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学12-13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重点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学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24.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2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6.《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27. 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8.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29.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30.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31.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32.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33. 下图 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
34. 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投机倒把活动,”出: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35.近年来,“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这一材料表明
A.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
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40.(16分)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片断一
初创
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片断二
发展
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它非炸药类产品。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片断三
转型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
(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
(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4分)
(3)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
41.(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10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8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9分)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参考答案 D
【考查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B
【考查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26 D 27 A
【考查点】国民政府前期的民族工业 D
【考查点】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9 D
【考查点】人民公社化运动 D 【考查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 31 C 【考查点】大众报业的发展
D 【考查点】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33 D
【考查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4 A
【考查点】新经济政策
C 【考查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40(1)利用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契机,采用机器生产;当时战争不断,火药市场广阔(若从殖民扩张或美国西部开发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
(3)①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
原因:一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②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
原因: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41(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
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二篇: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试题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下图(圆明园劫后遗址)昭示世人:中华民族曾经遭受列强侵略的劫难。这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些战争
3. 在永安整顿建制时,洪秀全规定:“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这一规定在当时
A.激发了太平军作战积极性 B.激化了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 C.使太平军具有严明的纪律 D.为太平天国的失败埋下祸根
4. 有学者指出:“1895 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 B.器物救国迷梦的破灭 C.民族文化更新能力的欠缺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1895 年台湾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与这一局面的出现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1906 年《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 A.《南京条约》附件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7.“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8.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 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9.1851年和1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A.革命的目标 B.革命的指导思想 C.革命的力量 D.革命的手段
10.梁漱溟先生(1893-1988年)曾经回忆:“八岁这一年,英文学不成了„„我们只好将《英文初阶》《英文进阶》(当时的课本)一齐烧毁。”导致其“英文学不成”的事件最可能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提倡国货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1.“按欧美诸邦,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故当两军相持,历年不决之际,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而北京政府之腐败,久已为西人所厌惮,其属望于革命军者必加厚,亦情势之常矣。彼时欧美诸国,右投则官军胜,左投则敌军胜,胜败之机,间不容发。„„竖子不悟,内先腐败,失交树敌,终为夷戮,不亦宜乎。„„”材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得到西方的认可 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列强的默许 C.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观望态度 D.国民大革命利用北洋政府与西方的矛盾
12.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写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1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实行
A.总统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责任内阁制 14.有的史学家称中国辛亥革命为英国版的“光荣革命”。此观点的提出是基于
A.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旨在推翻清软统治 B.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 C.列强以武力威协向革命政权施加了压力 D.清政府和平交权实现了对袁世凯的妥协
15.五四运动时期的对联:“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所反映“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理性主义 B.民主进步 C.爱国主义 D.科学主义
16.1927年2月19日 《民国日报》 载: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称“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十兵的力最。我们在北伐的时候,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者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的杀却敌人.”由此可见,北伐战争 A.消火了北洋军阀主力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赢得了国民革命胜利 D.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17.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习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 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8.“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八七会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权据地 D.北伐 19.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图片
20.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 B.广州虎门——南京中山陵——北京圆明园 C.南京天王府遗址——北京故宫——沈阳伪皇宫
D.上梅“淞沪会战纪念馆”—枣庄“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2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该诗反映的事件是
A.国民革命 B.红军长征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22.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水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坚持正血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23.电视剧《 我的团长我的团》 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迁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于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 ”上述材料说明了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 B.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救助 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D.世界反法西斯力最互相支援和配合 24.党史专家章百家说:“我觉得1945 年是一个很关键的时刻.几乎是唯一有可能走上和平建国道路的一个机会。”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A.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的签订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D.国共北平和谈
25.1948 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 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6.下列句子皆选自毛泽东的诗词,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事件,如果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③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国庆一周年时写的)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27.源于美国的世界性金融危机2008年9月爆发后,马克思及其学说便频繁出现在西方主流媒体上。这半年多来,马克思著作在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地持续热销,研究、推崇马克思学说的社会活动正在升温。这一现象说明()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到尽头
B.只有马克思及其学说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C.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社会主义制度呼之欲出
28.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有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
关― 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① 无产阶级专政原则② 人民民主原则③ 人民公仆原则④ 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文中的“锁链”指 A.贫穷与落后 B.专制与愚昧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30.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D.只有在战争条件下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839 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信.虽然这封信没有送出,但是它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以下为这封信的摘录: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选自《新全球史》(美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
材料二: 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孟森《 清代史》
材料三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请回答:
(1)通过林则徐的这封信,你能提取怎样的历史信息?(4 分)(2)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6 分)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这场战争实际是一个思想问题,请指出这一思想问题的实质.(2 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 苏里奇的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羊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俄国)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受弗雷德· 马伊《 一口气读完份界历史》
材料三:
油画《向井冈山进军》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4 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道路各有可有什么特点及中国道路选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8 分)
(3)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2 分)33.阅读下列材,回答问题(l4 分)
材料一 下面是两套关于杭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 图一1965 年发行的《 纪念杭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 邮票
“光荣参军” “八路军东渡黄河”
图二1985 年发行《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 邮票
“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 “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
材料二:近三十年来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生活在台湾的还是生活在大陆的,都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负有不容推委的责任.
