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生态文明征文
共建生态文明你我他
土台学校五年级一班
李航
指导老师
黄晓玲
以前,我总以为生态文明离我很遥远,所以乱仍垃圾,浪费资源这种事我是经常干,虽然别人多次告诫我,要保护生态环境,可我却总是满不在乎。认为乱扔一样垃圾没什么关系。其实想想,我们中国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都扔一张纸那整个中国就将成为一个大垃圾堆。
前几天,我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两个小学生正有说有笑地走在一条十分干净而整洁的街道上。突然,小女孩停住了脚步,指着路旁的垃圾桶外那脏兮兮的垃圾对小男孩说:“这是谁干的坏事,真不讲公德。”“我来把这些垃圾收拾起来,你快想想办法吧!别再让那些人乱扔垃圾了。”于是小女孩动手收拾起来,小男孩在一边不时地挠挠脑袋,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小男孩灵机一动,从书包里拿出纸和笔,刷刷地写了六个大字:“文明――只差一步!”贴在了垃圾桶上。小女孩见了,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看到了这幅漫画,令我感慨万千,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心想:人家也是两个小孩,就这么知道环保,可我呢?都一个快要升中学的大孩子了。还不如人家这两位小孩懂得环保,真是自愧不如,脸红啊!我决心以后再也不做对生态环境不好的事情了,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我一定要主动上前制止。
刘备曾经说过:“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说的太对了!环保也是这样。不能因为认为不乱丢垃圾事小就不去注意,也不能因为认为不乱丢垃圾是小事就乱丢垃圾。要做到环保,我们就必须做好每一件小事。比如说不乱丢垃圾啦,不浪费水什么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环保。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俗话说:“地力之生物有大限,人力之成物有大数。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尽管现在的环境污染很严重,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不能灰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来保护环境,我们生存的环境就会美好起来,天会更蓝,水会更清,空气会更清新,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绿色。
第二篇:生态文明征文
弘扬生态文明,我们在行动
班级:221班
姓名:李玉
绿色在我们的映象中就是环保,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地领悟了这个词语、领悟了整个世界、领悟了这个自然?现在的人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样也不缺。又有谁会去珍惜身边的每一寸绿色呢?
我相信人类是非常热爱大自然的,不然怎么会充足地吮吸大地的乳汁——水。大自然接受了人类的热情,也同时地回馈给我们丰富的资源,可是人类在接受回馈后,就毫无节制地浪费本就稀有的水源。现在的母亲用仅存的乳汁,哺育着我们。我们为何还不引起重视,去节约用水呢?
与其用“骑”字,还不如用“踏”字。人类为了享受,为了过上奢华的生活,家家户户都改成了纯天然的木地板。这在人类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森林却遭受到了不少苦痛,可又有谁能领会呢?森林大片大片地减少。可人类并不认为树木值得同情,因为他们坚信自然是厚爱他们的。
自然是钟情于人类的,厚爱于人类的,但那只是曾经。人类根本就不尊重自然,而自然却想到从前人类的热情,又余心不忍,她不禁簌簌落泪。可当她发现她的眼泪因人类的破坏变成了酸酸的,形成了酸雨,让更多的树木、花草凋零的时候,她知道她输了,她输的很彻底。她的同情没能让人类停止他们的罪行。
人类的种种行为,使自然已经失望了,人类的罪行已经无可赦免了。当人类开始注意起自然对自己的态度变化时,用心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可又出现了多少高举着文明牌子的“文明人”做着不文明事。大自然早已看透了这些伪装,早已不再相信人类、厚爱人类了,早已化爱为恨了。
水在渐渐地枯竭,草也在慢慢地枯萎,就连风叶传来阵阵恶臭。人类啊!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够觉悟,才能够真正地去爱护环境,创造绿色文明的环境。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不再去享受奢华,浪费物资,一起去珍惜身边每一寸绿色!
第三篇:征文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龙益小学四年林新玉指导老师林安添
新世纪凝望着地球,不禁低下了头想:原本一个多么美好的家园,现在怎么变成了一个蓝天不蓝,绿山不绿,清水不清,满目疮伤,不堪回首的唯一家园?!
