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2023-1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瑶族舞曲》教学设计》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瑶族”风土人情,初步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

2、通过欣赏《瑶族舞曲》各主题音乐,从情感体验入手,分析音乐要素、分析音乐进行的特点,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3、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

2、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情绪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

钢琴电脑多媒体课件音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问:我们曾学过哪几个民族的歌曲?请同学们举例。

2、展示瑶族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猜是哪个民族的。师作总结介绍。

3、通过瑶族的相关视频片断,让学生产生对瑶族的直观印象,认识瑶族。

4、播放瑶族长鼓舞蹈,让学生感受瑶族舞蹈的风情和特点。

二)、欣赏《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

1、初听全曲,了解全貌。

2、分主题让学生欣赏。

3、完整全欣赏全曲,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4、引导学生讨论: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特点。

三)、总结:

我国幅员辽阔,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乐器,他们通过这些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民俗。希望同学们能喜欢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并乐于去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建议

(一)欣赏《瑶族舞曲》

1.可能的话,在课前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瑶族的资料(如:地理的、历史的、民俗的文字、图片、音像……),查阅一些有关《瑶族舞曲》的介绍材料,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初听乐曲时,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乐曲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有几个音乐主题?各主题的.主奏乐器都是什么?学生有可能听出部分内容,而对听不出的内容产生期盼解决的悬念。老师可借此引导深入进行研究和探索。

3.要唱一唱乐曲的音乐主题。至少要唱唱前两个主题。在唱了主题的基础上,解决初听时遗留的问题,并进一步听出前两个主题各出现了几遍?基本情绪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总之,唱主题要为深入聆听乐曲服务。

4.复听时除解决上述问题外,要引导学生对乐曲内容进行联想想像。对学生的想像要予以鼓励,特别是学生表现出来的求异思维更要悉心爱护。因此,富有民主气氛的讨论研究是很必要的。

5.对《瑶族舞曲》的主题,可鼓励学生自选主题填词演唱。

(二)演奏《瑶族舞曲》

1.可与聆听《瑶族舞曲》结合起来,用以熟悉主题;也可以在聆听乐曲之后作参与性的实践活动。

2.如能引导学生提前在课下练习,对节约课上教学时间有利,特别是在教学时间紧的条件下更需如此。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2

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管弦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全曲为复三部曲式,在简短的引子后,进入首部(第一部分),第一主题优美抒情,来自瑶族民歌《瑶族长鼓歌舞》(课本中A段旋律),描绘了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态,第二主题是由第一主题派生出来的,速度加快,节奏变密(课本中B段旋律)音乐情绪起了变化,更加热烈欢快,甚至有些粗犷,表现了小伙子们奔放的舞姿。中部(即第二部分)出现了三拍子的优美旋律,表现了青年们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再现部(即第三部分)再现第一、第二主题,人们又纷纷加入人群舞的行列,欢跳、旋转、歌唱,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中推向高潮后结束。

重点和难点:演唱主题A,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主题,划分段落,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的主要主题。

教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瑶族的服装、居住地、民族特点、生产劳动。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学生随教师琴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先有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烈,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3、用主题A做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

(2)先随音乐练前8小结,(3)再练习后8小节。

(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

4、用打击乐器演奏主题A

学生和老师琴瑟和鸣,其乐融融

5、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瑶族舞曲原是一首以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瑶族的民间歌舞为素材而写的管弦乐曲。原作感情丰富、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的夜晚,身穿盛装,欢歌曼舞的场面,表达了生活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的瑶族人民无比幸福和欢乐的心情。指挥家彭修文将这首乐曲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由于突出了多种民族乐器的音色、性能,使音乐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更见浓郁。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瑶族的乐曲,乐于主动了解瑶族的民族风情,体会瑶族人民在欢庆节日的热烈歌舞场面中欢乐幸福的心情。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体会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3.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爱我中华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速度的表现作用。

2.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3.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进入中高阶段,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此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的形式,增加音乐创造得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促使学生乐于参与、增强表现能力、有乐观的态度,听辨音乐情绪的变化用语言简单描述。