——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告台湾同胞书》
请回答:
(1)据图一,指出当时国内认为抗战胜利的原因。(6分)(2)与图一相比,指出图二中纪念抗战胜利的新视角。(4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影响这些新视角出现的因素。(4分)
31.(1)清政府闭关锁国,虚骄自大;禁止鸦片输入,维护国家利益;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
(言之有理即可)
(2)①中国科学落后;小农经济发达,技术落后,军事力量薄弱,作战能力差
②不了解世界形势,长期闭关自守,愚昧落后,思想局限,难做新兴资本主义
③满洲勋贵无一成才,统治者虚骄自大,统治腐败(3)实质:从封建文化向近代文明转型
32.(1)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列宁主张落后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2)特点: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原因:①秋收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②中国城市的保守派资产阶级势力强大,其对农村地区控制较弱,城市道路不适合中国。
(3)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33.(1)①人民积极参军,扩充军队,增加作战力量,增强作战能力
②八路军战士英勇抗战
③中国共产党英明指挥、领导
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增加了国际性内涵,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联系,增加国民党军队抗战内容(3)①两岸关系缓和
②改革开放后,与西方国家关系改善
③思想解放
第三篇:内蒙古包头市2018高一历史10月阶段性测试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无答
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这反映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高于王权
B.国王没有实现集权 C.宗法制成为主导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2.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深受宗法影响 B.突出皇权至上 C.体现宗教色彩 D.利于邻里和睦
3.《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4.解读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据如图推断,西周()
A.封国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
B.通过封国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同姓封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D.政治中心周围多为异姓封国
5.周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禁止同姓之间通婚。周王室必须和异姓诸侯国通婚。各级贵族也是如此,必须和异姓的贵族通婚。周人的这一制度()
A.体现王权衰落的趋势
B.利用分封维系家族亲情 C.凸显了西周中央集权
D.有利于巩固周王室统治 6.如图的编钟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7.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山东、山西 B.湖南、湖北 C.河南、河北 D.广东、广西
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 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 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9.《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A.玉器制造工艺的高超
B.服饰礼仪制度的规范 C.分封制度等级的森严
D.宗法制度嫡庶的差异
10.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 11.下列对中国古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分析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利 B.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C.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 D.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最高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12.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C.颁布严苛的法律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13.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颁布《秦律》,以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丞相掌握大权
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14.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秦朝()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九卿制约,中央集权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15.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②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分权于三公九卿 ③三公中的太尉负责监察百官 ④汉朝继续沿用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16.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时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主义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17.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朝采取的措施有()
①秦代设郡县
②唐代“三省”的设置
