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实八项规定心得
八项规定心得体会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会议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要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八项规定是:“改进调查研究”、“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特别是“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现在,许多官员过分“热衷”于开会,而且习惯性的在会上照着稿子念讲一些官话、套话,官僚主义作风非常严重,会议开的时间倒不短,可到了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正是这种“虚情假意”常常引起民众反感,既不爱听,也不爱看,让官员和民众之间生分、产生距离感。有些干部每次开会都有专人给写稿子,一旦让他们脱离了稿子,似乎就成了“哑巴”不会说话了。笔者认为,身为领导干部如果总是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想法,那么这领导岂不是谁都能当了吗?
既然把你放在了领导的地位,就应该具有领导该有的能力和水平,最起码的讲话水平是必须有的。脱离稿子也应该一样能够讲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讲不出来说明该领导平时调查研究少、分析问题少、谋划对策少,整天就是一些官话、套话。这是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懒汉思想,脱离实际,“惟书惟上”,开会也只是自己过过当官的瘾,根本不解决群众问题。这样的干部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置党和国家的事业于“不仁不义”之地,危害之大可想而知。
身为领导干部经常开会,如果真能为群众办事是好事,可是如果拿一些形式主义来敷衍群众就会酿成大祸;身为领导干部就应该以身作则,少说官话套话,实实在在做人,真真心心为群众办事。
八项规定心得体会2 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针对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设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会议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八项规定的出台,展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理念和新姿态,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态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此举顺民心得民意,是党中央为更好的履行新时期历史任务作出的重要政治承诺。
作为一名在质监系统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我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坚定了信念。
“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改进工作作风的目的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良好的作风对整个党、整个社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政治局出台的这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姿态,是聚党心、得民心的正确之举。让我们看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呈现的新气象和新风尚。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通过自我表率和模范带头,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这堂课生动具体,中央带头,全党上下积极行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种工作作风的转变,看似简单,但是对改进党风、改进政风、改进民风其作用何其深远。
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折不扣的的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是衡量你是否合格的基本要求,作为党员就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具有领导该有的能力和水平,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懒汉思想,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置党和国家的事业于“不仁不义”之地,危害之大可想而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作出的“八项规定”,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不仅需要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持之以恒,还需要领导干部做表率,带头抓。
领导干部带头抓作风,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台上讲,班内做,更要班下守。自觉扛起“节俭旗”、打好“亲民牌”,成为落实规定的“标杆”,践行规定的“样板”。时刻警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百姓评价一个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其标准往往不是什么“大事”,而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不经意的细节。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带头抓作风,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着手,始终做到慎独、慎微、慎小。让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成为一种习惯,化为一种自觉。八项规定的出台给全党、全社会带来一股风清气正的务实之风,鼓舞士气,大快人心。我坚信只要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实际工作中持之以恒,认真履职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我们的党就一定能继续赢得民心,引领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八项规定心得体会3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同意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二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六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作为一名局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如何落实好要做到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要改变工作态度
要做好工作,态度和本领缺一不可。本领是会干的问题,态度是愿干的问题。态度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态度,就必定有什么样的行动;态度是行动的方向,有什么样的态度,就可能有什么样的结果;态度是行动的示范,有什么样的态度,就定会有什么样的效应。因而在工作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人难找”等生硬、冷淡、蛮横、粗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我坚决杜绝。自觉地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真诚地做到不厌烦、不推托、不敷衍,简化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有了这种态度,群众对我们才会有信心,我们在工作中才会有信心。
二要转变工作作风
身处一名局长,一定要有好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以情服人,坚持以人为本,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群众困难。要学会深入群众,在贴近群众中不断汲取工作动力。只有转变思维方式,对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群众才能真正给予理解、积极支持。
三要提升服务质量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标准要公平。坚持依法依规办事,严格标准,统一尺度,确保理解法规不偏差,宣传法规不打折,执行法规不走样,使群众对法律法规的依据和标准了然于胸,打消群众顾虑,赢得群众支持。其次是过程要公开。坚持程序公开透明。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法律程序。要维护群众合法权利,落实法律赋予群众的知情权,让群众全面了解执法的事实、执法的依据;要认真倾听群众的申诉、申辩,让群众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要给群众以监督权,让群众能够监督执法的过程,确保执法行为在阳光下正确运行,增强群众对执法的信任感、认同感。第三是结果要公正。只有结果公正,群众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要有群众信服的公正结果,干部就要不徇私情、不带偏见、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流于形式,为民办实事、办成事。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体现公平正义,让群众满意,让群众信服。
