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班级:B机电092 学号:0910106210
摘 要:迄今为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以蓬勃的生机向前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工业发展迅速,机电行业兴起,机械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求和国内工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机电一体化专业宽口径的特性,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渠道将会越来越宽广,以及所能从事的工作将会越来越多。
关键词:机械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能力、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就业率;.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现今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方向迈进.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未来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有:1.智能化;2.模块化;3.网络化;4.微型化;5.绿色化;6.系统化。
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现有的机械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机械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学机械专业的,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懂得较少;学电子专业的,对机械专业知识掌握得也不多,不能将机械与电子进行有机的结合。在科学技术竞争激烈的21世纪,对我国机械行业40余万家企业而言,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就是保证其生存的“新鲜血液”。.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2.1 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我国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有难度,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呼声高,有压力。我国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取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扰民产品的责任重,有意义。
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的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这是解决机电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重要出路。同时,可为传统的机械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把机械生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文明生产。
另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研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历史不长,差距较大,许多产品的品种、数量、档次、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进口量都比较大,因此亟需发展。所以急需大量极大一体化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就会很广,就业机会将会很多。任务和责任也将会很重,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加强自身文化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建设,以适应中国乃至世界市场的需求,为自己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而加倍努力。2.2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是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数控等技术的基本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第一线数控系统应用技术,具有基本的CAD造型设计和CAM数控编程与数控加工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要成为这样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计算机基础操作与应用能力: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查找、会用C语言编程等; 2.机械制图与计算机二维(AutoCAD)、三维(如用UG或PROL等)的绘图能力; 3.有一定的机床夹具设计能力;
4.具有CAD/CAM与数控加工应用的能力:掌握“零件造型—数控编程—数控制造加工”全过程,学会使用国外最新CAD/CAM软件,进行CAD造型设计,CAM数控自动编程,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加工的能力;
5.了解机电一体化设备,尤其是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调整操作故障等情况; 6.具有一定的加工车间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
为适应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要求和技术需求,以及未来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机电一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体化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以上的能力,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工作的需求。当然除了以上能力,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涵盖的面较宽,如何解决机电一体化发展与所培养人才能力、知识结构方面的矛盾,如何迎接机电一体化发展对高职课程内容提出的挑战,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从“素质+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人才,二是针对高职主要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特点,对本地区各类企业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企业进行调研,掌握各类企业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情况、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对毕业生主要能力与知识结构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合理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2.3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是一个很好的专业,目前国内工业发展迅速,机电行业兴起,技术员远远不足够补充岗位。所以技术员找工作十分容易,像在东三省,沈阳,广东,四川,重庆,相对来讲在国内工业是比较发达的,现在自动化慢慢地被普及,所以机电一体化,将在15年内,将是一个朝流。
研究表明,21 世纪我国急需的人才主要有八大种类,即:高新科技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经贸人才、律师人才。可见该专业就业形势很好,而且录取时不是高分段专业!比方说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吧,入校分数不高,但是今年信息技术学院一次就业率为93.17%,比去年同期高了13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就业率、签约率均是100%。可见大有前途啊。
机电一体化专业,分为三个专业方向: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方向、侧重机械制造方面的理论与应用能力的培养,重点学习机械设备、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过程设计、特种加工、测试技术、流体传动机制等;机械设计及制造方向,侧重机械设计方面的理论方法,重点学习机械产品设计及设备控制、电工与电子技术、创新工程学等;机械电子方向,侧重机电结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重点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CADCAM、电工、自动机械设计、控制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等。
通过三个方向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理论加之基础理论与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达到三位一体。使学生在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后,分别掌握三个方向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既掌握了较好的业务知识,又具备人文、管理、营销、公共关系知识;既适合深造,又适合工矿、企业、科研院所的就业;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方向是十分可观的。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走向了高科技的时代,机电一体化化的发展趋势见证了人类对于高智能化的向往。机电一体化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走向高智能化的时代步伐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就业方向也将越来越宽广。