③元代推行行省制 ④明代设内阁。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空前加强了君主专制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9.为解决“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中国历代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下面有一组关于汉代以后,历朝限制丞相权力的说法。根据你的理解,不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A.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 B.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以此分割和限制相权 C.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21.据《吕氏春秋通诠》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据此,“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
A.控制地方财政税收
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
22.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3.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2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25.古代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A.世官制 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 科举制 B.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世官制 科举制
C.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D.察举制 世官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26.《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
B.九品官人法有弊端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
27.“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这反映出汉代()A.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
B.无需通过考查即可任用 C.孝廉是入仕的主要依据
D.选官方式有一定主观性
28.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举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D.察举制的弊端
29.古代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常会建立并完善地方监察制度,下列属于有地方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刺史
B.监御史、刺史 C.太尉、御史大夫
D.县令、刺史 30.关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B.隋唐时期的御史台主要职职责是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C.这种制度在防止腐败、低效,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权力,防止了决策的失误
31.某朝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其地位与六部相同。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的行政、兵刑等事务。该机构是()A.宣政院
B.理藩院
C.军机处
D.提点刑狱司
32.“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内阁的发展实际上是内阁重新宰相化的变型发展。”以上材料表明内阁的设立()A.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有利于政治稳定 B.协调了君相矛盾,是对抗皇权的文官代表
C.名义上是皇帝的幕僚,实质上等同于宰相 D.是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无实权 33.关于明朝的内阁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由明太祖设立,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B.入阁官员最初是从身份低微的士人破格选用的人才 C.明朝中期以后,内阁大臣有了“票拟”和“批红”的权力 D.它的设立,说明专制时代晚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
34.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35.对“改土归流”政策叙述错误的是()
A.元朝在西南地区创设土司制度 B.改土归流是一种阻碍西南地区发展的地方管理制度 C.清朝开始大规模改土归流 D.明朝开始推行改土归流
二、材料题(共30分)
36.(15分)材料一:《后汉书·许荆传》所记载荆之祖八武被举孝廉,欲另两个弟成名,便“共割财产,以为三分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这样,他的两个弟弟以克让之名并得选举。其后(八武)遂会宗亲,当众宣布使两个弟弟成名的本意,并把自己“理产所增倍于前”的财产,“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于是也就获得更大的声誉。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魏书·阳尼传》记载,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还未到任就“坐为中正时受 5 乡人财货免官。”与阳尼同时的并州中正房坚,举人任官时,居然把自己的儿子也推举出来,另加洪宴“为魏郡邑中正,嗜酒好色,行无检。”如此之人做中正,怎能指望他会品出优秀人才来!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三:
科举考试放榜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选官制度?(2分)
(2)两种选官制度的用人标准分别是什么?(3分)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
(3)如何评价图三所示的制度的影响。(8分)
37.(15分)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奂„„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予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予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材料四
行制,行省官员通
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4分)秦朝是如何破除这一困局的?(1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汉武帝为了解决这一制度的弊端,推行了什么政策?(2分)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意义。(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2分)