五、教学策略

1.要求学生充分感受乐曲在速度、力度、旋律上的风格特征,多听音乐。教学设计以不同的方式和欣赏要求多次让学生听作品,使他们能尽早熟悉作品的旋律。

2.作曲家在表现“欢舞”的场面时,采用固定主题多次重复的结构,用不同的编配、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音乐要素的变化极其表现作用。

3.要多给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如设计中的听、律动、创作设计、表演等,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4.本课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也可根据各自条件将教学中所需要展示的图片制作成卡片,或让学生收集一些图片供大家欣赏,丰富教学内容。

5.创造平等气氛,与学生一起参与音乐活动。

六、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叙述法、创造法、演示法、讨论法、体验法、欣赏法、模仿法

七、教具学具

录音机、多媒体、绘图纸;学生课前查找的有关瑶族资料、彩笔等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快乐有序

1、放音乐《瑶族舞曲》第一主题第二部分。

2、师生问好。

1、听音乐进教室,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2、师生问好。

创设优美活泼的音乐氛围,在有序的活动中拉开课堂序幕。

创设情境

兴趣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了解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放音乐《爱我中华》的片段。

我们这个大家庭你知道有哪些成员吗?谁去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过,给大家讲一讲共同分享你的快乐!

生自由回答。

听音乐,回答问题。讲述自己的经历给大家听。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儿童年龄特点,又能紧紧围绕乐曲展开教学。

初听乐曲

获得感知

1、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啊!下面我们来听一曲由少数民族歌曲为素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听到了什么乐器?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2、这首好听的乐曲名叫《瑶族舞曲》,大家想不想一起去了解它呢?(板书课题,简介乐曲)

仔细聆听,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联系教师提出的问题,简要叙述乐曲描述的场景。

利用多媒体放映民族管弦乐曲的图片,让学生对其有个简单的了解。

活跃思维,锻炼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初步感知乐曲,为细听做准备。

直接点题,告诉学生是瑶族舞曲。

创设情境

导入正题

1、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旅游。多媒体展示瑶族概况配以简要说明。请同学相互交流所了解的知识。

2、小导游领着我们游玩了一天了,天也晚了,同学们也累了。看,热情的瑶族朋友在为我们准备篝火晚会呢!在欣赏节目前,瑶族朋友要考考大家。

观看图片,聆听讲解。

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瑶族的资料。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相关内容,为教学创设意境。使学生能“走进”瑶族,了解民俗风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讨论、交流的环节,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引起兴趣,吸引学生进一步学习。

分段理解

想象创作

1、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音乐。多媒体播放课件。

这一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乐器在哪些方面有变化?

如果说主题的第一次出现表现的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翩翩起舞,那么,再次出现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

2、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音乐。

这一主题共出现了三次,在速度上与第一主题音乐有什么不同?乐曲的情绪又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表现姑娘们在尽情欢舞,这次又表现了什么场景?

3、放第二部分乐曲。

在拍子、速度、力度等方面有什么变化?

第二部分相对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的怎样?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4、复听全曲,用手势表示出渐快、减慢。

带问题观看、聆听。

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你喜欢的形式回答提问。

哼唱主题部分三次,每次都有新的乐器加入,力度在逐渐增强。

加入了更多的姑娘。

速度更快、力度更强,热烈奔放的感情。

小伙子的加入。

三拍子,速度渐次放慢,力度不断减弱。

旋律柔而不媚,优美抒情。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结构及旋律的变化。

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的听辨能力。

关注力度、速度的变化。

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开展想象。

拓宽视野,感受舞蹈与音乐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以不同的音乐活动实践形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整体欣赏

参与实践

1、瑶族朋友非常满意你们的答案。请同学们自己说说,你学会了些什么?

2、教师小结。

晚会正式开始,第一个节目《瑶族舞曲》,让我们在篝火旁和瑶族朋友一起尽情唱起来、跳起来吧!

