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今物流管理发展问题总结
当前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回顾这些年我国物流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物流发展总体上是相当迅速的。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又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更是发了它的巨大的作用,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年国内物流发展走得还是一条粗放式发展模式的道路,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值得引起企业管理层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标准化是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关键问题。
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相当不完善,尽管已建立了物流标识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如《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等,但这些标准的应用推广存在着严重问题。以《储运单元条码》为例,应用正确率不足15%。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二、我国的物流发展起步晚
相对于物流应用率较高的电子商务来说,没有跟上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给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带来负担,使得一部分的电子商务企业不得不自建物流配送中心,是对现代物流发展现状的真实写照。
三、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
一方面,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习惯于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还不能转化为有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需要。这几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很快,但真正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企业还不多。
四、我国物流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现代物流产业涉及内贸、外贸、铁道、交通、民航、邮政、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横跨运输、仓储、装卸等不同的行业和地区。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建立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构建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然而,受计划经济以及物流产业起步晚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实际上处于条块分割的治理体制,物流产业的治理权限被分割在若干个部门和地区,各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自我治理,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相互重叠,无法形成有效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在现代物流体系缺位的背景下,物流资源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统一配置,阻碍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物流装备和技术水平还不高。
一是国内对物流行业的发展不够重视,在此行业的投资较少,因此导致物流行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企业的技术参差不齐。使得在具体运作中造成服务的不规范,增加运行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六、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农村物流发展缓慢。
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农民收入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同时,农村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七、资源浪费严重,第三方物流效率不高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传统的物流类企业,如那些从运输、储运企业拓展业务转化而来的企业;二是外资来华投资新设立的物流企业;三是工商企业的物流部门转化而来;四是某些内资因看好物流市场而投资新设立的物流企业(包括由网络公司转化而来的第四方物流公司);五是中国邮政、铁路空运这一类特殊的垄断性物流供应商。
八、第三方物流平台构筑滞后,信息化程度低
根据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范围与广度,目前的物流行业IT应用系统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单点应用。针对个别功能的各种软件工具和单点系统的建设。第二层次是流程优化。针对物流企业的个别业务流程或管理职能,实施部门级的信息系统建设。第三层次是综合管理。针对整个企业的综合管理,实施企业级的信息系统建设。第四层次是公共平台。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问题,如物流信息的发布与共享,物流行业与其他相关机构的信息交互。这些信息化需求不可能由某一家物流企业单独承担,而应该由外部的服务供应商或政府部门负责满足。这一层次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EDI网络服务中心等。而我国在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过少,整个行业的整合就相对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第一,需要加强各种层面的物流规划。国家应该对物流行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在次行业的投资建设。国家层面的物流规划对于整个国家的物流发展、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系统效率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加快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要按照市场规律和世贸组织规则,积极培育一批有良好品牌、主业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为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创造环境。
