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1)
HXRCHCH2RXCHCH3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机理】
H3C快H3CCH2+X+H3CCH3X主CHCH3+H+慢H3C+CH2X+H3CX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注】碳正离子的重排(2)
HBrRCHCH2ROORRCH2CH2B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对HCl、HI无效。【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例】
BrH3CCHCH2BrH3CCH2HBrH+HBrCH3CH2CH2BrH3CCHCH3+BrH3CCHCH3Br
2、硼氢化—氧化
RCHCH21)B2H62)H2O2/OH-RCH2CH2OH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机理】
H3CCHHH3CCHCH2HBH2CH2BH2H3CCHHCH3BH2H3CCHHCH3BH2CH2CH2CH3H3CH2CH2CB-CH3CH=CH2(CH3CH2CH2)3BOOH-OOHCH2CH2CH3CH2CH2CH3CH2CH2CH3H3CH2CH2CB-H3CH2CH2CHOO-BO+HO-OCH2CH2CH3OHCH2CH2CH3OCH2CH2CH3BOCH2CH2CH3HOO-B(OCH2CH2CH3)3OCH2CH2CH3B(OCH2CH2CH3)3+3NaOH3NaOH3HOCH2CH2CH33+Na3BO3
【例】
1)BH32)H2O2/OHCH3-OHHHCH3
3、X2加成
Br2/CCl4BrCCBrCC
【机理】
BrBrCCBrC+BrC+CBr-BrCCBrCBrC+CH2OBrCCH2O+-H+BrCCHO
【注】通过机理可以看出,反应先形成三元环的溴鎓正离子,然后亲和试剂进攻从背面进攻,不难看出是反式加成。不对称的烯烃,亲核试剂进攻主要取决于空间效应。
【特点】反式加成
4、烯烃的氧化
1)稀冷高锰酸钾氧化成邻二醇。
H3CH3CH3CCH3CH3CH3CH3OMnOOORCR1-稀冷KMnO4H3CH2OH3CH3COHOHCH3CH3O
O2)热浓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RCR1CHR2KMnO4H++R2COH
3)臭氧氧化
RCR1CHR21)O32)Zn/H2OROCR1O+OR2CH
4)过氧酸氧化
RCR1RCR1CHR2CHR2ROOOHRR1R2HORR1R2H
+O2Ag
5、烯烃的复分解反应
n
CH2R+CH2R1催化剂H2CRCH2R1
【例】
OC6H5Grubbs catalystOC6H5+H2CCH2H2CCH2
6、共轭二烯烃
1)卤化氢加成
HXH2CCH2H3CX高温成为主1,4加H2CXHX低温CH3成为主1,2加
2)狄尔斯-阿德尔(Diels-Alder)反应
【描述】共轭二烯烃和烯烃在加热的条件下很容易生成环状的1,4加成产物。【例】
OCH2O+CH2 苯OOOO
CH2CHO+CH2 苯CHOCH2
二、脂环烃
1、环丙烷的化学反应
【描述】三元环由于张力而不稳定,易发生加成反应开环,类似碳碳双键。
H2/NiBr2/CCl4H2SO4HX(X=Br,I)CH2CH2CH2HHCH2CH2CH2BrBrCH2CH2CH2HOHCH2CH2CH2HX
【特点】环烷烃都有抗氧化性,可用于区分不饱和化合物。【注】遵循马氏规则 【例】
CH3HBrCH2CH2CHCH3HBr
2、环烷烃制备
1)武兹(Wurtz)反应
【描述】通过碱金属脱去卤素,制备环烷烃。【例】
CXCH2XCH2XCXZnC2H5OHCC双键的保护ZnNaIBrKBr
2)卡宾
①卡宾的生成
A、多卤代物的α消除
XX3CH+Y-CX+X-+HYNaOH,RONa,R-Li
B、由某些双键化合物的分解
H2CH2CCl2CClCNOC+ON-H2C:H2C:+++CON2Cl-O-Cl2H2C:+CO2
②卡宾与烯烃的加成反应
【特点】顺式加成,构型保持 【例】
Cl3CH/NaOHClClBrBrBr3CH/KOC(CH3)3H3CCH3HOC(CH3)3HH3CHCH3
相转移催化剂③类卡宾
【描述】类卡宾是一类在反应中能起到卡宾作用的非卡宾类化合物,最常用的类卡宾是ICH2ZnI。
CH2I2+Cu(Zn)ICH2ZnI制备
【特点】顺式加成,构型保持 【例】
CH2I2Zn(Cu)H3CCH3CH2I2Zn(Cu)H3CHHCH3
三、炔烃
1、还原成烯烃 1)、顺式加成
H2R1R2Cat=[Pb/BaSO4,Pb/CaCO3,Ni3B...]R1R2CatNaBH4Ni3B(CH3COO)2Ni
2)、反式加成
R1R2H2CatR1Cat=[Na/ 液氨...]R2
2、亲电加成 1)、加X2
Br2R1R2R1BrBrR2
【机理】
Br+中间体R1R2
【特点】反式加成 2)、加HX
BrRCH2HBrH3CCBrCH3
RRHBrRHBrR(一摩尔的卤化氢主要为反式加成)
3)、加H2O
H2ORCHRCH2HO重排ROCH3HgSO4/H2SO4【机理】
+HgRCHHgH+2+HgRC++H2ORH2O+HgH+-H+RHOHgHHRHOH+RCH2OH重排ORCH3
【特点】炔烃水合符合马式规则。
【注】只有乙炔水合生成乙醛,其他炔烃都生成相应的酮。
3、亲核加成 1)、OHCCH+H3COHZn(CH3COO)CH3OHOH2CCHOCCH3HH3COOHnHHOHn+CH3COOCH3HHOHnHCHOH+HOCH2OHn/2维尼纶合成纤维就是用聚乙烯醇甲酯
2)、HCCH+HCNNH4Cl,CuCl2aqH2CCNCH3H3CNCNNH3CCNHCH2CHCN
CNCH3H2CH人造羊毛 n 3)、碱 HCCHH2CCHOC2H5+C2H5OH150℃~180℃/压力
4、聚合
2HCCHCu2Cl2NH4ClCu2Cl2NH4ClH2CCHCCH3HCCHH2CCHCHCH23HCCH金属羰基化合物3HCCHNi(CN)2
5、端炔的鉴别
Cu(NH3)2+RAg(NH3)2+C-+RCCHCAg-白色红色 RCCHRCCCu+【注】干燥的炔银和炔铜受热或震动时易发生爆炸,实验完毕,应立即加浓硫酸把炔化物分解。
6、炔基负离子
R1-L(L=X,OTs)R1:1°烷基ORCCNa-+RCCR1(1)(2)H2OO(1)RC1(2)H2OOHR1RCCCH2CHR1R2OHRCCCR2R1
【例】
ONaNH2-+HCCHHCOHCNaH3CCH3H2OCH3HCCCH3OHH2Pb/BaSO4H2CCH3Al2O3H2CCH2CH3CH3
三、芳烃
1、苯的亲电取代反应 1)卤代
+2)硝化
Br2FeBr3Br+NO2HBr
+3)磺化
浓HNO3浓H2SO4 +SO3HH2O
+H2SO4(7%SO3)SO3H H++H2O
4)傅-克(Friedel-Crafts)反应 ①傅-克烷基化反应
+【机理】
AlCl3RClR
RCl++AlCl3AlCl4++RHCH2+RCH2+H++RR++R+AlCl4++HCl+AlCl3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苯环上带有 【例】
OCH3CH3CH2COClAlCl3OZn-Hg浓HClCH3O+OOAlCl3COOH
2、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
1)
HCKMnO4H+COOH COOH【例】
CH3KMnO4H+H3CCCH3CH3H3CCCH3CH3
2)用CrO3+Ac2O为氧化剂时,产物为醛。【例】
CH3CrO3/Ac2OCH(OAc)CHONO2NO2NO2
3)用MnO2为氧化剂时,产物为醛或酮。
CH3MnO2H2SO4OCH2CH3MnO2H2SO4CH3CHO
5、萘
αβ
【特点】萘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α位,因为进攻α位,形成的共振杂化体较稳定,反应速度快。【例】
NO2HNO3H2SO4BrBr2CCl4SO3HH2SO4H2SO4CH3CH3SO3HHNO3HOAcNO2NO2CH3HNO3HOAcCH3NO2NO2NO2NO2HNO3H2SO4+NO2
四、卤代烃
1、取代反应(1)水解
OH-RXROH
SH-RXRSH
(2)醇解
R1ONaRXROR
1R1SNaRXRSR
1(3)氰解
CN-RXRSR1C2H5OH
(4)氨解
NH3RXRNH2NH3RXR3N
(5)酸解
R1COO-RX1R1COOR
1(6)与炔钠反应
RX+RCC-RCCR
(7)卤素交换反应
NaIRX丙酮RI
2、消除反应(1)脱卤化氢 ①β-消除
RβαCH2ClNaOH乙醇CHHRCHCH2
【注】当有多种β-H时,其消除方向遵循萨伊切夫规律,即卤原子总是优先与含氢较少的β碳上的氢一起消除。【例】
H3CCH3BrKOH乙醇H3CCH3+H3CCH281%H3CCH3H2CClRCClHCHR119%H3CCH3
KOH乙醇H2CBr
KOHRCCR1乙醇
②α-消除
ClClCClHNaOHCCl2
(2)脱卤素
RR1R2CCR3Zn,乙醇RR1RR23BrBr
CH2BrRCH2BrZnR
3、与活泼金属反应(1)与金属镁反应
RX+Mg无水乙醚RMgX(格式试剂)
(2)与金属钠反应 武兹(Wurtz)反应
Na2RX(3)与金属锂反应
RR
RX++2Li无水乙醚RLi+LiX2RLiCuI无水乙醚R2CuLi+LiI
【注】二烷基铜锂主要是与卤代烃偶联成烷烃
R1XR2CuLiRR1
4、还原反应
Zn+HClNa+NH3RX+H2-PdRHLiAlH4
5、氯甲基化
CH3ClO+
五、醇
HCH+ZnCl2HCl
1、卢卡斯(Lucas)试剂
无水氯化锌与浓盐酸的很合溶液叫卢卡斯试剂,用于鉴别伯、仲、叔醇
很快反应叔醇立即混浊Lucas试剂反应很快仲醇几分钟内混浊伯醇
2、把羟基变成卤基
(1)、醇与卤化磷(PX5、PX3)
反应很慢长时间不出现混浊
ROHPX3RX
(2)、醇与亚硫酰氯(SOCl2)
ROHSOCl2RCl
3、醇的氧化
(1)沙瑞特(Sarret)试剂
OHRHOCrO3(C5H5N)2RH
【注】沙瑞特试剂,是CrO3和吡啶的络合物。它可以把伯醇的氧化控制在生成醛的阶段上,产率比较高,且对分子中的双键无影响。
(2)琼斯(Jones)试剂
OHRR1CrO3H2SO4-ORR1
【注】琼斯试剂是把CrO3溶于稀硫酸中,滴加到醇的丙酮溶液中,在室温下就可以得到很高的产率的酮。同样对分子中的双键无影响。
【例】
CH3CH3CrO3-H2SO4HO丙酮O
(3)邻二醇被高碘酸氧化
ROHOROHR1OOHOIOOHOH+R1OH-H2ORCHOOIOR1CHO+HIO3
ROCR34、频哪醇重排(pinacol rearrangement)
R2RR1COHCOHR3H+R1CR2RR1C
R2+【机理】
RR1COHR2COHR3H+RR1COH2+R2COHR3-H2OCOHR3RR1CR2COH+-H+R3R1RCR2OCR3
【注】
①羟基脱水,总是优先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
②在不同的烃基中,总是芳基优先迁移。不同的芳基,苯环上连有给电子基团的优先迁移。
③要注意立体化学,离去基团所连的碳原子(如有手性的话)构型发生转化,因为是一个协同反应,准确的机理描述是
ORR2RR2R++H-HR1COHCOHR3R1C+CR3R1CR2CR3OH2OHCC+
④频哪醇重排再有机中是非常普遍的重排反应,只要在反应中形成的碳原子的邻近碳上连有羟基),都可以发生频哪醇重排。
【例】
HO结构的碳正离子(即带正电荷PhH3CCOHPhCOHCH3H+PhH3CCPhOCCH3H3CH3CCOHCH3CICH3极性溶剂OH3CCCH3CCH3CH3-I-H3CPhCOHCHNH2CH3NaNO2H+OH3CCPhCHCH3
5、制醇
(1)烯烃制备 ①酸性水合
RR1R2R2H2SO4RR1OHCR2R3
【注】碳正机理,生成稳定的碳正离子,可能重排。②羟汞化-脱汞反应
RCH2Hg(OAc)2/H2ONaBH4RCH3HO【特点】反应不发生重排,因此常用来制备较复杂的醇,特别是有体积效应的醇。
③硼氢化-氧化法
RR1R21)B2H6-RR1OHCR2R3R22)H2O2/OH
【特点】反马氏规则,所以可合成伯醇,上两种方法无法合成。(2)格式试剂
ROR1R+R2MgXR1+R2R2OMg-+XRCR1OH
【例】
OHOCH3MgCl乙醚H2OH+CH3
(3)制备邻二醇 ①顺式邻二醇
稀冷KMnO4OH-HOOHOsO4,吡啶乙醚②反式邻二醇(环氧化合物的水解)
KOHH2OHOOH
H2OHO++HOOHHOOH
六、酚
1、傅-克反应
HOOHOOH+H2SO4OOCOCO酚酞HOOHOO-COCO+2OH-OCO-无色红色
2、傅瑞斯(Fries)重排
ROOH氢键OOOHAlCl3R+OR低温主【特点】产物很好分离,邻位的产物可随水蒸气蒸出。
3、与甲醛和丙酮反应
OHOH高温主
OHHCHO-H+ OH或CH2 OHH+CH2OHOHOHHCHOC6H5OHCH2OH酚醛树脂(电木)
CH3HOCCH3OHOHOH3CCH3+2H+
【注】生成中药工业原料双酚A(bisphenolA),双酚A可与光气聚合生成制备高强度透明的高分子聚合物的防弹玻璃,它还可以作为环氧树脂胶粘剂。
4、瑞穆-悌曼(Reimer-Tiemann)反应
O-OHHO+【本质】生成卡宾