谈谈对本课学习的认识及对乐曲的感受。

听《瑶族舞曲》,跟着教师一起跳起来。

自己总结、自己评价所学过的内容。给学生平等的学习环境。

为每个学生提供餐饮音乐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瑶族舞曲》是刘铁山、茅沅以瑶族民间音乐《长鼓歌舞》为素材,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教材中选用的是经过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先生改编的民族管弦乐合奏版本。乐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景,丰富、生动地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

乐曲为单乐章复三段体结构(A-B-A’)

引子以低音乐器(中阮、大阮、大胡、低胡)拨奏出舞蹈性节奏,二拍子,模仿优雅的长鼓节奏轻轻奏响,逐渐引出第一部分。

A部分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由高胡奏出幽静委婉的主题,音乐柔美轻缓,仿佛看到了瑶族节日之夜长鼓奏响、歌声轻起时,身着盛装的瑶家儿女聚集在银色的月光下,翩翩起舞,美轮美奂。主题重复出现了三次,每次出现力度加强,就好像越来越多的姑娘纷纷加入舞蹈行列;第二主题由管乐奏出,节奏较快,矫健活跃,恰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加入姑娘们的行列,欢腾舞蹈起来,尽情抒发了兴奋的心情。

B部分由笛子和笙奏出,变为三拍子,恰似一对恋人正在边歌边舞,旋律安宁而富有歌唱性,时而又出现跳跃的节奏,仿佛人们在亲切的交谈,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独具韵味。

A’部分浓缩的再现了A部分的内容。人们纷纷加入舞列,气氛热烈,感情奔放。乐曲在强烈的节奏中推向高潮,在快速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教学设计意图: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教学中以音乐为本,以听赏为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内心的音乐感受,激发学生听赏乐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以瑶族长鼓舞为切入点,用敲长鼓的声势动作表现长鼓舞的韵律,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表现音乐的变化,在聆听和律动中感受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让《瑶族舞曲》这一经典的旋律深入内化到学生的心灵。

教学设计亮点:

本节课教师用中华民族乐器古筝代替声像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欣赏乐曲《瑶族舞曲》,紧抓瑶族舞曲的风格特点,以瑶族长鼓典型节奏为基础,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可乐杯自制长鼓感受长鼓舞的韵律,并通过自制打击乐器引导、场景表现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并体验音乐的变化。整个教学流程思路清晰,循序渐进;教师教学语言亲切、简练明了。

教学目标:

1、能够专心欣赏《瑶族舞曲》,听辨并说出乐曲三个部分音乐要素的变化。

2、能记忆并唱熟《瑶族舞曲》第一部分的`抒情主题。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自编声势动作随乐参与表现。

3、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听赏活动,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记忆并唱熟《瑶族舞曲》第一部分的抒情主题。

教学难点:

听辨并说出乐曲三个部分音乐要素的变化,随乐自编长鼓舞蹈动作参与表现。

教具准备:古筝、课件、瑶族长鼓、可乐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居住在青山绿水间,与山风为伴,傍溪水而居,优美的山水造就爱歌爱美的他们,看,温柔婉约的瑶族姑娘迈着婀娜的舞步,款款而来,听,热情奔放的瑶族小伙敲着动听的长鼓,铿锵有声………

师弹奏古筝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感受到你们对音乐的热爱,谁来说说你的感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激动的,高兴的,等等。师:听到这样的音乐有没有想跟着一起舞蹈…恩,这就是一首舞曲。

二、揭示课题

1、介绍长鼓

刚才我们大家欣赏的乐曲名字叫《瑶族舞曲》,乐曲描绘的就是瑶族人民在节日里欢歌热舞的场面。看,老师还带来了瑶族特有的民族乐器——长鼓,长鼓是瑶族文化的重要代表,瑶族人民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都会敲起长鼓,跳起长鼓舞。今天老师为每一位同学带来制作长鼓的道具,请拿出你们右手边的两个可乐杯,试试看,怎样能组合成一个长鼓并且敲一敲,请这位同学到前面展示一下,你们发现他除了敲击鼓面能发出声音,敲击鼓身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好,请回。2、出示长鼓典型节奏

师:看这里有一条长鼓典型节奏,用你手中的长鼓敲一敲吧,同学们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是?对,强弱,你能用手中的长鼓表现出来吗?

