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的前世今生(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9:3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军训的前世今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军训的前世今生》。

第一篇:军训的前世今生

军训的“前世今生”

军训无疑是新生们面临的“开学第一课”,而对于80后、90后来说,军训更是深刻的“青春记忆”。那么,最早的军训始于何时?有什么内容?让我们跟随文章,在历史中回溯与探寻军训的“前世今生”。

夏商周:要学“礼乐”,也要学“射御”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对学生的军事教育,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根据记载,在商代,由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

从西周开始,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射就是射箭技术,御则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周礼·保氏》中如是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这是我国最早有关“学生军训”的文字记载。

春秋战国:射御之术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军事训练仍非常重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军事家孙武去见吴王,吴王问他能不能训练女兵,孙武说:“可以。”于是吴王便拨了一百多位宫女给他。孙武把宫女编成两队,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然后把一些军事的基本动作教给她们,并告诫她们还要遵守军令,不可违背。不料孙武开始发令时,宫女们觉得好玩,都一个个笑了起来。孙武以为自己话没说清楚,便重复一遍,等第二次再发令,宫女们还是只顾嬉笑。这次孙武生气了,便下令把队长拖去斩首,理由是队长领导无方。吴王听说要斩他的爱妃,急忙求情,但是孙武说:“君王既然已经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队的规定来管理她们,任何人违犯了军令都该接受处分,这是没有例外的。”结果还是把队长给杀了。宫女们见他说到做到,都吓得脸色发白。第三次发令,没有一个人敢再开玩笑了。这便是“孙武练兵”的典故由来。

春秋时期,对广大“亦兵亦农”的普通国人来说,军事训练和实战演习主要是通过参与田猎活动来实现的。除此之外,排演战斗舞蹈(“武舞”),也是春秋时期列国军事训练中的重要项目。参加武舞的人员,一般都手持戈盾,模拟作战的基本动作,既用来激励舞者本人和旁观者的战斗激情和尚武精神,又促使参加舞蹈者熟悉作战动作的要领,为实战作必要的准备。被后世尊为中国国民教育开创者的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论语·子路》中有记载:“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把军事训练和教育提到了很高的位置。正所谓“射御足力则贤”,军事技能的高下被人们一度视为一个人是否贤能的标志,而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文武兼备者就有七十二人。

秦汉:职能弱化

著名文学家贾谊曾在《过秦论》中写道:“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秦朝在建立统一政权之前,对军训仍然十分重视,但统一政权之后,为防范平民造反,始皇下令拆除各诸侯国的城郭,收缴天下兵器,连老百姓家的菜刀也是几家合用。在此影响下,学校军训开始走下坡路。到汉代,在独尊儒术的作用下,儒家学术被奉为正统,军训的职能被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

虽然秦汉时期学校军训萧条,但在史书中仍可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后汉书·儒林列传》曾记载:“王莽世,敎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每有行礼,县宰辄率吏属而观之。王莽以昆多聚徒众,私行大礼,有僭上心,乃系昆及家属於外黄狱。”(东汉王莽执政时,每年春秋之际,经学家刘昆都会带领五百多名弟子习武,以致王莽怀疑其图谋不轨,给其加上“多聚徒众,私行大礼,有僭上心”的罪名,将刘昆及其家属关押外黄监狱,把他及家属都关了起来。)可见,私学虽以传授经书为主,但也包括射击御等军事训练的内容。

隋唐至宋:“偃武修文”谋取功名

隋朝时,更是开始“偃武修文”大力削减武备,国家教育重点由学武转为修文,科举也开始成为主流。文、武分举后,文举不考武学,文人学子为谋取功名,无暇学习军事,军训渐渐被弃之不顾。

唐朝在开国之初确立战时重武、平时重文的国策,但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元年曾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唐玄宗李隆基于先天元年亦说:“先王务本,君子之教,化人成俗,理国齐家,必由於学矣。”唐朝的取士之法仍偏科举,学校沦为科举附属品,军训废止。此外,理学开始萌芽,逐渐形成重读书轻实践,重静坐轻活动的教育理念。到了宋朝,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被推向高潮,武将地位被读书士子全面超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军事训练就变得毫无必要了。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除了历朝历代开国打江山很短的时间里重视一下军事训练,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文人闭门只读书的情形。

明清:八旗子弟武功不到位,不能进考场

清王朝以武功开国而得天下,开国之初举办教育是文武并重。从官学、国学到地方学,学校的课程多数是文武兼备,都开设骑射课。文科考试先试骑射击,八旗子弟武功不及格者不得考文场,这个规定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军训的开展。风气所及,民间也竞相效仿。清初的著名教育家颜元主办的“漳南书院”中,将课程分为“文事”和“武备”等若干类,学校有习射运动场,军事训练的内容除骑射外还有武术、举重及舞蹈等。

然而,明、清初的学校军训终究未能从复兴走向发展,这是因为程朱理学仍是明清社会的显学。终明一代,程朱理学都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极力推崇,仍是“半日读书,半日静坐”。

清末民初:“军国民”思潮

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让全国上下意识到“强兵尚武”的重要性。其时外患纷扰,出于国防方面的考虑,高校军事训练教育的重要性颇受关注,现代军训制度在中国逐渐兴起。康有为于《大同书》中提出:“今白人自入童学,每日即有体操,皆习兵以强筋骨。”之后,梁启超也竭力主张仿效斯巴达、德意志、日本的尚武教育。虽然“军训”在中国自古就有,但现代意义上的军训仍可算是个“舶来品”。1902年,蔡锷在《新民丛报》发表《军国民篇》,倡导实行“军国民主义”,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同年,蒋百里发表《军国民教育》,正式提出学校增加军事课程,请军官教授学生军制、战术、战略等国防知识。1906年,清政府正式颁布《教育要旨》,把尚武教育列入教育宗旨,正式颁布学校军训的办法。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法》,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应注重兵式”。同年9月,正式将军事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令全国各学校注重军训。许多学校还组织了“少年义勇团”或“童子军”,借以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技能,学校军训迅速展开。在随后爆发的“一战”中,德军表现出的战斗力令中国教育界惊叹,便也有意效法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体制。于是,袁世凯在1915年颁布的《教育要旨》中规定:“近世东西各国,尤通行征兵之制,凡为国民皆应服当兵之义务。”建立起了一套从小学到中等以上学校的军训制度。次年,教育部门拟定了具体的军事教育与训练办法,要求“同等小学以上学校,均施行军事教育”,期望使学生达到“文武兼备”的程度,在具体制度上模仿英美。

