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

时间:2019-05-14 22:0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

第一篇: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

习近平在正定,与民同呼吸心相印

一、宣讲目标

1、通过结合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工作实例,让党员干部了解“坚持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

2、通过“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实例,为现代党员树立工作典范。

二、宣讲过程;(一)“平民书记”的风范导入主题

“总书记来了”,“总书记好”。当总书记轻车简从来到正定县塔元庄村,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大声招呼着。

“老书记好!”—— 一声问候从人群中传来,总书记转过身来,微笑着把手伸向这位群众。

“老书记”—— 一个再朴素不过的词语,在总书记与当地干部群众心里却有着更深的含义,充满着信任和深情。总书记是正定人民熟悉、崇敬的“老书记”。30多年前,他来到这里,同乡亲们一起打拼。在正定工作期间,他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与正定县委“一班人”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正定发展谋划了战略,理清了思路,打下了基础,也以“平民书记”的风范同这里的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

这是2013年7月11日至12日,总书记来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且来到塔元庄村看望干部群众的情景。

“想起当年天天和同志们在一起,一起聊、一起想、一起干,对乡亲们的喜怒哀乐都有直接的了解和感受。总书记说,“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在正定的往事像电影一样历历在目。”

(二)记者寻踪正定,挖掘党的群众路线精神

1、引忆

记者李忠志 曹阳葵来到古城正定,沿着“老书记”当年的“群众路线”,重上塔元庄,遍访老干部,夜宿百姓家,人们拿出一张张照片,打开一封封书信,充满感情地讲述一个个“故事”……我们发现总书记心中“不寻常的3年、非同一般的3年”,同样是正定干部群众一直珍藏在心中的一段难忘岁月。我们懂得,人们钩沉起的不仅仅是一段关于往事的记忆,他们称

赞的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珍视的是一种水乳交融的情感,记着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

2、节俭倡廉,反对浪费

1982年仲春时节,在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的习近平,主动放弃北京的优越条件,来到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当时的正定县是一个有名的“高产穷县”,1981年人均收入不到150元。清华大学毕业生、中央机关干部—— 刚开始,当地干部群众对这个从上面下来的年轻县委副书记将信将疑。然而,顾虑很快就打消了。

“朴实低调、亲和务实”—— 回想当年习近平留给正定干部群众的印象,时任正定县委办公室资料组组长的王志敏回忆说。穿着褪色的旧军装、背一个军用挎包,住在办公室,吃在大食堂,和大家一起排队打饭,一起在院子里圪蹴着吃饭聊天,与当地百姓拉家常、问寒暖,不讲排场、没有架子,这位年轻的县委领导很快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近平同志来正定工作,没有迎送之仪。当时县委安排了一间平房作为他的办公室兼宿舍。”时任正定县副县长的何玉回忆当年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一张三屉桌、一个文件橱、一把椅子、几个方凳,两个条凳支一块木板就是床,床上铺一条满是补丁的旧褥子。老房子泛潮,天晴时,近平同志晒褥子,机关干部都好奇地数,究竟有多少补丁,谁也没有肯定答案。”

当时在县委办公室工作的一位干事说,他爱人曾帮近平同志拆洗过一次褥子,其实那不是补丁,做褥子的布料本身就是用旧衣服拼接成的。他想买一块布料让爱人做条新的,习近平拒绝了,“不用了,这褥子挺好的。”

“当时我们吃饭就在食堂外的大树下,大家买了饭围坐在一起吃,没有凳子就圪蹴着吃。„圪蹴‟是方言,就是蹲着。”时任正定县长的程宝怀回忆说,近平同志来后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还总结这样吃饭的几个好处:一是边吃边聊,跟开座谈会差不多,二是可以互相监督,三是可以不搞特殊。不搞特殊,是习近平一贯坚持的一个原则。当时县委大院只有一个食堂,按点开饭,排队购买,过时不候,无论当县委副书记还是担任县委书记,习近平从不开小灶,有时开会晚了,就来两个凉馒头,加一块卤豆腐。

3、密切干群,听民声,顺民意

“总书记这次来河北视察多次提到接地气,当年他就很少呆在县委机关,一年里大

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往干部群众家中跑,有时与县里的干部结伴,有时单枪匹马。”正定县退休老干部张五普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近平同志是在1983年春天,那时我在西兆通公社任书记,他一个人来公社调研,骑一辆旧自行车,下自行车就和我握手。我说,„习书记怎么你自己来了,你认得路啊?‟习书记说,„打听,我打听着就来了。‟”

“当时县里最好的车是两辆212吉普,如果不是特别急的事,近平同志都坚持骑自行车,他自己说这样既省汽油,又能联系群众。”何玉告诉记者。后来近平同志自己回忆说:“那时经常骑自行车下乡,穿梭于滹沱河两岸,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骑不动了,得扛着自行车走。”

“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跑遍了正定的每一个村。

“干部长期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感情培养不起来。”曾在黄土地插队7年的习近平,深知“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道理。习近平喜欢面对面地与群众交流。那时县委、县政府的大门是敞开的,许多老农背着粪筐就进来了。习近平经常让县委干部走上街头搞随机问卷调查,有时他还把桌子往大街上一支,自己坐在那里听取群众意见。后来,正定形成的许多文件和重大决策都跟这些调研有关。“他开座谈会喜欢听真话、听实情,不提前安排人,不提前打招呼。”何玉回忆说,近平同志进村调研,许多时候都是自己在街头一站,随机招呼遇到的村民,三三两两地把人聚齐了,再通知大队干部开座谈会。

