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长的力量
生长的力量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吴花英 邮政编码255400
案例部分
教育即生长。泰戈尔说过:“人是一个初生的孩子,她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
今年,我是完美教室实验班的班主任,以宗教般的虔诚对待我的班级和学生,我仿佛听到孩子生命拔节中幸福与阵痛的声音,看到孩子在希望中生长的力量,感受到他们的善良、丰富、高贵的灵魂。
吴研(化名)是其中的一位,她的故事让我好感动。
(一)每个生命向某个中心集聚,被招摇,或者静悄悄,每个人的本性里存在—— 一个目标。
—— 狄金森
初三分班时,吴研是一名从城区某校转来的学生。她为什么转学?是由于家庭住址变迁了?还是成绩不理想,让老师费心劝其转学的?„„转学原因是个谜,可我知道决不能随意询问她。因为,孩子的心灵像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特别需要呵护,稍不小心就会让它“滚落、破碎”。
或许,父母把她转到我校,就是带着希望转来的。哪个父母没在孩子身上寄托美好希望呢?用爱唤醒孩子沉睡的灵魂,让她自我生长、走向完美吧!
课堂上,从吴研游离的目光中,可以看出她经常分心,但小组讨论,她却谈笑风生,异常活跃,究其原因,是谈论与讨论无关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按完美教室的标准装点自己的班级。
公益捐书,她捐了10本杂志和10本经典的书;才艺展示,她的篆书作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很雅致地悬挂在会说话的墙壁上;课前一支歌,她自愿当检查员,班内歌曲下载及时到位;她自荐当美术课代表,忙得不亦乐乎。
她为班级真诚地奉献,我看到了孩子生长中向善向美、追求卓越的一面,她在改变,我相信她能做到尽善尽美。
(二)“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它栖息在灵魂里,唱没有歌词的歌曲,永远,不会停息,在暴风中,听来,最美。
—— 狄金森 2011年11月,我要外出学习,把调课的事告诉了学生。
任课老师和我调侃:
“只要看你调课,有些学生就高兴得不得了!” “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
给我们班任课的老师很多都讲过省市级公开课,觉悟很高,我们团结协作,凝聚力很强,只要我不在学校,都帮我照顾班级。班委、课代表、同学们一呼百诺,什么事都有条不紊。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班级内有绝对强大的气场!在无为而治中,我的班级在悄悄成长着。
我班有六名住校生。晚休时,老师查宿舍,查到我班同学有玩手机的,而且玩得很晚。经查实,她玩得是吴研的手机。
询问吴研时,她毫不犹豫地承认,并把手机缴给我。这时的我大跌眼镜:初三学生对待错误如此坦荡磊落,如此清澈明净,真是难得!
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逆反期,经常和大人“对着干”。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会轻易缴手机的。除非,另有原因。
我把手机拿过来,启动了一下,没反应。原来没电!怪不得那么痛快!? 我可以坚持让吴研把充电器从家中带来,查查电话和短信情况,但那样吴研能接受吗?我“直言不讳”地赞赏了她的坦诚,把手机还给她。她倒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说:
“这是爸爸刚买的,同学要看看手机的功能,就借给她了!”
“自尊者人恒尊之,自爱者人恒爱之,自信者人方信之。我班的孩子应该是自尊自爱自信自觉的。希望你能自觉做好该做的事情!”
过了几天,我了解班级情况,听同学说她把随声听带到教室,而且上课听歌!这个吴研,这么不让人省心!
又单独谈话,又自动缴了出来!这次不给她留面子了!我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她。她哭了,伤心地说:
“元旦会演预选节目,别的同学的节目都选上了,我的没选上,音乐老师说练练可能还有机会!”
