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动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摘 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多样化的发展,各国实力发生着改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上任以来,根据世界形势的总体变化,对本国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中国的外交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合作”“共赢”成为国际事务的新潮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新时期处理外交事务的新理念。“中国元素”成为国际事务中的新特色,中国开始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显示“中国力量”。
关键词:合作;共赢;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45-02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多样化的发展,各国实力发生着改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自上任以来,根据世界形势的总体变化,对本国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中国的外交政策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合作”“共赢”成为国际事务的新潮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同时,各国发展愿望越发强烈,当今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中国主张大家的事大家办、世界的事各国一起办,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努力以自身发展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各项讲话中,习近平提到“发展”131次,认为“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
合作、共赢是时代新潮流,实现和平与发展目标的现实途径。中国提出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更好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不能把世界长期发展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上。“通观G20峰会主题发言,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到‘独行快,众行远’,到‘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再到‘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方向迈进所体现出的诚意和担当。习近平强调:“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我们应该继续加强二十国集团机制建设,确保合作延?m和深入。”中国率先垂范,“‘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方与三十多个沿线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二十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化,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所以说,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另起炉灶,而是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二、“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事务中的新理念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新时期处理外交事务的新理念。不管是“一带一路”战略,杭州G20峰会,以及中国在处理各方关系上,无不彰显中国将世界看成整体,努力通过自身力量为全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中国积极倡导、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全球治理的本质,是由国际社会采取共同的行动处理全球性问题”,它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全球治理结构如何完善应该由各国共同来决定。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他们希望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与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国际多边主义的积极参与者。中国愿意巩固G20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希望这个平台能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等发展问题上协商与对话的机制。梳理习近平历次G20峰会的讲话发现,“治理”一词出现达51次之多。同时,他又指出了全球经济治理的重点,即四个“共同”:“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
中国积极倡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因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中国从习近平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身体力行,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创亚太繁荣进步,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等,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G20)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中国元素”成为国际事务中的新特色
随着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元素”成为国际事务中的新特色。过去,中国还只是国际多边舞台的“参与者”和“学习者”,而如今,中国日益成为重大国际机制的“塑造者”和“建设者”,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这也推动了国际体系朝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地维护和增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中国开始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显示“中国力量”。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积极提出自己的主张和想法,发出“中国声音”。习近平在参加的四次G20峰会上的发言中,从“平衡增长不是零和游戏”,到“当前首要任务是破解难题”,到“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创造机遇”,再到“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传递了中国就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为经济复苏需要做出的努力,以及如何更好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发出的“中国声音”。在本届G20杭州峰会上,当全球媒体瞩目中国如何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时,中国不仅拿给世界“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济”的“四个倡议”,也提出了包括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创新发展方式、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的“五点主张”,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凭借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良好的中国形象。中国一直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拿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彰显着一个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勇于担当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在国际维和方面,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兵力最多的国家,承担的维和款项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属第一;2013年圣彼得堡峰会上,中国已经全面实现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税目的产品零关税待遇;2015年在安塔利亚峰会上,中国提出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并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本届G20峰会承办城市杭州,不仅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从充满中国山水画气息的本届峰会的会标设计,到与会各国领导人和嘉宾收到的“国礼”中的“苏绣”,以及媒体包里放置的贴心的“杭扇”“杭丝”,还有会场里面无处不在的中国文化,都向国际社会展示、宣传中国。在媒体特别关注的欢迎晚宴上,一道道国宴菜品名字如:八方宾客、大展宏图、紧密合作、共谋发展、携手共赢等等,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演出了中国传统特色曲目,也有德彪西的《月光》、贝多芬的《欢乐颂》,整场演出利用高科技将中国文化做到极致,向世界展示了独一无
二、特色鲜明的中国形象。在《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中显示:中国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全球第二,而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成为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
中国向世界传递着东方大国的力量。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在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特别强调“行胜于言”,就是在向二十国集团乃至全世界传递中国致力于推进经济发展、扩大改革开放,实现世界共赢共荣的强大力量。中国希望同各方一道,推动杭州峰会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在G20杭州峰会之前,B20峰会首先召?_,全球工商界巨头云集杭州,八百多名工商界代表中半数来自中国。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渐崛起,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经济治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向世界发出了如G20智慧创新倡议、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全球投资政策环境等倡议的“中国好声音”,从以前的“买票看戏”到当今的“登台唱戏”,中国企业的影响力正得到更广泛的肯定与认可。中国企业的崛起,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贡献着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曾伟.携手行动 传递信心 创新发展――解析习近平G20杭州峰会主旨讲话和致辞[EB/OL].(2016-09-06)人民网-时政频道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906/c1001-28695157.html.[2]薛宝生.G20峰会唱响了合作共赢中国好声音[EB/OL].(2016-09-11)光明网-时评频道,http://guancha.gmw.cn/2016-09/11/content_21920918.htm.[3]国内外专家看G20:全球治理需要创新路径[EB/OL].(2016-09-02).解放日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6-09/02/content_214735.htm