5、酚的制法
(1)磺酸盐碱融法 工业上的:
CHCl3NaOHH+
SO3H①SO3Na+SO3NaNa2SO3中和+ONaSO2+H2O②+ONa325℃~350℃NaOH熔化+OHNa2SO3③+CH3SO2+CH3H+H2O+Na2SO3
【例】
CH3H2SO4中和碱熔酸化SO3H(2)、重氮盐法
NH2NNCl+-OH
OHNaNO2HClH2SO4/H2O
七、醚和环氧化合物
1、醚的制法
(1)威廉姆逊(Williamson)合成
NaOR1RXROR1 RCH3R1O(2)烷氧汞化-脱汞
RHCCH2Hg(OAc)2R1OHNaBH4OH-
【注】和羟汞化-脱汞反应一样,醇对双键的加成方向符合马氏规则。
2、克莱森(Claisen)重排
OαβγCH2CH=CH2OHγαCH2CH=CH2βαβγCH2CH=CH2OH3CCH3OHH3CCH3CH2CH=CH2αβγ
【机理】
OCH3H3COHOHCH3CH2CH3
αOOCH2CH=CHCH3H3CCH3H3CCH3αCHCH=CH2CH3OOH3CCH3H3CCH3CHCH3CHHH2CHαCH2CH=CHCH3αOHH3CCH3CH2CH=CHCH3α【注】类似的构型也可发生重排
【例】
OOCH2H2CCH2CH3CH3H2CH3CCH3H3CCH3OOCH3OOCH2H3C
3、冠醚
ClOHOOO+OClHOOKOHOO18-冠-6OOOOOHClClHOOKOHOOOHClOClHOOO二苯并18-冠-6O
【特点】冠醚性质最突出就是他有很多醚键,分子中有一定的空穴,金属例子可以钻到空穴中与醚键络合。OOKOO+OO冠醚分子内圈氧可以与水形成氢键,故有亲水性。它的外围都是CH2结构,又具有亲油性,因此冠醚能将水相中的试剂包在内圈带到有机相中,从而加速反应,故称冠醚为相转移催化剂。这种加速非均相有机反应称为相转移催化。
4、环氧化合物(1)开环 ①酸性开环
COCH+C+OHCNu-NuCOHC
【注】不对称环氧化合物的酸性开环方向是亲核试剂优先与取代较多的碳原子结合。【例】
H3COHORH3CHOH+H3C+OHROH3COHH3Cδ+HOHORδ+δ+-H+δ+②碱性开环
-COCOC2H5OC2H5CO-CHOC2H5OC2H5COHC
【注】碱性开环,亲核试剂总是先进攻空间位阻较小的,空间效应。【例】
H3COδ-OC2H5H3C--OC2H5OC2H5H3CCHO-CH3CHCH3Oδ-OC2H5H3CCHOHCHCH3
【注】环氧开环不论酸式还是碱式开环,都属于SN2类型的反应,所以亲核试剂总是从离去基团(氧桥)的反位进攻中心碳原子,得到反式开环产物。这种过程犹如在烯烃加溴时,溴负离子对溴鎓离子的进攻。
【例】
NaOC2H5H3CHOC2H5OH3COHOC2H5H+H3CHOC2H5OH5C2OH3COH
(2)环氧的制备 ①过氧酸氧化
RCH2RCOOOHRO O②银催化氧化(工业)
RCH2Ag/O2R
③β-卤代醇 H3CCH2Br2/H2OH3CHOBrOH-H3CO-H3CBrO
八、醛和酮
1、羰基上的亲和加成
(1)加氢氰酸
Rδ+δ-OR+HCN+-OHCCN(H)R1(H)R1(2)与醇加成 ①缩醛的生成
ROHHOR1H+OHRCHOR1HOR1H+OR1RCHOR1半缩醛【机理】
缩醛R1RCHOOH2+
R1ROHHH+ROH+HOR1RCHOHOH+R1RCH+ROR1HOR1+HOR1RCHOH+-H+ROR1CHOR1
【特点】缩醛具有胞二醚的结构,对碱、氧化剂稳定,所以可用此法在合成中做羰基的保护。同样的方法也可制备缩酮,机理相同。
【例】
OOOOOR1HOCH2CH2OHH+H2NiR2RCR1OMgXH+
R2RCR1OH(3)加金属有机化合物
RO(H)R1NaCO+-R2MgXH3O+ COHCHCHCCHH2OH+NH32、与氨衍生物的反应
RO(H)R1ONa
H2NY(H)R1RCOHNHY-H2ORNY(H)R1
【例】
RO(H)R1RO(H)R1RO(H)R1H2NOHRNOH(H)R1RNNH2(H)R1肟H2NNH2腙H2NNHC6H5RNNHC6H5(H)R1苯腙
3、卤仿反应
ORCCH3X2NaOHX2NaOHORCH+ROCOHOHRCHCH3H+ROCOH ORCHCXX【机理】
ORCCH3X2NaOHOX2CH2XNaOHOX2NaOHXCXXRRCCOH+HCX3HOH
【注】如果卤素用碘的话,则得到碘仿(CHI3)为黄色沉淀,利用这种现象可以鉴别甲基醛、酮,还有这种结OH构的醇(R【例】 CHCH3)。
OHCH3OOCH3I2NaOHI2NaOHH+OH4、羟醛缩合
(1)一般的羟醛缩合 ①碱催化下的羟醛缩合
【描述】在稀碱的作用下,两分子醛(酮)相互作用,生成α、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
OH-2CH3CHOH3CCHCHCOH
【机理】
OH-+快HCH2CHOH2O+H2CCHO-H2C-CHOH3CCHO+H2C-慢CHOH2CH3CCHHCO-OH2OH3CHCHCCHOHOH-H2OCH3CHCHCHO
【本质】其实是羰基的亲和加成,她的亲核试剂是一种由醛或酮自生成生的碳负离子,体现了α-H的酸性。【注】从反应机理看出,醛要进行羟醛缩合必须有α-H,否则无法产生碳负离子亲核试剂。当有一个α-H一般停留在脱水的前一步,形成α羟基醛。其实羟醛缩合反应,只要控制温度就可以停留在羟醛产物。
【例】
OH-2CH3CH2CH2CHOCHOCH3CH2CH2CHCH2CH3OH-2CH3CH2CH2CHO6℃~8℃CH3CH2CHCHCHOOHCH2CH3CH3H3CCHCHCCH3OHCH3CHO2H3CCHCHOCH3OH-
②酸催化下的羟醛缩合 【机理】
HCH2CHOH+H+++H2CCHOHH2C-CHOH+稀醇式H3CCHOH++H2C-CHOHH2CH3CCHHCOHOH+-H+提供活化羰基HCHCH3CCHOHOH亲核试剂H+CH3CHCHCHO-H2O
【本质】在酸催化反应中,亲核试剂实际上就是醛的稀醇式。
【注】酸的作用除了促进稀醇式的生成外,还可以提供活化羰基的醛分子。此外,在酸的条件下,羟醛化合物更容易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酮),因为酸是脱水的催化剂。
(2)酮的缩合反应 【例】
OOH-CH3H3CCH3COHCH2COCH32H3C
OOAl[OC(CH3)3]3100℃ 二甲苯
(3)分子内缩合
【注】分子内缩合,一般是形成稳定的五、六圆环,因为五、六圆环更稳定。【例】
H-H3CH3CCCH3-OHOCCH3OOO-OH-OO
(4)交叉的羟醛缩合
【描述】两种同时有α-H的醛(酮),可发生交叉羟醛缩合,产物是混合物。【注】①一般的羟醛缩合反应,最好是一个有α-H的醛(酮),和一个没有α-H的醛(酮)反应。【例】
OCH3CHOOH3CCH3+OCHOOH-CHOO+C2H5CHOCH3
【注】②跟酸碱催化的卤代一样,当脂肪酮有两个不同的烃基的时候,碱催化缩合一般优先发生在取代较少的α碳上,酸催化缩合发生在取代较多的α碳上。但这种反应的选择性不高,常常得到混合物。
【例】
OH3CCH3OH-OC6H5CHCHCC2H5+OHCC6H5H+C6H5CHCH3OCCCH3
【注】③如果用体积较大的碱,如二异丙基氨基锂(LDA)作缩合催化剂,使之基本上进攻体积较小的一侧。【例】
OH3COOHCH31)CH3CHO/LDAH3C2)H+/H2OLDA=LiN[CH(CH3)2]2
5、醛(酮)的氧化
(1)Tollens,吐伦试剂
【描述】氢氧化银溶液氨溶液,被称为吐伦试剂。
Ag(NH3)2OHRCHORCOOH
(2)Fehling,菲林试剂
【描述】碱性氢氧化铜溶液用酒石酸盐熔合,称为菲林试剂。
Cu(OH)2/NaOHRCHORCOOH
(3)拜耶尔-维立格(Baeyer-Villiger)氧化 【描述】酮被过氧酸氧化成脂。
ORCR1
RCOOOHORCOR1 【机理】
ORCR1OHRC+OOHCH3RCR1OOOCCH3+HOOCOOR1OCH3RCOR1O+O-C+HOCCH3
【注】
①不对称酮进行拜耶尔-维立格氧化时,会有两种可能,这主要看迁移基团的迁移难度,芳基>叔烃基>伯烃基>甲基。
②醛也可发生拜耶尔-维立格氧化反应,但因优先迁移基团是氢,所以主要产物是羧酸,相当于醛被过氧酸氧化。【例】
OCH3OOCH3PhCOOOHCHCl3
6、醛(酮)的还原(1)催化氢化
RCHOH2NiH2RCOOHROR1ROHR1Pt
【注】很多基团都可以催化氢化,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硝基、氰基……,所以选择催化氢化还原羰基的时候,要看好化合物是否还有其他可以催化氢化的基团。
(2)用LiAlH4、NaBH4还原
RO(R1)H1)LiAlH4+ROH2)H2O,H(R)H1RO(R1)H1)NaBH4+ROH2)H2O,H(R)H1
【特点】NaBH4还原醛、酮的过程与LiAlH4类似,但它的还原能力不如LiAlH4的强。也正因如此,NaBH4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NaBH4对醛、酮的还原不受脂基、羧基、卤基、氰基、硝基等基团的干扰,而这些基团都能被LiAlH4还原。
(3)①麦尔外因-彭多夫(Meerwein-Ponndorf)还原
RO(R1)H(CH3)2CHOH[(CH3)2CHO]3AlRO(R1)H
【机理】
[(H3C)2HCO]AlOR1RHOCH3CH3OAl[OCH(CH3)2]R1CRHO+H3CCCH3OAl[OCH(CH3)2]R1CRHH3CRCHOHCHOHR1+RH3C+R[(CH3)2CHO]3Al
②欧芬脑(Oppenauer)氧化
OH(R1)H(CH3)2CO[(CH3)2CHO]3AlO(R1)H
【注】麦尔外因-彭多夫还原的逆反应,就是欧芬脑氧化。
【特点】麦尔外因-彭多夫还原和欧芬脑氧化,他们都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双键、叁键或者其他易被还原或易被氧化的官能团都不发生作用。
【例】
OPhCHCHCPh麦尔外因-彭多夫PhCHCHOHCHPh
(4)双分子还原
OH3CCCH3Mg苯H+H3CCH3CH3CCCH3H+H3CCH3OCCH3CCH3OHOHOMg苯H+OHOHH+O
【特点】双分子还原的产物是邻二醇,可以在酸的作用下发生频哪醇重排。(5)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
ORCR1Zn-Hg浓HCl,RCH2R1
【特点】羰基还原成亚甲基
【注】不适用α、β不饱和醛(酮),双键对其有影响。(6)乌尔夫-基日聂耳(Wolff-Kishner)还原和黄鸣龙改进法
ORCR1+KOHH2NNH2RCH2R1高温,高压ORCR1H2NNH2,NaOH(HOCH2CH2)2O,RCH2R1
【特点】羰基还原成亚甲基
【注】不适用α、β不饱和醛(酮),会生成杂环化合物(7)硫代缩醛、酮还原
ROR1H+RSR1S+HSCH2CH2SHH2NiRCH2R1
【特点】羰基还原成亚甲基,该反应适用于α、β不饱和醛(酮),反应不受碳碳双键影响。(8)康尼查罗(S.Cannizzaro)反应,歧化反应
【描述】没有α-H的醛与浓碱共热,生成等摩尔的相应醇和羧酸。
OArH(或BF3)浓NaOHArCOOHO+ArCH2OH
【机理】
ArO-OArHOH-HArCOHHArCOO-+ArCH2OH
【注】
①有α-H的醛会发生羟醛缩合。
②不同没有α-H的醛也可发生歧化反应,主要谁的羰基活泼,氢氧根就先进攻它,它就生成羧酸,另一个生成醇。
【例】
PhCHO+HCHO浓NaOHHOCH2CPhCH2OH+HCOOH3HCHO+CCH3CHOCa(OH)2羟醛缩合CH2OHCHOCH2OHHOCH2CCH2OH
CH2OHCH2OHHOCH2CHO+CH3CHOCa(OH)2歧化反应+CH3COOHCH2OHCH2OH
7、维狄希(Witting)反应
CO+(C6H5)3PCR2CCR2+(C6H5)3PO醛酮维狄希试剂的制备
(C6H5)3P维狄希试剂
+RCH2XSn2(C6H5)3P+CHRHX-n-C4H9Li-HX(C6H5)3PCR2+LiX+C4H10
8、安息香缩合
【描述】在CN-的催化下,两分子苯甲醛缩合生成二苯基羟乙酮,后者俗称安息香,所以该反应叫做安息香缩合。
CN-2C6H5CHOOHC6H5CHOCC6H5C2H5OH-H2O
CNC6H5CHOH【机理】
C6H5CHCNO-CNOH-C6H5CHC6H5CHO-H2OOH-OH-H2OCNHC6H5CCC6H5OCNHC6H5CC-C6H5C-OHC6H5H2OOH-HCNOHOCNHC6H5CC-OHOHOH-H2OC6H5-CNC6H5COCOHC6H5
【注】该反应适用于芳香醛,但当芳环上有吸电子基团或给电子基团时,反应都不发生。如OOHNO2CHOCH3OCHO和可以发生交叉的安息香缩合。
【例】
都不发生安息香缩合,但是将两者的混合物在CN-作用下却
CN-NO2CHOOHONO2CHCOCH3+CH3OCHO
9、与PCl5反应
COPCl5ClCCl
10、贝克曼(Beckman)重排
【描述】酮与羟氨反应生成肟,后者在PCl5或浓H2SO4等酸性试剂作用下生成酰胺。
RNR1OHPCl5OR1CNHR
【机理】
RNR1OHOH2R1C+H+RNR1OH2OR1C+-H2OR1C+H2ONR-H+HNROR1CNHRNR
【注】分子内的反式重排。如果转移基团含有手性碳原子,则该碳原子构型保持不变(这里的构型不变,是说原来和碳相连的键,直接和氮相连,不是那种从背面进攻的Sn2反应,构型翻转,但是这并不能保证R、S不变,毕竟判断手性的时候N比C大)。
【例】
PCl5NOHNHO