师:好,让我们一起敲起长鼓,速度,一起。

师:同学的节奏感非常稳,老师都忍不住想高歌一曲,我们合作你们敲鼓我来唱歌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感受歌声和鼓声的交相辉映。

三、进行分段欣赏。

(一)A部分抒情主题

1、哼唱抒情主题

师:这么美的歌声和鼓声飘荡在瑶族美丽的山水间,吸引了作曲家刘铁山和茅元,他们以长鼓节奏和长鼓歌舞为素材创编了瑶族舞曲,老师演唱的就是《瑶族舞曲》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谁来说说老师用什么情绪在演唱?生:优美、抒情。师:是的,现在让我们也来唱唱这条优美的旋律吧,我们用鼓声“咚”来模唱!(教师随琴教唱)

师:注意演唱状态,眉毛扬起来,笑肌提起来,祖国的花朵们绽放一下你们的笑容,非常好保持这种状态。老师唱一句你们学一句,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自己连起来唱一遍吧。

同学们的歌声真优美,让我们加上长鼓的伴奏来再来一次(贴词条,示范)有了鼓声的伴奏同学们的歌声也更加动听了。大家有没有发现瑶族长鼓既是打击乐器还是舞蹈道具,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不仅歌唱的好舞也跳得好,请全体起立跟老师一起学一个简单的舞步。(教授)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吧。

2、(第一乐段第一主题合作表演)

师:请坐收起长鼓。同学们的表演让老师仿佛看到瑶族人民就像我们这样敲着长鼓迎接着舞会的开始。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第一部分主题一,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然后回答老师几个问题:1刚才这段旋律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时我们可以用手示意。2每一次旋律出现的速度、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3你能想到什么场景?生:略

师:哦,主题总共出现了3次,力度一次比一次强。我们仿佛看到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舞蹈行列。

师:这么美妙的音乐,这么动人的场景,我们把它表演出来。谁来当最先起舞的瑶族姑娘呢?老师把长鼓给你,请你在主题出现时站起来敲起长鼓跳起舞。第二次主题出现时谁来加入我们的舞蹈行列?我提议第三次主题出现时我们全体同学敲起鼓,跳起舞。

(二)、A部分欢快主题

1、初听第一部分第二主题。

师:同学们的表演非常精彩,请坐,收起长鼓。舞会还在继续,让我们继续走进第二主题感受音乐情绪,听听此时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又想到什么样的场景呢?(放音乐)

师:力度?速度?除了姑娘在舞蹈,这一次还有谁加入了?(感觉小伙子敲着长鼓加入进来了)小伙子的舞蹈给你什么感觉?(欢快、热情、粗犷、有力等)

师:你们的音乐感受都很棒,这个主题速度、力度、音调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情绪更加的——欢快热烈。

2、学生编创的声势动作,一起随乐参与体验。

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代表力量的乐器,请同学们拿起你们右手边的可乐杯,感受一下这更像我们使用的哪种打击乐器。对了,这就是自制沙锤,同学们看图谱大圈表示强用力出去,小圈表示弱轻轻收回,彩虹我们怎么表示,对了。让我们拿起沙锤按照图形谱一起为乐伴奏吧。(出示词条2)

师:小伙子的加入让我们的舞会更加精彩了。

(三)、欣赏乐曲B部分

1、初听,聆听乐曲第二部分。

师:热烈欢腾的乐段暂告一段落,瑶族人民在舒适悠闲的音乐中围坐在篝火旁亲切的交谈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让我们随着他们一起去感受乐曲的第二部分(放音乐),第二部分中速的速度,是不是让我们感受到了舒适悠闲,我看有的同学享受其中呢!舞会还在继续,稍事休息之后,听,音乐再次响起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四)欣赏乐曲A’部分

1、聆听欣赏乐曲第三部分。

师:乐曲欣赏完了,这段乐曲和哪部分相似?对了,和第一部分相似

师: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由乐队全奏第一分部主题,好似人们又纷纷加入到舞蹈行列,气氛非常热烈奔放。

三、乐曲结构

师:到这里《瑶族舞曲》就欣赏完了,我们总共欣赏了几个部分?对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称为A,第二部分称B,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不完全相似我们称A’,这种曲式结构我们称为复三段体结构。