第三,高度重视物流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物流发展中的重要生产要素,中国物流发展需要多层次物流人才支撑。当前尤其缺乏实用型物流人才,缺乏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员和物流工程技术人员。构建中国物流人才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推动物流发展的当务之急。教育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国外物流理论和国内物流市场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相关课程设置,从教材、师资和实践等环节保证学生获得高水准的教育。
第四,推动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改变企业粗放经营、内在质量差和运作效率低的现状,实现企业内部网络化,通过供应链关系的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建立上下游企业的网上供应、销售系统,形成紧密结合的供应链和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有效、集中使用物流信息资源和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要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现代化的物流信息体系。从顾客需求出发,以物流流程为改造对象,对物流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对物流流程的构成要素重新组合,产生出更为有价值的结果,以此实现物流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企业绩效的巨大改善。
参考:
(一)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鉴于物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和我国物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基础。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基础性物流设施建设。国家应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主通道和主枢纽的建设改造,以提高内陆交通运输设施的现代化水平;组建运输集团公司、区域性仓储集团公司;在重要港口和城市建立现代化的、大型的、区域性的综合物流中心。物流设施的建设是物流企业合理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
2、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国物流企业应主动吸收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管理经验,改进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并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物流业整体环境的物流管理模式,进而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不断创新物流服务。现代物流业的核心是提供高品质的物流服务。随着社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企业应该积极主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并从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入手,不断拓展物流服务的层次和水平,以服务为己任,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理念,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合理的、准确的、及时的物流服务来赢得物流市场。
4、加快物流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用在发展物流业上非常合适。物流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先进的技术永远是物流企业占领市场的法宝。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迅速提升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近几年来,国内外涌现了不少先进的物流技术,其中的关键技术有物流标识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保证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加快物流业整合。与国际著名物流企业相比,我国物流企业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不仅表现为物流技术,还包括物流管理理念、营销手段、服务质量等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外资、加速我国物流业的整合,同国际优秀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成专业化物流企业,是迅速提升我国物流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我国物流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良好平台。但应该注意的是整合不是组合,“整合”意味着各自优势资源的重组,而不是原有资源的简单合并。
(二)加快我国物流信息系统化的建设
我国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物流信息系统。而物流信息恰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柱。对原有的物流网络进行重组,建立辐射全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物流信息网络,是引导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国邮电通信业的高速发展,给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目前应该利用好先前基础,把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化放在重要位置上,并做好以下两点:
1、积极引入、加快使用网络技术、EDI、GPS、条码与RF技术、POS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实施物流过程中的有效采购、订单管理、库存控制与配送管理。
2、建立并完善物流信息子系统。如,订单受理与出库系统、库存仓储管理系统、商品追踪系统、求车求货系统等。用信息化手段不仅能对物流过程实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同时也能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输效率。如,采用商品追踪系统跟踪货物及车辆,能减少目前存在的过多收费环节,不仅能提高物流运输系统的可靠性,更能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活动的整体效率。
