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象山县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预案(试行)
象山县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预案
(试行)
目录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2.2 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家组组成及职责 2.3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的职责 3 监测、预警、确认与报告 3.1 监测 3.2 预警 3.3 确认 3.4 报告 分级响应和终止 4.1 应急响应原则 4.2 分级响应措施 4.3 应急响应终止
保障措施
5.1 物资、经费保障 5.2 通信与交通保障 5.3 法律保障
5.4 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5.5 监督检查 6 后期评估 7 预案的制定 8 附则 8.1 名词术语 8.2 预案解释部门 8.3 预案实施时间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2009年3月18日以来,墨西哥发生甲型H1N1流感病毒A/H1N1暴发疫情,目前已波及到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此次疫情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 甲型H1N1流感警戒等级提升至第五级。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认真做好监测防范和应对应急的准备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宁波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象山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卫生系统人感染猪流感应急处置预案(试行)》、《宁波市卫生系统人感染猪流感应急处置预案(试行)》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控制本县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
1.4 工作原则
1.4.1 预防为主、堵外防内。提高全社会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 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甲型H1N1流感要加强监测、报告、预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1.4.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当好参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1.4.3 依法规范、积极应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甲型H1N1流感应急工作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响应、有效处置。
1.4.4 联防联控,科学处置。加强与农业、检验检疫、工商、教育、公安、财政、交通、科技、宣传、药监等部门通力合作,联防联控,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要严密监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根据疫情特点和发展趋势,实施科学防控。
1.4.5 加强宣教、社会参与。积极与宣传部门加强合作,广泛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要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加强个人卫生,提高社会防控水平。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及职责 2.1.1 组织机构
成立象山县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 长:翁英豪 副组长:叶为民 鲍春华 左伟 陈琴 吴林祥 于瑞祥 王立人
成 员:沈启英 史济忠 杨存军 魏瑶琴 徐爱军 叶众 杨志国 吴才娟 叶国良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应急办,叶为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疫情监测处理组、医疗救治组、社区防控组、检查督导组。
综合协调组由局办公室和计财科牵头,疫情监测处理组与检查督导组由防保科牵头,医疗救治组由医政科牵头,社区防控组由社区办牵头。
2.1.2 领导小组的职责
(1)在县政府领导下,负责全县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制定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政策和措施,统一指挥甲型H1N1流感的应急处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防控应急工作提供指导。
(2)根据县内外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展态势,组织力量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应急处置。
(3)向县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甲型H1N1流感以及应急处置情况。
(4)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和责任制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加强与县级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2.1.3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全县甲型H1N1流 感应急工作。
(2)负责各组的协调工作,及时汇总有关疫情信息,做好上报工作并与县级相关部门加强信息联系。
(3)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4)对甲型H1N1流感应急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完善预案和组织演练。
2.1.4 综合协调组职责
(1)负责收集整理和审核甲型H1N1流感疫情和防控工作的信息,编发简报,必要时组织新闻发布会。
(2)跟踪国内外舆论,及时对外澄清事实,主动引导舆论,组织开展对公众的宣传指导。
(3)负责参与协调我县外籍人员及港澳台同胞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救治工作,并做好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工作。
(4)负责协调卫生应急工作中资金预算的落实和应急工作中的物资保障。
2.1.5疫情监测处理组
(1)负责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监测。(2)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应急疫苗接种、预防服药。(3)指导开展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现场调查和疫点处理。
2.1.6医疗救治组
(1)根据卫生部的诊断治疗方案和省中医药诊疗指导性意见,指导各地开展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2)组建、派遣医疗救治专家队伍。
(3)组织开展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甲型H1N1流感诊断、治疗和院感控制等相关知识的业务技术培训。
(4)对全县卫生系统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
2.1.6社区防控组
(1)根据上级要求,负责组织制定我县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导性意见。
(2)负责组织开展社区防控、公众的宣传指导和爱国卫生工作。
2.18检查督导组
(1)负责组织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的监督执法工作。(2)负责组织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2.2 专家组及各专业小组
由鲍春华同志兼任专家组组长,设公共卫生、医疗救治、检验检测3个小组。
2.2.1公共卫生组