PCl5NHHONO
11、α、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1)亲和加成 ①与HCN加成
【描述】α、β不饱和酮与HCN反应,主要是生成1,4加成产物。而α、β不饱和醛与HCN反应,则主要生成1,2加成产物。
ORCHCHCR1HCNCNRCHOCH2CR1生成稀醇式,重排为酮式ORCHCHCHOHRCHCHCCNHHCN
②与格式试剂加成
【注】α、β不饱和醛、酮与格式试剂反应,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结构,羰基上连有较大基团,主要是1,4加
成,如果上见碳上(C4)所连基团大,则以1,2加成为主。
【例】
OC6H5CHCHCHC6H5MgBr乙醚H3O+OHC6H5CHCHCHC6H5OC6H5CHCHCC6H5C6H5MgBr乙醚H3O+OC6H5CHC6H5CH2CH
③与烃基锂加成
【特点】烃基锂与α、β不饱和醛、酮反应,主要发生在1,2加成。【例】
OC6H5CHCHCC6H5C6H5LiH2OOHC6H5CHCHCC6H5C6H5
④与二烃基铜锂加成
【特点】烃基锂与α、β不饱和醛、酮反应,主要发生在1,4加成。【例】
CH3H3CCCHOCCH3(CH2=CH)2CuLi乙醚H2OCH3H2CCHCCH3OCH2CCH3OOLiCu(CH3)2CH3H2OCH3CH3乙醚
(2)亲电加成
【注】α、β不饱和醛、酮与亲电试剂,一般都发生在1,4加成。【例】
OO+(3)还原反应 ①使羰基还原
A、麦尔外因-彭多夫还原
ORCHCHCR1HBr(g)Br
麦尔外因-彭多夫RCHCHOHCHR1
B、用LiAlH4还原
OOHLiAlH4
②使双键还原
【描述】采用控制催化氢化或用金属锂-液氨,可使α、β不饱和醛、酮分子中双键被还原,而保留羰基。【例】
OOH2Pt-CCH3CH3CH3LiOH+OCH3NH3
12、醛、酮的制法
(1)氢甲醛化法
RCHCH2CO,H2,Co2(CO)8,压力RCH2CH2CHO+RCHCH3CHO
【注】不对称稀得到两种醛的混合物,一般以直链烃基醛为主。
13、盖德曼-柯赫(Gattermann-Koch)反应
【描述】在催化剂存在下,芳烃和HCl、CO混合物作用,可以值得芳醛。
CHO+CO+HClAlCl3Cu2Cl2
【注】芳环上有烃基、烷氧基,则醛基按定位规则导入,以对位产物为主。如果芳环上带有羟基,反应效果不好;如果连有吸电子基团,则反映不发生。
【例】
CH3CH3+(2)、罗森孟德(Rosenmund)还原
ORClCO+HClAlCl3Cu2Cl2CHO
+H2Pd/BaSO4R喹啉+SCHO
【特点】在此条件下,只能使酰氯还原为醛,而醛不会进一步还原成醇。
【例】
OClOH+ClH2Pd/BaSO4喹啉+SCl
(3)、酰氯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
ORClORClORCl+R`2Cd苯H3O+ORCR`++R`2CuLi-78℃ORCR`乙醚-78℃ORCR`R`MgX乙醚
九、羧酸
1、成酰卤
RCOOHSOCl2PX3PX5RCOClRCOOHRCOXRCOOHRCOX
2、成酰胺
RCOOH+NH3RCONH2
3、还原成醇
RCOOH1)LiAlH42)H2ORCH2OH
4、脱羧反应
yOy=RCCH2COOHOyCH3+CO2CN,HOCNO2,Ar
【注】同一个碳上炼油羧基和另一个拉电子基团的化合物都容易发生脱羧反应,羧基直接炼油拉电子基团,也
很容易脱羧。
5、汉斯狄克(Hunsdiecker)反应
【描述】纯的干燥的羧酸银盐在四氯化碳中与溴一起加热,可以放出二氧化碳生成溴代烃。
Br2/CCl4RCOOAgRBr+CO2+AgBr
【机理】自由基机理
【特点】无论脂肪酸,还是芳香酸都可通过这个途径脱羧。
6、柯西(Kochi)反应
RCOOHPb(CH3COO)4LiClRCl
【机理】自由机理
【注】一般羧酸α碳连有2个或3个烃基时收率最好,直链脂肪酸收率稍差,芳香酸收率很低,脂环酸一般收率较高。
【例】
COOHClPb(CH3COO)4LiCl+ClCH3CH3 CH37、柯尔柏(Kolbe)电解
【描述】脂肪酸钠盐或钾盐的浓溶液电解放出二氧化碳得到两个羧酸烃基相偶联的产物。
2RCOONa+2H2O电解RR+2CO2+H2+2NaOH
ORO【机理】自由基历程
O阳极ROORO--e-CO2RRR阴极【例】
H2O+eHO-+1/2H2
2KOOC(CH2)3COOC2H5电解C2H5OOC(CH2)6COOC2H5
8、α卤代反应
【描述】据哟α氢的羧酸在少量红磷或三溴化磷存在下与溴发生反应,得到α溴代酸。
RCH2COOH+Br2PBr3RCHBrCOOH
9、二元酸热分解反应
HOOCCOOHCO2HOOCCH2COOHCOOHO+HCOOHCO2+CH3COOH脱羧COOHOOO失水COOHCOOHOOCH2COOHO+CO2+H2O脱羧并失水CH2COOHCH2COOHCH2COOHO+CO2+H2OHOOC(CH2)nCOOH聚酐n>5
10、羧酸的制法
(1)烃氧化
KMnO4/H+RCHCHR`RCOOH+R`COOHCH3COOHKMnO4/H+
(2)腈的水解
RCNH3O+RCOOH
【注】氰多有卤代烃与氰化钠反应合成。但要注意,有些卤代烃与氰化钠反应主要生成消除产物,如叔卤代烃。芳香卤代烃不活泼,一般不与氰化钠作用。这个缺点可由格式试剂法去弥补。
(3)由格式试剂加二氧化碳制备
1)CO2RMgX2)H/H2O+RCOOH
【注】格式试剂的制备也是有限制的,比如有羟基的卤代烃,这时就用腈水解法。
十、羧酸衍生物
1、酰氯的取代反应
OHORCClOHRCOOH+++HCl+HHOR`RCOOR`HClNH2RCNH2HCl
【注】该反应其实是在氧氮上导入酰基,所以酰氯是一个优良的酰化剂。
【例】
O吡啶OHCClOCO+OCCl+HNNaOHH2OOOCN
2、酸酐的取代反应
HORCOOCROHRCOOH+++ORCOOH+HHOR`RCOOR`RCOOH+NH2RCNH2RCOONH4
【注】酸酐也是优良的酰化剂。
【例】
OOHOOCH3OCHC2H5+H3CCH2CHCH3COOH
3、酯的取代反应
H+(or OH-)+RCOOR1+RCOOR1+RCOOR1H2OR2OHNH3H+(or R2O-)+RCOOR2+RCONH2+RCOOHR1OHR1OHR1OH
【例】
OCOOEtH2CH2NOH2N+COOEtC2H5O-HNONH脲
4、腈的反应
O巴比土酸
RCN++H+(or OH-)H2ORCONH2NH2RC+H+(or OH-)RCOOH水解H2O-无水HClR1OHH+H2ORCOOR2醇解RCNOR1ClRCN+NH4ClNH3NHRNH2氨解
150℃,压力
5、羧酸衍生物和格式试剂反应
ORCClOMgXClROCR1+R1MgXRCR11)R1MgX2)H/H2O1)R1MgX2)H/H2O++OHRCR1OHRCR1R1R1ORCOR2OMgXOR2ROCR1+R1MgXRCR1NMgXR1RCNR1MgXRCH+/H2OORCR1
【注】
①氮带有负电荷C=N-中碳无明显电正性,不可能再与金属试剂加成,亚铵盐水解最终生成酮。而酰氯和酯会同时和两摩尔的格式试剂加成,生成醇。
②有些不如格式试剂活泼的金属有机物和酰氯反应,产物一般为酮,如二烷基铜锂(R2CuLi)、二烃基镉(R2Cd)。【例】
1)CH3MgXCOOC2H5OHCCH3OCCH32)H+/H2O1)PhMgXCN2)H/H2O6、还原反应(1)酰氯
+
COCl+H2Pb/BaSO4H2OCHOSOCl22)H+/H2OCOOH1)LiAlH41)LiAlH42)H+/H2OCH2OH
(2)酯
①鲍维尔特-布兰克(Bouveault-Blanc)还原法
RCOOR1NaRCOOHC2H5OH+R1OH
【注】在没有普遍LiAlH4的时候,一般用这种方法。②用LiAlH4还原
RCOOR11)LiAlH42)H2ORCOOH+R1OH
③偶姻缩合
【描述】在乙醚、苯等惰性溶剂中用金属钠处理酯,可得到缩合产物—α-羟基酮。
OOHONaRCOR1RCCHR乙醚 OR1OR1【机理】
ORCOR1NaROC-OR1O-CRCRO-ORCOCR2NaROC-OC-H+RROCOHCHR
【例】
CH3O2C(3)酰胺和腈 ①(CH2)8CO2CH31)Na/二甲苯2)CH3COOHOOH
ORCNHR11)LiAlH42)H2ORCH2NHR1RCN1)LiAlH42)H2OH2Ni/,压力RCH2NH2RCNRCH2NH2
②斯蒂芬(Stephen)还原
【描述】腈的另一种还原方式为惰性溶剂(如乙醚,乙酸乙酯等)中用氯化亚锡和氯化氢处理腈得到亚铵盐的沉淀,水解后得到醛。
SnCl/HClRCN(RC=NH2)2(SnCl6)2+2-H2ORCHO CHO【例】
CN1)SnCl/HCl2)H2O,
7、酯的热消去
CHOR
【注】该反应是β消去反应。若有两个β-H可供消除,一般主要消去含氢较多碳上的β-H。反应通过一个环的COCC+RCOOH过渡态,所以反应的立体化学为顺式消除。
【例】
HCH3HOCOHOAcC6H5HDOAcC6H5HHDC6H5CH3H+CH3CH3COOHC6H5HDC6H5C6H5C6H5HHC6H5OAcC2H5CHCH3C2H5CHCH2+CH3CHCHCH360%40%
8、克莱森(Claisen)酯缩合反应 【描述】酯的α-H呈现酸性,在醇钠作用下生成α碳负离子(稀醇负离子),对另一种酯进行亲和加成-消去(取代反应)生成β-酮酸酯。
O2RCH2【机理】
COR11)NaOC2H52)H+ORCH2CCHROCOR1
OORCH2COR1NaOC2H5ORCH-RCOR1CH2COR1OC2H5RCH2C-OCOR1CHORORCH2CCHROCOR1NaOC2H5ORCH2C+ONa-CCOR1R
【注】 【例】
OOC2H5OC2H5OO-ONaOC2H5OC2H5-OC2H5OOOC2H5COOC2H5-OC2H5-COOC2H5COOC2H5H5C2OOCH5C2OOCH5C2OOCCH31)NaOC2H52)H+H5C2OOCOCH3
(2)交叉酯缩合
【描述】两个不同的具有α氢的酯缩合,会得到复杂产物。但无α氢的酯与有α氢的酯缩合,则得到单一的产物。
【例】
HCOOC2H5OH5C2OC+CH3COOC2H5OC2H51)NaOC2H52)H+HCOCH2COOC2H5OH5C2OCCHCOOC2H5+CH2COOC2H51)NaOC2H52)H+
【注】具有α氢的酮也可与碱作用下发生交叉缩合,由于酮的α氢酸性较酯强,反应中酮生成碳负离子,结果是酰基导入酮的α位。
【例】
OOOH3COO+CH3CH3CH2CH2COOC2H51)NaOC2H52)H+H3COCH2CH2CH3+H5C2O(3)烃基化
COC2H51)NaOC2H52)H+COOC2H5
RCH2COOC2H5NaOC2H5RCHCOOC2H5-R1XR1RCHCOOC2H5
【例】
H5C2OOC+H5C2OOCBrCH2CH2CH2CH2Br2NaOC2H5H5C2OOCH5C2OOC1)OH-/H2O2)H,+COOH脱羧
【注】烃基化不只是具有α氢的酯发生反应,其他具有强拉电子基的α氢,具有酸性,能得到碳负离子的都可以发生烃基化反应。
【例】
CH3CH2CH2Br+NCCH2CNNaOC2H5CH3CH2CH2CH(CN)2
9、克脑文盖尔(Knoevenagel)反应
【描述】醛、酮在弱碱(胺、吡啶等)催化下与具有活泼α氢的化合物缩合的反应,机理类似于羟醛缩合。
RCHO+CH2(COOC2H5)2NHRCHC(COOC2H5)2
【机理】
CH2(COOC2H5)2+NHCH(COOC2H5)2-+HN+HCH(COOC2H5)2-OORCH-+RHCH(COOC2H5)2HN+OHHRCHCH(COOC2H5)2-H2ORCHCH(COOC2H5)2
【注】还可以加一步,加热脱缩。【例】
CHO+(C2H5)2NHCH3COCH2COOC2H5COOC2H5CHCCOCH3O+NCCH2COOC2H5NH4OOCCH3CCNCOOC2H5
10、麦克尔(Michael)加成
【描述】具有活泼α氢的化合物与α、β不饱和化合物的1、4加成。
RCH2R1+H2CCHCHONaOC2H5HOC2H5RCH2CH2CHOR1
【注】R,R1为—CN,—COOC2H5,—COR,—NO2等,α、β不饱和化合物为α、β不饱和酯、醛、酮、腈等。【机理】机理略,就是碳负机理,1,4加成。【例】
CH2(COOC2H5)2+H2CCCOOEtNaOC2H5(H5C2OOC)2HCCH2CHC6H5COOEtC6H5CNH5C2CHCOOEt+KOHH2CCHCNCNH5C2CCH2CH2CN(CH3)3COHCOOEtOCH2(COOC2H5)2+2H2COH-CH3EtOOCCEtOOCCH2CH2COCH3CH2CH2COCH3CH
鲁宾逊(Robinson)环合
【描述】麦克尔加成中双重α氢化合物若具有酮羰基,α,β不饱和酮具有α氢,那么反应产生的1,5二羰基化合物在碱作用下可继续反应发生环合。
OOOH-CH2CH2NR3L-+GH3CC+碱OOGG
【例】
OOCH3OOCH3OCH2CH2COCH3NaOC2H5OOCH3+H2CCHCCH3NaOC2H5
11、瑞佛马斯基(Reformatsky)反应
【描述】在惰性溶剂中α溴代乙酸酯与锌和醛或酮作用生成β羟基酸酯的反应。
RO(H)R1+1)Zn/乙醚BrCH2COOC2H5OHRCCH2COOC2H52)H+R1(H)
OZnBr【机理】
C2H5OOCCH2ZnBr-++RR1OH2CCOOH5C2R1R
【注】反应首先生成有机锌化合物,然后对醛、酮羰基进行亲和加成,类似格式试剂对羰基化合物的加成,但是有机锌化合物活性较差,在反应条件下不与酯羰基加成,一次可以得到β羟基酸酯。β羟基酸易脱水,因此此法也可制备α,β不饱和酸。
