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说课稿

2024-0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大江保卫战》说课稿》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江保卫战》说课稿》。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十册一篇脍炙人口的通讯。文章以夏天南方特大洪灾为广阔背景,人物众多,充满战斗气息。是难得的美文诵读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文本。

二、说设计理念

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把教师的导读、学生的练读、疏导式的背诵结合起来。注重点的调取及语言的激活,在积淀情感中把课堂推向高潮,达到语言文字“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

三、说备课。

1、设计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通过品读,多种练习,感受人民解放军的高大形象。

2、设计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感悟人民子弟兵战洪水,保大堤,救群众时所表现出的铮铮铁汉的形象。

3、设计教学难点体会教材二、四自然段写作方法的不同。

四、

1、导入新课课前让学生收集抗洪救灾的英雄故事,描写江水险恶的词,长江的'有关资料。准备《为了谁》的歌曲。

2、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3、美场面的再现,学生头脑中就有一个完整的文面美,清晰的个体美,心灵的撞击美。

4、精读课文感悟第一自然段,体会自然环境的险恶。

设计第一自然段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怎样让学生感受到环境的险恶和情况的万分紧急?

教学策略就是找出重点句子和词语指导朗读,我将指导学生读“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大堤。”让学生读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一种大堤将要倒塌,滔滔洪水一泻而下,房屋冲毁,人群挣扎的场面。为了使情况更危机,我将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________;________;”三个告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灵,一种更形象的危机场面在学生心目中确立起来,激发保护大堤的强烈情感。

精读二至四自然段,体会保大堤,战洪水的动人情景。

二、三、四自然段体现了通讯的一大特点,典型人物的塑造,典型事件的选取。第二自然段是一个面的描写,作者截取了抗洪救灾的场面,塑造了一群英雄形象。而第四自然段是一个点的调取,塑造了一个典型人物黄晓文的形象。怎样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

首先寻找视觉聚焦点:作者是怎样描写人民子弟兵战洪水、保大堤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的救灾场面,通过朗读与想象,使学生的目光聚焦在救灾场面上,使英雄奋不顾身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有立体感。接着寻找情感的引发点与共振点:他们为什么这样奋不顾身?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为了更形象的体现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面,同学们,愿不愿意做一名抗洪英雄,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喊出,“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是呀,子弟兵,用他们的身躯筑起了一道人肉长城!齐读读出了人民子弟兵的心声,实现了学生与作者、文本三情共振的语言教学效果。

最后巧用第三自然段进行过渡。

如果说第二自然段塑造了一群抗洪救灾的英雄,黄晓文就是这千千万万救灾英雄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段,把黄晓文最令你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并说说理由。品读细节描写强化了人物形象,重塑了人物的品质。黄晓文这一个点的调取使第二自然段面的内容更广,内涵更丰富,形象更清晰。

品读第五自然段,感悟救灾民场面。本段是新闻特写镜头,通过两个排比句建构了一个面,救小江珊与周运兰老师脱险,是作者选取的两个点。这一自然段也体现了通讯文学性的特点,句式整齐,语言优美。

对这一段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以读促学,朗读是最好的学文手段。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文中的两个排比句,感悟排比句这种整齐句式营造的气势,引导学生读出一种豪气,一种敬意,一种感动。接着引导学生背诵这两个排比句,从而达到诵读全段的目的。

对于第六自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我将只让学生抓住我们要“铭记”什么,进行说话练习。假如我是小江珊,我会铭记________;________;”,“假如我是周运兰老师,我会铭记________;________;”,“假如我是受灾群众,我又会铭记___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最后进行总结点评,是的,没有谁会忘记,也不能忘记,这些铮铮铁汉——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五、说板书设计

大江保卫战

大堤抢险

铮铮铁汉

勇救群众

这样的板书设计,突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行文线索。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3课。文章真实地记叙了19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悟遭遇洪水侵袭时,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难点是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课时:二课时。我今天执教的是第二课时通过朗读重点语句,感受人民解放军战士抗洪抢险、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二、说教法