叶 众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医师 钱秀娟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任医师 徐建荣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任医师 宋世忠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医师 侯志伟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医师 2.2.2医疗救治组
茅月存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主 任医师 胡国泉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主 任医师
史志振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陈少奇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中医师 王允明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雅琴 象山县中医院 主任中医师 王赛飞 象山县中医院 主任中医师 朱平光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练 祥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刘晓凯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周建勤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韩荷玉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护师 周赛亚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护师 林建军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技师 2.2.3检验检测组
林 朝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技师 张柳燕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管技师 2.2.4专家组职责:
对确定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出建议;参与制订、修订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对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警、应急响应的终止、处置评估提出意见;承担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2.3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的职责 2.3.1 卫生行政部门
(1)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 防控工作,制定应急预案、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应急准备和技术培训,对基层防控和应急工作提供指导。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及发展态势,组织开展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3)按照规定向县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甲型H1N1流感以及应急处置情况。
(4)对基层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和责任制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组织开展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心理恐慌,并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6)县级甲型H1N1流感定点医院为县第一人民医院,后备医院为县红十字台胞医院。
2.3.2 医疗机构
(1)负责开展对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2)负责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救治工作。
(3)做好院内技术培训、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外环境。
(4)加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治疗进展报告工作。(5)按要求采集、保存样品,专人专车送到指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流感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6)县级医院要成立院级包括中医药专家在内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及时救治病人,开展包括中医药在内的治疗方法研究。
(7)定点医院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实行先收治、后结算的 办法,不得以医疗费用为由拒绝收治或延误治疗。
(8)在Ⅳ级应急响应状态下各类诊所、门诊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现发热伴有肺炎症状的病例要立即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应当立即转上级医院筛查,不得滞留病人。
(9)在Ⅳ级应急响应状态下其他非定点医院对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应及时进行诊断,发现可疑病例后,应及时用专用车送至县定点医院,并做好向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报告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工作。
(10)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辅导工作。2.3.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要确定专人负责每天定时进行疫情监测、信息收集、网络直报和分析工作。
(2)负责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对现场进行调查消毒处置,开展对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
(3)及时收集、保存、送检样品。
(4)负责对医疗机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指导和考核;负责对医疗机构防保科的工作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5)开展与甲型H1N1流感防控与应急相关的技术研究,组织必要的诊断试剂、疫苗、消毒药械、卫生防护用品的储备。
(7)必要时组织进行应急预防接种、预防服药等措施。2.3.4 卫生监督机构
(1)依法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检分诊、发热呼吸道门诊、疫情报告等的监督检查,负责监督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和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落实。
(2)围绕应急处理工作,开展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等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
(3)依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应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监测、预警、确认与报告 3.1 监测 3.1.1 监测机构
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红十字台胞医院为县级监测哨点医院。3.1.2 监测网络
建立和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居委会)三级甲型H1N1流感监测网络。
3.1.3 监测内容:
(1)哨点监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和要求,哨点医院开展流感样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可能涉及传染病的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每周及时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 医院 科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原始登记表”。