在正定期间,习近平喜欢交朋友,特别是基层朋友、草根朋友。他希望通过与这些基层朋友碰撞思想、交换意见,打开“基层视野”,为正定发展助力、蓄力。当他听说当地干休所退休干部齐尊武酷爱古文化、古建筑研究,于是夜访齐尊武就正定文物保护长谈到深夜;当他听说东权城村村民张新立爱好无线电,发明了一种舞台灯,就主动到张新立家,鼓励他办企业、把舞台灯推向市场。习近平与基层朋友交往不摆架子,真诚相待,结下了深厚情谊,特别是他与作家贾大山的交往在正定更传为佳话。

正定农民作家贾大山,曾创作小说《取经》,上世纪80年代颇有名气。习近平曾这样回忆与贾大山刚见面的情形,“贾大山扭头一转就说,来了个嘴上没毛的管我们。”

贾大山个性很强,而又“有着洞察社会人生的深邃目光和独特视角”。到正定工作后,习近平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就是他。两人初次见面,却有说不完的话题。贾大山成为习近平“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习近平后来回忆道:“此后的几年里,我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了,有时他邀我到家里,有时我邀他到机关,促膝交谈,常常到午夜时分。记得有好几次,我们收住话锋时,已经是

次日凌晨两三点钟了。每遇这种情况,不是他送我,就是我送他。为了不影响机关门卫休息,我们常常叠罗汉似的,一人先蹲下,另一人站在肩头,悄悄地从大铁门上翻过。”

“一个不讲吃穿、不端架子,年纪轻轻的县委书记,为什么在干部群众中那么有威信?他离开正定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当地干部群众一直念念不忘?”曾与近平同志在正定县委一起工作过的不少人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将近30年后,已经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一段谈话或许给出了答案——“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现在我们谈不上说一块苦,但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为民务实,促使经济腾飞

1983年,时任中共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 赵村群众交谈。

“一定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衡量一个干部的好与差,就是看他能不能办实事,能不能打开局面”

入夏以来,每天清晨,正定县西关村,一车车蔬菜运往省会北国超市和各大批发市场。

西关村距离石家庄市区不远,是正定有名的蔬菜种植村。近年来西关村与北国超市合作,畅通蔬菜销售渠道,带动了全县蔬菜种植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该村村干部告诉记者,30年前,“老书记”在正定确立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思路,西关村从那时起改变了农业生产粮食单打一的习惯,走上了蔬菜种植的道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干部就应当实实在在为乡亲们干几件惠及长远的实事,这是总书记常说的话。当年他任县委书记时就是这样倡导、这样干的。”程宝怀告诉记者。各位同事:

大家上任半年多了,人们还习惯称我们“新班子”。我体味,其中不无期盼之意,上上下下都希望我们有一个新作风。初任伊始,县委做出了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提出反对衙门作风,注重调查研究,以每年三分之一时间深入基层。现今全年工作已基本部署就绪,大量工作转向落实。我们要脱身冗务,着眼于基层,着力于实际。大家分包各线,联系乡镇,要多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实实在在地调查研究一番,多一些真情实况,长一些真知灼见,更有效地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凡事务求贯彻。到基层调研,要一下到底,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寻求“源头活水”,可以登门入户,四月份每人了解10个典型,除本人联系户外,顾及两户一体(个体户、承包户和经济联合体,编者注)、知识分子、老干部诸方面。调查可围绕各阶段中心工作和突出问题进行,失误不足、要求愿望、意见建议都可列入调查范围。调查所得,要整理加工,形成的意见直接告我。

深居简出,习之已久,愿能以此为开端,兴起调查研究之风。

祝工作顺利!

习近平

1984年3月28日

这是习近平担任县委书记后不久写给正定四大机关的一封信。

担任县委书记不久,习近平就提议出台了《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从6个方面要求正定干部转变衙门作风,抓大事、干实事。之后在县委工作会议上他又明确提出,“一定要树立求实精神,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衡量一个干部的好与差,就是看他能不能办实事,能不能打开局面。要坚决扭转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唱高调、尚空谈等假大空的恶习。”当时大家都感到,新书记视野宽,标准高,他要求“在国内找出各类同行业的先进典型,发奋比学赶超,力争自己分管的工作在全区、全省、全国居于先进地位。”

“真刀真枪干一场”,正定干部当年都亲身感受到了这种实干氛围。王志敏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趣事:上一任县委书记冯国强,晚上经常加班,办公室人员也跟着熬夜;近平同志上任后,大家一度很高兴,觉得换了县委书记,该缓缓劲儿了吧,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加班更多、下班时间更晚。

“当时近平同志办公室已经搬到新办公楼二层南边,干部群众在深夜常常看到他办公室的灯光。”王志敏时常怀念那段“紧张而快乐”的时光,喜欢吟诗作赋的他,退休后写了一首《灯窗剪影》:月明雪霁小楼东,遥望南窗烛影红。解语百机伏案牍,平常巷陌最关情。

1983年的正定,与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发展正艰难起步。西关村的变化就是当时正定县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此前的正