“有梦想有希望能坚持,很好!但要正确处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协调学业和兴趣的关系。”
正好开家长会,我把随声听还给她的妈妈。妈妈打扮时髦,拉着我的手和我讲她的成长背景。
原来,她的家庭是重组家庭,爸爸办厂,和前妻还有一个孩子。家庭关系很微妙!孩子很热心,但学习上的自制力弱。
我和妈妈约好,共同帮助她实现元旦登台演出的愿望。
(三)每一刻兴奋的时辰,必有一份痛苦的付出,对于欢乐来说,这是一份颤烈的比率。纵然平静的喜悦,也必然伴随着漫长的孤寂。
——狄金森
有目标,就有行动;有行动,就有收获。
元旦文艺会演暨初三阶段性表彰中,吴研的梦想真的在舞台上绽放了,她唱的《青花瓷》获得一等奖,绘的版画作品获得二等奖,学校经过装裱已在走廊中展示。
当我在班里表扬她对梦想的渴望和坚持,让同学谈感悟时,她又自己站起来说:“老师,您在开学时就倡导我们“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做卓越学生,我们是完美班级,就要使自己尽善尽美!”
“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自我完善呢?吴研的话让我想到咱班的愿景:自助助人,自达达人!她的言行就是生命自觉、文化自觉的反映。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希望吴研能推动更多的同学自强不息!希望每一个生命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儿!”班内响起了热烈掌声。
期末考试,我班在十四个班中又是第一,她在级部进步到上游水平!她妈妈很感激,春节时非得要到家中拜访,我婉言谢绝了!进步是她自己努力的成果。
龙年正月初十中午,吴研打电话告知我,她把一首诗发到我邮箱里了。我打开看,感到很温暖,那是一首为班级写的、凝结着真诚与爱的诗歌:
校园新歌
—— 致临淄实验中学初三九班
吴研 学校大院百花开 我进实验中学来 就读初三第九班 叫我心里乐开怀
完美之花教室栽
经典诵读有根埋 卓越课程班级开
芬芳美丽竞相赛 老师悉心浇灌爱 学子倾心把蜜采 同学团结互帮助 力争上游作表率 阳光路上唱新歌 要做国家栋梁才 将来参加大建设 定为国家添光彩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吴研已经是一位有思想的孩子了。我也以泰戈尔的诗回复:
“谁如命运似的推着你向前走呢?” “那是你自己,在身背后大跨步走着。”
寒假结束后,同学都交上了素质报告单,她的家长是这样留言的: 孩子半年前在原来学校顶撞老师,什么都不认真做,弄得我们焦头烂额,只好转学,吴研很幸运地遇到了您这位爱心与责任心都很强的老师,您慢慢引导改变她。真善美的种子已在孩子心田生根发芽,我相信岁月会让她绽放生命,收获果实的,谢谢您!“
谜在合适的时机终于揭开。我强烈感受到:每个孩子都拥有修炼自己,使自己涅槃的力量,这就是一种生长的力量!
吴研演出前与老师合影
案例思考
孔子说过: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立,就是生命在大地上劳作、栖息、歌唱;立,就是人类顶天立地,成为天地间最美的风景。我当班主任有一个最朴实的愿望:就是培养顶天立地、真善美的和谐之人。所以,在这一背景下,我相信学生的自我教育力和对生命的觉悟能力,所以,师生家长之间形成了生命共同体,快乐着彼此的快乐,悲伤着彼此的悲伤。我们相互熏陶,相互感染。塑造着一个个丰腴充实地心灵,我们班每位同学都有几个动人的故事。
我们以文化立魂,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士为励己者存。我和学生、家长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改变。我们以文化立魂,过着幸福完整的生活。截止到现在,我班的照片已积累1000多张,班级文字故事20万多字。2012年2月24日临淄电视台《教育时空》中,专门报道我班的文化建设、家长讲座并对我进行了专访。我班学生读书多,各方面都走在级部的最前列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只有追寻理想的执著精神、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才能守望好孩子的精神家园,才能缔造好我们的完美教室 现在把临淄区实验中学若水班的做法从7个方面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雅正。
一、我班的班级文化
1.班名: 初三九班——若水班
“三九”含义: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指“天、地、人”,指多数。《周易》八卦中,卦象“三”代表天,就是“乾”,卦象“三三”代表坤,就是地。这两相重合就是“九”这个数,代表乾坤,就是天地万物。在“一”到“九”的数中,“九”是最大的数,是物之广,阳之极。
“若水”班名,取自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班级愿景: 愿每一滴水尽善尽美,愿每一滴水自立自强。
愿纯洁、仁爱、美丽、智慧之水,流淌于天地间,滋润心田,泽被万物,造福人间。3.班风: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4.班训:
水滴石穿 通而生慧
5.班徽:
阳光、麦穗、钥匙、音符、水、苗、土、书、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金(金色阳光代表温暖和力量;金色麦穗代表收获,团结,同时也代表新教育的田野情怀;麦穗、太阳组成的圆代表圆圆满满。用圆将生命包裹起来,组成了生命共同体,构成了完美教室)木(禾苗,苗有根,根植于传统文化中)水(一滴水就是一个世界)火(太阳火一样的照耀万物)土(土地,代表大地、母亲、祖国)”五行俱全。三个音符和数字“9”组成的钥匙,代表初三九班的家长、老师、学生等生命共同体用智慧开启心灵的大门,暗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的儒家和佛家思想,“规整的麦穗”还代表规则,法令,法家思想和书中“上善若水”的道家思想,表现出我们胸怀祖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面向世界,朝向卓越,朝向强大的情怀。