是啊,我们唯一的家园简直不堪回首!然而,我们生活在这恶劣环境中却似乎很麻木不仁,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这百病缠身的我们唯一家园,将要病入膏肓!再也容不得我们随意肆掠,疏忽,耽误!我们要警醒,要积极地医治疗养她!我呼吁,大声地呼吁,长久地呼吁: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倡导“生态文明,从我做起”,还给家园的蓝天、绿山、清水。
虽然做不了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
1、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纸袋、塑料袋。
2、拒绝把垃圾倒进河里。
3、拒绝浪费水、电等宝贵资源。
4、拒绝随地吐痰、乱扔纸屑……
5、拒绝砍树,多植树造林。
6、鼓动自己的朋友、家人等一起来呵护我们的家园。
有人说:“这些都是小事,不必为小事操劳。”而我现在觉得这样说得不对。不做好小事,还能做大事吗?
再次呼吁“生态文明,从我做起”,从我们每个人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吧!让我们都绽放出文明之花!地地道道成为呵护家园的天使吧!
第四篇:鄱阳湖生态文明之征文
《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江西之绿色崛起》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江西的母亲河,我国最大的淡水河,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被誉为长江中下游的“天然调节器”。他的水量和水质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其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大河流尾闾相接的似盆状的天然凹地,受长江、“五河”水位制约,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连河湖。这个湖在公元六世纪末七世纪初,因水域在鄱阳县境内,又有座鄱阳山,隋人遂命名为“鄱阳湖”,沿袭至今。
鄱阳湖区的生态标志——鄱阳湖盆地:江西地形有东北的怀玉山脉、西北的幕阜、九岭山脉、东部的武夷山脉、西部罗霄山脉、南部的南岭山脉中的大庚岭、九连山所组成的南高北低的箕状盆地,因鄱阳湖位于该盆地的背部盆底,故名鄱阳湖盆地。鄱阳湖水系:是以鄱阳湖为汇聚中心,包括赣、抚、信、饶、修5河干支流共同组成的辐聚水系。鄱阳湖平原:以鄱阳湖为中心,是经长江鄱阳湖水系赣、抚、信、饶、修5河等冲积淤积而成的五河尾闾三角洲平原与湖滨平原以及周围的岗阜、阶地共同组成的平原。其余为鄱阳湖区、鄱阳湖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包括南昌市五区四县(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湾里、新建、南昌、进贤、安义)、景德镇市二区一市一县(珠山、昌江、乐平、浮梁)、鹰潭市一区一市一县(月湖、贵溪、余江)、九江市12市县区(庐山区、浔阳区、共青城、武宁、永修、德安、九江、瑞昌、星子、湖口、都昌、彭泽)、新宇市渝水区,吉安市新干县、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县,宜春市三市(樟树、高安、丰城)、上饶三县(余干、万年、鄱阳)。
鄱阳湖的气候——鄱阳湖区4~6月为雨季,前期为春雨,后期为梅雨。春雨一般持续时间长,降雨量较少,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意;而梅雨则持续降水时间较短,降水量较大,恰如“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情景。
鄱阳湖的水文特征——鄱阳湖流域多年平均年净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是我国和长江流域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鄱阳湖流域面积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年净流量却占长江的16.4%,超过黄、淮、海、3河入海总量之和。
鄱阳湖是我国著名的湿地,1992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鄱阳湖湿地,即鄱阳湖高低水位消落区及其邻近浅水区,包括水域、洲滩、岛屿等面积共有4070平方千米,共有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且开发潜力大的特点。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候鸟保护区,现在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就是对这个著名的“候鸟乐园”的真实写照。
鄱阳湖湖畔自东向西、由南向北倾斜,湖底平坦,湖水不深,平均8.4米。湖区地貌由水道、洲滩、岛屿、内湖、港汊组成。湖水一涨一落地带为湖滩草洲,草洲面积达955平方千米。全湖有岛屿41个,面积103平方千米,岛屿景色秀丽,且富有美好的传说,对发展旅游业有重要价值。港汊为深入陆地的狭窄水面,重要的有20余处。由于水热条件优越,关照充足,鄱阳湖区每到枯水季节,暴露出水面的湖滩洲地,自然生长着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草甸及沼泽植物,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鄱阳湖区物华天宝,土产十分丰富,最富盛名的有景德镇瓷器、南昌瓷板画、文港毛笔、星子金星砚、樟树四特酒、庐山三石(石鸡、石鱼、石耳)、鄱湖银鱼、庐山雨雾茶等。
由上所述,得知鄱阳湖占尽了物华天宝,而发展鄱阳湖区的绿色农业刻不容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产业。
我国的农业正在从几千年来的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轨道。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使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系统工程的方法河遵循自然规律而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它主要的特点是:结构协调、合理,种养结合,应用现代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内部良性循环,生产稳定持续发展。
