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修论文 ,人生的转折与环境的适应
人生的转折与环境的适应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新生走入一个新环境后普遍存在的对现实的种种问题,着重从本质上剖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指引正确的方向。[关键词]困惑,目标迷失,学习迷失,独立性,依赖性。
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学生成长和成材的重要阶段。我们从高中进入大学,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面临着重大的转折。处在人生转折点的上的大一新生,在十几年为之奋斗的大学梦想实现后,人生目标正处于“真空”,理想信念淡薄,这个时候最容易产生迷惘、困惑、郁闷等消极心态。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大学生在人生转折点上的时候对人生目标的强烈追求,所以在这个时候重新认识自我,调节自己是至关重要的。
刚入大学的第一年,大家在心理上一般都要经历从兴奋到失衡然后调整到平稳这样三个时期。入学最初 2~3 个月为兴奋期。心里总会充满成为大学生的自豪、得意,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的新奇和兴奋的情绪状态。然而,随着对环境及大学生活的熟悉和习惯学生有可能会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有时可能会感到失望、失宠。新鲜感过去,看看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并非像自己想象中的大学那样美好。一些同学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中学时代的光彩不复存在,昔日的焦点成为今日平凡的一员。许多同学出现了友情匮乏的失落感,由于缺乏知心的新朋友而思念老朋友。但随着时间的冲淡经过不断的自我心理调整和对环境的适应,找到新的心理支点,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与这期间心理变化相伴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困惑和不解,如:目标迷失、学习迷失、价值迷失和生活迷失等。目标迷失,高中毕业以前我们都是以考上理想大学为唯一目标,然而终于迈入大学达成目标后,对于新的目标尚未确定,感到未来遥远,心里会感到迷茫恐慌,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怎么完成大学生后,于是出现了目标迷失的过程;所谓学习迷失就是指大学的学习环境与初、高中有很大的差异,无论是管理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突然觉得不知道如何读书、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与新同学相处,如何与老师接触。过去在初高中学习上得心应手的同学有可能突然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有的同学也许感到自己一下子成了一个不受人管束,完全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空间和精力的“自由人”,感到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但有时又怀疑自己的独立能力,想依赖或依靠某一个人却依靠不上,产生一种无助感;价值迷失是指对上大学究竟为为什么,上大学究竟学什么的思考与得不到明确的答案时的迷惘;生活迷失是指对新的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在新的群体中不知道自己的定位,难以对自己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迈过这些困惑和不解走向心里的平衡和适应呢?
一、心态上调整自我评价标准
高中时是班上尖子,进入大学却不再那么优秀。随着你所步入群体的优秀度提高,大学这个比较优秀的群体中,你就会处于相对平庸的状态,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只盯着自己的位置,应看看身边环境的变化,相信身处一个优秀大环境里的我,同样是很优秀的。另外,大学里多元价值的评价体系,又与高中“只以成绩论高低”的标准不同,除了看成绩,还看组织、交际、动手等能力,对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这可能也会对大学新生的自我判断产生影响。我们应该积极调整心态。
二、学习上应培养兴趣知道学什么
大学里,老师们更多是传授学习方法,把学生引进门,教学生分析、归纳、推导的思维,而不会像高中那般细致、深入地讲解内容,学生要获取更多知识就必须靠自己去做。学生通过图书馆、实验室、课外活动和竞赛、社团活动,都能获得知识、锻炼自己。
要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进入大学想干什么,结合专业能力和兴趣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怎么学,这就涉及到学习动力的问题。老师教得好固然重要,但学生有动力学才可能会通过阅读、实践来增强知识和能力。
三、人际上融入社会学会沟通
告别高中熟悉的生活圈子里,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五湖四海的不同学子,不少大一新生可能会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
有的新生以前没有住过校,或者接触的都是同乡人,现在面临全国或全省各地、不同生活习性和语言的同学,确实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时我们应学会敞开心怀包容他人,别自我禁锢,懂得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怎么对待你的处事原则。通过这些方法我们会更快地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并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无
第二篇:思修论文 信仰与人生
信仰与人生
信仰是人生的支柱,支撑着人生的全部。人生的信仰如何,决定着人生的轨迹,决定着人生的质量,决定着人生的优劣。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信仰产生忠诚、信仰产生奉献、信仰产生忘我,这是信仰产生力量的巨大作用。信仰在人生中的巨大作用显示出,信仰是人生的坚定目标、人生的力量源泉、人生的方向轨迹、人生的自律约束、人生的坚实根基。伟人毛泽东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意义的人。他的这些话,我们一定非常熟悉。它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直到今天还为大家熟悉。如果从佛教的方面理解毛泽东的这句话,就是圆满的人生。如何才是圆满的人生呢?答案就是要建立信仰。现在我就浅谈一下建立信仰对人生的作用。