定县,是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粮食亩产上《纲要》(国家1956年提出、1960年公布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北方粮食亩产达到400斤)、过黄河(亩产800斤)、跨长江(亩产1000斤)的粮食大县,也是全国有名的高产穷县,全县几十万亩耕地“清一色”种植粮食,每年上缴征购粮都在7100万斤以上,每亩平均负担200多斤。单一种植、严重地征“过头粮”,造成农民口粮不够吃,收入很低,集体经济很穷。有统计表明,到1981年底,正定县人均收入每天只有4角钱,农民辛苦干一年连买油盐酱醋的钱都不够。如何让正定人民尽快富起来,是习近平一直思考的事情。

正定穷,但当时在全国的名气却很大,是全国推广学习的典型。面对这样一种局面,习近平不唯名、不唯上,坚持从本县实际出发,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发,带领全县人民率先改变“以粮为纲”的农业生产观念,大力倡导发展商品经济,在农村大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开展“十大种”、“十大养”,推动种(植)、养(殖)、加(加工)、运(运输)、销(商品销售)、服(商业服务)一条龙,鼓励、支持农村“万元户”(户年收入一万元)、专业户发展,并在全县提出和实施了利用近邻城市的优势,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和旅游业的重大“转型”战略。

当时的正定属于石家庄地区,与石家庄市没有隶属关系。但习近平意识到,正定紧靠石家庄市区,又毗邻107国道和京广线,把经济搞上去必须把区位优势发挥出来。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思考,“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思路在他脑海中形成。“在为城市服务过程中寻找机遇,正定大力发展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等适应市场需要的经济作物,发展奶牛、肉牛、羊、兔、鸡、猪养殖,为城市提供奶、肉、蛋等副食产品。”程宝怀说,“近平同志当时在抓好38个县办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培育个体私营企业,到1985年底,乡办、村办和个体、联合体企业产值就达到8850万元,比1980年增长200%。”

“总书记讲„功成不必在我‟。当年他抓的很多事情,实际上既立足了正定当时的实际,又着眼长远,甘做铺垫工作,敢抓未成之事。”何玉告诉记者。

正定是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1983年末,中央电视台要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原计划用49万元在正定搭建“荣国府”临时外景地,拍完了事。习近平意识到,外景地建在正定,《红楼梦》如果热播,可带动正定旅游业发展。习近平提议,不搭临时建筑,把“荣国府”建成永久建筑,这样既可以增加画面真实性,又能为正定增添新的景观。然而,建设实景“荣国府”需要投资300多万元,当时当地景点隆兴寺的门票刚从1981年的5分钱提高到一角钱,门票收入这么少,300多万元的投资何时才能收回?正定县许多干

部心存疑虑。为了打消干部顾虑,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习近平、程宝怀等县领导告诉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旅游、长远的眼光看发展,不能只盯着眼前。顾虑打消了,项目开工了。

1986年8月17日,“荣国府”建成了,此时,习近平已经调任厦门。之后,随着《红楼梦》热播,正定旅游业进入黄金时期,一时间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当年门票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旅游业逐渐成为正定的主导产业。

为了百姓利益,习近平敢担当、敢负责,大胆改革创新。担任县委副书记时,他与吕玉兰一道跑省进京,反映高征购导致正定人民负担过重问题,通过调查核准,上级把正定的粮食征购任务减少了2800万斤,为调整和改变全县农业结构减轻了压力,也给正定人民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此事至今让正定人民感念不已。他还支持县长程宝怀在当时的里双店公社搞大包干试点,在河北开创了先河。也就是从那两三年开始,正定大步走上农业全面发展、农村全面繁荣、农民稳步致富的路子。至今谈到这些,正定的乡亲们都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求实和正直、果敢,才使俺们老百姓尽快地富了起来。

5、招贤纳士,念好“人材经”

担任县委书记后,习近平又推出了一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的举措—— 大念“人才经”。

正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才匮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习近平与县委、县政府其他领导决定,招贤纳士、聚才用才,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正定很快出台了招贤纳士的“九条规定”:搞成项目可按比例分成;用人不问出身,只要有技术专长一律接收;一时办不齐手续可先来后办;允许研究项目失败,不追究责任;建人才楼、招贤馆;来去自由,感觉不能发挥专长可以调走等等。“这„九条规定‟在今天看来也非常有新意,当时更让人感到观念„冒尖‟。”程宝怀记得,他当时拿着这“九条规定”到一家媒体去刊登,负责人看了拿不准,没敢登,后来这“九条规定”在河北日报一版头条刊出,引起了很大社会反响,一时间到正定谋求发展的各类人才络绎不绝,一批好项目随之在正定落地,很多处于发展困境的企业也有了起色。

“‘扯开嗓门喊人才’的故事就是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正定大念„人才经‟,留下了很多尊贤重才的故事。„寻找武宝信‟就是其一。”何玉回忆说。武宝信是石家庄一家工厂的工程师,他研制的三露(粉刺露、亮肤露、增白露)医用化妆品当时畅销全国。武宝信看到“人才九条”流露出想到正定发展的意愿。近平同志听说后,带领县长程宝怀、副县长师文山前往石家庄东

