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知识目标:
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能力目标:
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重点段,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教具:
课件、鸡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各种生物)
出示: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初步认识“首尾呼应”。
3、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说明了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自然段。
二、细读感悟
1、学习第一段
出示: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可以说,鱼类是人类的“老师”。
引导学习。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自学课文3———6小节,找出课文中人类的“老师”。
提示:
1、“老师”是谁?
2、“老师”教给人类什么?
3、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
(2)卡片:科学家从XX得到启示,发明了XX。
人们模仿XX造出了XX。
(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飞机设计。
(4)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5)出示: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6)指读句子。
(7)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读题)
(8)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学生回答,指名读句)
(9)投影蜻蜓的图片:教师解释,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所以,人类从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可见蜻蜓是(指课题)——人类的“老师”。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0)投影句子: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11)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12)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学生回答,指名读句)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13)现在,你们能仿照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吗?
(14)小结:课文第三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具体介绍)
(15)现在,让我们来仔细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吧!一起读。
学习四—六段
1、刚才我们认真研读了课文第三段,收获真大!下面请同学们继续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例子。
第四段
(1)你对这一段中的什么感兴趣?
(引导学生说好:我对人类模仿……)
(2)老师这儿有一组图片,可惜是没有声音的,老师想请你看着图画来介绍你所感兴趣的这个例子,行吗?(投影图片)
(3)你们觉得他介绍的怎么样?(评议,你也来说说看?)
(4)是什么促使人类要向鲸学习呢?科学家从鲸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回答,指名读句)
(5)可见鲸是人类的——(读题)
(6)喜欢这个例子的同学一起来读读。
(7)现在,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吗?(先在下面小声说,再指名说)(板书:轮船设计)
第五段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对第五段感兴趣?
(1)做一个实验:请学生和家长代表上台捏鸡蛋。(三个人)
(2)为什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投影出示句子: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指名读)
(3)这是一句因果倒装句,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原来这就是鸡蛋壳所拥有的薄壳结构的特点啊。(出示词语:薄壳结构读好!)
(4)从这种“薄壳结构”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什么启发?(指名读)
(5)投影图片: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风格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壳结构”的著名建筑还有许多:白宫、克里姆林宫:、圣路易斯拱门:、太空针塔,就连我们学校的接替教室也是采用这种“薄壳结构”建造的,其实这样的建筑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后不妨去调查一下。
(6)下面我们拿好书一起把第五自然段来读一读,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行建筑设计的例子。(板书:建筑设计)
3、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三个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1)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太多了,我们书本上还列举了两个,谁来读一读。
(2)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同上面三段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对呀!人类模仿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作者不可能一一详细介绍,这里只用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简单列举
4、难怪作者最后要发出这样的感叹——(投影句子)
(1)指读句子。引导读出感叹的语气。
(2)齐读。
四、总结全文,深化感情
1、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呢?
《人类的老师》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是介绍有关仿生学方面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文章结构简明,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读自悟。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预习的能力,所以,自主预习时,我让学生多渠道搜集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以便小组交流。
在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之中,亲身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感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如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是这样处理的:
学生默读,边读边思考,把文中介绍的老师圈起来,把人类从老师身上学到什么或者解决了什么难题用横线画下来。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
(2)小黑板出示:科学家从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人们模仿____造出了____。
(3)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4)出示: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指名读句子)
(5)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可见鸟儿就是——(读题)(6)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学生交流)
(7)出示图片:教师解释,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所以,人类从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可见蜻蜓是(指课题)——人类的“老师”。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8)出示句子: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9)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10)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学生交流)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小组交流中谈到:“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给我们什么启发?除了文中列举的那些事例外,人类还向哪些生物学习过时?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尤其是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孩子们畅所欲言。
其实,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的是要靠老师去引导,教给他们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我们做老师的可要相信学生,千万别什么都放不下,那样的话,学生累,老师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