(2)症状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在做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同时,发现下列异常流感样病例应在2小时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对病人进行呼吸道隔离:
1、二周内来自甲型H1N1流感流行国家和地区的流感样病例和发热病例;
2、不明原因肺炎和青壮年重症流感样病例;
3、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和出入境检疫人员中的流感样病例;
4、发病前2周与来自甲型H1N1流感疫区人员接触的流感样病例;
5、发病前2周到过发生甲型H1N1流感的养殖场或接触病死猪的流感样病例;
6、人员出入境频繁地区的流感样聚集性病例。3.2 预警 3.2.1 预测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加强对流感样病例和异常流感样病例的监测检验,随时分析疫情动态,预测发展趋势。县专家组对全县的疫情及时会商,提出防控建议,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3.2.2 预警分级(按宁波市卫生局分级规定)(1)蓝色预警
国际上出现大范围的流行或国内其他省市出现散发病例,建议县政府向公众发出蓝色预警。
(2)黄色预警
省内出现散发病例或国内其他省市已经出现局部流行,建议县政府向公众发出黄色预警。
(3)橙色预警
省内城乡社区出现集聚性病例,疫情存在扩散的趋势,建议县政府向公众发出橙色预警。
(4)红色预警 省内出现跨县(市)、区范围的广泛流行,建议县政府向公众发出红色预警。
3.2.3 预警的评估与信息发布程序
(1)评估:专家咨询委员会根据监测信息和本预案的规定及时评估并提出相应级别的预警意见,由领导小组确认并报县政府。
(2)发布:公众预警由县政府批准后发布。3.2.4 变更与解除
有关情况证明甲型H1N1流感发生的可能降低或增强,领导小组根据预警信息变化情况和专家咨询委员会评估意见,对原发布的预警信息予以变更(提高预警级别或降低预警级别)。3.3 确认
县卫生局接到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报告后,应于2小时内派出县专家组进行初步判定,并报市卫生局、省卫生厅,由省、市专家组进行再判定确认。
各医疗机构上报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必需经本院组织专家进行初步排查。
3.4 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甲型H1N1流感疫情,也有权向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部门、单位和个人。
3.4.1 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1)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 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执业医生、乡镇街道公共卫生管理员和村联络员、疾病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
责任报告人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在卫生部做出相应规定前,按照传染病报告卡内容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转报并立即进行调查核实。
(2)义务报告单位和报告人:除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相关信息。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本乡镇可疑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信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责任医生负责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本村(社区)可疑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信息。
3.4.2 报告时限和程序
(1)责任报告人和报告单位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按流感监测规定采集样本。
(2)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立即进行核实、调查处置和按规定开展实验室检测。
(3)接到疫情信息报告后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4)疫情发生后,各医疗机构须实行甲型H1N1流感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要求每日上午9:00前将过去24小时的甲 型H1N1流感病例发病、转归等情况汇总,以电话或传真方式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包括“零”病例的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00前向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县卫生局应急办报告;县卫生局应急办12:00前报告市卫生局和县政府。分级响应和终止 4.1 应急响应原则 4.1.1 分级响应
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分为Ⅳ、Ⅲ、Ⅱ、Ⅰ四级响应。4.1.1.1 Ⅳ级响应
国际上出现较大范围的流行或国内其他省市出现散发病例。4.1.1.2 Ⅲ级响应
省内其他县市出现单个病例或国内其他省市已经出现局部流行。
4.1.1.3 Ⅱ级响应
本县内出现单个病例,或省内其他县市城乡社区出现集聚性病例,疫情存在扩散的趋势。
4.1.1.4 Ⅰ级响应
本县内出现集聚性病例,或出现跨乡镇范围的流行。4.1.2 属地管理
甲型H1N1流感病例一般在县级定点医院隔离治疗;重症病例经过市专家组会诊确认需要转院救治的,可转至市级定点医院救治。异常流感样病例原则上在原就诊医疗机构单独隔离治疗。
4.2 分级响应措施 4.2.1 Ⅳ级应急响应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入24小时疫情应急值班状态;(2)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发热呼吸道病人必须到发热门诊就诊;未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遇有发热病人应免费提供口罩并转诊,重症病人应有医护人员护送;
(3)各级医疗机构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异常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监测和日报告制度;
(4)组织卫生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强化培训和应急演练;(5)广泛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督导检查。4.2.2 Ⅲ级应急响应
在Ⅳ级应急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县卫生局猪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入应急值班状态;
(2)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督导工作;
(3)通过对社会公众心理变化及关键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策略,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
4.2.3 Ⅱ级应急响应
在Ⅲ级应急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和疫点处置工作,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服药和医学观察;
(2)收治医疗机构全力组织对病人的隔离救治,并进一步加强院感控制工作;
(3)组织专家赶赴现场指导防控工作。4.2.4 Ⅰ级应急响应 在Ⅱ级应急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建议县政府启动《象山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II级应急响应,建立县应急指挥部,落实各有关部门防控工作职责;
(2)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划定疫点和疫区,对疫点实施封锁,疫点人员普遍预防服药并居家隔离留观。对疫区实施交通检疫,对发热呼吸道病人进行主动检索,并实施医学观察。疫区取消各种大型集会等公众活动,必要时学校停课;
(3)视疫情规模和病情程度,根据需要就地增设定点医院,做好隔离救治工作;
