施行组织活检者均有出血。少量出血经吸引后可自行止血,如仍有出血者,可用:

(1)经纤支镜注入冰盐水。

(2)经纤支镜注入稀释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2mg,加人生理盐水20ml内,每次可注入5~l0ml)。

(3)经纤支镜注入稀释的凝血酶(凝血酶200u加入生理盐水20ml内,该制剂绝对不能注射给药)(4)必要时同时经全身给止血药物,此外出血量大者尚可进行输血、输液等。

(5)纤支镜的负压抽吸系统一定可靠有效,以保证及时将出血吸出,不使其阻塞气道。(6)对较大量出血患者,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必要时可换用硬质气管镜填 塞出血局部或请胸外科协助处理。

第四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

主讲人 时间

参加人员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是利用光学纤维内镜对支气管管腔进行的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可经口腔、鼻腔、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插入段、亚段支气管,甚至更细的支气管,可在直视下行活检或刷检、钳取异物、吸引或清除阻塞物,并可作支气管肺泡灌洗,行细胞学或液体成分的分析。另外,利用支气管镜可注入药物,或切除气管内腔的良性肿瘤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成为支气管、肺和胸腔疾病诊断及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

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咯血,需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或需局部止血治疗者;

2)胸部X线占位改变或阴影而致肺不张、阻塞性肺炎、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刺激性咳嗽,经抗生素治疗不缓解,疑为异物或肿瘤的病人 3)用于清除粘稠的分泌物、粘液栓或异物;

4)原因不明的声音嘶哑、喉返神经麻痹或隔神经麻痹、上腔静脉阻塞 5)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及用药等治疗 6)引导气管导管,进行经鼻气管插管; 7)痰中查到癌细胞,胸部影像学阴性;

8)肺部感染需经防污染毛刷或BAL分离鉴定病原菌;

9)诊断不清的肺部弥漫性病变;

10)需做BAL和TBLB检查者;

11)怀疑气管食管瘘者;

12)观察有毒气体引起的气道损伤、烧伤;

13)选择性支气管造影;

14)肺癌的分期;

15)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留置导管后怀疑气管狭窄;

16)气道内肉芽组织增生、气管支气管软骨软化

禁忌症

1)麻醉药物过敏,不能用其他药物代替者;

2)肺功能严重损害,重度低氧血症,不能耐受检查者;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全身状态极度衰竭者;

4)严重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者; 5)颅内压升高者; 6)有主动脉瘤破裂危险者;

7)出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 75,000/mm3;

8)哮喘发作或大咯血者,及近期上呼吸道感染或高热者;

操作前准备

1)病人准备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检查目的、操作过程及目的、操作过程及有关配合注意事项,以消除紧张情绪,取得合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有创性操作,术前病人应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人术前4h禁食禁水,以防误吸。病人若有活动性义齿应事先取出。

2)术前用药

评估病人对消毒剂、局麻药或术前用药是否过敏,防止发生变态反应。术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阿托品1mg或地西泮10mg肌注,以减少呼吸道分泌和镇静

3)物品准备

备好吸引器和复苏设备,以防术中出现喉痉挛和呼吸窘迫,或因麻醉药物的作用抑制病人的咳嗽和呕吐反射,使分泌物不易咳出。

操作过程

纤维支气管镜可经鼻或口插入,目前大多数经鼻插入。病人常取仰卧位,不能平卧者可取坐位或半坐位。可以直视下自上而下依次检查各叶、段支气管。支气管镜的末端可做一定角度的旋转,术者可依据情况控制角度调节钮。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反应,按医生指示经纤维支气管镜滴入麻醉剂作黏膜表面麻醉,并根据需要配合医生做好吸引、灌洗、活检、治疗等相关操作。

操作后护理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观察分泌物的颜色和特征。向病人说明术后数小时内,特别是活检后会有少量咯血及痰中带血,不必担心,对咯血者应通知医生,并注意窒息的发生。2)避免误吸