在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运用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行、调试、维护与管理等工作;在面向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从事设备的制造、装配与调试等工作;也可在机电设备制造企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与开发、企业与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由此可知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方向是十分宽广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之竞争的多元化和激烈化,专业的机电一体换技术人员就更是不可或缺的了,所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机会就会不断增加。2.4 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岗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机械技术(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3)系统技术(4)自动控制技术(5)传感检测技术(6)伺服传动技术。正是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包含内容的多样性,决定其就业岗位的多样性。
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模具设计和制造、机械加工、塑料、五金、电子产品、计算机生产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数控机床的调试、维护及加工操作,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国内外数控设备的营销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CAD/CAM方向)的技术人员可在模具、机械、五金、塑料、家电等生产企业从事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CAD技术方向)的技术人员可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装备行业、模具制造业,轻工、家用电器、电子制造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改造、产品营销、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总的来说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员就业岗位是多种多样的,且不动发展方向有着不同的就业岗位。概括的讲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主、次要岗位如下:
(1)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主要就业岗位:如从事机电一体化液体灌装生产线及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改造及销售;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管理、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的工作。
(2)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次要就业岗位:如可在大型啤酒、饮料、食品及商品包装生产企业从事现代化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的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生产厂家或设计部门、营销单位从事技术工作。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日益丰富的需求而不断地对已有的技术进行变革创新并且使它们有机的结合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们之间相互发展,相互促进,从而不断地形成新的技术,并引发了几乎所有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进而拓宽了广大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的就业渠道,增加其就业岗位。2.5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率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由上我们可以知道,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是非常宽广的,就业机会是非常之多的,那么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率又如何呢?
研究表明,21 世纪我国急需的人才主要有八大种类,即:高新科技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经贸人才、律师人才。可见机电一体化这个专业就业形势很好,而且录取时不是高分段专业!比方说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吧,入校分数不高,但是今年信息技术学院一次就业率为93.17%,比去年同期高了13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就业率、签约率均是100%。可见大有前途啊。
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常办专业。这个专业近三年来招生均在310~340名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随着建筑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该业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十月份来,已有近40%的毕业生与深圳富士康、北京富士康等四家单位签约。广东省东莞市立洋公司、立洋公司昆山分公司也前来院招聘。目前157名应届毕业生中已有72人签订了就业协议书。
由大量的研究资料和各校的就业资料显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就业率是非常之高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可观的。由次我们不得不说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率,比其他有些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率要可观许多,所以选择该专业的人员也会越来越多,这不仅会提高就业率,而且会加快社会的发展。
3.总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最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并影响到几乎全部的工业行业。我国从80年代初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开始予以重视,先后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高科技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列专项对机电一体技术加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机电一体化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多,所以当今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就业渠道是相当宽广的,就业的岗位也是非常多的。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刚,机电一体化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秦斌,轻松学机电一体化.科学出版社,2009 [4] 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5] 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 李颖卓,张波,王卓,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7] 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基础自动化,2006; [8] 洪钟洲,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趁势,机电一体化,2007 [9] 袁中凡,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0] 项占琴,微电子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机电工程,2007,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11] 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2] 陈瑜,国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J],国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7 [13] 谢存禧,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4] 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编委会,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5] 胡泓、姚伯威主编,机电一体化原理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6] 梁景凯主编,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7] 徐志毅主编,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18]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9] 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 [20] 梁俊彦,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7 [21] 杨兆伟,刘锦,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 [22] 梁进秋,微光机电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光机电信息,2006,[23] 宋云夺编译,光机电一体化业的未来,光机电信息,2008 [24] 尹志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5] 曾亿山,刘征宇,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6] 方建军译,机电一体化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7] 石祥钟,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8] 周祖德,陈幼平,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9] Nitaigour Premchand Mahalik,机电一体化——原理·概念·应用,科学出版社,2008 [30] 张训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应用——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教材·机械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二篇: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班级:B机电092学号:0910106210