(4)对疫点疫区公众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疏导工作;(5)协同各部门做好疫区内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6)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情况,提出预防控制建议措施:减少公共娱乐活动;限制公众聚会活动、旅游劝告;加强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人员集中的地区消毒措施;加强对学生、外来流动人员等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必要时建议当地政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采取停课、停工、检疫、封锁等紧急控制性措施;
(7)根据疫情防治需要,必要时县指挥部应调集县内医疗防疫队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增设隔离床位数和定点医院数;
(8)必要时请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给予技术力量、设备和经费的支持。
4.3 应急响应的终止
4.3.1 经省、市、县专家组对Ⅰ级应急响应后疫情控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经过疫情检索疫区内最后1例病人隔离后 14天内无新发病例出现,经县卫生局猪流感防控领导小组报经县政府批准,解除疫区封锁,并降为Ⅱ级响应。
4.3.2 省、市、县专家组对Ⅱ级应急响应后疫情控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疫点得到有效处置,病人隔离后14天内当地无新发病例出现,经县卫生局猪流感防控领导小组报经县政府批准,降为Ⅲ级应急响应。
4.3.3 最后1例病人隔离后二周内无新发病例出现,根据省、市、县专家组综合评估,经县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批准,降为Ⅳ级应急响应。
4.3.4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或国内连续2个月无新发病例出现,根据省、市、县专家组综合评估,经县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批准,终止Ⅳ级应急响应。保障措施
5.1 物资、经费保障 5.1.1 物资储备
各医疗卫生单位向县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卫生行政部门向经贸和财政部门提出相应储备计划,物资储备种类包括:药品、疫苗、医疗卫生设备和器材、快速检验检测设备和试剂、传染源隔离及卫生防护的用品和其他应急设施。
甲型H1N1流感发生时,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向经贸和财政部门调用储备物资。
5.1.2 经费保障
卫生行政部门向县政府提出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专项经费预算报告。
5.2 通讯和交通保障 各级应急队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
5.3 法律保障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严格执行《中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实行责任制。对履行职责不利,造成防控工作失误或疫情扩散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5.4 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要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甲型H1N1流感。要充分发挥有关社会团体在普及卫生应急知识和卫生科普知识方面的作用。
5.5 监督检查
根据甲型H1N1流感应急工作属地管辖的原则和有关规定,实施分级监督检查和上级督查。后期评估
甲型H1N1流感防控和应急工作结束后,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工作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县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7 预案的制定
本预案由县卫生局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将定期根据甲型 19 H1N1流感防控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各医疗卫生单位在防控应急工作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按照卫生部的最新要求执行。附则 8.1 名词术语
甲型H1N1流感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产生流感样病症的简称。
疫点一般是指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病原体可能波及的范围,亦即易感者可能因此受到感染的范围。甲型H1N1流感疫点以病家(或包括病家周围)、工作和学习单位(同办公室、同车间、同班)为疫点,有时也以病人居留工作过的场所如宾馆、医院的病房、飞机、轮船、车辆作为疫点。
疫区一般指以甲型H1N1流感疫点所在的社区或多个疫点所在社区连成的区域。
疫情发生地一般是指甲型H1N1流感疫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乡镇、街道。
8.2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象山县卫生局负责解释。8.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关于印发平凉市崆峒区卫生系统甲型HN流感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
区卫发〔2009〕136号
关于印发平凉市崆峒区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将《平凉市崆峒区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五月八日
本预案适用于崆峒区卫生系统开展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应对准备及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管理 2.1 组织机构
2.1.1 区卫生局在区政府的领导下,与农牧、食药监、质检、工商、财政、宣传、公安、旅游、教育以及爱卫会等有关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密切配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依法开展各项预防控制工作。
2.1.2 成立“崆峒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局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科室和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疫情处理、医疗救治3个工作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应急工作任务。
2.1.3 成立“崆峒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专家技术组”,由区级医院及疾控中心从事内科、儿科、放射、检验、疾病预防控制、流行病学等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全区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临床诊断、治疗、会诊、排查及医务人员的分级培训等技术指导工作。
2.1.4 成立“崆峒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疫情应急队”,由疾控中心从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灭菌、卫生检验等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全区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应急处置、疫情报告管理、病原学、血清学样品采样、运送等工作。
2.1.5 成立“崆峒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医疗救治队”,由
