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
http://www.xiexiebang.com/kaoyan/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背景
日本对外扩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便是其对外扩张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战争是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日中两国国力的悬殊对比以及国际社会绥靖主义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后果。
日本经济危机: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帝国走上侵略道路,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国际环境: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主要战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两个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逐渐形成,在战略上相互配合。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立即投入抗日斗争。
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游击战争(如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等),建立了大小
http://www.xiexiebang.com/kaoyan/ 袭阳明堡机场、百团大战等战斗战役的阶段胜利,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
这些纪念日要牢记
“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 正式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抗战胜利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来台湾当局为了统一各军种节日,于1955年起将对日抗战胜利日作为陆海空三军的军人节。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七七”抗战纪念日(每年7月7日):为纪念国耻七七事变的发生而设立。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九一八”纪念日(每年9月18日):为铭记国耻九一八事变而设立。这次事件爆发后,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由全国人大于2014年2月27日设立。
抗日战争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http://www.xiexiebang.com/kaoyan/
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2]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第二篇:2018年考研政治之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考研政治之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以说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制胜法宝,也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1、提出: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全面抗战路线。
2、形成: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过程: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要的,但节节失利。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主观原因,则是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作战方式。该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3、结果: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所以,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4、胜利的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
第三篇: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总结
考研政治:物质世界和实践八大命题点
物质世界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的考核重点。
命题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命题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哲学史上有所谓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之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过程,它不是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而反动或保守的阶级和势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断、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一般说来,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2.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3.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
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命题点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一定义是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上界定的。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命题点4意识的起源与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意识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2.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命题点5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具体内容。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必须借助物质运动而存在,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命题点6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命题点7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2.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由于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命题点8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相互制约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产生后,又制约自然界,不断地改变自然界。这种改变产生两种结果,如果尊重自然规律,既推动自然界的发展,又可满足人类的发展需要,如果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破坏了生物圈内物质、能量的流通与变换,就会出现生态失衡”全球危机。
从表面上看,生态失衡"全球危机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它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危机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而导致的,它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 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 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在实践中正确处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促使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四篇:2013年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认到垄断资本主义 1.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9世界70年代以前: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3.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形成:自由竞争——生产集中——垄断
垄断组织的本质: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4.垄断条件竞争的特点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5.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6.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且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它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一战前开始形成,二战结束后至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积极作用:首先在一定程度中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再次,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
要注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4.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三种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各种国际垄断组织,同盟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5.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地位。
三、经济全球化 1.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3.动因
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三是各国经济体制变革。
4.后果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消极后果: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二是在经济增长中社会进步,可能导致环境恶化;三是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经济全球化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二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资本家日渐采取缓和的劳资关系制度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五、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历史地位
进步性: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并且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2.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久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积累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商品经济及商品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与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生产价值 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坐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3.货币
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一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1.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含义: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2.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使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不断增长,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
3.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的阶段: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职能;生产阶段(生产资本职能;售卖阶段(商品资本职能。连续进行的条件一是空间上并存二是时间上继起。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一是缩短资本周转时间,二是加快流动资本周转速度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两个基本理论:一是两大部类,第一大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大部类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二是社会总产品上从价值上分为C+V+M三部分
4.资本主义工资与利润
资本主义工资本质:工人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5.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特征是和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呈现周期性的特点: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四、资本主义政治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职能: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本质: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治、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本质是为资产阶段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段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段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 论和观念的总和 本质: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党的七大通过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 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变现出来。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凝聚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倡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幽灵雪峰,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 的新境界。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 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重大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毛泽东思想 1.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物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2.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 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3.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科学成果;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 富。4.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 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三、邓小平理论 1.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是到的主题。历史依据: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2.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 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现实依据: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2.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3.指导意义: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新环境,新的科学水平、新的科学判断、新的科学体系。是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 1.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 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2.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是与 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是制定并贯彻执 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第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 提条件;第二、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第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应该做到:第一,理论创新必须要坚持 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第二,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第三,理 论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第五篇:2013年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认到垄断资本主义
1.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9世界70年代以前: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3.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形成:自由竞争——生产集中——垄断
垄断组织的本质: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4.垄断条件竞争的特点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5.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6.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且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价格长期偏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它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一战前开始形成,二战结束后至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积极作用:首先在一定程度中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再次,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
要注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
4.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三种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各种国际垄断组织,同盟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5.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地位。
三、经济全球化
1.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3.动因
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三是各国经济体制变革。
4.后果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消极后果: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二是在经济增长中社会进步,可能导致环境恶化;三是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是经济全球化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二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资本家日渐采取缓和的劳资关系制度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五、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历史地位
进步性: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并且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2.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久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积累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商品经济及商品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与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生产价值)
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坐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3.货币
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一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1.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含义: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2.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使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不断增长,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
3.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的阶段: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职能);生产阶段(生产资本职能);售卖阶段(商品资本职能)。连续进行的条件一是空间上并存二是时间上继起。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一是缩短资本周转时间,二是加快流动资本周转速度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两个基本理论:一是两大部类,第一大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大部类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二是社会总产品上从价值上分为C+V+M三部分
4.资本主义工资与利润
资本主义工资本质:工人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5.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特征是和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呈现周期性的特点: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四、资本主义政治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职能: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本质: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治、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本质是为资产阶段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段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段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本质: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党的七大通过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变现出来。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凝聚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倡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幽灵雪峰,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毛泽东思想
1.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物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2.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3.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科学成果;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4.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三、邓小平理论
1.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是到的主题。
历史依据: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
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和发展
时代背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现实依据: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
2.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指导意义: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新环境,新的科学水平、新的科学判断、新的科学体系。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
1.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2.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第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第二、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第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应该做到:第一,理论创新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第二,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第三,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