谈固小区寻找武宝信。东谈固小区有几十栋楼房,具体住哪栋他们并不知道。问了一栋又一栋、一家又一家,也找不到武宝信。近平同志用双手作喇叭状,扯起嗓子,在小区里喊起了武宝信的名字,终于找到了这位技术能人。

“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感情深不深,主要不在工作时间长短,一个地方的群众对干部的感情深不深,主要也不在工作时间长短,关键在于能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一个地方干几件实事。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了3年多,然而,这短短的3年多,他把自己的汗水洒在了正定这片土地上。”程宝怀深有感触地说。

“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

6、以身作则,反对奢靡,“饭菜非常简单,有乱炖、素包子、缸炉烧饼等,大家都是分盛到餐盘里吃。”餐厅服务员耿立婷回想起总书记在正定的午餐,对记者介绍说,“这一餐算下来每人也就20来块钱。”

在正定县塔元庄村委会办公室里,挂着一副对联:“须思官场吃喝一席宴,必耗民间百姓半年粮”。尹小平说,2008年近平同志视察塔元庄时就注意到这副对联,说有这副对联在时刻监督和警醒我们,一定要严格自律,多关心百姓疾苦。

当年,在习近平同志提议下,正定县委出台的《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中就明确提出,以身作则,不搞不正之风。严于律己,清正廉明,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要求一般干部和广大群众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对各种不正之风,要坚持原则,敢问、敢顶、敢管,敢于碰硬。

“近平同志要求自己非常严格。”何玉说,“不论是陪客还是下乡吃饭,他都无一例外地坚持交纳饭费。”何玉记得,1982年秋天,习近平和时任县委组织部部长的许维明去南楼公社检查工作,中午每人吃了一碗面条,近平同志拿出两元钱要交伙食费,公社书记李宗魁说,已经记上账了。但近平同志还是坚持交了伙食费。

有一件事张五普至今觉得打心眼儿里过意不去。他说,那次习书记到西兆通公社调研,到了中午,公社准备安排到门口小饭店吃点饭,总书记说什么也不去。几位干部就在公社大院里,往那儿一蹲,四分钱一个馒头,一毛钱一盘菜。两个馒头一盘菜,本来不收钱,可他

非得交。

在采访中,许多当年和习近平“搭班子”的老干部说,一些基层干部群众知道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每天要在机关食堂排队买饭,生活比较艰苦,有时碰到他下乡,就把自家种的红薯、花生、苹果拿来让他带回去,但近平同志总是委婉地拒绝,从不接受这再也简单不过的赠送。

1983年春天,习近平和正定县其他4名干部一起赴江苏三市五县参观学习乡镇企业发展经验等。16天参观学习结束回到正定后,习近平找到负责路上“管账”的同志,要求分摊此次差旅无法下账的餐费等。管账人最终执拗不过,5个人平均分摊了交通住宿之外的费用。

在时任正定县农牧局局长的王香文眼中,习近平不仅管住了自己的嘴,还要求管住别人的嘴。1984年县里准备上一个项目,技术人员都是习书记请来的专家。一次吃中午饭,王香文觉得专家们几天来很辛苦,中午应破例吃得好一点、上些酒水。向习书记请示后,得到的答复依然是四菜一汤。

四菜一汤逐渐成为正定县待客的标准。在习近平倡导下,接待来客的“正定宴”出炉了:主要是荞面扒糕、猪头肉、缸炉烧饼和馄饨,都是当地的土特产,价廉物美。

1985年5月,习近平即将离开工作和生活了3年多的正定,走前,他想和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吃顿话别饭,就给了办公室一位同志100块钱,托他在家里招待大家。屋里摆上大圆桌,十多个人围坐在一起,简简单单、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

“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份感情,只要在一个地方工作过,就永远不会忘记那里的群众”

7、以人为本,尊老敬贤 老程:

你好!别后匆匆,逝时如水,转眼已是九月了。你的来信早已收到,大作也拜读数遍。请原谅我没有及时回信,因为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全神贯注于斯,与同志们的联系都中断了。

厦门这个地方与内地大不相同。这里是城市的一套,况且是开放城市的一套,外经金融、工商活动很重要,而农业只是零头(在产值、利润方面),所以必须学习自己不会的,才能搞好

工作。

厦门的地位特殊,工作难度大,情况也复杂,较之河北复杂得多。我现在主要做好调研工作,争取第一手资料,争取早日熟悉工作环境。

……

正定的工作请你多关照,那里有你、我、老书记等人的汗水。我的经验少,许多工作没有做好,今后离得也远,请你和地委、行署领导同志多帮助,使正定发展建设得更快些。

祝 身体健康,阖家安好!