知识宣传教育;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保证政令畅通;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疫情处理组:由卫生局分管领导、相关科室人员和疾控中心负责人组成。负责防控工作预案的制定;指导和协助各单位开展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监测报告以及现场处置工作;组织对疾控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负责分析、统计、汇总疫情资料和疫情报告,及时提出防控工作措施和建议;指导疾控中心做好防护用品、消杀器械与药品的储备;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医疗救治组:由卫生局分管领导、相关科室人员和有关医院负责人组成。负责医疗救治情况的统计、汇总和上报;确定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做好医疗物资、器械、药品的储备;指导医疗机构做好预检分诊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负责疑似病例的核实和诊断;组织制定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和措施,指导全区医疗救治工作;培训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2.2.2 区卫生局职责
区卫生局负责指挥、协调、管理全区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和防控策略;组织专家技术组对甲型H1N1流感例进行会诊;开展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置;加强与教育、宣传、广电、食药监、建设、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和联络制度,健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症状至肺炎不同程度疾病表现的病例(体温≥38℃),加强对本单位医务人员及辖区内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2.2.5 卫生监督机构职责
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预检分诊、消毒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置、疫情报告及预防控制措施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重点开展对传染病防治管理、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食品卫生、水源卫生、大型活动场所、车站、候车室、学校、消毒灭菌产品、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等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2.2.6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爱卫办负责疫情发生地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在城市以整顿环境卫生为主,在农村积极推广改厕、改水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搞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宣传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疫情监测和报告 3.1 疫情监测
3.1.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流感样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仔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对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接触史以及曾赴疫情发生地旅行的流感样病例要及时进行登记报告。
3.1.2 区级医院为全区甲型H1N1流感定点监测医院,对就诊患者进行监测。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要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的要求,认真筛查流感样病例,做好病例的登记、报告和病例采样等工作。
报告人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的义务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3.3.2 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个人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城区应于2小时、农村应于6小时向区疾控中心报告。区疾控中心应当在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报告。区卫生局在2小时内向区政府报告,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
3.3.3 报告内容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执行。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对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的发病转归等情况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医疗救治 4.1 诊断标准
4.1.1 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4.1.2 疑似病例:曾到过疫区,或与病猪及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咽试子、痰液、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的预检分诊工作。要在门(急)诊所有入口处设立流感样病例预检分诊点,必须在呼吸科等科室实行二次分诊,指定专人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和对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发现可疑患者,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进行临床诊疗活动。当初步怀疑为医学观察病例或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和报告,并及时采集标本,按规定送检。
4.3.3 严格落实转诊制度,严禁不具备传染病诊治条件的医疗机构留治相关患者。疑似、确诊病例要立即转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转运工作由接诊医疗机构承担,患者转诊转院使用的救护车必须符合隔离防护要求和急救要求,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护人员要采取预防措施。
4.4 院内感染控制
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消毒隔离和人员防护,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疑似病例、临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医院应严格进行院内感染控制,合格布局,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同时应对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将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分病房管理,并佩带外科口罩。医务人员和参与疫情现场处置的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加强室内通风和规范消毒。疫情分级和应急响应 5.1 疫情分级
1(5)开展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防控甲型H1N1流感知识水平。
5.2.2 本区范围内发现医学观察病例或疑似病例,采取IV级响应措施:
(1)加强甲型H1N1流感应急监测,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2)立即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和标本、样品采集工作。
(3)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4)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疫点内居住和聚集场所的消毒处理工作。