【例】
O+1)Zn/苯BrCH2COOC2H5OHCH2COOC2H52)H+
12、达尔森(Darzen)反应
【描述】醛酮与α卤代酸酯在强碱存在下反应生成α,β环氧酸酯。
RO(H)R1+ClCH2COOC2H5NaOC2H5RC(H)R1OCHCOOC2H5
【机理】
RONaOC2H5ClCH2COOC2H5-ClCHCOOC2H5-(H)R1R(H)R1ORC(H)R1OCHCOOC2H51)OH-,H2O2)H+CHCOOC2H5ClRC(H)R1OCHOCOHRC(H)R1OHCHRCHCHO(H)R1脱羧
【本质】同样起始于碳负离子的亲和加成。
【例】
OCCH3BrCH2COOC2H5NaOC2H5OCCH3CHCOOC2H51)OH-,H2O2)H,+CHCHOCH3
13、普尔金(Perkin)反应
【描述】芳香醛和酸酐在相应的羧酸钠(或钾)盐存在下可发生类似羟醛缩合的反应,最终得到α,β不饱和芳香酸。
OH5C6CHOOOCCH3+H3CCCH3COONaH5C6CHCHCOOH+CH3COOH
【本质】起始于碳负离子对醛的亲和加成。
【注】反应中的酸酐必需含有两个α氢(RCH2CO)2O。芳香环上可带有拉电子基团,如—X,—NO2等。【例】
CHOOH3COCH3+OHCOCCH3COONaOO香豆素
十一、胺
1、胺的制备(1)卤代烃氨解
RX+NH3(过量)RNH3X+-NaOHRNH2
【注】伯胺也是很好的亲核试剂所以可继续生成仲胺和叔胺。(2)盖布瑞尔(Gabriel)合成
第二篇:有机化学反应的96种反应类型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一、Arbuzov 反应
三、Baeyer-villiger 反应
五、Birch 还原
七、Bucherer 反应
九、Berthsen,A.Y 吖啶合成法
十
一、Chichibabin 反应
十
三、Claisen-Schmidt 反应
十
五、Clemmensen 还原
十
七、Cope 消除反应
十
九、Curtius 反应
二十一、Dakin 反应
二十三、Edvhweiler-Clarke 反应
二十五、Favorskii 反应
二十七、Friedel-Crafts 烷基化反 应 二
十九、Fries 重排
三
十一、Gabriel 合成法
三
十三、Gattermann-Koch 反应
三
十五、Hantzsch 合成法
三
十七、Hell-Volhard-Zelinski反 应三
十九、Hofmann 烷基化 四
十一、Hofmann 重排(降解)
四
十三、Hunsdiecker 反应
四
十五、Knoevenagel 反应
四
十七、Koble-Schmitt 反应
四
十九、Leuckart 反应
五
十一、Mannich 反应
五
十三、Michael 加成反应
五
十五、Norrish Ⅰ和Ⅱ 型裂
五
十七、Orton,K.J.P 重排
五
十九、Pschorr 反应
六
十一、Prins,H.J 反应
六
十三、Perkin,W.H 反应
六
十五、Reformatsky 反应
六
十七、Reppe 合成法
六
十九、Rosenmund 还原
七
十一、Riley,H.L 氧化法
七
十三、Schiemann 反应 七
十五、Skraup 合成法
七
十七、Stepen 还原-氰还原为醛
七
十九、Strecker 氨基酸合成法
八
十一、Schiemann,G.反应
八
十三、Tiffeneau-Demjanov 重排
八
十五、Thorpe,J.F.缩合八
十七、Ullmann 反应
八
十九、Vilsmeier 反应
九
十一、Williamson 合成法
九
十三、Wagner-Meerwein 重排
九
十五、Wittig-Horner 反应
二、Arndt-Eister 反应
四、Beckmann 重排
六、Bouveault-Blanc 还原
八、Bamberger,E.重排
十、Cannizzaro 反应
十
二、Claisen 酯缩合反应
十
四、Claisen 重排
十
六、Combes 喹啉合成法
十
八、Cope 重排
二
十、Crigee,R 反应
二十二、Elbs 反应
二十四、Elbs,K 过硫酸钾氧化法
二十六、Favorskii 重排
二十八、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 三
十、Fischer,O-Hepp,E 重排
三
十二、Gattermann 反应
三
十四、Gomberg-Bachmann 反应
三
十六、Haworth 反应
三
十八、Hinsberg 反应
四
十、Hofmann 消除反应
四
十二、Houben-Hoesch 反应
四
十四、Kiliani 氯化增碳法
四
十六、Koble 反应
四
十八、Kolbe,H.Syntbexis of Nitroparsffini 合成五
十、Lossen 反应
五
十二、Meerwein-Ponndorf 反应
五
十四、Martius,C.A.重排
五
十六、Oppenauer 氧化
五
十八、Paal-Knorr 反应
六
十、Prileschajew,N 反应
六
十二、Pinacol 重排
六
十四、Pictet-Spengler异喹啉合 成法
六
十六、Reimer-Tiemann 反应
六
十八、Robinson 缩环反应
七
十、Ruff 递降反应
七
十二、Sandmeyer 反应
七
十四、Schmidt 反应
七
十六、Sommelet-Hauser 反应
七
十八、Stevens 重排
八
十、异喹啉合成法
八
十二、Schmidin,J.乙烯酮合成八
十四、Tischenko,V.反应
八
十六、Tollens,B.缩合八
十八、Urech,F.羟腈合成法
九
十、Van Ekenstein,W,A 重排
九
十二、Wacker 反应
九
十四、Wittig 反应
九
十六、Wohl 递降反应
Arbuzov 反应
亚磷酸三烷基酯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作用,生成烷基膦酸二烷基酯和一个新的卤代烷:
卤代烷反应时,其活性次序为:R'I >R'Br >R'Cl。除了卤代烷外,烯丙型或炔丙型卤化物、a-卤代醚、a-或 b-卤代酸酯、对甲苯磺酸酯等也可以进行反应。当亚酸三烷基酯中三个烷基各不相同时,总是先脱除含碳原子数最少的基团。
本反应是由醇制备卤代烷的很好方法,因为亚磷酸三烷基酯可以由醇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得:
如果反应所用的卤代烷 R'X 的烷基和亚磷酸三烷基酯(RO)3P 的烷基相同(即 R' = R),则 Arbuzov 反应如下:
这是制备烷基膦酸酯的常用方法。
除了亚磷酸三烷基酯外,亚膦酸酯 RP(OR')2 和次亚膦酸酯 R2POR' 也能发生该类反应,例如:
反应机理
一般认为是按 SN2 进行的分子内重排反应:
反应实例
Baeyer----Villiger 反应
反应机理
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
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
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
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反应实例
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 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这类氧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
Arndt-Eister 反应
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
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
Beckmann 重排
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
反应机理
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 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
反应实例
Bouveault---Blanc 还原
脂肪族羧酸酯可用金属钠和醇还原得一级醇。α,β-不饱和羧酸酯还原得相应的饱和醇芳香酸酯也可进行本反应,但收率较低。本法在氢化锂铝还原酯的方法发现以前,广泛地被使用,非共轭的双键可不受影响。
反应机理
首先酯从金属钠获得一个电子还原为自由基负离子,然后从醇中夺取一个质子转变为自由基,再从钠得一个电子生成负离
子,消除烷氧基成为醛,醛再经过相同的步骤还原成钠,再酸化得到相应的醇。
反应实例
醛酮也可以用本法还原,得到相应的醇:
反应实例
醛酮也可以用本法还原,得到相应的醇:
Bucherer 反应
萘酚及其衍生物在亚硫酸或亚硫酸氢盐存在下和氨进行高温反应,可得萘胺衍生物,反应是可逆的。
反应时如用一级胺或二级胺与萘酚反应则制得二级或三级萘胺。如有萘胺制萘酚,可将其加入到热的亚硫酸氢钠中,再加 入碱,经煮沸除去氨而得。
反应机理 本反应的机理为加成消除过程,反应的第一步(无论从哪个方向开始)都是亚硫酸氢钠加成到环的双键上得到烯醇(Ⅱ)或 烯胺(Ⅵ),它们再进行下一步互变异构为酮(Ⅲ)或亚胺(Ⅳ):
反应实例
Berthsen,A.Y 吖啶合成法
二芳基胺类与羧酸在无水ZnCl2存在下加热起缩合作用,生成吖啶类化合物。
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不详 反应实例
Chichibabin 反应
杂环碱类,与碱金属的氨基物一起加热时发生胺化反应,得到相应的氨基衍生物,如吡啶与氨基钠反应生成2-氨基啶,如果α位已被占据,则得γ-氨基吡啶,但产率很低。
本法是杂环上引入氨基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广泛适用于各种氮杂芳环,如苯并咪唑、异喹啉、丫啶和菲啶类化合物均能发 生本反应。喹啉、吡嗪、嘧啶、噻唑类化合物较为困难。氨基化试剂除氨基钠、氨基钾外,还可以用取代的碱金属氨化物:
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还不是很清楚,可能是吡啶与氨基首先加成,(Ⅰ),(Ⅰ)转移一个负离子给质子给予体(AH),产生一分子氢 气和形成小量的2-氨基吡啶(Ⅱ),此小量的(Ⅱ)又可以作为质子的给予体,最后的产物是2-氨基吡啶的钠盐,用水分解得 到2-氨基吡啶:
反应实例
吡啶类化合物不易进行硝化,用硝基还原法制备氨基吡啶甚为困难。本反应是在杂环上引入氨基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广泛适用于各种氮杂芳环,如苯并咪唑、异喹啉、吖啶和菲啶类化合物均能发生本反应。
Claisen 酯缩合反应
含有α-氢的酯在醇钠等碱性缩合剂作用下发生缩合作用,失去一分子醇得到β-酮酸酯。如2分子乙酸乙酯在金属钠和少量 乙醇作用下发生缩合得到乙酰乙酸乙酯。
二元羧酸酯的分子内酯缩合见Dieckmann缩合反应。
反应机理
乙酸乙酯的α-氢酸性很弱(pKa-24.5),而乙醇钠又是一个相对较弱的碱(乙醇的pKa~15.9),因此,乙酸乙酯与乙醇钠作用所 形成的负离子在平衡体系是很少的。但由于最后产物乙酰乙酸乙酯是一个比较强的酸,能与乙醇钠作用形成稳定的负离子,从 而使平衡朝产物方向移动。所以,尽管反应体系中的乙酸乙酯负离子浓度很低,但一形成后,就不断地反应,结果反应还是可以顺利完成。
常用的碱性缩合剂除乙醇钠外,还有叔丁醇钾、叔丁醇钠、氢化钾、氢化钠、三苯甲基钠、二异丙氨基锂(LDA)和Grignard 试
剂等。
反应实例
如果酯的α-碳上只有一个氢原子,由于酸性太弱,用乙醇钠难于形成负离子,需要用较强的碱才能把酯变为负离子。如异 丁酸乙酯在三苯甲基钠作用下,可以进行缩合,而在乙醇钠作用下则不能发生反应:
两种不同的酯也能发生酯缩合,理论上可得到四种不同的产物,称为混合酯缩合,在制备上没有太大意义。如果其中一个 酯分子中既无α-氢原子,而且烷氧羰基又比较活泼时,则仅生成一种缩合产物。如苯甲酸酯、甲酸酯、草酸酯、碳酸酯等。与其它含α-氢原子的酯反应时,都只生成一种缩合产物。
实际上这个反应不限于酯类自身的缩合,酯与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都可以发生这样的缩合反应,这个反应可以用下列通
式表示:
Claisen—Schmidt 反应
一个无α.氢原子的醛与一个带有α.氢原子的脂肪族醛或酮在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醇溶液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并失水得到α,β.不饱和醛或酮: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Claisen 重排 烯丙基芳基醚在高温(200°C)下可以重排,生成烯丙基酚。
当烯丙基芳基醚的两个邻位未被取代基占满时,重排主要得到邻位产物,两个邻位均被取代基占据时,重排得到对位产物。对位、邻位均被占满时不发生此类重排反应。
交叉反应实验证明:Claisen重排是分子内的重排。采用 g-碳 14C 标记的烯丙基醚进行重排,重排后 g-碳原子与苯环相 连,碳碳双键发生位移。两个邻位都被取代的芳基烯丙基酚,重排后则仍是a-碳原子与苯环相连。