(三)政府对物流业的支持至关重要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法规还不够完善, 有待相关部门给予足够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府不仅应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整体环境有很清楚的认识,还应及时根据我国的实际制定有关物流产业的相关物流规划和物流发展政策,支持制定并推广物流行业标准,将物流纳入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之中。政府应努力促进物流新技术的推广和合理利用。总之,政府对物流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将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开发需求,特别是中小城市、农村地区我国目前物流的主要需求来自于企业,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领域潜在的物流需求。我国是经济发展内需主导型国家,应主动开发、带动社会物流需求。特别是经常被忽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和农村地区。物流发展程度的高低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志。我们在抓住高端物流、特色物流的需求的同时不断挖掘以上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物流需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区域物流和农副产品物流,建设城市郊区农产品加工配送基地,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农副产品流通的快速通道。
(五)发展第三方物流(3PL),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
1、第三方物流(3PL)是市场的要求也是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3PL有利于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合理化,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发展3PL的重点是培育专业化、综合化的物流服务。这就要通过物流企业间整合重组,发展核心业务并扩大现有规模,运用现代科技,推动技术创新等方式来实现3PL服务水平的上升。使3PL企业能真正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综合的、个性化的、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2、优化供应链管理。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革新使供应链上的企业群体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并且更趋于同供应商、客户建立战略联盟的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供应链效率并加强合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六)培育自主物流品牌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拥有我国自主的物流品牌是创新的重要标志。物流服务可以效仿,但物流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我国物流企业要冲破阻力,要更有实力与竞争力,将来参与世界竞争,走在世界前列,就不能仅局限于合资、依靠外力,而是应该培育自主的品牌并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以获得长远的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上已形成一些初具规模的自主物流品牌,如前文所述———中远、中外运、中邮、宝供、锦程、宅急送、顺丰等等。这些国有或是民营物流企业是我国自主物流品牌中的明星。培育自主物流品牌不仅仅是雄心是志气,更是我国民族物流服务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培育自主品牌有其必要性但是不能盲目,我们应以创新的理念为指导,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核心的竞争力,并能利用好本土的优势来打造中国物流的自主品牌。
(七)重视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针对我国物流人才的匮乏这一问题,国家已通过各种途径着手解决。但不能因为缺乏人才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物流人才同样不是能急来的,追求“一鼓作气”的短期培训和盲目扩招只会在将来给物流人才套上一个更大的虚假外衣。在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上,我们不可轻视更不能盲目地“急于求才”,应该立足于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从充实提高物流人才的内在素质这一角度出发,让“培养人才”真正服务于“实际需求”。我们应针对不同需求培养不同类型的物流人才。如,针对物流企业急需的一线物流人才,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针对物流企业难得的中层管理人才, 培养物流实用技能与管理实务操作相结合的物流人才等等。
同时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还要把握住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脉搏,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时刻满足变化发展着的市场需求。总之,要发展我国物流业并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是根本,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基础,是我们目前应该谨慎思索对待的。
第二篇:四川旅游当今现状管理问题
1.四川省之前缺乏“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就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
2.九寨沟、黄龙、峨嵋山、乐山大佛、都江堰等等,原则上我们还是区位的市场,包括都江堰,可能到了四川顺便看一看,这说明它的品牌不行。
3.过去在旅游管理上,在旅游经济规律上,我们国家研究的不多。国家旅游局,旅游系统,都是一种接待服务型,作为大的产业来抓,还是近几年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但国家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过去基础比较差,四川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了政府主导,建立城镇旅游产业小组,因此四川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个时期,旅游产业要形成大发展,体制上、管理职能上、法律法规上就要有一定障碍
4.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国家投资少,宣传不够,交通不发达,旅游产品也是非常多,但是我们基础比较差,影响对外知名度,宣传促销这些方面还要加强,四川很多好的东西国外根本不知道。旅游应该看成一个产品,这个产品要卖,推销还是不够,第二个基础条件还不行,所以最大的反映就是市场对外开放度不够,航线还不够(直航还不多)这是两个大的制约因素。
5.旅游产业的确涉及的方面太多了,不但要有一个好的景区,还需要有好的导游,还涉及各方面人员的素质,旅游服务对象就是人,你要满足人的需求,要有良好的服务,不是一个景区问题,不是一个景点的问题.由于旅游市场也很混乱,没有出台很多到为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市场监督.现在原则、规则没有。行业的自律性教差,没有专门的旅游企业集团
6.旅游市场长期受国家的高度保护,始终处于封闭状态,由于旅游也是一个投入少,利润高,创汇多的行业,国家以垄断手段实行保护.7.旅游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差.旅游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第三篇:当今广告行业发展情况