信仰具有巨大的动力。一个具有信仰的人,常常可体会到信仰给他带来的无比愉悦的感受,使他的生命充满了诗意和激情。正是由于信仰的存在,人类才得以从生活的狭小时空范围的限制中超越出来,从生命本身的客观缺陷和束缚中解脱出来,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开辟出新的航向,相信神圣的生命帷幕之后存在着一个有意义的、一个崇高而又神秘的精神生活空间,为人类勇敢地奋斗提供勇气和持续的动力,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信仰是人生的力量源泉,它能使人焕发出强大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内驱力。人的信仰越坚定,越高尚,他的内驱力就越强大,越持久。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它对个人的人生定位和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信仰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生实践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动力。具有信仰的人会因此调动自身的一切知识和能力集中到既定的人生目标上,使内心和精神世界都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人的发展和提升。人有了信仰就会感到精神有所寄托,有所期望,有所依赖。信仰是人的行动指南,而行动则是受思想支配表现于外的活动。一个人的行为从根本上来看往往是受信仰支配的行动,人的信仰则是其行为的基础。信仰在心理上表现为对某种事物的仰慕和向往,在行动上则表现为以某种思想体系为准则去解释和改造世界。信仰是行动之母,一个人有怎样的信仰,他就会在这信仰的支配下行动。信仰可以左右人生,它决定一个人对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决定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锤炼。历史上任何伟大的人物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无一不是由于他们具有崇高的信仰,支撑他们得以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了灿烂的辉煌。此外,世上许多重要的发明,也无一不是由于信仰启发与支撑。世界上无论何事,决不是先有知识,后有信仰;而是用信仰去弥补知识的不足,信仰实为知识的前驱,它不是真理的代替,但信仰是达到真理的途径。假使没有信仰,许多真理与发明到今天一定还不会被人类所发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活着,就要灿烂、奔放、善待和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而面对死亡、生命返归自然时,则要静穆、恬然地让生命完成,而不要感到悲哀和畏惧。是的,只有如夏花般灿烂、热烈地活过,离开时才能没有遗憾,泰然自若。正是这样的人生观,赋予我激情、快乐的性格和对时尚、健康、自由、美丽的追求。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中的有些人从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一些表面的、应景式的场面很难再引起他们激动。同时他们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常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往往表现于外的不是激动,而是偏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也不愿轻易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对青年学生人格与心理的锤炼,要在正确的信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教育,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心情感,从而达到美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升华其精神的教育目的。方永刚说“对真理最大的尊重,就是运用它;对真理最大的信仰,就是用一生去践行它”。实践性,是科学理论、科学真理的鲜明特征。科学理论、科学真理的价值,就在于指导实践,促进实践,推动实践。毛泽东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对于科学的理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只用科学理论装潢门面的形式主义做法,是对科学真理的亵渎,只能败坏科学理论的声誉。我们树立信仰就是要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就是要将对科学理论、科学真理的热爱和忠诚切实落实到行动上。具备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科学的信仰,从而使科学理论在发挥实际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它的有效性,才能真正被青年学生所接受,对我们的人生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信仰对人生的作用如此巨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重视人生信仰的确立。从今天起,我要建立自己的信仰,相信的自己的能力,“今生想想怎么做人,今世想想怎么做事。”建立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我已经确定了自己大学四年的人生规划,接下来要做的自己的坚持,将我们的信仰化为行动,我相信四年的大学生活会给我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变化。
第三篇:思修人生价值观论文
浅谈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概述
摘要:价值观念的形成对于人的未来成长,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有重要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对于自己和社会有益!那要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以调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是如何形成和他们对自己价值观念的见解,基于上面的调查,下面分析价值观念意义的问题解析吧以及如何正确的引导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念;如何形成,意义
一、现在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
由于开放多元的社会思想文化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物质的享受,拜金主义倾向明显的增多、明星化、选秀、炫富热等一些社会现状在大学生中日益增多,如“宁愿躲在奔驰车里哭泣,也不要骑着自行车微笑。”赤裸裸的拜金主义思想,让人有后怕的感觉。[1]
贪图享受和享乐几乎是当代大学生的通病。学生本该以学为主,可是就是有那么些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即便有答案也就是找个好工作,有时候他们对找个好工作都丧失信心。在他们的头脑里,学习就是个混的概念,60分万岁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校本来是思想单一纯洁的地方,现在居然成了婚姻介绍所、、时尚的T台。很多本来与学生无关的东西都出现在校园。尽管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是那样,必定有一定的普遍性。
学生在学校比富,手机新款,衣着时尚,电脑还手提,自行车不骑,轿车甚至是宝马的,比学习成绩的少了。
学校成了小社会,甚至直接折射社会,简直就是社会的缩影!