反应机理
Claisen 重排是个协同反应,中间经过一个环状过渡态,所以芳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重排无影响。
从烯丙基芳基醚重排为邻烯丙基酚经过一次[3,3]s 迁移和一次由酮式到烯醇式的互变异构;两个邻位都被取代基占据的 烯丙基芳基酚重排时先经过一次[3,3]s 迁移到邻位(Claisen 重排),由于邻位已被取代基占据,无法发生互变异构,接着又发生一次[3,3]s 迁移(Cope 重排)到对位,然后经互变异构得到对位烯丙基酚。
取代的烯丙基芳基醚重排时,无论原来的烯丙基双键是Z-构型还是E-构型,重排后的新双键的构型都是E-型,这是因为重排
反应所经过的六员环状过渡态具有稳定椅式构象的缘故。
反应实例
Claisen 重排具有普遍性,在醚类化合物中,如果存在烯丙氧基与碳碳相连的结构,就有可能发生Claisen 重排。
Clemmensen 还原
醛类或酮类分子中的羰基被锌汞齐和浓盐酸还原为亚甲基:
此法只适用于对酸稳定的化合物。对酸不稳定而对碱稳定的化合物可用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还原。
反应机理
本反应的反应机理较复杂,目前尚不很清楚。
反应实例 Combes 喹啉合成法
Combes合成法是合成喹啉的另一种方法,是用芳胺与1,3-二羰基化合物反应,首先得到高产率的β-氨基烯酮,然后在浓硫
酸作用下,羰基氧质子化后的羰基碳原子向氨基邻位的苯环碳原子进行亲电进攻,关环后,再脱水得到喹啉。
反应机理
在氨基的间位有强的邻、对位定位基团存在时,关环反应容易发生;但当强邻、对位定位基团存在于氨基的对位时,则不易
发生关环反应。
反应实例
Cope 消除反应 叔胺的N-氧化物(氧化叔胺)热解时生成烯烃和N,N-二取代羟胺,产率很高。
实际上只需将叔胺与氧化剂放在一起,不需分离出氧化叔胺即可继续进行反应,例如在干燥的二甲亚砜或四氢呋喃中这个反应 可在室温进行。此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反应过程中不发生重排,可用来制备许多烯烃。当氧化叔胺的一个烃基上二个β位有 氢原子存在时,消除得到的烯烃是混合物,但是 Hofmann产物为主;如得到的烯烃有顺反异构时,一般以 E-型为主。例如:
反应机理
这个反应是E2顺式消除反应,反应过程中形成一个平面的五员环过度态,氧化叔胺的氧作为进攻的碱:
要产生这样的环状结构,氨基和β-氢原子必须处于同一侧,并且在形成五员环过度态时,α,β-碳原子上的原子基团呈重叠 型,这样的过度态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形成后也很不稳定,易于进行消除反应。
反应实例
Cope 重排
1,5-二烯类化合物受热时发生类似于 O-烯丙基重排为 C-烯丙基的重排反应(Claisen 重排)反应称为Cope重排。这个反应 30多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1,5-二烯在150—200℃单独加热短时间就容易发生重排,并且产率非常好。Cope重排属于周环反应,它和其它周环反应的特点一样,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例如:内消旋-3,4-二甲基-1,5-己二 烯重排后,得到的产物几乎全部是(Z, E)-2,6辛二烯:
反应机理
Cope重排是[3,3]s-迁移反应,反应过程是经过一个环状过渡态进行的协同反应:
在立体化学上,表现为经过椅式环状过渡态:
反应实例
Curtius 反应
酰基叠氮化物在惰性溶剂中加热分解生成异氰酸酯:
异氰酸酯水解则得到胺: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Crigee,R 反应
1,2-二元醇类的氧化产物因所用的氧化剂的种类而不同。用K2Cr2O7或KMnO4氧化时生成酸类。用特殊氧化剂四乙醋酸铅在 CH3COOH或苯等不活泼有机溶剂中缓和氧化,生成二分子羰基化合物(醛或酮)。氧化反应也可以在酸催化剂(三氯醋酸)存在下进行。本反应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醇类结构及制备醛、酮类,产率很高。
反应机理
反应过程中先生成环酯中间产物,进一步C--C键裂开成醛或酮。酸催化的场合,反应历程可以用下式表示
:
反应实例
Dakin 反应
酚醛或酚酮类用H2O2在NaOH存在下氧化时,可将分子中的-CHO基或CH3CO-基被-OH基所置换,生成相对应的酚类。本反应可利用以制备多远酚类。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Elbs 反应
羰基的邻位有甲基或亚甲基的二芳基酮,加热时发生环化脱氢作用,生成蒽的衍生物:
由于这个反应通常是在回流温度或高达400-450 °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不用催化剂和溶剂,直到反应物没有水放出为 止,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一部分原料和产物发生碳化,部分原料酮被释放出的水所裂解,烃基发生消除或降解以及分子重排等副反应,致使产率不高。
反应机理
本反应的机理尚不清楚。
反应实例
Edvhweiler-Clarke 反应
在过量甲酸存在下,一级胺或二级胺与甲醛反应,得到甲基化后的三级胺:
甲醛在这里作为一个甲基化试剂。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Elbs,K.过硫酸钾氧化法 将一元酚类或类似化合物用过硫酸钾在碱性溶液中氧化羟基引入在原有羟基的对位或邻位,生成二元酚类。分子中的醛基或双键等都不影响。产率约20~48%。过硫酸钾的水溶液在加热时放出氧:
芳伯胺类如用本试剂氧化时,变成硝基化合物。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Favorskii 重排
a-卤代酮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重排生成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羧酸;如为环状a-卤代酮,则导致环缩小。
此法可用于合成张力较大的四员环。
如用醇钠的醇溶液,则得羧酸酯: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Favorskii 重排
a-卤代酮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重排生成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羧酸;如为环状a-卤代酮,则导致环缩小。
如用醇钠的醇溶液,则得羧酸酯:
此法可用于合成张力较大的四员环。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Friedel-Crafts 烷基化反应
芳烃与卤代烃、醇类或烯类化合物在Lewis催化剂(如AlCl3,FeCl3, H2SO4, H3PO4, BF3, HF等)存在下,发生芳环的烷基化反应。
卤代烃反应的活泼性顺序为:RF > RCl > RBr > RI;当烃基超过3个碳原子时,反应过程中易发生重排。
反应机理
首先是卤代烃、醇或烯烃与催化剂如三氯化铝作用形成碳正离子:
所形成的碳正离子可能发生重排,得到较稳定的碳正离子:
碳正离子作为亲电试剂进攻芳环形成中间体s-络合物,然后失去一个质子得到发生亲电取代产物:
反应实例
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
芳烃与酰基化试剂如酰卤、酸酐、羧酸、烯酮等在Lewis酸(通常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得到芳香酮:
这是制备芳香酮类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酰基化中不发生烃基的重排。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Fries 重排
酚酯在Lewis酸存在下加热,可发生酰基重排反应,生成邻羟基和对羟基芳酮的混合物。重排可以在硝基苯、硝基甲烷等溶 剂中进行,也可以不用溶剂直接加热进行。
邻、对位产物的比例取决于酚酯的结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等。例如,用多聚磷酸催化时主要生成对位重排产物,而用四 氯化钛催化时则主要生成邻位重排产物。反应温度对邻、对位产物比例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来讲,较低温度(如室温)下重排有 利于形成对位异构产物(动力学控制),较高温度下重排有利于形成邻位异构产物(热力学控制)。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Fischer,O-Hepp,E 重排
N-亚硝基芳胺用盐酸或氢溴酸或其乙醇溶液处理时氨基氮上的亚硝基转移到芳核上去形成p-亚硝基芳胺(对位重排):
通常发生对位重排,但在奈系化合物中如N-亚硝基-N-加基-2-奈胺则发生邻位重排成1-亚硝基化合物:
反应机理
在HCl存在下,N-亚硝基化合物首先解离成仲胺及NOCl然后进行亚硝基化:
Gabriel 合成法
邻苯二甲酰亚胺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作用转变为邻苯二甲酰亚胺盐,此盐和卤代烷反应生成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然后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一级胺和邻苯二甲酸,这是制备纯净的一级胺的一种方法。
有些情况下水解很困难,可以用肼解来代替:
反应机理
邻苯二甲酰亚胺盐和卤代烷的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取代反应产物的水解过程与酰胺的水解相似。
反应实例
Gattermann 反应
重氮盐用新制的铜粉代替亚铜盐(见Sandmeyer反应)作催化剂,与浓盐酸或氢溴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氯代或溴代芳烃:
本法优点是操作比较简单,反应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缺点是其产率一般较Sandmeyer反应低。
反应机理 见Sandmeyer反应
反应实例
Gattermann-Koch 反应
芳香烃与等分子的一氧化碳及氯化氢气体在加压和催化剂(三氯化铝及氯化亚铜)存在下反应,生成芳香醛: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Hantzsch 合成法
两分子b-羰基酸酯和一分子醛及一分子氨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二氢吡啶衍生物,再用氧化剂氧化得到吡啶衍生物。这是一个 很普遍的反应,用于合成吡啶同系物。
反应机理
反应过程可能是一分子b-羰基酸酯和醛反应,另一分子b-羰基酸酯和氨反应生成b-氨基烯酸酯,所生成的这两个化合物再
发生Micheal加成反应,然后失水关环生成二氢吡啶衍生物,它很溶液脱氢而芳构化,例如用亚硝酸或铁氰化钾氧化得到吡啶
衍生物:
反应实例
Gomberg-Bachmann 反应
芳香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与其它芳香族化合物偶联生成联苯或联苯衍生物: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Haworth 反应
萘和丁二酸酐发生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然后按标准的方法还原、关环、还原、脱氢得到多环芳香族化合物。
反应机理
见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
反应实例
Hell-Volhard-Zelinski 反应
羧酸在催化量的三卤化磷或红磷作用下,能与卤素发生a-卤代反应生成a-卤代酸:
本反应也可以用酰卤作催化剂。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Hinsberg 反应
伯胺、仲胺分别与对甲苯磺酰氯作用生成相应的对甲苯磺酰胺沉淀,其中伯胺生成的沉淀能溶于碱(如氢氧化钠)溶液,仲胺生成的沉淀则不溶,叔胺与对甲苯磺酰氯不反应。此反应可用于伯仲叔胺的分离与鉴定。
Hofmann 烷基化
卤代烷与氨或胺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脂肪族胺类:
由于生成的伯胺亲核性通常比氨强,能继续与卤代烃反应,因此本反应不可避免地产生仲胺、叔胺和季铵盐,最后得到的往 往是多种产物的混合物。
用大过量的氨可避免多取代反应的发生,从而可得到良好产率的伯胺。
反应机理
反应为典型的亲核取代反应(SN1或SN2)反应实例
Hofmann 消除反应
季铵碱在加热条件下(100--200°C)发生热分解,当季铵碱的四个烃基都是甲基时,热分解得到甲醇和三甲胺:
如果季铵碱的四个烃基不同,则热分解时总是得到含取代基最少的烯烃和叔胺:
反应实例
Hofmann 重排(降解)
酰胺用溴(或氯)在碱性条件下处理转变为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Houben-Hoesch 反应
酚或酚醚在氯化氢和氯化锌等Lewis酸的存在下,与腈作用,随后进行水解,得到酰基酚或酰基酚醚:
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反应实例
Hunsdieecker 反应
干燥的羧酸银盐在四氯化碳中与卤素一起加热放出二氧化碳,生成比原羧酸少一个碳原子的卤代烃:
X = Br , Cl , I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Kiliani 氯化增碳法
糖在少量氨的存在下与氢氰酸加成得到a-羟基腈,经水解得到相应的糖酸,此糖酸极易转变为内酯,将此内酯在含水的乙醚或水溶液中用钠汞齐还原,得到比原来的糖多一个碳原子的醛糖。
反应实例
Knoevenagel 反应
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与醛或酮在弱碱性催化剂(氨、伯胺、仲胺、吡啶等有机碱)存在下缩合得到a,b-不饱和化合物。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Koble 反应
脂肪酸钠盐或钾盐的浓溶液电解时发生脱羧,同时两个烃基相互偶联生成烃类:
如果使用两种不同脂肪酸的盐进行电解,则得到混合物: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Kolbe,H.Syntbexis of Nitroparsffini 合成
将含等摩尔的α-卤代羧酸与亚硝酸钠或钾的水溶液加热时,生成-硝基脂肪酸钠中间体,继续加热起分解作用,失去CO2转变 成硝基烷类及NaHCO3.本方法仅可适用于小量制备碳原子数在以下的硝基烷类(特别适宜于制备硝基甲烷及硝基乙烷).而b-卤代 羧酸与亚硝酸钾作用生成产物不能放出CO2,故不能发生此反应.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Leuckart 反应
醛或酮在高温下与甲酸铵反应得伯胺:
除甲酸铵外,反应也可以用取代的甲酸铵或甲酰铵。
反应机理
反应中甲酸铵一方面提供氨,另一方面又作为还原剂。
反应实例
Lossen 反应
异羟肟酸或其酰基化物在单独加热或在碱、脱水剂(如五氧化二磷、乙酸酐、亚硫酰氯等)存在下加热发生重排生成异氰酸 酯,再经水解、脱羧得伯胺:
本重排反应后来有过两种改进方法。
反应机理
本重排反应的反应机理与 Hofmann 重排、Curtius 反应、Schmidt 反应机理相类似,也是形成异氰酸酯中间体:
在重排步骤中,R的迁移和离去基团的离去是协同进行的。当R是手性碳原子时,重排后其构型保持不变:
反应实例
Mannich 反应
含有a-活泼氢的醛、酮与甲醛及胺(伯胺、仲胺或氨)反应,结果一个a-活泼氢被胺甲基取代,此反应又称为胺甲基化反应,所得产物称为Mannich碱。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Meerwein-Ponndorf 反应
醛或酮与异丙醇铝在异丙醇溶液中加热,还原成相应的醇,而异丙醇则氧化为丙酮,将生成的丙酮由平衡物中慢慢蒸出来,使反应朝产物方向进行。这个反应相当于Oppenauer氧化的逆向反应。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Michael 加成反应 一个亲电的共轭体系和一个亲核的碳负离子进行共轭加成,称为Micheal加成: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Martius,C.A.重排
N-烷基苯胺类的卤氢酸在长时间加热时(200~300),则烷基易起重排(转移到芳核上的邻或对位上)而生成收率极高的C-烷基苯胺的卤酸盐类(C-alkyl-aniline hydrochlorides).本反应在理论和实际上均属重要:
反应机理
米契尔(Michael)认为N-烷基苯胺-盐酸盐在加热时离解成卤代烷类及苯胺,然后在氨基的对位起烷基化(分子间重排)。郝金勃登反对此说: 反应实例
Norrish Ⅰ和Ⅱ 型裂
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光解反应过程有两种类型,Norrish I型和Norrish II型裂解。Norrish I型的特点是光解时羰基与a-碳 之间的键断裂,形成酰基自由基和烃基自由基:
不对称的酮发生I型裂解时,有两种裂解方式,一般是采取形成两个比较稳定自由基的裂解方式。
环酮在裂解后不发生脱羰作用,而是发生分子内的夺氢反应,生成不饱和醛:
羰基旁若有一个三碳或大于三碳的烷基,分子有形成六员环的趋势,在光化反应后,就发生分子中夺氢的反应,通常是受激 发的羰基氧夺取g-形成双自由基,然后再发生关环成为环丁醇衍生物或发生a,b-碳碳键的断裂,得到烯烃或酮。光化产物发生a,b-碳碳键的断裂称为Norrish II型裂解反应:
Oppenauer 氧化
仲醇在叔丁醇铝或异丙醇铝和丙酮作用下,氧化成为相应的酮,而丙酮则还原为异丙醇。这个反应相当于Meerwein-Ponndorf反应的逆向反应。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Orton,K.J.P 重排
将乙酰苯胺的冷却饱和水溶液用HOCl处理时得N-氯代乙酰苯胺,后者在干燥状态及避光的条件下可以长期放置。N-氯代乙酰 苯胺的水溶液在低温时暗处放置时也是稳定的,如果将溶液暴露于光线下则慢慢地转变为p-邻氯代乙酰苯胺,两种异构体的产
率比为60-80%;40-20%。如果将N-氯代物和盐酸一起加热,则几乎定量地转变成p-氯代物及少量o-氯代物的混合物。
又如将N-溴代-2,6-二甲基-乙酰苯胺溶于醋酸、氯苯等溶液中也会发生重排成p-位及m-位溴代异构体:
反应机理
Paal-Knorr 反应
1,4-二羰基化合物在无水的酸性条件下脱水,生成呋喃及其衍生物。1,4-二羰基化合物与氨或硫化物反应,可得吡咯、噻 吩及其衍生物。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Pschorr 反应
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分子内的偶联反应:
反应机理
一般认为,本反应是通过自由基进行的,在反应时,原料的两个苯环必须在双键的同一侧,并在同一个平面上。1
反应实例
Prileschajew,N.反应
烯属烃类用一定量的有机过氧酸在无水的惰性有机溶剂中(CHCl3,乙醚等)低温处理,则生成1,2-环氧化合物.通常的有机过氧 酸有过苯甲酸、过乙酸、过甲酸及过三氟乙酸。本反应也称为“环氧化反应”。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Prins,H.J 反应
普林斯发现在酸催化剂下,烯烃和甲醛水溶液一起加热反应生成1,3-二恶烷,1,3-二醇及烯丙醇等.反应机理
1).酸催化反应:在无机酸存在下,烯烃和醛加成生成1,3-二恶烷和1,3-二醇,二者的比例因酸的浓度和温度而异.2).金属卤化物催化反应:烯烃和醛在无水条件下反应,生成不饱和醇或1,3-二恶烷.其中以第三烯(如异丁烯)和聚甲醛或三氯乙醛等在AlCl3,SnCl4存在下的反应最为重要得到不饱和醇.例如:
反应实例
Pinacol-Pinacolone Rearrangement 重排
当片呐醇类在稀H2SO4存在下加热脱水时发生特殊的分子内部的重排反应生成片呐酮。如用盐酸、草酸、I2/CH3COOH、CH3COOH等脱水-转位剂以代替H2SO4可得相同的结局:
反应机理
反应的关键是生成碳正离子: 反应实例
当片呐醇类在稀H2SO4存在下加热脱水时发生特殊的分子内部的重排反应生成 当片呐醇类在稀H2SO4存在下加热脱水时发生特殊的分子内部的重排反应生成..Perkin,W.H 反应
芳醛类不单能和醛、酮或酯类缩合,也能和(RCH3CO)2O型脂酸酐(α-位碳上有二个活泼氢原子者)在此酸的钠盐(或叔 胺)存在起“醇醛型缩合”反应生成α,.不饱和酸类。
若干脂肪蔟醛也会起这种缩合。
反应机理
现在通常认为碱性催化剂(CH3COO-或叔胺)夺取酸酐的氢,生成一个酸酐负离子,后者和醛发生亲核加成,生成中间体.-羟基酸酐,然后经脱水和水解成α,.不饱和酸:
反应实例
(1)苯甲醛与乙酐及乙酸钾加热缩合,最后生成-苯丙稀酸
(2)苯甲醛与丙酐及丙酸钠缩合,生成α-甲基-.-苯丙稀酸:
Pictet-Spengler 合成法-异喹啉
由苯乙胺与醛在酸催化下反应得到亚胺,然后关环,所得四氢异喹啉很容易脱氢生成异喹啉。
芳环上需有活化基团,才有利于反应,如活化基团在间位,关环在活化基团的对位发生,活化基团在邻位或对位则不发生关环反应。本合成法是Bischler-Napieralski合成法的改进方法,广泛用于合成四氢异喹啉。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Reformatsky 反应
醛或酮与a-卤代酸酯和锌在惰性溶剂中反应,经水解后得到b-羟基酸酯。
反应机理
首先是a-卤代酸酯和锌反应生成中间体有机锌试剂,然后有机锌试剂与醛酮的羰基进行加成,再水解:
反应实例
Reimer-Tiemann 反应
酚与氯仿在碱性溶液中加热生成邻位及对位羟基苯甲酸。含有羟基的喹啉、吡咯、茚等杂环化合物也能进行此反应。
常用的碱溶液是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水溶液,产物一般以邻位为主,少量为对位产物。如果两个邻位都被占据则进 入对位。不能在水中起反应的化合物可吡啶中进行,此时只得邻位产物。
反应机理
首先氯仿在碱溶液中形成二氯卡宾,它是一个缺电子的亲电试剂,与酚的负离子(Ⅱ)发生亲电取代形成中间体(Ⅲ),(Ⅲ)从溶剂或反应体系中获得一个质子,同时羰基的α-氢离开形成(Ⅳ)或(Ⅴ),(Ⅴ)经水解得到醛。
反应实例
酚羟基的邻位或对位有取代基时,常有副产物2,2-或4,4-二取代的环己二烯酮产生。例如:
Reppe 合成法
烯烃或炔烃、CO与一个亲核试剂如H2O, ROH, RNH2,RSH,RCOOH等在均相催化剂作用下形成羰基酸及其衍生物。
许多过渡金属如Ni,Co,Fe,Rh,Ru,Pd等的盐和络合物均可作催化剂。反应过程首先形成酰基金属,然后和水、醇、胺等发生溶剂解反应形成酸、酯、酰胺:
Robinson 缩环反应
含活泼亚甲基的环酮与a,b-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在碱存在下反应,形成一个二并六员环的环系:
反应机理
本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Micheal加成反应,第二步是羟醛缩合反应。
反应实例
Rosenmund 还原
酰氯用受过硫-喹啉毒化的钯催化剂进行催化还原,生成相应的醛:
反应物分子中存在硝基、卤素、酯基等基团时,不受影响。
反应实例
Ruff 递降反应
糖酸钙在Fe3+存在下,用过氧化氢氧化,得到一个不稳定的a-羰基酸,然后失去二氧化碳,得到低一级的醛糖:
Riley ,H.L.氧化法
含有活泼甲基化合物(特别是羰基化合物,它的羰基的邻位具有活泼亚甲基者)在适当溶剂中(水、乙醇、乙酸、乙酐、硝基苯、苯、二甲苯等)在100℃左右温度时,用SeO2(或H2SeO3)氧化则亚甲基(>CH2)转变成羰基(>C=O)。
反应机理
其机理有争议,但是一般都认为此机理最为合理。
反应实例
(1)醛类氧化
(2)酮类氧化
(3)酯类氧化
(4)烃类氧化
Sandmeyer 反应
重氮盐用氯化亚铜或溴化亚铜处理,得到氯代或溴代芳烃:
这个反应也可以用新制的铜粉和HCl或HBr来实现(Gattermann反应)。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Schiemann 反应
芳香重氮盐和氟硼酸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氟硼酸重氮盐,后者加热分解生成氟代芳烃: 1
此反应与Sandmeyer反应类似。
反应机理
本反应属于单分子芳香亲核取代反应,氟硼酸重氮盐先是分解成苯基正离子,受到氟硼酸根负离子进攻后得到氟代苯。
反应实例
Schmidt 反应
羧酸、醛或酮分别与等摩尔的叠氮酸(HN3)在强酸(硫酸、聚磷酸、三氯乙酸等)存在下发生分子内重排分别得到胺、腈及酰胺:
其中以羧酸和叠氮酸作用直接得到胺的反应最为重要。羧酸可以是直链脂肪族的一元或二元羧酸、脂环酸、芳香酸等;与Hofmann 重排、Curtius 反应和Lossen 反应相比,本反应胺的收率较高。
反应机理
本反应的机理与Hofmann 重排、Curtius 反应和Lossen 反应机理相似,也是形成异氰酸酯中间体:
当R为手性碳原子时,重排后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不变:
反应实例
Skraup 合成法
苯胺(或其他芳胺)、甘油、硫酸和硝基苯(相应于所用芳胺)、五氧化二砷(As2O5)或三氯化铁等氧化剂一起反应,生 成喹啉。本合成法是合成喹啉及衍生物最重要的合成法。
苯胺环上间位有给电子取代基时,主要在给电子取代基的对位关环,得7-取代喹啉;当苯胺环上间位有吸电子取代基团时,则主要在吸电子取代基团的邻位关环,得5-取代喹啉。很多喹啉类化合物,均可用此法进行合成。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也可用α,β-不饱和醛或酮代替甘油,或用饱和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α,β-不饱和醛再进行反应,其结果是一样的。1