《当今广告行业发展情况》
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中,我国市场开展广告业务的序幕。1979年,上海广告业启动,由原上海市美术公司改建为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恢复广告业务。从此,无论是广告经营额,还是广告的表现形态、广告经营的机制等,都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当今广告业的发展态势从以下八个方面来看:
一、广告经营额的大幅增长;
二、广告经营公司和从业人数的扩大;
三、广告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变;
四、广告运作理念在广告实践中不断深化;
五、广告公司组织形态的变化;
六、主导中国广告市场的角色的转变;
七、广告经营管理机构及相关法规对广告经营的影响;
八、广告公司生存环境的变化对广告经营的影响。
在当今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广告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高素质人才的流入,由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逐步转向新媒体的运作方式,新媒体具有内容更新的即时性、受众到达的精准性、信息传播的互动性,能让信息更好的传播给社会大众。广告形式的丰富多变也是当今广告行业发展的表现之一,不仅有通过媒体传播的硬广告,而且也有以软文方式打动受众的软广告,诸多新颖的表现形态,如:娱乐营销、体育营销、事件营销等,层出不穷。同时广告运作理念在广告实践中也得到了不断深化,广告公司越来越多的合作,整合营销传播理念得以深化和发展,让广告目标产生合力共振的效果。
当今广告行业的发展,新媒体、多样化的运作形式带给行业新的机遇与经济效益,同时越来越多的发展也会给整个社会经济状况带来发展。
未来的广告业必然会影响甚至牵动社会某些领域的发展。
第四篇:零担物流问题与发展
中小物流企业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中小物流企业是物流产业中数量最大的群体,就其生存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经营环境
(1)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其主要体现在企业之间存在恶性激烈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等,以及许多政策和服务向大型物流企业倾斜,客观上造成对中小物流企业的歧视。
(2)行业标准化水平低
中小企业的物流专业服务水平不高,还停留在传统货物运输物流的层次,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的物流需要。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约束和市场设施技术多样化的要求,急切需要对市场进行相应的标准化统一,从而使中小企业能更积极地参与市场的竞争,将主要精力放在物流服务的发展上,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程度。
(二)社会环境
(1)缺少统筹规划,布局各自为政
各中小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开辟渠道,出于自身利益和方便的考虑,纷纷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在客户比较集中的地区,往往因为有利可图而建立多家物流公司,造成物理企业的重复建设,使设施过剩,资源浪费。(2)外资及省外大型物流企业的渗入
从中小企业管理者角度存在以下问题
(一)货源问题
对省内干线而言:大部分企业的的客户是由①省外长途干线物流企业,其业务量占比达到%50左右 ②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量占比25%左右 ③各中小工商企业,业务量占比20%左右 ④其他 5% 对省外干线而言:大部分企业的客户是由①省内干线物流企业,业务量占比30% ②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量占比40% ③各中小工商企业,业务量占比25% ④其他 5%
省内身外干线客户货物价格普遍相对偏低,货物比较杂乱,因中途转运次数较多货损比较严重,此类客户结账周期较短,利于资金周转,这些企业主要是以价格为主导型客户,对运输时效和最终客户服务要求不高。
第三方物流公司客户货物价格中等,货物品种相对单一,对中小企业的的服务性和时效性要求较高,是以服务为主导型客户,结账周期一般为月结。
各中小工商企业客户货物价格相对较高,更多的是注重货物的安全性,此类客户为优质客户,但季节性问题较为突出。付款方式多为现金交易。
中小企业在保有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新客户,现在主要是1.在线下多开发渠道,在特定的货源市场开设收货网点,因为此类货源的收货人有同样的客户属性,也可在到站方铺设物流网络。2.在互联网上宣传和推广提高曝光率。
(二)财务经营问题 就企业融资情况来说:(1)企业发展资金不足
大部分中小企业为民营企业,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导致企业在发展之中存在很多困难,只能满足简单的运输工具,无法健全物流服务。(2)融资渠道狭窄
发展资金不足是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障碍,而融资渠道狭窄也是制约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有:1.融资成本问题,因为中小企业所需资金相对较小,大型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缺乏兴趣,而小型金融机构或民间借贷机构往往利息都太高,资金成本偏高直接将本就微博的利润所吞噬。2.中小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问题。中小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也小,加上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经营中的风险较大,难以获得外部融资。3.可抵押资源匮乏问题。
正因为这些也因素影响,导致企业在融资方面受到很多阻碍,很多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都不愿意把钱借贷给这些企业,中小物流企业家只能依靠简单的社会私募资金,而该方式融资的金额是较少的。同时,由于社会资本的缺乏,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发展不顺利,造成企业没有足够的高层社会关系和银行取信度的恶性循环。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就企业财务经营情况来说:(1)中小企业盈利能力较差
中小物流企业的盈利面比较狭小,由于资金的不足,融资渠道狭小,技术和设施的严重缺乏,导致物流服务单一,质量和效益不容易突出。中小物流企业规模一般较小,知名度不高,只能通过降低价格的形式吸引客户,这样对于中小物流而言成本就要比大型物流企业高出很多,导致利润水平低。(2)利润点单一,竞争能力偏低
现代物流活动包括物流方案的设计,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而实际上多数中小物流企业仍以局部的,分段的单项物流服务为主,而中小零担物流企业大多仅提供运输服务,通过运输改变了货物的空间位置,无其他附加服务。简单的运输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应多元化,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忠诚度。
(三)就企业组织管理情况来说:
(1)内部管理落后,竞争优势不明显