从色彩来看,绿色代表理想,希望,生长;红色代表热情、勇敢、安康;黄色代表了收获、温暖、力量,蓝色代表海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蓝白相间的水”代表一个世界,暗含世界上最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6.金木水火土驻我家,这就是我们温暖、幸福、和谐、仁爱的智慧家园——若水班。7.图腾:
灵灵
龙龙
“灵龙”代表了智慧和幸福。“灵灵”是灵气,是智慧,代表女孩;“龙龙”是奋发,是豪迈,代表男孩。8.班歌:《怒放的生命》《我是幸福的小水滴》 9.节日仪式:体育节、感恩节、艺术节、生命之源节、入团仪式等。10.班级课程:《淄水河畔——天齐文化润泽我生命》等。11.班级文集:《小溪流的歌》《涓涓细流——老师的叙事故事》等。
第二篇:演讲稿——歌唱生长的力量
歌唱生长的力量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生长的力量》。
凡是有生命的事物都会生长,譬如种子抽芽,枝上开花,树上结果,雏鸟学飞,幼虫破茧„„而人也在不断地经历生长。在这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就传递出了生长的力量。
诗人何其芳在诗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中写道“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的确,正处于青年的我们像早晨那样充满诗意,像希望那样令人神往,像未来那样充满生命力,我们身上不就蕴藏着一份蓬勃向上的力量吗?这份力量是令人羡慕的,它充满活力,它充满希望,它也会点缀未来。可是,现在的我们有珍惜现在的青年时光吗?有多少人在混着日子,将自己的时间用于游戏、打架、逃课等等毫无意义的事情。这是令人惋惜的。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当十年之后,你再回头来看看自己的过去,你会对自己的青春做出一个什么评价?是懊悔,是遗憾,还是满足……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回答。而我希望将来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的青春少一份遗憾。那么,现在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当下的大好时光,将它过得充足而有意义。首先,树立一个适当的目标是关键。不管是短期的小目标或是长期的大目标,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想必会比犹豫不前要好一些。说小一点,一个目标的确立能帮助我们明确暂时的前进方向,说大一点,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的确立可能关乎个人将来的发展。不过,相信很多人在自己的心中都是存在一个美好的理想,那不妨将它具化成更容易执行的目标,为此不懈奋斗。再者,我们要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在获得成功时不骄不躁。现在的我们已经开始面临诸多的挑战,也开始收获一点一点的成功。那,不妨放平心态,更正确的看待它们。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一个人都付出相应的努力去实践自己的理想。青春年少正是张扬放肆的年纪,这样的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拥有着改变自己、他人乃至国家未来的可能。那何不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将这份可能化为现实,也不枉这青春年少。
可以说,现在的我们比之之前多了一份成熟,比之往后多了一份朝气,这样的我们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这样的我们白白浪费这大好时光呢?要知道,我们的身上蕴含着希望,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是祖国成长的力量。换句话说,青春年少的我们自身就是这成长的力量,歌唱生长的力量其实就是在为我们自己而歌唱!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助学课堂——给教学以生长的力量范文
仲广群 助学课堂:给教学以生长的力量
仲广群:小学数学“助学课堂”的创建人。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主持过三项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专著《讲述:在思考中成长》,出版专著《数学生态课堂的意蕴》。
2010年,我们开始了小学数学“助学课堂”的实验研究,通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显现出成效。两年来,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骨干教师、研修团队数十个,观摩研讨人数上千人。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南京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网分别对相关讲座、课例进行了录制;多加杂志社也进行过专题报道。“助学课堂”所展示的新理念、新方法受到了教育同行的高度认同和广泛好评。那么,“助学课堂”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数学课堂呢?它和传统课堂有什么区别?它能解决数学教学中哪些久攻不下的难题?又如何进行操作试验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助学课堂”,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和实践价值。
“助学课堂”的内涵及释义