第四篇: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
包头市第九中学,简称包九中。是内蒙古、包头市两级重点中学,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坐落在包头市中心,校园绿草如茵,红墙白窗,学苑的规整宁静中浸润着自然的素朴清新。学校始建于195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公立中学之一,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曾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全国计算机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自治区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第五篇:内蒙古包头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77分)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A.任何一个厨师,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B.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C.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应用为调味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B.自然环境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以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C.“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D.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所以,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的形成也得益于中华饮食所独有的“和”的特性。
B.很多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地大物博的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华饮食也不例外。
D.可以预见,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得到世界各国认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20分)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见而器之,以女妻焉。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节选自《周书·卢柔传》)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A.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B.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C.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D.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专门用于官吏向上级或者帝王陈述请求或建议。B.加,可指在原有官职外加领官衔,以示尊崇。加官为中国古代职官体系的常见现象,加官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C.践祚,指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也指帝王即位。
D.古代对一些地位特殊的人的死有专用词来表示,如天子死叫“崩”,大夫死叫“卒”。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柔出身孤苦,却不乏家庭温暖。他幼年被叔母收养,叔母待他很好,他也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被宗族看。
B.卢柔与贺拔胜一起返回,走到襄阳,齐神武帝害怕贺拔胜从西进入,派遣侯景率领轻锐的骑兵去邀请他。
C.卢柔尽职尽责,受到重用。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一百多件文书,都非常得体;他得到太祖赏识,并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
D.卢柔擅长写作,文笔出众。他替贺拔胜撰写的奏表富有文采,得到梁武帝的赞许;他所作的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启在世间流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司徒、临淮王见而器之,以女妻焉。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共11分)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①星旗映②疏勒,③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释】①星旗:星名。②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③云阵:军队。
8、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卫风•氓》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狗吠、鸡鸣,与王籍的五言律诗《入若邪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6)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归园田居》主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小题 材料一:
9月23日,“全球新媒体与社会公益峰会-北京论坛”暨“益起来——公益嘉年华启动仪式”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办。来自公益慈善和新媒体的领袖们近百余人汇聚一堂,就新媒体在促进社会公益、推动人类健康与发展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前沿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新浪微公益执行主编杨光出席论坛并致辞:
今年最火爆的一个公益活动无疑就是冰桶挑战了,这场慈善与游戏相结合的活动让大家充分体验了冰桶的感觉,同时又传播了公益理念,帮助了更多的弱势群体。8月17号早上,我们开始接手冰桶挑战话题,经过我们产品团队的努力,到当天晚上11点,整个项目上线只用了40分钟,保证了项目与话题热度同步。到今天为止,话题阅读量从最初73万已经提高到46亿,微公益筹款超过750万,捐款人数超过4万多人。特别是合作机构瓷娃娃,它本来是一家很普通的民间公益组织,粉丝这次增长了十倍,可以说突飞猛进。冰桶挑战很快从IT圈,从雷军以及一些企业家,迅速延伸到或者说传递到像刘德华、王力宏、周杰伦这样的明星大腕。活动期间,超过200位明星发布微博@项目链接,33位明星捐款,明星捐款超过36万元。我们接触了一些媒体,像京华时报、法治晚报、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都参加冰桶挑战,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是值得肯定的。