1、以情激情,进入文本

要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一定的情境中,那么教师首先得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因此,在上课开始,放了《为了谁》这首视频歌曲。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渲染课堂氛围。

2、以读激情,品味课文 “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明读的'重要,而现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可见朗读的重要。在学习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品味情感,又使其不感到厌烦,我运用了多种朗读的方法,比如: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朗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情景,升华情感。

三、说学法

本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播放歌曲《为了谁》,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迅速走向文本,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学生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心灵受到震撼的句子,并做好简要批注。按: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三个版块进行师生交流,找出令人感动的语句。用课件展示重点语句,通过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增强对语句思想情感的感悟。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几幅真实的照片,对课文进一步拓展,强化学生对人民解放军抗洪抢险、英勇无畏的具体深刻认识。

3、最后齐读课文,升华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崇敬之情。

(三)安排课后作业

1、给在抗洪中牺牲的解放军叔叔写一段你最想说的话.(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它呈现了文章的教学主线,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我在板书设计上突出了人民解放军在抗洪抢险中的英雄壮举“大堤抢险”和“勇救灾民”。在惊心动魄的战斗,人民解放军显示出“铮铮铁汉”的本色。板书内容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风貌,简洁明了,醒目直观。

五、说教学反思:

大江保卫战大堤抢险铮铮铁汉

勇救灾民英勇无畏 心系人民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2课。文章真实地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学习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感悟遭遇洪水侵袭时,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读,感悟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3、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背诵,理解和积累课文的语言,感悟人民子弟兵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难点:引导学习和借鉴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多数都没有经历年的那场世纪洪水,没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

三、说教法

1、以情激情,进入文本。

要使学生很快的.进入一定的情境中,那么教师首先得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因此,在上课初始,出示长江水系“告急”示意图(实)和千军万马会战长江的画面(虚);在讲到人民子弟兵抗洪时,则播放相关视频。这都是为使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渲染课堂氛围。

在乐曲和视频的基础上,配以老师深情并茂的导入语和朗读,就更加容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震撼,使他们走进文本中。通过老师的一番过渡,可以看到学生在朗读中肯定是较有感情的。

2、以读激情,品味课文。

古今有多少名句格言都是说朗读的重要,比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等,而现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可见朗读的重要。

在学习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品味感情,又使其不感厌烦。我运用了多种朗读的方法,比如: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阅读等。在本课中,第二与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比较多的进行朗读。比如在第二自然段中,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保大堤的情景。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惊心动魄。学生一边读时,脑海中就有一个简单的形象存在;接着指名学生交流,让学生读读自己所划的文字,再说说。此时,脑海中的形象是更加清晰了。

另外,教师进行了范读。从老师的朗读声中,学生的感情又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在一些关键句子上,采用了是引读,生接读的方法,并反复地进行朗读。这样的强化朗读,使得学生不易遗忘。

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

1、媒体映示:长江水系“告急”示意图(实)和千军万马会战长江的画面(虚)

2、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品读第二段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2——5节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人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那几个典型事迹呢?

2、师生交流归纳

A、大堤抢险 B、铁汉本色 C、勇救群众(相机板书)

(二)细读品味

1、品读第2节:大堤抢险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节,用“ ”画出当时环境险恶的一句话。

(2)、出示“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指导读。

(3)、面对险恶的环境,战士们表现怎样?用“ ”画出有关语句。

(4)媒体出示:抢险场面录像

(5)出示句子“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2、自读第4节铁汉本色

(1)媒体出示黄晓文户扛沙包的特写照片,指导观察。

(2)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用自己的语言介绍黄晓文的典型事迹。

(3)教师谈话:是的,在这个难忘的夏季,在这难忘的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像连长黄晓文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典型事迹,都浓缩在后面的省略号中。

(4)出示句子:“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的感人事迹啊!”指导反复读句,感悟解放军官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3、品味写法