然而,一战结束之后,全世界兴起一股反对战争的潮流,中国的军国民教育思潮也一度衰弱。1919年,一项权威调查结果表明,教育界普遍认为:“现在欧战之后,军国民教育不合民本主义,已为世界公认。我国教育宗旨,亦应顺应世界潮流。”至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会议决定废弃“尚武”教育宗旨。两年后,北洋政府颁发《壬戌学制》,取消军国民教育政策,学校军训又随之停滞。而其后德国的战败,教育界对军国民教育的态度发生转变,认识也更全面,因此不再提倡。军国民教育思想暂时进入低潮期。

民国时期:军训不及格,不能考大学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特别是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后,外辱之下军国民教育思潮再起。为了强国御侮,蒋介石与陈立夫等均开始着力于建设文武合一的教育体系。蒋介石提出“卸除武装的教育,教出来的学生无论学问怎么高深,只是一种装饰品,甚至是一种浪费,国家失其保卫,学者也只有作他人的奴隶。”与此同时,民间的尚武思想也变得十分活跃。1927年,经学生主动提议,复旦大学校务会议通过了成立复旦大学学生军的决议,上海其他高校,如光华与同济也纷纷效仿,成立了自己的学生军。以李宗仁与白崇禧为首的桂系也在广西成立学生军,加强军训工作,为抗日做准备。官方与民间的相互配合,使高校军训制度的推行显得较为顺利。高校军训起到了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爱国主义意识的作用,并为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力量。

1929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了《修正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其中规定,“凡大学、高级中学及专门学校、大学预科并其他高等以上学校,除女生外均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科目”,“每年暑假期内,各校学生应受连续三星期之严格训练”。1931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高中以上学校加紧军事教育的通令》。希望通过军事训练,“锻炼学生身心涵养、纪律、服从、负责、耐劳诸观念,提高国民献身殉国之精神,以增进国防之能力”。训练项目包括传授军事学识的技能和培养优良德性及生活习惯,前者包括学科和术科。学科有步兵操典、野外勤务、射击教范、防空常识、战车常识、卫生急救等。术科有徒手教练、持枪教练、测图实施、弹药射击、夜间演习等等。培养优良德性及生活习惯是通过施用军事管理的办法,女生亦须在可能范围内斟酌施行,无论食宿、勤务、上课、出操、请假等,都有军队化的严格规定。当时的军训成绩考核极其严格,不及格的学生要随下一届学生重新训练,若至毕业时仍不及格,则不准毕业;凡高中以上学生军训不及格者,不得投考大学。1929年,身为清华校长的罗家伦在校内推行军训,早晚点名,屡次无故缺席的学生甚至会被开除学籍。为以身作则,罗家伦和学生一样身穿军服,脚穿马靴,天天出操。北大校长蔡元培也极为重视军训,他在写给罗家伦的信中谈到“救国问题的根本解决之计”时,明确提出:“此事非普及平民教育,于普通简易教育中参入军事教育,不能收效。入手办法,只能先从在校学生训练起。”

1935年1月,发布通令:实施军训三个月,所有普通学科应一律提前结束,高中以上学生本年暑假仍照常举行暑假军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施学校集中军训。

抗战至今:**过后终尘埃落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统一的军训中断了,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才重新开始。新中国成立后也坚持延续了学生军训的传统。1955年7月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规定,高校学生服预备役,应当接受军事训练。同年10月,确定在北京体育学院、北京钢铁学院两所高校开展学生军训的试点工作。1956年决定扩大范围,在大连海运学院等12所高校进行学生军训试点。尽管学生军训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1957年6月,国家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和国防部决定,在当年暑假以后,各高校的军训课程一律停止。至此,我国第一次高校学生军训点工作就匆匆结束了。究其原因,则在于把学生军训的主要目的定位在培养预备役军官上,严重地脱离了当时我国高校的实际。直到“文革”爆发后,高校实行“开门办学”,过多地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学生军训向畸形化的方向发展,偏离了原来的正常轨道。随着学校教育的瘫痪,军训也随之消失,部分学生则下到部队里面工作。

粉碎“四人帮”以后,教育战线迅速进行了拨乱反正,军训又被提上议程。1978年以后,高校学生学军时间大为缩短,性质也有所改变。1981年,中共中央下发的[1981]11号文件确定,高校的学生军训要纳入教学计划,进行统一安排,规定了学生军训的内容,确定学生军训的时间一般在一、二年级,可以分期分批集中进行训练,有条件的也可分散开设军事课,并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分批实施。同时,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决定,高校平时不建立民兵组织。高校学生军训开始步入正轨。

1984年10月通过的《兵役法》,确认了改革后的学生军训方案,既不要求学生达到预备役军官的标准,也无须成为民兵组织中的一员,只是要求学生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为落实新兵役法,从1985年起开始组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学生军训试点工作。1989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国家教委对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新生在军校实施长达一年的军训,引入适合高校学生特点的军训内容,从专业性的军事教育逐渐过渡到普及性的国防教育,学生学制延长为五年,之后恢复正常。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发国办发[2001]48号文件,对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组织领导、工作机构设置、师资配备、派遣军官管理和训练保障等问题都作出了规定,成为开展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根据《2003——2005年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发展规划》,到2005年,全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都要普遍开展学生军训。2012年2月,教育部、中宣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等7个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强调学生军训是高校的必修课,力度空前,要求各高校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由此,学生军训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

要学“礼乐”,也要学“射御”。“偃武修文”谋取功名。八旗子弟武功不到位,不能进考

场。军训不及格,不能考大学。

周:

孔子习射图:

隋唐:

清末:

民国:

文革后军训重新开始:

第二篇:《前世今生》读后感

1980年,27岁的凯瑟琳莫名焦虑、恐惧,生活一团糟。无奈之下,她求助于著名心理医生布莱恩魏斯。因为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没有安全感,她怕水甚至怕药丸卡到喉咙,所以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鼓起勇气去看医生。在魏斯和她聊天的过程中,他知道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非常希望得到安全感。魏斯打算让凯瑟琳从她的童年谈起,以便找出问题的根源,他认为她的童年可能带给她很大的心灵的创伤,但是她对童年的记忆已经不记得多少,因此魏斯考虑用催眠的方法来了解和追踪。在此过程中她记起了一些零碎的片段。有过一段时间凯瑟琳认识了一个已婚的犹太人——史都华,并且被他深深地吸引,不过逐渐地,她觉得生命越来越失控,最终在朋友爱德华的推荐和坚持要求下,她来到了魏斯的诊室内。魏斯花了18个月给凯瑟琳做传统心理治疗,想减轻她的恐惧症状。在那段时间里,他们探讨了她的感情、思想和梦境,并且也已经使她记起了很多过去重要的细节。多数人经过这么多都会进步很多,但凯瑟琳并没有,她仍然受痛苦的折磨。最终他决定尝试用催眠疗法,先让她回溯到从前,记起童年的事在此之中魏斯明白了她和父亲的关系为什么疏远。一个星期后凯瑟琳说什么也没有改进,这让魏斯很惊讶,不知道是哪个地方出了错,因此他决定让她进行进一步的回忆。终于在一连串的催眠治疗状态下,凯瑟琳竟然记起引发她症状的“前世”记忆。逐渐地,在这段为凯瑟琳治病的时间里,魏斯也简单地了解了她的前八十六世。

公元前1863年,她是一个18岁的金发女孩阿朗达。后来,洪水淹没了乡村,她溺死在洪流中。公元1756年,她是西班牙妓女露伊莎。19世纪,她是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奴隶艾比。二战时,他是德国飞行员艾力克,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最后在战争中丧生„„这些都是凯瑟琳的前世,而她的症状似乎也是这些前世导致的结果。而这一次催眠结束后凯瑟琳说她的恐惧感减少了,因此她渴望再次接受催眠。突然有一次令人震惊的是,催眠状态下的凯瑟琳会向魏斯转达一些高度进化的“大师们”的讯息——有关生与死、爱与希望、信心与善意等。而这些讯息对现代社会是十分有用的。

在这个世界上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是最为恐惧的事情之一。也许人们都想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人们并不指导和了解死亡之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生活中人经常对没有看清楚的事物感到恐惧。例如,晚上一个人在家,月光下映在窗户上的树影好像一个人在飘动,非常害怕,开灯之后发现不过是窗外的树枝,就不觉得害怕了。在黑暗中,由于无法确定,所以会不由自主地把那树影想象成一个坏人、甚至一个鬼魂,人们的大脑里总是有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零件,所以常常我们都是自己吓唬自己,但是又不能说这没有道理,因为人类害怕面对死亡或与死亡相关的事情和某件东西。所以人对死亡的恐惧,大概也就是因为不知道死亡之后到底是什么状态,因而会不由自主会往最坏的方面去想,最终产生恐惧的感觉。

但是今天我通过读了《前世今生》这本书,我发现原来死亡之后似乎也可能是个很好的状态。书中曾描述:我感到一道明亮的光。感觉很好,我可以从光里获得能量。从中我了解到人类的死亡也是一种解脱,不再有任何的痛苦,而且能达到一个更加明亮的地方并获得人世间没有过的能量,其实这样的死亡后的描述可能给人们带来对死亡不一样的认识。那么,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感应该也会减轻一些了。我认为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之中,缺少了对于死亡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对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和领悟。死亡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人的一辈子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确定的,但每个人都一定会死,这是确定无误的。如果我们对于死亡有着清晰的认知,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或是负面的,但至少我们能够从年少时就学会了关注死亡、了解死亡、认清死亡,那么我想我们的生活就会过得更为豁达、乐观,从容自在。

《前世今生》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无论处于何世,人的命运、喜怒哀乐都与“自然与社会”和“自己的情感”相关联。前者指的是自然灾难,如凯瑟琳在前世中经历过的地震、饥荒、瘟疫、战争等,后者指的是对待外界的情感。自然及人类社会的灾难会给人类带来痛苦,而

人类自身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要经历痛苦。往往只有痛苦才能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所以凯瑟琳每次进行催眠时,都能回忆起曾经令她痛苦的记忆。

看过了《前世今生》我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有关前世轮回的事件。历史上记载:明朝王阳明先生一日出巡时路过一座寺庙,举目一看,似曾相识之感油然而生。走到后院一个封闭的房间,觉得更加熟悉,便问住持,后来得知此屋是五十年前住持过世后被封闭的;王阳明非常好奇,坚持要开门一探究竟,进屋后发现前住持留下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说五十年后,开门入内者就是住持投胎转世之人,王阳明先生这才发现自己的前世原来是一位出家和尚。在台湾有一对夫妻,先生很年轻就去世了,太太在先生死后每年生日都煮面祭他。多年以后,一位年轻军官每年生日都梦到有人煮面给他吃,一天路过此地,仿如梦中吃面的地方,进屋拜访之后,赫然发现自已与墙上年轻先生的照片长得一模一样,年老的太太也认识他,说:“你终于回来了。”他才知道跟前的老太太原是自已前世的妻子,也恍然大悟常常梦见别人煮面给他吃的原因。记得当时看到这两个事例的时候我肯定地认为这只是某个人编纂的故事,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但《前世今生》让我相信了它们可能真的发生过。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以一种迷信的态度来看待前世轮回,前世轮回不是宗教迷信的产物,它确实存在,虽然目前未能以科学证实,但我们不能否认,应该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它。