中小物流企业在管理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最为关键的是很多中小企业对本企业未来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大多数企业领导人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应对企业的日常运作上,规划的不足使这些企业的竞争与发展缺乏明确的思路,不知从何入手改善内部管理和建立竞争优势。(2)企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中小企业最缺乏的就是综合性的物流管理人员,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及现在市场的物流发展水平,中小物流企业很难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培训和发展机会,再加上企业对人才的管理水平较低,管理观念落后,很难吸引到本就短缺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物流人员,且目前中小物流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的经营模式。
(3)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效率不高
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优秀的营销人员,业务熟练的装卸工人,高素质的接货,送货司机和经验丰富的仓管人员。优秀的营销人员不仅可以巩固老客户,还能不断的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扩大新客户。技术熟练的装卸工人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高素质的配送人员外出送货,就可以很好的代表公司形象,其优质的服务会给公司带来回头客和较好的收益。同样的,经验丰富的仓管员可以快速,准确,无误的存取货物,提高工作效率。
(4)运营效率低,经营成本高,人员管理不到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在运营中存在以下问题1.现场操作及调度人员和装卸工人沟通不足,使得资源重复利用和浪费。2.仓管员工作不到位出现串货,货差,货损等问题。3.没有完善的系统和缺乏沟通,客服人员不能第一时间掌握,跟踪,回馈货物情况。4.没有清晰的财务制度,存在资金和货款的随意挪用。4.回单反馈及结账不及时,导致公司损失。5.车辆管理不到.(5)企业处理内外关系
大多数物流企业与同行企业的合作关系是一种临时的合作关系,而不是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小物流企业只有建立长期的战略同盟,开展相互间的合作才能很好的与大型企业进行抗衡。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战略
鉴于中小物流企业服务网络狭窄,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以有限等状况,综合当前物流市场多样性需求,首先将物流市场细分,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然后再实施差异化战略,以逐步培养自己的优势。
(一)专业化战略
中小物流企业可利用自己规模小,经营灵活的特点,在那些市场容量较小,大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中容易忽略的领域求得生存和发展,起经营原则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精”。可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零担专线将专线运输做得更细致,更透彻,服务更到位,就可逐渐树立起业务品牌,就可轻松应对成本增加,市场竞争的冲击。
专业化战略的关键是中小企业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市场,能够在这个市场中做到更专,更精,更优。明确企业的定位就是要区分企业的主要客户,中小物流企业不应该通过降低服务标准甚至简单的降价来求得市场,要提高服务质量,就必须收缩市场,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识别主要客户,在弄清客户的真正需求基础上,明确服务的战略重点,是资源在这些重点集中,通过专业来留住和发展客户。
(二)整合化战略
1.客户资源整合:分析客户资料,客户的购买行为,对客户实施分类管理,从而在细分领域更好的为客户服务。要建立“一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现代经营理念,赢得客户。
2.物流资源整合:物流资源包括所需的有形实体资源,如仓储设施,运输,操作设备等;又包括无形的技能资源,如货运组织方式等;还包括物流服务的知识资源,更包括一个有效的物流管理团队等。中小物流企业要明确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目的在于实现“共赢”;而不是自我牺牲,制约自身发展。
3.物流信息整合:现有的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虽然较以前粗放型物流企业有一定的改善,有了相应的软硬件设施辅助,但缺乏对物流过程以及物流节点之间信息的有效控制,表现为信息处理标注不一,无法形成信息处理效用,企业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围绕物流产业的战略目标,借组互联网技术,促使信息在产业内安全,畅通的流动。信息资源整合离不开互联网系统的支持。实现企业之间,功能小组之间,人员之间以及与客户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形态的协同互助。
4.实现共同配送:采取共同配送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
基于物流园区内的中小物流企业的整合与发展
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发展中出现的产物,其将多个物流企业吸引在一起应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和互补性,实现物流企业的重组,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运营成本。
物流园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为不同规模,不同服务项目,不同专长的物流企业服务。可以将银行,保险,法律,会计等专业化服务,将汽修汽配等工具设备的维护保养服务,将餐馆住宿等生活配套服务,将工商,财税,运管,公安等政府的监督管理服务职能一起聚集到同一平台上,从而实现物流市场的高效管理和服务。
第五篇:当今国际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当今国际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际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
(1)交通运输设施不完善
以前,由于对交通运输设施投资少,交通运输设施能力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增加,初步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全面紧张状况,但与满足国际物流服务需求的能力相比,目前交通运输总体规模不高,交通运输矛盾仍然比较突出。(2)国际物流节点的功能混乱
各地规划的国际物流节点缺乏统一标准,造成国际物流中心,国际物流园区等名字大量混用,导致了国际物流节点层次关系及功能界定等的混乱。因此出现了某些国际物流中心的布置紧邻港口,火车货运站或公路枢纽,并且周围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有些国际物流园区完全建在市中心地区,且周边交通条件不好;有些又建在远离市区的公路交汇处,造成了园区在短时间内很难吸引各种类型的企业入驻等错误理念。(3)国际多式联运的非标准化操作
