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预警机制 突出源头治理 不断完善惩防体系建设
构建预警机制 突出源头治理 不断完善惩防体系建设
江苏捷诚公司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不断加大。2005年初,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标志着反腐倡廉工作全面转向注重预防的发展轨道。当前,面对企业快速发展、一些领导干部腐败现象频发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廉洁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范企业腐败风险,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创新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思路的具体措施,也是加强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经营决策能力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从探讨廉洁预警机制的内涵出发,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以及完善企业惩防体系建设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现阶段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把反腐败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腐败现象并未被有效遏制住,一些单位的腐败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滋生蔓延的原因曾作过深刻阐述,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隙而入,侵蚀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客观上给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留下了可乘之机;有些单位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滋长。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正确看待反腐败形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分析,腐败蔓延的 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我国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多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建立了一整套较为齐全的监督体系,但为什么大案要案层出不穷,一些身处企业高层领导人员仍在大肆鲸吞国家财产,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监督机制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监督也只是乏力和无效的监督。因此,构建廉洁预警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廉洁预警机制的内涵
预警原则的核心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即尽管危害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但只要存在这种倾向,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阻止危害的发生。把预警原则引入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领域,就是要建立相应的平台和机制,做到早发现、早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断探索创新反腐倡廉工作思路。
本文提出的廉洁预警机制,就是指将预警原则应用于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领域,建立健全能够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机制和制度。廉洁预警机制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廉洁预警机制的预警对象。廉洁预警机制针对的是有可能违反党纪政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已经发生了但只是表现为苗头性的问题,尚未蔓延成风。具体的预警对象,可以是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部门、环节、岗位以及管理人员可能存在的腐败风险。(2)廉洁预警机制的核心思想。其核心思想是在问题有发生的倾向,或者已经暴露出一点苗头的时候就要采取有力措施,防范问题发生,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尤其是腐败作为一种风险,发生与否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根据预警原则,只要风险存在,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范。同时,对于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则要准确分析评判其发展态势,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廉洁预警机制作为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一 项具体工作,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联系也有区别,相对微观、具体,重在预测和防范将要发生的倾向性问题,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有利于建立健全以腐败风险为工作导向的经常性工作机制,有利于牢牢把握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
三、关口前移,源头治理,不断完善企业惩防体系
当前,在构建国有企业惩防体系中加强制度建设,正处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国有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完善反腐倡廉的各项具体规则,也要夯实国资监管和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在构建企业惩防体系建设中,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是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是反腐倡廉工作带实质性、基础性,根本性的措施,也是我们企业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关键。充分认识关口前移,抓源头、反腐败工作的深刻意义,有助于把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引向深入,有助于保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助于正确引导、教育和挽救大批干部。
(一)深入研究分析,找出腐败源头