“助学课堂”既可以理解为一种理念,又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作为理念,意在强调,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的作用在于帮助、促进与催生这一行为的发生。作为方式,“助学课堂”强调“三助”:一是自助,倡导先学后教,在助学单的引领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互助,设置合宜的任务驱动情景,让学生充分展示预习的成果,通过提问、补充、质疑、辩论等形式,使得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同伴交流等多种互助学习形式得以互配实施;三是师助,老师改变传统的面面俱到式的授课方法,以学定教,在正确诊断学情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合理用力,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并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在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上下功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助学课堂”的核心是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从知识为基础的价值取向,转变成以人为的发展为基础的价值取向,改变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改变学生顺从、依附的地位,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讲台转变为学生的“舞台”,给教学以生长的力量,让发展学生成为我们触手可及的教育境界。
自助:给课堂种植生长的基因
一种常见的自助方式,是在开课后,教师提出教学目标,辅之以“导学单”“预习题”等方式,让学生课中“先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目的。但我们发现,课中的“先学”,由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制约,因而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也受到影响。加之学习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学习的自由度不够,导致接受的成分大于创新的成分,效率意识高于质量意识。
与此不同,我们将预习活动移到课前,与过去的部分作业时间进行置换,并研制出与之相匹配的“一探二学三生疑”的预习指导策略。“探”,是避免把预习等同于看书自学的做法,因为这会使得学生的预备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或简单的模仿。所以,我们一般先安排一道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先行思考,在探而不得或是探而不明的时候,再安排看书、操作、实验或是收集资料等活动,这样可让学生的探索学习贯穿预习的始终。“学”,是在探索之后的行动,因人而异,这时的学,可能是对“探得”后的进一步“确定”,也可能是“探不得”后的“充电”,总之,学生自主探究后的学,就不是索然无味的、可有可无的学,而是某种带有“揭秘”欲望的并伴随着心理预期的学习。“生疑”,是更深层次学习的体现,是学后的反思、质疑与追问,疑问的深度,反映了预习和思考的深度。学生把疑问带到学校,又使得后续的学习变得动力强劲。
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的内容和方式都会有相应的调整,如新授类的会增加探究的成分、复习类的会增加整理的成分,体验类的会增加观察、实验的成分,实践类的会增加操作、制作的成分。这样的“自助”,便呈现出开放的态势:一是时间开放,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钻研自己喜爱的内容;二是任务开放,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学生的预习向广度和深度引领;三是资源开放,可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可用足身边的学习材料,可与家长共同完成某些任务,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和激活;四是学习的方式开放,可以采用适合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方式进行预习,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验中我们看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切实的培养,每天都能出现令人惊喜甚至让人叹服的预习成果,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为第二天的精彩课堂种下了基因。
互助:给课堂培植有营养的生长土壤 课改以来,我们对学生的互助学习的方式探讨并不少,但是老师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合作学习是流于形式的、图热闹的、浮于表面的,“纯粹是浪费时间”。为什么“善之花”却结出了“恶之果”呢?当我们对把互助学习作为专门研究的课题时,我们探索到了了其中内在的机理。
真正意义上的同伴合作,离不开几个必要条件的支撑:需要有目标,知道合作干什么;需要有动力,知道为什么合作;需要有方法,知道怎么合作;还需要有准备,因为对于临时性的任务,学生在短时间内是难以进行深度的交流合作与经验共享的。
“助学课堂”从机理上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学生预习之后,产生一种展示自己预习成果的冲动,一种与别人分享经验的欲望。教学便顺应学生这样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试验中,我们也逐步摸索出一些展示的技巧:先小组、后全班,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也使得后续的组际间交流更深入、讨论更激烈;先差生、后优生,确保每一个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合适的发展;有集体、有个体,根据内容特点和难度大小,选择相匹配的交流方式。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相异性想法得到交流激荡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进行生生间的互动。具体形式是,提问:对方没讲明白时;补充:对方没讲全面时;质疑:对方观点有漏洞时;辩论:对方模棱两可时;反驳:对方观点错误时。当以上元素的介入交流时,课堂就会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生态:教师适度隐退,讲台让给学生。学生像小老师一样在前面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别的孩子进行评价、补充、修正,台上与台下的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激烈的交流与辩论。这就改变了传统课堂上被动听讲的状况,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不仅仔细分辨别人观点中的亮点与漏洞,还融合进自己的观点,进行积极的回应。这时课堂所呈现出的,就是佐藤学所描述的那样:“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课堂成为各种声音回响混合的‘交响乐团’”。