术后2h内禁食禁水。麻醉消失、咳嗽和呕吐反射回复后可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前试验小口喝水,无呛咳在进食。

3)减少咽喉部刺激的、术后数小时内避免吸烟、谈话和咳嗽,是声带得以休息,以免声音嘶哑和咽喉部疼痛

第五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加强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妇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妇科腹腔镜和妇科宫腔镜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妇产科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设备、设施基本要求:

1.能够满足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工作要求,内镜工作室应包括内镜检查室、手术室以及门诊手术室等。内镜工作室要有各种相应的手术以及应急救治设备。

2.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内镜设备和手术器械。

3.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四)有至少2名具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 的执业医师,有经过妇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如: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盆底重建术、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矫治术、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分期手术等;宫腔镜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Ⅱ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子宫畸形矫治术等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三级医院,开展妇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妇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不少于40张,5年内累计完成妇科内镜手术病例3000例以上,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累计300例以上,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3.开展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的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医疗机构,还应当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诊疗科目。

4.具备满足实施四级妇科内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妇科内镜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妇产科专业。2.有5年以上妇科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拟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妇科内镜诊疗医师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经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经过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妇科疾病的诊疗规范、妇科内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实施内镜手术必须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的内镜专业设备、耗材及药品,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三)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由具有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由具有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四级妇科内镜手术 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订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四)实施内镜手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五)加强妇科内镜诊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妇科内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六)医疗机构和医师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妇科内镜诊疗情况进行的技术检查,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

(七)医师实施妇科内镜诊疗,必须亲自诊查患者,并按规定及时填写、签署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八)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九)其他管理要求:

1.建立妇科内镜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

2.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妇科内镜诊疗器材。3.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四、培训

拟从事妇科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 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指定本辖区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并组织开展妇科内镜诊疗医师培训工作。

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负责四级妇科内镜手术的培训,且具备下列条件:

1.三级医院。

2.具备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每年完成各类妇科腹腔镜手术1000例以上和宫腔镜手术500例以上。其中,完成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不少于100例。

3.有至少4名具备四级妇科内镜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指导医师不少于2名。

4.有与开展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5.举办过全国性的与妇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培训工作基本要求。

1.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经卫生部认可。

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

3.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

(三)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医师培训要求。

1.拟从事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不少于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参与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5例,并经考核合格。

2.拟从事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的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不少于30例妇科宫腔镜手术,参与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不少于10例,并经考核合格。

3.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学员应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解释、与其他学科共同会诊、妇科内镜诊疗操作、妇科内镜诊疗操作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手术后随访等。

4.在境外接受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6个月以上,完成规定病例数的医师,有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卫生部指定培训基地考试,考核合格后,可以认定为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五、其他管理要求

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需经过培训和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工作。

(一)职业道德高尚,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二)拟从事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工作的医师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三级医院从事妇科腹腔镜手术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近5年累计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1000例以上,其中每年独立完成四级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少于100例。

(三)拟从事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工作的医师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三级医院从事妇科宫腔镜诊疗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近5年累计完成妇科宫腔镜诊疗病例500例以上,其中每年独立完成四级妇科宫腔镜手术不少于50例。

(四)手术适应证、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等手术质量相关指标符合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有关要求,近5年内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与开展妇科内镜手术相关的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下载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 为加强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胸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

    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加强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胸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胸外科内......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流程(合集)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流程 1 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工作是否正常、配件是否完整。 2 2%利多卡因气道麻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与适当全身镇静。 3 体位:多选用仰卧位。 4 应使用丁卡因胶......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1、原因不明的咯血或痰中带血。 2、原因不明的咳嗽,难以用吸烟或气管炎解释,或原有的咳嗽在质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中老年人。 3、支气管阻塞,表现为局......

    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

    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 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呼吸内科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指南对其临床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和......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护理知识 一、什么是纤支镜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一种导光器械,能将图象从一端传至另一端,具有镜体细、可弯曲、视野范围大、可直接看清气管的第三甚至第......

    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

    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3年版) 为加强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普通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少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3年版) 为加强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小儿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