我国约有20万渐冻人群体,而且相比之下,针对渐冻人的慈善活动极少被大众知晓,而关注这个的公益组织就更少了,即便是公益圈的媒体也很少有哪个组织做这个项目,更多地是一些个案被传统媒体报道了,引发媒体关注,给他一些捐款或者是帮助,但是这种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很难从系统上一次性或者说可以长期关注这个群体。但是这次冰桶挑战,我们看见了,并让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了什么叫渐冻症,什么是渐冻人群。而且冰桶挑战用快乐的方式做公益,让大家从慈善中得到了快乐,这恐怕是冰桶活动在中国风行所具有的更深层意义。
(2014年9月29日,新浪公益)材料二:
2014年8月23日.“2014南宁绿色家园(秋季)家装建材博览会南国早搬家博会”在广西区科技馆隆重举行。当天上午博览会举行士模特冰桶挑战赛公益活动,男女相互用冰桶挑战轮流淡水,泳衣模特参加“冰桶挑战”,吸引了众多顾客与观众的参与。2014年8月21日,山东省济南市泉城公园,冰桶挑战赛现泥浆版,少女身穿比基尼,大盆的冰水泥浆从头顶倾斜而下,女孩们还在泥浆中摔跤,身上瞬间沾满泥浆,如同泥人雕塑。男孩们上演暴力版的泥浆挑战,大桶黄土泥浆和彩色泥浆互泼,浑身上下被泥浆覆盖。2014年8月22日,遭遇干旱的河南省,民众拿着水桶聚集在中原大佛前。人们举起空的水桶等器皿,喊出“我们要喝水”,中原大佛管理方在现场发出倡议,“传递爱一心,也要珍惜水资源!”“河南,请对‘冰桶挑战’说‘不’!”的口号,呼吁改变方式救助渐冻人。
(2014年8月26日,东南网)材料三:
年底是台湾“九合一”选举,作为各色候选人,自然把冰桶挑战看作抢报纸版面的良机。比如连胜文、柯文哲这对台北市长选举的死对头,就率先完成。他们争先恐后,一方面是迎合民众的关注,一方面也是迫于指名人放话带来的压力:不在24小时内完成,“台北市长就选不上’。当然,不是所有政坛人士都认同这种“捆绑”,有人就觉得台湾政客加入此类创意患善,无异于东施效颦。
这个为罕见病患者募捐的活动,似乎渐渐沦为名人的“慈善秀场”。冰桶挑战的点名过程,已成为另一种代言商业行销活动,成为展现人脉网络的工具,一种另类的炫言行为。有媒体刊文呼吁,民众捐款即可,别再拿利他名义遮掩自我炫耀的举动。毕竟,公益活动的重点是“渐冻人”,而不是“水桶秀”。慈善可以是由名人推动,但其最终目的应当是让更多普通人参与进来帮助更多普通人。不要让慈善活动成为名人的专属,才能让慈爱之心星火燎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8月22 日)材料四:
[中国日报网9月7日电(柳洪杰)]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5日刊文,根据最近的一次读者调查,分析日本民众对于“冰桶挑战”的态度,结果显示,赞成者仅为23.4%,而反对者占76.6%。
关于被点名后会怎么办,回答“什么都不做”的受访者占69.6%,比例最高。而“向援助团体捐赠100美元”占23.8%.“从头浇下冰水”占2.3%.“两者都做”为4.2%。
赞成者的主要观点有“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参加募捐就是发扬互助精神,令人高兴”(7l岁,男性),“成为了捐款活动的契机,非常好”(34岁,女性),等等。
回答称“将向援助团体捐赠100美元”的一位50岁男性表示,“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将以自己的方式提供帮助。不过不打算挑战别人”。而称“两者都做”的一住71岁男性则指出,“如果仅仅从头浇下冰水而不捐款,就仅仅是做秀”。
反对者方面则认为,“如果浇下冰水导致有人死亡,应该怎么办呢”(27岁,女性),“感觉这只是名人的做秀”(59岁,男性),等等。
回答即使被点名也选择“什么都不做”的人的看法包括,“捐赠应该是自发性的,不应被强制(挑战)”(62岁,女性),“疑难病除此之外还有很多”(53岁,男性)。
报道指出,虽然AKB48制作人秋元靡、滨崎步等很多日本艺人都参与了冰桶挑战活动,但也有艺人开始对这一活动提出了反对意见,有艺人已经表示,很多日本艺人并未了解到这一活动的本质,只是被点名就泼水,但是这已经丧失了活动最初要达到的本质性。最开始冰桶挑战只是想让更多人认识到还有这样的罕见病,同时希望人们更多地向公益组织捐款,现在在日本几乎已经偏离了轨道。也有很多艺人在被指名后直接拒绝了挑战,他们觉得捐款比泼水重要,因此已经决定捐款,就不会泼水了。
(2014年9月7日,中国日报网)(l)阅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冰桶挑战”火爆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冰桶挑战”与河南“对冰桶挑战说不”活动在效果上的共同点。(6分)
(3)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分析“冰桶挑战”的弊端。(6分)
(4)结合材料四,请谈谈你对“冰桶挑战”的积极建议。(8分)
第Ⅱ卷 表达题(7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 徐悲鸿和吴冠中两人不仅在艺术观念上南辕北辙,而且在生活中视对方为异己,这其中涉及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江湖”恩怨。
②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艺术价值很高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望洋兴叹。
③时间真如白驹过隙,当初迈进高中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高一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新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
④看到庭院中那株妻子亲手种植的枇杷树,现在已经亭亭如盖,归有光心头油然而生黍离之悲。
⑤央行以专栏的形式,详细分析了去年11月降息以来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变化情况后称,降息执行时间尚短,政策执行效果仍需作壁上观。⑥她的声音条件本来就好,再加上得到名师指点,演唱水平日益提高,其歌声恰如黄莺出谷,珠圆玉润,令人陶醉不已。
⑦世界杯走过80多年历程,欧洲球队和南美球队的对抗,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在前18届世界杯中,来自欧洲和南美的球队刚好各夺得9次冠军,平分秋色。A.①④⑥ B.②③⑦ C.①⑤⑦ D.③⑥⑦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过去,喀纳斯景区一到冬季就大雪封山无法进入,现在,景区可以做到雪停路净的清雪速度,这样冬季也能来喀纳斯旅游了。B.面对诸多变化,中外媒体同行就视频媒体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传统媒体如何更好地发展、壮大和生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C.虽然历经了2000多年的沧桑,但海昏侯墓的主椁室仍然保存了下来,且从未被打开过,因而得以完整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D.金凤凰舞蹈队是一支由五星路西社区和建工大院社区老年活动队联合组建的,她们的舞蹈给现场的球迷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感受。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历史上的下南洋,通常是因为生活所迫,写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的《论南洋事宜书》说:“闽广人稠地稀,田园不足以耕,望海谋生者十居五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岛东的文昌、琼海一带,几乎户户有华侨。