有目标、有动力、有准备、有方法,这就使得合作学习变得扎实而高效,“差异”资源在“助学课堂”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在过去的讲授式的课堂中也是有“差异”的,只不过那种差异是学生与教师间的差异,而学生同伴间的差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师生间的差异是单一的而不是丰富的,是生硬的而不是活泼的。而课堂中组织起儿童进行生生间、组际间的交流,这使得呈现出的观点更原始、真实,更贴近儿童的思维特点和方式,基于这一特征的差异展示,不仅为儿童所喜爱和认可,也让教师得以准确把脉学生的学情,并据此展开进一步的引导与点拨。
师助:给课堂以生长的空气和阳光
学生的预习、个体与组际间的合作,并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学习水平所决定,学生课前的预习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模糊的、肤浅的,而教学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提升能力,亦即让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让肤浅的认识变得深刻,让零碎的知识变得结构化。以《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为例,学生通过预习,自己能够达到的只是停留于解题层面的认知,而教师要做的,却是在这一基础上,将整数、小数、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打通联系,引领学生编织起知识的网络结构,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这种结构化的处理不仅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稳固,而且更具有迁移功能。
与传统教学的不同在于,助学课堂中的“教”,是以学定教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带着设定的教学任务过来,不管学生的认知差别,用统一的方式把知识塞给学生。而现在,教师得准确为学生的学情“把脉”,根据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到达程度,再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与点拨。这样,教师就把教学的力量用在重心处和关键处,在学生思而不得、言而不明、探而不深时,教师再确定需要讲什么、怎么讲。同时,还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引领学生 “织网”和“爬高”,将学生的思维训练落在了实处。实际上,这就改变了传统课堂的逻辑结构,即从知识为逻辑结构的课堂,转到了以学生的学习为逻辑结构的课堂上来了。我们说,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从儿童出发的。
“助学课堂”的实验收获
一是学生“进”了。“助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学习”的状况,得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更自由的方式恣意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这便让我们得以看到了学生的一种崭新的学习风貌:思维激活了、方法灵活了、发展活泼了。这种转变,一是来自于教师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信任,而这一份信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时的心态,并对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发挥着积极作用。二是来自教师对学习者角色的重新设计:小侦探,像侦探那样去探寻知识的奥秘;小老师,像老师那样把自己的理解阐述给大家听;小记者,像记者那样学会对不明的问题刨根问底;小辩手,像辩论手那样敢于与不同的意见争个高下。这种角色的改变,必然引起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善,会自学、会倾听、会思考、会提问、会合作、会反驳,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重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由于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鼓励学生间相互帮助、友情提醒、彼此促进,促成他们在热爱知识的情态中学习和汲取知识,这便将数学的“冷峻之美”与学生“火热的思考”结合起来,化冷为美,以美怡情,促进了学生思维深刻、灵活的发展。
二是教师“退”了。实验让我们发现,传统课堂上的那么多繁复的讲解,并不是不可替代了。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反问:我们过去为了完成既定的知识传授而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只等学生进入我们布好的圈套、人人答对我们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是“生长”的吗?“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我学习。”我们应该把学生推至前台,把机遇和挑战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助学课堂”正是承认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才有了教师适度的“隐退”,教师作用在于进行价值的引导、方法的点拨和情感的支撑,这样的“退”,恰恰成就了学生的“进”。