习近平

1986年9月12日

“老程”就是程宝怀。写此信时,习近平已经调任厦门市副市长,程宝怀也已成为石家庄地区行署副专员。如今77岁的程宝怀,始终珍藏着这封信。

“正定的工作请你多关照,那里有你、我、老书记等人的汗水。”—— 程宝怀说,“从这字里行间,读到的不仅仅是我们共同走过的一段岁月,更能看出一个对人民满怀深情的领导干部所秉承的赤子之心。”

“近平同志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领导。他调走后,与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老战友,依旧保持了书信来往。”何玉告诉记者,平时书信来往,过年过节他有时亲自写问候信、寄挂历和贺年卡。在正定县很多当年与习近平共事的老同志家中,记者都看到了习近平的书信和贺年卡。在给王志敏的一封信中,习近平一口气写了15个同志的名字,让王志敏帮他转达问候。

吕玉兰,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她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当时的一代青年人。习近平在正定工作的几年间,吕玉兰一直担任县委副书记,她工作上支持近平,生活上关习近平,习近平也把玉兰当作大姐姐,十分尊重她,放手依靠和支持她的工作。1993年,吕玉兰不幸逝世,当时习近平已调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未能参加玉兰的告别、追悼仪式。在她逝世一年后的1994年,习近平专门写了怀念吕玉兰的文章《高风亮节、一代楷模》。文章追忆了吕玉兰朴实无华、任劳任怨、艰苦朴素、甘当人民公仆的风范,深情地写道:“知道玉兰同志病魔缠身,去年春天我因公到石家庄,赶忙去看望她。见她虽未康复,但精神尚好,也就放心了许多。谁知病魔无情,当我从北方回到福州不久,就

传来了她病逝的噩耗。我为玉兰同志英年早逝而感到深切地悲痛”,我“有幸和她一起共事,耳闻目睹了她的高风亮节、公仆风范,对她更加敬佩和尊重”,“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同志姐弟情谊”。“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玉兰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品德和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字字见真情。长达3000字的怀念文章,表达的是对共同奋斗的战友的思念,对劳动模范的崇仰,对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追承,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心!

习近平对正定的那种难以割舍的感情,不仅是同志情、战友情,更是对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深情。

“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份感情,只要在一个地方工作过,就永远不会忘记那里的群众。”习近平同志关心更多的还是正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一些干部告诉记者,正定的同志们如果有机会见到“老书记”,事前都要好好熟悉一下正定发展的情况,因为习书记最关心的就是正定的发展、正定人民的生活。

习近平自己曾说过,“虽然在正定只有3年多的时间,但这是不寻常的3年,非同于一般的3年。”之所以“不寻常”、“非同于一般”,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8、发展有梦,党就幸福

1985年5月,习近平调离正定。从这里出发,他一路走来,无论是从政还是为人,都始终怀着一颗宝贵的赤子之心,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对人民充满深厚感情。

“过去你工作过的地方,你所努力过的地方,它能够不断地发展,就是你感觉最幸福的地方。”习近平在2013年7月11日的座谈会上如是说。也许,只有那些真心为人民倾注心血、倾洒汗水的人才能体会到这样的幸福!

2014-03-10 10:51:41 来源:河北新闻网

3月6日,幼专开展“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专题宣讲活动,由学校党委副书记郭建怀主讲。在宣讲中,郭建怀结合长篇通讯《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对习近平同志的为民务实情怀和改革进取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

郭建怀谈到,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自愿放弃京城优越舒适的工作,主动要求到基层锻炼,与正定百姓“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带领正定人民迈上快步发展的康庄大道,表现出真挚朴实的为民情怀、坚定不移的改革勇气。

郭建怀指出,习近平同志身上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高贵品质。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刻想着群众,工作为了群众,得到正定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二是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自己主动学习、热情帮助别人学习;三是勇破藩篱的改革意识。用改革释放潜在活力,使正定实现大翻身,迈入经济强县;四是廉洁奉公的洁廉意识,以身作则,生活检朴,轻车简从。

郭建怀强调,幼专党员领导干部向习近平同志学习,要把服务师生作为第一目标,帮助老师发展,帮助学生成才,努力把教师发展为一流的教学团队,把学生培养为一流的学前教育人才;要把提升本领作为第一行动,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老老实实地学习,全面提高分析幼专发展现状、找准幼专发展方向、解决幼专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深化改革作为第一动力,着眼市场,密切跟踪学前教育事业和幼教产业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构建以幼教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把改进作风作为第一保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远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本色,和全校师生员工一起建设清风正气幼专,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幼专。

第二篇:学习《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有感

学习《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有感

双滦区第二小学 赵金华 河北日报刊发的《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深情回顾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的点滴细节,让人们看到的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以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领会到习近平同志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以贯之的坚守,始终心里装着群众、贴近群众、为了群众,把全部的喜怒哀乐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时刻把党的好传统记在心、践于行,不讲吃穿、不讲排场、不端架子,在干部群众心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信和良好的形象;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抓实事、求实效的精神,不慕虚名、不图虚功,踏踏实实地为当地干了一些影响长远的实事,真正赢得了群众拥护和信赖。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活动,以实际行动把党的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承好、发扬好,牢记“两个务必”,坚持群众路线,做一名实干者,惟有不慕虚名地干、不掺水分地干、锲而不舍地干,才能真正赢得群众拥护与信赖,作为一名党员要带头遵守中央的八项规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守好道德底线、生活底线、法纪底线,守住廉政底线。

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通读了几遍讲话后,“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几个字印在了我脑海里。我想,对于一个基层教师来说,我们最应该做到的就是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教书育人,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首先,态度要端正。尽管不同的同志之间,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这些区别都是客观存在的,受天生资质、学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是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的;然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却受个人主观意识支配,一个人对待工作会不会偷懒、会不会尽力,将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工作质量的好坏。