四、师生合作《瑶族舞曲》第三部分

师:好的音乐我们总想一听再听,最后请全班同学与老师共同合作,老师弹琴你们随乐伴奏,舞蹈,让我们一起感受瑶族人民欢歌热舞的场面

五、小结

师: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为我们完美的合奏鼓掌吧,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瑶族舞曲》这首充满着激情、也充满着优美的旋律,用自己的方式走进了瑶族,感受了瑶族音乐的魅力。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记录着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学习和了解优秀的民族音乐,能进一步拓宽我们的音乐视野,希望再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多了解祖国的民族音乐,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板书设计:

瑶族舞曲

第一主题长鼓伴奏

第二主题沙锤伴奏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5

课题:欣赏课《瑶族舞曲》

年级:四年级

重难点:在欣赏中引导同学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示力,使同学对我国的民族音乐发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

复习学过的几种速度标志;

2.让同学听辨三个音乐片段的速度(采用《瑶族舞曲》里的三个主题旋律);

3.引入并提出问题:刚才欣赏的三个音乐片段是我们今天准备欣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里的三个音乐主题,同学们是否能在乐曲中听到这三个主题并分别用手势指出它是我们刚才听辨的第几个音乐片段呢?

二、初听,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边用手势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复听,出示挂图,提出问题:

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福欢乐)?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节奏感强、旋律欢快……)?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再回答老师的'问题;

2.复听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细听三个主题

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赏这三段美妙的旋律:

1.第一局部之第一主题

1)、先听一听第一局部的第一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时在什么方面(乐器的音色和力度)有变化?假如把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出现表示的是一位美丽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再次出现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示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加入了舞蹈的行列)?

2)、播放第一局部第一主题,让同学跟着哼唱旋律。

2. 第一局部之第二主题

1)、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局部的第二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主题共出现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高低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乐曲(快速、粗犷豪放)的情绪和第一主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假如第一主题表示的是姑娘们在跳舞,那么,第二主题表示的又是什么呢(小伙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加入了舞蹈的行列,尽情欢舞)?

2)、播放第一局部第二主题,让同学跟着哼唱旋律。

3.第二局部主题

1)、第二局部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局部相对于第一局部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2)、播放第二局部主题,让同学跟着哼唱旋律。五、再次复听全曲 刚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局部组成的,乐曲的第三局部基本上重复了第一局部,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局部最优美抒情(第二局部),高潮是出在哪一局部(第三局部)?在本次欣赏中可提示同学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示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扮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示力,在表示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开始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我国“瑶族”风土人情,初步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

技能: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欣赏能力。

通过课前、课堂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课型:本课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难点: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情绪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重点: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

教法:音乐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欣赏《爱我中华》

问: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个成员,你都知道哪些?

听乐曲片段(瑶族舞曲)问:这么美妙的音乐来自哪个民族?导入新课。

二、进入新课

(一)人文介绍。瑶族风情、文化艺术铺垫(学生结合屏幕简介“盘王节”由来,介绍“长鼓舞”等极具“瑶族”特点的“瑶族文化”),教师补充。

1、瑶寨简介(屏幕出现瑶寨风情并配以文字介绍)。

(盘王节和长鼓舞)

2、《瑶族舞曲》(作品背景介绍略)

(二)初听全曲,了解全貌

1、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

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讨论

3、教师总结:全曲描绘了瑶寨人在节日的夜晚,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结构为:A+B+A‘三大部分

(三)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

1)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思考: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构成音乐的主要音符为?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

2)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教师结合欣赏简单介绍羽调式

2.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

1)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思考:主题二与主题一比较有何异同点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主题二由主题衍化而来,在速度、力度方面同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3.第二部分主题

1)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提问:与第一部分比较,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令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

2)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四)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三总结:

引导学生讨论: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特点。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对民族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风土人情与文化背景。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从中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场境。

3、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电脑机房,课件、学生自备自己能演奏的乐器、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曲调特点。

教学难点:能为全曲分段,分辨各乐段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

瑶族风情

课件展示:瑶寨风景、瑶族服饰、瑶族婚俗、瑶族长鼓舞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瑶族的风土人情,瑶族是一个古老的山地民族,他们以大山为依靠,赶山、吃饭、逐山而行,世代流动繁衍,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迁徙最频繁的一个民族。瑶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等130个县。瑶族有30多种称谓,主要以头饰区别划分支系。订婚仪式上,瑶族妇女往男方来宾脸上抹泥巴,以图吉利,他们常常跳长鼓舞进行自娱自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瑶族舞曲》,共同感受和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生活吧!