(1)默读2-4节,思考:第2节和第4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引导讨论

第二节着力描写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以突出大决战的惊心动魄、气壮山河。让我们看到群体的英雄精神面貌,这是“面”的描写。而第四节则着力刻画黄晓文的行为表现,以一个点带动一个面。这是“点”的描写,两节点面结合,相得益彰。

(3)这两节是如何连接的呢?提示读第三节(过渡节)

4、品读取第五节:勇救群众

(1)过渡:在这场谅心动魄的大决战中,人民子弟兵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群众,这方面感人的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2)自由放声朗读第五节(音乐)

(3)教师语音渲染,指导朗读感悟。

三、品读第三段

过渡:大江,永远铭记着这段特殊的日子——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这历史的瞬间,更铭记着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他们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1、学生齐读课文第六节。

2、让我们全体起立,向他们致以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礼(学生起立)

3、媒体播放歌曲《为了谁》。

四、作业设计:

课后搜集有关人民子弟兵抗洪抢险的文章,认真读一读。

板书设计:

大江保卫战

(气壮山河)

大堤抢险(面)

铁汉本色(点) 英勇!人民子弟兵!

勇救群众(面)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4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真实的记叙了19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作为教师或许对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还可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而且,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课堂上我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

一、怦然心动,以情激情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当年长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场面,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无需多言,立刻就使学生感受到了情势的危急,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使之怦然心动。

接着,录像停止,我便深情并茂的引导他们诵读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部分语句。由于先前的实况录像已经扣动了他们的心弦,再加上激昂的叙述,很容易就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的意念很快走向了文本,走向了98,走进了那令人心惊肉跳的现场,课堂上学生的诵读明显的让人感觉到洪水的疯狂,情况的紧急,为下文险中见英雄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二、情动辞发,以读激情

保卫大堤与保护群众是本文两大动人的场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场面描写,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写。在教学这两部分时,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于是我给了他们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其自读26小节,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场景,并划出有关语句细细品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象文本所反映的一些画面,此时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理清思绪,是让其在读与思中充分的获得文本信息,这便是文本向主体的流动,是用文本去感动学生。

在2、4小节的处理上,我将第4小节作为第2小节,官兵们奋不顾身运沙包的一个补充,这是因为,我细细品读了文章,翻阅了大量当年抗洪的资料后,感觉第2小节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还远远不能表现战士们遇到的艰辛与困难,而黄晓文连长的典型事迹正好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不仅是内容的补充,也是情感的补充。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所有的积累都被激活,这样就对文本继续进行补充,产生出新的信息,在交流了一些搜集的事例后,原有的认识更加有血有肉,便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官兵们运沙包的不易与艰难。这时学生是用自己的创造进一步感动自己。于是,学生在交流中使感动升级,并通过言与声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此时此刻我再让学生观看录像。通过播放解放军抗洪录像,以声和形再现当年气壮山河的长江保卫战。学生亲眼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汹涌的激流中,怎样与洪水搏斗,怎样在泥水中抢运沙包,怎样为了保住大堤日夜奋战甚至牺牲生命的英勇壮举,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和教育,形象地体验到了人民子弟兵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学生的感情本已在心中激荡,此时情感的闸门一开,感动便倾泻而出。

在教学保护群众一段时,我也是借助学生已有信息的积累,去再现官兵们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的艰难与危险。然后,通过激情引读使感动升华。

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与感情已完全贯通,一触即发,但凭借已有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激昂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有难度的,因为所有的语言此时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而,最好的方式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此刻学生朗读文章,就会将文中的语言与录像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像这一中介再一次传递给了学生,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因而他们的读书是投入的,是声情并茂的。

同时第5自然段也是课后要求背诵的一段。课上我便让学生尝试着背诵三个飞向组成的排比句,情动词发,学生很容易便有感情地背诵了出来。

总之,在这堂课上,我注意了通过体验锻炼学生读的能力、背的能力以及信息处理等多种能力,并且注意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学生朗读,加深学生感悟。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5

作为教师或许对的那场世纪洪水,还可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而且,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以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打破时空限制,让课文中所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引导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走近大江,从而达到突破课文重难点的目的,因此我选择的教学环境是多媒体教室。