通过对腐败现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腐败问题大都出在权力运行的集中点,体制转换的交汇点,实施监督的乏力点,政策法规的滞后点,人、财、物需求的关节点,既然这些地方是腐败的“易发点”、“糖弹”发射的密集点,那么也就应该是我们反腐败抓源头工作的着眼点。我们党处在空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面临着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严峻考验。许多党员、干部身处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手中握有一定权力。而腐败是伴随着权力滋生的,因此,反腐败抓源头首先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职权影响到哪里,监督就在哪里发挥作用。掌握着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在反腐败抓源头工作中,要树立向自我挑战,向自我开刀的勇气和精神,这是抓源头的 根本所在。
(二)通过强化管理,完善权力运行的制度安排,建立有效的制衡约束机制。要对投资决策、产权交易、资本运营、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的制度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建立适度集权、合理授权、制约用权的权力构架体系,形成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衡机制,依靠制度安排从权力配臵上深化源头防腐。二是按照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要求,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要在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控制力过程中,抓住决策管理、绩效管理、会计管理、资金管理、审计稽核等内控程序,建立规范的授权审批制度、责任联签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规定投资、担保、抵押等事项的管理权限,加强对外投资和境外资产的监管,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监测、控制和化解机制。加快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完善企业风险防范机制。国务院国资委今年已经制定下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规范性文件,下一步还将出台在投资决策、财务报告、衍生产品交易等方面的风险管理配套文件。三是把反腐倡廉的要求寓于企业管理和制度建设之中,完善反腐倡廉的各项具体规则。要规范“三重一大”等决策程序和用权行为,健全廉洁从业制度,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民主生活会、廉洁承诺、谈话提醒、厂务公开、民主评议、述廉评廉等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和惩处制度。要与企业改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从“硬约束”和“软约束” 两方面着手,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一方面,进一步发挥执法执纪和监督检查的作用,加强制度的“硬约束”。一是充分运用和整合各种执法监督资源,督促各项制度的实施。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监督,健 全党内监督制度,完善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监督,在推进廉洁从业、效能监察、查处案件和源头防腐等工作中更好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加强和改进监事会监督、审计监督、法律监督、职工民主监督和职能管理监督,提高监督实效。二是建立健全责任、督查和考评机制,实行制度建设与奖惩挂钩。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责任分工,形成责任网络,确保惩防体系中的制度建设能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从而依托整体合力,系统推进制度建设。完善与经营目标考核相衔接的制度建设督查考评办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督查考评工作。研究制定测评指标体系,对制度建设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实行考核测评结果与奖惩挂钩,奖优罚劣。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惩戒和责任追究,使人本化管理体现在制度制定环节而非执行环节。三是注重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改进监管监控方式。要注重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发挥信息技术快速、准确、可靠、规范和透明的优势,将各项制度规则纳入业务流程和固化在操作环节中,依托信息网络的硬性约束,通过在线运作、“不可逆操作”和授权监控等,加强过程实时监督。四是重视发挥监督对制度建设情况的反馈作用。要把监督活动所获取的制度运行、制度功能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制度制定机构,形成制度运行的闭环式控制,促进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不断提高制度效能,增强预警预测能力。
四、加强党风廉洁宣传教育,筑起坚强的思想道德防线
加强党风廉洁宣传教育,筑起坚强的思想道德防线,是预防和治理腐败,构建惩防体系的有效形式。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党风廉洁建设宣传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洁建设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抓出特色,尤其是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抓出明显的成效:
一是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理论宣传教育。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以及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是指导我们正确开展反腐败工作的思想基础。通过理论学习,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要统一认识、把握方向、提高水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全局的高度认识新形势下反腐败的极端重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反腐败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尤其是要善于抓住反腐倡廉工作反映出来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和苗头,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的放矢地开展理论宣传教育,使干部和群众澄清疑虑,明辨是非。二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反腐败工作的必要性、长期性、复杂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反腐败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自觉坚持两手抓,提高驾驭反腐败工作复杂局势的本领,增强反腐败斗争的信心。三要更新观念,使各项工作既遵循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又遵循企业市场化运作与经营管理的特点与规律,使反腐败工作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进行,始终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