二、新课教学

1、演唱主题音乐。

学生跟音乐演唱

2、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思考题:1)全曲分为几部分?

2)注意听刚才演唱的主题旋律依次在哪一部分出现?

3)听完全曲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师小结:《瑶族舞曲》是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沅同名管弦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它展现了瑶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动人场面。全曲分为三部分,属于带引子的复三部曲式。

课件展示:

复三部曲式结构图:ABA

引子||:a:||||:b:||cdcab尾声

第一部分:引子、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

第二部分:主题音乐三、主题音乐四

第三部分: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

三、实践与创作

1、给学生提供大鼓、碰铃、木鱼、响板、镲等打击乐器,学生为《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即兴配打击乐器伴奏,分成四大组,每一组配一段。在配打击乐器伴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部分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

2、会演奏乐器的同学根据自己所演奏的乐器音色,商量好选一段主题音乐进行练习,教师也参与到学生当中进行演奏。教师可以选引子部分和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用琵琶演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班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第一组:引子第二组:第一部分第一主题第三组:第一部分第二主题

第四组:第二部分主题

再现部分在老师的指导下配打击乐器伴奏。

3、合奏《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长鼓舞是瑶族常跳的一种自娱性的舞蹈,今天我们也随着《瑶族族舞曲》一起走进欢乐的瑶家山寨,去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按复三部曲式结构演奏《瑶族舞曲》,在演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旋律的速度和力度,不会演奏乐器或没有拿到打击乐器的同学,可以用手拉成一个圈或者是即兴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开始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反思

优点:

一、课前调动学生学习氛围很好,运用了最短的时间与学生形成默契,在短时间内运用坐如钟站如松等口令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还强调了学生的坐姿以及站姿。还让学生模仿救护车的声音,大胆的张嘴来模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课程中所需要讲解的知识点一一给大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二、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还是可以的,主要是因为这节课在问题的设计上由浅入深,学生容易回答,并且能较好的组织语言回答,跟着教学的思路走。另外在与学生互动的环节选用的节奏拍打、画旋律线、以及运用图形谱等等形式辅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以至于在后面的主题听辨环节学生能很好的掌握。

不足:

一、学生在唱旋律的过程中,我没有关注到学生演唱的准确性,主要是固化的思维左右了我,一方面设计的流程我是唱两遍,因而就担心时间不够,就有点跑流程,没能在这个关注到学生的演唱,这是课堂生成的问题,应该要及时解决才行。不能一味跑流程,要时刻关注学生。

二、本节课在时间的把握上也有问题,学生一般 情况来讲在公开课上的反应是非常好的,都乐于表现自己,配合度也是相当高,前面的A段部分讲解的非常顺利,以至于时间比较充裕,到了B段的时候就明显有拖拉了,以至于在后面的听辨环节,结构的讲解环节时间就非常的紧张。因而在公开课比赛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的把握好时间。

总结:

总体来说这节课完成的还算比较顺利,然而作为一节常规课是很好了,但是作为优质课还是需要加强需要更多地打磨的。一节好的优质课,必须要在教学设计上新颖并且符合学生的学情,在教学的方法上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一定越难的东西就越好,一切的教学活动律动都是辅助学生欣赏音乐的,而不是破坏音乐的美。并且一节好的欣赏课,还必须要能充分的将老师的专业素质展示出来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8

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大二班 魏xx

设计意图: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再过几天就是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的盘王节,这天瑶族人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除了娱神娱祖之外,还要走亲访友,开展娱乐社交活动,因此设计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瑶族的民俗风情,感受乐曲的美,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活动目标:

1、带领幼儿继续欣赏乐曲,并尝试随音乐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2、引导幼儿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表现

的节奏型,并在演奏过程中注意整体协调。

3、要求幼儿克制过度兴奋,不因急于表达热烈的情绪而造成过分强烈的演奏,能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进一步体验活动的愉快。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A段音乐,听过该曲,并对该曲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2、录音机、音乐磁带。

3、鼓、手铃、木鱼、沙锤等。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听A段音乐复习身体动作。

师:请小朋友找找哪张图给我们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二、欣赏第二、第三段音乐,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第三段音乐吧。

找找哪张图给我们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差不多?