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一些写作的技巧。

2.通过品读、运用多媒体等手段,使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战洪水、保大堤、救群众时所表现出的铮铮铁汉形象。

3.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使学生受到情操的感化,心灵的洗礼。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文章、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利用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战洪水、保大堤、救群众时所表现出的铮铮铁汉形象。

一、怦然心动,以情激情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当年长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场面,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无需多言,立刻就使学生感受到了情势的危急,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使之怦然心动。

接着,录像停止,我便深情并茂的引导他们诵读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部分语句。由于先前的实况录像已经扣动了他们的心弦,再加上激昂的叙述,很容易就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的意念很快走向了文本,走向了98,走进了那令人心惊肉跳的现场,课堂上学生的诵读明显的让人感觉到洪水的疯狂,情况的紧急,为下文“险中见英雄”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二、情动辞发,以读激情

保卫大堤与保护群众是本文两大动人的场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场面描写,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写。在教学这两部分时,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于是我给了他们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其自读2——6小节,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场景,并划出有关语句细细品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象文本所反映的一些画面,此时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理清思绪,是让其在读与思中充分的获得文本信息,这便是文本向“主体”的流动,是用文本去感动学生。

在2、4小节的处理上,我将第4小节作为第2小节,官兵们奋不顾身运沙包的一个补充,这是因为,我细细品读了文章,翻阅了大量当年抗洪的资料后,感觉第2小节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还远远不能表现战士们遇到的艰辛与困难,而黄晓文连长的典型事迹正好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不仅是内容的补充,也是情感的补充。这是一个“点面结合”的手法。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所有的积累都被激活,这样就对文本继续进行补充,产生出新的信息,在交流了一些搜集的事例后,原有的认识更加“有血有肉”,便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官兵们运沙包的不易与艰难。这时学生是用自己的创造进一步感动自己。于是,学生在交流中使感动升级,并通过“言”与“声”尽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此时此刻我再让学生观看录像。通过播放解放军抗洪录像,以声和形再现当年气壮山河的长江保卫战。学生亲眼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汹涌的激流中,怎样与洪水搏斗,怎样在泥水中抢运沙包,怎样为了保住大堤日夜奋战甚至牺牲生命的英勇壮举,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和教育,形象地体验到了人民子弟兵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学生的感情本已在心中激荡,此时情感的闸门一开,感动便倾泻而出。此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们面对可敬可爱的子弟兵,想说些什么?面对肆虐的洪水,又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高大无畏的形象再现出来,大家谈出了内心的真情实感。

在教学保护群众一段时,我也是借助学生已有信息的积累,去再现官兵们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的艰难与危险。然后,通过激情引读使感动升华。

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与感情已完全贯通,一触即发,但凭借已有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激昂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有难度的,因为“所有的语言此时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因而,最好的方式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此刻学生朗读文章,就会将文中的语言与录像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像这一中介再一次传递给了学生,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因而他们的读书是投入的,是声情并茂的。

同时第5自然段也是课后要求背诵的一段。课上我便让学生尝试着背诵三个飞向组成的排比句,情动词发,学生很容易便有感情地背诵了出来。

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时,适当的拓展文本,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呢?”在课前,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上网查询资料,拓展文本,感受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使学生有机会交流自己查阅到的资料,让学生能在资源共用,智慧交流的学习氛围中进行信息传递,思维碰撞,心灵交融。只有让每个学生都了解抗洪抢险中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才能获得“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的最终体验,在心中掀起情感波澜,升腾起对解放军由衷的钦佩之情。

总之,在这堂课上,我注意了通过体验锻炼学生读的能力、背的能力以及信息处理等多种能力,并且注意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学生朗读,加深学生感悟。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6

一、说“教材”: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3课。真实地记叙了19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学习这篇,主要是让学生感悟遭遇洪水侵袭时,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这篇时,我主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2、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读,感悟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3、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背诵,理解和积累课文的语言,感悟人民子弟兵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难点:引导学习和借鉴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