二是开展反腐败方针、政策和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反腐败工作,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对党员干部加强反腐败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是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的基础性工作。有些领导干部在反省犯错误的教训时,竟然连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也弄不清楚。有些领导干部开始并不错,但由于放松了学习,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文件、不学习反腐败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致滑入违法犯罪的泥坑而不能自拔。这说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仍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对反腐败方针政策和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党员干部知纪懂纪守纪,知法懂法守法,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努力使我们的党员干部自觉不犯或少犯错误。要经常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自学抵御拜金主 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自觉经受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考验。
三是加强反腐败工作正反典型的宣传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指出了领导干部做人从政的基本规范和主要原则,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思想性、警示性和指导工作性,为我们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及至整体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中,要积极运用“八个方面”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宣传教育,比如表彰廉洁从业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组织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报告团、剖析典型案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案例通报等,都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对典型的宣传教育要在深度上做文章,不宣传则已,一宣传就要能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无论正面典型的宣传教育还是利用反面典型进行宣传教育,都不能浮光掠影,必须挖掘深层次的东西,进行连续的、有深度的宣传报告。宣传教育工作要形成一定的声势。实践证明,党风廉洁建设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正反典型的宣传教育,只有形成一定声势,才能深入人心,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还要扩大宣传教育的影响,最大限度地起到引导、鞭挞、警示、教育作用,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全局。
另一方面,在构建国有企业惩防体系中加强制度建设,还要注意弘扬“廉洁从业、诚信守法、行为规范、道德高尚”的企业廉洁文化,充分发挥企业廉洁文化的导向、激励、约束和凝聚功能,把廉洁文化理念和方式融入制度之中,提升制度的文化品位,同时通过运用企业廉洁文化富有的渗透力、感染力和约束力,陶冶职工情操,矫正不良行为,为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认识的过程。我们必须坚决落实中央的工作部署,走出老套路,开拓新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开创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为企业营造和谐、持续、健康发展良好的环境。
第二篇:加强惩防体系建设 有效防止源头腐败
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有效防治源头腐败
农发行东营市分行西立明
党的十八大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对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成为反腐倡廉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扎实构建切合实际的预防和治理腐败制度体系 一是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是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制订《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并抓好落实,这无疑对在新形势下落实标本兼治,注重预防,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有利于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这不仅是实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反腐败战略方针的具体行动,而且是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
二是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途径。当前,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封建陈腐文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无时不在影响和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能不能对腐朽文化进行坚决抵制,关系到
用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占领阵地,用什么样的道德情操陶冶党员干部的政治方向性问题,也关系到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问题。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可以正确引导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提高思想境界、道德水准和党性修养,树立崇高理想,增强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从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是抓好廉政教育工作,从思想上筑牢抵御腐败的坚固防线。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使党员干部能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防止出现腐败风险。