[4]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EB/OL].(2015-10-13)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3/c_1116811341.htm
[5]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第二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十五、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十五、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1.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同时,世界仍很不安宁,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总书记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
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各国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不能把世界长期发展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谋求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际社会可以信赖的伙伴和朋友。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加强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扩大同世界各国利益交汇点,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2.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和平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华民族曾遭到列强长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国人民从中学到的不是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而是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逐步形成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和平发展是中国基于自身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符合周边国家利益,符合世界各国利益,没有理由去改变它。
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走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既让中国更好利用世界的机遇,又让世界更好分享中国的机遇,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3.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和平、发展、进步的阳光足以穿透战争、贫穷、落后的阴霾,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恐怖主义、金融动荡、环境危机等问题愈加突出,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程度空前加深,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世界各国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要坚持多边主义,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核心作用,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争端。推进各国经济全方位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现象,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奉行法治、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
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4.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2013年,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总书记形象地指出,这“一带一路”,“就是要再为我们这只大鹏插上两只翅膀,建设好了,大鹏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一带一路”倡议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追求的是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我们要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各国提出的许多发展战略或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有不少契合点,完全可以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连接亚欧非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中国欢迎沿线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一带一路”是共赢的,将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这条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等,目的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而不是要谋求政治势力范围。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汇集各方力量,引导、协调和组织政治力量、智库媒体、工商企业、民间组织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各领域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的政治、舆论、商业、民意氛围。我们欢迎周边国家参与到合作中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5.推动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
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切实运筹好大国关系、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至关重要。俄罗斯是我国周边最大邻国和世界大国,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是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两国牢固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制度,务实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国际战略协调与合作提升到新高度,成为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中国外交布局中占有特殊重要位置。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是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发展。中美要保持高层和各级别密切交往,拓展和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尊重彼此在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发展阶段上的差异,继续就亚太地区事务深化对话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地区和全球性挑战。欧洲是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是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提升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全球影响力,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周边是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我国周边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总书记强调,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东北亚、东南亚、中亚是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海外利益集中、交往密切、对外辐射影响力较强的地区。我们坚定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坚定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定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严格遵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四点原则共识,确保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中国和东南亚山水相连,血脉相通。我们坚定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合作,坚定支持东盟发展壮大,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坚定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和南亚各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愿同南亚各国和睦相处,愿为南亚发展添砖加瓦。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将其视为外交优先方向。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我们将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路人。我国虽然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切实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把我国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中非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选择,对非合作要讲“真、实、亲、诚”。中非应该以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为引领,继承真诚友好的光荣传统,把互助合作精神发扬光大,坚持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开放包容的多方合作、能力导向的务实合作、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优先的重点合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虽然相距遥远,但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打造中拉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彼此是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信赖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双方将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多边事务,高度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支持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为亚洲安全发挥更大作用,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事业,始终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大力推动国际发展事业,积极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同各国一道为实现2015年后发展议程作出努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必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6.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但是,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如果说几十年前,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敢于维护国家利益、反对世界强权,从未在外来压力下弯过腰、低过头,那么现在中国发展强大了,更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一些人把中国维护合理合法的国家权益说成是“咄咄逼人”、“傲慢”、“强硬”,鼓吹“中国威胁”等论调,都是站不住脚的。