摘 要:迄今为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以蓬勃的生机向前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工业发展迅速,机电行业兴起,机械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求和国内工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机电一体化专业宽口径的特性,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渠道将会越来越宽广,以及所能从事的工作将会越来越多。
关键词:机械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能力、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就业率;.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现今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方向迈进.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未来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有:1.智能化;2.模块化;3.网络化;4.微型化;
5.绿色化;6.系统化。
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现有的机械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当今机械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学机械专业的,对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懂得较少;学电子专业的,对机械专业知识掌握得也不多,不能将机械与电子进行有机的结合。在科学技术竞争激烈的21世纪,对我国机械行业40余万家企业而言,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就是保证其生存的“新鲜血液”。.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渠道及从事的工作
2.1 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我国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有难度,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呼声高,有压力。我国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取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扰民产品的责任重,有意义。
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的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这是解决机电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重要出路。同时,可为传统的机械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把机械生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文明生产。
另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研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历史不长,差距较大,许多产品的品种、数量、档次、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进口量都比较大,因此亟需发展。所以急需大量极大一体化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就会很广,就业机会将会很多。任务和责任也将会很重,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加强自身文化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建设,以适应中国乃至世界市场的需求,为自己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而加倍努力。
2.2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是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数控等技术的基本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第一线数控系统应用技术,具有基本的CAD造型设计和CAM数控编程与数控加工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要成为这样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计算机基础操作与应用能力: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查找、会用C语言编程等;
2.机械制图与计算机二维(AutoCAD)、三维(如用UG或PROL等)的绘图能力;
3.有一定的机床夹具设计能力;
4.具有CAD/CAM与数控加工应用的能力:掌握“零件造型—数控编程—数控制造加工”全过程,学会使用国外最新CAD/CAM软件,进行CAD造型设计,CAM数控自动编程,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加工的能力;
5.了解机电一体化设备,尤其是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调整操作故障等情况;
6.具有一定的加工车间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
为适应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要求和技术需求,以及未来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机电一
体化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以上的能力,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工作的需求。当然除了以上能力,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涵盖的面较宽,如何解决机电一体化发展与所培养人才能力、知识结构方面的矛盾,如何迎接机电一体化发展对高职课程内容提出的挑战,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从“素质+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人才,二是针对高职主要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特点,对本地区各类企业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企业进行调研,掌握各类企业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情况、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对毕业生主要能力与知识结构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合理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2.3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是一个很好的专业,目前国内工业发展迅速,机电行业兴起,技术员远远不足够补充岗位。所以技术员找工作十分容易,像在东三省,沈阳,广东,四川,重庆,相对来讲在国内工业是比较发达的,现在自动化慢慢地被普及,所以机电一体化,将在15年内,将是一个朝流。
研究表明,21 世纪我国急需的人才主要有八大种类,即:高新科技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经贸人才、律师人才。可见该专业就业形势很好,而且录取时不是高分段专业!比方说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吧,入校分数不高,但是今年信息技术学院一次就业率为93.17%,比去年同期高了13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就业率、签约率均是100%。可见大有前途啊。
机电一体化专业,分为三个专业方向: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方向、侧重机械制造方面的理论与应用能力的培养,重点学习机械设备、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过程设计、特种加工、测试技术、流体传动机制等;机械设计及制造方向,侧重机械设计方面的理论方法,重点学习机械产品设计及设备控制、电工与电子技术、创新工程学等;机械电子方向,侧重机电结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重点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CADCAM、电工、自动机械设计、控制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等。
通过三个方向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理论加之基础理论与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达到三位一体。使学生在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后,分别掌握三个方向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既掌握了较好的业务知识,又具备人文、管理、营销、公共关系知识;既适合深造,又适合工矿、企业、科研院所的就业;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方向是十分可观的。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走向了高科技的时代,机电一体化化的发展趋势见证了人类对于高智能化的向往。机电一体化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走向高智能化的时代步伐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就业方向也将越来越宽广。