四是健全和完善制约机制和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加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重点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完善领导干部问责的规定等。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加快惩防体系建设步伐。
五是进一步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加强领导,落实职能责任,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反腐合力。加强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一是在强化认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上下功夫。认识不到位是影响工作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反腐倡廉建设,把它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并列为五大建设之一,表明以惩防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将贯穿于党执政的全过程。这说明了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长期性和复杂性。要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思路,推动工作。二是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好廉政教育,杜绝“领导有病,群众吃药”的现象;要以廉洁从业教育为重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加强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业绩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防止权力滥用;坚持经常性教育与专题性教育相结合,典型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党员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着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要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三是在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有漏洞,是一些领域和环节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把制度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减少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要坚持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以公开透明为基本要求,健全权力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同时,要加强执行力建设,没有执行力,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将成为空谈。执行力的滞后,是制约反腐倡廉取得实效的重要瓶颈之一。全体党员干部要增强和提高依法从业的意识和能力,认认真真落实各项法规制度,老老实实抓好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切实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维护法规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是在优化监督的环境上下功夫。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等方面情况的监督,促进上级重大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要积极发挥各监
督主体的作用,以“三重一大”决策情况为监督重点,将党内监督、职能部门监督、人民群众民主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制约和监控权力运行的有效机制,增强监督实效;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探索在线监督、实时监督等监控手段,形成对用权行为的程序约束和动态监控。
五是在加大惩处的力度上下工夫。只有坚决惩治腐败,严惩腐败分子,才能向人民群众表明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才能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要加强查办案件工作,不论是谁,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要加强对重大典型案件的剖析研究,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切实发挥办案的治本作用。
第三篇:纪委:创建廉情预警机制 探索惩防体系建设
镇海区科学发展实践案例:
创建廉情预警机制
探索惩防体系建设
实施主体: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背景链接:
2005年,镇海区按照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总体部署,在农村开展基层“廉洁工程”建设,从教育、制度、监督入手,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同时提出并建立了“廉情指数”评价体系,于2005、2006年连续两年发布了农村“廉情指数”,对全区62个行政村进行ABC三级评定。2007年,镇海区深化拓展廉情预警机制建设,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行政村向镇(街道)、机关、社区、基层站所全覆盖转变;二是从原先单纯年底一次指数发布转向全年四季度动态过程管理;三是引入民意调查、绩效评估等多种手段客观反映廉情,得到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肯定,省委书记、省纪委书记先后批示,有关专家对镇海的做法给予了“三个第一”的评价。
全景扫描:
廉情预警机制由“四性”评价(控制性、主体性、激励性、廉勤性)、三色显示(绿、橙、红)、三级评定(A、B、C)、两书送达(预警告知书、预警建议书)、两个平台(信息管理和展示平台)组成,通过廉情信息收集、测评、分析、反馈、运用,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动态评估。