Sommelet-Hauser 反应
苯甲基季铵盐用氨基钠(或氨基钾)处理时得到苯甲基三级胺:
苯甲基硫Yilide重排生成(2-甲基苯基)-二甲硫醚:
反应机理
一般认为反应先是发生[2,3]s 迁移,然后互变异构得到重排产物:
反应实例
Stephen 还原-氰还原为醛
腈与氯化氢反应,再用无水氯化亚锡的乙醚悬浮液还原,水解生成醛:
反应实例
Stevens 重排
季铵盐分子中与氮原子相连的碳原子上具有吸电子的取代基Y时,在强碱作用下,得到一个重排的三级胺:
Y = RCO , ROOC , Ph等,最常见的迁移基团为烯丙基、二苯甲基、3-苯基丙炔基、苯甲酰甲基等。
硫Ylide也能发生这样的反应:
反应机理
反应的第一步是碱夺取酸性的a-氢原子形成内鎓盐,然后重排得三级胺。
硫Ylide的反应是通过溶剂化的紧密自由基对进行的,重排时,与硫原子相连的苯甲基转移到硫的a-碳原子上。
由于自由基对的结合非常快,因此,当苯甲基的碳原子是个手性碳原子时,重排后其构型保持不变。
反应实例
第三篇:高二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小结
高二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小结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小结
一.取代反应1.CH4+Cl2--光→CH3Cl+HCl C2H6+Cl2-光→C2H5Cl+HCl
2.C6H6+Br2—Fe→C6H5Br+HBr 3.C2H5OH+HBr--加热→C2H5Br+H2O
4.C6H6+HNO3--H2SO4水浴加热→C6H5NO2+H2O
6.C6H5Cl+H2O--NaOHCu,高温,加压→C6H5OH+HCl
7.C2H5Cl+H2O—NaOH→C2H5OH+HCl
8.CH3COOC2H5+H2O--无机酸或碱→CH3COOH+C2H5OH
9.(C17H35COO)3C3H5+3NaOH→C3H5(OH)3+3C17H35COOH
二.加成反应
10.CH2=CH2+H2→Ni加热→CH3CH13.CH2=CH2+HCl--催化剂,加热→CH3CH2Cl
14.C2H2+H2--Ni,加热→CH2=CHC2H2+2H2--Ni,加热→CH3CH3
15.C2H2+2HCl--催化剂,加热→CH3CHCl2
16.CH2=CH-CH=CH2+Br2→CH2=CH-CHBr-CH2Br
17.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18.CH2=CH-CH=CH2+2Br2→BrCH2-CHBr-CHBr-CH2Br
19.CH3CHO+H2–Ni→CH3CH2OH
20.CH2OH-(CHOH)4-CHO+H2--Ni→CH2OH-(CHOH)4-CH2OH
21.C6H6+3H2—Ni→C6H12(环己烷)
22.C6H6+3Cl2--光→C6H6Cl6(六六六)
23.CH2=CH2+H2O--H2SO4或H3PO4,加热,加压→CH3CH2OH
三.消去反应
24.CH3CH2OH--浓H2SO4,170℃→CH2=CH2↑+H2O
25.CH3CH2Br+NaOH--醇,加热→CH2=CH2↑+NaBr+H2O
四.酯化反应(亦是取代反应)
26.CH3COOH+CH3CH2OH--浓H2SO4,加热→CH3COOC2H5+H2O
27.C3H5(OH)3+3HNO3--浓H2SO4→C3H5(ONO2)3+3H2O
28.[C6H7O2(OH)3]n+3nHNO3(浓)--浓H2SO4→[C6H7O2(ONO2)3]n+3nH2O
29.[C6H7O2(OH)3]n+3nCH3COOH--浓H2SO4→[C6H7O2(OOCCH3)3]n+3nH2O
30.葡萄糖+乙酸乙酸酐
五.水解(卤代烃、酯、油脂的水解见上,亦是取代反应)
31.CH3COONa+H2O→CH3COOH+NaOH
32.CH3CH2ONa+H2O→CH3CH2OH+NaOH
33.C6H5ONa+H2O→C6H5OH+NaOH
34.C17H35COONa+H2O→C17H35COOH+NaOH
35.(C6H10O5)n+nH2O--淀粉酶→nC12H22O1淀粉麦芽糖
36.2(C6H10O5)n+nH2O--H2SO4,加热→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37.(C6H10O5)n+nH2O--H2SO4,常时间加热→nC6H12O6
纤维素葡萄糖
38.C12H22O11+H2O--H2SO4→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39.C12H22O11+H2O--H2SO4→2C6H12O6
麦芽糖葡萄糖
40.蛋白质--胃蛋白酶或胰蛋白酶→各种a-氨基酸
六.氧化反应
(一)被强氧化剂氧化
41.2C2H5OH+O2--Cu或Ag→2CH3CHO+2H2O
42.C6H12O6+6O2→6CO2+6H2O+热
43.2CH3CHO+O2→2CH3COOH
★44.5CH2=CH2+6KMnO4+18H2SO4→6K2SO4+10CO2+12MnSO4+28H2O
★45.5C6H5CH3+6KMnO4+9H2SO4→5C6H5COOH+3K2SO4+6MnSO4+14H2O
★46.5C6H5CH2CH3+12KMnO4+18H2SO4→5C6H5COOH+5CO2+6K2SO4+12MnSO4+28H2O
(二)被弱氧化剂氧化
47.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48.CH3CHO+2Cu(OH)2加热→CH3COOH+Cu2O↓+2H2O
49.CH2OH(CHOH)4CHO+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50.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
51.HCOOH+2[Ag(NH3)2]OH→NH4HCO3+2Ag↓+3NH3+H2O
52.HCOOH+2Cu(OH)2加热→CO2+Cu2O↓+3H2O
53.HCOONa+2[Ag(NH3)2]OH→NaHCO3+4NH3+2Ag↓+H2O
54.HCOONH4+2[Ag(NH3)2]OH→NH4HCO3+2Ag↓+4NH3+H2O
55.HCOOR+2[Ag(NH3)2]OH→NH4OCOOR+2Ag↓+3NH3+H2O
56.HCHO+2[Ag(NH3)2]OH→HCOONH4+2Ag↓+3NH3+H2O
57.HCHO+4[Ag(NH3)2]OH→NH4HCO3+4Ag↓+7NH3+2H2O
58.HCHO+4Cu(OH)2加热→CO2+2Cu2O↓+5H2O
七.还原反应
59.CH3COCH3+H2--Ni→CH3CHOHCH360.HCHO+H2--Ni→CH3OH
61.C6H5CH=CH2+4H2--Ni→C6H11CH2CH3
八.加聚反应
62.nCH2=CH2→[CH2-CH2]n63.nCH3-CH=CH2→[CH-CH2]n
64.nCH2=CHX→[CH2-CH]n65.nCF2=CF2→[CF2-CF2]n
66.nCH2=CHCN→[CH2-CH]n67.nCH2=C-COOCH3→[CH2-C]n
68.nCH2=C-CH=CH2→[CH2-C=CH-CH2]n
69.nCH2=CH-CH=CH2→[CH2-CH=CH-CH2]n
70.nCH2=CH-CH=CH2+nC6H5CH=CH2→
[CH2-CH=CH-CH2-CH2-CH]n或[CH2-CH=CH-CH2-CH-CH2]n
71.3CHCH→C6H6(苯)72.nCH2=CH2+nCH3-CH=CH2→
[CH2-CH-CH2-CH2]n或[CH-CH2-CH2-CH2]n
九.缩聚反应
72.H-N-CH2-C-OH+H-N-CH2-C-OH+...→H-N-CH2-C-N-CH2-C-...+nH2O
73.nC6H5OH+nHCHO---浓HCl,加热→[C6H3OHCH2]n+nH2O
74.HOOC--COOH+nHO-CH2CH2-OH→[CO--COOCH2CH2O]n+2nH2O
十.其他
(一)有机物跟钠的反应
75.2CH3CH2OH+2Na→2CH3CH2ONa+H76.2C6H5OH+2Na→2C6H5ONa+H2↑
77.2CH3COOH+2Na→2CH3COONa+H2↑
(二)炭化
78.C12H22O11--浓H2SO4→12C+11H2O
(三)分子间脱水
79.2C2H5OH--浓H2SO4,140℃→C2H5OC2H5+H2O
(四)氨基酸的两性
80.CH2-COOH+HCl→[CH2-COOH]Cl-
81.CH2-COOH+NaOH→CH2-COONa+H2O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条件为点燃)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 CaC2+2H2O→C2H2+Ca(OH)2 C+H2O===CO+H2-----高温
C2H2+H2→C2H4----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2H4可聚合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条件为浓硫酸)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摄氏度)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乙酸和镁
Mg+2CH3COOH→(CH3COO)2Mg+H2
乙酸和氧化钙
2CH3COOH+CaO→(CH3CH2)2Ca+H2O
乙酸和氢氧化钠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乙酸和碳酸钠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HCHO+4Cu(OH)2→2Cu2O+CO2↑+5H2O
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CH3CHO+2Cu→Cu2O(沉淀)+CH3COOH+2H2O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
生加成、聚合、氧化反应等。烯烃是指含有C=C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容
第四篇: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
二、熟记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H2氢气 O2氧气 N2氮气 C碳 P磷 S硫 Fe铁 Cu铜 Hg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
H2O水 CO2二氧化碳 CO一氧化碳 SO2二氧化硫 SO3三氧化硫 P2O5五氧化二磷 Fe2O3氧化铁 Fe3O4四氧化三铁 CaO氧化钙 MgO氧化镁 CuO氧化铜 ZnO氧化锌 FeO氧化亚铁 MnO2二氧化锰 Na2O氧化钠
(2)酸:
HCl盐酸 H2SO4硫酸 HNO3硝酸 H3PO4磷酸 H2CO3碳酸 H2SO3亚硫酸
(3)碱:
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 Ca(OH)2氢氧化钙 Ba(OH)2氢氧化钡 Cu(OH)2氢氧化铜 Fe(OH)3氢氧化铁 Fe(OH)2氢氧化亚铁 Al(OH)3氢氧化铝 Mg(OH)2氢氧化镁
(4)盐:
NaCl氯化钠 Na2CO3碳酸钠 ZnCl2氯化锌 CaCl2氯化钙 KCl氯化钾 Na2SO4硫酸钠 CuSO4硫酸铜 AgCl氯化银 FeCl3氯化铁 FeCl2氯化亚铁 AlCl3氯化铝 FeSO4硫酸亚铁 Fe2(SO4)3硫酸铁 ZnSO4硫酸锌 CaCO3碳酸钙 BaCl2氯化钡 BaSO4硫酸钡 KClO3氯酸钾 KMnO4高锰酸钾 K2MnO4锰酸钾 KNO3硝酸钾 Cu(NO3)2硝酸铜 Hg(NO3)2硝酸汞 NH4Cl氯化铵 NH4NO3硝酸铵(NH4)2SO4硫酸铵 NH4HCO3碳酸氢铵 NaHCO3碳酸氢钠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5)有机物:
CH4甲烷 C2H5OH乙醇(酒精)CH3OH甲醇 CH3COOH乙酸(醋酸)CO(NH2)2尿素
三、熟记下列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1)
+1 +1 +1 +1 +2 +2 +2 +2 +2 +3 +2 +3
H K Na Ag Ca Mg Zn Ba Cu Al Fe(FeO)Fe(Fe2O3)(2)
-2-1-2 O Cl S(3)
+1-1-1-1-1-2-2-2-2-3-1 NH4 OH NO3 ClO3 MnO4(KMnO4)MnO4(K2MnO4)CO3 SO4 SO3 PO4 HCO3