(5)医疗机构做好病人接诊、救治、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6)做好疫情调查处理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5.2.3 本区范围内发现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但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且无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人群扩散的趋势,在IV级响应的基础上,启动Ⅲ级响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区疾控中心设立统一的咨询热线电话:8212862,24小时解答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的咨询、举报和投诉。
(2)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减少发生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性,做好公众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出现社会恐慌。
(3)结合疫情发展趋势,指导开展学校、农村、建筑工地、车站及公共场所等重点部位、场所、人群的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36.2 标本采集和送检
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09版)》附件2)要求,及时采集相关标本,由区疾控中心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标本采集类型、方法参见《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有关内容。标本储存、包装和运送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6.3 病例管理
列为医学观察病例的,由医疗机构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院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隔离治疗期间,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要分开管理。
各医疗机构应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医务人员和病例的个人防护。
6.4 密切接触者管理
按照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区疾控中心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立即转送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参照《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09版)》附件5。
5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知识,提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能力和诊疗水平。
8.1.3 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演练。区疾控中心要依照本预案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演练方案,认真组织模拟演练。演练工作要融锻炼队伍、规范程序、确立标准、宣传教育于一体,增强应急能力,提高全区防控水平。
8.1.4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各单位要保证必需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经费,储备必要的应急预防性药品、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药品和检测试剂、消毒器械、防护设备等物资,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
8.1.5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各医疗机构要加强门、急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和管理,设立发热门诊、落实预检分诊、转诊、隔离、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等制度。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要求建设、管理隔离治疗病房。落实传染病患者的转诊、会诊制度,保证诊疗安全。
8.1.6 强化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人员,强化专业人员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切实加强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和管理工作,使生物安全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8.1.7 加强完善协作机制。加强与畜产、质监、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的协作,建立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健全预测预警机制,一旦获得疫情信息,要立即行动,做到与相关部门“三同时”,即同时到达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进行疫情处理。
第三篇:集安市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预案
集安市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预案(试行)总则
1.1 编制目的2009年3月18日以来,墨西哥发生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目前已波及到美国、加拿大等28个国家,其中有确诊病例的国家和地区有15个。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此次疫情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甲型H1N1流感警戒等级提升至第五级。
5月1日,卫生部正式公布2009年第8号公告,确定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有效防控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认真做好监测防控和应急准备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我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指南(试行)》和《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
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控制本市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及职责
成立集安市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见附件)
领导小组的职责:
(1)在市政府领导下,负责全市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制定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统一指挥甲型H1N1流感的应急处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防控工作提供指导。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展态势,组织力量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应急处置。
(3)向市政府报告有关甲型H1N1流感以及应急处置情况。
(4)对医疗卫生单位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和责任制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加强与市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2.2 成立甲型H1N1流感应急反应机动队和医疗救治队
(1)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措施提出建议;开展疫情监测、现场应急处置和流行病学调查。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承担甲型H1N1型流感病例应急医疗救治和技术指导;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3 卫生局和医疗卫生单位的职责
2.3.1 卫生局