第三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三、幼儿跟随老师的示范模仿练习以下朗诵和动作。

1、教师示范

2、儿在教师的指挥下从慢速开始练习:教师说鹅,并跺脚,幼儿说其余字词并拍手。

3、幼儿分组练习。

4、幼儿在心里说有关字词,倾听教师用鼓声替代“鹅”字及跺脚动作,从慢速度开始,教师逐步加入哼唱伴奏。

5、跟随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组合练习。

四、跟随音乐完整地做身体动作(A、B、A段)。

五、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探索乐曲的打击乐配器方案。

六、在教师的指挥和哼唱伴奏下,幼儿做徒手练习。

七、在教师的指挥和哼唱伴奏下,幼儿用乐器演奏。

八、全体幼儿跟随音乐完整演奏。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学吹竖笛《瑶族舞曲》。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行当

1、复唱歌曲《龙里格龙》作为导入,学生边唱教师边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或实物。

唱完后设问:你认识脸谱吗?你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人物性格、形象有什么不同吗?

2、认识京剧脸谱。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先分享交流,教师再作小结补充。播放歌曲《唱脸谱》给学生听听,从歌词中给学生启发与指引。如歌词中的“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等。

3、介绍京剧行当。介绍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请学生对照教科书上的剧照,分辨出来。

4、听赏四大行当的唱腔片段,感知不同的演唱特点,要引导学生从音色等要素上感受、体验、认识京剧的行当。可选择《牧虎关》中裘派花脸唱段《贤妹暂坐雅之厅》,《玉堂春》中的'梅派青衣唱段《苏三起解》,《十老安刘》中的马派老生唱段《淮河营》,《红娘》中的苟派花旦唱段《叫张生》。为学生聆听《京剧唱腔联奏》作铺垫。

5、请学生课后选择一个喜欢的行当角色,画一个脸谱。

(二)学吹竖笛

1、选择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乐曲不同的场景,体验不同的节奏给乐曲带来的情绪变化。

2、练习指导参照教科书p31所提供的步骤、方法。

3、学生选择“xxxx”节奏吹奏时,要指导学生用双吐吹奏,类似读“吐库”的字音“TKTK”,前者由舌尖后移,后者由舌根前移发音。这种发音纯气声,声带不能振动发声。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互相评一评。

欣赏《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并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背唱 《瑶族舞曲》主题,并能随着音乐做声势练习。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欣赏能力。通过课前、课堂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教学设计思路:欣赏围绕:看——听——想——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瑶族舞曲》的两段主题,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回顾这两段旋律吧。

生:第一遍演唱《瑶族舞曲》主题一,第二遍演唱时加入声势练习。

师:主题一的旋律优美抒情同学们是用慢速演唱的,那么要演唱欢快、热烈的情绪应该用怎样的速度? 生:回答用快速。

生:演唱主题二,唱完一遍后在加速唱一唱,和主题一的演唱速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遍加声势练习。

师:小结:同学们唱的都很好,把两段不同的情绪基本演唱出来了。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由葫芦丝演奏的这两段旋律呢? 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欣赏葫芦丝演奏的《瑶族舞曲》。

师:欣赏视频并介绍有关瑶族的人文风貌。(瑶族遍布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瑶族的身影,他们大多住在山区,因此被称为山地民族。瑶族以农业为主,精于织染和刺绣,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 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瑶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干巴节、新米节、目莲节等,盘王节(又叫达努节或瑶年)是最大的节日。瑶族人民喜爱唱歌,每逢节日或 喜庆,都要唱起嘹亮动人的歌谣。)

二、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一)完整欣赏

1、师:瑶族舞曲的旋律富于歌唱性、抒情委婉、热情欢快,极具欣赏性。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由我国著名的指挥家彭佳鹏指挥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在欣赏前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管弦乐其有哪些?”