我是一个不相信迷信的人,以前我知道“前世、来世„„”只不过是人们口中常用来承诺或说明时使用的词语,不存在真实性,因为没有人能说出某个人的前世或来世是怎样的。但看过魏斯的这本《前世今生》我竟然相信可能真的有前世和轮回,并且有一个长时间以来我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现在看来好像也跟轮回有关吧。在日常生活中我时常会发现某一个场景和事件仿佛在以前碰到过,而且是一模一样,以前我总认为这也许是在梦中遇到过,而现在想起,我突然想知道这是否与轮回相关呢?不光是这个,我相信我们都曾经有过,看到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却有着很熟悉的感觉,仿佛在哪个时刻见到过。有很多很多的经历在现在看来好像都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答案。

记得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是个易经迷,经常根据别人的生辰八字算出大限之日,有的人算完后哈哈大笑,而有的人却露出一副紧张而又不相信的表情。而现在我突然觉得与其知道了大限之日后计算这日子活着不如像平常人一样没有负担地快乐地活着。这本书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死亡并不可怕,它也可能是一种痛苦的解脱。因为不再害怕死亡,因为了解了前世与轮回的存在,从此便能无忧无虑地过着平凡的日子。就像书中说过的“人生是没有尽头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

书中曾提到过,一个人在前世所拥有的也会延续到下一世。“如果你过完的每一生若没有偿清这些债,下一生就变得更难;要是完成了,就会有容易的来世。所以等于是你自己选择会过什么样的人生。在每一个阶段,自己过的生活是自己选的要自己负责”。因此我们若想从前世轮回上获得益处,就应该把精力集中在今生,我们如果想要有一个更好的后世,今生就应该多做善事多积德,使得今生变得圆满,那后世自然也会美满。

第三篇:《前世今生》读后感

美国魏斯医生的《前世今生》,人有轮回吗?

问:在美国魏斯医生的《前世今生》一书中说“在另外一个层次,最后会有和平”,请问这是什么境界?

答:魏斯医生现在在世界上很出名,他就是做催眠,用催眠的方法把这些疑难杂症,医院里面已经放弃治疗了,他接过来用这个方法。在一个人深度催眠之下,他能够回到他的童年,回到他的前世,把他这一生的病源找出来,这是一般医生做不到的。他把这个病根找出来之后,就很容易治疗。经过他治疗,很多人的绝症都给他治好了。而且从深度催眠之后,就知道他过去生中状况。甚至于到过去,他的《前世今生》记载一个病历,这个女孩子曾经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好像是八十六世,她到这个人间来投胎八十六次,最早的那一次在四千年前。他本来是学科学,因为看的人多了,经验太多了,例子太多了,所以也不能不接受轮回,他说轮回真有,一点都不假。而且接受了因果报应。很多人前世是被人家杀的,受了伤害的,这一生当中都有胎记,那个胎记正好是前一世或是刀枪剑伤害的地方,现在都有胎记。他这个工作调查得很多,确实欠债要还钱,欠命要还命,这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在治疗的当中发现有附身现象,这在我们中国也常有,就是鬼神附身。他那时候也有高层次的,他们叫神灵,神灵附在被催眠这个人的身上,透出很多讯息。凡是神灵透出来的讯息,这个人清醒过来之后,他完全不知道。所以他们做的时候完全给他录音,给他录音录下来,如果是他自己回忆到他前世,他能够记得,醒过来的时候他记得;记得就好像作梦一样到过去生中,他晓得;神灵附体说的,他完全不知道。

从神灵附体里面透了很多的讯息,最重要的讯息上次跟诸位报告过了,人没有生死。这是给大家一个很好的讯息,人不会死。他说人的死是身死,灵魂不死,它又去投胎去了,这是真的。灵魂投胎就像,譬如说我们一个人称为是自己,我们穿的衣服那就是身体。灵魂是换一个身体而已,所以绝对灵魂是任何人没办法伤害,没办法置你死命的,没这个道理,它离开了。离开之后,那就看他这一生所修学的层次,从神灵透来的讯息。他一共出了四本书,这四本书在全世界有二十多个国家文字的翻译,总共的销售量大概是超过了二百多万册,他现在变成世界有名,是这么一个人。我们锺茂森博士跟他在美国有联系,向他请教了很多的问题。

神灵透的讯息,他说确实最后会有和平。最后的和平他也搞不清楚,甚至于神灵也没有讲得清楚,但是这个讯息到我们这来,我们很清楚,什么时候会有和平?离开六道轮回有个小康的境界,离开十法界就真正有和平了。离开十法界那是极乐世界,那是华藏世界,那里头决定是和平。为什么?到那里大家都成佛了。

什么叫成佛?我上一次画了一个图给诸位看,那个图很简单,一看就明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佛,所以成佛是一点不希奇。那现在为什么不是佛?现在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着,你就变成六道凡夫,你生生世世就在六道里面轮回,舍身受身。我看到那个女孩子是八十六世,在人间往返八十六次,我说她是像念书一样她留级!她也没有升上去,也没有降下去,年年留级,留了八十六次,就这样。

所以说这是神灵透的讯息,这正确,就是任何一个人在一生当中,都有你学习的功课。你要把你学习的功课学好了,就往上升,就跟读书一样,你在这个班级上,你的书念得很好,你就升级,实在太差就降级;降级就到三恶道去,升级就到天上去。天有二十八层天,不是单纯的一个天,二十八层,一层一层往上提升。所以人的功课,诸位都晓得伦理道德!你能够把伦理道德学好,在佛法里面讲十善业,人道是中品十善。我们上品十善修好了,就会生到天上,天上修上品十善;下品十善是阿修罗。

如果你没有学善,这一生造作恶业,恶业就是贪瞋痴慢,造作恶业伤害社会、伤害众生,那你就降级了。降到什么?饿鬼、畜生、地狱是降级。降到下面还是要学,总是要学,最后的目标一定成佛。所以佛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当作佛。这是佛给我们一个预言,每个众生到最后决定成佛。就是各人成佛早迟不一样,有人很早成就了,有人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为什么经历很长的时间?你的功课没做好,就这么个道理。