在国际运输方面,集装箱普遍应用于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输使用了大量非标准集装箱和装载工具。由于历史的原因,各个国家对于发展运输业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因而导致了整个国际范围内的分散的物流系统,包括不同的技术标准、运价系统等。由于各国法律不同,使得所规定的联运人责任的联运单证及其背面条款存在差异,加之国际上尚无一个可为各国通用的、统一规范的标准联运单证,造成联运单证纷繁杂乱的状态。(4)信息化程度偏低
目前,国际上的企业应用最广泛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管理(SCM),部分企业由于对物流的需求只局限于仓储,或者对物流需求有限,则会选择使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中的物流管理部分。SCM、VMI及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国际物流企业中的实施尚不足十分之一,其中制造企业应用情况略好于流通企业,目前流通企业中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比例仅为3%左右。(5)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国际物流行业最为缺乏的人才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不是仅仅会管理仓库或懂得某种运输方式,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才,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可以胜任多个岗位的,能够对所执行的作业进行全程全方面监控、优化和提升,并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复合型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但目前还没有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机制来培养符合现代国际物流需求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现代物流业对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提高和竞争实力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从而使国际物流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
1.国际物流系统更加集成化
传统物流一般只是货物运输的起点到终点的流动过程,如,产品出厂后从包装、运输、装卸到仓储这样一个流程。而现代物流,从纵向看:它将传统物流向两头延伸并注入新的内涵,即从最早的货物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领域,其间要经过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加工配送等过程到最终送达用户手中,甚至最后还有回收物流。整个过程包括了产品出“生”入“死”的全过程。从横向看:它将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等各种物流系统,通过利益输送、股权控制等形式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即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来掌控整个商品的流动过程,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的需要,争取做到效益最大和成本最小。国际物流的集成化,是将整个物流系统打造成一个高效、通畅、可控制的流通体系,以此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达到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以适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物流无国界”的发展趋势。可以说,过去物流企业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群物流企业与另一群物流企业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一个物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体系的竞争。物流企业所参与的国际物流系统的规模越大,物流的效率就越高,物流的成本就越低,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这种竞争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共赢”关系。国际物流的这种集成化趋势,是一个国家为适应国际竞争正在形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是一个国家流通业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当前,国际物流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加快物流企业整合。物流园区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物流企业整合,特别是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横联纵合”式的并购,或形成物流企业间的合作并建立战略联盟,有利于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加速本国物流业深度地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2.国际物流管理更加网络化
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条件,强化资源整合和优化物流过程是当今国际物流发展的本质特征。信息化与标准化这两大关键技术对当前国际物流的整合与优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又由于标准化的推行,使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获得了广泛的支撑,使国际物流可以实现跨国界、跨区域的信息共享,物流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加强了整个物流系统的信息连接。现代国际物流就是这样在信息系统和标准化的共同支撑下,借助于储运和运输等系统的参与、借助于各种物流设施的帮助,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使国际物流覆盖面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更加明显。以法国kn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没有自己的轮船、汽车等运输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自行设计开发的全程物流信息系统,对世界各地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在全球98个国家、600个城市开展物流服务,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物流网络。目前,该公司空运业务已排名世界第五,每周运输量1.9万次,海运业务一年毛利约为40亿欧元。
3.国际物流标准更加统一化