①自清代以来,海南人抛弃家园,背井离乡,纷下南洋
②而在海南,形成规模和移民高潮的情形却要比广东和福建晚很多 ③在南洋的岛东人达200多万,可以和福建人、广东人、潮州人媲美 ④而且又都是居住在海南岛东部的移民
⑤所以从古至今,下南洋一直是广东、福建和海南这些沿海地区最为常见的
⑥专家研究表明,这些闯南洋的人群,基本上是早期从福建和广东沿海迁徙而来 A.⑥④⑤②③①
B.⑤②⑥③④①
C.⑤②①⑥④③ D.⑥⑤③①②④ 15.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中的正文部分,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边的题目。(4分)
为了丰富校刊《求真》的内容,特征求下列内容的稿件:园丁颂歌、班级启事、学习心得、读书笔记、思想火花等。来稿要求内容健康,文字简洁,字迹清晰,篇幅以不超过千字左右为宜。建议征文作者先将拙稿送语文老师斧正,以便保证稿件质量。切勿不要忘记写明真实的姓名和所在班级。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16.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放下手机,招呼了几个朋友,奔向户外„„
要求:文体不限,自拟标题,自主开头,写与材料有关的内容。不少于800字。
1.A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要关注对概念本质含义介绍的文字以及对概念阐释和解说的文字。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内涵多数是临时的、具体的,需要我们在阅读时整合相关信息,抓住文章介绍的要点,将选项内容结合语境进行比对。A项中,“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故选A。
2.C此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步骤是:第一步,整体把握全文,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第二步,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要细心核对选项与原文表述的差别,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C项错误,应是“胡床”“貊盘”南北朝时期向中原地区流传。故选C。
3.C此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步骤是:第一步,整体把握全文,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第二步,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要细心核对选项与原文表述的差别,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 7 失当等问题。A项错误,强加因果;B项错误,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D项错误,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故选C。
4.D(原文标点:原文标点: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5.A(表只能用于官吏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
6、B(“邀”的意思是半路拦截)7.(1)他性格聪明机敏,喜爱学习,不到二十岁,懂得撰写文章。(得分点:弱冠、解、属文各1分,句意2分)
(2)司徒、临淮王见到他而器重他,把女儿嫁给他。等到魏孝武与齐神武有嫌怨,下诏令贺拔胜担任荆州刺史(得分点:器、以、妻、及、隙,诏、出牧)8.①思念家乡亲人。(3分)②厌倦战争,渴望回家团聚。(2分)
9.虚实结合。关山客子思念家乡是实写,思妇夜间未眠当窗远眺丈夫是虚写。【或答想象,客子身处边塞想象妻子深夜不眠的情景;或从对方写起(衬托),用家中思妇的不眠衬托军中客子的思乡,均可得分。】手法3分,说明3分。
10.(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5)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11.(25分)(l)【答案】①新媒体搭建并提供了活动迅速扩散的社交平台;②用快乐方式做公益慈善,提升了参与者的体验感;③充分利用名人效应和公众从众心态与娱乐心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材料一是公益活动启动仪式的致辞,据此回答此题,要考虑活动的目的、发言的场合或平台以及发言的要点。答题时分清角度和层次是关键。
(2)【答案】①都获得了一定范围的关注;②都传播了各自活动的理念;③都将提升公民的公共意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回答此题要认真比照材料,确定角度,异中求同。具体考虑活动的范围、活动的目的和活动的结果。
(3)【答案】①“冰桶挑战”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②偏离初衷,被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③逐渐沦为了某些人的“慈善秀场”。【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材料二共三段,仔细观察可发现,其共同字眼为“水”。第1、2段性质相同,分别介绍了南宁和济南的两场冰桶挑战赛,突出了“水”的浪费;第3段写遭遇干旱的河南民众针对冰桶挑战发出倡议,并呼吁“珍惜水资源”。两相对比,可从材料二中概括出“冰桶挑战”的弊端——“浪费大量的水资源”。材料三共两段,写台湾政客为了选举,把冰桶挑战看作抢报纸版面的良机;这个为罕见病患者募捐的活动,似乎渐渐沦为名人的“慈善秀场”。抓住材料中概括性的内容分析弊端即可。
(4)【答案】从组织者的角度:①要创新形式,避免引起一些人的反感;②扩大宣传,使人们正确认识活动本质,避免形式大于内容。从参与者的角度:①不管形式如何与是否接受挑战,都应该捐款; ②不要点名挑战他人,避免强迫之嫌;③要结合自己的健康状况,量力而行;④认识活动本质,普及知识并帮助他人。【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建议应该针对活动中的不足,判断的依据应该是各方的表现结果或认知。具体考虑活动的形式、当事人的态度和社会的反应等,回答时要言之有据。12【答案】 D 13【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做到”“速度”搭配不当,删去“的清雪速度”; B.语序不当,“发展、壮大和生存”语序不当,可改为“生存、发展、壮大”; C.表述正确; D.成分残缺,“是一支„”缺宾语中心语“队伍”,在“组建的”后面加上“队伍”. 故选:C. 做 8 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充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句中出现并列短语时,要注意句子是否出现并列不当、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等问题.