我们这一生当中得的缘非常殊胜,佛法里头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生生世世还到人间来,我看到得很清楚,他的报告说这个人一生当中,生生世世没有做大坏事,也没有做大好事,就是平凡普通的老百姓,所以她八十六世留级,留在人间,都没有能往上升。做好事往上提升,做恶事就下降了。生生世世得人身,不是一个好事情,念书老留级,这是什么好事情?这一定要懂得。但是我们在佛法里面,遇到一个无比殊胜的法门,就是带业往生,这种机会要是抓到了,你一生当中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去学习,这一生决定得生净土。得生净土就成佛了,那就一生得到永远的和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永远的和平,这个机会难得,一定要把握住。这是第一个问题。(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四十五

美国 布莱恩.魏斯(Brian L.Weiss)医生的四本前世回溯著作有:

⑴《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前世疗法》(Many Lives, Many Masters)

⑵《生命轮回——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

⑶《返璞归真》(Only Love Is Real)

⑷《前世今生之回到当下》(Message From The Masters)

本书的生命轮回演示震撼全球千万读者

连续25年雄踞全球心灵类畅销榜,全球读者口耳相传,众多权威心理医生联袂推荐,抚慰百万人心灵的生死启蒙书。

唯一一部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册的心灵经典读物

看见前世不是神迹,也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透你的心灵

据统计,通过特殊催眠法,约有70%的人可鲜明地回忆出前世记忆,甚至可追忆到前九世。

没有轮回,就没有过去,更没有未来;没有未来的人生,生命是何其的短暂无奈,前途是多么的渺茫无寄!

——星云大师

无论一个人是否相信轮回,这本书都不会让他失望。耐性和适当时机„„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一样。

——【美】《出版家周刊》

探究前世对今生行为的影响,是一次有趣而发人深省的探险。它突破了常规,呈现出全新而高效的心理治疗方式。

——【美】《纽约时报》书评版

魏斯博士通过书中的记录向我们传达了很多来自“前世灵魂”的信息。这些信息大致包括:人生来并不平等,但最终会平等;是不是转世,取决于是否有未完成的德行;不要要求完美,不要在意缺陷,爱才是最重要的;平衡与和谐是智慧的根本,但现在的人们凡事都做得太过;快乐植根于单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钻石,灵魂的工作就是清洁上面的灰尘,使它闪闪发亮„„

——【美】亚马逊网站

第四篇:国立中央大学前世今生

记民国国立中央大学

1948年,中央大学在全世界大学排名进入了前50名!比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更强。非常可惜的是,1954年,教育部把这所世界级的著名大学化整为零了。国立中央大学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大学,中国第一学府。“西南联大(包括现在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和“中央大学”比,都差了一截!尽管被弄成这么多部分,还都保持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要是保留到现在,绝对是世界顶尖大学!以下是中央大学的家谱

一、1949迁台

中央大学(台湾)

二、大陆--建国后院系调整如下:

留驻南京:

1.文,理--南京大学

2.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

3.水利学院--河海大学

4.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5.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6.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7.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8.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迁:9.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

10.航空学院--华东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

11.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12.食品工业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业大学--江南大学

13.农业机械学院--江苏工学院--江苏理工大学--江苏大学

14.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

15.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16.金陵大学影音部---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

17.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

18.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

19.国立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

民国时的中央大学执中国高等教育之牛耳,为当然不让的民国第一学府,当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中央大学都不是一个档次的,即使合并后的西南联大也与中央大学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就算是今天的南京大学与是全国排名前5,根据上海交大给出的排名,南大是排在全国第二(清华第一,北大第三),据教育部国家公派留学基金委员会副秘书长杨新育介绍,上交给出的这份排名是国外高校来中国招生的重要参考标准;然而合并了当时国内国外一流的燕京大学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今天也还是排不到世界前百强,北大清华的办学,实在是值得怀疑!

---为一贯低调的前中央大学做一次宣传[转]

曾经是国立中央大学,这就是她的原罪。南京大学被国家拆成十几份----国立中央大学的残余。

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年风雪交加的元旦之夜。前校长曲钦岳先生在校广播里致新年贺词和辞职声明:“国家对教育口惠而实不至,我已身心疲惫,万难继续校长的工作。”

1.1956年,北大北师大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时,这所学校不是重点大学。

2.1960年,连合肥工业大学等60所高校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时,这所学校依然不是重点大学。直到1978年,这所大学才成为80余所重点大学之一。

3.这所大学的老校长在国家教委门前的雪地里坐了一夜,才侥幸与北大北师大一起办起了研究生院。

4.这所大学不是第一批16所副部级高校之一,确切的说,第二批也不是,只是后来增补的而已。

5.这所大学党 委书 记直到2003年开始才由中 组 部任命,至于中 央直接任命,那还差得远.6.霍金访华的时候没有去过这所大学,尽管他的论文中曾经数十次引用过这所大学天文、物理系发表在《science》、《nature》上的论文。

7.联合国秘书长曾经到过这所大学,但是百年校庆的时候谁也没有提醒他应该发个贺电过来。

8.人民日报十年刊登的关于这所大学的新闻不超过十条。而且多数都是一笔带过或者偶尔提到。

9.这所大学的学生不能确定自己的母校是不是被国人尊敬的大学。

10.这所大学得师生从来不敢在外面说自己是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11.1990年代,这所大学的校长因为学校日益困难窘迫,愤而辞职。这所学校的党 委 书 记因为全校帐上只剩下5万块钱不得不四处借款给老师发工资。

12.1997年,这所学校为了筹措经费,曾经万不得已,打算卖掉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区,卖掉自己的根,甚至打算把象征学校精神的老建筑出租给酒店。

13.这所学校20年前动工兴建的新校区到前几年还没有图书馆,只有一个用建筑工棚组成的阅览室。新校区里的很多建筑和景观都是历届师生义务劳动建设起来的,里面的一草一木,国家没有投资一分钱。

在建国后,南京大学忍受着国家对其规模的和投资的严格限制,在91年-98年以区区300位教授和不到北大五分之一的拨款,连续8年SCI收录、引用全国第一,至今其引用指标依然独占鳌头,令有千余位教授的北大汗颜不止。