要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正当合理的海洋权益,是中国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既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又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坚决在国际上遏制“台独”、“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防范国际暴力恐怖活动向境内渗透,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同时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合作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明底线。随着我国和平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维护国家利益的资源和手段将会越来越多,维护国家利益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主动。
7.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总书记指出:“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
全球治理体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全球治理结构如何完善应该由各国共同来决定。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好地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维护和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建设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国际多边主义的积极参与者。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不仅要看到我国发展对世界的要求,也要看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把维护我国利益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保持开放、透明、包容姿态,同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把二十国集团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促使二十国集团顺利完成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变,巩固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的地位。
8.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世界和我国发展实践所证明。总书记多次指出,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加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我国同世界的互动越来越紧密,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关系日益凸显。中国将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中国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角,大力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在学习互鉴中,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第三篇: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普京“旋风式”访华不寻常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不超过24小时,创下了普京访华的历史最短纪录,被外界称为“旋风式”访问。时间虽短,不过普京此访收获颇丰:中俄两国元首签署并发布了30余份不同层面的文件,涉及金融、旅游、核能、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两国元首之间频繁互动,是中俄关系“不一般”的见证。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出任国家主席之后将外访的首站放在了俄罗斯;今年6月23日,习近平与普京在乌兹别克斯坦会面,两天之后两人又一次聚首;3年多以来,各种场合的“习普会”多达十余次,仅去年就有5次……
20年前,中俄两国就已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在两国现任元首的直接推动下,近年来中俄关系再度升温,逐步确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而迎来了中俄关系的第二次高潮。当前中俄关系已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走出了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共同繁荣的新路。中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典范,有利于世界和平。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很多错综复杂的国际问题,都是大国之间博弈和角力的结果。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种新型伙伴关系具有鲜明的特征,它没有建立一个针对第三国的同盟或者联盟,并没有对邻国或者其他的大国构成威胁。这与上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当下美国与很多国家结成的同盟国关系,有本质的区别。
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在国家发展蓝图上有很多契合之处。当前中俄都处在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都面临着“发展”的重大课题,双方都迫切希望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睦邻友好是两国的必然选择。一个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一个是全球领土第一大国,没有中俄的繁荣稳定就没有世界的繁荣稳定。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中俄繁荣稳定的本身,就是对世界的积极贡献。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俄合作之所以硕果累累,就是“合作共赢”的结果。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战略上规划远景和路线图,逐步开创了外交工作新局面。中国已将与俄罗斯的关系视为调整世界秩序的基础。中俄关系生动诠释了“惠双方利世界”,已经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国与国之间和谐共处提供了一个现实样本。
第四篇:合作共赢
市委书记陈茂辉、市长郑人豪带队赴北京拜访中信集团、国家发改委、国侨办、国台办、财政部、民政部、中核集团,介绍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及有关项目合作进展情况,请求国家有关部委办继续支持汕头改革发展和汕头海湾新区建设,相关央企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快项目建设,再创汕头发展新优势,实现特区新发展。
在北京凛冽的寒风中,陈茂辉、郑人豪带队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各有关部委办和央企,每到一处,都详细介绍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陈茂辉、郑人豪指出,当前汕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两年在全省处于前列,正在成为投资的热点地区,一批国内外大中型企业陆续落户汕头,海内外潮商纷纷看好汕头、准备抱团来汕发展。汕头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在省政府同意建设汕头海湾新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特区“敢想敢闯”的精神和“先行先试”的优势,着力打好“侨牌”和“台球”,在全国率先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发展载体,打造面向国际、服务华侨、拉动全市的重大战略平台,更好服务华侨、服务台胞、服务国家改革开放,进一步擦亮特区牌子,增创发展优势。同时,实施基础设施大会战和城市绿化美化大行动,完善发展硬环境;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发展软环境,努力推动汕头创新发展,再创特区辉煌。在民政部、中信集团和中核集团,陈茂辉、郑人豪还分别就落实部厅市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协议、中信滨海新城建设和“汕头·中国锆城”等工作作了专题介绍。陈茂辉、郑人豪恳请各部委办继续支持汕头经济特区改革创新,助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发展载体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汕头发展;有关央企进一步深化与汕头的合作,加速推进共建项目,实现共赢发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穆虹,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国侨办副主任任启亮,经科司巡视员张健青,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秘书局局长杨流昌、经济局局长徐莽、政党局局长贺之军、综合局局长马晓光,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欧文汉、金融司司长孙晓霞,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顾朝曦,救灾司司长张卫星等分别参加有关座谈。他们纷纷表示,汕头是全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在国家改革发展中起着“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各部委办将继续支持汕头改革发展,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尽可能地给予汕头支持帮助。中信集团总经理、中信地产董事长田国立,中信地产副董事长李康,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华祥,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核燃料公司董事长李广长等参加有关座谈,表示重视与汕头的战略合作,将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合作项目,使之早日发挥效益。
第五篇:合作共赢
合作与共赢
还记得在电影鸿门宴的结尾张良说我去找一位高手,与他下一局,看能不能共赢。我不想评价电影的真实性,但实现共赢真的很难吗?我们若想实现又该拥有怎样的心境呢?