14【答案】答案:选C。联系上文,可知⑤承接横线前的句子,②①关系最为紧密,且承接⑤,⑥紧承①,④承接⑥表示递进,③自然承接④并联系后面的句子。故选C。15答案【答案】
(1)不超过 切勿(不要)(2)拙稿 斧正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啰嗦,不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意。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本题中,“不超过千字左右”“切勿不要”都显得重复啰嗦,应该去掉“不超过”“切勿或者不要”。
(2)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文体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语体的得体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对象,以及尊卑的关系。此题中,“拙稿”是对自己稿件的谦虚的说法,“斧正”意思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出现在征稿启事这类应用文中都不得体。可以将“拙稿”改为“稿件”、“斧正”改为“修改”。16.作文
参考译文:
卢柔字子刚。幼年时父母去世,被叔母收养,叔母抚养看待他比亲生儿子还好。卢柔尽心孝顺叔母,也同自己的母亲一样。宗族的人都感叹看重他。他性格聪明机敏,喜爱学习,不到二十岁,懂得撰写文章。司徒、临淮王见到他而器重他,把女儿嫁给他。等到魏孝武与齐神武有嫌怨,下诏令贺拔胜担任荆州刺史,卢柔认为可趁此建立功业,于是跟随贺拔胜到荆州去。让卢柔任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密事务,卢柔很多都参与了。等到贺拔胜任太保,以卢柔为属官,加授冠军将军。孝武帝后来召贺拔胜领兵赴洛,贺拔胜询问卢柔的意见。卢柔说:“高欢依托晋阳的军队,心思实在难以知道。你应该席卷军力奔赴京都,与他一决胜负,不顾存亡,这是忠的上策。如果北面阻挡鲁阳,南面并吞旧时楚地,东面连接衮、豫,西面连接关中,领兵十万,伺机而动,也是中策。拿三荆的土地,与梁国通好,可以自身免于祸难,但是功名就不存在了,这是下策。”贺拔胜轻视卢柔年轻,笑着不回答他。到了孝武帝往西迁移,东魏派遣侯景袭击穰城。贺拔胜被打败了,就往南投奔梁。卢柔也跟随他。贺拔胜多次上表请求回去,梁武帝看了奏表,称赞他的言辞文采。后来知道是卢柔所撰写,就派遣舍人慰劳存问,并送给丝绸锦缎。后来卢柔与贺拔胜一起返回,走到襄阳,齐神武帝害怕贺拔胜从西进入,派遣侯景率领轻锐的骑兵拦截他。贺拔胜和卢柔很恐惧,就舍弃船只,爬山而走,带着干粮,冒着危险,行走数百里。当时适逢秋雨连绵,同行之入又冻又饿,死了一大半。到丰阳地界,卢柔迷失道路,独自在枯树之下过夜,寒雨打湿了衣服,几乎要冻死。大统二年,到了长安。封为容城县男,食邑二百户。太祖重视他的才能,推举他为行台郎中,加授平东将军,任从事中郎,与苏绰一起掌管机密事务。当时沙苑之战后,大军屡传捷报,汝、颍之间,很多人起义来归附。文书往返,每日一百多件。卢柔根据情况答复,都符合事宜。晋升为子爵,增加食邑三百户,授任中书舍人。升司农少卿,转为郎,兼任著作,9 修撰起居注。后任黄门侍郎。文帝知道他很贫困,脱下外衣赏赐给他。魏废帝元年,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登位,任小内史,升内史大夫,晋位开府。在官位上去世。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在世间流传的有几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