其次,要克服浮躁心理,安心于自己的工作。要干好工作,需要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既来之,则安之,只有安于本职工作,才能耐住日常操作的枯燥;只有尽心,才会在工作中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只有尽力,才会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也才会在岗位上成才。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新一代经历的磨砺还太少,缺乏吃苦耐劳,打硬仗的经验,所以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我们要沉下心来,迎难而上,尽心尽力干好工作。同时还要多思考、多交流,通过学习获得多方面的收获和提升,力求在树立正确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第三篇:学习《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有感

学习《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

众路线纪实》有感

《同呼吸才能心相印——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深情回顾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的点滴细节,让人们看到的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以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领会到习近平同志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以贯之的坚守,始终心里装着群众、贴近群众、为了群众,把全部的喜怒哀乐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时刻把党的好传统记在心、践于行,不讲吃穿、不讲排场、不端架子,在干部群众心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信和良好的形象;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抓实事、求实效的精神,不慕虚名、不图虚功,踏踏实实地为当地干了一些影响长远的实事,真正赢得了群众拥护和信赖。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活动,以实际行动把党的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承好、发扬好,牢记“两个务必”,坚持群众路线,做一名实干者,惟有不慕虚名地干、不掺水分地干、锲而不舍地干,才能真正赢得群众拥护与信赖,作为一名党员要带头遵守中央的八项规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守好道德底线、生活底线、法纪

底线,守住廉政底线。

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通读了几遍讲话后,“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几个字印在了我脑海里。我想,对于一个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我们最应该做到的就是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在学习中深刻领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政治概念,党性是从全党而言的,人民性也是从全体人民而言的,不能简单地从某一级党组织、某一部分党员、某一个党员来理解党性,也不能简单地从某一个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一个具体人来理解人民性。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这次学习很有意义,使我们的灵魂受到震撼,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作为一名党员要明确肩负的政治责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努力当标杆、作示范。要深刻领会习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第四篇:《习近平在正定》读后感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饱含深情地说过,“正定是我从政起步的地方”。研读《习近平在正定》,是中青年干部学习为政之道的重要途径。这种阅读,这种感悟,就是在追寻为政之道的源头。

感悟真挚浓厚的为民情怀。大家都熟悉的一张照片,在正定的大街上,习近平同志坐在一张桌子前,倾听一位老大娘的倾诉。这是他经常在大街上接待群众、现场做信访工作的一幕。他对塔元庄的关心,从任职正定一直延续到担任总书记之后,成就一段领袖与人民心连心的佳话。把一个村里的体校迁入县城,办成国家乒乓球队的训练基地,是需要付出真情才能办到的。感悟为民情怀,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真真切切的实际行动来回答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

感悟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习近平同志主动要求到县里工作,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他说“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吃住都在办公室,几个月也难得回一次家。穿着旧军装,还经常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困难群众。感悟理想信念,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感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正定,习近平同志经常骑着自行车,不打招呼,随时来到田间地头、工厂街道,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基层情况,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与大家打成一片。在里双店试点“大包干”,就是充分掌握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展开的,当年农业产值就翻了一番半。他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出引起全国轰动的广招人才的正定“人才九条”,借电视剧《红楼梦》的东风修建荣国府奠定正定旅游环境,成立农村研究所推动“三农”领域的各种实验和探索,等等。感悟实事求是,就是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感悟老老实实的做人操守。在正定时,习近平同志自己骑自行车下乡,却把县委唯一的一辆吉普车安排给老干部使用,还常常利用节假日去老干部家走访看望。他除了每天十几个小时孜孜不倦地投入工作,有限的业余时间就是读书。他做到了做人唯正、做官唯民、做事唯实、观念唯新,认真落实思想作风建设的“六项规定”,不摆花架子,不练虚功夫,不唱过场戏。感悟做人操守,就是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实事。

感悟慎独慎微的严格自律。在正定,习近平同志生活十分简朴。他在办公室里睡觉,铺盖是自己带来的,褥子是母亲做的,还有很多补丁。平时吃在县委机关大食堂,大家吃什么,自己也吃什么。每次回家,从没报销过车费。他说,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感悟严格自律,就是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经得起考验。

【篇二】

《习近平在正定》一书中,多位受访者均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生活简单、工作简炼,曾将“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新标异二月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正定干部队伍中引领了尚简务实的工作作风。

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旁门左道走的多了,本职工作便十分糟糕。比如有些领导干部热衷材料政绩,将开会、发文作为落实上级决策的措施,将督查、考核作为向下推卸责任的手段,不能深入实际、沉到一线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找不到“七寸”所在,顶着形式主义的帽子瞎指挥、乱参与,不仅一事无成,还将基层干部拖的筋疲力尽。还有些领导干部功利心过重,挖空心思“进圈子”、“找靠山”,不择手段“搞特权”、“捞黑钱”,沉浸在酒场应酬、利益漩涡中不能自拔,终日带着沉重的“包袱”装清廉、做样子,在服务群众、推动党的事业等主业方面却是推诿搪塞、力不从心。

中央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广大领导干部也应该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力求轻装上阵,做到聚焦主业、担当主责、发挥主力,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尚简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工作上,要免去繁文缛节,削平文山会海,不兴伪事兴事务,精准把握上级决策意图,深入了解群众、企业需求,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直奔主题,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追求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在交际上,不为个人升迁攀龙附凤,不为争权夺利拉帮结伙,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人际关系的要求,确保做到“营造清清爽爽的同事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谨防交际与权力挂钩,突破党纪和法律底线。在生活上,要保持一颗淡泊宁静之心,力戒贪图享受之念,不事奢华,俭素为要,少在吃喝、穿着上费工夫、伤脑筋,努力培育高雅的生活情趣,让企图“围猎”领导干部的不法分子无孔可入。