在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运用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运行、调试、维护与管理等工作;在面向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从事设备的制造、装配与调试等工作;也可在机电设备制造企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与开发、企业与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由此可知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方向是十分宽广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之竞争的多元化和激烈化,专业的机电一体换技术人员就更是不可或缺的了,所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机会就会不断增加。
2.4 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岗位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机械技术(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3)系统技术(4)自动控制技术(5)传感检测技术(6)伺服传动技术。正是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包含内容的多样性,决定其就业岗位的多样性。
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模具设计和制造、机械加工、塑料、五金、电子产品、计算机生产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数控机床的调试、维护及加工操作,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国内外数控设备的营销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CAD/CAM方向)的技术人员可在模具、机械、五金、塑料、家电等生产企业从事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CAD技术方向)的技术人员可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装备行业、模具制造业,轻工、家用电器、电子制造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改造、产品营销、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工作。总的来说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员就业岗位是多种多样的,且不动发展方向有着不同的就业岗位。概括的讲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主、次要岗位如下:
(1)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主要就业岗位:如从事机电一体化液体灌装生产线及商品包装自动化机械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改造及销售;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管理、技术改造与服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用电脑绘图设计、信息处理和资料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的工作。
(2)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次要就业岗位:如可在大型啤酒、饮料、食品及商品包装生产企业从事现代化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的自动机与生产线的生产厂家或设计部门、营销单位从事技术工作。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日益丰富的需求而不断地对已有的技术进行变革创新并且使它们有机的结合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们之间相互发展,相互促进,从而不断地形成新的技术,并引发了几乎所有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进而拓宽了广大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的就业渠道,增加其就业岗位。
2.5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率
由上我们可以知道,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是非常宽广的,就业机会是非常之多的,那么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率又如何呢?
研究表明,21 世纪我国急需的人才主要有八大种类,即:高新科技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经贸人才、律师人才。可见机电一体化这个专业就业形势很好,而且录取时不是高分段专业!比方说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吧,入校分数不高,但是今年信息技术学院一次就业率为93.17%,比去年同期高了13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就业率、签约率均是100%。可见大有前途啊。
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常办专业。这个专业近三年来招生均在310~340名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随着建筑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该业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十月份来,已有近40%的毕业生与深圳富士康、北京富士康等四家单位签约。广东省东莞市立洋公司、立洋公司昆山分公司也前来院招聘。目前157名应届毕业生中已有72人签订了就业协议书。
由大量的研究资料和各校的就业资料显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就业率是非常之高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可观的。由次我们不得不说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率,比其他有些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率要可观许多,所以选择该专业的人员也会越来越多,这不仅会提高就业率,而且会加快社会的发展。
3.总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最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并影响到几乎全部的工业行业。我国从80年代初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开始予以重视,先后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高科技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列专项对机电一体技术加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机电一体化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多,所以当今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就业渠道是相当宽广的,就业的岗位也是非常多的。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刚,机电一体化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秦斌,轻松学机电一体化.科学出版社,2009
[4] 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5] 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 李颖卓,张波,王卓,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7] 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基础自动化,2006;
[8] 洪钟洲,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趁势,机电一体化,2007
[9] 袁中凡,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0] 项占琴,微电子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机电工程,2007,[11] 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2] 陈瑜,国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J],国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7
[13] 谢存禧,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4] 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编委会,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5] 胡泓、姚伯威主编,机电一体化原理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6] 梁景凯主编,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7] 徐志毅主编,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18]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9] 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
[20] 梁俊彦,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7
[21] 杨兆伟,刘锦,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 [22] 梁进秋,微光机电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光机电信息,2006,[23] 宋云夺编译,光机电一体化业的未来,光机电信息,2008
[24] 尹志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5] 曾亿山,刘征宇,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6] 方建军译,机电一体化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7] 石祥钟,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8] 周祖德,陈幼平,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9] Nitaigour Premchand Mahalik,机电一体化——原理·概念·应用,科学出版社,2008