(1)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我市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组织开展应急准备和技术培训,对基层防控和应急工作提供指导。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及发展态势,组织开展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3)按照规定向市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甲型H1N1流感以及应急处置情况。
(4)对基层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和责任制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组织开展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心理恐慌,并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6)确定市医院为我市甲型H1N1流感定点医院。
2.3.2 医疗机构
(1)立即制定本单位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并成立领导组织机构,成立相关应急处置小组。全面实施预检分诊制度。
(2)负责开展对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工作。负责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救治工作。做好院内技术培训、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外环境。
(3)按要求采集、保存样品,专人专车送到指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流感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4)市医院要成立本院包括中医药专家在内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及时救治病人。定点医院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实行先收治、后结算的办法,不得以医疗费用为由拒绝收治或延误治疗。
(5)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辅导工作。
2.3.3 市疾控中心
(1)市疾控中心要制定本单位防控工作预案,成立相关工作队,确定专人负责每天定时进行疫情监测、信息收集、网络直报和分析工作。
(2)负责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对现场进行调查消毒处置,开展对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
(3)负责医疗机构从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考核。
(4)组织必要的诊断试剂、疫苗、消毒药械、卫生防护用品的储备。
2.3.4 卫生监督所
(1)依法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检分诊、疫情报告等的监督检查,负责监督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和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落实。
(2)围绕应急处理工作,开展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工作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等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
(3)依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应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即日起,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甲型H1N1流感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要求每日上午10:00前将过去24小时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发病、转归等情况汇总,以电话或传真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疾控中心11:00前向卫生局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执行卫生部《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预防控制工作执行卫生部《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指南(试行)》。
附件:
1、集安市卫生局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集安市甲型H1N1流感应急反应机动队(第一、二、三队)
3、集安市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队(第一、二、三、四、五队)
第四篇:防控甲型流感应急预案
一、目的和依据
为了确保在发生h1n1甲型流感疫情时,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汛桥镇中心校范围内所涉及的h1n1甲型流感疫情控制
应急工作。
三、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上报、控制和扑灭疫情。
四、组织管理防控h1n1甲型流感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h1n1甲型流感应急防控工作由校长负总责,按照“学校牵头、专班负责、班级落实”的原则,实行领导督办制、班主任负责制,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共同做好h1n1甲型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学校成立疫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本校h1n1甲型流感应急防治工作。
(二)、领导小组和各班级职责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等
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内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动员、组织和协调。督导各完小各班级落实h1n1甲型流感的防治应急方案。做好教职工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在本校内疫情调查,紧急免疫接种,环境消毒工作。
2、各班应根据工作部署,督促落实防治应急方案。负责做好学生工作,组织、协调,落实晨检制度,落实在校内、班内调查疫情上报,紧急免疫接种等工作。
五、疫情监测和报告
(一)、疫情的监测
各班级班主任负责开展h1n1甲型流感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向学校防控流行疾病办公室预警预报疫情。
(二)、疫情的报告
(1)h1n1甲型流感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
(2)任何人发现发生或疑似h1n1甲型流感时,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按要求向学校报告。
(三)、疫情报告形式:
各小学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观察病例时,应立即送医,并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同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在接报后应在2小时内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6小时内报至省教育厅。
接到当地卫生、疾控部门通知学校、幼儿园发现疑似病例时,学校、幼儿园应在1小时内立即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在接报后1小时内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4小时内报至省教育厅。
1、各年级各班电话或书面向办公室上报;领导小组负责向上级报告。
2、自疫情初步诊断之日起,应每天上报一次疫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后,疫情后续进展情况每周上报一次,直至疫情解除。
3、任何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阻碍他人报告疫情。
六、控制措施
(一)、紧急监测
对疫区、受威胁区内易感动物实施紧急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待疫情解除后,转入正常监测程序。