【篇三】

中组部、中宣部印发《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对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作出部署,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吹响了爱国报国、奋斗奋进的舆论号角。

“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住为止。”王继才同志用一生信守着这句诺言,32年的光阴中他克服种种困难,默默坚守岗位,无怨无悔地委海防事业付出,他的爱国精神扎根在了岛上,扎根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需要我们去发扬,特别是党员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爱国是一种情怀,更是一份责任和骄傲。在《习近平在正定》中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在30多年前就已经做好了以身许国的思想准备了,他主动放弃衣食无忧、工作稳定的生活,来到基层为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表率,始终弘扬并践行爱国奉献精神,始终怀揣家国天下的情怀,始终坚定为国奉献的诺言,始终保持积极奋进的斗志,始终树立奋勇争先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四】

近日,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正定》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在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经历的一个缩影。总书记在正定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领悟总书记的“正定往事”,让我灵魂得到了洗礼、精神得到了鼓舞、思想得到了升华、工作得到了启发。

做一个正己守道的人,强化政治定力。民心是最大政治。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习近平同志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他深入调研,实事求是,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广揽英才,心系人民,端正党风,谋划发展,使正定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冀中平原农业县赶上时代大潮,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作为新时代党的基层干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坚持以兴一方事业为己任,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理念,以“钉钉子”的精神,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做一个正道直行的人,强化道德定力。为人民服务就是共产党员的天职和公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非凡的胆识和智慧,在河北率先推行“大包干”,提出了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战略,使正定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充分体现着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担当是党性之魂,是理想之魄。在革命年代,敢担当才能打胜仗、平天下;

在和平年代,敢担当才能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我们要像总书记那样有革故鼎新的勇气,攻坚克难的胆识,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一个清正廉明的人,强化抵腐定力。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在正定工作期间,总书记从不搞特殊化,凡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每年往返北京五六趟,自掏路费从不报销;

下乡吃饭就在乡镇食堂,而且粮票饭费如数交纳;

接待友人也是自己掏腰包,从不占公家的便宜,这就是他的“严于律己”。“畏法度者最快活”,越清白越坦然,越廉洁越正派,越奉公守法越健康快乐。无论何时,清廉是干部最好的“护身符”,也是对家人幸福快乐的馈赠。我们必须时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到“心中有戒”,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谨慎用权,培养严格自律的人格操守,要带头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保持高尚精神追求,诚诚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篇五】

通过反复研读、细细品味《习近平在正定》一书,感触很深、收获很多。本书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三年多,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时的先进事例。习近平同志在此期间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户。他深入调研,实事求是,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广揽英才,心系人民,端正党风,谋划发展,使正定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冀中平原农业县赶上时代大潮,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本书不仅让大家感受到灵魂的洗礼,也是一次实践的指引、工作的启迪。

首先是在工作中勇于担当。在学习《习近平在正定》一书时,透过字里行间,重温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激情燃烧岁月。3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来到正定,短短3年多时间里,他走遍全县每一个村落,谋思路、解难题,听民声、干实事,使正定焕发出新的活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对党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让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第二是在工作中的为民情怀。在习总书记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经常让干部走上街头搞随机问卷调查,有时他还把桌子往大街上一支,坐在那里听取群众意见。在服务群众上,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三大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第三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严于律己。习总书记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食堂的“大锅饭”,铺的褥子都打着五颜六色的补丁,身上盖的也是一床旧军被,习近平同志这种勤俭节约、严于律己、亲民爱民的品德让人深受触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律己”方能“为民”,我们要牢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以廉洁自律的实效取信于民。

【篇六】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强调干部考核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举措,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呼唤新担当展现新作为,要争做忠诚、担当、爱民的党政领导干部。

干部之忠诚是把奉献当快乐的“豪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在世,感恩为本,奉献为先。“时代楷模”钟扬,坚守“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党员干部只有把奉献当快乐,把对组织、对人民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的崇高追求,转化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转化为埋头苦干、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勇创佳绩、拼搏进取的工作劲头,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涵养忧公忘私的“正能量”。

干部之担当是把工作当事业的“激情”。“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新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激情成就。中共中央办公厅新近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就是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以实干精神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狮子部长”杨汉军,10天行程1.8万公里,辗转3个国家5座城市,参加24场公务活动和人才座谈会,坐了3趟红眼航班,如“陀螺”一般的连轴转,用生命诠释了“勇于担当、事业至上”的精神高度。“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党员干部只有把工作当事业,拿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依靠“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恒心,凭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才能不辱使命、砥砺前行,争做开拓事业的“实干家”。

干部之爱民是把百姓当亲人的“深情”。“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曾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他骑车下乡、街头接访、圪蹴着吃饭、与群众促膝谈心……以“平民书记”的形象和亲历亲为的作风,不仅为正定发展谋划了战略,理清了思路,打下了基础,更同当地的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党员干部只有把百姓当亲人,以“心系万家灯火,情牵百姓忧乐”的博大胸襟和磊落情怀,将自己这“一滴水”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才能脚踏实地、奋进不止,当好一心为民的“好公仆”。