在网页上寻找答案,找到的却是合作,便不禁责怪电脑不懂人心,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合作又何谈共赢呢?良好的合作是共赢的基础。
无论是紫藤萝还是牵牛花,它能柔弱的枝径都无法支撑它们的花,但它们可以紧紧的缠住枯树,借用枯树的枝干给他们以支撑,让它们更好的接受阳光和雨露,而枯树呢也因它们重新焕发了生机,从新找回了存在的价值。犀牛和犀牛鸟也是一对不错的的搭档,犀牛虽然个体庞大,皮糙肉厚,但 皮肤皱褶之间却又嫩又薄,长受一些寄生虫的困扰,而犀牛鸟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同时自己也获得了食物来源,有了生存的能力。通过合作他们各取所需,互帮互助实现了共赢,也成了自然界懂得合作的范例。
我想它们或许并不懂这些,它们只知道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在此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在激烈的物种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相对于而言我们人类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那么我们还需要合作吗?
答案是毋庸质疑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良好的的合作可以给我们省去很大的麻烦,有了合作我们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有了合作但我们遇到困难时更有走下去的勇气,有了合作,痛苦会缩小而快乐会放大。可是偏偏有人忘了合作的诸多好处,一意孤行落个身死人手的下场,可怜又可悲,其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包容的心胸,有的只是为利益不顾一切的卑鄙。
还记得在学田忌赛马时,曾为孙膑的才华钦佩不已,又为他的伤残万分惋惜。曾经与他称兄道弟的知己朋友,如今却对他下次毒手,庞涓难怪你会落个兵败身死的下场,悲兮?快哉!假如你收回那可嫉贤妒能的心,代之以坦诚,我想你和孙膑依然是朋友,你们一定能书写一段属于自己传奇,如果真是那样,你可以拥有更好的才学,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而孙膑可以拥有健全的身体,可以和你畅谈兵法,一展宏图,齐国也可更加繁盛,这是一举多得的事,但它需要良好的合作,需要一颗宽容坦诚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赢,乃至多赢,可惜你断送了所有的美好。
同是古人心境却不尽相同,鲍叔牙拥有坦诚待人之心,将管仲引荐给齐桓公,共创伟业,结果呢,管仲得到用武之地,尽心辅佐,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鲍叔牙也因此得到后世人的赞扬,传唱。因为淡薄的心境,他们之间有了很好的合作,也正是因为这场合作,让他们为此受益,双赢其实并不难。
记得小时侯,听过一个笑话,一个瞎子骑车带着一个瘸子,瘸子给瞎子指路,瘸子突然喊道“沟沟沟”,但瞎子却以为是Go,Go,Go.结果二人掉到了沟里。这是一个笑话,他们之间的合作不能算很成功,但他们确实做到了“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我相信只要他们稍加训练,一定能走的又好又远。“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那么合作便是通过别人来弥补自己,而这个过程别人往往也会受益,这便是共赢的意义,而它需要以合作作为基础。
大海因为有了浪花的涌动而更显波澜壮阔,浪花因为有了大海而变化多姿;航船因为有了灯塔的照耀而不会迷失方向,灯塔因为有了航船而至关重要;梅花因为有了白雪陪衬而更显高洁傲岸,白雪因为有了梅花而不再单调。在合作中他们取长补短,因为有了合作共赢便不再遥不可及,因为合作是共赢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