1.抓人物的动作、语言,品读感悟。

本课是一篇通讯,没有太多的委婉曲折的抒情语言描写,有的仅是对当时洪水暴发,形势危急,环境恶劣的实况描写。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短句多,排比多,短小精悍,铿锵有力,颇有气势。要想体会人民子弟兵那舍身忘我、英勇无畏、乐观豪迈,心中只有保大堤,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的这些感人的精神,只有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通过反复朗读,来让学生意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

2.以课文为载体,用教材教,学习“点面结合”写法。

本课是一篇没有硝烟的气壮山河、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既有气势恢弘的整体抗洪场面描写,也有对对个别的官兵进行特写的镜头,这样“点面”结合,更能形象生动地凸显人民子弟兵那心系人民群众,英勇无畏的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

这是本课的一个重要训练目标。在让学生掌握这一写法之后,再迁移仿写,就很容易达成目标。

三、说“教学设计”意图:

板块一:复习巩固,概述课文内容。

课文是一篇 ,浓墨重彩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官名在大江保卫战中的 场面, 英雄本色和 ,表现了人民子弟兵 、的献身精神。

设计意图:1整体把握课文,将课文读“薄”;

2采用填空式的概说,降低难度。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板块二:抢险护堤,“点面结合”。

(一)精读第二自然段,领略“惊心动魄大决战”的群体抗洪场面。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点批注令你感动的句子。

2.组织交流,想想为什么让你感动。

出示句子:

A.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说话训练:出示:

①子弟兵们全然不顾的是 ,全然不顾的是 ,他们顾的`是 。

出示:②他们全然不顾的是肩头沉重的沙包 ,顾的只有:“ ”

他们全然不顾的是在泥水中来回穿梭的劳累 ,顾的只有:“ ”

他们全然不顾的是嶙峋的片石割破脚趾 ,顾的只有:“ ”

他们全然不顾的是生命的危险 ,顾的只有:“ ”

B.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①段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引读:他们……战士们高声喊道……你们看到了怎样的人民子弟兵?

C.过渡: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给予了最高的赞誉:

出示: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

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二)精读第四自然段,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铁汉”的英雄本色。

1. 默读第4自然段,圈画描写黄晓文语言、动作的词语,在旁边写出你的感悟。

2.组织交流,谈阅读体会。

(三)了解“点面描写”。

同样是写抢险,同样是塑造人物形象,第2、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1给学生充分的静心读书思考的时间,圈画批注,然后集体交流,“以点带面”,感悟人民子弟兵心系群众,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誓死保大堤的英雄气慨。

2进行适当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更深刻地隽永人民子弟兵的感人精神。

3对比朗读、分析,掌握“点面结合”这一场面描写手法。

板块三:勇救群众。

1.读第五自然段,划出文中的排比句。

2.“变形阅读”,注意排比句式的朗读,谈体会。

3.用《弟子规》的经句来赞美这种行为?(泛爱众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设计意图:1根据文本语言特点,采用“美文美读、变形阅读”的方法,能更好地体会其句式美,结构美,意境美。

板块四:歌颂人民子弟兵。

1.播放:《为了谁》;

2.说话训练:此时此刻,你们面对可敬可爱的解放军战士,想说些什么?

敬爱的解放军战士啊!

面对危急的灾情,你们( )。

可亲的人民子弟兵啊!

面对肆虐的洪水,你们( )。

你们的心中只有( ),

你们的心中只有( )。

你们是( ),

你们是( )。

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歌图结合,深化课文主旨,感受“军民一家、鱼水情深”的重要情感;

2再次说话训练,铭记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结束课文。

板块五:模仿练笔,做到点面结合。(任选一个)

1.描写一次班级劳动的情景。

2.描写一次体育比赛的场景。

板书:

大堤抢险 (面)英勇无畏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 (点)

勇救群众 (面)鱼水情深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7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三、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四、主要板书

大堤抢险(面) 英雄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

勇救群众(面) 铭记

五、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同学们, 夏天接连不断的大暴雨使滚滚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齐读课题)

2、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动人事迹,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哪些感人事迹已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

二、学习大堤抢险

1、让我们先回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看抢险录象)看了录象,你最想说什么?