三是教学“美”了。“助学课堂”呈现的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教学风貌:简约而深刻。教学的美,不是体现在精致、细腻、行云流水等传统的课堂审美上,而是表现为一种主体美、力量美、结构美,思维美上,而这种美,恰恰是我们传统课堂所难以体现的。事实上,细腻的讲解,注定会消解教学的重、难点;精致的设计,难免会软化学生的思维力度;重复的训练,其实是以牺牲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为代价的。而“助学课堂”虽不精致,但很大气,有一种整体感、力度感和震撼感,这是因为它将学生的发展放在了首位,课堂不仅有自信的展示与交流,好奇的提问与补充,更有激烈的争辩与质疑„„我们能听到学生成长“拔节”的声音。我们惊喜地发现,这种充满了生长力量的课堂,不正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理想课堂么?
附
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找规律”(详见…)
第四篇:自由地生长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
2010年,92岁高龄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给中国教育同行作了一个精彩的演讲。他一开头就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做,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与市场经济不相宜,但是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化肥,苹果虽然长得又快又大,却不香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1.规律:按规律办事,不拔苗助长,不急功近利。
2.个性:要尊重个性,让自然发展,不扼杀天性。
3.环境:创设好环境,提供佳平台,给发展空间。
〖画龙点睛〗
《顺其自然》《自由成长》《拒绝催化》《自然最好》《遵循规律》《不能拔苗助长》《让果实自由成长》《做自由成长的种子》《自由之果最香甜》《顺应天性,遵循内在规律》《春来草自青》《成功要遵循自然规律》《教育不能急于求成》《我们的教育需要什么》《教育是创造不是制造》《给成长一片自由的土壤》《尊重规律收获未来》《宽松环境造人才》《悉心播种静待花开》《成长不能催化》《顺应天性方可成才》《慢下来》《请松绑!》《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拔苗助长,焉能成功?》《要放养不要圈养》
〖经典素材〗
1.杜郎口教学模式 2.郭橐驼种树经验 3.乔布斯成长轨迹 4.狼爸教子(反例)
5.虎妈战歌(反例)6.蒋方舟成长经历 7.韩寒的成功启示
优秀作文:
自由地生长
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按照自己的设计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虽然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但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只因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只有自由的生长才是顺应食物发展规律的生长,才会生长健康,果实丰硕。
揠苗助长的悲剧,因为一时的愚蠢,已经让世人嘲笑的数千年。任何违背事物发展成长规律的行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伤及事物本身。自由地生长,让事物顺应自身发展的设计图,结果必然能春暖花开,益人益己。纵看事物的进化史,从基因的遗传到环境的影响,最重要当数物质本身即内在的自身发展规律。顺乎天者,生;逆乎天者,亡。这里的“天”,是天性的“天”,而非天地的“天”。自由的生长是合乎自己内在发展轨迹的生长。
自由的生长,并不是放纵的、为所欲为的生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离不开环境的,同时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这便是对立的统一,任何人为地改变环境,改变事物发展演变的轨迹的行为都是徒劳的。我们只能把握规律和利用规律而不能改变规律。自由地生长,是事物发展中的相对自由而非任意的自由,就像种子的生长发芽过程中,会有虫子的叮咬,会有风雨的阻碍,人的作用,只能是从旁协助,培土,施肥,浇水,以顺应规律地促使其健康成长。如果外力胡乱干扰,只能会抑制天性,破坏系统,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赤潮的形成就是人类胡乱干扰自然的结果。
然事物自由生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可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带来应有的效益。
教育中对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是这样。我们不应该面向市场的对口培养,而应该更多地注重“人”本身的发育成长,一味关注市场,让人才的成长顺应市场的要求而不是顺应人才自身成长的规律,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是缺乏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自由状态下生长的人才,可能在短时间内与市场衔接不佳,但从长远看,这样的人才必然是具备发展后劲的,也必然是符合市场要求的。
江河的壮阔正因为它能自由地奔流,潮水的涨落正因为月球对地球的自然引力,星辰的有序运转正因为它们符合自在的运行规律,在这里,任何人为的努力,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自由生长,美丽成长。