八项规定心得体会4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严格约束自我,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体现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的有力措施,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锵锵有力,震撼人心,对于刚履职不到一个月的中央新领导集体来说,绝对不是一句轻松话,是对全党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自我约束、自我加压的表现,也是对全党同志鞭策、榜样,体现了党中央对改进干部作风的决心与意志,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体现了我们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中央新领导集体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出发,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基层、关心群众、解民忧、顺民意、轻车简从,精简会议、力戒空话、套话。让群众的生活更舒适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和共产党员应具备的政治品格。中央新领导集体决心从文山会海和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坚决纠正不切实际、不顾民力、劳民伤财的行为。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问题。坚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人难找”等生硬、冷淡、蛮横、粗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充分表明了中央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体现了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传家宝,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中央新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克时艰。
八项规定心得体会5 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针对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设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会议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八项规定的出台,展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理念和新姿态,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态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此举顺民心得民意,是党中央为更好的履行新时期历史任务作出的重要政治承诺。
作为一名在质监系统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我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坚定了信念。
“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改进工作作风的目的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良好的作风对整个党、整个社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政治局出台的这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姿态,是聚党心、得民心的正确之举。让我们看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呈现的新气象和新风尚。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通过自我表率和模范带头,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这堂课生动具体,中央带头,全党上下积极行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种工作作风的转变,看似简单,但是对改进党风、改进政风、改进民风其作用何其深远。
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折不扣的的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是衡量你是否合格的基本要求,作为党员就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具有领导该有的能力和水平,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懒汉思想,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置党和国家的事业于“不仁不义”之地,危害之大可想而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作出的“八项规定”,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不仅需要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持之以恒,还需要领导干部做表率,带头抓。
领导干部带头抓作风,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台上讲,班内做,更要班下守。自觉扛起“节俭旗”、打好“亲民牌”,成为落实规定的“标杆”,践行规定的“样板”。时刻警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百姓评价一个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其标准往往不是什么“大事”,而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不经意的细节。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带头抓作风,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着手,始终做到慎独、慎微、慎小。让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成为一种习惯,化为一种自觉。
八项规定的出台给全党、全社会带来一股风清气正的务实之风,鼓舞士气,大快人心。我坚信只要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实际工作中持之以恒,认真履职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我们的党就一定能继续赢得民心,引领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篇:八项规定落实情况
八项规定落实情况
八项规定提醒我们要立足工作实际,将中央八项规定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想武器,认真挖掘典型、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创新,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提振精气神,掀起大干快上的热潮,以高昂的干劲、为民服务的激情努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八项规定落实情况汇报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区委经信办认真学习了中央政治局制定的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十项规定》、我区制定的贯彻落实规定《具体办法》,一致认为,中央的《八条规定》和省、市、区委的《十项规定》及我区制定的《具体办法》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愿望、人民群众的幸福、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了首位,彰显了党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的作风,是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确保学习上级相关精神出成效,区台办采取以下措施将学习活动落到实处:
一、按照既有学习制度,落实学习任务,并做好三个结合经信办在抓好既有学习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好相关规定精神的学习任务,并做到三个结合,即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调研相结合;学习与服务相结合。经信干部职工要带头落实,模范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十项规定及我区实施办法,切实执行在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改进文风、厉行节约等方面要求,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二、结合经信办工作职能,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将学习两规定精神落实到行动上
一是以三解三促工作为抓手,始终把为台胞台属、侨属侨眷和台企、侨港资企业排忧解难作为经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二是减少发文数量,区委、区政府作出明确规定和部署的,一律不再发文,现行文件规定仍然适用的不再重复发文,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并压缩公文篇幅,严把政策、格式和文字质量关。三是改进会风,少开会,多做事,反对形式主义。进一步压缩会议数量、规模和时间,能不开的会尽量不开,会议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合并召开,必须召开的会议,要准备充分,安排紧凑,简化程序,讲实话、讲短话、讲有用的话。四是坚持勤俭办事,最大限度压缩公用行政经费支出,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创建节约型机关,严格执行公款消费各项管理规定,杜绝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
三、坚持廉洁从政,在改进公务接待上下功夫
公务接待用餐、住宿及会务接待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不得提高接待标准。经信干部职工到街道办事处调研或指导经信工作,一律不得接受宴请。经信干部职工一律不得以任何名义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购物卡、贵重礼品和土特产等,切实落实好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四、加强自律,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相关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到位
经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各项规定特别是量化规定和刚性要求,务必不折不扣执行,同时把监督执行相关规定精神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监督,防止反弹,落实好责任追究相关制度。
以上是由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八项规定落实情况汇报范文和相关材料,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范文大全。
第三篇:落实八项规定情况
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具体规定贯彻执行情况
一、规范出访活动
(一)注重总量控制,规范出访管理。严格执行XX县《领导干部出席节庆、研讨论坛、外出考察活动审批暂行办法》,严格规范出访活动,对XX批次出访活动进行了审查把关,每批次出访人数和天数不超过X人/X天。加强计划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在指标数内,合理制定领导干部因公出访计划。严格执行计划指标,对未列入计划指标的原则人上不予审批,确有必要出访的计划外人员在计划指标总量内调整;完善出访审核机制。对出访团组和人员实行登记制度,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出访人员动态进行全程跟踪。规范审批流程,实行分类审批。
(二)注重因事定人,提高工作实效。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要求,因公出访必须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不再安排考察性出访,不得安排照顾性和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科学安排领导团组出访,根据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招商项目洽谈、境外投资、友好合作等活动,结合市里下达的控制指标,合理安排团组出访。在出访任务、人员构成、行程安排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团组任务性更强、人员结构更合理,并合理筹划各出访团组时间,避免领导出访过度集中;支持重点和实质性任务团组和人员出访。
(三)注重规定执行,严格落实制度。加强团组访前教育。
每个团组出访前都采取集中形式召开行前会议,落实各项任务,加强法律法规和纪律教育。严格安排出访事项,落实出访安排,要求团组必须按照批准的线路、日程安排有关活动、交通和食宿,不得擅自更改日程、延长在外停留时间,不得变相增加出访地区。出访返回后1个月内完成出访报告、填写《出访情况报告表》;加强经费管理。要求出访团组在审批文件中明确填写人均费用额度,并由财政部门列入财政预算。团组实际出访费用必须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同时,县外事办与财政、审计部门加强联合监管和审计监督,对超标准、超范围支出不予报销。
二、厉行勤俭节约
(一)高度重视,科学部署。要求各部门认真领会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通知的具体要求,切实组织好传达落实工作,让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要充分认识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坚决反对和制止铺张浪费,把“反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二)认真贯彻,力求实效。认真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项治理。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坚决反对各种奢侈浪费行为。积极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项治理,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严禁各单位借各种名义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坚决杜绝“舌
尖上”的浪费、“嘴巴上”的腐败;二是压缩各种形式的总结、考核评比活动,压缩会议数量及规模,节省会务开支;三是加强节日期间的党风廉政建设,严禁以各种名义的走访、送礼、宴请聚餐等活动。
(三)加强监管,堵塞漏洞。重点在制度执行上下功夫,堵住管理上的漏洞,坚决制止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公车使用管理等制度,出台了《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的通知》、庸俗人情风专项整治等作风建设配套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全县三公经费持续大幅下降,截至X月底,“三公经费”支出较去年同期总体下降XXX%,其中,公务接待费下降XXX%,公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下降XXX%。将作风建设承诺书、公务接待八不准制作成席卡,发放给全县机关工作人员,做到人手一卡。
(四)明查暗访,严格责任。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明查暗访,严格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以整治公款吃喝为重点,加强人财物的监督检查力度。出台了《XX县机关作风建设社会监督办法》,公布了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安排专门力量查处举报问题。对效能建设监督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工作人员进行整合,分成若干督查组,采取事件跟踪、视频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对各单位公车使用管理、公务接待管理、津补贴发放、厉行勤俭节约、庸俗人情风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明查暗访。2014年以来,开展明查暗访XX余次,检查单位XX余家,饭店、娱乐场所XX余家,印发通报文件X次,制作专题片X期,XX名工作人员受到相应的责任追究,并公开曝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第四篇:八项规定 心得
学习八项规定心得
近期我又进一步学习了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具体内容是:“改进调查研究”、“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特别是“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以下是我学习八项规定的心得体会:
提过学习我认为,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如何,是对党风政风具有重要影响。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真正赢得群众、职工的信任和拥护。要真正做好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树立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态度