1、密切跟踪疫情发展情况,做好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
2、建立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防控机制,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准备,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提高防控效能。
3、加强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疫情监测,特别是要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建立疫情直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4、做好人感染h1n1甲型水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让师生和家长广泛了解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提高群防群控。在主管部门和卫生机关的指导下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解疑释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宣传教育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方式、各种场合和各种手段普及h1n1甲型流感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对h1n1甲型流感的了解程度,争取全社会的支持配合,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准确把握宣传导向,在疫情的宣传上做到不抢先、不猎奇、不炒作,以免加剧公众恐慌心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三)、处理记录
各年级各班以及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办公室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的详细记录,以备检查。
第五篇:卫生院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
朱田卫生院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与医疗救治工作,有效防范甲型H1N1流感病向人间传播,预防控制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目前对甲型H1N1流感发展变化形势和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的认识,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规范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职业暴露人员个人防护,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防范甲型H1N1流感病向人间传播,预防控制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加强对全院职工特别是医护人员的正面宣传教育,保持高度警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做好自我保护。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成立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小组,进一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所有相关人员手机24小时开通,确保联络畅,甲型H1N1流感防控小组,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负责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各项工作。早发现、早诊断甲型H1N1流感,以及隔离观察、医疗救治,协调全院医务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及防护工作。与有关部门协调,保障相关物资供应及时到位(隔离衣、口罩、消毒用品等),相关
设备良好运转。
三、对策与措施
(一)认真组织加强全院职工的甲型H1N1流感知识培训,使医务人员能够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消毒隔离、疫情检测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管理和疫情处置等业务技术,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现场预防控制和临床诊断水平。培训内容包括:
1.《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指南(试行)》
2.《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
(二)全院职工统一思想、所有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全院医务人员非经院领导批准和备案,一律不得离开,随时待命。
(三)加强医院管理,落实各项医疗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应急处置预案。本着首诊负责制原则下按照预定流程及响应时限操作。
重新配置医疗资源,设立发热门诊、向呼吸科、门急诊、ICU、儿科)倾斜,确保有足够的力量能够投入到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防救治工作中。
(四)来院就诊发热病人处理程序:
1.对发热病人,尤其是发热(体温≥38℃),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必须进行详细的资料登记(姓名、年龄、工作单位或学校、地址、联系电话等)并就地隔离和预防性治疗、行医学观察并立即上报。必要时请求上级医院会诊;
2.发现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疫情监测员首先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请县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经省市专家组进行复核,最终由卫生部组织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家组进行确认;
3.如遇需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则转院至县指定医院;如已排除甲型H1N1流感病患者,则就地治疗;
4.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接触病人的所有人员进行预防性处理。
(五)医院职工发热病人处理措施
1.各科室人员都要提高警惕,加强巡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切断院内传播途径;
2.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治疗:
3.对疑似病人进行详细的资料登记(姓名、年龄、所在科室、联系电话等);
4.立即向上级汇报。
(六)加强后勤保障,确保相关物资供应到位(隔离衣、口罩、消毒用品等)。
(七)整治全院环境卫生,保证各病房通风良好、定时消毒,认真做好门诊、留观室、楼层走廊的扶手和可能受污染物品的消毒工作,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场所的空气消毒,做好消毒登记。切实做好医院感
染控制工作。
(八)院领导及医疗组、护理组、后勤负责人定期深入临床一线及重点部门巡查。
(九)防保人员及时收集最新防治措施,及时修订完善我院防治技术方案。与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疾病控制中心保持联系,做好上传下达,严格执行疫情上报制度。
(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地大力宣传,特别是在人口集中的学校,宣传呼吸道传染病的科普知识,宣传甲型H1N1流感基本临床特征、预防措施,学校应落实晨检、午检制度,使广大学生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特征和正确的预防方法,提高全社会防病意识和能力,一旦发病及时就医。
(十一)疫情应急处理的响应时限和流程
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时,本着首诊负责制原则按照以下流程及响应时限:
门诊患者---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经院诊断小组诊断---疑似病人---十分钟内隔离完毕---就地隔离留观---报告院领导、疫情报告人员---2小时内报告县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