从民国部聘教授看 国立中央大学 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 民国五大名校

本帖最后由 黄金元老 于 2010-4-4 15:40 编辑

民国部聘教授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皆为大师级人物,是最能反映各校高端师资的指标。

国立中央大学除工学、医学部分没有部聘教授外,文、理、法学部分拥有多达10位部聘教授,占全国的24%。如此强的师资奠定了院系调整后南京大学雄厚的实力基础。

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从南京大学分出的工学、医学、农学部分仅有1位部聘教授,实力与强大的文、理、法部分相比可以忽略。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校临时在云南短暂组建,其部聘教授分布于文、理、工三大学科。三校返京津后经过52年的院系调整后文理部分多达6位部聘教授(占全国的14%)最终奠定了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雄厚的实力基础。

徐悲鸿(艺术,国立中央大学)

胡小石(国学,国立中央大学)

楼光来(外文,国立中央大学)

柳诒徵(历史,国立中央大学)

艾伟(心理,国立中央大学)

潘淑(中央大学前校长,心理学界泰斗,中国及中央大学心理学创始人,后调任中科院心理所所长)

叶圣陶(教育,国立中央大学)

茅以升(桥梁,国立中央大学)

吕淑湘(语言,国立中央大学)

孙本文(社会,国立中央大学)

戴修瓒(法律,国立中央大学)

高济宇(化学,国立中央大学)

胡焕庸(地理,国立中央大学)

蔡翘(生理,国立中央大学)梁希(林学,国立中央大学)

陈寅恪(历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汤用彤(哲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吴宓(外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饶毓泰(物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曾昭抡(化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张景钺(生物,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吴有训(物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刘仙洲(机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庄前鼎(机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苏步青(数学,国立浙江大学)陈建功(数学,国立浙江大学)王琎(化学,国立浙江大学)张其昀(地理,国立浙江大学)吴耕民(农学,国立浙江大学)

刘秉麟(经济,国立武汉大学)杨端六(经济,国立武汉大学)周鲠生(法律,国立武汉大学)

胡元义(法律,国立西北大学)萧一山(历史,国立西北大学)

李四光(地质,国立中央研究院)

茅以升(土木,国立交通大学)

何杰(地质,国立中山大学)

何鲁(数学,国立重庆大学)

杨佑之(经济,国立四川大学)

黎锦熙(国文,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杨树达(国文,国立湖南大学)

胡敦复(数学,大同大学)

洪式闾(病理,国立江苏医学院)

李凤荪(农学,湖北省立农学院)

余谦六(电机,国立西北工学院)

孟宪承(教育,湖南国立师范学院)

第五篇:《前世今生》读后感

《前世今生》读后感

《前世今生》读后感1

这两天看完了《前世今生》,在心领袖的项目上唐老师推荐了这本书,他是我非常敬佩和欣赏的一位高知,哈佛博士后,在中西方都接受的是顶级学府的教育,目前他是一个“三生说”的信徒;最近外出听一个公开课,老师也是某香港大学的教授,在国内外都受过高等教育,在课程中也提到“灵魂转世”;20xx年周国平(一位我从初中时就非常喜欢的哲学家)来滴滴分享,近70岁的他成为了佛教徒。他分享人生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个体的探索(如何做到优秀?更多是能力层面);第二个阶段是生命的觉醒(如何获得幸福?关系层面);第三个阶段是灵魂层面(关于死亡,生命最终的去向)。

让我产生了好奇,为何这些高知,在走完了生命很长的旅程之后,会相信“三生说”“灵魂转世”。近几年,身边有一些佛教徒,我也开始接触佛教,四法印还是非常有智慧的,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带给我很多力量和启发,但是对于“灵魂转世”生命的轮回,我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因为这个想法,我没有皈依成为佛教徒。两年前有幸跟一位印度过来传道的大师请教我的困惑,他的回答很中肯,当时基本解答了我的疑惑,他说: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体系。我遵从了内心,学习佛教智慧,保持中立身份。

今日,当认知再次受到冲击时,我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带着好奇。书中的凯瑟琳找作者(心理医生)治疗,通过催眠发现有86次生命的轮回,很多人在她不同的生命旅程中反复出现,只是转世后角色不同,而作者曾经是她的老师。每次生命结束后灵魂都会“浮”起来,类似濒死体验中说的那样,浮在空中,可以看到现实世界,然后被一道光吸引。在转世前,会有一个中间状态,灵魂在那里安放,如果意识层级没有进化得足够高,前世还有要完成的“功课”,会继续转世进行修行…的确刷新了很多认知。

看完之后,我依然是开放的心态,不完全相信,也不完全不信。我对于自己的前世没有特别的兴趣,因为即使知道了又如何?它已经过去,我无法改变什么。对于来世我也不是特别关注,因为来世不可控,而我最为关心的是“当下”这一世,我希望活好这一世,不断进行意识进化,修好未完成的功课,这是我唯一能掌控,能感知的。

就如我们现在经常所说,过去的已然过去,未来不可知,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道理是类似的。

态度上全然开放,不排斥,不评判,接受现在自己的认知就在这个水平,抱有一份好奇,也许认知有一天会发生改变,那是未来的事情,活在当下最重要!作者:绚丽彩虹

《前世今生》读后感2

初看到这本书名的你,如果以为这是某类不入流的言情小说之类的话,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这本《前世今生》描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真实事例。作者布莱恩。魏斯博士是一位美国著名科学家、心里医生,他将治疗女病人凯瑟琳的神奇过程记录下来创作出了此本书。凯瑟琳因焦虑、恐惧和痛苦的折磨而去进行心理催眠治疗,通过治疗发现前世的86次生命轮回,由对前世的记忆慢慢解除现世的心里恐惧。

我看了这本书,对生命轮回肯定是不认定的、也是不认为这是可信的。但我们能从作者通过对凯瑟琳的治疗过程中,慢慢悟出了一些道理。

如: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一样。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时间,不要强求。它除了讲前世今生的轮回外,还讲述了面对未知的恐惧、亲人的离别、生活中的无奈、愤怒以及贪恋等种种危机时,我们要如何有效的控制自身情绪,并教授自己关于爱与希望、信心与善意、耐心与时机、信任与宽恕的`人生建议,让我们打开心灵,以一颗坦然的心迎接广阔的未来。