——实行多点联动布局,强化廉情预警信息动态收集,建立廉情“气象站”。构筑廉情监测网络。在行政村、社区、企业设立30个廉情监测 站(点),聘请廉情监测员及时收集各地各单位的廉情信息。强化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约访,96178廉政投诉中心,信访举报,区长值班电话,区长信箱,市民服务热线的廉情反映功能,拓展网络论坛的廉情反映渠道,做好各类预警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开展“四性”评价。一是开展控制性评价。根据不同预警对象的职责,找准预警点,对重点领域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进行工作指导和风险提示,突出事前和事中预警,促进预警对象职责履行的自我控制、相互牵制程序正常运行。控制性评价内容每年可根据工作重点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调整。二是开展主体性评价。由社会各阶层包括特定的监督部门对腐败风险和状况进行评价,突出廉情预警机制的社会参与度。主要由经济主体调查等4类调查项目和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6类监督项目组成。通过主体性评价,及时收集一些尚未涉及违纪违法,但可能产生腐败问题的不规范、苗头性、倾向性的行为和动向。三是开展激励性评价。对被预警对象在惩防腐败方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主动配合查办案件的给予加分,促进惩防体系激励机制建设。四是开展廉勤性评价。主要分为行政监察、党政纪处分、刑事责任追究三个方面,综合考虑违纪或违法的主体、情节、时间等因素,分别予以扣分,反映相关单位在预防腐败工作中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可能产生腐败问题的趋势。实行绩效指标评估。绩效指标采用相对人均行政成本偏离和相对行政成本节约率偏离,分别采用趋势分析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各单位行政成本变动情况,客观公正揭示廉情。
——建立多层次工作机制,开展廉情预警信息实时分析,制作廉情“风向标”。建立廉情信息快速直报制度。各廉情监测站(点)、廉情监测员对发现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在规定时间内直接向区纪委报送。建立廉情信息阅办分析制度。对反映的廉情信息,明确承办部门、承办时限。每季度对廉情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分。建立 廉情《预警告知书》、《预警建议书》制度。《预警告知书》是对发现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及时告知预警对象,提醒预警对象进行整改。《预警建议书》是在年终根据预警对象不同的“廉情指数”制发,明确预警级别,提出预警要求,由此反映被预警单位在预防腐败工作的差距和不足。建立廉情形势研究制度。全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暨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会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重点分析全区反腐倡廉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体现廉情预警信息互动反馈,发布廉情“预报表”。一是建立平台动态三色显示廉情。区纪委实时收集、记录、上报廉情信息,加强信息的归类和管理,并在内部局域网上开通廉情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和展示平台,以“绿、橙、红”三色动态显示廉情,发出预警信息,明确改进重点,跟踪整改情况,实现过程管理。二是评定发布廉情等级。第二年年初根据廉情动态三色显示情况,将上一的测评结果统一采用“廉情指数”形式,分为A、B、C三个等级,采取外部公开、内部通报两种方式进行反馈。三是充分运用预警结果。廉情测评结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加以运用。被评为A级(绿色)的,可参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班子评定。被评为C级(红色)预警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上一级纪委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廉政谈话;上级纪委对单位领导班子询问或质询,并成立专门工作组,跟踪督促,帮助整改;与考核奖惩挂钩,相关责任人不能参加当评先评优,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
成效评价:
镇海区开展廉情预警机制建设以来,反腐倡廉建设呈现了一些新的 气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切实推进了和谐新镇海建设。
——建立了比较有效的激励和自律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法纪观念和廉洁意识。廉情预警机制作为惩防体系的重要抓手,实现了过程管理,着重解决预防腐败工作“抓得怎么样”的问题,使基层预防腐败工作有了统一的、“可视化”的标尺, 而且在指数测评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一项有效的个体激励和自律机制。一方面,廉情预警机制是对基层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激励和鞭策,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群众、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一些行政村和单位的负责人,把“廉情指数”当成是自身的“洁白指数”,主动分析不足,寻找差距,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另一方面,廉情预警机制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防微杜渐,重视以监督和检查的成果来教育干部,让基层党员干部自觉认识到可能产生的腐败问题,使基层党员干部更深切地认识到纪检监察机关不仅处理干部,而且还在保护干部,是为了让干部少犯错误、不犯错误,从而更自觉地按程序、按制度、按法纪办事。
——建立了比较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进一步促进了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廉情预警机制整合了人大、政协机关及组织、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以及社会的监督职能,并进行量化评估,进一步增强了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了反腐倡廉建设各项政策制度在基层的有效落实,出现了反腐倡廉建设和各职能部门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在廉情预警机制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和部门还建立起了配套的制度措施,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权力制约。2006年第一次“廉情指数”发布后,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对6个C级村村两委会班子都进行了整改,其中有3个村党组织书记被调整。
——建立了比较有效的评估和预警机制,进一步突显了预防腐败工 作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廉情预警机制对制度不落实,程序不到位,可能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作出风险评估,并通过预警实施和结果运用,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提高预防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增强预防的实效性和系统性,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和遏制腐败现象。2008年,对196个单位进行测评,出现绿色预警74个,红色预警6个,其余为橙色预警状态,共发出《预警告知书》和《预警建议书》34份,解决20余个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建立了比较科学的廉情测评机制,进一步突显了预防腐败工作科学性和公正性。廉情预警机制注重引入科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借鉴审计学、统计学、财政学等学科新的管理、监督、控制理论和技术手段,减少了指数测评中的主观随意性,增强了客观性、公正性。引入审计学概念,开展控制评价。廉情预警机制测评指标中的工作控制评价源自审计学的“内部控制评价”理念,通过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引入财政学概念,开展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指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经济主体一定时期的绩效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和解释。