[30] 张训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应用——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教材·机械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第三篇: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等这些问题成了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想要了解的问题。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机电一体化”一词最早是日本提出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名古屋大学最早设置了机电一体化 专业。如今在本科,已改称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高职高专则仍延用机电一体化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待遇也高。毕业生主要在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电气工程、常用电器的维修、安装与调试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
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1、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主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
2、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次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等
以上就是有关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对大家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的认识。
第四篇: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综合素质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综合素质
调查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综合素质
严培
班级:B机电092学号:0910106227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的综合素质所包含的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介绍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包括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史、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技术、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机电一体化的作用和意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如何有目标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以及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专业素质;基本素质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机械制造行业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制造类专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否。因此在短时期内,加快机械制造行业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成为目前机械行业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更显得尤为突出。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机电一体化专业带来了新的革命,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成为制约机电一体化发展的一大阻力。在我国,一些老工业基地的衰落,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因此,要振兴我国的机械行业,就必须加速科学技术的改革进程。要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形势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综合素质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专业素质”是相对于具体专业岗位而言的,指从业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专业素质是机电一体化主业技术人才必备的素质。而“基本素质”是作为一个自然人在社会中生存所应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涵盖范围广泛,从思想道德修养、文明礼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到性格、毅力、智商、情商等许多方面。
1.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主要是指系统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根底,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断注意知识的更新.有计划、有目标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逐渐得到提高,尽快担负起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所应具有的有关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知识包括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史、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技术、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机电一体化的作用和意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1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史
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史必须对机电一体化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发展情况。了解从19世纪电的发现开始,到机械与电气的结合;进入20世纪控制理论的发展为机械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为机械系统的复杂控制提供了坚实基础。20世纪70年代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了解人类历史上对机械技术的信息处理自动化的不停的探索的过程,了解从机械式的计算机、卡片机、密码机到现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了解。了解机械系统控制手段从凸轮控制到穿孔卡片控制,又从穿孔卡片控制到继电气控制,再从继电器控制到计算机控制,这一控制功能从简单到复杂而功能变化则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1.2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技术
1机械技术和制造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随着高新技术被引入机械行业机械技术面临着挑战和变革。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机械部分既是系统控制的对象,也是实现系统行为的执行装置。因此,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重量、体积、动态性能、耐用性等诸方面均有重要影响。了解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发展相适应,知道综合利用其他高新技术实现机械结构、材料、性能上的变革,满足减少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改善性能的要求。知道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使得整个系统结构呈现出宏观简单、微观复杂、精度要求提高的特点。
2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与纯机械系统差别很大。掌握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利用微处理器处理信息,是如何方便高效地实现在传统的机械中是很难实现的信息的交换、存取、运算、判断和决策等。知道微处理器除了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的特点,为控制系统的嵌入式发展提供了方便,使整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更加紧凑。
3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为了能够可靠实现系统功能,通常用到较多的传感器来检测自身工作状况和外部的工作环境,如位移、速度、压力、流量、方位等。目前传感器正向着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能更好的与机械结构、动力结构集成在一起,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了解微型化使传感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很容易与机械机构和动力系统集成在一起,形成嵌入式设计结构,从而减小整个系统的体积。集成化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集成于一体从而提高信号处理性能,降低成本。智能化传感器具有对自身工况进行诊断的功能和自动识别信号量程的功能,保证了传感器工作更可靠检测结果更准确。了解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分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以及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在系统中的作用。