2、是呀,子弟兵为了抗洪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那么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

3、请大家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圈出最让你感动的词语,并在旁边写上让你感动的理由。

交流: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顿时出现了

(1)学生抓住闻讯赶到顿时等词体会战士们救援速度非常快。

灾情就是命令,部队官兵一听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赶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让我们一起读!

(2)长龙在句中指的是什么?

在这篇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也写到了龙,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在这个句子中又是把什么比作巨龙呢?

课文两次写到不同的龙,你有什么话想说?

(3)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我们的子弟兵呢?

出示:( )的子弟兵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来回穿梭全然不顾保住大堤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8

一、教材简析:

《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一篇通讯。背景广阔,人物众多,充满战斗气息。课文浓墨重彩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将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课文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篇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教学的重点是: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设计理念: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的教学一读为主,通过个性阅读、分析品味,师生、生生、生本的平等对话中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

然后联系实际,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图式与文本所反映的生活经验图式进行同构。

2、凸显学段目标

《大江保卫战》是第十册的一篇文章,而《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凸显学段目标,真正把它上成一节高年级的阅读课,我主抓以下两点: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品味。②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3、以读为主

整节课以学生读书为主,重在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自读自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获得启迪,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我让学生充分阅读,读出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在交流中尊重学生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力求简明、高效、重点突出。本着这一原则,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从中领悟一些写作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不要将教材掰得过碎,应加强整合。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从整体入手,实行版块教学。我将课文分为三大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

第一版块:第一版块:扣题导入,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后紧扣课题引发学生思考:

课文围绕“大江保卫”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快速浏览全文,边读边想,划出有关的句子。

2、指名学生汇报,师相机点评.

(此举设计,意在以“一石击水”之势,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神,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把握文章中心,理清文章脉络,进而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第二版块:抓住重点词、句、段精读感悟: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针对本文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

1、感受险情危急

我们多数教师对98年的那场洪水记忆犹新,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那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我便借助了多媒体,一开始,我就播放一段洪水泛滥、冲垮房屋的录象,并配上音乐,再辅以老师声请并茂的导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去。此时再让学生读第一段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学生就把那种万分紧急、危在旦夕的感觉读出来了!

2、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教学中我设计如下:

㈠感悟大堤抢险群英图

⑴抓“全然不顾”

(如果说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话,那么促使学生对课文入情入境,对课文的语言评赏玩味,则是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用自己的脑去思言之妙。)

①首先,我让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战士们光辉形象的词。学生很快地找到了“全然不顾”这个词,再指导他们读好这个词。

②紧接着,围绕该词进行说话训练。再让他们体会,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个怎样的战士时,学生的语言已变得丰富起来。他们透过语言文字看到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学生都沉浸在画面中,此时,我就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他们的激情在读书中飞扬。

⑵、抓典型,感悟“铮铮铁汉”

①在三、四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抓住了“铮铮铁汉”这个词。先让学生读,初步理解什么样的人才是铮铮铁汉。这时,学生对这个词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

②接下来,让学生仔细品读第四段,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在这里,我还补充了抗洪英雄李向群在抢险中牺牲了自己生命的录象,学生的心灵被震撼了。他们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此时,他们对“铮铮铁汉”这个词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对这群铮铮铁汉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㈡、感悟救助灾民的感人画面

①课文的第五段写的是战士们勇救群众,我让学生自由读,划出令你感动的词语、句子,甚至可以是一个标点。

②交流体会,在其中补充了周运兰,小江珊这两个人物获救的资料,并扣住“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进行回环朗读,他们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3、第三段以一句话作结,点题揭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两个“铭记”,指导学生饱含深情,读出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赞美。

(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通过“读、找、悟”与文本真切对话,学生自主学习,收获不少。我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能自己感知、发现。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激活、指引、协调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感悟、通过句式感悟、通过情景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第三版块;赏读全文,回归整体:

长期以来,阅读课确实也“改”了不少,也“革”了许多,但是往往会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万人迷”高林生老师就作过这样的形容:老师将一只精美的花瓶打碎了,捡起一块块碎片送到孩子的面前,逼着学生说:怎么样?美不美?试想一下:再美,也只是一块块精美的碎片,哪里还会有花瓶的整体美啊!因此,在学完课文之后,我设计了让学生赏读全文,在再一次的诵读中整体把握课文,并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评议总结,第四版块: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记得叶圣陶说过“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因此要依托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并进行有效的拓展。在这部分,我设计如下:

1、我安排了听歌曲《为了谁》这一环节,这首歌就是为这次大江保卫战写的。再次目睹那烈的场面,学生的激情在歌声中飞扬!

2、画出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3、默读课文,说说第2和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我的板书就是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

大江保卫战

保大堤:惊心动魄

战洪水:铮铮铁汉

救灾民:事迹感人

一、说教材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3课。文章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悟遭遇洪水侵袭时,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难点是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课时:二课时。我今天执教的是第二课时通过朗读重点语句,感受人民解放军战士抗洪抢险、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二、说教法

1、以情激情,进入文本

要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一定的情境中,那么教师首先得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因此,在上课开始,放了《为了谁》这首视频歌曲。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渲染课堂氛围。

2、以读激情,品味课文 “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明读的重要,而现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可见朗读的重要。在学习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品味情感,又使其不感到厌烦,我运用了多种朗读的方法,比如: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朗读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情景,升华情感。

三、说学法

本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播放歌曲《为了谁》,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迅速走向文本,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学生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心灵受到震撼的句子,并做好简要批注。按: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三个版块进行师生交流,找出令人感动的语句。用课件展示重点语句,通过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增强对语句思想情感的感悟。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几幅真实的照片,对课文进一步拓展,强化学生对人民解放军抗洪抢险、英勇无畏的具体深刻认识。

3、最后齐读课文,升华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崇敬之情。

(三)安排课后作业

1、给在抗洪中牺牲的解放军叔叔写一段你最想说的话.(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它呈现了文章的教学主线,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我在板书设计上突出了人民解放军在抗洪抢险中的英雄壮举“大堤抢险”和“勇救灾民”。在惊心动魄的战斗,人民解放军显示出“铮铮铁汉”的本色。板书内容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风貌,简洁明了,醒目直观。

五、说教学反思:

大江保卫战大堤抢险铮铮铁汉

勇救灾民英勇无畏 心系人民

下载《大江保卫战》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江保卫战》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 初教系 08501 邵梅 学号 0801015623 一、说教材 苏教版的教材安排特点是以单元为主题,《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10......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原创)

    23、《大江保卫战》说课稿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苏教版的教材安排特点是以单元为主题,《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10册的课文,本单元主题为“八一壮歌”,安排了《七律.长征》、《......

    《大江保卫战》习题

    《大江保卫战》作业设计泗水河畔一、 看拼音,写词语 Kuài jiébēng tāxī nírìyèjiānchéngpībō zhǎnlàng líng ( )晨( )墓( )角( )罗绸缎 tā ( )实糟崩拉 二......

    《大江保卫战》(最终版)

    23 大江保卫战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3课《大江保卫战》。 课文简介: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全文是......

    《大江保卫战》(汇编)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沈菊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小节,通过关键词句,体会解放军官兵英勇保住大堤的气壮山河场面,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

    大江保卫战备课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 “鏖战” 、“劈波斩浪”等词语。 3、 理解课文......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解读:《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它的体裁是通讯。课文中再现了在1998年震惊中外的特大洪涝灾害中,人民解放军不怕危险、不畏......

    大江保卫战读后感

    《大江保卫战》读后感五二班 朱怡琳水,是生命之源,人、动物、植物都要靠水才能生活。水给我们带来了一切,它为人类来带了希望,却也是毁灭的象征……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