看完这本书后,本来对这个宇宙充满好奇的我更加觉得宇宙的神奇,同时也不那么害怕死亡了。书中,凯瑟琳80多次轮回中提到:人死后,灵魂脱离肉身浮在明亮的光中,灵魂在光中获得能量,并等待进入下一次的“旅行”。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程。

由此我想到了妈妈以及最近离世的一些人们,他们并未曾真的离我们而去,只是完成了这一世的功课,也许开始修行到下一世功课罢了。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为了学会些什么,懂得些什么道理,当我们该懂得都了解以后,就离开这世界的时候。

当我不再畏惧死亡,也就知晓生命的意义,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只知道一味抱怨世间的不公平、东西难吃、长的不好看、衣服太丑、别人太啰嗦,过去的我被一切肤浅琐碎的事物羁绊,过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名誉带来的虚荣。

现在的我知道,生命不会终止,死亡虽是事实,但死亡不是我生命最后时刻。我会随着时间发展,静候各类事物的到来,享受这一世的美好。看看蔚蓝的天空、娇艳的花朵;与朋友同事愉快的进餐、周末窝在家里看一本好书、陪孩子到户外郊游;漫步在江边,品味脚下踩着落叶发出的沙沙声,欣赏秋日风景;扶起路边倒下的共享单车、捐赠出家里多余的衣物、给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送出一杯热饮、雨天路过行人时放慢车速、买下傍晚摆摊菜农的余菜等等等等……余生我会发善心、做善事,让自己有价值的活着。

当内心的恐惧变成了平和,绝望变成了希望,悲伤变成了快乐,仇恨变成了热爱,放下偏执的执念,轻松释然,那么这一生就是一个充满快乐、阳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一生……

《前世今生》读后感3

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死去,也从未出生。

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

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次次的生命轮回。

利用春节假期时间看完了这本《前世今生》。

本书由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布莱恩 · 魏斯博士,在1980年所经历的真实事件为根据所写。

想和大家分享书中很有意义的一段话,来自灵魂世界的大师:

“耐心和适当时机... ...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

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那样。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时间,不要强求。但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

这本书对我很有触动,站在人生长河的视角,看待我们今生所经历的一切,生命轮回带来的启示:

“我们并不只是活在肉身的数十个寒暑,而是活在一个千万年的时间视框里;‘看遍一生’并不只是回顾眼前这个肉身的一生,而是把千年万年的一生一世翻转着看,像浏览着千年的日记。

所谓的‘我’,突然化身为千千万万个人,时而为高官,时而为奴仆,时而得意一生,接着可能穷困一辈子。在一个‘一生’里,我们只看到一个‘我’;在缺乏‘前世观’的视框下,我们总是固执的把这个‘我’紧紧的怀抱着,过度认真的对待它。

可是,一旦把这个‘我’放在千古里看,它只是我们亘古生命脉中的一个人相。于是,把自己放在“不止一生”的'关照里,‘我’突然被提升到一个较高智慧的位置来观想——那是一种超越生死的解放感。”

人的肉身会死亡,但是人真正体会到“自己会死”的念头后,却可以使生命充满生机。

参破生死不是准备去死,相反地,那是为自己寻找活路。

死亡是事实,但死亡不是生命最后的时刻,如果把肉身的死亡当做最后的终结,那么我们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死亡。

“对死亡的恐惧,这隐藏却持续的恐惧不是任何金钱或势力能消除的——这就是核心。但如果人类知道‘生命是无尽的,所以我们不会死,我们也从未真正的出生’,那这恐惧就可以消除。

如果他们知道以前曾活过无数次,将来也会再活无数次,不知会觉得多有保障。要是他们知道灵魂会在身边给予帮助,而他们死后也会加入这些灵魂,包括他们所爱的故人,不知会觉得多安慰。

要是他们知道‘守护天使’真的存在,不知会感到多安全。要是他们知道对人的暴力和不公都得偿还,可以少掉多少愤怒和报复的欲望。如此一来,贪婪与嗜好权利变得全无价值了。”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选择的课题要完成,在一次一次的生命中不断学习、成长、净化来获取更高级的灵魂升华。

我相信生命在我们的五官之外还能得以延续,那些离开我们的人,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我们。

记住:你永远被爱,你永远受到保护,你永不孤单。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钻石,作为一名生命工作者就是清洁上面的灰尘,使它闪闪发光……

《前世今生》读后感4

《前世今生》是本非常好读的书,读的过程中还意外的让人内心平静。

我无法判断关于前世与轮回这件事的真与假,我只能,我确实愿意相信轮回的存在。就像《次第花开》提到的,为什么不假设有来世?或者说假设有来世有什么不好呢?哪怕是试着去相信呢?

至少,轮回的存在这一设定,使得生命在想象中变的更有广度和深度了,而且更加具有可期待性,也更具有希望了。也使得死亡不那么可怕了。

《前世今生》里提到的所有人最后都会到达一个维度,这就像《金刚经》里说的“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又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若以佛经论,佛要度一切众生,但佛又说其实他没有度一人。为什么呢?因为众生自性清净,实非佛度之,而是自己度之。

正如六祖说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自性就是清净本空的,所以其实无需他度。

但人们往往总需要一个“他度”,需要或者是一个老师,或者是一个医生,总之需要一个能帮助我们的人,正如《前世今生》中的凯瑟琳一样。

而凯瑟琳作为求助者却实际上也是施助者。凯瑟琳获得了治愈,而她的医生其实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他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凯瑟琳遇到医生,医生遇到凯瑟琳,凯瑟琳和医生的经历其实是很难复制的。凯瑟琳与医生的'经历,也说明了,不要吝啬于施与,付出与回报总是相伴的,以大爱发心,终究以爱回向。这和佛经提到的放下“我相”是很像的,聚焦于自我小我的感受时,其实是极其痛苦的。而目光放眼时间维度上,或者大爱的高度上,会让人舒服很多,好过很多。

在难得“他度”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自我更不要心灰意冷,很多事情很多道理,自己如果肯寻找其实也是可以找到的,也许它就在某一本书里,某一个经典里。

《金刚经》说过“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意思就是,佛说法其实就像一个竹筏。就是说,佛法也只是一个方法一个工具。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说,到了彼岸,这个工具或者方法就该放下了,佛法都要放下,何况是与佛法违背的呢!