4软件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主要在软件的控制下实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已经变成软件功能设计为主,机械设计为辅的一种过程,是典型的软件密集型产品。系统中的人机界面、动力模块的伺服控制、动力模块间的协调控制、系统功能的决策控制等、都需要用微控制器中的软件来实现,甚至某些硬件模块也需要用硬件描述语言等软件工具来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所要求的软件的特点和机电一体化系统软件开发中普遍采用实时操作的实用性。
5通信技术
由于在功能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不但有着多个动力驱动单元,而且还有众多的传感器,因而信息处理系统需要同时与众多的传感器和驱动器通信,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了解信息处理系统、动力驱动系统和传感器系统三者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有效的通信机制——现场总线技术。了解现场总线技术的本质即一种串行总线,以及它在系统中将所有信息用一条总线串联起来利用高速串行通信实现对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的作用。
6驱动技术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电力驱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了解掌握专门发展出用于功率驱动的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了解电力电子元件可通过较大电流,能承受较高电压可直接用于电机和功率电磁铁的控制的特征。了解功率元件的驱动保护技术。以及了解电力电子技术将进一步向小型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
7自动控制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与信息处理的功能,如何利用系统所获得的信息实现系统的控制目标,需要借助自动控制技术。一般而言,被控制对象的固有特征与主观上要求达到的控制目的是矛盾的,自动控制理论为如何解决此类矛盾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自动控制理论注意系统动态性能的研究和优化,在此理论指导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将更多地涉及动态因素,因而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动态性能上将有更出色的表现。由于控制对象种类繁多,因此控制技术的内容极其丰富,例如定值控制、随动控制、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学习控制等。
8系统技术
系统技术就是以整体的概念组织应用多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总体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概念单元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二次分解,生成功能更为单一和具有的子功能和单元。系统中一个核心思想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优化机电一体化系统内部结构和相互衔接关系,合理把握系统内部各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形成整体优势,往往可以使用相对廉价的部件组成高性能的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正是得益于机电融合的优势,才取得今日的成功。“综合就是创新”是系统论中另一重要的学术思想,机电一体化系统往往需要通过多种先进技术的综合,来实现传统机电系统无法实现的目标,激光打印机、静电复印机、数字照相机等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无一不是多学科技术综合而创造出的新产品。系统技术中,接口技术是一重要方面,它是实现系统各个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接口技术的包括电气接口、机械接口、人机接口等。电气接口是实现系统间电信号的连接;机械接口则完成机械与机械部分之间,机械与电气装置之间的连接;人机接口提供了人与系统间的交互界面。
1.3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了解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比如汽车这一机械工业的传统产品,其燃料使用方面运用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使得汽车的性能大大提高。以及电子控制化油器、发动机IC调节器,发动机旋转检测装置,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等一系列先进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以及机电一体化所促进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如各类机器人的应用。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生物医学、仪表、轻工、电力、通信、纺织、化工、冶金、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
1.4机电一体化的作用和意义
1机电一体化的作用
了解产品采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产生的作用:使产品具有原来所不具备的新功能;增强产品的柔性;改善操作性能;容易满足多样性的要求;扩大设计的灵活性;改善生产的工艺性;使产品的体积小质
量轻;减少产品的零部件数量;提高可靠性;提高品质;节能省力;降低成本。此外,开发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经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机构。通过适当的软件控制,无论如何复杂的运动都可以实现。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最大的作用是:扩展新功能;柔性增强柔性。
2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机械系统的影响。掌握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功能的影响,了解每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多样化功能;掌握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性能方面的影响,了解由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和分散化给机械系统所带来的优秀性能;掌握机电一体化 对机械系统操作性的影响,包括简易性和方便性等;以及对机械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3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就要不停的新的知识,研究机电一体化在各领域的创新,才能保证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知识的更新.有计划、有目标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对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有着深刻的认识:
智能化: 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了解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重点掌握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的重要应用。“智能化”要了解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了解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各个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因为规模化将给机电一体化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网络化,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使人们在家里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对网络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微型化: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了解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可比拟的优势。研究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微机械技术,因为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所以要了解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绿色化:因为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
系统化:了解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电一体花产品。事实上,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都是受动物的启发研制出来的。