第五篇:错题生长
错题生长,变废为宝
----浅谈高中数学错题本的建立和利用
赣县中学北校区
数学组 刘文平
摘要:改错是引导学生辨析正误的重要手段。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来看,学生的学习是以现有的认知发展观水平为出发点,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在不断的产生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强调学生建立错题本非常重要。数学学科有许多原理、规律,也有不少的特例。而这些特例往往是考试时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一不小心,就会失误。因次,建立一本错题本,对特殊的知识点加以防范,是免入“陷阱”的好方法。
关键词:错题资源
收集
利用
一、变“废”为“宝”----错题资源的建立
1、让学生认识到错题本的重要性
在建立错题本之前,学生觉得建立错题本会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做好动员工作犹为重要。这时我会对学生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了不要紧,关键我们要吸取教训,懂得爬起来,才能成功。对很多同学来说,有些题会一错再错,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觉得错的题数少或者错误原因简单而忽视它。一个错误就是一个盲点,减少错误的关键是改变对待错误的态度,建立了错题本,你将学会如何学数学,掌握哪些是是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对错误一定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错误才会越来越少,同时我会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把你们常错的题作为附加题。”使学生认识到错题本的重要性。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我将每周的周末作业固定为收集和整理学习中的错题,并在下一周展示做得好的同学的错题本,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给学生指导了方法。
2、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训练思维
第一,分类整理。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形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哪一章哪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方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错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要记。
第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明确答题失误。是思维方法的错误、知识错误、运算错误,这是建立改错本的最为关键的步骤环节。
第三,记录方法,纠正错误。老师讲评试卷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技巧、步骤及小结等等。并在改错题的一边上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并对此进行分析。用这种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来,同学们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初始阶段可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自然会渐渐认清思维的几种障碍(及错误原因)。
第四,活页装订。将“错题集”按自己的风格,编好页码,进行装订。在整理“错题集”时,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为完成差事而搞些花架子,整理时不要在乎时间的多少,对于相关的错误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虽然工作繁杂,但其作用绝不仅仅是明白了一道错题是怎样求解这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整理“错题集”,你将会学会如何学数学、如何研究数学,知道哪些知识点在将来的学习中常会犯错误,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3、教师加强督促,培养习惯
①明确目的。每一次接手新一届学生时在提出我对本门学科学习要求时,详细告诉错题的要求。告诉他们集错目的是良好学习习惯,减少错题,提高学习能力。表面上看是增加了麻烦,以后就可以减少麻烦,还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不做错题。明确目的,尝到“甜头”后,学生的自觉性有了提高。一段时间以后,集错便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他们能够利用错题集自觉归类、简化、举一反三,并把老师不知道的错题都抄上,订正好、分析好。
②抓紧抓实,持之以恒。新学期开始两个星期时,我是坚持每天检查学生错题本,渐渐地,他们上了轨道,我就每一周查一次。在检查错题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错题,我利用课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复提问复习。另外,课间休息时,我常常走进学生,了解他们学习上困难,翻他们错题集,检查他们对错题的掌握情况。学生们也是不懂就问,尽量不留疑点,日积月累,他们的错题越来越少,成绩越来越好。