要做好工作,态度和本领缺一不可。本领是会干的问题,态度是愿干的问题。因而在工作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人难找”等生硬、冷淡、蛮横、粗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我要坚决杜绝。自觉地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真诚地做到不厌烦、不推托、不敷衍,简化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有了这种态度,群众、职工对我们才会有信心,我们的工作中才能做好。
第二、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服人
身为一名中层干部,一定要有好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以情服人,坚持以人为本,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职工着想,实事求是地解决群众困难。在贴近群众、职工中不断吸取工作动力。只有转变思维方式,群众、职工才能真正给予理解、积极支持。
第三、要提升服务质量
要提升服务质量,首先是标准要公平。坚持依法依规办事,严格标准,统一尺度,确保理解法律法规不偏差,宣传法律法规不打折,执行法律法规不走样,使客户对法律法规的依据了然于胸,打消他们的顾虑,赢得他们的支持。其次是过程要坚持程序公开透明。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法律程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和客户的合法权利,落实法律赋予的知情权;要认真倾听消费者和客户的申诉、申辩,让消费者和客户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要给消费者和客户以监督权,让群众能够监督执法的过程,确保执法行为在阳光下正确运行,增强群众对执法的信任感、认同感。第三要结果要公正。要不徇私情、不带偏见、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流于形式,为民办实事、办成事。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体现公平正义,让消费者和客户满意。
总之,我要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做好自己,当好中层干部,真正的为消费者、客户和群众服务。
第五篇:落实八项规定自查报告
落实八项规定自查报告
现将我局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健全制度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局及时组织召开局属三站及12个基层畜牧兽医站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县贯彻意见及有关规定。组织局机关及局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市委XX县委“十项规定”等规定及清理办公用房有关要求等内容,随后制定下发了《XX县畜牧系统公务接待用餐管理办法》、《畜牧局公车管理制度》、《值班制度》、《考勤制度》等5项规章制度,对贯彻各项规定作了进一步明确。每逢周一例会和周三业务学习会,局领导都要对贯彻执行“八项规定”情况进行再安排、再强调。每逢召开基层畜牧兽医站长会议、防疫会议等,局领导都是逢会必讲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事项。并结合全省农业系统典型案例对基层单位负责人和各股股长进行党风廉政教育,提醒干部职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二、深入调研,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市委XX县委“十项规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一是密切联系群众。
在全系统开展百名干部职工下基层,包抓百个养殖场和养殖大户活动,全系统干部职工每人包抓1个养殖场、养殖大户,一对一包抓帮扶。局领导带头,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养殖场、户调研了解,与养殖户结对子,用实际行动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共为养殖户解决良种种源、防疫、销售、饲料、信息等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70多件。二是改进调查研究。
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变以往以会议贯彻会议的作风,转变作风,把主要精力用在抓落实上,把主要精力用在调查研究上,把主要精力用在为基层解决问题上,把主要精力用在为养殖户服务上。局领导经常深入畜牧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注重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开展调研。与基层干部谈心、与养殖户座谈交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探讨发展良策。针对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低迷的实际,积极协调猪肉收贮企业收购我县生猪,解决了养殖户卖猪难问题。在调研基础上,认真分析畜产品市场变化规律,在5月份动员养猪户补栏。30多个养殖场在采纳我们建议后及时补栏5000多头。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养殖和林下养殖,建成林下养殖示范点3个,2个正在建设,促进了产业发展多元化。认真分析h7n9禽流感和小反刍兽疫发展趋势,及时安排部署我县h7n9禽流感和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安排人员督促指导养禽场、养羊场、户做好防疫、消毒及人员防护工作,确保了我县畜牧生产安全。
三是精简会议简报。
严格执行“无会月”制度,可开可不开的会一律不开,除确需召开传达贯彻上级精神的会议外,一般不召开全局性会议。全面压减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我局会议减少30%以上,文件简报减少40%以上。三、坚持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使用
我局坚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持公开透明,局机关及局属单位每月按时向财政局上报“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接受监督。自“八项规定”以来,局机关“三公”经费较去年下降了23.5%。在公务接待方面,我们制订了《XX县畜牧系统公务接待用餐管理办法》,明确了接待的范围、标准及审批权限,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的有关规定,在确保热情周到的同时,一切从简,以低于国家规定标准接待,严禁铺张浪费。每次召开基层单位会议都实行走会制,压缩会议内容,不安排食宿,坚决不搞同城接待。在公车使用方面,制定了《畜牧局公车管理制度》,加强车辆统一调度管理,3辆公车都贴上了“公务用车”标识,平时领导下乡都由办公室派车,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除防疫督查和特殊任务值班外,都将车辆封存,禁止公车私用。针对往年机关办公冬季取暖用电暖器耗电量大的实际,改用煤炉取暖,使电费大幅下降。
四、严肃工作纪律,扎实做好节假日值班及办公用房清理工作
我们严格工作纪律。全体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上班时间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根据中省市县关于加强节假日期间值班工作的要求,我局认真安排好局机关及局属单位值班工作。制订了值班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明确值班职责,严肃值班工作纪律,实行带班领导在岗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并做好值班记录。局领导不定期对局机关及局属单位值班情况进行电话检查和不打招呼实地抽查,对值班工作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给予严肃处理。县纪委、联合督查室多次查岗,我局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均在岗。进一步加强机关管理,修订完善了《畜牧局机关管理制度》,对畜牧系统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效绩考评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的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加强跟踪检查。今年以来,我局坚持周一例会、周三集中学习制度,机关管理进一步规范,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在清理办公用房方面,局机关及局属单位按照政策,严格落实办公用房标准,该腾退的腾退、能分隔的分隔,需调整的调整,局里组成督查组对局属各单位清理工作进行督查,确保不出问题,不拖后腿。共清理办公用房7间
105平方米。
五、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建设
结合畜牧业项目建设,我们制定了《畜牧局中省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的申报标准、审批程序、建设管理及项目验收作了明确规定,使项目建设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