一些不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对于现代大学生影响后果,这些错误的观念,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危害社会风气。
(一)以广东发布《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
详细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历时3个月,调查对象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10所高校大一到大四年级女大学生(比例为19.2:23.2:30.3:26.4)。实际发放问卷1100份,有效回收992份,回收率达90.2%。问卷主要调查广州地区女大学生群体在学习、交往、情感等方面的价值观。调查的结果令人堪忧![2]
(二)现代大学生有哪几种价值误区
1.个人至上。有的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以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他们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利益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缺乏社会责任感。处处为自己着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集体、他人之上。有的同学直接表现为自私自利,不愿意帮助关心他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社会活动;而有的同学则持着“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主动关心集体、同学,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但是“客观为他人”未必总是给他人带来好处,尤其在“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发生矛盾时,他们就会马上回到“主观为自己”的出发点,不惜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在资产阶级革命早期,在争取个人权利和自由、反对封建专制方面,个人主义具有积极意义,当是在十九世纪开始,有一些敏锐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就已经意识到它同时还具有销浊社会的一面。[3]
2.金钱至上。有的大学生崇尚拜金主义,把“挣很多钱”“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认为读书无用,“书读万卷不如腰缠万贯”。他们把大好的学习时间用在赚钱上,在大学校园里掀起一股不可忽视的“厌学风”。有些大学生唯利是图,忘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在金钱的诱惑下,他们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把金钱看成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找工作看‘钱途’”“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成为他们的口头禅,梦寐以求地以大学文凭为跳板来谋取金钱和地位。
3.享乐至上。有的大学生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事”,表现为不思进取,忽视学业,满足于“60分万岁”。他们懒散怠惰,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而是用于上网打游戏、聊天上,吃喝玩乐成为生活的全部。他们甚至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花钱大手大脚,视父母的辛勤劳动如粪土,用名牌,摆阔气,互相攀比,追求高档消费,追求超前消费。有的同学为了追求高消费,不能安心学习,甚至走上堕落犯罪的道路。
4.功利至上。有的大学生做事带有极强的实用主义色彩,个别同学为人处世以是否给个人带来好处为出发点,忽视人的社会价值。比如青年入党是一件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好事,但他们把入党作为追求个人发展,打造择业和就业竞争资本的功能性手段。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实用主义功利性促发的投机性政治热情,是入党动机不纯的一种体现。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但绝不会参加第二次相同的公益活动,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阅历。[4]
(一)为何现代大学生会产生如此的价值观
中国改革和中国社会转型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双重效应,开放带来西方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心理发展不成熟、主体意识增强,以及家庭德育的缺乏和学校德育的滞后。
(二)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4}这些伟人的价值观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学们应自觉的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指引人生,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的价值,正想毛泽东说过的话“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5]
(三)学校应重点抓好价值思想教育建设
1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抽象灌输,学校应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调整工作思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的实际,避免简单说教,应该把他们作为行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可采用开办讲座、举办辩论会、进行演讲等多种方式,寓教于乐,深入浅出,注重知行统一,务求实效。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打
造互联网上的教育阵地,主动开展网上教育活动,进行网上互动,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把“要他做”转变成“他要做”。[6]鼓励学生把对于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的认知放到实践中加以体验与践行。这样才能让一切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无所遁形。