实行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基本上不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物质,及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保持了自然生态环境。它根据各地小循环的自然差异,着眼于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结构,通过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从而改变了农业生产中单一经营的局面,实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把各项生产中相铺相成的因素按互相促进的原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如鄱阳湖区的万年贡米和稻作文化。
而鄱阳湖区的山水胜景又多不胜数,如雄伟秀丽的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丹山碧水龙虎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又如江湖锁钥石钟山、风光旖旎仙女湖等。
要说起鄱阳湖区的历史画卷可谓是星汉璀璨。如陶渊明、王安石、汤显祖、欧阳修等。
曾经的鄱阳湖区的科技领先在历史的前沿。鄱阳湖区富含铜矿,交通便利,青铜文明与中原地区同样发达并自成特色。考古工作者已在江西瑞昌铜岭商周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采矿最早、选矿和冶炼技术先进的地区。结构复杂的青铜器,震惊了世界。从这些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当时江西鄱阳湖区青铜器的璀璨光芒。
且教育兴盛,江西素称“人文礼仪之乡”,是古代书院的起源地和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庐山白鹿洞书院、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和南昌豫章书院合称古代江西四大书院。其中以白鹿洞书院的影响最大,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鄱阳湖区的名城流韵有“英雄城”南昌、“北大门”九江、“瓷都”景德镇、“新型铜都”鹰潭、“光华之都”新余、“才子之都”临川等。
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湿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思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特区建设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而在12月12日正式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永葆“一湖清水”——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承担着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由于区域内外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连续多年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长,直接威胁鄱阳湖的生态功能;同时,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吸血虫滋生繁殖,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切实保护好“一湖清水”,发挥鄱阳湖在保障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维护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建新型工业体系、培养现代服务业等。而强化水利设施、完善交通体系、保障能源供应、健全信息网络等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必要尽快实行。
我们要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如建设绿色乡村、创建生态城镇、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中心城市带的辐射附带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生态江西,绿色崛起”这个目标!
第五篇:生态文明建设征文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李沧区,这里是个美丽的地方。
伴随着2014年李沧区主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盛大的开幕,李沧区附近的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黑黢黢的胡同不见了,坑坑洼洼的泥路不见了,随处丢弃的垃圾不见了,时常扬起的尘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路灯指引着前进的道路,清洁的柏油马路似洗过一般干净,路旁花丛的清香醉人一般吸引着行人驻足欣赏。旧式的泥瓦房渐渐的没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时尚的建筑风格,优美的环境布局,我们住得房屋更美了;路边的臭水沟没有了,那一股股浓烈刺鼻的臭味渐渐消失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懂得爱护自己的家园,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好了;路边一排排青铜树、大叶黄杨树整齐的排列在路边,释放着清新的氧气,净化我们的空气,我们呼吸的空气更加清新了。不仅仅是世园会给我们带来了环境的巨大改变,早在几年前,李村河已经发生了变化。
一股股臭气熏天的味道惹得人们捂住口鼻迅速通过,一片片黑漆漆的污染物在河里飘来飘去,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臭。可是,经过一番整修,李村河变了:清澈的河水中几条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河边的芦苇随风飘荡,垂柳摇摆着细腰在风中舞蹈„„
一次次的整修,一次次的改变,我的家乡已经完全变了样儿。让我们对家乡更加自信,对生态、和谐的美丽中国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