2、生:小提琴、大提琴、小号、大管、圆号、长笛、双簧管、等等。

3、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乐器组合成乐队演奏的《瑶族舞曲》,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以下的问题: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 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

4、完整欣赏《瑶族舞曲》

教师讲解:这里是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圣殿。很多知名的音乐家都在这里演出过,他们都觉得能在这里演出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位指挥家叫彭佳鹏,他指挥的乐队是维也纳国家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简单提问和介绍管弦乐器。要求同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聆听各种乐器不同的音色以及演奏出的效果。

5、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提示将乐曲分为了三个部分,并用手势表示出来。

6、师:欣赏完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同学们说一说这首乐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7、生:描写了瑶族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场面。

8、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这首乐曲描绘了瑶寨人在节日的夜晚,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

(二)分乐段欣赏:

师:刚才我们为乐曲分了三段,请同学们和老师再次欣赏音乐片段,我们今天着重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联想一下瑶族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在欣赏过程中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学生展开联想,畅所欲言。

1、引子:乐曲模仿优雅的长鼓节奏轻轻奏响,描写月光下瑶寨的男女老少从各自家中纷纷进入寨中的旷地的情景。逐渐带起第一部分。

2、第一部分(A段)

师:一边欣赏一边启发学生联想:瑶族人们在夜幕降临后来到空地上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情景。小提琴奏出柔和委婉的主题似见一位窈窕的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轮美奂。随着主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姑娘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气氛逐渐热烈,管乐奏出活泼欢快的主题,恰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闯入姑娘们的行列,欢腾舞跃起来,尽情抒发了兴奋的心情。

生:一起唱主题一的旋律,女生随音乐舞蹈,男生用打击乐器伴奏。演奏到主题二时男生加进来很女生一起拍手跺脚。体会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乐、热烈的场面。同时也体会音乐中速度与情绪的关系。

教师小结:速度在音乐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各个音乐形象的特点都是或多或少与进行的一定速度相关,为了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场面,需要配合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才能完整地塑出准确的音乐形象。

三、欣赏民乐合奏《瑶族舞曲》

1、师:今天老师还要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由我国名族乐器演奏的《瑶族舞曲》同学们知道的名族乐器有哪些?

2、生:二胡、琵琶、扬琴、柳琴、阮、古筝、笛子等

3、师:播放视频。并在播放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民族乐器。

4、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音乐做声势练习或轻轻哼唱或自由表现。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三个不同版本的《瑶族舞曲》,乐曲形象生动的向我们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让我们也身临其中。音乐神奇的,它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相信这一优美的旋律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下载《瑶族舞曲》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瑶族舞曲》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瑶族舞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瑶族舞曲》教学反思【内容提要】《瑶族舞曲》是一节欣赏课。我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设计、遵循音乐课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导入和拓展部分的教学环......

    《瑶族舞曲》说课稿

    《瑶族舞曲》说课稿 《瑶族舞曲》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西南情韵》中的《瑶族舞曲》。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六班的......

    瑶族舞曲教案

    瑶族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知 识:了解我国“瑶族”风土人情,初步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 乐风格特点。 技 能: 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

    《瑶族舞曲》说课稿

    《瑶族舞曲》说课稿 《瑶族舞曲》说课稿1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音乐人教版第八册第7 课《摘草莓》的欣赏曲《瑶族舞曲》一、说教材它 是一首欢快、热情洋......

    瑶族舞曲反思

    《瑶族舞曲》是八年级的音乐欣赏课。 首先,教师通过《快乐的啰嗦》导入创设情景,活跃气氛,随着音乐节奏、速度、力度、拍子的变化,不断变换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方式,如:拍手、跺脚......

    《瑶族舞曲》教案

    《瑶族舞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管弦乐曲与管弦乐队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了解乐曲......

    瑶族舞曲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许多少数民族不仅有自己的文字、语言,而且大多能歌善舞。在他们聚居的地区流传着许多颇具特色的民歌和舞蹈。......

    《瑶族舞曲》的教学反思

    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1、感受音乐,能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