2学校要重视与社会沟通,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学校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是一致的,都希望培养出品学兼优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才。社会要形成扬善惩恶的风气,多为学生树立正面的道德楷模,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扬各行各业的榜样,并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可以请一些杰出的人士来学校与学生沟通交流,积极为学生广开社会实践的门路,积极引导,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更多地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客观认识社会现象,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调整到正确轨道上来。3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成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大学阶段,学校与家长沟通多处于真空状态,双方沟通很少。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避免目的一致而手段不同,造成学生不知所措,最终没有收到效果。学校与家长要对学生多加强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学校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增强家长育人责任感,使学校与家长达成共识,促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同时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自己的孩子。鼓励家长主动与学校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的重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艰苦创业教育、吃苦耐劳教育和竞争与合作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地设计人生道路,明确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争取早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7]
(四)大学生自己应如何抓好正确的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8]。合理的调控情绪。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关系。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图书。
(五)结束感想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伟大复兴需要当代的大学生来努力。而高尚的价值观是精神世界的支柱,我们应当努力建设自己高尚的价值观。让自己对祖国发展创造出自己应有的价值吧!
参考文献;
【1】 马诺.在江苏卫视节目中说的话。
【2】2010年04月16日09:40来源:中国妇女网广东发布《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625—631页
【4】 温春继,《青年文摘》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6】王之汉.思想道德修养[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第四篇:思修论文认识爱情与人生
如何认识爱情与人生的关系
陈冰涵
一、什么是爱情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相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而人世间美好的爱情的酝酿则需要性爱、理想和责任三个基本要素的完美结合。
因为性爱的吸引,使爱情打上了情爱的烙印,并把异性间的爱情同友谊从根本上区分开来。而理想的契合,使得爱情表现着恋人对生活的希望及对未来的憧憬,使热恋中的人们有极大的热情去面对生活。责任则使爱情不再是自私地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地为所爱的人付出感情、担当责任。
真正的爱情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体现着人的自然和社会双重需要,并通过生活获得充实的意义。
然而当我们在经历爱情,既在恋爱的时候,我们必须遵守恋爱的道德要求——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和文明的相亲相爱。
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我们必须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明白恋爱本来就是平等的,更不能把对方作为自己的附庸。然而爱情的本质则体现在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不管是对方的身体还是心灵,同时当然还涉及到婚后对整个家庭的责任;除此之外,恋爱绝不是彼此的放纵,而是要在相互爱慕。因而亲近的同时应该做到举止得体,相互尊重,更要讲公共道德,即文明的相亲相爱。因为爱情只有在道德的庇护下才会长久。
二、几种恋爱的观念
1、有认为爱情是神圣的,一旦触碰就要绝对忠诚。而这种想法多源于女性。由于一般女性都对爱情专一,所以一旦认定就不再变,而很多男性则被认为是花花公子。当然,这种类型的不论是男是女,都是爱情的模范。
2、有人却只把爱情建立在性爱上。而这这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爱情。因为爱情主要是心灵的交流。虽然爱情包含了性爱,但为了性爱的情感不叫爱情。而有这种观念的人可谓是爱情的屠夫,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有真正爱情的存在。
3、有人认为爱情只是一场时间较长的化学反应,而其重点在于对爱情的责任。一般爱情带来的感觉都不会太久,长相厮守很多时候只是习惯了有对方的存在。同时也在体现双方对对方的责任心,对爱情的责任是变相的爱情,并不是爱情的消亡,所以我也相信了爱情的永恒。
正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情观念,所以我们应该对爱情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不会使我们的爱情观被扭曲。
三、大学生谈恋爱
大学时代正是青春萌动的高峰时期,许多大学生都想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终生伴侣,但因为历事不深的大学生遇事总是易冲动,很多事都是感情用事,虽然正经受着高等教育,但很少的人能常怀一颗理解的心,常常会因为小事而激发矛盾。然而,有的大学生在此时谈恋爱只是寻找爱情的玩偶,去陪自己走过本该充实的大学生活,所以在这些爱情的终结点总是上演一幕幕的所谓爱情悲剧。所以这个时期的爱情之花必须要精心照料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而与此同时,坠入爱河的大学生还应该处理好一下几种关系:
1、恋爱与学习的关系。作为大学生,学习当然是万事之首,身处爱河的你应尽力将爱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果不能兼顾到这点,则应该准确衡量这份爱情的价值。更不能因为恋爱而耽误学习。
2、爱人与集体的关系。虽然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但却没有谁能活在只有两个人的世界,脱离集体会使自身的全面发展受到阻碍。所以恋爱中的人一定不能脱离了集体。
3、爱人与他人还有社会的关系。爱情是个很博大的词,它并不是仅仅指恋爱,还包含着对父母、亲人、朋友的爱,以及对国家、社会的爱。如果一个人只专注于恋人之爱,这将使爱情变得自私、庸俗。所以,一定要把爱情放在适当的位置。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能识辨爱情。爱情是两人之间产生的微妙的感觉,不能将其与友情相混(我在这方面就弄不清楚,所以一直都怕犯错),更不能将爱情片面化或功利化,或做事只顾眼前不顾结果。我们必须要摆正爱情的态度。
所以,如果爱情与你在大学邂逅,那就应该用心呵护,倍加珍惜,处理好恋爱中的各种关系,就是对自己未来人生幸福最美的祝福。
四、爱情的升华
爱情作为人生的一种精神食粮,贯穿着整个人生。爱情的升华将结缔婚姻,组成家庭,伴随绝大部分人过完整个人生。
爱情仅仅是一种感觉,为什么会有那么的的魔力?因为在整个人生中真正伴随人们的不是爱情本身,而是夫妻双方对爱情的责任,继而升华为对整个家庭的人,演变为对家人的爱。而家家充满这种爱,整个国家就会和睦无比,继而转化为家国之爱。
然而爱情使人内心起伏,是人生的一种精神依托,如留下阴影将很难抹去,甚至伴人一生。所以一定要细心照料,共同维护,使爱情之花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
第五篇:思修论文人生困惑与坚守
人生的困惑与坚守
——我的大学的困惑与思考
摘 要:作为当代大学生,辞去了昔日高考的压力,同时也挑起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重担。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时间就如同生命。怎样在大学期间充实的生活,更好的把握现在,挑战未来,我们的困惑重重叠叠,也引发了对此的一系列思考。
曾经的我们怀揣着伟大的梦想,希望像徐静蕾的电影一样《梦想照进现实》,然而残酷的现实却让我们与梦想渐行渐远。踏入校园半年之久,每天上课下课,重复着单调的生活,萦绕在心间的困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究竟该做些什么,该怎样做,我们才能实现最初的梦想呢?迷茫,思考,再次陷入迷茫,再进行新一轮的思考。
一、学习要求的变化。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改头换面,不再是手把手教育,现在更多的是自主学习。我们在迷茫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渐渐在迷迷糊糊中找到了方向。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环望。我们应该抓住专业的方向性,渠道的多元性,课程的系统性,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思维的创造性;掌握大学学习的规律:一是基础与专业的有机结合;二是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三是广博与专深的有机结合;四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五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当我们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在实践中培养,积累了经验,遇到其他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生活环境的变化。进入大学以后,我们远离家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要自己安排。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可能都存在差异,主动地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和关心成为一种需要。自理能力强的同学会很快适应,应对自如;自理能力弱的同学,则可能计划失当,顾此失彼。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让自己尽快的适应,学会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做好自己的本职;另一方面也要学会集体生活,融入大家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学习资源方面,可享用的东西多不胜数,这点我们应学会充分利用。大学教室、图书馆和宿舍等都是学习的好去处。在我个人看来,利用图书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如阅读教师在课堂上推荐的专业书籍,查阅与作业完成有关的资料,检索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的书籍等,或者利用图书馆优良的学习环境进行自习;另一种则是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娱乐性,空闲时到图书馆浏览一下最新的报纸和杂志,关心一下时事与要闻,追踪一下本专业的前沿和动态等,将阅读作为一种时尚,让提高在娱乐中度过。
三、社会活动的变化。进入大学后,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活动的增多;由志趣、爱好相同的同学自愿组织起来的各种学生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是其中也夹杂着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冲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活动,合理安排可与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在上学期的实践中个人认为在拓展社会活动方面要注意三点:一是认真对待,二是积极参与,三是主动组织。
学会学习,这样我们才能驰骋知识的沙场,披荆斩棘;学会生活,我们才能更好的爱惜自己善待他人,融入社会。而在修身的基础上,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还应该完善气质、健全性格、培养兴趣。
首先是完善气质。气质是大学生的一张名片,拥有的独特的气质会为你增添不少的魅力。在大学期间,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思考人生,通过生活提升自己的趣味,通过实践品味世间百态。气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工作的性质,反过来工作的性质也可以由气质去选择。一定程度上塑造气质可以为我们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打下外在的优势。所以完善气质是人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社会的添加剂。