③指导方法,训练思维。收阅错题集时,我总要细心分析每个学生的错题特点,对症指导培养习惯。既启发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又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错题的方法,要求学生认真看错题解错的具体过程和关键点,帮学生学会过程反思,通过反思弄懂问题,学会学习。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克服了思维混乱现象。
二、在错题中淘“金”----错题资源的利用
1、把错题转化为有效的学习资源
错题集制作得再精美,也只不过是一个形式,它并没有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万里长征只开了个头”,如不正确合理地使用错题集,那便是空纸一文,所以我们更应科学合理地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
①平时经常阅读,反复思考。
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平常要学生每天有计划地抽出一点时间,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或重新做一遍错题,这样就使每一道错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从而减少习题量。这样经常温故知错、持之以恒,学生的成绩自然会有大幅度的进步,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② 考前集中看,做好防范。
如果平时把错题只是在试卷上订正,复习时随手翻看试卷,这样看起来节省时间,其实很乱,注意力会被分散,而且一眼看到订正过的答案,总觉得会做,复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每一次大考前,务必拿出错题集,把自己曾犯的典型错误集中“扫描”一遍,遇到有不确定的,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做到不带任何疑问上考场,这样就可以以最佳的状态做好防范,迎接考试。
③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不同的学生整理的错题一般不同,总结反思的深度、广度也存在着差异。那么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鉴“错题集”中的优点。通过交流,学生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同时要做好总结。一定会受益非浅。另外,我还把优秀生的个性化的错题本在班上展示、传阅,以供学困生学习,达到全班共同进步。
2、利用错题资源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错误都是有原因的,作为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其本质,充分利用好学生的错题集,将错误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从学生的错题集中找出共性和差异,进行二次备课。教师通过解剖错例,追溯误区,发现学生的思维缺陷。通过纠错,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培养发散性的思维;通过借题发挥,扩大内涵与外延,开拓学生思维视野,从而优化解题方法,活化学习过程。只要我们能够发现和有效利用错误这一资源,那么错误就能成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贴良药。
3、利用错题资源促进师生自我反思 ① 学生反思,完善认知结构。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失。我会要求学生经常阅读自己的错题本,每过一段时间对错题进行再反思,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通过对错题的反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质量,使学生尝到了反思的“甜头”。其次,我会定期从学生的“错题集”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错题,在课堂上进行剖析,同时让学生的解题思维充分暴露出来,然后,尽量详尽地分析错误原因。在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经常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这样不仅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又可以完善认知结构,形成系统。
② 教师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杜威曾说过:“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得一样多!” 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是各种各样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错误,在课后静静地反思,审视自己,发现不足之处,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调整,修正自身的不足之处。为了充分发挥“错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我及时对学生理解知识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及错误产生的原因、反馈矫正的对策进行搜集、整理、记录。为了巩固理解知识,我将搜集的典型错例制作成选择题、问答题、判断题等多种形式的题型进行对比练习、强化训练,还把典型错例编成课前准备题或成为新课的引入,这样为学生更好理解新知识作好铺垫。同时,通过写教后小记等形式获得反馈信息,进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错题反思可以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失误,寻找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现留下的遗憾,是教师自我教育、成长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