第四篇:湖北:构建惩防体系框架注重机制制度建设
湖北:构建惩防体系框架注重机制制度建设
湖北省紧紧抓住机制制度建设这一核心,通过健全“六大机制”、划分“六个层次”、实施“六项举措”,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健全“六大机制”,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
近年来,湖北省认真总结反腐败斗争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反腐倡廉建设基本规律,着力健全惩防体系“六大机制”:
以构建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廉洁从政教育机制。着眼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形成以教育基地为依托、以教育品牌为抓手、以教育制度为支撑、以责任落实为保障的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
以法规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健全规范权力运行机制。着眼于规范从政行为,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形成制度制定、评估、保障“三位一体”的规范权力运行机制。
以加强用权行为监管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着眼于加强权力行使监督,形成以完善监督制度为基础、以创新监督方式为动力、以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监管为重点、以强化监督责任为保障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以强化预警处置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着眼于超前防范苗头性问题,形成对腐败迹象的超前防范、实时监测、及时 预警和严肃处置工作机制。
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纠风惠民机制。着眼于整治部门和行业倾向性问题,建立省市县有纠风办、乡有纠风组、村有纠风点的纠风网络,形成专项治理、行风创建、行风监督纠风整纪工作格局。
以推进办案工作科学化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惩贪治腐机制。着眼于惩治腐败问题,建立信访举报分析、重要线索排查和集中管理制度,形成以线索管理、办案监督、办案力量协调和案件效果扩大为主要内容的惩贪治腐机制。
划分“六个层次”,丰富惩防体系建设内涵
在实践中,湖北省以主要经济区域为“面”、以重要领域和行业为“线”、以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为“点”,划分六个层次,构建点、线、面结合的惩防体系制度框架。
省级层面总体规划。省委制定贯彻中央惩防体系《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的具体意见和实施办法,对全省惩防体系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部署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任务239项,行政管理、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公共资源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150项。
“两圈一区”区域规划。根据湖北省主要经济区域权力运行特点,制定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仙(桃)洪(湖)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等“两圈一区”惩防体系建设区域规划。如对武汉城市圈重点加强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权力运行监控。重要领域的风险防控指导意见。以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为重点,制定实施医疗卫生、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10大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如出台国土资源领域“1+3”制度,着力防范土地市场、矿业权市场和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廉政风险。
重点行业的廉政风险防控实施办法。以拥有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的重点行业和部门为重点,制定发展改革、财政、工商、交通等15个部门廉政风险防控实施办法。组织相关部门清理行政权力,编制行业廉政风险目录,通过深化管理制度改革、规范审批流程、完善内控防范制度,构建行业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关键环节的用权行为规范。以人、财、物管理的关键环节为重点,制定党员干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管理使用大额资金等行为规范制度16个。重点对党员干部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新农村项目建设的规划、审批、招投标、验收的监管,规范强农惠农资金的预算、拨付、使用、核算等行为。
重要岗位风险防控规定。通过实施廉政考察、述职述廉和“四个不直接分管”等办法,化解县委书记岗位风险;通过实行信访回避、“三资”集中处置、重大事项决策票决等制度,加强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监管;通过规范财务管理流程、整合村级民主监督力量等措施,防范村支部书记岗位风险。
实施“六项举措”,提高惩防体系建设科学化水平
湖北省广泛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现代管理学原理,积极探索蕴 含先进理论、便于实践操作的惩防体系建设载体,重点实施“六项举措”,推动惩防体系建设任务落实。
以理念思路创新引领惩防体系建设方向。推动惩防体系建设由侧重遏制向惩防并举、由事后“亡羊补牢”向事前预警防控、由监督约束向监督约束与保护激励相结合、由设置“高压线”向营造 “安全区”的“四个转变”,达到保证权力行使、资金运用、项目建设和干部成长“四个安全”的工作目标。
以制度创新巩固惩防体系建设成果。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实行制度建设任务协调、会签督办、备案审查制度,先后制定反腐倡廉制度239项,廉政风险防控制度50项。围绕公务用车、津贴发放等10个方面开展督查整改,掌握制度执行情况,查处违反制度行为。
以风险防控拓展惩防体系建设领域。普遍开展岗位风险教育,通过开展风险提醒、编发风险指引等方式,组织90万党员干部参加廉政风险教育活动。建立风险排查、评估、建档、审核制度,组织30万党员干部全面排查风险,并制定相应措施,实现对廉政风险的超前防范。建立腐败迹象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预警处置和及时整改制度。去年以来,共对2597名党员干部实施预警处置。