【篇七】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读《习近平在正定》一书,“近平同志在生活上‘习以为苦’,工作上‘勤以为常’”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基层是培养干部的“练兵场”,是锻炼干部的“磨刀石”,是检验识别干部的“试金石”。基层干部要像习近平总书记一样在工作上“勤以为常”,把勤劳当作常态、当成习惯,涵养从基层起步、在基层成长的“赶考”心态,不断为自身成长进步积累下宝贵财富。

勤于学习。学习是成事之基。基层干部能力大小、本领强弱,直接关系着党的政策方针落实、关系基层健康发展。基层干部要自觉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积极主动向书本学习知识,向实践学习真知,向历史学习经验,向群众学习智慧,在不断地学习中坚定政治信仰,练就过硬本领,夯实业务根基。要把理论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作为履行职责、更好担当作为的前提条件,不断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向身边领导同事学习,认真参加业务培训,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厚植本领的肥沃土壤,拓展学习的知识面,注重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管理、科技等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内在修养。

勤于务实。基层干部是各项政策方针的具体执行者,基层干部能否坚持求真务实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基层干部要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努力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在思想上求实,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不谋虚功,不唯本本,只唯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在工作上求实,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搞“闭门造车”,不做拍脑决策,多到发展困难多、民生问题多、社会矛盾多的地方去,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要在作风上求实,不摆花架子,不练虚功夫,不唱过场戏,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以实绩说话,坚决抵制形式主义,让实干之风盛行。

勤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基层干部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既对不起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也对不起职位和职责。要坚持做到“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把高标准严要求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发挥好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广大群众的作用,全力尽责促发展。要涵养斗争本色,增强斗争本领,在挑战面前不畏惧、矛盾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不躲闪,坚决摈弃不想为、不敢为、不愿为的思想。要坚守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多思百姓疾苦,多谋富民之策,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彰显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勤于守正。做人唯正,是干部尽职履责的道德基石。基层干部只有坚持守正于党性原则,守正于道德规范,守正于方针政策,心底无私,清正廉洁,才能致力于党和政府的事业,才能信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承诺。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道路上气定自若,在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上坚不可摧。要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本能,多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污之害,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不为私利所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要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家风建设,筑牢拒腐防变高墙,避免自己陷入违法违纪的泥潭深渊。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矢志修为、方得正果。好干部都是从磨砺中走出来的。基层干部要用好基层这个磨炼自我、锤炼本领的广阔舞台,在学习中奋进,在担当中成长,砥砺守正品质,锤炼务实作风,不断增强党性、提升境界、增长才干。

第五篇:《习近平在正定》学习心得

《习近平在正定》学习心得

近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在正定》一书,该书是对习近平同志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三年多在河北省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和书记期间工作生活采访实录的结集。通过26名原正定干部群众的口述实录,我对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雄韬大略和亲民爱民为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读后深受教育,感悟颇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绝不是横空出世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观念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又与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探索、思考以及实践一脉相承。

我个人理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两点很重要。首先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历史和事实已经证明,而且必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有执行力的政府,他用70年的时间,特别是改革开放41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根本就在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重大决策能够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比如:两弹一星、改革开放、高铁高速公路建设、互联网+、移动支付等等。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有个著名的论断:“对于一个好政府来说,执行力是第一位的。它可以使一国免遭别国入侵,它可以保证法律的有效执行。不管一个政府基于怎样的法理基础,如果缺乏执行力,它都是坏政府。“我想,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实践无疑是这一论断的最好诠释。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0多年来,党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不断发生变化,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路线没有变。

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总书记指出:“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些理念在总书记与正定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件件往事中都能够看出端倪。

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就是要深入学习总书记以身报党报国的家国情怀和心系人民的高尚风范。要把学习总书记正定三年的人生经历和早期思想,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感悟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人生经历贯通起来,更加深刻领会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我们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履职尽责,依法行政,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自己的努力。

下载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群众路线---《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心得体会 学习崇高风范 造福一方百姓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

    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心得(范文大全)

    【篇一】“三十而立于年,三载而立于事。”这是《习近平在正定》一书中一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的同事,接受访谈时对习近平同志的评价。这位受访者在书中讲到:在正定3......

    读《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

    读《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1982 年3月至 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习近平同志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他深入......

    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5篇【篇一】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青年干部习近平的工作风格。站在人民立场、善于发现问题,是敢于负责、勇......

    学习《习近平在正定》有感

    1982年3月,习近平同志主动申请到基层,来到了正定工作。37年后的今天,在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我带着敬仰带着问题带着思考研读了《习近平在正定》,学习总书记在“一线指挥部”的......

    读《习近平在正定》有感

    读《习近平在正定》有感六篇【篇一】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深刻地理解总书记如何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此时,我又迫不及待地追寻总书记的足......

    习近平在正定心得(精选5篇)

    学习《习近平在正定》心得体会习近平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他就很少呆在县委机关,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往干部群众家中跑,同时要求干部转变衙门作风,抓大事、干实事。他明......

    《习近平在正定》学习心得1000字10篇

    《习近平在正定》学习心得一《习近平在正定》是由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通过采访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的干部群众编写而成的访谈书,介绍了习近平在正定担任县委副书记到县委......