国际物流的标准化是以国际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各系统内分领域的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国际物流系统的标准;最后研究国际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问题,谋求国际物流大系统标准的统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本国物流与国际物流的相互衔接问题,努力使本国物流在发展的初期,其标准就力求与国际物流的标准体系相一致。因为现在如果不这样做,以后不仅会加大与国际交往的技术难度,更重要的是,在现在的关税和运费本来就比较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与国际标准不统一所造成的工作量,将使整个外贸物流成本增加。因此,国际物流的标准化问题不能不引起更多的重视。目前,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正在极大地影响物流全球性标准化的建立。一些国际物流企业和协会,在国际集装箱和E鄄DI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对物流的交易条件、技术装备规格,特别是单证、法律条件、管理手段等方面推行统一的国际标准,使物流的国际标准更加深入地影响到国内标准,使国内物流日益与国际物流融为一体。
4.国际物流配送更加精细化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各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是联系这些复杂关系的交换纽带,它使经济社会的各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在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和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求物流在企业和整个系统必须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协同配合的能力。更快的响应速度,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信息,全面跟踪和监控需求的过程,及时、准确、优质地将产品和服务递交到客户手中。协同配合的能力,要求物流企业必须与供应商和客户实现实时的沟通与协同,使供应商对自己的供应能力有预见性,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价格和服务;使客户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计划性,以满足自己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国际物流为了达到零阻力、无时差的协同,需要做到与合作伙伴间业务流程的紧密集成,加强预测、规划和供应,共同分享业务数据、联合进行管理执行以及完成绩效评估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物流作业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由于现代经济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相当一些企业除了自己生产一部分主要部件外,大部分部件需要外购。国际间的加工贸易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国际物流企业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分工布局应运而生。为了适应各制造厂商的生产需求,以及多样、少量的生产方式,国际物流的高频度、小批量的配送也随之产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台湾电脑业就创建了一种“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就是采取按客户订单、分散生产形式,将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国际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芯片集中到物流配送中心,再由该配送中心发送给电脑生产厂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进行了一场“物流革命”,其内容是对物流各种功能、要素进行整合,使物流活动系统化、专业化,出现了专门从事物流服务活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随后,各种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大量涌现并加速发展,使物流服务功能更强大,服务质量更精细。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国际物流园区更加便利化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急剧扩大,许多发达国家都致力于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仓库的建设,一些国际物流园区也因此应运而生。这些园区一般选择靠近大型港口和机场兴建,依托重要港口和机场,形成处理国际贸易的物流中心,并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要求,提供更多的物流服务。如日本,为了提高中心港口和机场的国际物流功能,重点在京滨港、名古屋港、大阪港、神户港进行超级中枢港口项目建设,对成田机场、关西机场、羽田机场进行扩建,并在这些国际中心港口和空港附近设立物流中心,提高国际货物的运输和处理能力。这些国际物流中心,一般都具有保税区的功能。此外,港口还实现24小时作业,国际空运货物实现24小时运营。在通关和其他办证方面,也提供许多便利。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实际上是货物在两个关税区的转接和跨国界的流动,要实现国内流通体系和国际流通体系的无障碍连接,必须减轻国际物流企业的负担、简化行政手续、提高通关的便利化程度。日本在这方面实行了同一窗口办理方式,简化了进出口以及机场港口办理手续,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检疫、安全性和通关检查。因此,国际物流园区的便利化发展,不仅有赖于物流企业本身的努力,而且特别倚重于政府的支持。而如何围绕机场、港口建立保税区、保税仓库,提供“点到点”服务、“一站式”服务,则是国际物流中心规划必须深入考虑的问题。
6.国际物流运输更加现代化
国际物流的支点离不开运输与仓储。而要适应当今国际竞争快节奏的特点,仓储和运输都要求现代化,要求通过实现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手段来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国际物流运输的最主要方式是海运,有一部分是空运,但它还会渗透在其国内的其他一部分运输,因此,国际物流要求建立起海路、空运、铁路、公路的“立体化”运输体系,来实现快速便捷的“一条龙”服务。为了提高物流的便捷化,当前世界各国都在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开发新的运输和装卸机械,大力改进运输方式,比如应用现代化物流手段和方式,发展集装箱运输、托盘技术等等。美国的物流效率之所以高,原因在于美国的物流模式是善于将各种新技术有机融入具体物流运作中,因而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高度的物流集成化和便利化。这也使从事物流的企业,利润和投资收益持续增加,进而诱发新的研究开发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总之,融合了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现代化手段的国际物流,对世界经济运行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