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当然,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2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主要有十个方面:身体素质即加强体质和健康(主要指生理)方面的素质; 心理素质即认知、感知、记忆、想像、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素质的培养;拓展训练以提高心理素质,可提高心理素质以及团队信任关系; 政治素质即指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念与信仰等方面的素质;思想素质即嘉庆思想认识、思想觉悟、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素质;道德素质即加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修养、组织纪律观念方面的素;科技文化素质即指扩展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文化知识、文化修养方面的素质,审美素质:指美感、审美意识、审美观、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方面的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主要是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社交适应是后天培养的个人能力,职业素质的另一核心之一,侧面反应个人能力;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主要是学习能力、信息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等。学习和创新是个人价值的另一种形式,能体现个人的发展潜力以及对企业的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讲,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方式并不局限于理论课,内容和形式涉及方方面面,政治思想教育、德育课、礼仪教育、各种文体活动、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对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就绝大多数情况来说,要加强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训练。以及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专业素质教育中更是亟需加强和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沟通交往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仅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在求职场上争得先机,还需要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通过交流和表现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胜势,进而缔造成功的个人事业。提倡个性化、差异性发展,个性在人的素质构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核心是思想的独立性,独立的思考,不盲从,不轻信。承认人的素质的差异性,注重个性化培养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日新月异的今天,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 袁中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日)武藤一夫,机电一体化,科学出版社,2007
[3](美)罗伯特H.华夏普,机电一体化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郑堤,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 吴晓苏,机电一体化设计与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 邱士安,机电一体化技术,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7] 于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及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8] 曾亿山,刘征宇,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9] 张训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应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10] 姚伯威,吕强,机电一体化原理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1] 周祖德,陈幼平,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2] 梁志彪,机电一体化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3] 秦斌,轻松学机电一体化,科学出版社,2009
[14] 杨帮文,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类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15] 徐航,徐九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6] 张燏,机电一体化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17] 邵泽强,机电一体化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8] 孙卫青,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科学出版社,2009
[19] 禹春梅,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科学出版社,2010
[20] 巩明德,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丛书测试系统,化学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1] 吴博,深入浅出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丛书,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2] 李燕明,庄效恒,模拟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3] 肖银奎,执行元件及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4] 刘丽华,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5] 张建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6] 王俊峰,机电一体化检测与控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7](日)三浦宏文,机电一体化实用手册,科学出版社,2008
[28] 梁建和,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9] 计时鸣,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0](日)岩本泽,机电一体化入门,科学出版社,2010
第五篇:机电一体化专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1月,有机械工程学院和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组建而成,拥有教授85名,副教授101名,博士生导师110名(包括兼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名,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机械工程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科技进步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装备部,也是科技人才需求大户。在我国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机械专业的人才需求将会更加突出。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在继续办好全日制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上,面向机械从业人员,由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专业网络教育,培养更多的从事机械行业的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机械电子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电子领域的设计、开发、应用、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机电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接受运用机电一体化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训练,具有机械电子系统的开发、应用与管理的能力。
【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机械原理>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及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各种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问题,常用机构的设计问题,机器动力学问题和机构的选型及机械运动系统设计的问题。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培养学生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一般规律,具有设计一般简单机械的能力,具有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
<机电控制技术>学习机电系统工程基础、可编程逻辑控制、计算机接口和电机调速等基本技术,掌握数字系统分析与设计和机械-电子-控制-软件耦合分析与设计等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机械工程应用软件>讲述工程软件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介绍机械工程各个软件的应用基础,引领学生入门,掌握机械工程相关应用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讲授非电量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技术,常用的传感器、中间变换电路及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静、动态特性的评价方法和测试信号的分析、处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选用测试系统及装置。
<数控加工技术>以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制订和编制加工程序为基础,主要教授数控加工过程中有关工艺分析、数值计算、基本编程功能指令和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加工程序编制方法,并向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艺分析和FMS应用拓展。
<机器人技术>通过一些专题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机器人学目前国际各个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同时通过具体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机器人研究领域一般的研究手段和理论,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