《前世今生》就像是一个方法,或者说书本也好,修为方法也好,其实都是一个方法,一个帮助自我疗愈自我剖析自我进步自我修行的方法,一个不断接近圆满达成圆满的方法。

圆满的样子,我不知道,没见过,但我还是想《次第花开》说的没错,何不尝试着相信其存在呢!

《次第花开》我没读完,我想或许在我可以借着《前世今生》的热乎劲儿,可以再试试。

《前世今生》读后感5

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不朽的生命——布莱恩.魏斯<前世今生>读后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时间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

说学习

我们的肉体一生只为学习而来,存在于一世的意义在于在这一世,我们有需要我们用真我去学习的东西。也许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会奋斗,也许是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生存。也许是学会潜心研究,也许是学会与人交往。而无论是什么,都是我们这一世所必须修好的课程。完成了,才有机会进入下一生。而这一生的长短由上一世终结时的选择所决定,对于已逝的人,是因为他们修完了今生所修的课程,而在世人的留恋则划归到在世人的所修所学之中。因此,不必为身边已逝的人悲伤,如若缘分未尽,来生必定相遇。他的离开,只是因为他已经完成今生所学,我们的尚在也只是因为我们有更多的需要在今生完成的课程。

说还债

人生在世是一场还不完的债,还完了,这一生便结束了,而这一世未能还完的债,需要带到来世。这债务亲情友情爱情有之,羡慕嫉妒恨也有之。而人和灵魂在还债和接受别人还债的过程中会得到进步。倘若这一生你荣华富贵,不必欣喜上帝的厚爱,那只是因为上一世或上几世别人所欠你太多,而倘若这一生你劳碌悲苦,也不必悲伤绝望,那是因为上一世你想要的太多或欠了别人太多。而还完了这一世的债务,下世才能求得真正的解脱和平安喜乐。人一生的一切皆有命数,因命运而起,唯命运而终。因此无论是幸福安康或者命运多舛,都应该带着淡定的心境,过好这唯今这一世可以把握的人生。

说不朽

人生而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开始。但是很多人抱怨说人生而并不平等,我们出生以来便没有相同的家世,没有同样的物质条件,没有相同的精神基础等等。是的,那是因为从那最初以后我们都各自经历了太多的轮回。每个轮回开始前,我们都带着特性进入到这一个轮回。在这个过程中,选择的数量和种类决定了这一生将如何生存。多个轮回可以分摊这些难过的特性,并可以让人生更简单更轻松,而倘若尽力减少轮回的期限,每个人生开始的时候,都会比别人负担的更多。但是我们大不必为了自己的选择而耿耿于怀,也更不必困惑和疑虑,因为我们的终点是相同的。当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或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变得模糊,或者人生赋予了太多的辛苦和疼痛冷漠,不必介怀,那不过是因为你想要更快的走到最终的终点而已。

生命是不朽的,所以不必恐惧,不必担忧,不必不满也不必抱怨。不必害怕生命会到尽头,不必担心死亡,因为并没有真正的死亡。生命真的是一条太长太长的河流,它经过高山,经过低谷,从雪山上来,终于汇入大海。我们可以把握的东西真的太少,但是,这些却又都是我们的选择。如果真的有什么可以做的,那就是努力的生活,不去管前世,也不眺望来生。好好地过好今天,用淡泊的心态出世入世。做好今生的自己,就是对前世最好的慰藉对来世对虔诚的祈愿。

下载军训的前世今生(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军训的前世今生(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前世岁月,今生追求

    前世岁月,今生追求 我睡去,感受生命之存在;我醒来,明白生命之责任。——题记迷迷糊糊中,我睡着了……在一片空旷的、白茫茫的云雾里,我正处在出生前的长眠中。睡梦里,我清晰地看......

    《前世今生》读后感(推荐)

    看《前世今生》这本书,有种新奇而又亲切的感觉。以前每每遇到关于生命轮回的文章或视频,总能拨到心底的那根弦,有种莫名的感觉。尤其在看完这本书,更加激发了我对自己的前世的好......

    前世今生杂文随笔

    如若无法长相厮守,为何偏偏人海邂逅?莫非前世我是嗜命的赌徒,欠你的债你追到此时依然未休?无数次心猿意马,魂不知所栖。不必猜测,她定是被你迷惑于某个岔道,走走停停、兜兜转转,至此......

    前世与今生诗歌

    是谁在前世定下了今生的缘,让期许在灵魂里活跃?是谁在前世许下了今生的情,让成长在找寻中茁壮?是谁在前世欠下了今生的债,让信念在现实中消逝?是谁在彼岸种下了孤独的花,弥散了忧伤......

    “类信贷”的前世今生

    “类信贷”的前世今生 信贷经验 | 审贷感悟 | 案例解析 | 行业宏观 | PPP专栏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免费订阅 作者 | 王尔帝类信贷之迷——缘起 作为近些年国内银行业最大的创新......

    消费税的“前世今生”范文

    消费税的“前世今生” 消费税是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时设置的税种,是对货物征收增值税以后,再根据特定的财政或调节目的选择部分产品(主要是一些消费品)进行征收。当时主要选择了......

    警察岗亭的前世今生

    警察岗亭的前世今生 1997年,一个警察岗亭建于伦敦伯爵法院管站,基于1929麦肯齐沟槽设计。在谷歌地图的一个复活节彩蛋使浏览器进入它。 警察亭是一个英国的电话亭电话亭坐落......

    转基因的前世今生的观后感

    观《转基因的前世今生》有感通过老师的推荐我观看了《转基因的前世今生》这个纪录片,它讲述其他转基因国家在享受短暂的利益后,随即迎来的是无法接受控制不住的危害后果,我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