其次是健全性格,气质无好坏之分但性格却有好与坏的区别。因为性格的表现是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性格也是个性的一个要素之一,它是气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人的自我教育综合作用的产物。我们要认真的分析自己性格的缺陷,端正自己的态度,磨练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的情绪来塑造一个比较良好的性格,从而更好的成就人生。比如容易动怒,不会体谅他人,这些个人的小毛病如果在生活中多加修饰,多多注意,长次以往就会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宽容与爱心。
最后还有重要的一点,培养兴趣,所谓兴趣就是人在社会环境中某种意志的趋向与爱好。它是我们个体对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而所产生的积极的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与情绪。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是他的兴趣,那么他会把自己的能力与智慧极大程度的发挥于此项工作,也就成了事业成功的有力杠杆。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如愿。就像我们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等等,那么我们可以在生活与工作中培养其它的兴趣来弥补,如业余时间的下下棋、交朋友、看书、打球。锻炼自己或者陶冶性情;有时候可以选择理性的思考问题:“人存在的基础是活着,活着首先要吃饭,吃饭就必须劳动,工作就成了你最后的防线”,那么你就应该用一份积极的心态热爱这份工作,因而就在生活中培养工作的兴趣。因为这是人存在的根本;所以培养良好的兴趣,不仅使你对学业事业保持一种经久不息的热情,而且还能让生活过的充实而有乐趣,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
前提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未来闪闪发亮,我们将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成功。在生活的点滴中积累,在人生的哲思中前行,我们将领悟更高境界,我们将翱翔更远天空。综合方面因素我们进行了一下总结。
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是要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无论是学习、生活、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为了给自己的人生理想夯实基础,摆脱依赖、等待和犹豫,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勇于面对社会和生活。面对新的生活环境,面对过去没有接触过的人,需要去交往;面对过去没有做过的事,需要学着去做;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为了尽快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应该在各个方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习。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
科学合理安排好时间。吴晗在《学习集》中说: “掌握所有空闲的时间加以妥善利用,一天即使学习一小时,一年就积累 365 小时,积零为整,时间就被征服了。”想成事业,必须珍惜时间。首先,要安排好每日的作息时间表,哪段时间做什么,安排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用脑习惯,在脑子最好用时干什么,脑子疲惫时安排干什么,做到既调整脑子休息,又能搞一些其他的诸如文体活动等。一旦安排好时间表,就要严格执行,切忌拖拉和随意改变,养成今日事今日做的习惯,千万不要等明日。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其次,要珍惜零星时间,大学生活越丰富多彩,时间切割得就越细,零星时间越多。
树立全面学习理念。学习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学好与专业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学好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各方面知识。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方法,培养探索求知的热情,学会如何收集、处理、选择和管理信息,学会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学习不仅是掌握课堂知识、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本领,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协作,学会按照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做人处事。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办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首先要脚踏实地,打下扎实的专业根底;同时又要善于思考,勇于开拓,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努力从事探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事业,要求同学们自觉培养创新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组合、加工、消化已有知识,而且要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勇敢地追求真理,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养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承担着历史的重任,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适应时代的要求,自觉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将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加强学习、善于思考、不断实践,我们就一定能成为 “四个新一代”,即: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