以深化改革推动惩防体系不断完善。把全省源头治腐重点改革任务整合为10个方面,强力推进财政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检查、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行政服务网络等“十个全覆盖”,制定出台考核标准和考评细则,实行百分制考核。今年上半年,全省“十个全覆盖”已经初步完成。以信息化技术运用提升惩防体系科技含量。依托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惩防体系建设有机结合的途径。着力建设信访信息、党务政务公开、电子监察、招投标、办案流程等信息监管平台。依托地税系统“金税”工程、国土资源系统“金地工程”、审计系统“金审工程”,建立超越岗位职权、违反工作程序、超过规定时限自动预警系统。
以责任制落实凝聚惩防体系建设合力。建立省级领导带队检查、“两委委员”向全委会述职述廉、地方和部门负责人向上级纪委全会报告工作制度,强力组织推进。整合惩防体系建设、源头治腐、宣传教育、案件协调、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治理5个领导小组力量,建立日常督办、经验交流、工作协调制度,形成工作合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周萍军,通讯员 孙祥兵 温晓斌)
第五篇:加强机制创新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湖南省株洲市加强机制创新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今年以来,湖南省株洲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治本着眼,从预防着力,从机制着手,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在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
打造“三大平台”,创新社会参与机制
该市注重畅通社会参与渠道,并形成长效机制,精心打造了“三大平台”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反腐倡廉建设。
打造教育平台,让党员干部有经常受教育的场所。该市精心打造了茶陵监狱警示教育基地等四大廉政教育基地,四个教育基地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成为全市反腐倡廉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据统计,今年来四大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活动者达211700余人次。
打造测评平台,深化政风行风评议。12月16日,该市召开全市政风行风评议大会,来自社会各阶层的800余名代表对市直52个行政执法单位组织开展现场民主评议、现场测评亮分、现场兑现奖惩。在县(市、区),对1044个基层站所组织开展民主评议,该市所辖醴陵市首次对50名股室正职干部进行当场“公评”,社会反响良好。开展县处级党政正职述廉评议。要求县处级党政正职必须分期分批向市纪委全体扩大会公开述廉,接受公开评议。11月,该市组织开展一次述廉评议活动,470名各类人员代表,对12个部门的“一把手”进行了现场述廉测评。
打造网络平台,扩大群众诉求渠道。该市在不断完善传统信访举报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拓宽新形势下信访举报渠道。加强网络信访举报中心建设,成立以市纪委书记任组长的网络信访举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网络信访举报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工作。
完善“三项制度”,创新权力监管机制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今年来,该市多层次、多渠道构建反腐倡廉立体监督体系,完善“三项制度”,较好地提高了监督的整体效能。
完善信访监督制度,让老百姓有“出气”的地方。该市纪检监察机关今年实施信访诫勉谈话64人次,责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15场,处理信访问题215个。坚持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制度、领导接访公示制度、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一条龙”制度,面对面受理来访,按照“谁接访,谁负责”的原则,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或案件线索负责调查、处理和答复。
完善效能监察制度,让反腐倡廉直接为经济中心服务。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效能监察立项。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开展重点项目效能监察活动230多次,共督促解决问题600多个,办理重点项目建设审批许可事项1018件,提前办结率达95%,精简合并涉企检查,减少涉企行政检查120余次,为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和重点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完善廉政巡查谈话制度,让腐败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由市纪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分别带队,7个协作组牵头实施,对全市46家市直机关单位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全面巡查,重点检查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贯彻落实执行《廉政准则》等情况。根据巡查谈话发现的案件线索,市纪委对1名副处级领导干部予以党纪立案。
突出“三个重点”,创新反腐运行机制
如何使反腐倡廉为中心工作服务,不脱轨、不越轨,该市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突出自身队伍建设这一重点。该市在去年推行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同时加强基层乡镇、街道纪检组织建设,做到工作覆盖无空白。
突出维护民生这一重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机制,针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无证办学、不符合条件办学、培训机构弄虚作假等问题,创新开展“两校一院”(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驾驶员培训学校、民营医院)专项整治行动,取缔无证民办教育培训机构63个,下达停办通知书207份、整改通知书310份,对3所民办学校违规招生问题进行了查处;对11所驾校的违规办学行为进行了通报批评,对其中4所进行了行政处罚;查处民营医院乱收费、开大处方、违规执业、发布虚假医疗广告、使用假劣药品、骗保、套保等违规问题58个,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
突出诚信体系建设这一重点。完善了《株洲市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等制度。对所有进市场的招投标项目严格实行“三位一体”的电子招投标(网上发布招标公告、网上下载招标文件、计算机辅助评标),实现了内部办公无纸化、招投标信息公开化、评委评标电脑化、招投标监管电子化。(冯 杰)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