四、熟记下列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9、碳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分)=点燃=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11'、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11''、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11'''、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二)分解反应:
1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实验室制O2):2KClO3=(MnO2=△=2KCl+3O2↑
13、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
1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
16、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
1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18、硫酸铜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CuSO4•5H2O=△=CuSO4+5H2O 18'、氢氧化铜受热分解:Cu(OH)2=△=CuO+H2O
(三)置换反应
19、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 20、锌和盐酸的反应:Zn+2HCl=ZnCl2+H2↑
21、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22、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5、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26、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27、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NO3)2=Hg+Cu(NO3)2
28、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2H2O
29、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30、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
(四)复分解反应
31、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H2O+CO2↑
3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33、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34、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35、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36、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2SO4+2NaOH=Na2SO4+2H2O
37、硫酸与氯化钡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
38、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39、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3NaOH+FeCl3=Fe(OH)3↓(红褐色)+3NaCl 40、碳酸钡和稀硝酸:BaCO3+2HNO3=Ba(NO3)2+CO2↑+H2O
4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
42、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NaNO3
43、碳酸钠和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
44、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Cl=AlCl3+3H2O
45、硝酸铵和氢氧化钠:NH4NO3+NaOH=△=NaNO3+H2O+NH3↑
46、氢氧化铁和硫酸:2Fe(OH)3+3H2SO4=Fe2(SO4)3
47、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48、氧化铜和硫酸:CuO+H2SO4=CuSO4+H2O
(五)其他:
49、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50、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51、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5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5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5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55、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56、甲醇在空气中燃烧:2CH3OH+3O2=点燃=2CO2+4H2O
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小结:
1、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2、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溶液的酸碱度——pH 石蕊试液 红 紫 蓝
—————————————————————————————
酚酞试液 无 无 红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
←————————————中性——————————————→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pH试纸 红 黄 蓝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等: 红色:红P、Cu、Fe2O3 红褐色:Fe(OH)3 浅绿色:Fe2+盐的溶液
黄色:S、Fe3+盐的溶液
绿色:Cu2(OH)2CO3 紫黑色:KMnO4晶体
蓝色:Cu(OH)
2、CuCO3、CuSO4•5H2O、Cu2+盐的溶液
紫红色:KMnO4溶液
黑色:C、Fe粉、CuO、MnO2、Fe3O4
白色:BaSO4、AgCl、MgO、P2O5、CaO、NaOH、Ca(OH)
2、CaCO3、KClO3、KCl、NaCl、BaCO3、CuSO4、Na2CO3等
无色气体:空气、O2、H2、CO2、CO、CH4、N2、SO2 刺激性气味气体:SO2、HCl、HNO3等
无色透明:金刚石、干冰以及大部分酸、碱、盐的溶液和酒精、乙酸的溶液
四、熟记一些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对应的化学式
Hg汞 CO2二氧化碳 CO一氧化碳 CH4甲烷 CaO(水银)(干冰)(煤气)(沼气天然气)氧化钙(生石灰)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CO3碳酸钙(石灰石、大理 NaCl氯化钠 KMnO4高锰酸钾 C2H5OH乙醇 CH3COOH石)(食盐)(灰锰氧)(酒精)乙酸(醋酸)NaOH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Na2CO3碳酸钠(纯碱、苏打)NaHCO3 HCl氢氯酸 CuSO4•5H2O五水硫酸铜(NH4)2SO4碳酸氢钠(小苏打)(盐酸)(胆矾、蓝矾)NH4HCO3碳酸氢铵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NH4NO3硫酸铵(硫铵)(碳铵)(铜绿)硝酸铵(硝铵)K2CO3碳酸钾(草木灰主要成分)
五、化学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A+B→C
2、分解反应:C→A+B
3、置换反应:A+BC→B+AC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①②③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口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浑浊。Cu2(OH)2CO3—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第五篇:有机实验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本人XX,2013年9月至2017年7月就读于长江大学,就读专业应用化学,此专业是长江大学主打专业,主要学习化学品的合成及应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基本技能。在我的专业课中,有机化学培养我们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实验培养我们实验能力和实验知识、专业英语培养我们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主要有以下: 1,沸点测定 2,熔点测定 3,薄层分析
4,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5,1-溴丁烷的制备 6,烟碱的提取和性质 7,苯甲酸的制备 8,乙酰苯胺的合成 9,正丁醚的合成 10,2-甲基-2-丁醇的制备 11,甲基橙的制备 12,乙酸乙酯的制备 13,鉴定未知的有机化合物 14,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我把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结合起来,让我掌握了小量规模正确的进行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分离和鉴定制备产品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并能初步查阅文献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在此,对我从有机化学实验学到的东西做一个总结:
1,学会了有机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和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2,熟练掌握了用水、有机溶剂及混合溶剂重结晶纯化固体有机质的各项具体的操作方法,列如分液漏斗的适用; 3,掌握了醇分子间脱水制备醚的反应机理和方法,学会了分水器的实验操作; 4,了解了制备有害气体的操作和注意事项,掌握有害气体回收装置的加热回流操作,列如防倒吸,充分震荡等;
5,掌握了重结晶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及原理(乙酰苯胺); 6,了解了从有机酸合成脂的一般原理及方法; 7,学会并掌握冷凝回流及水浴加热的常用实验方法;
8,学会了利用酚类的酰化反应制备酸的原理方法,并掌握利用各种综合基础实验操作;
9,学会了抽滤操作分离固液物质的方法,简单掌握分馏操作; 10,学会了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装置以及如何保养仪器; 11,了解了实验常用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2,学会了如何画出实验流程图并搭建、使用、拆卸实验装置; 13,学会了分类、汇总、归纳、差误等实验记录方式。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复杂,每个步骤都需要耐心、细心。本人胆大心细、阳光开朗、善于沟通、乐于交友,又有很强的自律性,能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间,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姬塬长8油田敏感性和配伍性研究》,主要用到实验仪器搅拌器,恒温水浴箱,干燥箱,精密平流泵,三口烧瓶,高压测滤器等,查阅大量中外文文献,实验室时间超过2个月,受到课题老师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